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精神.身心

當醫師診斷我有躁鬱症...該如何好好照顧自己?

「精神疾病」是一個模糊的概念,而非精準的科學定義。
「精神疾病」是一個模糊的概念,而非精準的科學定義。
圖/ingimage

在一個不尋常的寒冷十月早晨,我邁出精神科醫生的辦公室,手中的紙張證明了我確實有問題。已經有好幾個月了,我第一次覺得人生有了希望,雖然還不到豁然開朗的程度。我因為這從天而降的救生衣感到振奮,訝異於它竟然如此合身。當醫生一臉嚴肅地宣布他的診斷時,我告訴我自己:「艾蜜莉,別表現得太高興。他會以為妳是假裝的。」我已經說了,這是我人生最開心的時刻;我是認真的,沒有開玩笑。雖然我還是他馬的憂鬱到不行,但至少一直存在我腦海裡的雜音,那個告訴我事情永遠不可能好轉的聲音停止了。我感到平靜堅定,充滿信心。我已經準備好要康復起來了。

不幸的是,這誤會大了。我的篤定是因為我相信,只要知道自己哪裡有問題,便是朝「康復」——恢復正常,邁出了一大步。我錯了,錯得太離譜了。原來找到毛線球的線頭並不代表你終於可以跟那頭心理怪獸一決勝負。我怎麼會天真地以為有病識感,再加上多服些抗精神病藥物,就可以突破重圍、重獲新生了呢?

事情沒那麼簡單。

我沒有把我跟自己的關係、我的自我意象考慮進去。在我的認知裡,我是某人的女友、女兒,或只是一個人,現在這些認知全部受到精神疾病緊密牽連。我是躁鬱症憂鬱症?邊緣型人格障礙?這些都不重要——我也曾翻閱《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在一堆診斷準則上亂指一通。真正重要的是,那天我不明白的是,我的個性有多少跟「精神疾病」有關。「精神疾病」是一個模糊的概念,而非精準的科學定義。

除此之外,診斷通常是非常武斷的。研究指出,儘管標準化診斷準則廣泛應用於西方世界,一模一樣的症狀還是會因為不同的醫生,而得到完全不同的解讀。文化差異也會產生影響:在某些國家,被社會視為正常的行為,到了其他國家就變成了病態、不正常。因此,確診並不代表你就此朝心理健康邁出了一大步。

說到精神疾病,不管是長什麼樣子、叫什麼名字,反正就是會讓你不斷懷疑自己。「我是真的憂鬱?還是只是懶惰而已?」你自問。「我手裡留不住錢,是因為我躁症發作?還是因為我就是不負責任?我不斷追求藥物的刺激,是因為這是我處理問題的方法?還是我真的喜歡嗑藥?」一直會有個聲音在你耳邊干擾你,就好像影片看到正精采的時候,突然聽到導演的旁白解說響起。

很明顯地,你人生的某個部分受到精神疾病的影響。鬱症發作時,你是反社會的、不愛交際的;躁症發作時,你是衝動的、傲慢的;而當你焦慮時,你又是逃避的、神經質的。不過,病理分析得再仔細又有什麼用呢?你性格裡那不好的部分就像是搖搖欲墜的牙齒,終究會掉下來。細菌蔓延開來,連好的部分都受到了波及。於是,你換個方式問自己:是否精神疾病也要為你喜歡的自我人格特質負責。我真的有同理心嗎?我真的關心其他人嗎?還是,我只是想找個跟我一樣的失敗者互相取暖?我是外向開朗、幽默風趣嗎?又或者我只是躁症發作,張揚、聒噪到不知道自己有多討人厭?

醫生提到過度認同(overidentification),沒錯,正如我所說,你會把個性的所有面向都歸因於你的病。你很難不這麼做,尤其是如果你從青少年就開始發病。青春期,是我們開始摸索、探討自己的時期。在這個階段,如果精神疾病從頭到尾都跟著你,你很難不覺得這便是全部的你了。到底,哪個部分是正常的我?哪個部分是躁鬱的我?

確診有幫助,但也阻礙了這個過程。確診幫忙釐清了一些問題:是的,你是憂鬱症沒錯;是的,你的焦慮是真的。不過,卻沒有辦法壓住另一個聲音,那個一直問你「如果沒有精神疾病你會是誰」的聲音。它沒辦法讓你糾結的思緒變清晰,讓你知道紛亂的原因是什麼。而它也不會告訴你,它們各自躲在心靈的哪個角落。

.書名:我的躁鬱人生不抓狂指南
.作者:艾蜜莉‧雷諾茲
.出版社: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17/10/05
.書名:我的躁鬱人生不抓狂指南 .作者:艾蜜莉‧雷諾茲 .出版社: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17/10/05

關於《我的躁鬱人生不抓狂指南》

我希望這本書可以幫助任何有類似經驗的人,或任何經驗完全與我不同的人,進一步了解自己的心理問題,或至少得到一些啟發,知道該如何有效地面對。我希望他們可以避開我曾犯下的一些致命錯誤,或最起碼感覺好一點,因為不是只有他們會在談戀愛時不小心說漏了嘴,或鬱症發作時活像隻亂翻垃圾的浣熊。——艾蜜莉.雷諾茲

看更多《我的躁鬱人生不抓狂指南》:https://goo.gl/9AwxaRc

精神疾病 憂鬱症 躁鬱症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