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勞動節將至,台灣上班族在職場中,健康、時間和業務是常見的壓力源,女性感受又比男性大;一旦形成憂鬱情緒,將影響時間管理及生產力,董氏基金會調查發現,企業內部實施「紓壓日」有助降低員工壓力、提升產能,提醒企業重視員工心理健康。
董氏基金會2016年於多家企業推行紓壓課程,調查兩千多名上班族的壓力及紓壓方式,發現健康、時間和業務是最常見的壓力源,且女性在健康、業務、薪水待遇上感受更明顯;紓壓方式男多運動、打電玩上網,女則找朋友訴說、逛街購物和享受美食等。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員工工作壓力大,嚴重將影響上班意願、缺勤等,國外研究針對巴西、加拿大、中國、日本等8國,進行與憂鬱症相關缺勤和假性出勤程度與成本計算,因憂鬱造成的假性出席成本比缺勤成本高出5到10倍,也就是員工因身體或心理問題,無法專心工作,影響工作表現,出現不當的決策等,且高收入國家缺勤與假性出勤的趨勢更顯著。
董氏基金會從2012年開始,將每年5月第一周的禮拜一,訂為「企業紓壓日」,已有逾60家企業加入,9成參與者對課程感到滿意有幫助。葉雅馨表示,去年資料顯示,員工最愛的紓壓管道,分別為芳療按摩、穴道按摩、音樂紓壓等,氣功拍打則是中高齡員工喜愛的課程。
董氏基金會建議,企業雇主透過了解員工喜好,可安排合適的紓壓課程,若無相關的經費,勞動部也有「工作生活平衡補助計畫」提供申請,減少員工壓力,才能提升工作效率,避免缺勤或假性出席帶來的高額成本。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