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失眠,吃藥未必能解決問題。一名年約40歲的員警,因勤務繁忙、壓力大而失眠,長期服用安眠藥。日前突然大量掉髮,至皮膚科就診也不見改善,改至身心科求診後,醫師診斷是壓力影響荷爾蒙分泌,導致掉髮,藉由抗憂鬱劑與血清素調節劑治療約半年,擺脫安眠藥,頭髮也逐漸長回。
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醫師李嘉富指出,過度壓力可能造成焦躁鬱悶、失眠多夢、丟三忘四、食欲差、口臭、頻尿、便秘或腹瀉等,嚴重可能引發自律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相關疾病。若長期失眠,建議應該經身心科評估,從引發失眠的根本問題著手。
李嘉富表示,若只是失眠嚴重的患者,可服用有助穩定情緒、放鬆腦細胞的血清素調節劑,此藥並不會像安眠藥產生依賴性。若達到憂鬱症程度患者,則會給予抗憂鬱劑,一般約六至九個月可大幅改善甚至停藥。
治療無法單靠藥物,李嘉富建議,在自律神經功能還有可能恢復時,掌握「健康吃、安心睡、快樂動」為三大原則,包括多攝取富含「色胺酸」的食物,如香蕉、牛奶、蜂蜜、高纖餅乾和堅果類,可安定情緒;以定時早起取代晚睡;每周至少運動3次,每次30分鐘,心跳達每分鐘130下,或每天快走至少10分鐘,逐步累積到每天30分鐘,運動時要記得保持愉快心情。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