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百病漫談

適當調配精神藥 減少副作用

【聯合報╱劉彥瑩/台中市紓情診所心身科醫師】

江女士無精打采走進診間,陪同的朋友說:「我看她整天都在睡,不睡出問題才怪?」她則說:「我一直強迫洗手、檢查瓦斯開關。我沒吃藥前不會這樣啊?」、「問大醫院的醫師、教授也沒用,看5分鐘就叫我出來。」雖說是質疑,但這的確是台灣的醫療現況。

康復之友聯盟近年發表「藥物治療期望和社會功能需求」調查,發現近七成病人沒有工作,家屬們對病人的最大希望就是「可以工作或上學」,而服用藥物,使兩成病人持續「不舒服」和「影響作息」,「無法工作」並「影響人際」。

其實,療效不好,也可能是沒選到合適的藥物或副作用沒有適當解決。臨床常見體質敏感的病人,對藥物可能出現很多副作用(見右表)。看診中發現,用心調整藥物,改善副作用,往往能讓病人明顯改善,有些家屬則過度擔心副作用,導致患者病情持續惡化,腦部退化、社會脫節;歐美這幾年發現新藥也有副作用,各界也開始反思,老藥不見得差,重要的還是對症下藥。

其次,醫病關係及診斷問題、未適當服藥,包括時間不足、劑量不當、併用藥、酒或毒品、環境壓力大、支持系統不足等,都可能影響藥物療效。

此外,用藥必須隨病情變化適時調整,如果反覆發病,累積的成果都可能白費。每次發病,病人失去的不只是大腦功能,還有人際關係、雇主的信任等。台灣醫療政策若能結合社區醫師,即時在病情惡化提供協助,既節省醫療成本,又能符合家屬讓病人持續工作的希望。

經過詳細問診,了解江女士體質敏感,調減她的藥量,改善了嗜睡,卻又出現精神症狀,故推定她不適合目前藥物;經過逐步改藥及朋友熱心協助,她終於不再出現嗜睡及精神症狀,連強迫症狀也改善,還可以參加復健活動。假以時日,期待她也能開始工作!

常見精神科用藥副作用

1.坐立難安、雙腳不停踏步

2.手抖、肢體僵硬、動作遲緩、表情呆滯

3.眼球上吊、口齒不清、脖子歪鈄、活動像機器人

4.口乾、一直喝水、便秘、排尿困難

5.月經不規則、男性女乳症

6.嗜喝飲料、體重增加

7.強迫症狀,如重覆洗手、檢查門窗開關等

劉彥瑩醫師/提供

副作用 嗜睡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