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洪敬浤/北區報導】
帶狀疱疹俗稱「皮蛇」,發作時苦不堪言,有時病毒傷及神經,即使傷口痊癒,還會持續劇痛,長達數月之久。醫師表示,坊間流傳以「斬蛇」、「塗草藥」取代正規治療,不僅沒療效,只怕引起細菌感染,反而加重病情。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家醫科主任劉秋松說,帶狀疱疹好發於50歲以上長者,糖尿病患、癌症患者等免疫力低下的人也是發病族群,最近有不少人求診,多半是50歲以上,患者尋求偏方,結果延誤病情。
劉秋松說,有70多歲糖尿病患者發病,透過民俗療法「斬蛇」,疱疹確實「只」長了半圈,但患者痛得哇哇叫,就醫時已錯過服藥的黃金時期;還有人在疱疹處塗抹草藥、泥灰,結果傷口感染、皮膚潰爛,「皮蛇」沒變好,反而得植皮治療。
醫師強調,患者事後常併發神經痛,連穿衣服、風吹到都會痛,簡直草木皆兵。
劉秋松說,病毒沿著神經節發展,在頭頸部、胸部、腰部或下半身長疱疹,「皮蛇」只會長半圈,而且2至4周疱疹會結痂、痊癒,但1-2成患者會有神經痛,如果在發疹子72小時內服用抗病毒藥物,可減輕症狀。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