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胡宗鳳/台中報導】
台中市一位17歲林姓少女於半年前小腦長了「血管母細胞瘤」,因伴有頭昏、鼻塞、流鼻水、步態不穩等症狀,一直被當成感冒或怪病來治療,竟至嚴重到無法走路。醫師呼籲感冒流行季節,若出現反覆感冒難以治癒的情況時,亦須懷疑有潛藏疾病,應接受詳細檢查。
這名少女於今年1月時就發生頭昏、鼻塞、流鼻水、步態不穩等症狀,當時都以感冒來診治而未能痊癒,後來嚴重時都需要別人攙扶才能走路。母親曾以為她得了怪病,到處求神問卦,直到由林新醫院安排磁振造影檢查後才知小腦有血管母細胞瘤。
林姓少女亦指出,手術前,她走路時會不自覺地往左偏移,直到撞到牆壁時才有所警覺、並往中間移動,但不久又會撞到牆壁。後來嚴重時無法走路,只能由家人攙扶。
林新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徐雷鐸昨天說,在確診少女的小腦內有棘手的血管母細胞瘤後,醫院緊急施以顯微腫瘤切除手術,幸好只是影響不大的單純腫瘤,手術相當成功,再配合術後的復健,少女健康如今已獲得重大改善,逐漸走出走路顛簸的陰影。
徐雷鐸指出,血管母細胞瘤大多屬於良性腫瘤,好發於30-40歲的成年人,有可能是遺傳基因異常的問題,常見位於眼底或其他器官;若其位於腦部時,最多位於小腦 (85%)、其他少數可發生於脊髓、橋腦、和延髓。如果家中有人確定罹病,其他家人就應檢查是否也有相同的問題。
徐雷鐸認為,如果患者出現類似感冒症狀,但有頭暈久治不癒,或是走路不穩定等情形,就不是單純的感冒問題,一定要及早就醫檢查,才能避免更嚴重的後果。
【2009/10/18 聯合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