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巴金森症 不必再戴3公斤鐵盔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無框架手術:無框架深腦刺激術則只需要頭上插上感應釘,就能找到視丘下核,精準瞄準座標。(吳瑞美醫師/提供)
許多人都以為巴金森症只發生在老年人身上。但台大醫院卻收治了不少10幾歲巴金森症患者,念書時,腳不由自主地抖動、打拍子。為了降低患者抖動的頻率,台大引進「無框架深腦部刺激術」,六成患者明顯獲得改善。
台大醫院神經部主任吳瑞美說,她曾經收治一名讀大一的巴金森症病人,患者單側的腳,從高中就開始抖動,考上大學之後,症狀更嚴重,影響走路速度,且肌肉痠痛,到院檢查證實為少年型巴金森症。
吳瑞美指出,早期巴金森症患者以口服「左多巴」藥物為主,但服用五至八年後,藥效逐漸降低,運動功能變差,藥效不夠時,就跟停電一樣,寸步難行。如果提高藥量,又可能出現局部或全身晃動的奇特動作。
由於年輕型患者對於藥物反應較為敏感,症狀特別明顯,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作息,這個時候只能透過外科手術來改善。吳瑞美說,「無框架深腦部刺激術」是一項不錯的選擇,透過電極放電與輕量藥物輔助來舒緩症狀。
傳統「有框架深腦部刺激術」過程複雜,病人在開腦之前,頭上必須戴上三公斤重的鐵盔,再藉由核磁共振與電腦斷層造影,找到視丘下核,才能取得插針座標位置,手術時間長達10個小時。
相較之下,「無框架深腦部刺激術」簡易多了,病患不用戴頭盔,只需在頭頂插上五枚感應針,透過功能性導航系統,就能迅速找到視丘下核的座標位置,至少節省了三個小時的手術時間。座標設定之後,調節器持續放電,讓視丘下核的神經細胞壞死,就可以大幅降低發抖的頻率。
「無框架深腦部刺激術」費用異常昂貴,光是自費購買電極、電線、電池等耗材,就得花上近90萬元,並非一般家庭所能負擔。
※延伸閱讀》
‧巴金森氏症》3症狀 判斷巴金森氏症
‧巴金森氏症》治療/藥物是主要治療方式
‧巴金森氏症》國內患者逾3萬 台大有專治中心
【2009/04/10 聯合晚報】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規律進食、按時吃藥、量血糖血壓 慢性病患平安健康過好年
健保大數據/109年全身麻醉執行件數10大院所
健保大數據/麻醉執行特色院所
全身麻醉其實比較安全?醫:半麻有更多不確定性
選擇半身麻醉還是全身麻醉?專科醫教你判斷依據
哪些選項CP值最高?一張表看懂麻醉自費項目費用
麻醉一定要由專科醫師執行嗎?醫曝麻醉2個最危險時刻
有喝酒習慣會不會讓麻醉無效?醫師詳解你最想問的麻醉問題
手腳冰冷睡不著靠喝酒、電熱毯暖身?醫揪NG保暖行為
成人打了新冠疫苗就百毒不侵? 醫師提高風險疾病指南
睡覺放件外套助防心肌梗塞 醫籲防範天冷6疾病風險
你的頭痛是哪種?頭痛位置、症狀、原因一圖看懂
救護車緊急送醫該如何挑選適當醫院?以就近適當為原則
高雄長庚以熱消融治腮腺瘤 免除病患顏面麻痺危險
萬別大意! 一男子連日唉聲嘆氣,竟引發「呼吸性鹼中毒」
瘀青要熱敷還冰敷?醫:4情況速就醫 2招加速恢復
淋雨濕身加這動作恐「又癢又腫」 醫:千萬別做
健保大數據/109年急診案件前10大症狀檢傷分類排名
健保大數據/109年急診人次10大醫院、109年第一級檢傷分類件數10大醫院
健保大數據/急診醫療特色醫院
急診案件前10大症狀排名 腹痛、頭暈、發燒最大宗
解決急診大塞車 健保署長李伯璋:研擬使用者付費
各種檢查不必等 急診好划算?醫提醒:感染風險高
急診沒有比較快!數據顯示醫院愈大等待時間愈久
肝、腎長水泡會變成癌嗎?醫解析囊腫、腫瘤區別
常被靜電電到?當心是你太累!醫師教你緩解方法
休假當沙發馬鈴薯?醫師警告2種人最好要稍微活動
長期頭暈千萬不可輕忽 合併8大症狀可能患重大疾病
影/氣溫突然驟降 23歲女子手腳冰麻查出是寒性體質
想要感冒快快好 試試7方法
猜你喜歡
體內濕氣是什麼?中醫師教你三焦排毒除濕,吃這些活血利水食物可緩解
猴痘擴散多國!有哪些症狀?如何傳染? 詳解「感染症狀、傳播途徑、預防方式」:也有無症狀者
你真的會量血壓嗎?1張圖教你正確測量血壓,測量前30分鐘不能吃「1食物」
胸悶以為染新冠,昏迷竟是心肌梗塞!醫師教分辨二者最大不同
怎麼減肥都瘦不下來?四肢瘦但肚子卻很大?醫:當心是隱性肥胖,做好5招擊退內臟脂肪
老花眼怎麼辦?如何保養?會得其他眼疾嗎?眼醫教用眼關鍵!
吃肝補肝?認識肝臟10個作用 想要護肝排毒該吃什麼、哪些不該吃?
沒紅字就代表肝臟健康?醫師詳解何謂肝功能指數
巴金森病蜜月期可以被延長?專家分享1關鍵 避免異動症、斷電現象提前報到
美睡眠醫學會警告「睡前喝5飲品」恐讓整夜睡不好!白開水也在內
長輩容易嗆到、吞嚥困難怎麼吃?專家教你食物製備技巧改善長輩飲食,預防吸入性肺炎
每天晨跑10公里竟罹癌病逝! 醫師:晨跑前要看空品
省兩千!6500劑黃熱病疫苗將屆效5月開放免費施打
漱口水刷牙前or刷牙後?牙醫師:多數人都用錯時機了,正確潔牙順序該這樣做
肩頸疼痛懷疑確診?確診簡單2招拉筋 舒緩肩頸不求人
久咳不癒,中醫師教先判斷乾咳、熱咳、冷咳…4種茶飲緩解不適
急性腦中風做對兩件事 降低腦損傷與失能打119送醫、讓可決策者同行
五旬婦家務勞動致五十肩 中醫理筋推拿緩解疼痛
《高血壓》期刊研究顯示吃對蛋白質方式 可降低66%高血壓風險
糖尿病有機會不吃藥?醫師詳解何謂減重手術、哪些人適合及其後遺症
腎友不再暗沉 洗出亮麗人生
不定時炸彈「泛視神經脊髓炎」 失能風險伴終身
春夏交替異位性皮膚炎奇癢難耐 醫:潤膚保濕有助改善
忽略高血壓 40多歲科技經理腎萎縮須洗腎
你被大腸癌盯上了嗎?醫:出現6大警訊要注意,5大族群要當心!
糖尿病吃降血糖藥卻導致泌尿道感染?醫師告訴你該如何避免
一包鱈魚香絲,竟有可能讓你「高血壓」!營養師教5招預防心血管疾病
室內空氣品質差 與肥胖大有關係!台大醫:揮發性有機化學物質影響最大
常常便秘怎麼辦?成因有哪些?營養師教你從日常生活養成8個好習慣,讓便秘不再找上你!
疫情間少動姿勢不正易脊椎側彎 可做3式運動延緩惡化
長針眼怎麼辦?醫:同處反覆出現小心惡性腫瘤,6招有助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