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聲/ 醫聲要聞

38歲孝順弟腦出血意外離世,姊忍痛捐器官,盼「讓他生命更有意義」

臺大醫院器官勸募協調師送捐贈者進行捐贈手術示意照片,圖非當事者。圖/臺大醫院提供
臺大醫院器官勸募協調師送捐贈者進行捐贈手術示意照片,圖非當事者。圖/臺大醫院提供

聽健康

00:00/00:00

「9年前,爸爸因腦出血而離世。」相同情景,竟在5年後又發生在弟弟嚴楚忠身上,嚴楚蘭語帶哽咽,談起弟弟因急性腦出血病況危急,當醫師通知「即使急救回來,最好的情況也可能是植物人」時,她決定不再急救,並提出器官捐贈的想法,想讓弟弟能「走得更有意義」。

嚴楚蘭提到,弟弟因為工作關係常年在外,但他總會在忙碌之餘,回家探望失智的媽媽。只是沒想到,親情緣薄,弟弟竟然這麼年輕就離開。

回想事發時弟弟被緊急送至鄰近急救醫院,醫院的同事認出後隨即通知嚴楚蘭,當她抵達醫院時,熟悉的場景印入眼簾,跟9年前父親送醫急救的狀況相同:同樣的疾病、同一位急診室醫師,彷如鏡像般的重現,腦海頓時一片空白。

嚴楚蘭回憶,「當時只剩我一個人了!」媽媽因為失智無法表達意見,她只能強打起精神,但內心的傷痛卻無法言喻。弟弟陷入重度昏迷,加上醫師宣告最好的情況應該也會是植物人,她便向社工提出了器官捐贈的想法。經過臺大醫院器官勸募團隊謹慎評估後,便將弟弟自桃園轉院至臺大醫院,通過了兩次腦死判定,最後,弟弟捐贈了肝臟、肺臟、雙側眼角膜和血管;而其心臟、兩枚腎臟及胰臟,雖因醫學因素無法用於移植,仍全數捐出做為醫療教學研究使用。她認為,這是讓弟弟的生命最有意義的方式。

作為醫療工作者,姊姊見證了無數患者的生離死別,但面對自己親人的離開,仍無法避免悲傷。她沒有掙扎過是否應該進行器官捐贈,因為弟弟是如此的年輕,姊姊提到「當時的我,感到自己在做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她強調,「弟弟的器官能夠幫助那些想要活下去的人,這是很值得驕傲的事情。」想到弟弟的生命能以另一種方式延續下去,嚴楚蘭語帶哽咽:「我的弟弟是個平凡人,但他走得很不平凡。」

急救 器官捐贈 植物人 腦出血 工作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