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爆發臉書社團散布私密性影像事件。立法委員王婉諭等人在臉書發文呼籲抵制,下方留言卻出現「感謝分享,我已加入」、「勸你不要多管閒事」等不堪言論,一度傳出相關社團人數不減反增。
婦女救援社會福利基金會去年底曾公布「對於他人觀看性影像經驗調查」,受試者中只有約三成認為看到不法性影片者拒看、檢舉。婦女救援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杜瑛秋表示,偷拍者心態是認為影片得來不易,惡意地窺探卻造成受害者終身的傷痛。
婦援會的報告中指出,由於數位發達與便利,民眾取得和觀看性影像的方式多元化,該調查回收的逾千件有效問卷中,有近七成受試者認為,下載、分享或轉傳性影像者是為了「好東西與好朋友分享」,超過四成受試者認為其心態是「得來不易趕緊備份」。
至於若發現疑似非法未經同意的性影像在網路上流通時,超過五成受試者認為看到影片的民眾會抱持「稀有品,趕快看」的想法,超過三成受試者認為發現影片者會在看完後趕快分享,只有約三成受試者認為民眾會拒看或申訴、檢舉。
杜瑛秋表示,出言不遜變相鼓勵性影片散布者多為男性,婦女救援基金會在實務執行上也發現,不少轉傳、分享性影片者均為男性,恐為厭女文化所致。她表示,根據調查,不少男性看到不當外流影片時,會認為「這是好東西」、「看到就是賺到」,故出現轉傳分享的情況。
杜瑛秋說,這就是女性主義中的「賺賠主義」,她解釋,賺賠主義的根源是性別歧視以及偷窺欲,產生將不當性影片視為「稀有品」的情況。
至於有民眾在網路上留言表示「敢拍就不要怕外流」,杜瑛秋表示,外流一定是未經同意,且拍攝與外流是兩回事,「不是我拍了就等於要被看、要被外流。」她解釋,不當性影響若為偷拍者恐觸犯刑法315條妨害秘密罪,外流則是涉及散步性影像罪。
杜瑛秋說,網路平台具有匿名特性,不但發言不必負責,還為了滿足私慾讓被害人陷於痛苦之中,造成終身傷痛。她表示,即使被害人提告,警方也必須找出散布者的姓名,呼籲平台承擔責任,配合警方調查提供加害者資料,長久以往不當性影片外流的情況才會減少。
至於受害者的數位足跡抹除,杜瑛秋表示,目前的做法是透過Google的關鍵字移除,其他部分仍相對困難。她直言,最好的方式係透過全民教育,提醒民眾不要加入類似社團,也不要轉傳;若有性方面須求,可透過正常管道觀看合法製作的性影像,「不要去看自拍外流的影片,許多自拍都是假的、是偷拍,外流影片更是明顯不法。」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