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聲/ 癌症防治

2025癌症論壇/LDCT恐釀過度醫療 蔡俊明:肺部結節別急著動刀

國泰醫院呼吸胸腔科教授蔡俊明。記者曾原信/攝影
國泰醫院呼吸胸腔科教授蔡俊明。記者曾原信/攝影

聽健康

00:00/00:00

「恭喜你,不是癌症。」病人在肺結節術後聽到這句話會很高興,卻沒想過這刀本就不應該開。國泰醫院呼吸胸腔科教授蔡俊明指出,高達9成5的毛玻璃樣結節根本不會惡化,小於15mm的純毛玻璃結節、小於10mm的實體性結節追蹤觀察即可,因手術無論規模大小皆屬侵入性,恐釀呼吸功能受損、慢性胸痛等後遺症。

一名台僑回台期間健檢發現肺部結節,醫師建議手術切除,返美後美國醫師建議追蹤觀察,三個月後他回台找蔡俊明再檢查,發現結節已消失。另一名患者,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檢查發現1公分大實體結節,仔細確認後發現是發炎性病變,服用抗生素,幾個月後再次檢查淡掉70%。許多案例證實,肺結節不必然是惡性腫瘤,多數有容許追蹤觀察的空窗期,若高度懷疑應按部就班診斷。

目前,LDCT是唯一能找出早期肺癌而有效降低死亡率的篩檢工具,但高敏感度也衍生過度醫療疑慮,理想的LDCT影像應包含橫切面、縱切面及側切面,並與初始片對照,提升判讀準確性。外科界也應強化手術良性率評比,避免醫療資源浪費及國際質疑。

2025癌症論壇暨工作坊「精準抗癌 暖心陪伴」與會專家包括聯合報健康事業部策略長洪淑惠(右起)、台灣凍卵協會理事長曾琬婷、癌症希望基金會執行長蘇連瓔、北榮副院長曾令民、國衛院癌研所長查岱龍、國健署署長吳昭軍、立委王正旭、國衛院長司徒惠康、中研院士陳建仁、聯合報社長游美月、健保署長石崇良、中研院士楊泮池、國泰綜合醫院呼吸胸腔科教授蔡俊明、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林永昌、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聯合報健康事業部營運長吳貞瑩。記者曾原信/攝影
2025癌症論壇暨工作坊「精準抗癌 暖心陪伴」與會專家包括聯合報健康事業部策略長洪淑惠(右起)、台灣凍卵協會理事長曾琬婷、癌症希望基金會執行長蘇連瓔、北榮副院長曾令民、國衛院癌研所長查岱龍、國健署署長吳昭軍、立委王正旭、國衛院長司徒惠康、中研院士陳建仁、聯合報社長游美月、健保署長石崇良、中研院士楊泮池、國泰綜合醫院呼吸胸腔科教授蔡俊明、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林永昌、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聯合報健康事業部營運長吳貞瑩。記者曾原信/攝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