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泌尿腫瘤科主任虞凱傑指出,隨著基因檢測技術的進步,近年來攝護腺癌診斷與治療有突破性發展,不僅提升治療精準度,治療策略也從單一用藥邁向合併藥物治療。
早期侷限型攝護腺癌主要採手術或放射治療,若局部控制失敗且癌細胞活性升高,則進入第二線治療。雖然對荷爾蒙療法的反應減弱,甚至癌細胞出現轉移,仍有多種藥物可用,然藥物選擇須因人制宜,是精準治療的挑戰。臨床研究顯示,治療進入後線後,患者存活率明顯下降,因此現行策略強調於第一線即採最具療效方案。
研究顯示,患者應在尚未接受第一線治療前進行基因檢測,此時基因狀態未受藥物影響,檢測結果更具參考價值,有助於精準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臨床實證指出,相較傳統單一荷爾蒙治療,結合荷爾蒙抑制劑與基因標靶藥物的雙重療法,可同時抑制荷爾蒙對癌細胞的刺激,並阻斷癌細胞修復與增生機制。
隨著基因檢測技術日益成熟,醫師能更全面掌握病患的腫瘤特性,依據基因變異制定個別化治療計畫,即使某項治療反應不佳,也能快速透過後續檢測調整用藥方向,提升療效並延長存活率。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