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花蓮器捐率居全台之冠經驗帶回中央 李明哲:盼生命末期臨終關懷被重視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聲/ 癌症防治

2023癌症論壇/贏在起跑點 血癌乳癌精準治療新希望

2023癌症高峰論壇「擁抱您 不會一個人」專家陣容龐大,邀請到(左起)台大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黃柏翔、台大外科部主治醫師郭文宏、亞東醫院血液淋巴腫瘤團隊召集人余垣斌、台大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侯信安、國衛院院長司徒惠康、台北榮總外科部主任曾令民、花蓮慈濟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李啟誠、台中榮總血液腫瘤科主任滕傑林、聯合報副總編輯暨健康事業部營運長洪淑惠共同參與。記者曾原信/攝影
2023癌症高峰論壇「擁抱您 不會一個人」專家陣容龐大,邀請到(左起)台大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黃柏翔、台大外科部主治醫師郭文宏、亞東醫院血液淋巴腫瘤團隊召集人余垣斌、台大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侯信安、國衛院院長司徒惠康、台北榮總外科部主任曾令民、花蓮慈濟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李啟誠、台中榮總血液腫瘤科主任滕傑林、聯合報副總編輯暨健康事業部營運長洪淑惠共同參與。記者曾原信/攝影

聽健康

00:00/00:00

2023癌症高峰論壇「擁抱您,不會一個人」8日下午進行「抗癌新藥曙光」的議題發表,與會專家們帶來血癌最新治療趨勢,以往血癌治療只能使用化療及幹細胞移植,但現今已進入個人化精準醫療。另外,女性頭號殺的乳癌,早期患者如何避免復發、晚期乳癌的三陰性患者,都能隨醫療科技進步帶來治療希望,甚至利用次世代定序基因檢測找到突變基因,進行跨癌別治療。

隨著醫療科技進展,在血癌方面,尤其急性血癌及多發性骨膸瘤都有新治療,提升患者存活率。台大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侯信安表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是成年族群中最常見的急性白血病,治療上卻面臨「存活時間短」、「年長者治療效果差」的瓶頸,從100年到104年統計有8千名病友,平均存活時間8個月,年長者僅3至5個月。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舉辦2023癌症高峰論壇「擁抱您,不會一個人」,臺大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侯信安表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相當複雜,正確診斷、分類對治療計畫擬定,至關重要。記者曾原信/攝影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舉辦2023癌症高峰論壇「擁抱您,不會一個人」,臺大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侯信安表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相當複雜,正確診斷、分類對治療計畫擬定,至關重要。記者曾原信/攝影

「精準治療的時代已來臨。」侯信安指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相當複雜,正確診斷、分類對治療計畫擬定至關重要,而「次世代定序基因檢測」帶來新希望,可依據基因變異點、年紀、共病、預後預測等因素進行綜合判斷,判斷是否要化療結合標靶治療,或是及早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讓治療「贏在起跑點」,擬定最佳個人化醫療。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舉辦2023癌症高峰論壇「擁抱您,不會一個人」,亞東紀念醫院血液淋巴腫瘤團隊召集人余垣斌表示 ,隨國人平均壽命延長,愈來愈多年長的淋巴瘤患者經治療後順利痊癒,繼續享受生活。記者曾原信/攝影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舉辦2023癌症高峰論壇「擁抱您,不會一個人」,亞東紀念醫院血液淋巴腫瘤團隊召集人余垣斌表示 ,隨國人平均壽命延長,愈來愈多年長的淋巴瘤患者經治療後順利痊癒,繼續享受生活。記者曾原信/攝影

「不要因為年紀,限制繼續享受人生的希望…」亞東紀念醫院血液淋巴腫瘤團隊召集人、腫瘤科暨血液科主治醫師余垣斌說,隨國人平均壽命延長,愈來愈多年長淋巴瘤患者治療後痊癒,繼續享受生活。治療淋巴瘤,化療是主要的治療方式,化療沒有想像中可怕,每三周一次,每次2到3小時,反應率高達八成,效果不錯,減量也有效,但要小心感染風險,研究也發現,化療併用標靶藥物,效果更理想。

另外,像新一代標靶藥物口服BTK抑制劑,對於某些淋巴瘤的治療,這類藥物可做為化療失敗後的救援治療,甚至取代化療成為第一線治療,對年紀大的病人來說,比化療更安全。不過,無論是哪種治療,病患、病患家人都必須與醫師充分溝通,並尊重醫師專業建議,不亂服用偏方,治療才會順利。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舉辦2023癌症高峰論壇「擁抱您,不會一個人」,花蓮慈濟醫院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李啟誠表示,急性淋巴性血癌未來可能「完全免化療」,免疫力好壞是關鍵之一。記者曾原信/攝影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舉辦2023癌症高峰論壇「擁抱您,不會一個人」,花蓮慈濟醫院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李啟誠表示,急性淋巴性血癌未來可能「完全免化療」,免疫力好壞是關鍵之一。記者曾原信/攝影

花蓮慈濟醫院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李啟誠表示,急性淋巴性血癌未來可能「完全免化療」,免疫力好壞是關鍵之一;患者治療過程相當漫長,不論成人、孩童都要先經過一個月的誘導性化學治療,高風險族群先進行「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後,再進入25至30個月的鞏固性化療,小孩成功率八成五、成人則低於五成。

「第三代口服標靶藥物結合新世代抗體注射藥(BiTE),有機會達到完全免化療」,李啟誠說,花蓮慈濟五年前協助標準療法後復發的病友,透過BiTE結合CAR-T控制血癌細胞並恢復體內T細胞,並將細胞改造成為更強的CAR-T細胞,對抗血癌同時也預防復發,如今已5年,狀況良好,患者每天都能正常上班。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舉辦2023癌症高峰論壇「擁抱您,不會一個人」,臺中榮民總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滕傑林指出,多發性骨髓瘤不難診斷,但症狀不典型,民眾應多注意高血鈣、腎功能不良、貧血及骨頭病灶四大症狀。記者曾原信/攝影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舉辦2023癌症高峰論壇「擁抱您,不會一個人」,臺中榮民總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滕傑林指出,多發性骨髓瘤不難診斷,但症狀不典型,民眾應多注意高血鈣、腎功能不良、貧血及骨頭病灶四大症狀。記者曾原信/攝影

「多發性骨髓瘤是過去10年來,血液惡性腫瘤中最蓬勃、迅速發展的疾病。」台中榮總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滕傑林說,過去罹患多發性骨髓瘤被認為是悲傷的,「因為治不好,對病人衝擊很大」,患者與家人、照顧者非常辛苦,尤其患者可能因為頭痛、骨折、骨裂等,連站都站不住。

滕傑林指出,多發性骨髓瘤不難診斷,但症狀不典型,民眾應多注意高血鈣、腎功能不良、貧血及骨頭病灶四大症狀,當中貧血為最大宗,約占7成,其次是頭痛約占6至7成,高血鈣、腎功能不良約各占3成。

滕傑林指說,多發性骨髓瘤第一線治療是自體幹細胞移植,但國內僅20%患者進行移植,統計指出,若自體幹細胞移植後,再搭配單株抗體標靶治療,相較沒有未接受標靶治療的患者,18個月疾病不惡化存活時間高達8成,且9成患者可以存活約3年,病情不惡化、生活品質佳。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舉辦2023癌症高峰論壇「擁抱您,不會一個人」,臺北榮民總醫院外科部主任曾令民表示,在台灣,乳癌發生率是全癌別第一名。記者曾原信/攝影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舉辦2023癌症高峰論壇「擁抱您,不會一個人」,臺北榮民總醫院外科部主任曾令民表示,在台灣,乳癌發生率是全癌別第一名。記者曾原信/攝影

在乳癌治療上,台灣早期乳癌患者多,患者治療對於復發相當憂心。台北榮民總醫院外科部主任曾令民表示,在台灣,乳癌發生率是全癌別第一名,而乳癌亞期分類眾多,以荷爾蒙陽性(HR+/HER2-)占7成最高,雖然確診時多為早期,預後良好,但高風險患者有3成以上在術後前2年復發,高達7成在術後前5年發生,且3成患者有多部位遠端轉移。

曾令民提醒,高風險族群指有四顆以上淋巴結感染,或一到三顆淋巴結感染,加上腫瘤大於等於五公分、腫瘤細胞分化程度第三級、Ki-67指數大於等於百分之廿,不過,隨著醫療科技進展,該族群可以選擇荷爾蒙治療搭配「細胞周期抑制劑」,相較傳統治療,能有效降低30%以上復發風險,達到治癒的目標。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舉辦2023癌症高峰論壇「擁抱您,不會一個人」,臺大醫院外科部主治醫師郭文宏表示,晚期乳癌病患五年存活率36.2%,事實上每4名乳癌病患,有1人為HER2陽性,患患惡化速度快,死亡風險高。記者曾原信/攝影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舉辦2023癌症高峰論壇「擁抱您,不會一個人」,臺大醫院外科部主治醫師郭文宏表示,晚期乳癌病患五年存活率36.2%,事實上每4名乳癌病患,有1人為HER2陽性,患患惡化速度快,死亡風險高。記者曾原信/攝影

對晚期乳癌也不再束手無策,台大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治醫師、乳房醫學會常務理事郭文宏說,晚期乳癌病患的五年存活率為36.2%。事實上每4名乳癌病患,有1人為HER2陽性,惡化速度快,死亡風險更高。

近來發現,HER2弱陽性病患占55%,由於新一代「抗體藥物複合體(ADCs-俗稱魔術子彈)」出現,除了為HER2陽性病患帶來希望,也可針對2弱陽性癌細胞精準攻擊,加上旁觀者效應,讓周遭癌細胞也承受「池魚之殃」,晚期病患因此更有機會繼續存活。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舉辦2023癌症高峰論壇「擁抱您,不會一個人」,癌症治療進入精準醫療時代,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黃柏翔表示,「基因檢測、精準診斷與治療如同算命與改運」。記者曾原信/攝影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舉辦2023癌症高峰論壇「擁抱您,不會一個人」,癌症治療進入精準醫療時代,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黃柏翔表示,「基因檢測、精準診斷與治療如同算命與改運」。記者曾原信/攝影

癌症治療進入精準醫療時代,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黃柏翔表示,「基因檢測、精準診斷與治療如同算命與改運。」先透過基因篩檢,找出各癌症特殊的基因表現,算出後續治療成效,藉此量身定制出每一位癌友的治療,對症下藥,精準打擊癌細胞,同時減少副作用,提升生活品質。

目前最新的檢測工具是次世代定序基因檢測,已找出乳癌、肺癌、大腸直腸癌等特殊基因表現,經過標靶治療後,均能提升存活率。黃柏翔以乳癌為例,若BRCA基因突變,將減損DNA修復能力,累積更多DNA損害與癌化風險,此基因也與卵巢癌、前列腺癌、胰臟癌有關,但若接受對應的標靶藥PARP抑制劑,就有機會得到好的預後成果。

論壇中,民眾關心次世代定序基因檢測是否可以用在健康人,黃柏翔強調,基因檢測不便宜,不同癌症檢測的項目不同,需與醫師討論,至於有家族遺傳史的人,若已罹患癌症或高風險者,可以與醫師討論,但一般健康人不建議篩檢。

另外,醫師們也提醒,癌症治療需要很強大的神隊友,需要醫療團隊、照顧者及病人一起配合面對,吃好、睡好、心情好,就是最好的抗癌利器。

2023癌症論壇由國家衛生研究院、衛福部健保署、衛福部國健署、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聯合報元氣網、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粉絲團共同舉辦。

2023癌症高峰論壇「擁抱您 不會一個人」舉辦第五屆,今年開放實體講座,民眾熱情參與。記者曾原信/攝影
2023癌症高峰論壇「擁抱您 不會一個人」舉辦第五屆,今年開放實體講座,民眾熱情參與。記者曾原信/攝影

癌症治療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