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科技進步,愈來愈多輔具導入科技元素,例如電動輪椅不只是輪椅,也協助使用者轉位或起身,免除照顧者再把使用者抱來抱去的麻煩,更加省力也省時。輔具湯匙也不再是「死死的」一支,導入「陀螺儀」防震,避免手抖而讓餐食掉得到處是,成為巴金森氏症患者的好用餐具。
元智老人福祉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徐業良表示,一般常見的輔具設計是以「原因工程」思考點出發,例如上肢功能有障礙的民眾,拿湯匙是用整個手掌握住,因此輔具湯匙的設計就是把湯匙柄做彎一點、粗一點,讓障礙者更方便使用。
但是,一般的輔具湯匙沒有防震功能,對因病有劇烈抖動狀況的巴金森氏症患者而言相對不好用。
徐業良說,已有業者以防手震相機的設計原理,把「陀螺儀」裝入湯匙中,利用其震動感測及相位相反原理,以補償手部震動,也就是當湯匙上下左右晃動時,陀螺儀能把震動抵銷掉,讓患者的湯匙維持方向,降低餐食撒出機會。
徐業良指出,類似的科技輔具不再只是設計給障礙者使用,例如透過人工智慧(AI)及物聯網(IoT)技術,能讓照顧者能在遠端掌握障礙者的活動情形或健康狀態,有助他們安心留在職場工作,避免照顧離職導致家庭經濟也出狀況。
但徐業良坦言,科技輔具價格相對較高,因輔具多是以不同障礙別和障礙程度進行設計,加上當需求者較少,少量多樣的生產價格絕不可能低。再加上多數病人及障礙者又是經濟弱勢,即使有很不錯的科技輔具,民眾不一定買得起。
徐業良說,他投入醫療器材和輔具設計27年來,發現不少好的科技產品能為患者或障礙者帶來不錯的便利性,讓生活品質更佳,卻也強烈感受到產品的美好故事就這一、二個,因太多障礙者在經濟上無力負擔。
徐業良說,如果產品包括一般人及障礙者都能容易使用,市場大一點、成本降一點,價格才能壓低,增加使用的可近性,「所以通用設計更是未來趨勢。」而政府也有責任協助弱勢障礙者的輔具購買與租賃。
值得注意的是,有長輩不喜用輔具,寧可持雨傘或手推車行走,例如ㄇ字型拐杖就有七成棄置率,原因是不想拿輔具而被標籤「你老了」。所以輔具設計不只是要通用、符合輔助功能,輔具外觀還要夠能融入生活,讓使用者感受更好。
【加入臉書社團】
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招募新成員!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立刻加入:https://user137758.psee.io/3j74yy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