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巴金森氏病

巴金森診斷/新型磁振造影 「燕子尾」不見了 9成恐是巴金森

台灣65歲以上老人,每100人就有1人罹患巴金森氏症,過去僅能靠醫師臨床診斷,現在可用新型的磁振造影確診,根據國外研究,當影像中「燕子尾巴」特徵消失,就能早期確認罹患巴金森氏症,準確率九成以上。

71歲的陳奶奶,多年前開始手無力、舉不起來,且會不自覺抖動,一開始以為是關節炎、五十肩,但檢查找不出異常,最後透過影像檢查才確診罹患巴金森氏症。

北醫神經內科主任袁瑞昱表示,腦部黑質細胞退化,除了會罹患阿茲海默症,最常見的就是巴金森氏症。巴金森氏症患者占台灣65歲以上長輩人口1%至2%,推估約有3萬人,主要好發在60至70歲的長輩,隨著年齡增加發生機率愈高。

巴金森氏症的患者動作遲緩、四肢僵硬、顫抖、走路往前傾,早期巴金森氏症患者症狀不明顯,必須藉助儀器幫忙,大多用正子攝影或多巴胺神經掃描,但這兩樣檢查都必須打顯影劑、有輻射,且價格昂貴。

北醫副院長暨影像醫學部部長陳震宇表示,腦中分泌多巴胺細胞的黑質區,有一個條狀的結構叫nigrosome 1,正常人在超高梯度磁振造影下,會呈現類似燕子尾巴形狀,但巴金森氏症患者,因為黑質區多巴胺細胞退化,燕子尾巴影像不見了。

國外研究顯示,超高梯度磁振造影準確率高達九成以上。袁瑞昱表示,當出現「動作慢、身體抖、四肢僵硬、步態不穩」等巴金森氏症的病狀,若能早期診斷透過規律服藥,可以減緩退化速度,讓患者維持一定的生活品質,但有幽閉恐懼症、裝心律調節器、腦血管瘤患者不適合進行這項檢查。

【加入臉書社團】

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招募新成員!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立刻加入:https://user137758.psee.io/3j74yy

巴金森氏症 阿茲海默症 顫抖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