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11月25日曾證實,已支付部分訂金,逕洽廠商購買加上參加全球新冠疫苗計劃(COVAX),有接近1500萬劑的疫苗「掌握在手中」,但當時未提到廠商和時程。
自由時報報導,指揮中心向廠商直購的1000萬劑就是與牛津大學共同研發疫苗的阿斯特捷利康(AZ),陳時中今仍未鬆口,多次強調「現在都還沒有,完整了再跟大家報告」,他也強調疫苗採購以科學證據為考量,雖然現在還沒有完整的疫苗保護力臨床試驗報告,但學者專家可就其他科學證據做判斷。
面對外界關切報導內容是否屬實?這1000萬劑是否都是AZ?陳時中表示,有比較確定結果,就會對外明確報告整體購買情況,相關資訊還是要以指揮中心為準。陳時中說,幾家廠商都在談,大部分都有簽保密協定,如果講得太清楚,對於談判是不利的。下周三指揮中心例行記者會是否就會有進一步說明?陳時中說要看簽約情況,如果簽好約,就會跟大家報告。
AZ疫苗運送只要在二至八度環境,不用再額外打造冷鏈系統是優勢,但外界對其保護力仍有諸多不了解。陳時中表示,所有疫苗的購買,都會由專家來判斷有效性,但簽約和前期談判的時候,還沒有很明確完整的臨床試驗報告,就要看其研究設計、臨床前期的動物實驗狀況、臨床第1、2期的安全性。這些都要靠專家學者來判定,也要即時訂定相關的前期談判合約,才能確保台灣能買得到。
陳時中表示,或許明年下半年有更多保護力的資料可以參考,但在前期談判、上半年的購買,還沒有辦法只用保護力做判斷標準,因為僅有上述前期資料可以參考。現在隨著歐美開始大量注射疫苗,台灣也會密切關注歐美國家接種計畫的後續追蹤報告,這對於台灣未來施打疫苗的幫助會很大。
陳時中說,「購買的準則是以科學的證據為考量」,台灣核准疫苗的方式也「不會因為其他國家核准我們就核准了」,還要請廠商繳交臨床試驗報告、技術性資料,由專家做書面審查,觀察後市場的情況,做綜合判斷。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