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12)日表示,現在匡列的速度趕不上病毒,台灣未來也會走向免隔離之路,若「台灣社交距離App」達成1300萬次安裝次數,即占總人口6成,就可以達到好的疫調效果,屆時他將考慮取消實聯制。
指揮中心也在昨日宣布優化「台灣社交距離App」相關功能,鼓勵民眾下載使用,只要開起藍芽功能,若配對出曾與確診者有接觸紀錄,App就會發出警告通知提醒民眾,達到實聯通知之效果。《聯合新聞網》也整理出10大QA讓你了解「台灣社交距離App」方便在哪裡。
A1:目前仍鼓勵下載性質,採實聯制與台灣社交距離App並行,並未將實聯制停用,不過陳時中表示,台灣社交距離App用戶若達1300萬人,有機會取消實聯制。
A2: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依台灣社交距離App特性,建議使用在「逗留時間至少2分鐘以上」且無法戴口罩之場所或活動,像是餐廳、演唱會、運動中心或遶境等;若短時間停留之場所,像是超商,不建議以App取代實聯制。
A3:據了解,一整天開啟藍牙的電量消耗相當低,反而時常打開又關啟藍牙的這動作較耗電。莊人祥說,若把藍牙關掉的話,就等於沒有使用App。
A4:莊人祥說,足跡以同行的大人為基準,如果有下載台灣社交距離App,就不用再為家中孩童掃實聯制。
A5:可以,如餐廳、演唱會、運動中心或遶境等場所或活動,逗留時間較長,有暴露風險,莊人祥也說,夜店與酒吧若有售票或出入口管理,都會成為未來取代實聯制,能優先使用台灣社交距離App的地方。
A6:可以,像是高鐵及火車站等,皆為出入口管理且售票的地方,未來能用台灣社交距離App取代實聯制。
A7:可以,疾管署已在去年起建議醫院工作人員使用台灣社交距離App,就醫民眾或是陪病者也有暴露之風險,一樣可以使用。
A8:為免費下載使用,也不會向使用者收取任何費用,開啟藍牙也不會消耗手機的行動數據流量。使用台灣社交距離App後,請啟動「接觸通知功能」設定,這樣若關閉App後仍可在背景正常持續運作;若未開啟「接觸通知功能」,則該App無法正常執行。
台灣社交距離App保護個人隱私,紀錄的資料不會上傳至雲端,民眾亦無法查詢相關紀錄;隨機ID僅在手機上保留14天,過期資料會自動刪除。
A9:若被通知為確診者時,衛生單位將主動詢問其分享意願,並提供一組驗證碼,使用者可決定是否同意上傳手持裝置內的隨機ID,其他接收到接觸通知示警訊息的民眾,不會得知接觸對象或確診者之相關資訊。
因此,若民眾若沒有衛生單位提供驗證碼時,無法自行宣布確診,避免發出不必要的告警訊息。
A10:收到通知僅表示曾經和確診者在近距離範圍內,並非代表確診,而在未解除示警訊息之前,每隔4小時會告警一次。
此時需注意個人身體健康狀況,出現疑似症狀時請主動回報並盡速就醫,告知醫師旅遊史、職業別、接觸史等資訊,提供及時診斷通報。
.「台灣社交距離App」下載點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