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防疫升級2.5 五都不跟進
行政院長蘇貞昌指餐飲業攸關一九○萬人生計,不會禁止內用,但北市考量餐廳防疫不確實成破口,決定加嚴管制,雖建議打過疫苗再到餐廳用餐,但暫不會強制要求出示小黃卡等疫苗護照,以免引發民怨。
其他五都包括疫情較嚴重的桃園、高雄,均不主動升級防疫。桃園要求餐廳、百貨賣場美食區內用座位減半;高雄也表示採取比中央更嚴格的要求,疫情到那邊,就「升級」到那,「平日所做的加嚴措施,遠超於節慶期間」。
新北、台南和台中都依指揮中心規定執行,聲稱不特別升級加嚴,新北市長侯友宜建議民眾採買年貨「一次買足、買好就走」;台南市長黃偉哲計畫比照去年,開罰未落實實聯制。
桃園市長鄭文燦說,餐廳內用脫口罩染疫風險高,決定明起加強餐廳、百貨賣場美食區防疫措施,新防疫規定包括內用座位減半,離座戴口罩,禁用附設卡拉OK等。如座位無法減半,須使用隔板、屏風、包廂或其他足以區隔用餐空間方式替代,不同桌客人須保持社交距離。他也強調,疫情雖有部分感染源不明,但風險在可控範圍,目前不考慮禁止餐廳內用。
高雄市衛生局表示,對有疫情風險的地方,管制強度及對特定對象的匡列,春節假期也不放鬆;一般社區就算極低風險,也要求醫療院所配合發放快篩試劑,落實社區監測。
柯文哲昨被媒體追問是否強制餐廳用隔板或恢復梅花座?他僅回,「凡事還是要有科學基礎,要先研究,要讀書,要先讀書看看國外的數據,再向外界報告。」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0至6歲幼童可免費再領5劑快篩試劑 7月1日上路
公費快篩對象再擴大 社區式機構下周一至7月底發放
全台醫院放寬探病 每日1時段、同時段最多2人可探視
第3輪家用快篩實名制啟動 7月1日起可持健保卡購買
北部地區新冠疫情趨緩 指揮中心降載專責病床開設比例
快篩陰等同康復?清冠一號要吃多久?醫親揭「解隔後」必知3大QA
長新冠「腦霧」瞬間斷片,她開車開到失憶!營養師推薦這些飲食改善「類失智」
確診條件新增 莊人祥:核酸試劑快篩陽即確診
長新冠如何照護 清淡飲食少吃冰冷食物修補元氣
28歲確診女吃類清冠竟心悶、下肢水腫 解隔趕緊就醫
免疫低下族群防新冠 提高保護力新解方
血管受損!確診童指甲全變白 醫:數月後可自癒
家有確診者如何挑房避家戶感染? 醫師實際模擬這樣做
花蓮地牛翻身!居隔者「人命優先」 可戴口罩逃
男童染疫後手腳指甲全變白家長嚇壞 醫師:長新冠症狀
確診後咳嗽、易喘多久才會好?醫解答新冠後遺症康復所需天數
抗病毒藥漏吃怎麼辦?藥吃完又快篩陽還需再領藥嗎?醫師詳解新冠口服藥常見疑問
30歲女長新冠咳不停 搭車被側目、被要求沒毒再上班
防疫記者會停開=疫情降溫?陳其邁:過防疫新生活
入境檢疫調整3+4 「Q&A」提醒民眾勿違法被重罰
新北兒童第2劑疫苗採雙軌制 22日起入校、醫療院所開打
「長新冠」咳嗽咳不停 兩個簡易食譜助止咳潤肺
自主回報疫調系統優化 仍有52萬人確診者尚未自主回報
確診康復狂咳、易喘,還很健忘? 「好不了關鍵點」曝:解方在這
居家防疫該如何自「煮」健康管理?營養師教你3招挑選食物,控血糖助減重食材大公開
啟動血清研究查隱形傳播鏈 指揮中心:30日前致電1922可退出
「3+4」旅館批無指引難管控 羅一鈞:陰性證明方式不限
染疫康復後容易疲勞、呼吸不順?醫建議可從4方向改善新冠後遺症
她確診康復仍不敢內用 一票苦主反揭「這場所」更危險:別無選擇
輕症居隔怎麼吃? 營養師公開提升抗疫保護力飲食清單
猜你喜歡
當醫師確診時/從未在外聚餐、高規格防疫仍快篩陽性!感染科醫師施長慶:千算萬算不如一次家中聚餐
確診後咳嗽、易喘多久才會好?醫解答新冠後遺症康復所需天數
快篩陰等同康復?清冠一號要吃多久?醫親揭「解隔後」必知3大QA
當醫師確診時/連吞口水都痛,傅雲慶靠這些克服喉嚨痛!面對Omicron「戒慎但不用恐懼」
有症狀卻快篩陰?專家示警:出現2症狀就別忍 尤其是年輕族群
今本土+2.8萬 單日確診人數創近兩個月來新低
當醫師確診時/染疫一天內全家都中 泌尿科醫師曲元正:即便有無敵星星依然不敢大意
染疫3個月內不能打疫苗? 專家:打了浪費
本土今增4萬8283例、新增死亡166人
整理包/MIS-A、MIS-C是什麼?常見症狀、好發年齡 5大QA一次懂
當醫師確診時/確診當天竟不是臥床休息 婦癌權威賴鴻政染疫仍做一事避免肺部積痰
當醫師確診時/「Omicron比想像中強!」胸腔科醫師李國賢染疫:喉嚨乾最痛苦,孤獨感最揪心
史丹佛研究:新冠腦霧與化療腦相似 即便輕症也會在大腦引起發炎反應
本土個案回升至4.4萬 莊人祥:較上周二下降二成
【重磅快評】一天帶兩個風向 蘇貞昌不累嗎?
確診新冠肺炎可以吃什麼?營養師教如何避免進展為中重症
「二次感染」定義近期將明列:三個月內再驗出PCR陽,符合三條件將認定二次感染!
北部「三流」活動增加再掀疫情? 專家曝下周是關鍵
陳時中淡出記者會為選舉? 莊人祥:指揮官都有參加各項會議
莫德納兒童疫苗指引通過 建議0-6歲幼兒打2劑
確診者居家隔離垃圾怎處理?密封消毒靜置3步驟不可少
南投老婦外出取藥 健保卡一插竟是「確診居隔期」開罰20萬元
清冠一號並不是新冠用藥 而是「外感時疫」的臨時許可處方?
台大公衛:全國免疫防火牆達7成 6月底開始進入平原期
輕症確診喉嚨痛不喝水更嚴重 耳鼻喉醫授可吃這些食物減痛
確診條件新增 莊人祥:核酸試劑快篩陽即確診
Omicron確診過、打完3劑仍可能「二次感染」! 專家揭「重複感染症狀嚴重度」
增369例中重症個案134死 11歲女童重症、MIS-C已出院
當醫師確診時/病人休克沒床被迫躺地上CPR!急診醫吳紋綾:因染疫更能同理確診者說不出的痛
Novavax疫苗月底到貨何時能打?莊人祥:7月14日後才開放
當醫師確診時/國內首位確診院長 黃弘孟住院後真心話:應該讓確診者住得舒服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