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跨年?莊人祥:有不明原因本土病例才集會管制
各縣市跨年晚會是否舉辦引發討論,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天說,除非有不明原因的本土病例發生,才需要進一步集會管制。
台北市觀傳局初步規劃,若北市出現15例以上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確診,跨年晚會擬改採線上轉播或取消。
有媒體在下午臨時疫情記者會提問,北市所說的15例以上確診,是包含本土和境外個案;中央對此看法如何。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回應提問時說,如果連境外移入都算,要再和北市溝通,境外移入如果有做過良好檢疫、在醫院好好隔離,對本土疫情不會有太大問題。 除非有不明原因的本土病例發生,才有需要進一步集會管制。
莊人祥也說,如果境外移入也算,一週應該很容易超過15例;且計算方式也很困難,是算北市、還是算全國,如果算北市,有些人只是居住地在北市才算到北市,但對北市當地並沒有傳染疑慮。
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21日記者會回應此議題也表示,跨年活動要不要辦,各縣市政府可以自行決定。
除了台北市提出跨年防疫規劃,根據媒體報導,台中市長盧秀燕也說,如果疫情流行再起,將考量部分停辦或減量。高雄市政府則說,如果全台灣連續3天2例社區感染、1週10例社區感染,高雄就停辦大型活動。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一表看Paxlovid與心肌梗塞相關藥物之交互作用,疫期期間做好7件事護心臟!
弱勢可領免費快篩 陳時中:第二輪「不讓大家等太久」
全民快篩陽性確診今上路 「這些」要擺一起拍照
確診後公司給關懷包 驚喜收炙手可熱的清冠一號
看角度、有深度…醫師影片親示範 幫兒童快篩掌握3重點
下半年出國有望?莊人祥:無開放邊境考量
圖表/滾動調整每周都有變化!最新防疫規定整理看這裡(持續更新)
幼童染疫可能併發腦炎 陳建仁:父母跟老師要好好觀察
快篩陽=PCR陽性確診明上路! 指揮中心訴說決策三大邏輯
快篩陽性、接觸者隔離 數位證明今上路
屢傳腦炎重症個案 羅一鈞再提醒八大前驅症狀
全民快篩陽即確診明上路 6狀況可PCR
「快篩陽性即確診」將全民適用!台大醫師提9招應對無症及輕症
新冠肺炎中西藥物禁忌、副作用 健保署特建置查詢專區
小孩發燒衝急診? 醫師呼籲:四步驟先觀察
30歲男染疫前跑全馬...痊癒後「爬3樓都喘」狂問醫:到底怎了
確診後擔心後遺症 營養師建議嘗試地中海飲食
如何避免新冠後遺症?醫師解析長新冠症狀及確診後注意事項
「上一秒講完下一秒就忘」 6成新冠患者癒後身心差
確診者康復留下新冠後遺症 疲倦健忘、房事不順超困擾
李眉蓁確診出關願分享剩餘清冠一號 陳其邁:這不是養生茶
新冠口服藥Paxlovid禁忌多 清冠一號能否並用醫師解答
染疫開業醫服用抗病毒藥初體驗:腹瀉、嘔吐、舌苦麻
清冠一號全台大缺貨 這裡看得到全國診所庫存數量
我確診了,接下來怎麼辦?心理師教你4個心法度過隔離期焦慮
預防性投藥將擾亂免疫系統 中醫:沒確診服用清冠一號就像把五臟六腑放進冰箱
感染Omicron如何判別是重症?確診者三餐怎麼吃才好得快?新冠確診常見問題一次看
嚴防兒童重症併腦炎亡 家長須知「八大重症前驅症狀」
居家照護確診者若急需就醫 指揮中心開放確診者可陪同
鼻咽型快篩vs唾液型快篩 藥師教你一張表弄懂差異
猜你喜歡
確診居隔就能領每日1000元防疫補償金?四張圖說明申請資格、請領方法總整理
QA圖表/家人朋友同事確診,我該怎麼辦? 10大常見疑惑
全民快篩陽即確診明上路 6狀況可PCR
Omicron生命力完勝原始株,可附著「不銹鋼」表面長達10天!專家教你怎麼防疫
為何清冠一號在台灣是嚴格管控的處方藥 國外卻是稀鬆平常的保健品?
最難忍受的不適!三千位確診居隔過來人告訴你Omicron「魔王級症狀」及緩解方法
第四劑該打什麼廠牌?專家:重點不在哪個保護力比較好
就算輕症也會有後遺症?Omicron確診者真實體驗,同時告訴你如何處理後遺症!
整理包/「快篩陽性=確診」上路! 哪裡可以請醫師評估?全台各縣市醫療院所名單一次看
輕症確診「喉嚨痛」討論度最高!8大緩解良方,多喝水最重要
QA/0+7居隔新制,防疫補償金及防疫保單還有得領嗎?一件事是關鍵
增8萬9352例本土 確診76死創本波疫情新高
清冠一號是什麼?民眾可以自行購買嗎?營養師帶你從清冠一號認識食品及藥品的差異
確診哪裡可買到清冠一號?QA詳解如何申請公費的清冠一號及公費和自費有何差別
討論度高卻容易被忽視的Omicron症狀 醫師告訴你出現嘔吐狀況該怎麼辦及緩解方法
「快篩陽=PCR陽」對象再放寬? 陳時中:逐步擴大適用範圍
確診用藥QA/一般確診吃什麼藥?誰及何時該吃抗病毒藥物?輕中重症適用藥品及申請流程詳細看
清冠缺貨!染疫兒童發燒如何自救?中醫師教你這樣做
本土增8萬1852例 確診104死再創這波疫情新高
清冠一號究竟有沒有科學實證的療效?教授這麼說
美CDC研究:1/5成年確診者患「長新冠」 影響多種器官
羅一鈞自曝糖尿病史勸世 別為吃「無敵星星」故意染疫
感染Omicron如何判別是重症?確診者三餐怎麼吃才好得快?新冠確診常見問題一次看
全民快篩陽性確診今上路 「這些」要擺一起拍照
整理包/「勞保傷病給付、防疫補償金」 確診者與居隔者該申請哪個?
感染Delta、Omicron BA.1、BA.2有不同新冠後遺症風險嗎?英國最新數據揭曉
Omicron「輕症、中症、重症」個別症狀曝! 食慾不振、拉肚子應警覺
打過新冠疫苗後染疫可獲得超級免疫力?專家解析「刻意被感染」到底是不是好主意
快篩陽性、接觸者隔離 數位證明今上路
本土+84587例 中重症+223例 再增59死
QA整理包/確診輕重症分流「誰才可以住家裡」?秒懂居家資格、解隔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