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防疫表現頗受肯定,但要能快速針對病毒、藥物及疫苗做出突破性的研究,需仰賴專業的科研人才與設備。中研院院長廖俊智今與於立法院教委會針對「增加P3研究室相關研究人員之編制,並訂定長期性實驗人才養成方案」進行專題報告。他指出,中研院目前有3間研究高危險病毒的P3研究室,並規劃成立「新興傳染病研究專題中心」統整防疫資源與技術、人才培育,預估每年經費約需2.2億元。
針對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員楊安綏研究團隊成功研發的新冠肺炎快篩裝置,廖俊智表示,已轉交7到9家廠商,廠商開始量產,但後續必須經衛福部食藥署申請授權。
廖俊智指出,P3實驗室主要為執行生物危險群第三等級致病原微生物之研究服務,研究嚴重影響人類健康之高危險性傳染病微生物,包括新興之高危險性致病原,例如冠狀病毒、禽流感病毒、漢他病毒等。
中研院現有2間P3實驗室,分別位於生醫所與基因體中心,均已成立10餘年。此外國家生技研究園區也將設立中研院第三間P3實驗室,去年7月底完成驗收程序,預計於今年底完成認證,面積約為240坪。
廖俊智表示,為整合已養成之傳染疾病研究人才、技術及能量,並使專供感染症研究用之P2 及P3 實驗室發揮最大效益,中研院規劃成立「新興傳染病研究專題中心」。其目標包括研發快篩工具之開發與治療性抗體之研發、研發抗病毒藥物研發等。
此一中心規劃聘任執行長1名,並延攬病毒研發重要領域的合聘研究員及新聘研究技術人員計8名,其餘研究人員原則上採合聘自中研院現職研究人員。
廖俊智表示,新興傳染病研究專題中心成立後,所需經費除部分逐年編列於公務預算,同時已另向行政院申請政府科技發展計畫—「新興傳染病防治研發及重大疾病研發細部計畫」,預計每年經費約1億7000萬元。
他指出,此一中心也可以與衛福部疾管署、食藥署、國衛院等單位密切合作、並與各學研單位及醫學中心建立新興傳染病資源共享平台,共同分享研究材料及資訊,為下一波隨時可能爆發的疫情作好準備。
立委范雲質詢時,恭喜廖俊智「連任院長」。據了解,中研院院長一屆任期五年,院長多半至少連任一次。廖俊智明年任期才到,四月已召開評議會,同意廖俊智連任。評議會程序已完成,目前陳報總統核定中。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