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民眾衛生意識程度是影響疫情的關鍵之一。國家衛生研究院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期刊《大腦,行為和免疫》的研究,利用Google趨勢功能分析大數據發現,一個國家民眾透過網路搜尋「洗手」的頻率增加,對於後續疫情控制明顯有幫助。
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團隊針對全球21國進行分析,嘗試了解各國民眾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後,透過網路搜尋「洗手」、「口罩」等關鍵字是否影響後續疫情發展。
分析結果顯示,與去年12月底至今年1月初相較,台灣、香港、泰國的民眾於今年1月29日至2月19日間「洗手」的搜尋量較高天數逾20天,後續三周全球疫情爆發之際,這三個國家或地區的確診病例數明顯較低。而伊朗、義大利、南韓「洗手」搜尋量增加天數較少,之後三周的確診病例數則明顯較多(相關係數=0.70, P值
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助研究員林煜軒表示,民眾主動搜尋「洗手」的頻率高代表重視洗手的程度,這對於防疫工作有極大助益。不過,搜尋關鍵字「口罩」則與疫情爆發的速度沒有顯著相關性,可能是因為搜尋者當中包含重視健康者、也包含買不到口罩者,涉及因素較複雜。
林煜軒表示,民眾會在網路上搜尋洗手,代表民眾接收到政府在防疫工作上積極傳達勤洗手的衛教資訊,且除了搜尋洗手二字,也會進一步搜尋洗手液、正確洗手方法、新型冠狀病毒等相關知識等,無形中提升健康識能,發揮良好的防疫成效,此成功經驗亦相當值得國際借鏡。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