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中心昨天宣布6月15日零時起,入境檢疫改為「3+4」,適用所有旅客。但歐美近期BA.4及BA.5變異株疫情再起,尤其BA.5被預測將成為全球主流株,是否會影響國門開放步調?專家表示,BA.4、BA.5雖有緩慢上升趨勢,但目前看來之前一波BA.1、BA.2變異株的疫情對其有交叉保護力,因此建議應觀察至少一個月,再進一步調整邊境措施。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因台灣疫情正在進行當中,社區的檢測陽性率甚至超過入境陽性率,因此入境風險相對不大。而這時間點檢疫措施從原本「7+7」放鬆到「3+4」,而非直接跳到「0+7」,就是一個謹慎、步驟性的作法,因此對社區風險和醫療量能的影響程度應不至於太大。
不過針對Omicron的亞種BA.4、BA.5亞型再起,是否因為入境鬆綁影響國內疫情。洪子仁則表示,BA.4和BA.5出現已超過兩個月以上,但沒有席捲世界,且南非的BA.4、BA.5這波疫情已經結束,年初世界流行的BA.1和現在台灣流行的BA.2還是最需要擔心的亞種變異株,因此國門的開放應不會造成太大的衝擊。
林口長庚副院長邱政洵表示,雖然一般認為BA.4、BA.5的傳播力高於BA.1和BA.2,但從其他國家來看,歐美雖然相關疫情上升,但非常緩慢並沒有快速流行,研判是因為全世界之前一波流行的BA.1、BA.2對BA.4和BA.5有交叉保護作用;且從實驗室得血清數據也看到類似的結果,因此朝逐步邊境逐步開放的方向應沒有問題。
不過邱政洵建議,「3+4」措施實施後觀察一個月以上是必要的,藉此觀察歐美等國面對新變異株的後續發展情形,但國人打第三劑的時間點較晚,還有一些保護力,這也是國內面對新的變異株可以開放國門的優勢之一。
他也建議,除了持續觀察國際疫情外,國內的醫療量能和調降新冠肺炎為第四類傳染病等措施,也都必須一併考量、部署才行。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