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人在家昏迷當天亡 專家籲「精準快篩、精準照護」
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推估,四月一日至五月九日卅九天內,就有卅八人因未適當分流,導致錯失五天的黃金用藥治療,直接從輕症變重症,呼籲「精準快篩」及早發現個案、「精準住院及ICU照護」避免重症死亡升高。
三類快篩陽視同確診今上路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過去以有效再生數(Rt值為二)推估,昨天本土確診約七點五萬人,上限為十點二萬人,但昨天的新增數維持在五字頭。台北市長柯文哲以北市採檢狀況分析,「現在確診數已經黑掉了」,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疫情曲線時尖時平,無法完全掌握,目前「台灣正面臨重大轉型期」。
指揮中心宣布「快篩陽視同確診」政策今起上路,適用對象僅限「居家隔離」、「自主防疫」、「居家檢疫期間」快篩陽性的三大類民眾,快篩陽後應於試劑卡匣寫上姓名及檢測日期,使用遠距APP或其他視訊系統時,與健保卡一同拍照上傳,供醫師視訊評估。
昨增八例死亡個案,有三位發病當天即送醫,但急救無效,台大醫院急診室主任方震中表示,台灣篩檢量能每日五萬例已達緊繃,擔心高風險長者因病徵不明顯、共病多導致確診不易察覺,不容易及早快篩檢查、及早服用口服藥物,加上急診人潮爆滿,也讓長輩就醫意願降低,需要更妥善分配醫療資源,若無症狀不要占用急診資源。
BNT兒童疫苗十六日抵台
而對於洗腎及長照機構患者,因腎功能較差的病人只能選擇默沙東口服藥「莫納皮拉韋」,國內僅採購五千人份,陳時中鬆口表示「會再加購」,數量正在跟廠商洽談。對於輝瑞BNT的兒童劑型疫苗,原預計今抵台,但受供應方系統故障,改至十六日抵台,預計兒童開打日將延到廿日以後。
開放民眾自海外購買快篩劑
為因應民眾的快篩需求,除了快篩實名制、超商八大通路開放快篩試劑外,食藥署昨宣布,即起至六月卅日止,民眾可自海外購買快篩試劑,無須透過FDA專案核准,每人限申請一次,上限一百劑。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6月超額死亡30% 學者示警:這事再拖 暑假仍超額死15%
預防感染新冠病毒,清洗物品和改善通風哪個比較重要?答案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染疫解隔仍不適卻非長新冠 中醫調養緩解後遺症
如何避免下一場大流行病?比爾.蓋茲:疫苗誠可貴,但解藥更關鍵
5到11歲兒童第2劑打氣低 醫師提醒重症有9成都未打疫苗
確診康復後又出現症狀是二次感染?感染科專家授重複感染後該怎麼辦
7歲女童打一劑仍中MIS-C 台大醫:至少需兩劑
澳門又驗出芒果新冠病毒 專家:應只是病毒殘骸、無傳染性
每5人就有1人中「長新冠」! 醫師:6大染疫後遺症別輕忽,教你判斷自己是否有後遺症
我有長新冠嗎?醫師建議「症狀明顯與過去不一樣」要釐清治療
台灣每百萬人染疫死亡數再攀升? 莊人祥:確實有可能
0至9歲染疫孩童致死率下降 羅一鈞曝主要關鍵因素
BA.4、BA.5已入社區? 羅一鈞:不敢說沒有、但還不會流行
MIS-C個案暴增全轉危成重症? 羅一鈞給答案
幼兒莫德納延遲抵台 兒童出現氣喘等6症狀快就醫
小朋友確診後若出現這些症狀 台大醫:恐為MIS-C
女性患長新冠機率比男性高 研究揭男女性較易出現哪些症狀
家用快篩T線呈微弱紅線是確診? 感染科醫師曝這關鍵
莊人祥估本土跌破萬例「也許要到七月底」
染疫3個月後仍感不適 長新冠綜合症快就醫
新冠、流感一起來 今年新考驗
專家指下半年新冠防治3個回歸 最後考驗在流感季
兒童感染Omicron增5倍 引發MIS-C、腦炎外還可能中風
本土確診數再下降 莊人祥曝「循環規則」:估這幾天3萬至4萬間
台灣首例猴痘現蹤 專家曝「不典型症狀」難阻傳播
長照機構住民致死率不算高? 專家曝比這數字才有意義
疫情名家觀點/打造智慧醫療,助長者免於新冠重症,大林慈濟院長賴寧生:社區關懷需並重
新冠確診人數未來趨勢多起伏不定 專家曝兩大關鍵原因
陳建仁:BA.4、BA.5進來台灣是遲早的問題
確診下降、病故居高不下 莊人祥:死亡是落後指標
猜你喜歡
當醫師確診時/服藥後病毒量卻比染疫時更高 兒科醫牛道明提醒確診者務必做到一事
Omicron BA.5首例本土案例! 羅一鈞:尚未威脅社區
快篩陰等同康復?清冠一號要吃多久?醫親揭「解隔後」必知3大QA
本土+3.8萬例 羅一鈞:未來單日確診應都維持3萬多例
每5人就有1人中「長新冠」! 醫師:6大染疫後遺症別輕忽,教你判斷自己是否有後遺症
醫師打4劑疫苗意外發現「無症狀確診」 嘆:未來一情況會越來越多
確診請特休不能申請補償?疫苗險只針對不良作用給付?統整容易忽略漏領的防疫補償金
當醫師確診時/連吞口水都痛,傅雲慶靠這些克服喉嚨痛!面對Omicron「戒慎但不用恐懼」
確診康復後又出現症狀是二次感染?感染科專家授重複感染後該怎麼辦
國內現首例BA.5 專家曝這時疫情再起:單日5萬例甚至更高
本土+3萬5699 境外+101 台中、新北5千多例位居一二
本土增3萬4499例、死亡95例 莊人祥:疫情稍降
當醫師確診時/絕大部分確診病人是輕症 風濕免疫科醫師翁國益提醒2類人應積極就醫
整理包/MIS-A、MIS-C是什麼?常見症狀、好發年齡 5大QA一次懂
如何避免下一場大流行病?比爾.蓋茲:疫苗誠可貴,但解藥更關鍵
家用快篩T線呈微弱紅線是確診? 感染科醫師曝這關鍵
確診後咳嗽、易喘多久才會好?醫解答新冠後遺症康復所需天數
雙雙回升!本土3萬5914例 死亡103例再破百
快篩判讀超過15分鐘無參考價值?C線沒顏色正常嗎?醫師解答
當醫師確診時/確診當天竟不是臥床休息 婦癌權威賴鴻政染疫仍做一事避免肺部積痰
傻眼!入境總量已逾2.5萬人上限 交通部:難精準控管
女性患長新冠機率比男性高 研究揭男女性較易出現哪些症狀
看過來!7月1日起 哪「8類族群」可打第4劑?
當醫師確診時/阮理瑛與另一半同時確診 喉嚨劇痛、失去嗅覺最震撼
3旬男發病10天身亡、10歲童MIS-C皆未接種疫苗
確診者居家隔離垃圾怎處理?密封消毒靜置3步驟不可少
專家憂台疫情恐升8萬例 莊人祥:快打第4劑
長新冠咳個不停 中醫師建議按壓這個穴道可有效緩解
影/確診者「肺都快咳出來」 服這兩種抗病毒藥物改善
獨/確診後出國前準備這證明 三個月內回國檢測費較省
當醫師確診時/胸腔科權威陳欽明染疫才感悟健康重要性!提醒確診者別恐慌,當成人生難得的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