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每日接種人數屢創新高,截至7月15日為止,疫苗覆蓋率已經達到19.14%,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於臉書發文指出,從英國接種疫苗以及自然感染率來看,50歲以上2劑疫苗才能達到100%抗體陽轉率,她指出,未來開國門需要注重二個方向,如何讓高風險及長輩接種率接近100%,以及兒童及青少年在無疫苗接種前提下,國人能否捨棄追求「零確診」迷思,換取可兼顧國家整體盡速復常的韌性競爭力。
何美鄉分析英國的疫苗接種率與自然感染率,她指出英國曾大流行,自然感染率高,台灣只能靠施打疫苗以及維持防疫公衛措施,如勤洗手戴口罩,等到疫苗接種率達到滿意的程度,才比較有可能鬆懈。
依照英國接種數據來看,50歲以上,一定要接種兩劑才有100%的抗體陽轉率,50歲以上的高接種率(3月底已達95%以上),是現在delta 病毒低重症率的關鍵因素,截至5月為止,現有疫苗接種所達到的群體免疫,足以控制alpha 的傳播,但完全無法遏止Delta的傳播。
她指出,英國至今Delta株持續蔓延,主要以疫苗接種率低的年輕族群,但也有極少數已完全施打疫苗得年長者感染,並有極少數重症與死亡。既然預防Delta病毒傳播的門檻如此高。或許對於混打疫苗可能有的較佳免疫效益,台灣應該嘗試來爭取。AZ第一劑之後,以莫德納或BNT來追加,兩者都有國外文獻證實免疫效果的提昇。
針對英國自然感染率的分析,截至3月為止,英國成人至少有30%的自然感染率,這也是依英國Office of National Statistics 報告數據來推算。感染過新冠肺炎且康復的病人,在接種一劑疫苗之後,所產生的免疫反應,比施打兩劑疫苗更高。
何美鄉表示,但是台灣幾乎沒有自然感染,因此疫苗的保護效益可能會不如高自然感染率的英國。因此台灣在沒有自然感染的情況下,仍需謹慎務實的追蹤疫苗施打後的整體效益,要如何進行,還得仔細策畫。
至於未來台灣的國門何時可以開放,像是免除或部分鬆綁入境檢疫管制,都與疫苗接種率息息相關,尤其考慮控制Delta 病毒所需的高群體免疫門檻。
她指出有兩大重點,第一是要如何讓高風險群族及年長者達到幾近100%的接種率,以降低重症的風險,仍是全民需要努力的方向。第二是兒童及輕少年在仍無疫苗接種的前提下,國人能否摒棄持續追求”零確診”的迷思,接受低重症率,以及難以避免的COVID─19疫情的防疫作為,來換取可以兼顧國家整體儘速復常的韌性競爭力,將是政府與全民最嚴峻的考驗。
何美鄉表示,現在台灣第三級警戒是否降級,似乎應著眼現在台灣每日氣溫高於攝氏30度,已相當不利於病毒的生存與傳播,尤其現有微量殘餘的英國株,能造成大規模爆發的機率極低。而戶外也相對安全,開放並鼓勵國人多往戶外運動,是有利於健康的長遠之計。
她呼籲,指揮中心現在應該就可以開始訓練國人,不再追求不切實際的「零確診」思維,大膽並智慧的降級,否則漫漫的防疫長路,將會民不聊生的沒完沒了,耗掉的是國家的競爭力。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