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除現行的核酸檢測外,各國也在研發速度更快、更方便的篩檢方式。醫檢師表示,由於台灣疫情趨緩,現有確診者多為境外移入,未來防疫作戰上應與國際接軌,如參考透過IgG、IgM等血清抗體檢測,來進一步掌握疾病盛行率、釐清無症狀患者,並精準辨別疾病階段。
台北市醫檢師公會理事長劉兆偉表示,台灣新冠肺炎疫情進入後防疫時期,台灣目前對於新冠肺炎的檢測上,仍以核酸檢測為主,但因核酸檢測有其限制,感染後期不一定能測得到,可藉由血清抗體檢測來瞭解實際的感染情況。
劉兆偉說,現行血清抗體檢測包含個別檢測IgM、IgG,及同時測量IgM與IgG三種。IgM抗體是人體免疫系統初期遭遇病毒抗原時,出現反應的抗體,約感染後5到7天出現,屬急性、正在感染中時期;IgG則是「第二階段」,已受感染中後期約10到14天、IgM抗體逐漸消退後產生,用以辨別出曾感染、已具抗體。而IgM與IgG抗體檢測,則是可篩出具抗體者,但無法辨別是正在感染還是曾經感染,無法更詳細作區別。
不過檢驗試劑這麼多種,檢驗師在選擇時會評估哪些特點,劉兆偉說,「精準」還是最重要的。檢驗要精準,除了試劑品質、敏感度跟特異性外,也與品管液等配備是否完整、可執行標準化作業、操作校正等有關。
劉兆偉說,敏感度是指呈現真陽性檢測結果的數目,而特異性是指未患病的人中呈現陰性結果的數目。他以流感為例,試劑檢測應夠敏感,只要有流感病毒者都可測到陽性,才具高敏感度;而特異性則是沒有此疾病者,該試劑都應呈現陰性。目前已有藥廠上月經台灣食藥署核准,以緊急使用授權(EUA)規定進口IgG抗體檢驗試劑,供台大等醫院進行小規模臨床研究,其敏感度與特異性都相當高,且檢驗結果約半小時就可出爐。
而展望未來,劉兆偉說,台灣未來在邊境上會有一定程度的開放,如在邊境檢驗、外籍商務人士等證明上,提供自費方式檢查,或許是可參考方向之一。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