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以歐美境外移入為大宗,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發現,疏於評估中國航空旅客移動密度的疫情風險,是導致現在歐美疫情嚴峻、台灣境外移入個案大增的重要因素。
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總計畫主持人周桂田表示,台灣和其他國家一樣,如果疫情嚴重,可能走向封城、失業和蕭條,建議應及早將風險評估和決策面要擴大至社會、經濟、倫理面向,並建立善用社會網絡、深入社區的風險溝通模式。
中國航空旅客 與疫情正相關
周桂田說,英國南安普敦大學三月初發表研究,以二○一八年農曆新年後至四月,從中國大陸飛往世界各國的旅客人數,推算今年未進行旅遊限制的傳染病風險。台大風險中心博士後研究員卞中佩根據這篇研究的方法和模型,分析國際疫情現況數據,發現各國疫情嚴重度,與該國的中國航空旅客密集度高度正相關。
跨國移動軌跡 有助防疫決策
周桂田分析,「跨國移動軌跡」是全球化最重要的疫情風險評估參數,也是全球在對抗新病毒過程中得到的重大啟示。指揮中心現在要預防更大規模的動盪,應善用「網絡治理」,納入民間、學術單位量能,取得包括跨國移動、政治、社會、經濟等多面向大數據,才有助於動態決策模式的運作,更快速且具前瞻性。
周桂田表示,聯合國在三月底對全球即將面臨的大蕭條提出預測模型,預估大多數產業都面臨重大衝擊,社會穩定性也大受動搖,周桂田呼籲台灣應盡快進入「風險治理2.0」的階段。周桂田說,「風險治理1.0」是歷經對抗SARS的慘痛經驗成果,這次已幫助台灣達成不少專業和務實的防疫成就,但仍集中於醫療和感控兩大面向。
周桂田提醒,疫情擴散必然衝擊全球社會政治經濟,將引發經濟蕭條、失業、倫理、性別、不平等問題,脆弱族群首當其衝,台灣也無法倖免,因此台灣的決策體系除了醫療和感控,迫切需要其他層面的專業風險評估。
風險評估面向 宜納多元領域
建議台灣應成立「社會經濟與倫理委員會」,納入公衛、社工、心理、法律、倫理、科技與社會等多元領域,風險評估面向要擴及醫療和感控層面,做出建議,並交給決策者參考。同時,善用各行政層級與社區、民間量能強化風險溝通,及早疏通社會情緒並建立預防性社會心理、社會團結等。例如台灣若疫情擴大有可能會走向封城,該怎麼做,都應該先談。
周桂田表示,疫情之下,國際上已出現家暴增加、失業自殺等動盪不安情形,台灣要盡快開始善用社會專業網絡和公民網絡,建立更全面的風險評估與廣泛的風險溝通,強化更多層面的配套和認同,盡早建立承接疫情衝擊的社會學習曲線。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