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界認為,新冠病毒將流感化,容易引發社區感染,如何找到有效治療藥物,成為關注焦點。國衛院副院長司徒惠康昨天在「抗疫世紀挑戰─從SARS到新冠肺炎」專家會議指出,國衛院已篩選出兩百多種可能有效藥物,正積極進行動物實驗。
另外,國衛院也積極投入美國藥廠「吉利德」研發新藥「瑞德西偉(Remdesivir)」的合成技術,預先演練合成步驟,一旦我國爆發大規模疫情,提供治療所需。
司徒惠康指出,新冠肺炎與SARS都屬冠狀病毒,歷經SARS衝擊後,國衛院建置相關可能藥物,最近從抗SARS藥物中,挑選出二百多種目標藥物,利用疾管署成功分離的新冠肺炎病毒株,進行貓與豬等動物實驗。此外,國衛院也運用人工智慧藥物分析與藥效預測系統,針對美國FDA核可用藥與天然物進行篩選。
由於「瑞德西偉」似乎具有治療新冠肺炎的潛力,國衛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藥物加值創新研發中心」預先演練「瑞德西偉」合成步驟,順利破解五大合成關鍵步驟,如國內爆發大規模疫情,就能自產「瑞德西偉」。
國衛院也投入合成胜太疫苗開發,若順利,二個月就能得到結果,前進臨床試驗。另推動重組病毒疫苗、DNA疫苗及次單位疫苗開發,拚半年進入臨床前試驗及臨床人體試驗。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800x100.png)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300x13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