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數據顯示,新冠肺炎(武漢肺炎、COVID-19)近九天的每日新增確診人數有走低趨勢,不過近日官方放寬湖北省的病例定義,又使病例數一夕間大幅增加。有醫師表示,中國人口規模大、醫療檢驗實情不明,難掌握疫情變化;另有醫師認為開工對疫情衝擊大,若開工後兩周確診病例逐漸降低,全球疫情就有望趨緩。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每日公布中國境內與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數據,根據其資料,中國境內的每日確診人數自2月4日的高點3893人,降至2月11日的2022人;由於全球逾九成九的確診病例都在中國,因此全球確診人數趨勢也自2月4日起開始走低。
不過,中國近日修正推出第五版的新冠病毒肺炎診療方案,其中放寬湖北省的病例定義,只要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學特徵,不須透過病原檢測便直接列為「臨床診斷病例」。新定義一公布,湖北省2月12日單日的新增病例就增至1萬4840例。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北京京都兒童醫院血液腫瘤科教授王任賢表示,湖北省是疫情較嚴重地區,可能因為病原檢測試劑相對不足,因此退而求其次修正該地區病例診斷的定義。
王任賢表示,中國不同於西方國家,中國習慣以電腦斷層掃描作為肺炎的影像學診斷工具,電腦斷層掃描檢查比一般常用胸部X光檢查敏感度更高,因此檢查結果與伴隨而來的確診病例數據資料均可以相信。不過台灣並未走到大規模社區流行、病原檢驗試劑不足的地步,因此不需要比照改變診斷方法。
至於中國疫情何時趨緩,王任賢回應,就上述定義調整之前,中國近來每日確診人數略降的現象,顯示官方頒布封城令以及其他公共衛生介入措施具有效果。不過2月10日春節後開工帶來的人口大規模流動,對疫情可能有很大衝擊,因此可將之作為疫情發展的觀察重點。
王任賢表示,新冠肺炎病毒潛伏期平均約為兩周,如果中國開工兩周後確診人數有下降趨勢,那麼全球疫情就有望趨緩了。如果屆時確診人數並未降低,那麼根據歷史經驗,新興冠狀病毒約莫每十年爆發一次大流行、每次流行時間在11月份到7月份,因此今年的疫情可能也會到7月才趨緩。
台灣大學附設醫院小兒部主任黃立民表示,中國疫情實況仰賴其檢驗量能是否足夠、診斷程序是否嚴謹等,這些條件目前台灣難以掌握,或許能將歐美對中的入境限制作為疫情觀察指標之一。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