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疫情處於高原期,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引用國際數據,指出台灣染疫死亡數十三天內翻倍,位居全球第二快,籲指揮中心應分析死亡數攀升原因。但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罕見動怒,批評死亡翻倍天數應是自己跟自己比,分子亂、分母也亂「根本亂比一通」。對此,詹長權至截稿為止,都未出面對此回應。
陳時中昨針對死亡翻倍數僅十三天,台灣位居全球第二快,花費近七分鐘解釋,他指出,稍微有學過算術都了解,過去國內染疫死亡數少,近期死亡數較多,導致死亡翻倍的速度就會快,如果以前死亡數多,後續翻倍的時間就會拉長。數字只能表示現階段台灣疫情比前段時間嚴重,「不是比較各國誰的疫情嚴重,是自己跟自己比。」
陳時中表示,若拿先前防疫有成的國家相比,比如紐西蘭、香港。紐西蘭在疫情處於高峰期時,若從四月四日回推翻倍時間為三月廿五日,翻倍天數為十天;香港疫情高峰期則是從三月十四日,若回推是在三月三日,翻倍的天數為十一天,他強調「台灣十三天並沒有比較快」。
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博士、台大醫院急診部臨床副教授李建璋說,觀察整體疫情狀況,應以總染疫人數及總死亡人數來看,不太會比較死亡數上升速度,指揮中心應公布全死因,觀察是否有超額死亡,才是疫情控制好壞的關鍵數字。
李建璋表示,我國給藥率達到五%,全球排名前位,但國內確診死亡中,有四成六是確診三天內死亡,代表病患確診後期才診斷、給藥,即便給藥率高,但後期給藥效果不佳,我國訂購一百萬份抗病毒口服藥,至今只用十多萬份,尚餘九十萬份未使用,應適度再放寬給藥條件。
台大兒童醫院長黃立民說,目前致死率約為萬分之十左右,仍在預期內,無需執著死亡翻倍數,一周後國內死亡人數應會逐步降低,現階段重點觀察是致死率能否維持在萬分之十。再者應分析,發病到死亡在一周內的個案,是否有診斷速度太慢或照顧不佳等問題。
據指揮中心統計,目前每百萬死亡人數為一四三人,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表示,疫情延燒至南部,整體疫情又處高原期,相信疫情時間會拉長,預估每百萬人死亡可能會增至四五○人,若每百萬人死亡人數超過四五○人,就是不滿意的數字,除長者外,也應關心青少年及兒童染疫情形。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