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紐倫堡後火車站對街,10年前還是一片黃土,二戰時7顆炸彈落下,滿目瘡痍;如今廢墟之上已矗立著新穎的黃色圓弧形建築,這是德國政府力推的「多代共居宅」。除了住宅,還設有麵包店及幼稚園等生活設施,更歡迎長者及單親入住。當年的悲慘之地已成跨世代的溫暖居所。
德國政府重視世代融合與多代互動,透過民間合作社興建或改建舊建築,推動多代共居宅(Cohouse),強調不同世代、不同族群在同一屋簷下共同生活,互相照顧。
經歷世代反叛 悟出世代共融
在許多國家,都市中心是商業黃金地段,住不起的老人也由時髦街頭絕跡。但情勢有了轉變。歐洲在1968年爆發大規模學運,被稱為「一整個世代的反叛」,德國政府體認「世代共融」勢在必行,都市計畫或都市更新時,須考慮跨世代與不同背景者的「多元性」與「包容性」。
紐倫堡車站旁緊鄰兩塊地興建44個住宅單位,在4樓以空中走道串聯;鏤空的空中走道,正穿越幼兒園上空。
在老去的路上 孩子帶來希望
印度先生葛旭(Gora Ghosh)和太太住在2樓,兩老常站在陽台上看著社區幼稚園的幼兒嬉鬧,孩子不時對他們揮手問好。到了老朋友一一離世的年紀,幼童的笑語為生命帶來活力。人生長河兩頭的老幼兩代人,互相滋養。73歲的葛旭太太說,「在老去的路上,孩子帶來希望。」
這處跨代共居宅有一個很特別的名字:「不一樣生活方式」。老人和單親家庭相互幫忙是這處多代共居宅的宗旨。
這棟跨代社區建於2009年,約20坪的住宅,無門檻、無高低差地板、加寬的門幅,方便坐輪椅的葛旭太太自由穿梭。窗外傳來孩童嬉鬧聲,有時尖銳高亢,會覺得吵嗎?「反正我們老年人聽力也不太好,」老太太頑皮地說。
單親媽上班 三老輪流顧孩子
葛旭太太曾是幼稚園的老師,現在住隔壁的單親媽媽清晨上班時,幼稚園還沒開,她放心將小孩寄放在葛旭家,時間到了,再由葛旭先生送到幼稚園。「我們有3位老人可以輪流幫忙照顧小孩。」葛旭太太說,「我先生住院時,我行動不方便,鄰居會幫我到醫院探望。」
2005年時建築師發想:何不結合老年人和單親家庭的住宅,以空間增進互助可能?「不一樣生活方式」的設計圖因此誕生;2007年成立「不一樣生活方式」合作社,籌資750萬歐元(約合台幣2.6億元),加上德國聯邦政府及巴伐利亞邦政府對社會住宅的補助,建成世代共居住宅,當初參與募資的公益組織現為幼稚園的營運者。
開放客廳、會議室等公共空間是這類多代共居宅最大特色,住戶在此交流、辦活動;頂樓還有小型兒童遊戲區及空中花園。「不一樣生活方式」合作社常務理事富耳曼說,住戶自主決定辦什麼樣的活動,由合作社協助。
2天沒拉窗簾 鄰居電話就來
87歲、愛看足球的葛萊斯納已在此住了近10年,獨居又保有與鄰居的緊密互動,「如果我2天沒拉開窗簾,或曬乾的衣服沒收,對面鄰居就會打電話來問我『怎麼了?』」她說,德國很多地方,老人過世了都沒人知道。
午後,麥耶家客廳笑語滿室,鄰居相約來喝茶,86歲的蔡司勒(Brigitte Seiler)記得每位鄰居的生日,總會貼心地準備禮物。「住在這裡最不一樣的是有歸屬感,老的時候不孤獨。」麥耶太太說。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