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蛋、茶葉蛋、荷包蛋...早餐蛋這樣吃!
大家都知道每天都要吃早餐,可以開啟活力的一天,但你知道早餐最好吃一到兩顆的雞蛋,能夠減肥,而且還能保護視力嗎?其實每天早餐吃雞蛋,可以帶來以下好處,很多人都不知道。
吃蛋減肥
比起吃饅頭、包子、蛋餅等油膩的早餐,雞蛋其實比你想像中更能耐餓,並帶來飽足感強,若搭配清粥一起食用,油量少,還能補充身體一整天的能量,有助於減肥。有研究發現,早餐吃雞蛋、荷包蛋、茶葉蛋、水煮蛋的人,會比其它人能減去三分之二的體重喔!
眼睛是人們最重要的一項器官,帶著我們雲遊四海,對它的保護當然也要加倍。富含葉黃素、玉米黃素的食物當然不可缺少。雞蛋中就有這兩種成分,能保護眼睛,還能降低老年退化的視力問題。
富蛋白質
雞蛋的蛋白質僅次於「母乳」,一顆雞蛋中約含7克蛋白質,也包含人體所需的8種氨基酸,可說是完美的營養補給品。
CP值高
有的人認為,早餐要吃得好不如吃得巧,會選擇營養價值較高的牛肉、培根等食物,價格高不說,熱量也非常高,還不如吃雞蛋來得CP值更高。
預防失智
雞蛋蛋黃中的卵磷脂,是人體神經系統最重要的營養物質,他能促進大腦的發育,活躍神經,還能預防失智症。
早餐蛋怎麼吃?
水煮蛋
想要清爽的早餐,就必須少油少鹽,對身體比較沒有負擔。水煮蛋時,記得要帶著殼煮,如果想要蛋白比較硬、蛋黃軟嫩,用大火烹煮比較恰當,能讓雞蛋蛋白快速凝固;反之想要蛋黃硬、蛋白軟嫩,請用小火。
茶葉蛋
但記得挑選茶葉蛋時,要選外殼已經煮至龜裂的茶葉蛋,是否有入味,可以從裂縫觀察顏色來區別。
嫩煎荷包蛋
比起水煮蛋,雞蛋過油後,營養價值已經損失許多,熱量也會變高。煎荷包蛋時,可以用小火、少油,蛋白凝固時,再灑點熱水,蓋上鍋蓋,用小火溫煎2分鐘即可起鍋。
別吃炒雞蛋
炒碎的雞蛋,會被油分完全的包覆,雞蛋中的膽固醇會因熱氧化掉,威脅了心血管健康。
每天可以吃多少量的雞蛋?
現今社會的文明病,即是「三高」,擔心吃雞蛋過多會導致膽固醇、脂肪偏高。但其實研究發現,吃進身體的膽固醇和人體血液膽固醇高低的關係不大。身體健康的成人,每天可以吃1至3個雞蛋,也不成問題。
貼心小提醒
1. 患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的朋友,每天吃1顆雞蛋,不是問題。雞蛋內的鈉、糖、普林含量低,所以請安心使用。
2. 患有膽囊炎的人,最好少吃蛋黃,可以減少膽固醇的攝取過量。
3. 若您正在發燒、發炎是可以吃雞蛋的,只要本身不是對雞蛋過敏就好。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精選口袋名單 老饕級外帶年菜大公開!
冬季限定火鍋「懶人包」 4間超彭派鍋物大公開
「水煮」蔬菜 維生素C流失率比「炒」更多!
全台7家重量級牛排館 推出耶誕跨年限定大餐
嚴選台北3間 IG高人氣的老宅咖啡廳
【螃蟹日】60元海產粥送整隻螃蟹 霸氣銅板美食藏桃園
跟著街頭美食鬥士遊北投 牛肉麵戰區4大人氣店一次曝光
2L牡蠣報到!4間餐廳推廣島牡蠣料理 飯麵鍋任君選
懶人一分鐘備餐法!鮮嫩美味雞胸肉 4大超商方便買馬上吃
比臉大64盎司巨無霸牛排登場!
2020京都大阪米其林指南 大阪柏屋及太庵連10年拿三星
在地人帶路/高雄鳳山半日遊:鳳邑麵線必吃!再到衛武營走走
秋蟹正對時 從挑到煮 5招必學
聚餐首選 徐天麟盤點13間橘世代必備食單
照顧老人家的飲食一定要「見縫插針」!
5種富含蛋白質的零食
為「超老年期」做準備 黃金飲食3守則
秘訣在飲食 西班牙將超越日本成全球最長壽國
多吃高纖維和全麥食物 慢性病風險低
百項產品評選 食研所公布銀髮友善食品
3好1巧飲食法 身體保健康
每天一顆蛋 降低眼疾風險
全蔬食饗宴 天然食材養生又好吃
4秘訣 在家煮咖啡比美星巴克
美味地圖/2019台北米其林完整名單 24餐廳登榜 君品頤宮蟬聯三星
美味地圖/2019米其林 描繪一座城市的美食風貌
不是起床後!2個時段「喝咖啡最佳」
咖啡有助預防帕金森氏症
東方小人參 胡蘿蔔煮熟吃更好!
咖哩、米飯、馬鈴薯…原來隔夜吃更健康!
猜你喜歡
50歲侯昌明預習空巢期 早起一個動作找回夫妻溫度
從背卡債到最高擁5、6間房 蘇逸洪掌握買房6心法
浸水營古道/一條16公里的古道 看見台灣百年歷史與生態寶庫
國中才知黃春明是名作家 超越父親黃國珍不再迴避
孫讀完黃春明寫的情色小說 兒自曝也曾偷看金瓶梅…
以房養老划算嗎? 留意銀行不會說的4件事
封閉20年正式開放! 到東北角「聽濤營區」踏上彩虹階梯
「水煮」蔬菜 維生素C流失率比「炒」更多!
捨去主播光環及高薪 蘇逸洪兩年12趟郵輪行成達人
千萬留意骨鬆最易影響的3部位 改善最佳良方一次學起來
林友茂98歲仍騎野狼趴趴走 養生有4不
父子相對論 黃春明7年才理解「兒子的閱讀不是我的閱讀」
拒絕節食減肥 廖慧珍三餐照吃4個月狠甩20公斤
掌握10訣竅 即使老,也能像瓶好酒愈陳愈香
黃春明父子今年都出書 首次挑戰情色題材
看起來健康卻常喊累 治療師:增肌能改善
太太不是變心 只是進入了更年期
貸款期間失智怎麼辦?破解以房養老12個大哉問
嬰兒潮世代「窮得只剩下房」張金鶚最想捐房換照護
是節約還是囤積 世代認知差很大
護腦新策略 心智飲食 留住記憶其「食」很簡單
山齡超過60年的退休教師黎振聲:會一直爬到爬不動為止
退休海巡變熱血鐵人 近年征戰上百場
搭配正確的感冒階段飲食法 快快跟感冒說再見!
女性後半輩子幸福 50歲是關鍵
退休隔天就創業!王國雄:預備退休不難,難在堅定
年老色衰後不敢再奢望愛情?想要愛,80歲也不算晚!
61歲影后恬妞保持年輕活力:工作就是良藥
「以房養老」搞清2誤解4疑問 房子才不會變銀行的
中醫、船員到作家 潮嬤的百變人生從離婚開始
跟「撞帽」說再見 廖麗娜設計出獨一無二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