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退休族十大理財遺憾排行榜
人算不如天算,某些銀髮族原本可以安養天年,但退休生活卻因為離婚、疾病、失業、花費超支等因素,變得步調大亂,部分老年人更因此留下一輩子的遺憾。「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退休族過去曾經犯下的錯誤,剛好可以讓後生晚輩得到警惕,避免重蹈覆轍。
為了深入調查美國退休族在理財方面是否有著哪些遺憾,可以讓屆臨退休民眾甚至年輕一輩的薪水階級做為借鏡,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與德國非營利研究機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在2018年底對全美抽樣選出的1600名60歲至79歲之間退休人士展開調查,詢問目前手邊是否有足夠存款可用。
對於坦承手頭拮据的受訪者,研究人員則進一步了解這些民眾為何會走到現今的財務窘境。研究報告結論指出,目前正在工作,也正為退休存錢的民眾,了解退休族一路走來的實際經歷之後,對於未來的財務狀況將可以規畫得更為周全,做好更妥善的準備。
根據調查結果,美國退休族的回顧一路走來的十大理財遺憾排行榜為:
一、不懂理財。
二、健康不佳,無法工作。
三、遭到裁員,某段期間處於失業狀態。
四、收入比預期領得少。
五、離婚。
六、投資失誤。
七、接到金額可觀的醫藥費帳單。
八、高估了可領的社安金。
九、沒有訂定長期規畫。
十、喜歡拖拖拉拉。
從大環境因素來看,這項研究進行的時間點,正好是美國人對於「退休存款」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時刻,不少民眾被學貸壓得快喘不過氣,加上節節高漲的住房開銷,彷彿一根蠟燭兩頭燒。
統計結果顯示,59%受訪者說最後悔的是以前沒有多存點錢,而這些遺憾沒多存點退休老本的民眾當中高達八成坦承,擔心晚年財務需求可能發生問題。為什麼沒能多存些錢?答案非常簡單,就是開銷太高。
對於目前在勞動市場工作的民眾來說,這個事實特別值得注意。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推算,到了2035年時,全美國65歲以上的人口,估計將有7800萬人。
交叉分析顯示,擁有大學學歷、屬於高薪階級以及從富有父母手邊繼承遺產的60歲至70歲美國人,相較之下比較沒有退休理財遺憾的狀況。
這項調查也顯示,疾病、失業與離婚這三項人生打擊,是打亂退休生活規畫的最慘痛因素,逾半數受訪者至少都曾經遇過其中之一,而這些民眾到了六、七十歲的時候,發生退休理財遺憾的機率,便會比不曾有過這些人生打擊的民眾增加大約50%。
理財專家指出,天有不測風雲,既然某些事情是避不開、躲不掉的,那麼民眾只能設法為自己設下防護保障,降低風險。
對於沒能多存一點錢感到遺憾的受訪者中,幾乎所有人都承認,真要存錢,其實是辦得到的,也知道哪些項目的花費是可以省下來的。不管是男性受訪者或女性受訪者均表示,希望過去少花一點錢在觀光旅遊,男性受訪者說希望買車少花一些錢,女性受訪者則認為應該可以省下買衣服的錢。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從背卡債到最高擁5、6間房 蘇逸洪掌握買房6心法
房屋價值低能申請嗎?「公益型以房養老」14QA解惑
陳家父女間的牽掛 促成伊甸以房養老最後一哩路
唯一非銀行提供的「以房養老」換照顧又可做公益
成真咖啡廳王國雄 退休準備的5大心法
退休隔天就創業!王國雄:預備退休不難,難在堅定
【理財QA】靠哪些存股策略 存到退休金?華倫老師解惑
【理財QA】 退休金靠政府會不會倒?如何補足退休金3大來源
以房養老划算嗎? 留意銀行不會說的4件事
嬰兒潮世代「窮得只剩下房」張金鶚最想捐房換照護
貸款期間失智怎麼辦?破解以房養老12個大哉問
退休到底應該要存多少錢才夠?讓首席分析師算給你看
以房養老可靠嗎?會不會債留子孫?專家解惑
「以房養老」搞清2誤解4疑問 房子才不會變銀行的
65歲擁1800萬元房 以房養老至少月領2.4萬
只靠勞退金不夠!專家算給你看…月存5千 退休擁千萬
長照保單怎麼挑?掌握給付3關鍵 買對長照險
又老又窮怕無聊 現在的人72歲才想退休
我真的退休了怎麼辦!你有「退休準備拖延症候群」嗎?
七八十歲仍在職場活躍 銀髮族再就業超搶手
細心+耐心+責任心 高科技廠樂聘銀髮族
打臉蔡政府「長照3.0」 伊佳奇:可以服老但不要怕老
窮人保險 「小額終老保險」一生限購兩張
前七月勞退新制基金大賺 勞工自提退休金4大好康
退休準備/退休金至少有兩筆 一次領還是按月領?
退休準備 女比男重理財
今天起少喝一杯咖啡 退休多1,000萬元
五年級生退休金流規劃 採母子基金法
照顧不離職 善用長照資源有3招
勞退新制 瞭解自己退休金可以領多少
猜你喜歡
捨去主播光環及高薪 蘇逸洪兩年12趟郵輪行成達人
從背卡債到最高擁5、6間房 蘇逸洪掌握買房6心法
浸水營古道/一條16公里的古道 看見台灣百年歷史與生態寶庫
50歲侯昌明預習空巢期 早起一個動作找回夫妻溫度
封閉20年正式開放! 到東北角「聽濤營區」踏上彩虹階梯
「水煮」蔬菜 維生素C流失率比「炒」更多!
國中才知黃春明是名作家 超越父親黃國珍不再迴避
挑戰一生一次大縱走 135條步道將台北一覽無遺
陳家父女間的牽掛 促成伊甸以房養老最後一哩路
以房養老划算嗎? 留意銀行不會說的4件事
掌握10訣竅 即使老,也能像瓶好酒愈陳愈香
拒絕節食減肥 廖慧珍三餐照吃4個月狠甩20公斤
孫讀完黃春明寫的情色小說 兒自曝也曾偷看金瓶梅…
房屋價值低能申請嗎?「公益型以房養老」14QA解惑
唯一非銀行提供的「以房養老」換照顧又可做公益
林友茂98歲仍騎野狼趴趴走 養生有4不
看起來健康卻常喊累 治療師:增肌能改善
年老色衰後不敢再奢望愛情?想要愛,80歲也不算晚!
4條適合橘世代的旅遊路線 達人帶你遊走西拉雅國家風景區
即將邁入50大關卻遇劫難 古秀琴用薩克斯風吹起重生希望
千萬留意骨鬆最易影響的3部位 改善最佳良方一次學起來
父子相對論 黃春明7年才理解「兒子的閱讀不是我的閱讀」
黃春明父子今年都出書 首次挑戰情色題材
捧起保齡球一丟就是20年 68歲陳和財奪全運會金牌
成真咖啡廳王國雄 退休準備的5大心法
女性後半輩子幸福 50歲是關鍵
太太不是變心 只是進入了更年期
貸款期間失智怎麼辦?破解以房養老12個大哉問
必讀!橘世代登山準備4招
嬰兒潮世代「窮得只剩下房」張金鶚最想捐房換照護
搭配正確的感冒階段飲食法 快快跟感冒說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