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預算是讓自己了解財務狀況、設定理財先後順序的有力工具,但使用這項工具大有學問,其中最大的挑戰是,要怎麼樣評估、列出優先的支出項目?換句話說,就是如何把有限的金錢花在刀口上、朝著人生目標步步前進?
找出優先的支出項目之所以充滿挑戰,是因為每一項支出被認定的價值不一,有些是生活上的必需支出,有些則可有可無,或者說,有些項目短期內有價值,有些則要等到一段時間過後才能顯出價值,更進一步來看,有些項目雖是生活必需,好比公寓居住費,但入住空間太大的公寓又變得非必要。如何拿捏,煞費心思。
該如何在諸多相互矛盾的考量之間求得平衡?不妨參考以下簡單方法,列出支出項目的先後順序:
第一個方法,問問自己:這項花費會增添快樂嗎?
日本收納專家近藤麻理惠(MarieKondo)風行全球的「KonMari整理術」強調力求簡化,同理可應用在支出上面,您不妨坐下來看信用卡帳單和銀行帳單,慢慢的逐項檢視,誠實問問自己,每項花費是不是真的為人生帶來樂趣或價值?檢視的重點是非必需品,好比說,三個星期前的禮拜四到便利超商7-Eleven買了一些物品,有沒有真的為人生帶來快樂和價值?如果思考後的答案是否定的,也許表示便利超商購物是可刪除的支出項目。
這是每個月拿到銀行帳單和信用卡帳單時都可採用的好方法,簡而言之,逐項檢視帳單上的每項支出、問問自己該項花費帶來的樂趣和價值是否持久,除非您可毫不猶豫問答:是的!否則,都可考慮在將來降低、甚至完全去除該項支出。
第二個方法,把握「優先投資在自己身上」的原則。
每當放眼綜觀整個人生,很容易看得出來為將來存款有多麼重要,然而,一旦埋首在日常生活中,總會忘記這些長程人生目標,解決之道是,先設置帳單自動付款或轉帳,藉此落實「優先投資在自己身上」的原則。
第三個重點是,先想想看有哪些日常支出。
如果實在無法評估出哪些支出帶來真正的樂趣和價值,不如先列出日常支出,把這些花費盡可能節省,其他多出來的項目便視為特別支出;如果發現自己經常沉迷於某種特別支出,就是一種放縱、進而變得稀鬆平常,反而失去價值,就好比每天都買一杯豪華咖啡,久而久之變得不特別,相反的,假如多數時候喝便宜咖啡,每星期或隔週才喝一杯貴一點的美味咖啡,才會凸顯美味咖啡的可貴。
請仔細查看費用,找出高頻率重複的非必要享受,找到替代方法。不要只是減少這類支出,而是先整個切斷,直到這樣的支出變成是特別享受、而不是習慣才恢復,唯有如此,這樣的支出才有特別價值。
第四點,問問自己:「我的生活有沒有因為這項花費而變得更好?」
人性當中充滿了認知偏見,總是高估短期價值而低估長期價值;不妨透過長遠的視野查看費用,藉此調整這些偏見。作法是,僅僅根據每項花費的長期影響來逐一檢視,接著,坐下來看看銀行和信用卡帳單,詢問自己今天和未來的生活是否因為這筆費用而變得更好,如此一一評估,假如您沒辦法斬釘截鐵回答:「是」,就該思考這類費用是否還有必要繼續。
【大師理財系列】
。政大教授/張金鶚:這輩子賺的、這輩子用完!我會選擇「以房養老」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