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閻王還厲害!日本科學家可推測你還能活多久
日經中文網報導,日本研究人員透過調查約1千名癌症末期患者的數據,發現血液成分和心律等數據有一定規律,可以推測出1周至3個月後的病人的存活率。
經反覆研究,研究人員總結出預測人生最後階段時間的方程式。只要把每天的檢查結果輸入電腦就能判定之後的存活率,例如現在預測一週後的病人狀況,準確率可達8成左右。
日本仙台市東北大學的「東北醫學資料庫組織」(ToMMo)負責人山本雅之表示:「這裡保存了當地15萬人提供的DNA、血液和尿液樣本。」還有另一個房間正對8千名日本人的基因組合進行研究。
該機構不僅要收集DNA、血液和尿液樣本,還要向提供者詢問日常飲食和作息,並追蹤生活習慣,及保存就醫記錄和健康數據資料。提供者中有定期提交全家三代身體健康數據的家庭,也有在母親腹中就開始接受調查的5歲兒童。在宮城縣的12萬參與者當中,會每年更新2萬多人的身體健康數據。
研究人員會將數據彙整,研究這些人的遺傳資訊、生活方式、可能罹患的疾病種類、發生時間及症狀。
日本東北大學教授田宮元指出,儘管在2000年代初完成了人類基因組測序,但「僅是特定基因異常還無法解釋病因。透過最頂尖技術修復特定基因也不一定能治癒疾病」。也就是説,生活習慣和環境也在不斷影響人體。人類基因組測序就是透過血液或唾液,分析並測定基因序列,預測罹患多種疾病的可能性。
按照研究計劃,透過遺傳資訊和生活習慣與疾病的關係建立聯立方程式,可望找到讓人們健康度過一生的法則。即使無法達到這個目標,也不會坐等病魔上身,而是經改變生活習慣或提前治療,選擇不和疾病為伴的生活。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親人握住病人的手 減痛效果跟止痛藥一樣強
住高樓幽靜噪音少?實測結果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海帶為什麼要打一個結?營養師揭露2原因
蹲式馬桶和坐式馬桶哪個髒?看完這個實驗就懂了
即使假笑也有好處!日研究:不愛笑,早死風險增一倍
失眠易骨折!睡不到5小時 全身骨鬆風險提高94%
攝護腺癌轉移 觀察多項指標
吃海鮮能提高孩子智商嗎?美最新研究證實了
偏食不吃青菜純粹是壞習慣?美研究:可能是先天影響
癌細胞缺氧 與癌症轉移的關係
廣告上的食物和實品差很大?不光是擺拍,連機油都用上了!
月亮盈缺幫助受孕、干擾睡眠?醫學報告揭密
平常沒高血壓卻突然中風?醫師揭「隱藏性高血壓」危機
「不乾不淨吃了沒病」有科學根據?現實卻可能因小失大
咖啡好處又多一項!日喝2杯讓腸道微生物更健康
關節手術成功和傷口大小沒關係 醫:該擔心的是這些事
泡麵為什麼要泡3分鐘?這也是商人的銷售技倆
權威期刊稱「喝綠茶」可治糖尿病?別被標題黨騙了
運動前喝咖啡能增強效果嗎?科學家回顧300項相關研究
藥怎麼吃?談藥物性食道潰瘍
聽診器問世200多年 醫生:如果沒帶跟沒穿衣服一樣
窮人和富人大便有差!澳研究從生活污水還原人口樣貌
人類最想要得到的藥?阿斯匹靈有多神奇
明明點微糖卻覺得爆甜?影響甜味感受的10個因素
為何治療了,腫瘤細胞又回來?
深腦刺激術 連線手機即時監控
化療療程結束 人工血管還要留嗎?
27歲男吃白飯喝可樂都會醉 都是這腸道菌惹的禍
千萬別在肚子餓時做決定 很可能害你錯判情勢
公廁隔間下方為何要留縫隙?不只是怕有人昏倒
猜你喜歡
兒科界「天使醫師」葉勝雄過世!享年42歲...臉書14字惹哭網友
有效改善血液黏稠 一天中3個時間記得要喝水
不菸不酒無心臟病史…台南壯年員警猝死 留下一對求學子女
海帶為什麼要打一個結?營養師揭露2原因
台大醫院新竹生醫園區分院16日開幕 初期有這7科
兒涉殺警入獄 女星罹癌養生一年狂甩28公斤
「艋舺」資深男星侯傑過世 失智曾沒穿褲流落街頭
傳罹患急性白血病 球評潘忠韋:積極面對
官員涉威脅學生 國健署:記大過調離主管職並法辦
「自然療法大師」51歲身亡 看看風靡的養生法有多雷
翁家明演植物人躺20年秒醒 還能上街趴趴走
他秉持「過午不食」5年不吃晚餐 胃裡爛的一塌糊塗
冷天來杯咖啡讓身體熱起來?學者:反而不利保暖
住高樓幽靜噪音少?實測結果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未來罹患癌症風險可能增7倍!研究揭這些患者有隱憂
大轉彎!科長承認買手機用官威恐嚇學生 衛部將開考績會議處
玫瑰洗髮精好香,竟恐含塑化劑!台大化工博士:看懂2認證,避免洗出環境荷爾蒙
運動防護、延緩失能 物理職能治療明年可望直接服務
長蝨子是因為身體不乾淨?專家:即使乾淨一樣爬上身
醫病平台/親愛的老伴確診阿茲海默症,我這樣幫助她「退化得慢一點」
保溫瓶裝什麼飲料都可以?掌握6重點使用才安全
頂級貨色組成僅31元!雲林營養午餐讓台北上班族掉淚
第二階段公費流感疫苗今開打 聯醫:兩種情況不適合打
親人握住病人的手 減痛效果跟止痛藥一樣強
蹲式馬桶和坐式馬桶哪個髒?看完這個實驗就懂了
14組致命混搭藥健保示警 灰指甲藥、贊安諾不可同時吃
公費流感疫苗第二階段8日開打 聯醫5院區加開診次
偏頭痛發作 為何吐一吐就好了?
手術麻醉到底危不危險?幾點沒注意讓風險三級跳
女全裸做「肛門日光浴」稱獲正能量 專家:有罹癌風險
定期全身健檢無法減少死亡率?醫師4點詳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