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科普好健康

化療療程結束 人工血管還要留嗎?

乳癌治療必備小幫手!
一次看懂「人工血管」的優缺點
乳癌治療必備小幫手! 一次看懂「人工血管」的優缺點
圖╱魏銓延提供

魏銓延 台東馬偕一般外科主治醫師
魏銓延 台東馬偕一般外科主治醫師
對於癌友來說,化療可說是抗癌過程中必須承受的磨難,除了惡心、嘔吐、掉髮、食欲不振等常見副作用外,大部分人可能不知道,為了注射化療藥物或是標靶藥物,醫師必須在患者鎖骨下緣、前胸附近皮膚下植入一個給藥專用注射器,俗稱人工血管。

減少扎針次數 避免藥漏

為了方便注射化療藥物,避免藥物滲漏引發皮膚潰爛,絕大部分癌友會在前胸附近埋進人工血管,藉此減少扎針次數,並避免具有刺激性的化療藥物外漏。

以HER2陽性表現的乳癌患者為例,標準治療就是化療合併標靶,在治療過程中,如果埋入人工血管,注射「靜脈注射型藥物」時,就可減少患者挨針次數、縮短護理人員找血管的時間,以及減少反覆打點滴引起的瘀血或疼痛等問題。

手臂活動受限 難提重物

不過,看似人性化的醫療設計,卻讓許多癌友身陷生活不便的窘境,生理及心理承受著重大壓力,因為植入人體之後,靠近人工血管的手臂活動受限,無法提重物及做大範圍手部運動。

化療結束之後,是否立即取出人工血管?這一直是腫瘤學界討論的議題,早期大部分醫師認為,應該放久一點,因為腫瘤可能復發轉移,人工血管繼續埋在前胸皮膚底下,可以免除日後再次手術植入。

事實上,部分癌友也認為繼續將人工血管埋在皮膚底下,比較安心。臨床觀察,後續結果似乎可以印證「莫非定率」,心裡一直想著可能復發轉移,不好的念頭揮之不去,這條人工血管或許比較可能再度派上用場。

放置超過五年 心理折磨

因擔心日後癌症復發,一般人工血管平均植入時間約兩年,有些癌友甚至放置更久,超過五年以上,這對許多患者來說,如同心理折磨,不管是看到或摸到這個突出物,就會想到自己有病在身,常妄想猜疑癌細胞復發轉移,平添心理負擔及壓力。

有些患者化療療程結束後,仍不肯讓醫師撤下人工血管,導管一放就是好幾年,最後因為摩擦而斷裂,麵線粗細大小的導管就這樣循著血管流至心臟,造成胸悶胸痛,最後進了手術室,醫師以心導管夾出導管。

近年來,許多癌症專家建議,癌友在化療療程結束後,就應取出這一條專為注射設計的人工血管,除了減少感染風險,也能讓癌友保持較健康心態,感覺自己是正常人。

抗癌藥物進步 節省療程

此外,抗癌藥物的進步,也能大幅減少人工血管使用頻率,例如,抗HER2標靶治療藥物採用玻尿酸水解酶技術,進而改變劑型,原本為靜脈注射劑型,打一次可能得花上一、兩個小時,現在則是皮下注射,每次治療只需二至五分鐘,不僅節省治療時間,並能遠離人工血管帶來的不便。

至於癌症治療專用的人工血管為何要裝置在前胸?答案是「方便使用,影響最小」。

埋在前胸皮下的靜脈注射專用人工血管,最前端為圓形注射器,後面有一截十幾公分長的輸藥管線,最末端直接連接心臟的大靜脈,藥物注入體內後,直接打進心臟。與其他器官相較,心臟最能承受化療藥物所帶來的刺激,加上心臟血流較快,易將藥物成分作用至全身。

化療 抗癌藥物 標靶藥物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