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超音波」是近年發展的新技術,歌手黃仲崑長期受到「自發性顫抖症」的困擾,無法拿穩麥克風。去年因為接受不具侵入性的聚焦超音波治療,改善困擾卅年的症狀。
聚焦與磁振導航 寫治療新頁
「聚焦超音波」全名是 「磁振導航聚焦超音波」,又稱為「神經超音波治療儀」,別名「神波刀」與「醫薩刀」,利用超音波探頭對準腦部深處,進行熱銷融,目前在腦部治療的適應症為「自發性顫抖」。
在傳統認知上,超音波是診斷疾病的工具,例如常見的肝臟超音波檢查。但因為超音波的物理特性能升高細胞溫度,科學家一直努力研究如何將超音波用於治療。聚焦超音波能在腦部疾病治療有突破,歸功於兩項創新技術,第一是「聚焦」,二是「磁振導航」。
「聚焦」,如同放大鏡將陽光聚集在一個點,聚焦超音波使用1024個超音波探頭,裝在治療頭盔上,將1024個探頭的音波物理性能量,聚集在大腦深部視丘的腹中間核,改善手抖。其他腦組織只接受些微能量,不對周邊組織造成傷害,聚焦超音波精準度可達到0.1公分。
「磁振導航」有助於清楚腦部結構,另一個最重要的發展是即時溫度監測。靠著核磁共振的熱顯像儀,醫師可隔空知道腦部各位置溫度,當超音波能量到達目標,腦細胞溫度就會上升。此時可先觀察臨床症狀,由於細胞溫度約五十度時,顫抖會消失,但細胞還未被銷融,因此如果顫抖症狀未改善,還有機會微調,找到最恰當的位置,再將溫度一舉提高到接近六十度,進行銷融。
無出血與感染風險 有副作用
過去,腦部手術有出血與感染風險,雖然併發症發生率不高,仍讓病患卻步。聚焦超音波最大優勢就是無出血與感染風險,可在治療過程中微調位置,卻不會破壞腦部組織。
但聚焦超音波治療並非完全沒有副作用,目前不良事件通報多是固定頭部的立體定位頭架引起短暫頭皮痛或惡心。另一個常見的副作用為感覺麻木,這與治療部位丘腦相關,丘腦腹中核後方與側面有其他掌管感覺與運動的神經連結,在聚焦超音波治療後,腦組織局部水腫,造成周圍細胞壓迫,產生暫時性感覺異常、步態不穩或構音異常。
大部分症狀會在兩周後消失,仍有9%症狀持續,通常都是感覺異常。目前上千例的治療案例中未見死亡、危及生命或永久傷殘等。
治療巴金森氏症 美許可上路
如何避免上述副作用?筆者曾前往史丹佛大學進修,目前投入利用「擴散張量影像」與「人工智慧」等運算,清楚區分傳統核磁共振無法辨別的丘腦不同神經束與連結。神經放射科教授葛魯尼盼據此增進選擇治療位置的精準度。相信不久後,透過與史丹佛大學合作,也能幫助台灣病友達到減少副作用的治療。
美國與台灣皆通過聚焦超音波可用於治療自發性顫抖症,但聚焦超音波可有更多適應症,國際最新進行的臨床試驗包括巴金森氏症、肌張力不全、癲癇和阿茲海默症。其中令人振奮的是巴金森氏症,2018年12月初甫通過美國許可。
自發性顫抖症的治療,從傳統藥物、手術、微創到「聚焦超音波治療」,治療風險減少,但因技術剛引進,健保尚未給付,醫界希望繼續努力,期望未來能嘉惠更多病人。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