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朱芯儀罹乳癌第一時間難接受 後來體悟:撕去癌友標籤愛自己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科普好健康

脊椎壓迫性骨折 常見手術解密

圖1 經多次手術,造成的超長節「開放性後側脊椎固定」與「骨融合手術」。
圖1 經多次手術,造成的超長節「開放性後側脊椎固定」與「骨融合手術」。
圖/謝瑞洋

因戰爭減少、科技進步、農產充足、醫療普及,全球邁入高齡社會。老年人因骨質流失,常發生骨質疏鬆症而併發脊椎壓迫性骨折。多數病人可在數月內自行癒合,然而在恢復期間內,年老病人常因持續腰背疼痛、神經壓迫而活動不便、臥病在床,甚至併發褥瘡、肺炎、尿路感染等。

部分病患因骨折不癒合而持續疼痛,甚至脊椎不穩固與駝背變形,相鄰脊椎節又有壓迫性骨折,一如骨牌推倒般相繼發生。

治療方式首選為止痛藥、背架穿戴、鈣片補充、抗骨鬆藥物控制等「保守療法」,現今醫療在此已有長足進步,多數病人約一至三個月療養後,可緩解部分症狀。若疼痛難以忍受、或合併神經受損症狀,則可以考慮更進一步的積極療法,也就是手術。

常見手術方式以及優缺點如下:

一、「開放性側脊椎固定」與「骨融合手術」:採用螺釘、骨板固定脊椎,有前側腹部或後側背部進入脊椎兩大類(圖1)。由於患者本身就骨質疏鬆,螺釘、骨板容易鬆脫,不得已得用更多植入物來固定更長節脊椎,如此浩大的手術、傷口長、時間久、流血多,容易使年老病人產生併發症,如心肺衰竭、中風、肺炎、胃出血、感染等。

二、「微創經皮椎體成形術」:使用骨穿刺針器具,在X光影像導引下,將骨水泥經由小傷口灌入脊椎體內,填充因骨折而塌陷之椎體,達到止痛效果。「微創經皮椎體球囊擴張成形術」進一步利用可擴張之球囊來恢復椎體高度,抽離球囊後,再灌入骨水泥,填充此空腔,不只止痛、又可矯正部分椎體變形(圖2)。

圖2 經「微創經皮椎體球囊擴張成形術」之手術基本原理。<br />圖/謝瑞洋
圖2 經「微創經皮椎體球囊擴張成形術」之手術基本原理。
圖/謝瑞洋

然而灌注骨水泥過程中,會流動的骨水泥有可能外洩,造成神經傷害風險;且骨水泥的生物相容性不佳,可能造成骨折不癒合、續發生鄰節脊椎骨折。

三、以金屬植入物固定崩塌脊椎體,可止痛與加速骨折癒合,為適當且合理的治療方法,觀察數年後,清楚可見骨痂生成與骨折癒合(圖3)然而當所需植入物過大時,進入脊椎體時可能會傷害周圍神經;若植入物尺寸不足,又無良好支撐效果。

四、作者專注於此,研發「3D列印模組化椎體內支撐器」,藉以微創小傷口、低侵入性、模組化如積木般、堆疊成塔、鎖定于塌陷之椎體內。

圖3 「微創經皮椎體內支撐柱」手術基本原理圖示,此為植入椎體內後,擴張支撐柱的俯面示意圖。<br />圖/謝瑞洋
圖3 「微創經皮椎體內支撐柱」手術基本原理圖示,此為植入椎體內後,擴張支撐柱的俯面示意圖。
圖/謝瑞洋

目前仍處於研發原型,盼他日有惠於民、斯利於國。

謝瑞洋醫師 台大醫院金山分院骨科主治醫師<br />圖/謝瑞洋
謝瑞洋醫師 台大醫院金山分院骨科主治醫師
圖/謝瑞洋

壓迫性骨折 骨質疏鬆症 骨質流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