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1 養生.人生智慧
搜尋
���1������������
共找到
18993
筆 文章
-
-
2021-06-1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爭取疫苗代工! 陳時中:已向莫德納表達「有興趣與有能力」
國內疫苗短缺,衛福部長陳時中今證實,曾與AZ疫苗廠商談合作代工,但因廠商要求台灣代工3億劑量太多,又「有人不太喜歡這樣子」,計畫告吹。但陳下午回應國民黨立委蔣萬安質詢時透露,近日已轉向莫德納疫苗廠表達代工意願。陳時中表示,去年國內製造疫苗的發展平台mRNA技術不夠,今年中研院說實驗室已有能力,因此希望想跟莫德納談代工授權製造;已有拋出議題,表達有這樣的興趣與能力,還沒進入主題談。陳時中說,去年與AZ疫苗廠談代工製造時,當時都已有組隊,衡量製造產線,想說要怎樣擴增廠房、增購儀器,準備增加一個產線,要在半年內做出相關生產,但最後評估只能做到那個量(指1億劑),沒辦法做到AZ公司要的量(3億劑)。陳時中表示,過去對輝瑞與莫德納沒有開啟疫苗代工的對話,但近來想跟莫德納開啟這條路,但輝瑞到目前仍沒有談。下午在立院,國民黨立委李德維追問陳時中所謂的「有人不太喜歡這樣子」是誰?但因陳已離席,衛福部次長石崇良只代為回覆,「這個我一無所悉」。
-
2021-06-1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端:疫苗不良反應比率低 主要是注射部位疼痛感
根據高端(6547)二期臨床主試驗期間分析解盲數據結果如下,在安全性評估部分,高端疫苗不良反應比率低,最主要是注射部位疼痛感。全身性不良事件分析(所有事件,不區分等級),發燒比率:疫苗組為0.7%,安慰劑組0.4%;疲倦比率:疫苗組為36.0%,安慰劑組29.7%;肌肉痠痛比率:疫苗組為27.6%,安慰劑組16.6%;頭痛比率:疫苗組為22.2%,安慰劑組為20.0%;腹瀉比率:疫苗組為15.1%,安慰劑組為12.6%;噁心嘔吐感比率:疫苗組為7.7%,安慰劑組為6.7%。關於局部不良反應,最主要的局部不良反應為注射部位疼痛感,疫苗組受試者為71.2%,安慰劑組為23.3%,且多數為輕度;其他預期的局部不良反應比率也都是疫苗施打常見局部反應,不逐一敘明。至於整體不良反應監測,期間分析期限內,並未發生與疫苗相關之嚴重不良反應。本次期間分析數據顯示,高端新冠肺炎疫苗確實展現出「次單位疫苗」良好的安全耐受性,在安全性評估的全身性不良反應與局部性不良反應比率皆相當低。
-
2021-06-1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端:盡快向歐盟及其他機關及申請第三期臨床試驗
高端疫苗(6547)高端疫苗總經理陳燦堅表示,二期數據 安全與耐受性良好。安全非常重要,很安全,免疫原性也高於水準。針對未來量產計畫,所有的原物料都已經備妥,今年最少可以供應1千萬劑的量產,原物料供應下可以再增加,明年國際認證後,協助更多友邦,可以供應上億劑的能量。原物料非常緊缺,價格也不斷翻倍,針筒要進口,運費就還比針筒貴,做個疫苗少一根針都不能用,預估的量除了主觀因素還有客觀的配合。傳統的三期臨床很困難,當世界上都有疫苗時,在醫學倫理也會有挑戰,上萬人的試驗也會在經費上有很高的挑戰,很多場合都說,第一點三期一定會做,已經在進行三期臨床的規劃,當時一定要等二期完成才能送三期。取得國際藥證為最大目標,前進歐盟取得長規藥證進行,根據要求來進行三期臨床。高端符合EUA標準的第一條,安全性資料總結,人數在3千人以上,1個月、2個月各種安全指標,都是非常有安全性,一期臨床,也看到相同的現象。大家比較關心臨床資料陳燦堅替卞,高端的疫苗採用綜合抗體跟其他市面上的疫苗EUA的水準相當;進一步分析,原型株活病毒中和抗體幾何平均效價比值(GMTR)的95%信賴區下限須大於0.67;國產疫苗組的血清反應比率的95%信賴區間下限須大於50%。綜合抗體來做比較,原型珠的效價比值,國產苗組的水清比率要大於50%其中20~62歲之疫苗組,血清陽轉率則為99.9%,另外,中和抗體幾何平均效價(GMT titer)為733,GMT倍率比值為180倍。高端的後續開發計畫:1.將盡速將二期臨床主試驗期間分析數據、以及研發相關文件,送交至食藥署,申請EUA緊急授權使用審查。2.依據二期期間分析數據,本公司將盡快向歐盟EMA及其他藥證主管機關諮詢及申請第三期臨床試驗,以取得疫苗常規藥證以及國際認證為目標。3.本項新冠疫苗二期臨床主試驗持續進行中,根據試驗計畫書,受試者將繼續完成6個月追蹤。4.除了本項二期主試驗,本公司目前仍同步有多項臨床評估進行中,都將依規劃持續進行。包含:以第一期受試者追加第三劑疫苗施打的延伸性試驗,測試第三劑追加劑的安全性與免疫原性。高齡族群的高劑量比較試驗,測試安全性與免疫原性。擴大年齡層,評估12~18歲青少年族群的臨床試驗。
-
2021-06-1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獨厚小禾馨配發85瓶疫苗? 營運長出面喊冤
北市好心肝診所遭爆私打疫苗,被北市府開罰200萬元,北市府今在記者會指出,除了好心肝外,還有小禾馨大安、民權、士林及懷寧等4個分診所,共拿85瓶,禾馨醫療營運長林思宏今出面回應,旗下醫療院所拿到的疫苗都提供給醫院工作人員施打,全都有造冊,並無違規施打,強調「並非與柯文哲同屬台大幫才拿到疫苗」。林思宏表示,禾馨醫療在北市有許多醫療院所,包含小禾馨大安、民權、士林及懷寧等4個分診所,以及慧智基因醫事檢驗所,整個體系員工達1000人,擔心若全部員工去院外施打,恐降低院內醫療量能,所以向北市衛生局申請疫苗。衛生局於5月31日配發40瓶,但因數量不夠關係,6月2日再申請10瓶,所有醫事人員才施打完畢,後續因中央公告開放醫療院所非醫事人員,包含院內行政、房務等人員,所以多次向衛生局反應,而衛生局也在6月6日及6月7日分別各配發15瓶疫苗,拿到疫苗後就即刻施打,所有施打人員均有造冊,打完後即刻回報市府。林思宏解釋,因慧智醫事檢驗所、禾馨新生婦幼診所以及禾馨民權婦幼診所,在6月7日收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通知,成為新冠肺炎通報個案的檢驗機構,成為指定的新冠肺炎國家隊,擔心院內人員有染疫風險,因此6月7日才又申請15瓶,而衛生局也同意給予。針對北市議員洪健益爆料,診所替民眾檢測PCR收費一事,林思宏表示,禾馨4個單位都通過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審核成為新冠肺炎通報個案的篩檢機構,成為國家隊,未來可替民眾進行PCR檢測,自費每人約6000元,對於議員混為一談惡意的栽贓抹黑,覺得十分荒謬,他們會和律師討論如何處理。對於外界質疑禾馨因和柯文哲同屬台大幫,所以才能取得疫苗,林思宏強調,他們並沒有什麼「特殊交情」,是向衛生局承辦人員申請,而衛生局承辦人員也支持,對此非常感謝衛生局承辦人員;至於柯文哲是否有居中協調,要求6月2日前讓禾馨取得疫苗?林說,不知道,打疫苗這件事已持續1個月,期間診所內造冊名單的人員也有嘗試去院外接種,只是施打率不高,所以市府5月31日通知配發疫苗時,他們表示感激。
-
2021-06-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爆卦好心肝非特例!中部有VIP打疫苗?台中榮總:無此事
台北市好心肝診所遭爆私打疫苗,有網友在批踢踢鄉民爆卦表示,這樣的亂象恐怕好心肝不是第一個,夢到台中某公立醫學中心幫VIP打疫苗。引起網友熱議。對此,台中榮總今天聲明回應,並無媒體所稱替VIP施打疫苗,以致醫護人員無疫苗施打之情形。台中榮總今天聲明,台中榮總都依防疫指揮中心與地方主管機關相關規定施打,對象包括本院全體醫護及參與高風險場域之工作人員、志工、外包勞務。並於6月1日開設四線為1000多名基層醫療人員施打疫苗,直至疫苗用罄。目前本院疫苗注射率達已達九成以上。有批踢踢鄉民爆卦,寫道「小弟不才在,疫情當前剛好在醫院做個打工仔,今天中午在休息室午休朦朦朧朧做了一個夢: 夢裡的場景是台中某公立醫學中心,本該無人的VIP服務中心,人來人往群聚了好多大人物。有台中豪宅代表的董事長、有台中蓋很多房子的董事長、有珍珠奶茶的董事長、輪胎的董事長、生技業的董事長......還有數不盡的其他董事長跟總經理: 每個人都有說有笑 按著手臂,就好像剛被打過針的似的…」
-
2021-06-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獨/1秒變助理! 北市診所假造親友在職證明打疫苗
好心肝診所領取115瓶AZ疫苗供逾千名不符資格之志工接種,顯示地方衛生局對於名單造冊缺乏監督查核機制。其實不只是好心肝這種大診所,小診所要為親友插隊拿疫苗也很容易。本報接獲投訴發現,診所只要多開幾張「在職證明」,現不具接種資格的親朋好友瞬間變身為「行政助理」,衛生局也不假思索、直接照名單接種。投訴人痛批,全台灣有2萬2000多間診所,要是每間診所偷塞5人,那就是10萬多人插隊打疫苗,令人不齒。投訴人以台北市某牙醫診所為例,員工明明十人,但診所開出的在職證明卻超過十張,其中有員工的成年子女、診所負責人的友人、病人,衛生局收到的造冊名單,明顯被灌水。其中一名友人的名字,已經以「行政助理」的身份,出現在6月7日北市某區上午場的施打名單,已完成接種。針對可疑名單查證發現,其中一名在職證明為「助理」的19歲女性,是診所白班正職人員的女兒,診所人力吃緊時,偶爾會到診所兼差,但最近疫情嚴峻下病人銳減,幾乎都不用去。另外一名在職證明為「牙醫助理」的44歲女性,員工根本想不起來有這個人。至於順利已經接種疫苗的那位「行政助理」,牙醫診所負責人表示,是證券公司認識的、不是很熟的朋友,偶爾幫忙診所處理資訊系統問題,但是並不常來。負責人說,名單送出去之後,也覺得很後悔,因為這樣會導致真正需要的人受到排擠,所以後來再有更多人來拜託,都不再答應,努力堅持原則,連自己的家人都沒有給名額。
-
2021-06-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陳時中證實AZ曾找台灣代工 2原因破局
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天在立法院表示,AZ疫苗原廠曾找過台灣代工生產疫苗,但因為對方希望台灣至少代工3億劑,和我方希望的1億劑有落差,所以最後沒談成。立法院聯席委員會今天審查攸關2600億元的紓困4.0預算。民眾黨立委邱臣遠質詢時表示,民進黨前立委郭正亮日前曾指稱,去年8月時,AZ就曾來找台灣代工,雙方談說要由台灣代工1億劑,結果被台灣拒絕。陳時中回應,雙方確實有談過授權製造,也努力了一陣子,但雙方沒有談成。針對破局原因,陳時中解釋,不是台灣不願意,而是一方面「有人不太喜歡這樣子」;另一方面,對方要求的數量,對台灣而言是有困難,會把整個生產線都佔滿,尤其台灣又沒這麼大的消耗量。
-
2021-06-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小禾馨診所85瓶疫苗全打完 蘇怡寧:皆造冊施打第1序位人員
台北市好心肝診所遭爆料半夜替民眾接種COVID-19疫苗,北市府今日上午由市長柯文哲、副市長黃珊珊緊急召開記者會,公布其他診所名單中,除好心肝外,還有小禾馨診所一共拿了85瓶,禾馨醫療執行長蘇怡寧對此表示,診所人員皆是向台北市衛生局造冊施打,用於第一類人員,目前85瓶已施打完畢。據北市公布的疫苗配發的診所名單中,總共有6家診所,總共有202瓶。其中有115瓶為好心肝診所,為本次配發最多的診所,另外第二多則為小禾馨診所,包含大安、民權、士林及懷寧等四個分診所,共取得85瓶。蘇怡寧對此回應,目前尚未接獲北市衛生局進一步調查,全診所總共有1100人,目前配發的85瓶,皆用於第一序位醫療人員施打,目前850人皆施打完畢。據北市公布的資料顯示,小禾馨診所從5月31日取得40瓶、 6月2日10瓶、 6月6日15瓶、 6月7日15瓶、6月8日5瓶,未來會檢討,將疫苗配發公開透明。本次引起爭議的好心肝診所,總計累計115瓶,施打近1千多人,且有多位非施打序位一類至三類人員,遭罰200萬及取消接種診所資格。
-
2021-06-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北市診所違規施打疫苗 卻有2000藥師沒得打 藥師公會:心寒
北市好心肝診所遭爆私自替非前三類對象的診所志工施打AZ疫苗,北市衛生局配分高達115瓶疫苗給該診所,被質疑市府為消耗疫苗而造成的誇張情況,台北市藥師公會表示,北市執業登記藥師仍有1400多位未被市府納入施打時程規畫,更有2000多名藥局人員已登記但尚未施打疫苗,呼籲北市府應重新檢討疫苗施打規畫。台北市藥師公會指出,雙北為全台疫情最嚴重的兩個縣市,台北市長柯文哲第一時間向中央喊話需要疫苗,從5月27日配分到2.2萬劑、6月1日再分到5.4萬劑,共累積7.6萬劑。在北市例行的防疫記者會上,外界僅能得知2.2萬劑疫苗分給專責醫院、快篩站、檢疫所、洗腎診所、專責防疫旅館工作人員、消防、衛政、民政、支援醫護等;5.4萬劑分給地區及基層診所醫事工作人員、中央及地方防疫人員,包含衛生局、消防局、執行居檢居隔關懷工作人員及防疫車隊、防疫旅館工作人員等。「然而除了記者會上的預估分配數量,詳細施打規畫、時間與地點無人得知」,藥師公會強調,這段日子各類醫事團體都配合北市府規畫,協助醫事人員進行接種,但衛生局在台北市藥師公會與民代爭取後,才將社區藥局藥師排入疫苗施打時程,就連符合資格的社區藥局藥師清冊,都是工會自己調查,甚至衛生局在排定時程的2天半前才通知,導致公會需在短短6小時內通知1200名社區藥局藥師施打時間。藥師公會表示,公會5月就要求衛生局盡速排入藥師職業登記藥師、社區藥局助理、行政人員施打行程,卻遲遲未得到北市府積極回應,截至目前,北市執業登記藥師仍有1400多名從未被市府納入疫苗施打時程規畫,擴大到社區藥局,更有2000多名已登記卻沒機會施打疫苗的藥局人員。藥師公會質疑,「如今有醫院連志工都有機會納入疫苗施打,甚至北市府還給大型診所高達115瓶疫苗,違規替一般民眾施打疫苗」,衛生局一面告訴醫事團體會分批完成執業登記醫事人員疫苗施打,另一方面卻放任部分單位不合規定打疫苗,讓長期配合北市府規畫的團體心寒又不滿。公會指出,北市府最嚴重的問題在於「從未與轄內醫事人員團體說明批次接種安排先後順序的邏輯」,以及「市府究竟何時要提供所有符合公費第一類醫事人員皆有被施打疫苗的機會」,建議市府重新檢討疫苗施打規畫,並盡速針對北市執業登記藥師、藥局相關人員進行接種規畫。
-
2021-06-10 新聞.健康知識+
為何阿茲海默新藥被專家否絕 FDA卻仍批准上市?
讀者Seth昨天(2021-6-8)在阿茲海默症:新藥成功,股票大跌的回應欄裡留言:林教授好, 昨天 (June 7) 股票市場的大新聞就是 Biogen 的新藥得到 FDA’s approval. 但我看報導, 其實該藥在臨床三期的過程中也是充滿爭議. 想聽聽林教授的想法, 謝謝我是在兩個半月前(2021-3-22)發表阿茲海默症:新藥成功,股票大跌,討論一個尚在試驗中,叫做Donanemab的阿茲海默新藥。這個由Eli Lilly(禮來公司)研發的新藥是在2021-3-13在頂尖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發表第二期臨床試驗的結果。儘管禮來公司聲稱試驗結果成功,但是論文發表之後的禮拜一(2021-3-15),禮來公司的股票卻大跌10%。我的解釋是:「華爾街卻不買賬,因為Donanemab雖然能有效清除斑塊,也能減緩主要大腦功能的衰退,但卻不能減緩次要大腦功能的衰退。事實上,縱然是所謂的『減緩主要大腦功能的衰退』,也只是比安慰劑好一點點。」讀者Seth所說的「Biogen 的新藥」是在這個禮拜一(2021-6-7) 獲得FDA的Conditional Approval(有條件的批准),從而導致Biogen這家公司的股價飆漲38%。這個新藥是叫做Aducanumab(商品名Aduhelm),定價是每年5萬6千美元(還有其他附加費用),而美國有6百萬阿茲海默症病患,全球有3千萬阿茲海默症病患,再加上這是目前唯一被FDA核准的阿茲海默治療藥,所以這也就難怪Biogen的股價會飆漲38%。Eli Lilly的Donanemab和Biogen 的Aducanumab都是針對阿茲海默症病患腦部的斑塊而設計的單株抗體(每個月靜脈點滴一次,每次點滴一小時),所以它們都能有效清除這種斑塊。但是,儘管斑塊被清除了,認知功能卻只有一點點改善。FDA共召集了11位專家來審核Biogen 的Aducanumab,而投票結果是0票贊成,1票棄權,10票反對。但是,FDA完全不理會這樣的結果,決定給予這個新藥有條件的批准。所謂「有條件的批准」,就是Biogen可以開始販售這個新藥,但需要在10年後提供所謂的「第四期臨床研究」的結果。如果這個第四期臨床研究的結果不理想,那FDA就會取消核准。這個所謂的「第四期臨床研究」將會很難進行,因為它不太可能有辦法招募到足夠的病患來參加。要知道,臨床試驗是必須要有安慰劑的對照組,但是,既然這個藥已經可以免費取得,還有人會願意去被施打安慰劑嗎?(註:這個藥將會由聯邦的Medicare健保買單,也就是全民買單)美國的主要媒體幾乎清一色地對這個新藥的核准給予負面的評論。例如紐約時報發表F.D.A. Approves Alzheimer’s Drug Despite Fierce Debate Over Whether It Works(FDA 核准阿茲海默症藥,儘管對其是否有效存在激烈爭論),以及彭博新聞發表的Approving Biogen’s Alzheimer’s Drug Is a Big Mistake(批准 Biogen 的阿茲海默症藥是一個大錯誤)。這篇彭博新聞的次標題是:FDA根據有瑕疵的證據來核准一個有爭議的治療將會損害該機構的聲譽、美國的醫療預算,和藥物研究的質量。頂尖的科學期刊Nature也發表Landmark Alzheimer’s drug approval confounds research community(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阿茲海默症藥物批准讓研究界感到困惑)。它指出,(1)由於病患會選擇這款新藥,所以他們將不會繼續參與正在進行,或是計劃進行的阿茲海默症臨床研究,從而導致阿茲海默症的研究倒退10到20年,(2)由於這款新藥獲得10年的有條件批准,所以數百萬的病患有可能會花了大錢,但到頭來卻得不到預期的症狀改善,(3)這款新藥是有一些副作用,例如有40%接受治療的病患曾出現大腦腫脹,而由於大腦腫脹不一定會有症狀,所以接受治療的病患將需要用斷層掃描來做監控(又是一筆為數可觀的開銷)。一個叫做Public Citizen的公民團體發表Statement: FDA’s Decision to Approve Aducanumab for Alzheimer’s Disease Shows Reckless Disregard for Science, Severely Damages Agency’s Credibility(聲明:FDA 批准 Aducanumab 治療阿茲海默症的決定顯示了對科學的魯莽無視,嚴重損害了 FDA 的信譽)。它的次標題是:FDA與Biogen的不當合作匆促推出利潤豐厚但未經證實的治療。這個公民團體的健康研究小組主任Michael Carome說:「FDA 的決定顯示出對科學令人震驚的無視,並削弱了該機構批准新藥的標準。 由於這種魯莽的行為,該機構的信譽受到了不可挽回的損害。」原文:阿茲海默新藥:科學拒絕,政治認可
-
2021-06-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到底混打疫苗是否可行?教授曝最新4篇研究結論
讀者Mae今天(2021-6-8)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我們擔心疫苗數量是否足夠,輪到我們終於可以打的時候,是否有足夠數量可以涵蓋每人2劑相同疫苗。今天看到新聞,台北市長表示,先打AZ、再打BNT(輝瑞)或莫德納,有論文表示效果更好。我們長久以來比較相信教授旁徵博引的見解,想知道教授對不同廠牌的疫苗是否可以混打的看法,是否有先進國家實驗室已發表研究結果。謝謝您!在討論「混打疫苗」是不是既安全又有效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應該先知道為什麼需要考慮施行「混打疫苗」。就如讀者Mae所說的「我們擔心疫苗數量是否足夠」,對台灣同胞而言,主要的原因是擔心打不到兩劑都是同一款疫苗。但是,就歐盟,英國,及加拿大而言,他們主要的考量是因為AZ有血栓風險的擔憂,所以需要知道已經打了第一劑AZ的人是否可以第二劑改打輝瑞或莫德納疫苗。還有另一個原因是,由於疫苗的保護力會隨時間而減弱,所以已經完成兩劑疫苗接種的人有可能需要打第三劑,甚至第四劑……。在這種情況下,「混打疫苗」將可以提供較大的彈性。不管如何,由於全球性的新冠疫苗接種也才執行了半年左右,所以有關「混打疫苗」的研究是非常有限。直到目前,只有一篇論文是正式發表,而另外三篇則是以「預印本」的形式暫時發表。這四篇論文都是探討AZ和輝瑞的組合。已經正式發表的論文是2021-5-29發表在柳葉刀期刊,標題是Heterologous prime-boost COVID-19 vaccination: initial reactogenicity data(混合新冠疫苗接種:初步反應原性數據)。這項研究的主要的發現是,接受「混打疫苗」的人較常報告有發燒的副作用。至於其他副作用,例如發冷、疲勞、頭痛、關節痛、不舒服和肌肉酸痛,則沒有差別。好消息是,所有副作用都是短暫的。至於「混打疫苗」是否有效,這項研究並沒有探討。第一篇「預印本」的論文是在2021-5-27發表在柳葉刀期刊,標題是Reactogenicity and Immunogenicity of BNT162b2 in Subjects Having Received a First Dose of ChAdOx1s: Initial Results of a Randomised, Adaptive, Phase 2 Trial (CombiVacS)【BNT162b2 在接受第一劑 ChAdOx1s 的受試者中的反應原性和免疫原性:隨機、適應性、2 期試驗 (CombiVacS) 的初步結果】。這項研究的主要發現是,接受「混打疫苗」的人產生大量的抗體,而這些抗體具有中和新冠病毒的能力。它也發現接受「混打疫苗」的人沒有出現嚴重的副作用。第二篇「預印本」的論文是在2021-6-1發表在medRxiv平台,標題是Heterologous ChAdOx1 nCoV-19 and BNT162b2 prime-boost vaccination elicits potent neutralizing antibody responses and T cell reactivity(異源 ChAdOx1 nCoV-19 和 BNT162b2 混合疫苗接種引發有效的中和抗體反應和 T 細胞反應性)。它的結論是:(1)混打疫苗會引發有效的體液免疫反應及 T 細胞反應,(2)混打疫苗所產生的抗體可以中和變種病毒 B.1.1.7、B.1.351 和 B.1.617 ,(3)混打疫苗沒有出現嚴重不良事件。第三篇「預印本」的論文是在2021-6-2發表在medRxiv平台,標題是Safety, reactogenicity, and immunogenicity of homologous and heterologous prime-boost immunisation with ChAdOx1-nCoV19 and BNT162b2: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使用 ChAdOx1-nCoV19 和 BNT162b2 進行同源和異源免疫的安全性、反應原性和免疫原性:一項前瞻性隊列研究)。它的結論是:混打疫苗引發稍微較高的免疫力,同時具有安全性。從這四篇論文就可看出,AZ和輝瑞組合的混打疫苗是能夠產生有效的抗體,並且是安全的。目前已經有一些國家允許AZ和輝瑞疫苗混打,包括德國,法國,和加拿大。他們也認為輝瑞和莫德納疫苗是可互相替換使用。原文:混打疫苗可行嗎
-
2021-06-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懶人包/疫苗預約平台即將上線 3步驟使用健保快易通App快速預約
為推動COVID-19疫苗大規模接種,行政院規畫透過4個管道讓民眾方便預約接種,包含即將推出的「疫苗接種預約平台」將介接於「健保快易通」APP,也會與各醫院、診所等對接預約系統,透過此管道可預約附近的醫療院所或接種站。使用方式為一周前利用手機健保快易通,可出現所在位置附近的幾家診所醫院,看到有無疫苗或是預約人數能否排上,時間到就可以去接種,完成之後可領到接種記錄卡,並於健保卡貼上貼紙。資料自動上傳到資訊系統,手機也可查到接種時間。許多人在去年購買實名制口罩時就已開始使用「健保快易通」APP,若您還沒使用過,建議先行下載開通身份認證,以便在6月中旬「疫苗接種預約平台」上線時可以盡快預約施打。COVID-19疫苗預約施打4管道1、「健保快易通」APP2、專門網站預約:1922.gov.tw3、四大超商4、藥局「健保快易通」APP預約使用步驟若您沒有使用過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APP,請先下載【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健康存摺APP】,完成身分認證後,耐心等待疫苗預約平台正式上線。(開放日期依指揮中心公告時間實施)【Step1】在這裡下載APP🔔Android:https://goo.gl/dwD1aC🔔iOS:https://goo.gl/omZ11S【Step2】身份認證●裝置碼認證如果您使用非本人門號(如公務機、預付卡、wifi等狀況) ,請先準備電腦、讀卡機、健保卡及戶口名簿的戶號:👉用電腦及讀卡機插健保卡登入 #健保卡網路服務註冊 網頁(https://reurl.cc/YOj5nO)👉點選【首次登入請先申請】👉輸入戶口名簿 #戶號 及戶籍地,並設定密碼👉前往電子信箱進行認證作業👉完成認證後重新登入健保卡網路服務註冊網頁👉點選 #行動裝置認證,產生 #裝置認證碼👉打開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APP(手機)登入頁中的【裝置碼認證】即可掃QRCode或手動輸入(電腦產生的裝置認證碼),輕鬆完成手機綁定●行動電話認證:您若是本國人使用登記本人名下的月租型手機門號,並搭配行動上網詳細行動電話認證步驟請看:https://reurl.cc/9rOnLv【Step3】開始使用健保快易通APP登入健保快易通APP後,快來使用防疫綠通道:✅預約COVID-19公費疫苗(待正式上線)✅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結果✅就醫院所查詢(視訊診療)✅實名制口罩預購
-
2021-06-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端疫苗受試人數邏輯解析
高端疫苗(6547)今(10)日公布二期臨床期中分析解盲,總受試人數達4,000人以上。事實上,去年10月下旬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要求三家國產疫苗廠必須做至少3,000臨床試驗,若加上對照組500人至700人,兩者人數比例是6:1;相較之下,國外三期臨床試驗的比重卻是1:1,這個比例有何邏輯性?對此,TFDA副署長陳惠芳月前在一場座談會上曾說明,我國規劃新冠疫苗的二期臨床試驗人數時,主要是參照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和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指引,要求廠商們在真正施打疫苗組(實驗組)的人數必須達到3,000人以上;另外在對照組的人數則只要做到500人至700人。不過陳惠芳也認為,TFDA也給了業者兩條路,如果要做第三期臨床試驗,二期就不需要收到這麼多人。據了解,有些廠商可能考慮將臨床試驗移往國外,同步進行第二期,僅收案幾百人。另有專家指出,食藥署定出3,000人的試驗組加上500至700人的對照組,是希望更多參與試驗的民眾,能實際打到真正的疫苗,並看出更明顯的免疫生成性。不過若是到了三期試驗,為了驗證疫苗的保護力,TFDA應會嚴格執行1:1的比重,但是隨著世界主要疫苗廠在全球開放疫苗,要在三期臨床試驗找到更多的對照組,在執行上可能會遇到收案人數的困難。
-
2021-06-10 養生.聰明飲食
黑糖沒你想的健康!營養師用一張圖告訴你,這種糖熱量最低、營養價值又高
近幾年來,黑潮當道,坊間充斥著一大堆黑糖產品,諸如黑糖珍珠鮮奶、黑糖糕、黑糖饅頭、黑糖薑母茶、黑糖刨冰、黑糖沙威瑪等。Stella還有同事之所以買某家手搖飲料店的飲品,就只是因為對方使用的是「手工黑糖」。儘管這些加了黑糖的食物要價比一般食物高,但還是讓很多人趨之若鶩,手工黑糖到底是怎麼製成的?加了黑糖的食物真的是健康的好食物嗎? 解碼「糖」學問~黑糖、白糖到底有什麼差別?!黑糖和白糖都是由甘蔗所製得的「糖」。儘管甘蔗和甜菜都可用來製糖,但在台灣,糖最主要還是由甘蔗製得。這些專門用來製糖的甘蔗在榨汁後,濃縮後可獲得糖漿 (濃縮甘蔗汁),糖漿繼續濃縮到高濃度時會產生結晶,此即所謂的黑糖或紅糖(蔗糖占比<80%)。黑糖和紅糖因含有糖蜜,故也稱為含蜜糖,且因加工純度較低,故保留了甘蔗中的雜質、風味與營養,故營養價值較白砂糖高,並帶有特殊風味。我們平日在開架上所買到的白砂糖則是糖漿(濃縮甘蔗汁)再進一步處理,經過離心、結晶與精製等過程,將蔗糖純度提升到99%以上所獲得的成品。白砂糖依照等級不同而有所謂的特砂、二砂等之分;而白砂糖若再經反覆溶解與再結晶,則可獲得純度更高的冰糖(蔗糖占比99.9%)。換句話說,不管黑糖還是白糖、冰糖都是由甘蔗所製得,只是蔗糖純度不同而已,所以它們也都屬於「添加糖」。 [小百科] 手工/古法黑糖vs還原黑糖由於「手工黑糖」、「現炒黑糖」等字眼的風靡,讓很多人會覺得手工黑糖似乎是天然的好食物、聽起來就很了不起。但事實上,手工/古法黑糖並非什麼難能可貴的食物,因為只要不是製糖廠就只能生產出黑糖。這是因為需要靠精密的機器設備來將濃縮甘蔗汁(糖漿)中的水分進一步蒸發、精製,提純蔗糖製成白糖和冰糖。換句話說,白砂糖和冰糖只有製糖廠才能生產,黑糖/紅糖則是一般作坊就可製得。儘管製糖廠也能生產黑糖,但現代很多製糖廠所販售的黑糖並非古法黑糖,而是「再製黑糖」。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黑糖和白砂糖生產的方法不同,但因白砂糖是製糖廠最大宗的商品,為了降低成本,很多現代化糖廠只保留製造白砂糖的生產線,而沒有黑糖生產線。它們所販售的黑糖和紅糖其實是用白砂糖加入一定比例的糖蜜調製出來的。其中,糖蜜加的較多、顏色較深的稱為黑糖,糖蜜較少且顏色較淺的則稱為紅糖。黑糖營養解碼~黑糖真的有你想像得那麼營養嗎?很多人之所以會買黑糖來吃,是因為黑糖被包裝成是較天然、有營養的糖。附圖是台灣食品成分資料庫中有關常用糖的營養資訊,你會發現下面幾個特點:1.熱量會和蔗糖含量成正比,因此冰糖的熱量>白糖>紅砂糖>黑砂糖>黑糖蜜;營養含量則和純度成反比,純度越高,營養價值越低,常用糖中僅黑砂糖和黑糖蜜保留了部分甘蔗的營養。2.不管是哪種「糖」,蛋白質和脂肪含量都非常低,主要含的營養素是碳水化合物(簡稱醣類),其中白砂糖、冰糖和紅砂糖中的醣類幾乎都是蔗糖;而黑砂糖、黑糖蜜除蔗糖(為雙醣)外,還含許多果糖和葡萄糖(屬於單糖),所以黑糖雖然蔗糖純度較低,但嚐起來會比白砂糖甜,而黑糖蜜會更甜。3.雖然黑砂糖的營養價值比白砂糖、紅砂糖和冰糖高,但除了鉀和鈣外,其他礦物質含量很一般;維生素含量則很低幾乎可以不計。所以黑砂糖並不算營養健康的好食物。4.黑砂糖的鐵含量很低,並非補血好食物。表中食品資料庫中沒有黑砂糖鐵的資料,但若參考類似的產品(黑糖蜜,每百公克的鐵含量為2.2毫克),及之前康健雜誌所做黑糖營養調查資料(日正特級黑糖,每百公克鐵含量為2.5毫),可推算每百公克黑糖的鐵含量應該介於2~2.5毫克間。一次若食用20公克黑糖的話約能獲得0.4~0.5毫克鐵,對於每日鐵10~15毫克的建議攝取量,這個量並無實質「補鐵」的意義。很多食物中的鐵含量都比黑砂糖高且熱量還更低,例如每百公克的菠菜就有2.9毫克的鐵,且富含維生素、礦物質,更重要的是熱量只有18大卡。所以想要補鐵的話最好還是從其他食物來獲得。5.黑砂糖的營養亮點是鉀和鈣,每百公克分別含453毫克的鉀和464毫克的鈣。每次若食用20公克黑糖的話,約可獲得91毫克的鉀和93毫克的鈣,約占每日建議攝取量10%的鈣和5%的鉀。 (ps.很多女性生理期來喝黑糖水會覺得比較舒服,主要在於喝溫熱的東西、喝大量的水,及吃糖會讓身體感覺舒服;而足夠鈣的攝取有助子宮收縮,幫助經血的排除,並非因為含鐵的緣故喔)。總結來說,黑糖的本質就是一種「糖」,它只是一個比白糖、冰糖、高果糖糖漿等好的添加糖。但因為現代人普遍有油、糖與熱量攝取過高的問題,且攝取過多的添加糖會危害身體健康,除了蛀牙外,還和體重上升,血糖波動有關,另外還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及某些健康的風險,所以不宜將黑砂糖視為「多吃有益健康的食物」,而是「能不吃最好少吃的食物」。(註:這裡並非單指黑糖,而是包括各種砂糖、糖漿及蜂蜜等添加糖。)目前各國對「添加糖」的建議為不宜超過飲食總熱量的10%,最好能低於5%,若以2,000大卡飲食為例,每日添加糖的攝取不宜超過50公克,最好低於25公克,黑糖的攝取當然也在此限制範圍內。因此,若你原本在製作料理食物時是用白砂糖或冰糖,現在改以營養價值較高的黑糖來取代,這會是個聰明的選擇。反之,如果本來沒有喝飲料或吃加工食物的習慣,卻因為感覺或聽說黑糖是營養健康的好食物,而特意去買黑糖薑母塊來沖泡、買黑糖珍珠奶茶來喝,或買黑糖糕或黑糖饅頭等黑糖加工製品來吃,而增加攝取加工食物和添加糖的機會,則是一個有害健康的行為。黑潮當道,別忘了用正確的食物知識,來守護自己與親友的健康喔^_^作者簡介_Stella從事營養工作20年以上,曾任減肥中心、診所、美商公司及健康學習中心營養師,專精飲食營養、保健營養、減重等領域。 證照:中華民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考合格營養師;台北營養師公會會員。專長:減重/疾病/懷孕等營養諮詢、保健營養品諮詢、文章撰寫、訓練教材編寫、演講授課。 著作:《減肥新發現:不用算卡路里的減肥法》、《黃金比例好身材:營養師的纖體處方》、《抗病養生高免疫蛋》。 部落格:營養師Stella的減肥&營養部落格 延伸閱讀: 確診者暖心告白》回顧鬼門關前走一遭...她給醫護的感謝信:這些孩子熱血又敬業
-
2021-06-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北市指中央寄放800瓶疫苗 莊人祥:剩100多瓶未用
台北市遭批評施打疫苗太慢,市長柯文哲表示,有800瓶是中央寄放,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天晚間指出,中央僅配送650瓶疫苗至北市,尚未接種為1200人次,約剩100多瓶未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晚間發布新聞稿表示,有關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放置台北市醫院,提供中央造冊的外國使節等施打,莊人祥接受媒體聯訪時解釋,因特殊情形必要出國者,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以專案方式,申請接種公費疫苗。莊人祥說,目前已專案申請接種對象包括因外交或公務需求奉派出國者、代表台灣出國運動員或參賽選手等。另基於互惠原則,駐台外交人員及其在台眷屬也屬專案同意接種對象。針對此類專案指揮中心會視疫苗進口期程及供應量整體評估提供。考量該類專案對象其工作地點多位於台北市,且工作性質需分批次接種,所以依專案需求,撥配疫苗至單位指定院所,提供該類對象接種,目前撥配及接種狀況如下,疾病管制署庫存30瓶,供該署尚未接種第1劑及須接種第2劑的防疫人員接種,本週預計接種30人次。三軍總醫院附設民眾診療服務處計配送70瓶,提供國軍協助防疫旅館消毒化學兵接種,已全數接種完畢:台北市立仁愛醫院計配送180瓶,提供華航機師及機組員接種,截至目前約250人尚未接種,預計本週完成。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計配送100瓶,供總統護衛等國安人員接種,截至目前,尚有250人未接種,庫存14瓶,預計本週完成接種;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為提供食品藥物管理署員工接種,已全數接種完畢。台大醫院配送20瓶,供指揮中心委託研究計畫研究對象使用,已全數接種完畢;指揮中心另請台北市榮民總醫院協助接種外交使節、因公務需求有必要出國者及代表國家出國的運動選手疫苗接種事宜,目前約400人還未接種。莊人祥強調,針對上述指揮中心同意列冊施打對象,總計配送650瓶疫苗,目前已接種共計5400人次,尚未接種為1200人次,換句話說,大約剩100多瓶未用。
-
2021-06-1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染疫致死率高 醫師曝:關鍵恐在「年齡」非「慢性病」
台灣進入到社區感染至今,累計1萬670人確診、321人死亡,死亡率約2.78%,所有死者中60歲以上占90.9%。指揮中心指出此波社區感染高致死率與染疫者多高齡且有慢性病有關。分析確診死亡案例中,慢性病比例高,並以「高血壓」為最大宗。醫師表示,新冠肺炎致死率高仍與「年齡」有關,只是年齡愈高愈容易有慢性病,依照國外的研究,慢性病影響死亡率的比率僅差1到2%。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洪惠風表示,死亡案例慢性病若是以高血壓為大宗,其實並未太意外,國內高血壓盛行率高,緊追在後的為糖尿病,他認為,新冠肺炎最擔心的仍是引發血栓,「年齡愈大、血栓風險愈高」,慢性病反而不是真正的原因。洪惠風表示,根據義大利的研究,90歲以上的染疫者致死率為24%、80到89歲20%、70歲到79歲9.1%、60歲到69歲2點多%,等於每增加10歲就增加一成的死亡率。新冠致死率決戰的重點應該是「年齡」,其風險仍遠大於慢性病,只是年齡愈大慢性病的比例愈高,導致目前兩者幾乎都混再一起談。洪惠風表示,新冠病毒侵襲人體後,人體會產生免疫反應,任何的免疫反應都可能會產生「血栓」,年紀愈長,器官機能愈差,整個過程就像是「雪球效應」。以肺活量來說,自35歲以後每年都會下降,有定期運動者,肺活量每年降0.5%的功能;沒有定期運動,肺活量每年降3到4%。另外,維持良好的呼吸也需要仰賴肌肉,年紀愈增長,肌肉量也會愈來愈低。他強調,並非年輕人不會產生血栓,而是相較於長者,年輕人有足夠本錢度過。洪惠風說,慢性病在疫情期間當然也要控制,近期有不少慢性病患認為足不出戶,慢性病也會改善,竟自行斷藥,也有些是怕染疫不外出取藥,此舉都可能未染疫前,先因慢性病威脅到性命。
-
2021-06-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北:第一類醫事人員尚有1.5萬名未接種疫苗
新北市府今天說,新北402萬人口,已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的人數為11萬6500人。其中,第一類醫事人員有1.5萬名尚未接種。肇因是疫情升溫,醫事人員接種意願與人數提高。新北市府衛生局長陳潤秋今天在市政會議表示,中央總共配發新北9800劑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莫德納疫苗。昨天先到5700劑,後續會再補4100劑。陳潤秋下午在疫情說明會中表示,目前,還有1萬5000名醫事人員尚未接種。至於今天配發的莫德納疫苗,由中央指揮中心直接配發給專責醫院,依專責醫院提報的尚未施打人員人數比例,優先配給專責病房醫護人員接種,地方衛生局未經手疫苗,也尊重醫院安排施打的時間。副市長劉和然表示,統計中央配發給新北的牛津AZ疫苗共10萬6300劑,已經全數接種完畢,實際接種人數11萬6500人,接種實際比率是109.6%,主要是部分接種站使用「低殘留空針」,讓每瓶疫苗可以多接種1人。衛生局說,依據今天最新統計,第一類醫事人員呈報造冊人員有6萬3000人,第二類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有1萬5000人,第三類高接觸風險工作者包括防疫車隊駕駛、防疫旅館等第一線工作人員有3500人。不過,中央今天修訂公費接種對象後,人數恐會調整增加。對於接種人數飆升,衛生局今天解釋,以往通報與向中央爭取疫苗的數量,是第一次造冊時統計的數字。當時,部分醫事人員施打疫苗意願不高,後來,疫情升溫且雙北是重災區,包括基層診所醫護、或具有執業登記的各類醫事人員提報造冊人數不斷增加,大約多了1萬多人。衛生局表示,至於尚未接種的醫事人員,有些是個人體質因素,有些因照顧病患等勤務因素,不諱言也有些人員在等待莫德納疫苗。依統計,目前,第一類醫事人員的接種率為75%。市長侯友宜下午在疫情說明會中,以疫情發展熱力圖、總體趨勢圖,分析因為確診人數的「校正回歸」導致地方政府難以掌握疫情資訊,不利阻斷病毒傳播。侯友宜也說,外界對國產疫苗的議題談了很多,愈公開愈透明愈好,讓更多的學者專家一起討論,是贏得民眾信任的關鍵。他個人的立場仍是,希望疫苗儘速採購進來,讓數量足夠、品質夠好。侯友宜表示,希望中央在15日發放疫苗時,能考量到戰略部署思維,讓雙北高風險族群都能獲得保護,只要新北疫情降溫台灣就會降溫。
-
2021-06-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抗議好心肝疫苗缺失 北市醫師公會盼中央直撥1萬劑疫苗
北市好心肝診所違規開放非前三類對象、多達1285名診所志工施打AZ疫苗,引發爭議,儘管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表示,將重罰診所200萬罰鍰,北市衛生局副局長陳正誠也強調0602專案施打的診所醫事及行政人員造冊後會盡快施打,但台北市醫師公會今發出聲明抗議,北市診所至少5000人已登記但尚未接種,盼中央直撥1萬劑給北市基層醫療診所。黃珊珊今在防疫記者會上表示,今早稽查的結果,顯然好心肝施打疫苗者大部分不符合規範,依照傳染病防治法第29條第一項規定,處該診所最高200萬元罰鍰,同時取消預約合約診所資格。陳正誠說,基層診所的醫事、行政人員均為0602專案施打對象,前者由市府造冊,資料來源為醫事人員執業登記名冊,再依照各區診所位置媒合最近施打點,接種時間為6月2日至4日,並由醫師、牙醫師、中醫師公會協助通知相關人員。而診所行政人員部分,公會造冊名單後,已造冊者就可先施打,陸續在7、8日接種。本次專案共有6處施打據點,包含北市聯合醫院中興、和平、仁愛、忠孝、陽明院區及台大癌症醫院。儘管北市府下午坦承錯誤,並針對好心肝診所進行懲處,但台北市醫師公會常務理事、COVID-19緊急醫療防疫應變小組召集委員洪德仁醫師稍早在臉書發文,「大水沖倒龍王廟,誠實應對最重要,才不會野火燒到市政府官僚的屁股」,並發出聲明稿內容。台北市醫師公會表示,北市府安排基層醫療診所施打新冠肺炎疫苗,一直都沒按照中央明訂的順序安排,直接跳過屬第一類的醫事人員,經基層診所激烈反應及民代督促後,才在上周開始安排施打。醫師公會指出,北市診所人員至少有5000人已登記但尚未施打疫苗,在看到好心肝診所私自開放非前三類對象施打疫苗,讓登記的診所醫事人員再度陷入無法接種的窘境,「北市府如此作為,公然違反指揮中心防疫政策,並棄基層醫療人員於不顧,完全漠視社區診所防疫角色,實在令人心寒」。除了向北市府針對好心肝疫苗施打缺失提出嚴重抗議外,北市醫師公會也呼籲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直接撥給台北市基層醫療診所1萬支疫苗」,公會願意承擔協調有意願施打疫苗的基層醫療院所人員完成接種。
-
2021-06-1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苗栗移工禁足令惹議 陳宗彥:回到3級警戒規定
苗栗縣發生電子廠移工群聚感染,地方政府為加以防範,宣布全縣移工除上下班其餘時間禁止外出引發爭議,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說,已提醒苗栗回歸3級警戒標準執行。國內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嚴峻,繼雙北市重災區之後,苗栗竹南科技廠也爆發群聚感染事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派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率防疫團隊進駐苗栗成立前進指揮所。陳宗彥下午指揮中心記者會中表示,本國籍民眾或外籍移工第3級警戒執行標準都一樣,非必要不要外出。經了解苗栗縣是內部會議中口頭及臉書宣布此事,已經提醒苗栗縣回歸3級警戒標準執行,特別提醒全國僱用外籍移工的工廠、公司,雇主都應在這段期間務必好好照顧外籍員工。據指揮中心統計,苗栗縣電子廠群聚感染案快篩檢驗情形,第1家電子廠已全場篩檢完成,應採檢7107人,快篩陽性103人,其中PCR陽性100人;第2家電子廠截至7日,應採檢4264人,快篩陽性46人,其中PCR陽性僅2人。第3家電子廠截至8日,應採檢1535人,快篩陽性35人,因部分增有症狀或就醫紀錄員工,直接安排PCR檢測,未做快篩,所以PCR陽性多達37人。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今天起移工第2次採檢,明天起本國籍勞工也會進行第2次採檢,「現在秩序好,但因採檢量大,進行相當耗費心力」。
-
2021-06-1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出國前先填飽肚子 桃園機場內全面禁止用餐
桃園機場遵照上級防疫指示,航廈室內包括旅客在內全面禁止用餐,2座航廈內所有餐飲廠商9日已經貼出告示,同時把餐椅集中放置,不讓旅客或員工坐。另外航空公司貴賓室及民營貴賓室內也不能用餐,業者改成餐盒讓旅客帶上飛機吃,有計畫出國的旅客在抵達機場前要先填飽肚子,免得挨餓。桃園機場公司表示,為了配合防疫,降低感染風險,保障旅客及員工健康,採取最高規格之防疫措施,全面禁止旅客及工作人員於航廈公共空間用餐。除必要飲水外,其餘時間須全程佩戴口罩。機場公司要求餐飲業者以外帶方式提供餐點,旅客帶到飛機上吃,機場工作人員回到各單位指定處所用餐。為了因應這項防疫新規範,航空公司及民營貴賓室業者9日特別提醒搭機旅客,起飛前可以進入貴賓室休息,提供餐盒及瓶裝飲水,但不能在貴賓室內享用,只能帶上飛機後再吃。近期搭機報到增加很多防疫程序,旅客必須提早到機場航空公司櫃台辦理手續,加上陸路交通時間,從出發到飛機起飛提供餐點可能需要好幾個小時。業者呼籲旅客在出發前先吃點東西填飽肚子,免得長時間挨餓。至於在桃園機場工作的員工,只能回到自己的辦公室或休息區用餐。部分沒有辦公室或休息空間的廠商員工抱怨,公共空間不能吃飯,買了餐盒沒地方吃,若違規遭到檢舉還要受罰,是否要躲進廁所內坐在馬桶上用餐?桃園機場公司指出,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警戒升級,機場公司已執行航廈出入口實聯登記制,進入航廈旅客及工作人員都必須量測體溫,並用酒精消毒雙手。機場公司也提升各項設施清潔消毒頻率至每小時1次,持續與機場各公民營單位聯手進行每日深度清消作業,致力阻絕疫情傳播,讓所有員工及入出境旅客安心。
-
2021-06-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蘇貞昌說疫苗跟口袋裡的錢不一樣 郭辦回應了
永齡基金會執行長劉宥彤今(9)日表示,她有看到行政院長蘇貞昌,針對鴻海(2317)創辦人郭台銘計劃購買BNT疫苗的三點說明,永齡基金會還是要持續釐清,才能對外報告。蘇貞昌今天表示,我們對郭董事長熱心積極非常佩服,但是疫苗跟口袋裡的錢不一樣,疫苗能不能進來,第一、要看疫苗生產原廠有沒有貨;第二、他要不要賣;第三、他願不願意賣給郭董。鴻海與永齡基金會是在6月1日正式向衛福部食藥署遞件,專案申請疫苗進口,規劃購買500萬劑BNT疫苗,由鴻海與永齡共同出資採購,期盼能善盡企業社會責任。郭台銘之前在臉書貼文表示,在這個艱難的時刻,我想把「全島一命」改成「全島一心」,團結是逆境的解藥,請所有人都放下心中糾結。郭台銘感謝政府協助,重申與政府密切合作,疫苗採購不是上街買菜,在全球都在搶疫苗的情況下,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全力配合政府的相關考量,用最嚴謹的態度,謹慎評估。送件後,相關訊息都以指揮中心公布的內容為主。
-
2021-06-10 養生.聰明飲食
每日1蛋增加免疫力 董氏基金會:保存雞蛋注意5原則
人體抗體主要是由蛋白質構成,疫情下,若想顧好免疫力,攝取足量優良蛋白質相當重要,董氏基金會指出,每日1顆蛋,可維持健康所需,並提供「保存雞蛋5原則」,說明不同雞蛋的保存方式。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長時間待在家裡少活動,除了腰圍容易多一圈外,也易產生三高,近年國際間已有許多研究證實,雞蛋含有卵磷脂,可降低壞的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建議一般人每天平均可以吃1顆蛋。許惠玉說,「雞蛋」不僅有豐富蛋白質,蛋黃也有豐富的維生素A、B1、B2和鐵、磷等礦物質,價格也經濟實惠。然我國疫情三級警戒延長至6月28日,非必要不建議外出,若要採買物資,最好一次購足量。對此,許惠玉指出,雞蛋也可一次採買大量,但須注意「保存雞蛋5原則」。「保存雞蛋5原則」第一,一般傳統市場的常溫蛋可直接存放在陰涼處,約可保存7至10天;置於冰箱前,應先用乾布擦掉雞蛋表面粉塵,再放入冰箱,最好不要先清洗再冷藏,因用水清洗會破壞蛋殼上的保護膜、導致雞蛋變質,縮短保存期限。其二,超市盒裝冷藏蛋(非洗選蛋)應置於冰箱保存,並注意保存期限標示。其三,洗選蛋可直接放冰箱冷藏。第四,從雞蛋產出開始計算生鮮雞蛋保存日,在室溫約可保存1個月,於夏天等炎熱天氣的保存期限則較短,若想延長保存時間,可存放在冰箱。第五,雞蛋冷藏時記得鈍端朝上,許惠玉說,因雞蛋氣室在鈍端,冷藏時讓雞蛋鈍端朝上、尖端朝下,可避免氣室中的空氣影響雞蛋的新鮮度。對於坊間常看到的褐殼蛋與白殼蛋,許惠玉指出,蛋殼顏色差異是因母雞品種不同,營養成份上並無差異;蛋黃顏色不同部分,除了品種遺傳外,主要是飼料中所含色素成分多寡影響,營養成分差異不大;只要是健康雞生產的蛋,營養成分均相似。許並提醒,母雞下蛋的產道跟糞便排泄位置相同,使蛋殼容易沾染雞糞,常伴有大腸桿菌或沙門氏桿菌等致病菌,建議料理前務必先清洗雞蛋,避免敲開蛋殼時,可食雞蛋接觸到蛋殼表面的病菌及髒污。
-
2021-06-1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藉吃舒壓但也想保持健康?歐美封城一年來的借鏡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歐美多國因疫情爆發得早,封城與居家辦公已一年多,研究發現民眾更關注健康,卻也更容易用吃來調適情緒,甚至封城一個月就有超過3成法國人發福。建議若要同時兼顧健康、打發時間、獲得心靈慰劑,又不想體重上揚,就一起下廚吧!疫情籠罩全球,提升各國人民重審自己與地球的健康、加持永續消費趨勢。然而,病毒傳播搞得人心惶惶,社交機會被剝奪、國家經濟不穩、足不出門的新日常,也激發情緒性暴食!理性購物、感性進食?根據法國益普索市場研究公司(Ipsos)2020年5月調查,法國自疫情爆發以來,26%消費者更關注食物的營養價值、21%更在乎生產是否人道、19%也更受自然、永續的食物吸引。然而,自2020年3月17日法國封城以來,法國人反而更傾向吃高熱量、安撫人心的食物。根據法國勃艮第-弗朗什-孔泰大學2021年1月23日發表的研究報告,不管是大人、小孩,都吃了更多的零食,買了更多撫慰心靈的食物。在將飲食視為國家資產、文化遺產的法國,疫情更加劇理性消費、感性進食兩種衝突現象!近半數成人用吃舒壓!健康和罪惡食物的進食量同時增加研究發現,48%法國成人、48%英國人會用飲食解決情緒問題。根據英國利物浦大學研究,法國封城不到2個月,就有35%成人變胖、每人平均攝取熱量從1935大卡一天微幅成長到1942大卡,但運動量卻大大減少。有趣的是,這些法國人除了吃更多的糖果、加工肉、飲料與酒,也吃了更多的蔬果、豆類、以及魚和海鮮,因為同時也有意識到要保持健康。另一項研究指出,紐約封城,女性因進食高熱量食物的頻次明顯提升,男性則無顯著改變。研究者分析,女性可能更常用吃來緩解壓力。小孩進食解無聊、家長也給了更高自主性法國勃艮第-弗朗什-孔泰大學所發表的研究同樣指出,小朋友在家對食物有更大的情緒反應、情緒性爆食,無聊時找點東西來吃更成疫情新常態。而且,在家工作的家長也助長這樣的行為,家長壓力倍增、默許孩子吃更多零食,包括習慣性用食物安撫小孩。在以往不允許小孩吃點心的法國有更明顯的改變,孩童也因此有了更高的進食自主性!便利非重點、家庭自煮潮來襲此外,有48%的法國居民認為「便利性」在封城間沒那麼重要,且有83%民眾自煮時間變更長!法國、義大利家庭封城期間,家長花更多時間帶小孩煮飯,研發家族食譜,不僅可以消磨時間、促進與子女關係,還能吃得更健康,可說是疫情下照顧心情與身體的最佳解方!有趣的是,勃艮第-弗朗什-孔泰大學發現,學歷越高的人,在家帶小孩做飯的時間越長。如果無暇做飯、或是害怕做出暗黑料理,也可以嘗試烘焙。美國疫情爆發一個月後,酵母銷售量成長647%。不管是義大利、土耳其還是瑞典,各國語言的「麵粉」、「麵團」網路熱搜度都達新高。而且,在疫情率先大爆發的義大利,「麵包」、「蛋糕」、「披薩」的搜尋聲量與確診案例成長數成明顯正比!諸多研究顯示,與家人一起做飯,或是嘗試烘焙等簡單、又療癒的飲食活動,可能比狂吃、吃補給品更能有效幫助大家度過疫情。建議若要同時兼顧健康、打發時間、獲得心靈慰劑,又不想體重上揚,就一起下廚吧!延伸閱讀▶宅在家卻不能開伙怎麼辦?叫餐飲外送,你要注意這些原則▶如何讓WFH不變成WTF?三餐這樣準備可以讓你好過一點▶「自煮管理」不擔心!國產生鮮供應不斷鏈,這些平台都可以幫你外送到家參考資料▶Child eating behaviors, parental feeding practices and food shopping motivations during the COVID-19 lockdown in France: (How) did they change?▶Food choice motives and the nutritional quality of diet during the COVID-19 lockdown in France▶Changes in food intake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in New York City(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
2021-06-09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防疫關愛長者7招式 精神科醫師:端午節傳愛這樣做
端午佳節將至,如何對長輩表達關心,同時避免染疫風險尤為重要。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施妍安表示,防疫不防愛,除平時可多以電話視訊關懷長輩外,告知防疫資訊、傳播正能量減少長輩焦慮感,或寄送愛的包裹,如防疫物資、健康食品等都是很好的愛的表現。長者確診新冠肺炎後的重症率、死亡率較其他年齡層高,更要減少外出頻率。施妍安指出,近期門診觀察發現,患者數量普遍下降,其中長者就診人次減少許多,常由家屬協助領藥,以減少長者外出染疫的風險。面對疫情升溫所帶來的焦慮感,她提醒,民眾心態要警覺但不要緊張,以暫時休假的態度,做好自我防疫,保護自己及家人,對於擔心無法照顧好長輩的家屬們,她提供「防疫關愛長者7招式」。第1招:自身養成好作息,免長者擔心「照顧好自己,對長輩是最大的安慰!」施妍安表示,門診發現,許多上班族居家辦公,作息反而不規律,許多人會熬夜追劇、做自己的事。她建議,防疫在家,生活更需要規律,長時間混亂的生活作息,反而容易焦慮失眠,建議安排結構化生活,做好有效時間管理,如居家工作應規劃工作和休息時間,建立生活的儀式感,整理思緒,讓自己有學習新事物的動力,才不會讓長者擔心。第2招:電話、視訊關心長輩社交隔離後,宅在家容易有失聯感及焦慮,家屬主動聯繫,可以突破長輩心中的孤立感、協助找到情感連結。施妍安指出,防疫期間,可以電話或網路視訊關懷長輩。第3招:教導正向態度看疫情新聞關心時,記得提醒長輩對疫情控制要保持信心,施妍安表示,長者看疫情資訊後,若出現焦慮、憂鬱感,應提醒減少關注的頻率,並以正向、幽默的角度看待疫情新聞,找尋生活小確幸,做一些有助於放鬆的事。第4招:把握不可避免之外出時間如今全國防疫警戒第三級延長至6月28日,民眾減少外出,指揮中心也呼籲,出外採買物資時應一次購足。施妍安建議,在戶外行動時,長輩除要注意自身防疫措施,也可把握難得外出辦事的時間,「曬曬太陽、觀察身旁風景」,舒解長期在家的低落感。第5招:居家運動護肌力無法外出時,施妍安則建議,長輩可養成居家運動的習慣,適度伸展筋骨,看影片學習瑜珈、跳舞等,或在陽台曬曬太陽,皆有助於放鬆身心。第6招:佳節傳愛人不到對於即將到來的端午節,施姸安建議,家屬返鄉對長輩表示心意,除恐釀人流群聚,還可能將染疫風險帶回老家;防疫不防愛,可以平時電話視訊關懷替代,告知長辈防疫資訊,傳播正能量,或寄送愛的包裹,如防疫物資、健康食品、將返鄉交通費轉成紅包等。第7招:家屬代為領藥疫情嚴峻,長者屬染疫高風險族群,不宜出入醫院等場所,如果需要回診、領藥,施姸安建議,晚輩可以協助帶領並轉交,降低長輩染疫風險。施姸安也提醒,面對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做好身心調適、正向思考,才能與疫情和平共存,當焦慮不安已嚴重影響生活,建議盡速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
-
2021-06-0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竹科專案篩檢站5天來篩檢4600名移工 7人PCR陽性
新竹市今天無新增確診,市長林智堅開直播持續向市民喊話「防疫完全不能鬆懈」,表示市府1年來面對疫情戰戰兢兢,不僅要守護國人健康,也要保護竹科戰略產業,5日起啟動專案篩檢站,截至今天中午已篩檢4600名移工,採檢出7名PCR陽性確診,下午將再篩檢613人,完成篩檢5200名移工目標,屆時階段性任務將告一段落。林智堅說,為何會成立竹科專案篩檢站,就是因為苗栗移工群聚事件擴大,讓許多企業主相當擔心,新竹市移工1.6萬人,竹科就占了1萬人,加上仲介業者幾乎都是相同那幾家,因此市府在總統蔡英文支持下於18小時內完成專案篩檢站,雖然中間幾天碰上大雨,篩檢進度稍為落後,但今天應可達標篩檢5200人。林智堅今天也重申,新竹市當前防疫工作有4大戰略,分別為擴大篩檢、落實疫調、確實隔離與施打疫苗。竹市今起篩檢量能、安置量能再度提升,包含3座社區篩檢站(國軍新竹地區醫院站、竹科站、香山站)、1座竹科專案篩檢站,共4處篩檢站同時運作中,另加強型防疫旅館今天也新增第2家,房間數總計80間。「若只有新竹市做得好,台灣防疫工作不會真的好」,林智堅也說,苗栗縣面臨艱辛疫情,身為鄰居的新竹市更要支持,竹科專案篩檢站驗出快篩陽性者,不分苗縣竹縣,市府都將協助安排入住竹市的加強型防疫旅館,目前入住竹市各防疫旅館隔離民眾,就有2成來自苗栗,落實「竹竹苗防疫作戰聯盟」區域聯防。林智堅也提到,新竹市政府與衛福部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苗栗縣衛生局保持密切聯繫,竹市啟動的竹南篩檢專案呼籲有需要的民眾、不分縣市,都可來預約免費篩檢,他也強調,只要是在竹市社區篩檢站快篩陽性者,同樣不分縣市,市府都協助送至竹市加強版防疫旅館收治,全力協助苗栗縣、新竹縣防疫工作。
-
2021-06-0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長輩再等等!仍得等官員打完才能接種 黃立民:兩難啊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最新的公費疫苗接種順位,與先前順位相差不遠,仍以醫事人員列為第一,其次為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並包含重要官員,高致死風險的高齡長者仍被列在第五類及第六類。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礙於疫苗數量有限,台灣高齡長者數量眾多,即使列在前面順位也不一定打得完,這是站在保全防疫體系以及降低死亡率之間的抉擇,「非常兩難」,不過還是建議,若是可以75歲以上長者可以與第二順位一起接種。莫德納疫苗今配送到各院區,至於其他疫苗的接種順位,今終於出爐。依照指揮中心公布的七大順位,依序為第一順位醫事人員,約有50.6萬人;第二類為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其中包含維持防疫體系運作的重要官員,約有13.9萬人;第三類為高接觸風險工作者如國軍或防疫旅館第一線工作人員,約6.1萬人;第四類為因應特殊情形必要出國者,約0.2萬人;第五類為機構、社福照顧系統之人員及其受照顧者與洗腎患者,約46.7萬人;第六類為75歲以上長者,約150萬人;第七類為軍人、警察等人員約86萬人。對於長輩接種順位仍晚於官員,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不會讓大家等太久」,會盡速接種後並往下開放。依照指揮中心先前分析國內的死亡案例,有9成以上的死者年齡超過60歲以上,且有8成3合併多重慢性病,顯示國內高齡染疫致死率高。各方專家多建議長輩先打,以降低死亡率阻斷長輩間的隱形傳播鏈。黃立民表示,看得出來指揮中心在制定優先順序時,面臨到難處,畢竟現在疫苗數量不足,死亡率又高,在保全防疫體系與降低死亡率之間做抉擇,他認為,以現在的疫苗劑量,優先開放75歲以上長輩接種,肯定無法打好打滿,指揮中心最後仍是選擇保全醫院及防疫體系。但他認為現在仍持續與病毒賽跑中,建議若可行,75歲以上長輩也許可以與第二類對象同時開打。他也呼籲,許多長輩自認身體佳,仍舊在社區內趴趴走,強烈呼籲「能不要外出就不要外出」,降低接觸人們的機會,把R0值降到最低,才有辦法降低感染死亡率。
-
2021-06-0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出國打疫苗掀熱潮 一張圖看懂可以去哪國打
台灣掀起一波赴國外打疫苗熱潮,但能不能出國打疫苗有兩個重要關鍵,首先,該國有沒有開放非本國人民施打疫苗;其次,要不要「居家隔離」。就目前台灣航空業者經營主要航點來看分析,目前只有美國跟德國不受到居家隔離的限制;關鍵在美國開放非本國民眾施打疫苗,而且購買方便,可以選購品牌;德國目前並沒有開放觀光客前往施打疫苗;至於到中國大陸施打前,必須先進行居家隔離14天。赴國外施打疫苗的熱度,只要看航空公司增班情況就能知道。航空業者指出,最近的赴美潮,主要是民眾對於美國較熟悉,有返家、求學及找親朋好友聚會兼施打疫苗,舊金山、洛杉磯這兩個城市目前已不用進行居家隔離14天,這兩個地方華人多,美國加州6月15日起再進一步解封;最重要,這兩個地方的疫苗施打很方便,不限定品牌,有些大賣場就提供施打疫苗的服務。至於市場傳出到中國大陸施打疫苗很方便,像廈門有提供專區讓台胞施打陸製研發的疫苗;對於在當地工作的台商、台胞非常方便。但如果是一般民眾只是為了到大陸施打疫苗,進入前,必須尊守規定進行需要居家檢疫14天,並且到指定的旅館進行「居家隔離」,這14天準備打疫苗的人是沒有新冠抗體,在陌生的地方染疫風險恐有升高的壓力。疫情以來,航空公司沒有旅客可以載運,長期處於低載客率,航班也停了一大堆,只要有人流,業者都是火速調整人力加開班次求生存;到目前只聽到長榮、華航針對美國線增班,而且增班的航線很明確,同時增加台北(桃園)-洛杉磯。在疫情陰霾下,要長途移動去施打疫苗,民眾仍會仔細評估,必竟施打完回到台灣還是需求居家隔離14天,這趟施打疫苗的旅程有很高的困難度。飛美需求強勁,也讓桃園機場人潮再現,華航、長榮航台北(桃園)-舊金山、洛杉磯6月的商務艙、豪華經濟艙訂位近9成,最近也有不少旅客不少旅客都跟旅行社表示,願意高價搶位子;也因為市場需求太夯,旅行社不斷跟華航反應,希望華航能增加航班,華航才決定在6月下旬增加3班台北-洛杉磯,日期分別為6月22日、24日、29日。至於中國大陸,根據航空公司的訂位概況,目前看起來仍以商務需求為主軸,而且並沒有出現大量的人朝,華航因為「清零計畫2.0」專案,6月中國大陸的航班只有一班就是台北(桃園)-上海;長榮航的班次也不多,目前北京、成都每周各1班,廈門2班,上海從桃園、松山及高雄共9班,兩家業者目前6月增對中國大陸地區都沒增班計劃。
-
2021-06-0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苗栗以外區域疫情下降 65歲以上染疫死亡率高1.88倍
台灣新冠肺炎致死率高於全球,但三級警戒有看到防疫成效。台大公衛專家陳秀熙表示,隨防疫措施強度提高,雙北等縣市有效再生數(Rt值)都小於一,現在苗栗因移工小型群聚,Rt值達5以上最高。另外,各國首波疫情時致死率都會偏高,建議台灣也要每天監測康復率及住院率,可更加精準推估醫療需求。陳秀熙表示,過去歐美國家如英、義、西等國,首波疫情致死率曾經高達10%,隨著時間演進妥善調整醫療量能、大規模接種疫苗,致死率就會下降。陳秀熙也分析,相較於為沒有相關風險因子者,65歲以上(1.88倍)、癌症(2.19倍)、糖尿病(2.13倍)、高血壓(1.29倍)、心臟病(2.38倍)等共病,死亡風險都提高,應列入疫苗優先施打考量。陳秀熙指出,6月4日到7日最新資料顯示,雙北、彰化等縣市有效再生數(Rt值)都已小於一,現在苗栗因移工小型群聚,Rt值達5以上最高。他也提醒,不同行政區實施檢測和防疫措施的成效會有差異,例如永和區、萬華區Rt值小於一,但蘆洲區和大同區Rt值就還在1到2之間,因此警戒措施仍不能鬆懈,並持續透過快篩截斷隱性感染。陳秀熙強調,台灣目前最需要,就是控制好小群聚,不要讓疫情跑進家戶、醫院、長照機構的脆弱族群,也要嚴防矯正機關或社會經濟弱勢族群受到侵襲。陳秀熙表示,根據去年義大利倫巴底的疫情資料,在沒有好的治療準則、醫療能量調配不及下,輕微呼吸道症狀者有三成會自行康復,七成需要門診或住院治療。需要治療的人當中,有七成多會康復,但有兩成多會變成急性呼吸窘迫。一旦演變成急性呼吸窘迫,有高達47%會死亡。
-
2021-06-0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沒100%照顧好民眾」蘇陳致歉 楊志良:總統才該道歉
宣布社區感染後至今已將近一個月,累計1萬多人確診、296人死亡。行政院長蘇貞昌以及衛福部長陳時中昨終於為此道歉,其中蘇貞昌表示「政府沒有100%把民眾照顧好,深感抱歉」。前衛生署長楊志良表示,蘇貞昌這席話根本沒道歉,哪一個政府可以100%照顧到民眾?應該為政府沒有做到哪些政策而讓國人喪命致歉,而不是說這些空泛的話,他也批評,蔡英文總統至今仍躲在後方,台灣現在搞得這麼亂,身為三軍統帥都不用說一句話嗎?把致歉的責任丟給蘇、陳就夠了嗎?楊志良表示,在這一場抗疫戰中,仍充滿濃濃的政治味,從採購國際疫苗到國產疫苗,處處都不見「專業思量」,只見「政治布局」,當初東洋採購1000萬劑BNT疫苗,指揮中心怕買貴,要求調整劑量為200萬劑,錯失最佳採購時機,此舉也能看出指揮中心當時擔心買貴被在野黨批評,採取保守作為。後續的抗疫模式也是站在執政黨與在野黨的攻防之上,包含打擊學者、彰化事件、拒絕任何快篩的提議等,楊志良說,現在是政府應該要團結的時候,不該是政治攻防的時刻,2003年抗SARS時期,前總統陳水扁在總統府邀請朝野政黨領袖,召開「朝野領袖防治SARS疫情會議」,針對疫情對於國內政經社會的衝擊評估、防疫措施的檢討、緊急命令的頒布等交換意見。楊志良說,但現在執政黨對於在野黨根本就是不溝通,任何意見直接反對,並派出網軍攻擊,號稱是最會溝通的政府,根本看不見有任何溝通之處。造就台灣目前的情勢,總統應該要負起最大的責任,不過至今未見總統對於確診者或是因染疫過世的死者,有任何說法,把道歉的責任推向蘇、陳,一來道歉毫無誠意,使道歉一點意義都沒有,總統真的都不用說任何一句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