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1 科別.牙科
搜尋
齲齒
共找到
64
筆 文章
-
-
2020-09-17 科別.牙科
及早預防兒童齲齒 可減少健保開銷
「預防牙科疾病,能降低牙醫照護費用,進而減少健保支出!」立委劉建國與牙醫師全聯會17日召開記者會,牙醫師全聯會理事長王棟源指出,日本孩子1歲半時就會接受口腔檢查,在公部門及牙醫師合作下,齲齒率大幅下降,他呼籲政府協助推動「特殊需求者牙醫醫療照護網」及「0-6歲兒童口腔照顧計畫」。及早預防齲齒立委劉建國指出,依據國健署及衛福部委託研究報告,2017-8年調查中0-6歲各年齡層deft指數及齲齒率雖較國健署2011年調查低,但WHO 對於5歲幼童2020年齲齒率目標低於10%,我國2017-8年齲齒率為65.43%,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牙醫師全聯會理事長王棟源表示,0-6歲各年齡層的齲齒率居高不下,以及身障朋友的照護執行率無法提升,是目前牙醫師全聯會面臨的兩大問題。他提到日本父母在孩子1歲半時,就會帶去衛生所做口腔檢查;若沒有去檢查,衛生所官員會持續打電話通知父母。「在公部門和牙醫師的合作下,蛀牙率從10年前4.7顆降到0.5顆。」因此牙醫師全聯會提出「110年0-6兒童口腔照顧計畫」,針對0-6歲兒童,期盼在幼兒第一顆乳牙長出(最遲不要超過1歲),就能進入口腔醫療照護體系。到宅醫療執行10年僅服務1萬多人,還有80多萬身障朋友等待服務,對此,提出「特殊需求者牙醫醫療照護網」,請在全國各地開業的牙醫師一起配合,盼能照護到全國身障朋友。減少健保支出牙醫師全聯會常務理事陳彥廷強調,兒童齲齒的預防應從孕婦開始,孕婦由於生理、心理及生活習慣的改變,更容易發生齲齒及牙周病;而齲齒風險性評估高危險的媽媽,所生出的小孩較容易罹患齲齒,為了自己與小孩的口腔健康,孕婦懷孕期間就有接受牙醫口腔照護的必要,「及早識別、預防牙科疾病,能降低牙醫照護費用,進而減少健保支出。」「政府這些年對口腔衛生的促進不遺餘力,但行政部門傾向各自為政。」陳彥廷表示,提出「特殊需求者牙醫醫療照護網」及「0-6歲兒童口腔照顧計畫」,將使牙醫醫療照護體系更完善,期盼政府能整合醫療行政資源,與牙醫界共同協力,讓牙醫醫療網絡進一步發展,落實強化弱勢族群、偏遠地區的口腔醫療照護。【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
2020-09-12 科別.牙科
國教署推口腔保健 學生齲齒率6年降逾1成
齲齒是學齡兒童常見健康問題之一,教育部國教署近年積極推動校園口腔保健,學生平均齲齒盛行率從103學年65.58%下降至108學年度54.83%,6年共下降10.75個百分點。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今天新聞稿指出,為改善學生齲齒問題,國教署自104學年度起,以科學實證為基礎,透過素養導向模式辦理學童口腔保健計畫,以「含氟填溝有保障,潔牙少糖好口腔」為重點,挹注專業資源,輔導學校推動校園口腔保健。口腔保健計畫鼓勵學童餐後與睡前潔牙搭配含氟量1000ppm以上的牙膏,並定期更換牙刷、開始使用牙線,減少含糖食物攝取,定期拜訪牙醫師並接受第一大臼齒窩溝封填服務,使口腔衛生從小扎根,養成學童良好口腔生活習慣。國教署指出,根據全國一、四、七年級學生口腔檢查結果,103學年度平均齲齒盛行率為65.58%,至108學年度已下降至54.83%,6年共下降10.75個百分點,每年平均下降近2個百分點,展現校園口腔保健良好成效。國教署表示,口腔健康對學齡兒童健康有直接影響,攸關學習、生活品質與身心發展,未來將持續落實「學童口腔保健計畫」,以多元方式推動校園口腔保健,提升全國校園對於學童口腔保健的重視度,讓學童齲齒率持續下降。
-
2020-09-03 科別.牙科
牙髓神經發炎 靠活髓治療保住牙
一名22歲陳姓男子因牙縫清潔不易導致深度齲齒,到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牙科求診。醫師採取活髓治療方式,處理牙髓神經發炎與暴露的問題,運用橡皮帳隔離防護為其移除蛀牙,最後成功保留牙髓神經活性並完成牙齒的修復。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牙科部醫師紀智文說明,當牙齒因齲齒或是外力斷裂,導致細菌感染牙髓組織,容易造成患者牙齒自發性疼痛。受限於材料性質及細菌隔離的問題,通常牙醫師必須移除感染的齲齒及全部的牙髓神經,以降低口腔內細菌感染的風險,但同時也影響口腔內牙齒的結構與強度,進而影響整體牙齒長期的預後。紀智文說,因牙科材料快速演進,近年來如三氧礦化物(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或生物陶瓷(bioceramic material)等具備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材料,可保護牙髓組織活性及引導其生成修復型牙本質。透過牙科顯微鏡的使用提升牙醫師對牙髓組織的診斷與齲齒範圍掌握的精確度,同時運用牙科隔離系統有效降低活髓治療過程中被二次感染的風險,讓活髓治療的成功機率大幅提升。紀智文說,指出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引進相關材料與技術,針對過往牙髓暴露下必須進行牙髓全切除的牙齒改以活髓治療方式,維持根管內較多的活髓組織,保留健全的齒質與良好的血流供應,強化整體牙齒本身結構的完整性,獲得臨床上良好的療效。紀智文指出,活髓治療的引進帶給牙醫師與病人對深度齲齒治療一個嶄新的想法與可能性。但每位病人仍須經過牙醫師專業判斷方可設立良好的治療計畫。一般民眾在面對口腔內齲齒的根本態度,應是提升口腔保健與清潔,「預防勝於治療」,唯有在齲齒發生前就避免,才是維持牙齒結構完整及長期預後的根本之道。
共
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