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9 焦點.元氣新聞
搜尋
青少年憂鬱症
共找到
10
筆 文章
-
-
2023-03-0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口罩戴久人都憂鬱了 3方法恢復正常生活
校園口罩令鬆綁昨上路,戴超過800多天的口罩不必再硬性規定,專家表示,新冠疫情期間許多兒童因為隔離政策、停課等,增加憂鬱症狀,在後疫情時代,更應該關切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家長可透過重建規律生活、鼓勵開展社交、從事共同活動,協助孩子遠離憂鬱。疫情種種限制 兒童青少年憂鬱增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醫學圖書館網站2022年12月發布一項最新研究,針對歐洲各國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相關限制及學校停課政策對憂鬱症的影響。研究發現,兒童、青少年憂鬱症狀有所增加,造成此現象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就是因應疫情嚴峻時期的停課相關防疫限制。該研究研究19歲以下兒童和青少年,在一般憂鬱症、以及臨床相關憂鬱症的發病率,在7422項沒有重複紀錄中,青少年在一般憂鬱症增加較多,青少女則是在臨床相關憂鬱症發生率較高,而當疫情限制政策更加嚴格、或學校停課時,影響效果顯著提高。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邱弘毅表示,2022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已指出,新冠肺炎流行的第一年,全球焦慮與憂鬱症的盛行率就增加了25%。在後疫情時代,能重新檢視潛在需求者、兒童青少年進入心理健康服務系統的機會,以及面對緊急公共衛生事件的韌性。董氏基金會日前拍攝「防疫不防心-說出來,鬆口氣」影片,訪問青少年因防疫措施居家線上學習的心情。受訪的青少年們分享,因為疫情不能與朋友見面,覺得疏遠;在家學習、課業壓力還是很重;上網時間增加,生活作息日夜顛倒等。後疫情時代 3方法恢復正常生活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教育推廣副主任戴怡君提醒,後疫情時代逐步回歸正常生活,更需關切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預防孩子陷入憂鬱情緒,建議父母可從三個方式著手:一、重建規律生活:幫助孩子恢復正常生活節奏,可減輕不確定感。二、鼓勵開展社交:鼓勵孩子參與社團、運動等,增加人際連結從中建立信心。三、從事共同活動:增加與孩子互動時間,不論是一起做家事,例如烹飪、清掃,或是戶外運動、踏青、看電影等,都有助於幫助孩子紓緩壓力,增進親子關係與信任。董氏基金會為協助民眾了解如何協助兒童青少年掙脫憂鬱和焦慮情緒,同時獲得安穩自己身心的力量,今年推出《成為他的好隊友-當孩子憂鬱和焦慮》書籍,採訪多位輔導諮商與醫療專業人員,分享陪伴身陷憂鬱與焦慮情緒青少年的經驗,提供求助資訊與幫助他們建立心理韌性的作法,詳情請洽董氏基金會華文心理健康網(https://www.etmh.org/)。(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2-12-07 醫療.精神.身心
國中生頭暈肚絞痛 竟是焦慮引發
一位國中少女被家長帶來看診,主訴這兩年長期頭暈和肚子絞痛,時常因為上課出門前頭太昏了,只得請假在家休養。「看遍醫學中心的小兒神經內科、小兒腸胃科,各種抽血和檢查都做過,最後兒科醫師說要來看身心科。這到底是什麼問題?」家長心焦地說。與孩子談了一下,發現她的症狀初始時間,正好是家中最多變故、父母爭執最烈的時候。這兩年來,這孩子籠罩在不安環境下,有著說不出的焦躁、哀傷情緒。那些頭暈,肚絞痛,即是情緒疾患的身體化症狀。身體化症狀指的是「用身體的症狀取代情緒反應」,通常找不到明確的內外科病因解釋。這是一種原始的心理防衛機制,當排山倒海壓力襲來,應對資源不足,就可能發生。比如說,孩子心情低落,卻覺得「哭沒有用」、「表達自己心情不好,反而會被大人數落」,因而長期會選擇靜默忍耐,慢性心理壓力就化成身體化症狀。在兒少的焦慮症和憂鬱症中,常見身體化症狀,包含全身疲倦、腸胃不舒服、背痛、心悸、胸悶、喘不過氣、頭痛、頭暈等。瑞典研究顯示,青少年憂鬱症患者出現身體化症狀愈多,隱含著病情愈嚴重,未來較高風險發展為成年精神疾病。有些患者童年因身體症狀,求醫看診多年,卻忽略心理因素,直到成年開始看身心科,才漸漸回憶起當時的低落情緒和慢性壓力。確認沒有顯著生理疾病、也理解這名少女症狀背後的核心是焦慮之後,開始了身心科的治療。藥物治療方面,以抗憂鬱藥和抗焦慮藥,讓大腦正向情緒腦區的神經鍵結增生,也讓身體緊繃狀態解除。心理處遇方面,進行校園的密集心理輔導,認識自己有負面情緒,漸漸找到不同的紓壓方式;家庭方面,家長快速認知到家庭氣氛和孩子症狀互為牽動,積極學習非暴力、有效率的雙親溝通方式。數個月的門診追蹤後,孩子的表情輕鬆了,也比較願意上學了。
-
2022-08-05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求學路上的支持與守護:校園憂鬱症青少年的輔導經驗談
【編者按】本週醫病平台的主題是「青少年憂鬱症」。感謝兒童精神科的領頭羊宋維村教授推薦這方面的權威陳質采醫師,由她主導之下,她以醫師的臨床經驗介紹在診斷上的困難以及治療的基本原則。並介紹兩位這方面的專家:「心理衛生專家」解釋心理健康促進與憂鬱防治是持續且漫長的教育過程,作為青少年堅強的支持後盾,可以把自己想像成青少年憂鬱調適的Google Map,提供所需的支持與資訊。「高中專任輔導老師」分享她多年與學校導師、家長合作的經驗,每位憂鬱症青少年個案都有獨特的故事與不同的需求,需要個別化制定輔導目標與提供量身訂做的輔導措施。【延伸閱讀:醫病平台/如黑洞般的青少年憂鬱症】【延伸閱讀:醫病平台/成為青少年憂鬱調適的「Google Map」】「憂鬱症」彷彿一層金鐘罩,青少年禁錮。在多年輔導過程中,不時遇到陷入這樣困境的青少年,近年來甚至有逐年增加的趨勢。這些青春正盛的個案,外顯的症狀大多是神情憂鬱、雙眼無神、出席不穩定、有些手上還留有自我傷害的痕跡。這些憂鬱青少年的人格特質,多有自我期待高、完美主義、易懷疑自我存在的價值;也常伴隨人際困擾或生命中重大創傷等。他們在導師轉介或自覺需要求助下,開始進入輔導歷程;而在輔導憂鬱症青少年經驗中,歸結出運用「起、承、轉、合」四個步驟,陪伴青少年度過生命的幽暗低谷。這苦澀的青春歲月,就像曾經陪伴過憂鬱症個案的故事:小T升上高二後,開始出現強迫洗手與重複自傷行為,就診精神科醫師,初診診斷原為混合型焦慮症,然而隨著課業壓力與社團成果表演的壓力,躁鬱的情緒症狀越來越明顯。小T心情低落時會用美工刀劃傷手臂,甚至意圖攻擊他人。家長方才得知,並開始正視小T的情緒與問題。發病後的小T,由於自傷的狀況頻繁,家長除了協助緊急就醫住院治療外,並辦理休學,開啟了陪伴守護小T的旅程。 一、起點的評估:當青少年初次來談時,訴說近日的苦惱,甚至描述了憂鬱症的典型症狀,諸如情緒低落、失眠、食慾不振、對過去熱衷的事物失去興趣、情緒起伏大等,運用董氏基金會「青少年憂鬱情緒自我檢視量表請該位青少年填寫,通常得分在12分以上,在徵求他同意後,會請導師邀請家長就醫。這過程彷彿拔河般,常常遇到家長拒絕,否認孩子有問題需要就醫,因此需要邀請家長到校,當面衛教說明就醫治療對孩子的助益與過去的輔導經驗分享。 休學兩年後的小T,準備復學重讀高二時,專任輔導老師即主動與家長聯繫,帶小T重新熟悉校園環境,以讓家長與小T安心銜接返校復學的生活。小T回到校園每天戰戰兢兢的學習與生活,然而躁鬱症與焦慮症合併發作,讓小T難以融入班級,恐懼他人的眼光,不時強迫洗手,成為每天到輔導處報到的常客。開學後兩周在一次偶發的事件中,小T再次在家中拿美工刀自傷,經過專任輔導老師危機處理與持續輔導,小T雖安頓了情緒,卻仍無法回班上課,遂在個案會議通過讓小T安置於輔導處,並轉介心理師定期晤談。因躁鬱症的反覆發作,為減少小T對課業成績的焦慮而能安心學習,專任輔導老師協助小T申請特殊教育鑑定,取得特教生個別化特殊教育輔導服務資格,並申請非學校實驗型態自學計畫,讓小T高二下順利轉為在家自學。二、承接的資源連結: 跨專業的資源合作對處理憂鬱症青少年個案的精神狀態與核心問題有很大的幫助,如醫師的駐診,在協助衛教導師或家長時會是很大的助益。有時家長因忙於工作或困難就診時,會請家長簽署同意書,讓輔導教師陪同個案前往學校鄰近社區的精神科醫院診所就醫,以更了解個案的狀況,並提供看診醫師個案在校狀況。這樣的訊息交流,能讓雙方人員更精準的瞭解個案,以及處理的方向;同時陪同就診也會讓憂鬱症的青少年個案不孤單。 專任輔導老師在輔導過程會持續給予青少年個案及家長肯定支持,維持合作關係。家長在經歷小T發病的歷程,全心陪伴小T定期就醫、定期到校與心理師個別與親子晤談,並參與校外家長成長團體。在積極了解如何陪伴躁鬱症的小T過程中,家長也逐漸賦能處理小T起伏的情緒。漸漸地,小T站穩腳步,挑戰大學學測與身心障礙甄試,專任輔導老師在過程中持續陪伴打氣,協助處理危機狀況,安頓小T與家長的心情,連結課後輔導資源以幫助小T應考學測,陪伴填寫大學志願與準備備審資料,最後小T透過身心障礙甄試考取大學日間部,順利成為準大學新鮮人!三、轉變所需的重新建構憂鬱症的青少年個案往往發病時會出現抗拒學校生活的外顯行為,諸如開始無心上課、社交退縮、缺曠課頻繁等。這些學習上的退化行為,即便就醫治療,也無法預期問題可以馬上改變。這樣起伏的病程,也會因內在的恐懼加深而持續退化、遠離人群,因此輔導老師要能理解個案的狀態,時時保持正向視角、重新建構個案的問題行為,陪伴並協助個案以正向眼光看待自己,也放大個案的進步讓周圍的家長、導師可以練習用新的視角欣賞個案的進展。 在小T畢業前夕,家長寫下對於曾被長期協助過程的回饋,感謝輔導老師與心理師的協助,施展魔法把患有躁鬱症的孩子救回來了!還記得第一次碰到心理師說:孩子年幼時成功的經驗太少了、兒少時人會自動學習的功能他沒有學到!當下真的讓家長傻住了!心理師不但與孩子一起融入他的布袋戲生活還送他電影(素還真的書套),並從這裏去深入了解孩子的想法及思考邏輯、當他碰到情緒困擾/人際障礙時幫他整理情緒,給予指引當個(引路的人)陪他走這一段路真的不容易啊!四、合作的協力系統 在憂鬱症青少年個案處遇上,輔導系統與導師、家長保持合作是重要的工作守則,是成功的金三角、缺一不可。輔導系統往往是導師、家長遇到個案困難求助時,提供穩定協助的救援投手,為讓導師、家長與周圍的任課老師能夠理解個案的處境,會視個案需要召開個案會議,討論個案的症狀與出席、學習狀況,討論如何預防自傷的危機狀況,尋求任課老師的意見調整平時成績評量辦法,並分享有效的輔導策略。 學校心理師是協助憂鬱症青少年的好幫手。在輔導個案一段時間後,當憂鬱症青少年的問題嚴重性較大或自傷風險程度較高時,會徵求個案同意轉介學校心理師定期晤談,對青少年憂鬱狀況的改善亟有幫助。輔導老師則在轉介心理師後,轉換角色為個案管理者,定期跟心理師討論個案狀況,並提供個案在校資訊;心理師亦可以出席個案會議,提供對個案的評估,幫助與會老師更加理解個案的狀況與增進輔導知能。在相互信任下成長茁壯每位憂鬱症青少年個案都有獨特的故事與不同的需求,需要個別化制定輔導目標與提供量身訂做的輔導措施。輔導老師需抱持著穩定的情緒、疾徐的步調陪伴個案前行,或許個案原地踏步許久,或許個案進步緩慢,也或許個案像跳探戈舞般,前進兩步、後退三步,都是預期中可能發生的情形,即便如此,個案會愈發信賴輔導老師,而發生改變! 當信任的關係建立,每每在傾聽青少年個案訴說的故事,才發現觸及憂鬱情緒的核心議題的努力與掙扎,都有動人之處,每段曾經共同走過的輔導歷程,都在豐富彼此的生命經驗。
-
2022-08-0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成為青少年憂鬱調適的「Google Map」
【編者按】本週醫病平台的主題是「青少年憂鬱症」。感謝兒童精神科的領頭羊宋維村教授推薦這方面的權威陳質采醫師,由她主導之下,她以醫師的臨床經驗介紹在診斷上的困難以及治療的基本原則。並介紹兩位這方面的專家:「心理衛生專家」解釋心理健康促進與憂鬱防治是持續且漫長的教育過程,作為青少年堅強的支持後盾,可以把自己想像成青少年憂鬱調適的Google Map,提供所需的支持與資訊。「高中專任輔導老師」分享她多年與學校導師、家長合作的經驗,每位憂鬱症青少年個案都有獨特的故事與不同的需求,需要個別化制定輔導目標與提供量身訂做的輔導措施。【延伸閱讀:醫病平台/如黑洞般的青少年憂鬱症】 「整日看與疫情有關、重複報導的新聞內容,覺得好煩、覺得自己快得憂鬱症了。」這是今年初我們製拍一部提醒青少年如何因應新冠病毒疫情產生的壓力與情緒困擾的影片,其中一位受訪學生帶著笑容、脫口說出的分享。說出「憂鬱症」這三個字,對現在的青少年似乎不是難事;然而,在二十多年前,台灣民眾對憂鬱症的認識卻相當有限、難以啟齒,根據我們的調查,當時將近七成民眾不太清楚如何區辨憂鬱情緒和憂鬱症,也不知道怎麼找與憂鬱症有關的求助防治資源和資訊。經過多年來的教育宣導,許多民眾、尤其是較年輕族群,對憂鬱症的觀念認知已提升許多。青少年憂鬱知多少? 依據我們歷年調查發現,十多年前,台灣青少年每五位有一位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專業協助,近年下降至每七位有一位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專業協助。雖然如此,整體而言,青少年憂鬱比例仍高;這兩年來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全球罹患憂鬱症和焦慮症比例大幅增加,年輕族群比其他族群更受影響,也因疫情使用網路時間更長。遭受網路霸凌而有情緒困擾比例更驟升,最新董氏基金會的調查結果發現,2.5%青少年曾經被網路霸凌,以全台110學年度國高中職數(117.3萬人)換算,全台有2.9萬名青少年被網路霸凌,而其近一年經常出現自傷或自殺企圖的比例就至少有3成。這是年輕世代面對的新危機,也是我們陪伴青少年、促進其身心健康過程中會面臨的挑戰。 一項由美國的遺傳學研究單位於2021年發布的調查指出,有16-24歲孩子的父母,僅半數能正確判別青少年的一般行為問題和心理健康問題。而參與調查的青少年中,近四分之三心理困擾的青少年希望父母能為他們尋求治療。而一篇發表於2021年5月《美國醫學會期刊網路版》的研究指出,12至17歲青少年的重度憂鬱症發病率從2011年的8.3%增加到2016年的13%。僅有三分之一的青少年接受治療。一般而言,憂鬱的青少年許多症狀和青春期受荷爾蒙影響的成長反應類似,例如易怒、好爭辯、不易集中注意力,有厭食或暴食等現象,所以覺察及正確辨識青少年的憂鬱情緒或憂鬱症非常重要,避免錯失、及時發現,避免錯過予以協助的時機,是進行憂鬱防治宣導教育最重要的目標與任務。善用社群平台,結合資源進行憂鬱防治宣導 幫助及陪伴青少年度過深具挑戰的身心轉換期,「了解」是促進心理健康的第一步,需要持續透過宣導教育提升其對心理健康正面的認知,與對憂鬱症的正確認知。父母教師們要學習辨識青少年的憂鬱情緒與憂鬱症,除了了解相關症狀之外,建議可進行憂鬱症校園普篩,找出高關懷族群適時予以協助。並鼓勵青少年要開口求助,當壓力或負面情緒累積已無法自行紓解,馬上尋求專業協助,別讓憂鬱情緒持續惡化。 對身為數位原生代的青少年而言,現今認識世界、獲取資訊、人際互動方式多透過網路,進行憂鬱防治宣導教育,要善用不同的社群平台,結合不同的資源,提供青少年適合也需要的資訊,例如董氏基金會創建華文心理健康網站、線上諮詢聊天室、憂鬱檢測量表及APP、設置例如FB、IG、TIKTOK等社群帳號,透過這些平台持續提供憂鬱與心理健康新知,並將許多資訊以圖像、影音方式呈現,更能吸引青少年,藉由這些管道宣導推播,讓青少年提升正確的心理健康知能。 心理健康促進與憂鬱防治是持續且漫長的教育過程。作為青少年堅強的支持後盾,可以把自己想像成青少年憂鬱調適的Google Map,能提供有需求的青少年對應的支持與資訊。就像在Google Map設定一個目的地(需求)後,提供他們多種選擇,讓青少年了解如何到達,可以依據的路線、交通工具與時間訊息、中間是否有需要的停靠點、鄰近還有甚麼餐廳、休閒娛樂場所等等。給予指引和正確的資訊、讓孩子知道怎麼獲得憂鬱防治資源、有哪些求助的選擇,只要願意面對,方向對了,就不怕到不了健康生活的園地。
-
2022-08-0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如黑洞般的青少年憂鬱症
【編者按】本週醫病平台的主題是「青少年憂鬱症」。感謝兒童精神科的領頭羊宋維村教授推薦這方面的權威陳質采醫師,由她主導之下,她以醫師的臨床經驗介紹在診斷上的困難以及治療的基本原則。並介紹兩位這方面的專家:「心理衛生專家」解釋心理健康促進與憂鬱防治是持續且漫長的教育過程,作為青少年堅強的支持後盾,可以把自己想像成青少年憂鬱調適的Google Map,提供所需的支持與資訊。「高中專任輔導老師」分享她多年與學校導師、家長合作的經驗,每位憂鬱症青少年個案都有獨特的故事與不同的需求,需要個別化制定輔導目標與提供量身訂做的輔導措施。 大腦其實是很複雜的器官,不能正常運作時,將影響人們日常生活的六大功能,包括思考、知覺、情緒、資訊接收、身體和行為表現;而這些功能又同時會受人、時、地及過去的生活經驗所影響,增加人們對精神疾病觀察和了解的困難。藉由大腦影像科學的發展,讓人們了解更多的大腦神經生理機制,使得心理的問題不只是意志力和心態因素,也包括大腦神經生理運轉的綜合結果。因此,所謂精神疾病的治療和康復過程,就無法像身體疾病(如感冒)的治療那麼簡單而單向,其病程更加漫長。民眾對大腦科學認知的不足,不只延緩精神疾病的早期發現,也影響人們對精神疾病的因應。舉例而言,生活中,對於罹患腹瀉的病人,人們不會覺得他不需要看醫師,只需要堅強努力去面對,但對於罹患精神疾病的病人,卻常被認為他們應該堅強勇敢些,最好靠自己的意志力克服。這樣的觀點,讓精神疾病的求助被汙名化為不夠堅強的行為;再加上受症狀等因素影響所造成的退縮及不願表達的行為特徵,讓求醫之路困難重重。近五年來,當全世界的青少年自殺率不斷以倍數攀升時,也凸顯了有情緒困擾的青少年,從早期發現到求助的重重障礙。 不只是悲傷的青少年憂鬱症 青少年憂鬱症,在習慣以「少年不識愁滋味」的社會文化氛圍下,更是疾病認知概念上的一大挑戰。罹患這疾病的青少年究竟有多少呢?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全世界青少年憂鬱症的盛行率為2至8%。董氏基金會2018年於臺灣六個直轄市,以國中與高中職學生為對象,使用青少年憂鬱情緒自我檢視表進行調查,在有效樣本3,478份中,發現13.3%的青少年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尋求專業協助。 著名的英國兒童青少年作家J·K·羅琳曾經如此形容憂鬱症:「很難向從來未曾經驗過的人描述,因為這不是悲傷。我知道悲傷,悲傷是哭泣和感受。但這是一種冷漠無感,完全空洞的感覺。」另英年早逝、深受憂鬱症所苦的美國作家內德·維齊尼(Ned Vizzini)也說過:「有時我覺得憂鬱症是應對世界的一種方式,就像有些人喝醉了、有些人吸毒、有些人則變得沮喪。因為堆疊在心理的東西太多了,必須做些處理。」健康因應,翻轉生活的不良循環 事實上,憂鬱症不僅是情緒低落,也影響了人們的想法、身體和行為,讓患者處於自我批評、記憶受損、猶豫不決、慢性疲乏、失去活力、人際退縮,讓進食、睡眠與作息變得混亂不正常。在青少年階段,這些症狀影響他們成長過程的規劃,使得生命任務無法履行,沒有成就感,也感到生命無望;而不健康的因應方式,更讓青少年陷入憂鬱情緒惡性循環的泥沼。 青少年若陷入持續的悲傷、無助、絕望、感覺自己毫無價值、內疚、無法感到快樂、學業表現下降,以及睡眠和飲食習慣改變,甚至是憂鬱激躁交替出現的躁鬱症;這些情況如果無法得到有效治療,青少年個案可能無法過上令人滿意、充實的生活,或進行日常活動。因此,精神藥物治療,如抗鬱劑、抗精神藥物、抗焦慮藥物,以及情緒穩定劑等,對於許多兒童和青少年個案來說,往往有其必要。若青少年出現嚴重的自傷自殺行為,為了能安全渡過這段情緒風暴,有時也會安排急性住院。 大多數兒童和青少年個案通過藥物會改善,將藥物與心理治療結合會更有效。在開始服用藥物之前,宜由兒童和青少年精神科醫師進行評估,以瞭解兒童和青少年個案是否有自傷風險的潛在因素,或罹患可治療的精神疾病,例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物質濫用、躁鬱症、焦慮症或飲食失調等,並與父母討論評估的結果、藥物治療目的、不治療的風險、以及藥物治療的療效與副作用。服藥治療期間,父母、主要照顧者和兒童青少年精神醫療專業人員應該合作、密切監測,以瞭解是否要增加或減少劑量來達到藥物治療的最佳效果。 有時自殺念頭或自傷的跡象和症狀很難發現,青少年個案可能不會直接告訴你這些念頭。但當青少年個案出現自傷、自殺未遂,激動、憂鬱、焦慮或恐慌發作惡化,易怒衝動、攻擊性或敵意增加,睡眠困難或失眠加重,花更多時間獨處等種種跡象,則應該監測病情是否正在惡化。另外,藥物治療的遵循性也是近年來鬱症防治探討的焦點,突然停用藥物可能會出現不適,也可能導致鬱症復發,宜在與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師討論下進行。 藥物、陽光、運動、放鬆、均衡飲食都是情緒重要的滋養因素,我們如果以溫暖接納的態度,結合不同資源,協助青少年控制、切割消極或不健康的行為與日常生活習慣,學習因應壓力的策略,覺察到自動化的不良認知,而從生活圈翻轉不良的惡性循環,青少年個案才有辦法找回原該屬於青春年華的健康與活力。透過各方一起攜手合作,讓處於冰冷黑洞、無助絕望的青少年,可以感受到每一道和煦的陽光,鼓舞每一點細微的進展,讓生活一點一滴成為可以接受的模樣,是這段康復旅程所需的重要指引。
-
2021-12-03 醫聲.慢病防治
艾成墜樓/憂鬱症與憂鬱情緒不同 需要專業治療介入支持
40歲藝人艾成今(17日)於新北市蘆洲捷運站墜樓身亡,根據噓星聞報導,艾成生前遭憂鬱症纏身,並與藝人妻子王瞳分分合合,也曾遭遇事業失利等狀況。台灣自殺防治學會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曾舉辦「揮別憂鬱陰霾,相伴治療旅程」憂鬱症專家會議,針對憂鬱症身心理症狀與成因,以及如何降低自殺意念進行討論。世界衛生組織(WHO)二○二一年的報告已公布憂鬱症是造成人類失能的第一大疾病,但在台灣,很多人仍只把「憂鬱」當成一種情緒,總是安慰患者「要加油」「要振作」,其實憂鬱症與憂鬱情緒大不同,它是一種精神疾病,需要專業醫師的精準醫療。台大醫學院精神科名譽教授暨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李明濱表示,從腦神經科學與臨床表徵來看,憂鬱症是一種症候群,情緒低落並伴隨與憂鬱相關的認知問題及生理症狀,持續超過一段時間,例如兩周以上,同時造成個人生活功能的障礙或苦惱,即界定為符合憂鬱症標準。至於憂鬱症的成因,是患者生理、心理和壓力多重元素的綜合。因此,精神科治療憂鬱症除了用藥,也會提供支持性心理治療及其他必要的身心治療。在治療方面,精神醫學科面對憂鬱症有幾大關鍵,李明濱說,憂鬱症有其異質性與光譜,包括不同性別、年齡、背景,都會造成憂鬱症的不同表現。高醫大附設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陳正生舉例,青少年憂鬱症較常以反叛和暴怒來表現,成年女性受經期影響,表現也不一定,老年人有時看起來失智,但本質卻是憂鬱症。在憂鬱症的光譜中,也常有共病現象,和其他身體疾病有因果或共存的關係。陳正生表示,例如中風或甲狀腺異常可能是憂鬱症的生理成因,疾病導致的失能是憂鬱症的心理成因,憂鬱症光譜會伴隨其他疾病變化,有時也合併不同的精神疾病,例如酒癮者的憂鬱症樣貌就不大一樣。在憂鬱症的光譜中,有一群人是藥物療效不佳的憂鬱症(TRD),約占憂鬱人口的三分之一。台北榮總精神醫學部社區復健精神科教授李正達指出,每個TRD的原因不同,治療上有不同策略,醫師要給予對的判斷和對的藥物,更一定要把患者視為獨特的個體,以人為本進行診治,明白他們有各自的問題,一一突破和改善,憂鬱症才有機會根治。李正達說明,從生物醫學來看,憂鬱症是暫時腦部迴路功能異常,但如果不治療,異常會變成持續功能顯著低下,甚至輕度的結構萎縮,治療憂鬱症是「和時間賽跑」,醫療愈早介入,愈能讓病人穩定,降低自殺意念,對社會的負面影響愈小。他也強調,重度憂鬱症雖然比較複雜,治療雖不容易,但仍有希望治癒,但TRD會慢性化,尤其高齡患者若未治療,可能誘發失智。李明濱提醒,面對憂鬱症患者,須多維思考才能提供適切治療,政府也要提早因應,為憂鬱症提供社區、家庭、健保等更多方面的支持。★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
2021-09-13 名人.精華區
張家銘╱自助、助人、求助 降低青少年自殺率
青少年心理健康議題近年受到世界各國廣泛重視。自殺是12至17歲青少年第三大死因,也是18至24歲青年第二大死因。台灣與其他國家類似,近年都面臨青年族群自殺死亡率上升問題,青少年自殺防治,刻不容緩。衛福部調查顯示,高達21.1%的國中生和18.7%的高中生曾認真的想過自殺。台灣青少年自殺人數在2017年至2019年從197人增為257人,增加33.2%,自殺通報由4905人增至為7901人,增加62.9%;而去年15至24歲自殺死亡率下降,但其中女性自殺率上升,原因有待進一步分析。「厭世代」 更加徬徨苦悶特別是千禧年後出生的世代,他們被稱為「Z世代」,也有人稱他們「厭世代」。他們出生就在網路、手機與各種社群之中。不缺物質,但也在變化劇烈年代中,徬徨、不安、苦悶、掙扎。如何理解並促進這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需要政府跨部會努力與民間共同參與,特別是衛福部與教育部等單位重視。根據董氏基金會過去調查發現,13.3%的高中職學生及18.7%的大學生有明顯憂鬱情緒,但僅十分之一因此求助輔導老師,四分之三的學生不願或很難跟父母說。當青少年有情緒問題與自殺風險,最能夠覺察與幫忙,往往是同儕朋友。中學課綱 研究納心理課題最近有高中生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上提案,認為教育部應將精神、心理疾病教育納入中學課綱,這個提案得到很多網友的回響與支持,很快通過附議,也獲得教育部回應,將由國家教育研究院研修課綱草案,函報教育部由課程審議委員會進行審議,教育部並將強化教師相關專業素養及知能,落實課程與教學。正因為青少年憂鬱症如此普遍,但又不願意求助,若能在中學階段就開始教導學生基本的精神與心理疾病議題,讓他們知道何謂憂鬱症、甚麼是自殺徵兆,並應強調「自助」、「助人」、「求助」 三個重點。「自助」是學會自我覺察情緒與舒緩壓力,避免累積成為憂鬱症。「助人」則是學會當同儕有問題時,如何陪伴、傾聽與支持,同時辨識自殺風險。「求助」是學會當自己或同儕有嚴重憂鬱或自殺風險時,如何轉介與尋求資源協助。若能如此,當可預防與避免青少年憂鬱症的產生,讓許多青少年的憂鬱症可以得到適當的陪伴與支持,而當嚴重憂鬱或有自殺風險時能及早轉介,應該也可以下降青少年的自殺。自殺防治,人人有責,防治青少年自殺不應只是校園內的事,青少年憂鬱防治與心理健康促進,需要全民共同參與。家長、老師、助人專業人員、社會大眾,以及在教育現場每一位,先做好自我身心健康管理,才能夠有效幫助受困的青少年,促進他們獲得適切的專業協助以及充分的關懷支持。●健康名人堂邀請國內外醫藥公共衛生專家分享健康觀點與視野,每周一刊出。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0-11-25 科別.兒科
如何幫孩子補充Omega-3脂肪酸?國內2專家發表臨床指引
很多家長知道幫孩子補充Omega-3脂肪酸很重要,但由於從未有相關的臨床指引,導致多數醫師不知道該如何拿來做為輔助臨床治療。 國際知名的營養精神醫學專家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張倍禎醫師、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副院長蘇冠賓教授近日接受國際期刊 Clinical Psychoneuropharmacology and Neuroscience邀請,發表「Omega-3脂肪酸在兒童青少年精神疾病之臨床指引」,透過回顧臨床試驗結論,制定臨床指引。蘇冠賓表示,這篇最新的論文統整所有關於Omega-3脂肪酸在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自閉症和兒童青少年憂鬱症的臨床試驗成效的結果,並且歸納出具體的臨床使用方針,對於個別疾病所使用的劑量、時間、評估、甚至副作用,都有明確說明,因此可以提供臨床醫師很大的協助。張倍禎表示,兒童、青少年精神患者接受專業治療少之又少的原因,不外乎是大眾對於看精神科的負面印象,擔心會留下紀錄、孩子需要長期服用藥物等。早期的介入和預防可以降低患者所帶來的社會經濟負擔,許多證據也支持早期營養介入可以保護患者腦部神經發展。張倍禎舉例,妊娠期Omega-3脂肪酸不足的研究發現,Omega-3脂肪酸攝取不足與孩子出生後的認知發展遲緩有相關性。甚至兒童的發炎指數或體內Omega-3指數,未來也將會是評估孩童對Omega-3脂肪酸治療反應的重要指標。張倍禎建議,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自閉症和憂鬱症的孩童個案,若想要搭配服用Omega-3脂肪酸,需先與孩童的精神科醫師討論,如果目前用藥反應良好,建議可以持續使用藥物並搭配Omega-3脂肪酸治療,除了加速改善症狀,也能強化治療效果,比單吃Omega-3有效,並建議應規則服用12周到24周不等。
-
2020-04-0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孩子迷「網路」 久坐也會增憂鬱
兒童清明連假明天開始,防疫時期,不出門旅遊是較好的選擇,但孩子玩電動或上網的時間可能增加,董氏基金會提醒,每隔30分鐘一定要站起來活動活動!根據2020年2月發表於《柳葉刀精神病學》期刊的研究指出,青少年久坐時間增加,會提高罹患憂鬱風險。該研究由英國倫敦大學針對4,257名青少年進行研究調查,受訪者於12歲、14歲及16歲時佩戴加速度感測器,在三天內至少追蹤其運動狀況10個小時,透過加速度感測器評估受訪者從事輕度活動、中度體能活動或者久坐,並以CIS-R及MFQ問卷測量其憂鬱狀況。研究結果發現,12至16歲的青少年,總身體活動量降低,若每天增加60分鐘的久坐行為,18歲時測量憂鬱分數增加了,如每天增加一小時的輕度活動,憂鬱分數則降低。持續出現較長時間久坐者,18歲時測憂鬱分數則高出28.2%。桃園療養院兒童精神科醫師陳質采指出,從公衛角度來看,通常認為增加年輕人的活動主要是為了身體健康,卻很少注意到運動對心理健康也有實證的效益。另外,輕度活動一般指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進行的活動,例如隨意走動(逛街購物或在家裡、學校走來走去)、鋪床、進餐、準備食物、帶狗散步、園藝和洗碗等。這些類型的活動較為可行,此研究也提供了青少年憂鬱症防治具體可行的方向。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因電腦、手機、平板等網路及遊戲使用的普及,讓年輕族群久坐的時間逐年增加,這研究顯示了「久坐與憂鬱症」有存在的相關性。葉雅馨說,對年輕族群而言,運動是必要的,但也不要輕忽輕度活動的重要性,而且輕度活動可近性較高,因此可以減少久坐的時間,像站著打電腦、設定時間提醒自己站起來喝水或飲料、走一圈或扭腰擺臀三分鐘,甚至與朋友打電玩聊天時,彼此提醒不妨站起來打或移動到不同的角落。不過,環境空間可能需要一點布置上的變動,讓它更容易成為生活的方式,可幫助提升輕度活動量,減少久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