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8 科別.心臟血管
搜尋
電燒
共找到
131
筆 文章
-
-
2021-01-24 科別.心臟血管
全球4千多萬人都中! 醫揭「3危險症狀」恐害中風、失智
一名47歲王老師喜好戶外運動,但去年開始感到心悸不適,運動時氣喘吁吁,工作及情緒大受影響,原本以藥物治療,卻遲不見效,經轉診詳細檢查後,發現為心室早期收縮及心房顫動所致,安排接受心導管電氣消融術治療,症狀大幅改善,且過程中不需使用X光,大幅降低輻射風險。 心悸、喘、疲倦 是心房顫動主要症狀在2016年全球約有4千多萬人有心房顫動的問題,主要症狀為心悸、喘、疲倦,且可能造成中風、心衰竭、失智症、憂鬱、生活品質下降、住院次數增加,甚至提升1.5至3.5倍死亡率。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律不整醫療團隊醫師莊傑貿表示,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此疾病初期為陣發性心房顫動,若無積極治療,則可能演變為持續性,接著變成永久性心房顫動,若到了最後階段才積極治療,恐效果不彰。 治療心房顫動 分心跳控制及節律控制2種莊傑貿強調,心房顫動治療方式可分為心跳控制及節律控制,前者可改善當下症狀,但無法終止心房顫動疾病的惡化;後者可有效遏止心房顫動惡化,並改善症狀,但要使用藥物達到長期節律控制相當困難,且可能產生藥物副作用。因此,使用導管電燒可有效達到長期節律控制,且效果是藥物的4-5倍。導管治療心房顫動通常要使用大量X光輻射來定位及監控導管的位置,X光透視時間往往超過30分鐘,令患者擔心是否造成輻射傷害,而使用心臟內超音波或經食道超音波加上3D定位導航系統,可以減少X光透視時間,甚至不用使用任何X光,即可完成導管治療。 無輻射導管治療 減少癌化、基因突變風險莊傑貿提到,透過無輻射導管治療心律不整,可以減少病患癌化及產生基因突變的風險,也可以讓執行導管的醫師、技術員、麻醉團隊免於輻射暴露,進而減少罹患白內障、腦癌、甲狀腺病變的機率,且導管中不用穿著沉重的鉛衣,也減少醫療人員骨骼關節因負重產生的職業傷害,如:椎間盤突出,可謂一舉數得。延伸閱讀: ·你的心臟健康嗎? 從這8地方check隱藏毛病 ·心房顫動中風的機率是一般人5倍! 5個常被忽略的小毛病都是重要警訊
-
2021-01-22 科別.心臟血管
解除心頭大患!台中榮總發表治癒4高風險心律不整患者
台中榮總今天發表運用低輻射三度空間立體定位儀、冷凝燒灼導管等二項技術治癒四名高風險型心律不整患者。其中,26歲的翁姓護士8年前在醫院實習時,因胸悶、心臟跳動的厲害,向醫師反映,馬上送急診,確診為心律不整,卻因病灶非常靠近心臟房室結,反覆多次燒灼無法根治,慢跑、旅遊擔心太累會發作,直到轉診至台中榮總心臟內科救治,去年12月手術,終於解除心頭之患,如今可放膽旅遊、跑馬拉松。台中榮總院長、國際心律不整治療權威陳適安教授指出,台中榮總發表這四位病患使用結合二項技術於高風險型心律不整的治療方式,在全世界的醫學文獻中,僅有非常稀少的兒童病患個案報告,而同一醫學中心連續四例成功的成人案例更是罕見。台中榮總心臟電氣生理科主任謝育整醫師說,陣發性上心室頻脈是年輕族群最常見的心律不整,三度空間立體定位儀精準定位,降低輻射線的曝露劑量,新型冷凝燒灼導管可降低併發症,二者結合來治療高風險型心律不整,在全球非常稀少。台中榮總發表治療四名病患都因反覆心律不整,經由轉診至台中榮總心臟內科門診,醫師研判其心律不整的病灶可能非常靠近心臟的正常傳導路徑(房室結),透過使用低輻射立體定位併冷凝燒灼,成功治療高風險型心律不整。陳適安說明,台中榮總及嘉義分院的心臟電生理團隊,近年來發展低輻射立體定位電燒灼手術,對於常見的心室上頻脈使用低輻射立體定位技術,去年共服務了22位成人病患,輻射曝露量較傳統手術大幅降低約90%,使得年輕心律不整族群可以在極低輻射線的曝露下,精準完成定位及手術,也提高了病患的滿意。未來台中榮總及嘉義分院的心臟血管團隊,除了以此技術持續服務中南部地區的心律不整病患,也歡迎全國心律不整病患前來就診。
-
2021-01-14 科別.消化系統
連續寒流!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增 醫師:有症狀快就醫
寒流不斷,許多人都注意要保暖防止心血管出問題,台中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張歐高奇醫師提醒,不只心血管,臨床已經發現,上消化道出血而接受緊急胃鏡治療的病人也跟著寒流而變多。醫師張歐高奇表示,門診許久未見的老病人在幾波寒流中出現在急診,緊急接受胃鏡處理的個案增加,尤其是原本胃或十二指腸潰瘍的病人,惡化成上消化道出血情形越來越多,他說低溫環境下,因為體內多種內分泌激素分泌異常,導致血管收縮,使胃酸分泌增多,導致消化性潰瘍面加大、加深,侵蝕周圍的血管,就出現胃或十二指腸潰瘍出血。一名85歲老翁長期背痛及腰痛,平時服用止痛藥治療,這波寒流來襲,一天清晨上廁所突然解了大量黑便,同時出現頭暈症狀,家屬緊急送到醫院急診,醫師評估檢查發現是上消化道出血,緊急經過內視鏡處置後才恢復。張歐高奇指出,病人出現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狀,常以解黑色大便表現;更大量出血時,大便會呈現暗紅色,有時會嘔吐出鮮血或咖啡色渣物質;也有病人伴隨出現頭暈、心跳變快、臉色蒼白、四肢冰冷、冒冷汗、呼吸困難等情況。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病人主要以藥物治療和內視鏡治療為主,張歐高奇表示,依不同出血部位及原因,內視鏡可以進行注射血管收縮劑、電燒止血、機械性壓迫止血法(如內視鏡止血夾)、血管結紮,或進行血管攝影的栓塞治療,到最後的手術治療,都依據病人狀況採取不同處理。他提醒老年人、服用消炎止痛藥物病人、長期服用抗凝血藥物的病人、長期酗酒、肝硬化及洗腎病人、幽門桿菌感染及之前有過潰瘍病史的人,都是上消化道因天冷而出血的高危險群;他也呼籲,屬於高危險群的人一定要做好保暖,避免酒、咖啡、濃茶、辛辣等刺激性飲食;平時保持充足的睡眠、勿熬夜;盡量紓解工作壓力,避免三餐不定時及暴飲暴食,並少吃不必要的止痛藥,降低出血危機,如出現消化道出血症狀,務必早就醫。
-
2020-11-26 科別.心臟血管
心悸、喘、疲倦小心是心房顫動! 死亡率增3.5倍,藥物無效該怎麼治療?
47歲王老師喜好戶外運動,但去年開始感到心悸不適,運動時氣喘吁吁,工作及情緒大受影響,原本以藥物治療,但卻遲不見效,經轉診詳細檢查後,發現為心室早期收縮及心房顫動所致,安排接受心導管電氣消融術治療,症狀大幅改善,且過程中不需使用X光,大幅降低輻射風險,令他相當安心。 心導管電氣消融術治療 症狀大幅改善、風險低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律不整醫療團隊醫師莊傑貿表示,術前患者先服用四週抗凝血劑,並經食道超音波確認無左心耳血栓,及接受心臟電腦斷層檢查以建構3D心臟模型後,手術當天再透過心臟內超音波及3D定位導航系統,使用射頻針穿刺心房中膈進入左心房,完成零輻射電燒治療心室早期收縮及心房顫動,當天患者治療後立即感受症狀完全改善,既能恢復優異工作表現,也重拾戶外運動的興趣。 心房顫動以心律不整最常見 3典型症狀要留意莊傑貿醫師指出,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主要症狀為心悸、喘、疲倦,且可能造成中風、心衰竭、失智症、憂鬱、生活品質下降、住院次數增加,甚至提升1.5至3.5倍死亡率;此疾病初期為陣發性心房顫動,若無積極治療,則可能演變為持續性,接著變成永久性心房顫動,若到了最後階段才積極治療,恐效果不彰。 治療心房顫動分2種 長期節律控制效果較藥物佳莊傑貿醫師強調,心房顫動治療方式可分為心跳控制及節律控制,前者可改善當下症狀,但無法終止心房顫動疾病的惡化;後者可有效遏止心房顫動惡化,並改善症狀,但要使用藥物達到長期節律控制相當困難,且可能產生藥物副作用;因此,使用導管電燒可有效達到長期節律控制,且效果是藥物的4-5倍。(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3生活習慣藏主動脈剝離地雷! 心臟血管外科告訴你為什麼短短時間內就會死亡 心臟血管支架什麼情況該裝?放置後就沒問題了? 這種情況必須動手術!醫師完整解析 
-
2020-11-13 癌症.抗癌新知
誤把黑色素細胞癌當黑痣 醫師籲:雷射除掉恐更嚴重!
看似無害的痣,竟是黑色素細胞癌的徵兆?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廖怡華指出,黑色素細胞癌是常見皮膚癌中最致命的一種,容易與良性的痣混淆,臨床上有病患接受雷射治療,反而延誤病情造成癌細胞擴散,等到可疑的痣擴大,病灶已產生傷口變嚴重時,往往已是癌症晚期。以黑色素細胞癌3C期為例,癌細胞因為已經擴散到淋巴結,病患五年存活率不到七成,術後復發率高達九成。廖怡華醫師表示,有熟齡病患到醫美診所求助雷射或冷凍治療除痣,但沒想到治療後,痣仍復發並持續擴大,經皮膚科專科醫師檢查才發現是黑色素細胞癌,治療因病情延誤而更加棘手。醫師提醒,無論雷射或電燒等除痣方式,都無法根除黑色素癌,更可能因延誤治療,造成癌細胞的轉移。然而類似案例常在門診中真實發生,該如何避免民眾誤診,錯過黃金治療期?廖醫師建議,如果身上有痣,可以從5個部分觀察是否有黑色素癌的風險:痣的形狀不對稱、邊緣不規則、顏色不均有異色、直徑大於0.6公分、外觀突起變大。廖怡華醫師提醒,只要有其中一個特徵就應該找皮膚專科醫師就醫,透過醫師肉眼和皮膚鏡檢查,必要時配合皮膚切片病理化驗,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避免惡化。指甲、腳底出現異常痣 當心癌細胞上身!黑色素細胞癌是皮膚表皮基底層產生黑色素的黑色素細胞,惡性分化時產生的癌變。目前台灣黑色素細胞癌以肢端型的發生率最高,病灶多長在手腳指掌或指甲。由於一般人很少注意腳底,加上黑色素細胞癌初期沒有症狀,不痛不癢,導致部分病患是被家人無意間發現或因不以為意,拖到很晚才就醫。至於為何會罹患黑色素細胞癌?廖怡華醫師說,長在背部或腿部的案例主要來自於過度紫外線曝曬引起病變,肢端型案例則可能與皮膚和外部環境摩擦接觸或外傷有關。黑色素細胞癌好發於50歲以上患者,男女比例差不多。黑色素細胞癌治療 手術切除為主當病患確診是黑色素細胞癌後,主要的治療方式是手術切除,在切除病灶時通常會檢測「前哨淋巴結」,以病理切片檢查判斷癌細胞是否有淋巴轉移,如果有淋巴轉移現象,癌症分期則為第三期;廖怡華醫師說,第三期以後的黑色素癌細胞全身擴散及局部復發的機率很高,因此針對第三期(淋巴轉移)及可切除的第四期(遠端轉移)病患,目前除了手術,還會搭配標靶藥物、免疫治療等輔助療法,降低復發機率。廖怡華醫師進一步解釋,在黑色素癌細胞中,訊息傳遞因子BRAF基因的活化對腫瘤的生長非常重要,而其中最常見的突變是發生在V600這個胺基酸位置,針對這個突變的藥物治療目前已有對應的標靶藥物可以使用。有一位50歲的病患,正值事業巔峰時被確診罹患黑色素細胞癌3C期,癌細胞已轉移到淋巴,復發的機率很高,他的黑色素癌細胞經過基因檢測,具有BRAF基因突變,於是術後搭配BRAF基因對應的輔助藥物治療,至今仍在定期追蹤,沒有復發。目前國內黑色素細胞癌病患中,約有近兩成病患有BRAF基因突變,廖怡華醫師說手術後搭配術後輔助治療藥物,可以阻斷癌細胞增生的傳遞路徑,延長病患的存活期,但使用該藥前,需要使用病患的外科檢體確認基因突變。另外近年也有免疫療法,靠提升自體免疫機能來對抗黑色素細胞癌,這些都被視為治療新契機,也讓人類面對致命的癌症,可以超前部署,預防惡化。判別好痣壞痣的ABCDE原則:A:對稱性(Asymmetry)指痣的外觀上下左右對不對稱。B:痣的邊緣(Border)若是皮膚病變,會有邊緣呈鋸齒狀,或是缺角、突起,或是沒有明顯邊界等外觀。C:顏色均勻(Color)正常的痣通常顏色均勻,如果痣看起來有不均勻的多種顏色,或是顏色深淺不一,都要留意。D:直徑大小(Diameter)若直徑大於6公釐以上,或是持續變大要注意。E:快速隆起或起變化(Elevation或Evolvement)如果痣快速隆起或是快速擴大,可能有問題。
-
2020-11-10 科別.心臟血管
心律不整提高死亡率1.5至3.5倍 心導管電燒治療效果佳
1名47歲老師喜好戶外運動,但去年開始感到心悸不適,運動時氣喘吁吁,工作及情緒大受影響,原本以藥物治療,但卻遲不見效,經轉診詳細檢查後,發現是心室早期收縮及心房顫動所致,經安排「心導管電器消融術(電燒)」治療,症狀大幅改善,且過程中不需使用X光,大幅降低輻射風險。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律不整醫療團隊醫師莊傑貿指出,患者的心電圖顯示有心室早期收縮現象,24小時心電圖則發現有陣發性心房顫動,心臟超音波也出現心臟舒張功能變差等情形;因病患正值壯年,且藥物效果不彰,加上心臟功能出現異常,經討論後,決定以心導管電器消融術治療。他說,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在2016年全球約有4千多萬人有心房顫動的問題,主要症狀為心悸、喘、疲倦,且可能造成中風、心衰竭、失智症、憂鬱、生活品質下降、住院次數增加,甚至提升1.5至3.5倍死亡率。疾病初期為陣發性心房顫動,若無積極治療,則可能演變為持續性,接著變成永久性心房顫動,若到了最後階段才積極治療,恐效果不彰。莊傑貿強調,心房顫動治療方式可分為心跳控制及節律控制,前者可改善當下症狀,但無法終止心房顫動疾病的惡化;後者可有效遏止心房顫動惡化,並改善症狀,但要使用藥物達到長期節律控制相當困難,且可能產生藥物副作用。因此,使用導管電燒可有效達到長期節律控制,且效果是藥物的4-5倍。導管治療心房顫動通常要使用大量X光輻射來定位及監控導管的位置,X光透視時間往往超過30分鐘,令患者擔心是否造成輻射傷害,而使用心臟內超音波或經食道超音波加上3D定位導航系統,可以減少X光透視時間,甚至不用使用任何X光,即可完成導管治療。他說,透過無輻射導管治療心律不整,可以減少病患癌化及產生基因突變的風險,也可以讓執行導管的醫師、技術員、麻醉團隊免於輻射暴露,進而減少罹患白內障、腦癌、甲狀腺病變的機率,且導管中不用穿著沉重的鉛衣,也減少醫療人員骨骼關節因負重產生的椎間盤突出等職業傷害。
-
2020-11-05 科別.心臟血管
經常胸痛頭暈?恐患「心房顫動」中風率高5倍
新北市一名58歲的顏先生,多年前曾做過心臟手術,術後也持續追蹤、回診,不過近日卻頻出現胸痛、頭暈,生活大受影響,即使醫師將藥物劑量提高,改善依然有限。顏先生日前來到台北慈濟醫院求診,心臟內科張耀庭醫師檢查後發現他患有陣發性心房顫動,若未及早治療,中風機率較一般人高出五倍,所幸在新式導管技術進行「冷凍消融術」後,顏先生隔天即出院,回歸正常生活。張耀庭指出,正常的心臟,由右心房的竇房結控制電氣活動及心臟跳動,而心房顫動的患者,因心房多處不正常放電,引發快速不規則收縮,導致造成心房無法有效收縮。若是血流凝滯鬱積形成血栓,則易引發中風,所以心房顫動患者中風的機率較一般人高出五倍。張耀庭說明,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臟節律異常,約占人口比例1%,且隨著年齡增加發生率愈高,65歲以上的病人的發生率更增加一倍以上。而高血壓、糖尿病、其他心臟功能疾病等病人,都是心房顫動高風險群,一旦發病,病人便可能飽受心悸、胸悶、胸痛、呼吸困難、頭暈所苦。在治療心房顫動部分,可分成藥物治療及侵入性治療,若藥物治療改善有限的患者,醫師會評估疾病狀況給予侵入性治療,如裝置節律器輔以藥物、熱射頻電燒或冷凍導管消融手術等。而新型的「冷凍消融術」是醫師以導管用微創的方式由鼠蹊部伸達心臟,經探測確認異常放電點後,將氣球充入低溫氣體,以整圈環形的方式進行冷凍治療,成功率可達70至80%以上,不只縮短手術時間、減低病人疼痛感,也降低嚴重併發症的發生率。然而,冷凍消融術並未適用於所有心律不整患者,張耀庭說,連續發作七天以上的持續性或永久性心房顫動,可能與慢性心臟病或結構異常有關,而非單純放電異常,需與醫師討論適切治療方式;另外,許多心臟病患者缺乏警覺,忽略身體警訊,確診時往往已演變成心衰竭,甚至是中風,民眾若出現任何不適症狀,都應積極就醫;若以藥物治療3個月以上,未見成效者,也建議與醫療團隊討論進一步積極治療。
-
2020-10-28 科別.耳鼻喉
鼻過敏治不好可能是營養不足造成的! 過敏人必吃的8種營養素,你常吃嗎?
現代人工作忙碌,經常三餐不定時,有時為求方便而選擇速食或超商微波食品當作一餐,導致營養攝取不均衡的情況越來越普遍。如果體內經常缺乏某種營養,除了影響代謝功能及兒童發育生長,有過敏體質或是慢性病史者,也可能因此病情加重。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指出,若能在飲食中多補充能增強免疫力的食物,如維生素、微量礦物質鈣、鋅等,並配合專業醫師的診斷治療,對於鼻過敏的病症防治有加成效果。 鼻過敏以過敏性鼻炎較常見 8成鼻病患者與營養素不足有關李宏信表示,鼻過敏通常以過敏性鼻炎較為常見,主因是身體對某些過敏原較敏感,引起鼻腔黏膜發炎腫脹,台灣常見的過敏原是塵蟎、灰塵等,但像是溫度或溼度變化過大、二手煙、空氣汙染等,也會讓鼻過敏更容易發作。事實上,體內營養素不足確實會使得抵抗力下降,患者因而對過敏原更加敏感,導致鼻過敏怎麼治都治不好,感到無奈與失望。研究顯示,台灣有8成鼻病患者都與營養素不足有關,但每個人的體質不同,需進行檢測並經過醫師評估及建議,再行治療或補充營養素。李宏信說明,像是維生素B群、C、D、E和一些微量元素如硒、錳、鎂、氨基酸等,就扮演維持免疫系統正常運作的重要營養素,一旦缺乏可能會引起免疫系統異常,這也是導致過敏反覆發作的原因之一。 治療過敏性鼻炎以藥物為主 新式的鼻過敏神經截除術助根治李宏信進一步解釋,過敏性鼻炎的治療以藥物為主,並盡量避免環境中的過敏原,服藥的缺點是容易復發,若成效不佳,患者亦可考慮改以手術治療,目前的手術方法有手術切除、雷射、電燒、微創、射頻電波及紅外線等,這些手術方式對一般鼻疾病有效,但對嚴重鼻過敏患者來說幫助不大,建議可透過新式的鼻過敏神經截除術,才能達到從根本治療的目的。過敏體質或對物質過敏等問題為主因之外,尚被醫學界所認定的另1項理論認為,鼻過敏是鼻內黏膜神經過度發達所致,神經分布密集受到刺激就鼻癢及猛打噴嚏,流出清水鼻涕及黏膜腫大,而造成鼻塞等症狀,因此醫學界提出1個從根本治療的方法,就是截除鼻黏膜內過度發達的神經來治療鼻過敏。李宏信分析,傳統鼻過敏神經截除術是使用經鼻竇法,需掀開上唇,鑿開鼻竇腔骨,再深入進行神經截除,因手術傷口大且位置靠近腦眼部,可能引發大量出血,而經改良後的新式鼻過敏神經截除術是經由鼻腔內,將特製高頻探頭直接接觸鼻內深處翼管神經口截除神經,過程約在半小時以內,有傷口小、流血量較少等優點,因病根截除故可說是幾乎不會再復發,在門診局部麻醉即可進行,術後即可返家,臨床症狀改善率高達7至9成,頗受患者及其家屬肯定及讚賞。 運動增強免疫力 日常飲食這樣吃家醫科醫師李政道建議,在手術治療過敏性鼻炎後,建議民眾可以多運動增強免疫力,日常飲食也要注意飲食均衡,可透過如大豆、菇類、五穀類、鮭魚、乳酪、蛋黃等,鞏固骨本,同時避免產生鼻過敏等各種身體疾病。(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換季過敏性鼻炎發作,一直打噴嚏? 鼻噴劑減緩症狀,6動作別做錯...第一點是關鍵 鼻過敏為什麼會讓眼睛紅癢? 醫師解讀背後原因
-
2020-10-10 科別.婦科
她新婚不久發現「卵巢畸胎瘤」恐不孕 醫師這樣說
30歲陳小姐才新婚不久,健康檢查時意外發現,卵巢畸胎瘤及骨盆內膜異位,醫師建議立即手術,以免影響生育能力,但她擔心傳統電燒手術可能「通殺」,危及卵巢功能,甚至提早更年期,而猶豫是否接受手術。三軍總醫院婦產部婦瘤科主任王毓淇指出,傳統腹腔鏡手術均以電燒來切割組織,效果不錯,但卵巢組織極為精緻,表面布滿卵子,電燒時,常毀損卵巢正常組織,影響「生」機。「年輕女性接受卵巢手術,首重卵巢組織的保留。」王毓淇補充說明,如果負責生育的卵巢損傷了,造成不可逆的傷害,這將是無可彌補的遺憾。為此,三總引進二氧化碳雷射光纖,透過二氧化碳氣體介質產生能量光束,來切割病兆,並予以融蝕與汽化,切割深度約0.1mm,對深度組織傷害小,且減少手術的出血。王毓淇說,二氧化碳雷射手術就像是高科技的武器,操作擊發之前,先以光點標示,加上強而有力的脈衝功能,讓醫師更能精準地切割,將對正常組織的傷害降至最低。王毓淇指出,雷射切割已將廣泛用於體外手術,例如,痔瘡、菜花,但幾乎很少運用在腹腔手術,原因在於必須配合特殊的雷射管線,才能讓雷射精準切割病灶。以陳小姐為例,罹患卵巢畸胎瘤、骨盆內膜異位,經由特殊雷熱管線,讓雷射光以點狀方式來切割病灶,一點一點地融蝕與汽化,得以盡量保留卵巢組織,不致影響日後做人計畫。
-
2020-09-14 科別.心臟血管
心臟亂跳找不到病灶 AI助心房顫動電燒術定位
心房顫動是常見的心律不整,台灣的盛行率約1%至2%,約有46萬民眾曾發生心房顫動,且隨著年齡老化,盛行率會越來越高。電燒手術在心房顫動治療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北榮心臟內科主任林彥璋表示,過去要找到確切電燒位置,需要定位上千次,現在透過AI(人工智慧)輔助,不僅可快速定位病灶,也能計算出不同部位電燒後的復發率,以利醫師判斷。隨著電腦計算能力大幅提升,人工智慧(AI)技術也蓬勃發展,且正廣泛運用於醫療和健康照護領域,透過大數據的分析不僅能夠輔助診斷,還能預測疾病風險,提供更精準的醫療。北榮今舉辦「人工智慧在心臟血管疾病之最新發展」研討會,北榮副院長陳適安便提到,「預防勝於治療」,AI也可以用來開發藥物,透過數據快速找出適合治療的藥物;也能用來快速判讀影像資料,降低耗費的成本、提升效率。而早期偵測疾病對心臟血管疾病非常重要,而現在智慧手錶等穿戴式裝置也可以偵測心房顫動,但如何減少雜訊、更快速判讀,是全國心臟血管中心可以互相努力的地方。AI也能用來作為心臟手術的輔助。以心房顫動的電燒手術為例,林彥璋說,過去電燒手術麻煩的地方在於需要使用訊號分析工具做幾千次的高密度定位,知道哪些地方會不正常放電,「就像房間漏水,要掃過整間房間才能抓漏」。而且過去可能會找出很多不正常放電的位置,因為不同的位置之間可能會因為電傳導的關係相互作用,因此必須一一判讀哪些是重要需燒掉的點,哪些相對不重要,因此會燒灼許多位置。林彥璋說,透過AI,只要照了病人的斷層掃描放到系統裡,系統便會和資料庫做比對,連一般常人無法感知到的「蛛絲馬跡」一併做運算,定位出核心的燒灼點,不用再「燒很多地方」,且把最關鍵的部位先解決,心臟功能反而可以獲得改善。他說,這套系統是用100位病人作為範本,將近4萬多筆資料來訓練AI,最後使用11個病人驗證,準確率高達97%,目前正在向食藥署申請許可證,希望未來能廣泛用於臨床。
-
2020-09-11 科別.婦科
同卵雙胞胎驚見「無心怪胎」 長庚射頻燒灼術助減胎
隨人工生殖的發達,懷上雙胞胎的機率愈來愈高,懷上雙胞胎時,其中一胎出了問題,恐成為棘手的問題,台北長庚醫院產科主任蕭勝文今年已收治5位懷有「單絨毛膜雙胞胎」的產婦,其中皆有一例異常,若不及時處理異常胎兒將影響另外一名寶寶,團隊運用「射頻燒灼術」執行胎內治療,終止異常胎兒的血流,保住另一名健康寶寶。27歲的呂姓女子,去年順利懷上第二胎,且是同卵雙胞胎,全家喜迎雙胞胎時,卻在懷孕第13周發現胎兒異常,其中一個為無心怪胎,經轉介至台北長庚治療,在孕期第17周時,採「射頻燒灼術」保住另一胎;另一位黃姓女子同樣懷上同卵雙胞胎,16周產檢時,發現其中一個胎兒生長遲緩合併水腫,在22周時接受「射頻燒灼術」減胎,保住另外一名胎兒。台北長庚醫院婦產科主任洪泰和表示,雙胞胎分為同卵雙胞胎和異卵雙胞胎,同卵雙胞胎是由單一卵子先受精,再分裂為2個胚胎;同卵雙胞胎依受精卵分裂的時間點差異,可能出現1個或2個胎盤,當兩個胎兒各自有自己的胎盤時稱作雙絨毛膜雙胞胎,當2個胎兒共用1個胎盤時,就稱為單絨毛膜雙胞胎。根據統計,單絨毛膜雙胞胎的發生率約千分之三,較容易產生孕期併發症,包括:雙胞胎輸血症候群、選擇性胎兒生長遲緩和無心怪胎,指沒有心臟的構造僅有下半身軀體的畸型。洪泰和指出,雙胞胎輸血症候群需接受胎兒內視鏡雷射手術治療;但選擇性胎兒生長遲緩和無心怪胎,因和健康的胎兒共用胎盤且有血管相通,若不及早介入進行醫療處置,血液會不斷輸給異常胎兒,導致健康胎兒水腫、貧血,甚至胎死腹中。蕭勝文表示,保住雙胞胎中的健康胎兒,減胎是必要措施,目前國際上使用的減胎方式,以「胎兒內視鏡雙極電燒」和「射頻燒灼術」為主。射頻燒灼術目前被廣泛應用於治療小型肝腫瘤,是藉由超高頻振動產生的熱能,在不破壞正常肝細胞的情況下消滅癌細胞。蕭勝文說,台北長庚將此技術新應用於單絨毛膜雙胞胎的減胎手術,經超音波指引下,以射頻燒灼阻斷異常胎兒的血流供給,達成減胎目的,也是目前國際上對單絨毛雙胞胎減胎的趨勢。蕭勝文表示,胎兒內視鏡管徑較粗為0.35公分,射頻燒灼針直徑僅0.14公分,因此術後產生破水危險的比例相對低很多;目前收治5例個案皆成功減胎,手術時間在17到23周之間,健康胎兒存活率達到8成,出生周數落在28到38周,治療成果與其他國家相當。
-
2020-08-18 科別.心臟血管
成大醫院首例無輻射電燒 治癒孕婦心律不整
成大醫院以「無輻射電燒」成功治癒心律不整的孕婦,希望能夠推廣到其他的心臟手術,讓輻射對健康的影響降到最低。成大醫院心臟血管科主治醫師陳儒逸昨日指出,該名患者是在懷孕24周時,突然感覺心跳加速,快要昏倒,而急診就醫,經量測心跳超過每分鐘160下,診斷為陣發性上心室頻脈合併血壓下降,由於是孕婦,投藥治療多所顧忌,經醫療團隊評估後,以「無輻射電燒」成功治癒。這名孕婦接受無輻射電燒是成大醫院首例,目前最新的歐洲心律不整治療指引已將「無輻射電燒」用於孕婦,列為「中度推薦」。「無輻射電燒」是利用貼片取代X光機,達到立體定位心臟及導管的效果,讓醫師可以在完全無輻射的情況下幫病人進行電燒,醫師也無需再穿著鉛衣,達到雙贏。成大迄今已累積30多例「無輻射電燒」經驗,所需電燒時間已與傳統電燒無異。一般心律不整的治療選擇,不外乎藥物或電燒。陳儒逸表示,傳統電燒治療需透過X光機的照射輔助,才會知道導管位置以記錄心電訊號及電燒,X光機記錄十分鐘,等同於照了兩百張胸部X光,這樣的輻射劑量有可能增加胎兒先天畸形及生長遲滯的疑慮。現在則有「無輻射電燒」,可以達到無輻射的治療。陳儒逸相信,「無輻射」的觀念及技術會影響到未來的醫療,應用到所有心臟植入性電子儀器的置放等其他醫療,真正達到「無輻射」的治療時代。成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游振祥指出,唯有在孕婦身體健康無虞的情況下,胎兒方有良好的生長環境。如果孕婦有心律不整引發心臟功能受損的症狀,就必須給予妥善的治療,才能確保母胎的健康,而電燒治療則是一種選擇。傳統上可以請孕婦穿上鉛衣,以減少胎兒受到輻射的影響,現在有無輻射電燒之醫療技術,便可免除受到輻射的顧忌。成大醫院心臟血管科主任趙庭興指出,心律不整是臨床醫師常遇到的疾病,但大部分的病人都會先採取隱忍及觀望的措施,等到症狀加劇或頻率增加,才會到醫院急門診尋求治療。對孕婦而言,最適切的處理方式,應該是與心臟科與婦產科醫師討論所有可能治療的利弊得失後,再做最後選擇。
-
2020-08-14 科別.泌尿腎臟
老婆快外遇!練九九神功血管慘斷 醫讓5旬陽痿男重回16歲
男性若有勃起功能障礙時,誤信偏方,仍應尋求正確醫學管道治療。58歲的潘先生8年前床笫之事出現障礙,在許久未跟妻子恩愛下,感覺妻子似有「向外發展」的跡象,經試過坊間秘方、壯陽藥都無效,最後鼓起勇氣就醫,泌尿科醫師發現是陰莖血管滲漏導致,經「陰莖靜脈截除術」六小時治療後,潘先生重拾性福,覺得狀況「比16歲時還好!」沒想到「性福」好景不常,潘先生三年前求好心切跑去練九九神功,但過程卻因練太重、一陣刺痛下,居然把手術接起的血管弄斷,只好再次進行手術,恢復往日雄風。收治潘先生的中山醫院高階顯微血管重建中心醫師許耕榕表示,勃起功能障礙有許多種原因,其中陰莖靜脈滲漏是關鍵因素。男性陰莖正常勃起時,血液會經由陰莖動脈流入海綿體而充血膨脹,但若靜脈滲漏,血液會很快流出陰莖海綿體,導致不持久或陽痿。而陰莖靜脈截除手術,就是把滲漏的靜脈截除或綁紮,讓血液不會從海綿體漏光。許耕榕說,而在先排除有特殊疾病及心因性的勃起功能障礙下,患者進行海綿體攝影檢查,即可診斷是否有靜脈滲漏狀況。許耕榕舉例,陰莖靜脈滲漏「就好像一個茶杯杯底有漏洞,茶杯就不容易斟滿,當洞小的時候、多加點水可以彌補,如現在威而鋼類藥物做的事」,但是如果洞大一點,基本上拚命灌水也沒有用,還是要以陰莖靜脈截除手術修補滲漏。而此方式也比外國醫師手術時習慣用電燒止血,恐讓血管因灼傷組織而阻塞,使勃起功能受影響來的合適。許耕榕今同步舉行《男性雄風再造解密》新書發表,分享他多年來致力鑽研男性陽痿手術的多項研究成果,許多醫師、他曾救治的患者都前來送花致意。
-
2020-08-13 癌症.抗癌新知
早期肝癌存活率 最新統計嘉基領先全國平均值
衛福部國健署最新統計,早期肝癌民國102年到106年平均治療存活率為59.87%,嘉義基督教醫院為63.84%,不僅領先全國平均值,也高於醫學中心,嘉基採「肝癌電燒」,降低治療危險性,一名劉姓男子利用電燒治療肝癌,當時住院僅4天,已5年未復發,許多朋友都不知道他得過肝癌,感謝嘉基讓他恢復健康身體。嘉基院長姚維仁、胃腸肝膽科醫師陳柏岳等人今天透過「嘉基早期肝癌存活率優於全國」記者會,慶祝近5年的亮眼成績,院方也以牛肝示範電燒狀況,被治癒的劉男也現身說法。劉男說,他是65歲的退休勞工,本身患有慢性C型肝炎數十年,過去由於沒有症狀,並未定期追蹤,5年前,他因稍感疲憊,前往嘉義基督教肝膽科求診,發現代表肝癌指數的胎兒蛋白暴增,於腹部超音波下發現3公分的肝癌,接受肝癌電燒治療,又服用C型肝炎的新式口服抗病毒藥,將困擾數十年的C肝病毒清除,如今都未復發。陳柏岳表示,過去的早期肝癌患者,多半只能接受開刀切肝或是風險更高的換肝手術,對於年紀較大、體能較差或是無法承受重大手術的患者而言,是高危險性治療,嘉基讓早期肝癌患者接受「電熱射頻燒灼術」,也就是俗稱的「肝癌電燒」,得到相當大的成效。陳柏岳說,肝癌電燒的最大好處,就是對於中小型的肝癌,可以達到與開刀或換肝相同的治療成功率,在患者身上只會留下微小的電燒針傷口,住院時間多半只有3到5日。陳柏岳表示,嘉基對較大型的肝癌,也能採取多針燒灼治療,2年前引進最新的肝癌微波治療,肝癌清除更迅速,也買入最新的腹部超音波機型,可以融合患者的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影像,搭配去年台灣剛引進的超音波顯影劑注射,幾乎可以讓所有肝臟內躲藏的腫瘤全部現形。
-
2020-07-18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肝癌醫療進步 病患延年不是夢
弟子去探望病危的師父。師父:「我快要死了,你們要保重!」弟子聽了,一則以喜,一則以憂,憂的是師父要走了,喜的是好不容易等到這一天可以…。師父看在眼裡,輕描淡寫講了一句:「弟子,你年紀也不小了,也請好好準備了!」還是師父厲害,一眼洞穿徒弟的心裡。「長江後浪推前浪,而後浪總是死在沙灘上…。」就醫療上而言,很多醫療技術是需要傳承的,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就是這個道理。在醫師的養成過程中,需要不斷的研修,不斷學習,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開創新的醫療技術,將不可能治療的病化為可以治療的病。以肝癌來說,在民國60年以前,肝癌幾乎都是末期才發現,大部分的病人都是大著肚子、皮膚黃、眼睛黃、體重減輕才來求醫。因此,從症狀出現到往生,通常平均只有三至六個月。民國70年代,隨著超音波技術的發達,甲種胎兒蛋白檢測的普遍,肝癌可以早期發現,可以手術切除的病例越來越多,80年代之後,不能手術切除的病人也可以接受栓塞治療。而民國85年代左右開始,如果腫瘤體積小,也可以做電燒治療,將肝癌燒掉達到根除的效果。同時,如果肝硬化厲害,肝癌一再復發,肝臟移植的開發更是釜底抽薪,重獲好心「肝」的方法。近年來,隨著對肝癌致病機轉的研究越來越進步,標靶藥物出現以及最近的免疫療法的開發,讓許多末期肝癌病人可以獲得不錯的治療效果,雖然根除的比例不多,但達到「延年益壽」的病人越來越多,存活率也越來越提升。而這些進步都是全世界許多學者前仆後繼努力不懈的結果,也就是說,醫療要進步一定要不斷的研發,群策群力才能將難纏的癌症,例如肝癌,慢慢駕馭,減少對國人健康的威脅。●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好心肝會刊91期已出,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0-07-16 科別.皮膚
買點痣筆除痣、斑? 食藥署:操作不當恐留疤、蜂窩性組織炎
若操作不當,恐留下疤痕最近市面上出現許多「點痣筆」,號稱用低頻電燒原理可以消除黑痣、除斑與除刺青,以吸引民眾購買。對此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表示,點痣及除斑的原理是電燒或雷射,如果操作不當,不只會將痣或斑點燒掉,還很容易燒到周圍皮膚組織、留下疤痕;若是不小心受到感染,也有可能造成蜂窩性組織炎,風險很大。點痣除疤屬於醫療行為,「點痣筆」已觸法消除黑痣、除疤、除斑及除刺青都屬於醫療行為,應由合格醫師使用食藥署核准的醫療器材進行治療。點痣筆沒有經過食藥署核發許可證,若宣稱療效,就已經觸法。食藥署建議大家,應選擇經驗豐富的專科醫師及合格的醫療院所,透過合法的醫療器材做進一步治療,否則可能會因操作不當,留下更多遺憾。
-
2020-07-07 科別.消化系統
B肝帶原沒追蹤…突見肝腫瘤
65歲林先生B型肝炎帶原超過30年,但過往並無定期追蹤檢查,近來因食欲愈來愈差,因此就醫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有一顆約三公分肝腫瘤,再經腹部電腦斷層檢查後確診為肝癌。經射頻燒灼術治療後於門診持續追蹤,至目前未發現肝癌有復發情形。台灣為肝癌高度盛行國家地區,最常見的肝臟惡性腫瘤位居台灣十大致死癌症第二位,不可小覷。B型肝炎、C型肝炎、酒精性肝病及肝硬化,都會增加肝癌發生率。肝癌最讓大家輕忽的是,其發生初期並不會有明顯的臨床症狀和病識感,因此有上述症狀的病人都應定期接受肝臟追蹤檢查,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如此可增加生存機率。在選擇肝癌治療方法前,必須先考慮腫瘤大小、數目、位置、肝硬化的程度、是否有肝臟外轉移、是否有血管侵犯及其他身體狀況等,才能決定最適合的治療方式。早期肝癌病人,可以考慮接受外科手術治療或肝癌射頻燒灼術(俗稱電燒治療),而肝臟腫瘤數目在3顆以下且都不超過3公分,或是單顆且最大5至6公分左右的病人,可以考慮接受肝癌電燒治療,特別是不願意或不適合接受外科手術治療的病人,肝癌射頻燒灼術是一種很好的治療選擇。至於中晚期肝癌病人,能夠接受手術切除或電燒的機會不多,因此治療效果比較差,也容易復發,中期肝癌病人可以考慮肝動脈栓塞或肝動脈灌注化療,而晚期肝癌病人可以選擇標靶治療或免疫療法。通常早期肝癌病人因沒有明顯的症狀而不容易發現,建議有慢性肝病B型肝炎、C型肝炎、酒精性肝病及肝硬化的病人,都要定期接受抽血及腹部超音波檢查,最好能每半年一次,倘若真的發現肝腫瘤,必須與和消化科主治醫師共同討論日後最適合的治療方式,及早發現,永絕後患。
-
2020-07-07 科別.消化系統
胃食道逆流會變癌?醫師提醒這項警訊別不當一回事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壓力大,飲食時間不固定,讓你胃食道逆流?」這恐怕是許多台灣人的生活寫照。食道在胃酸長期刺激下,有可能出現異常黏膜組織「巴瑞特氏食道」(Barrett’s Esophagus)。如果即時發現即時處置,有機會在轉化成食道癌前,趁早消除異常組織,降低生命危害;但如果沒能即時發現,生活飲食習慣也沒改變,就有可能癌化並威脅性命。衛福部日前發布10大癌症死因,食道癌死亡人數排名占總癌症死亡人數第9位;而國健署公布最新的國人10大癌症發生率,食道癌是癌症死亡排名第10位,顯見食道癌對國人生命威脅之大。 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朱光恩表示,食道黏膜與胃部黏膜不同,無法承受胃酸高強度腐蝕,食道與胃部中間有賁門緊縮間隔,照理來說胃酸無法流到食道,但壓力大、飲食不正常、愛吃酸辣等因素,胃酸經常大量分泌流出賁門到食道,發生次數太多,食道黏膜細胞有可能在不斷傷害修復中,發生細胞變異。 朱光恩也說,不是所有胃食道逆流患者,都會出現「巴瑞特氏食道」,臨床上不是很常見,但是確診有「巴瑞特氏食道」,轉化成癌細胞機率就非常高,日後恐增加罹患食道癌的機率。原因在於「巴瑞特氏食道」黏膜與正常食道黏膜會產生競爭,加上胃酸持續傷害,癌症發生機率就立刻提升,但是「巴瑞特氏食道」沒有明顯症狀,只能仰賴檢查才能發現。 朱光恩解釋,大部分「巴瑞特氏食道」病患,不會有明顯症狀,多數是因胃食道逆流,接受為檢查時發現。檢查醫生必須非常有經驗,檢查時發現食道賁門附近,會有一些粉紅色異常組織,一旦發現會立刻切片檢查,大概3天就可以回醫院看檢驗報告。假使確定發現「巴瑞特氏食道」,會再約病人回診,用內視鏡電燒治療。 朱光恩強調,大部分接受電燒治療病患,不會有很大的風險,由內視鏡深入把異常黏膜燒掉,但如果範圍太大,則會轉介外科醫師執行手術。當異常黏膜去除後,正常黏膜就會慢慢恢復,剛開始幾天食道會有些不舒服,但這種不適的感覺會慢慢退去消失,患者除要服用一段時間藥物抑制胃酸外,本身生活形態與飲食習慣也應做改變。 朱光恩提醒,接受電燒去除「巴瑞特氏食道」(異常黏膜)患者,3個月後要在接受1次胃視鏡檢查,確認傷口恢復狀況,或有沒有其他異常黏膜,如果都正常就可以算完全康復,未來演化成食道癌風險也可說趨近於零。不過,若飲食依舊不控制,仍然喜歡吃重油、酸辣、味道重的食物,如果再加上吸菸,相同疾病可能會再反撲。(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咖啡、甜食不是「火燒心」唯一凶手! 飯後2行為也NG 胃食道逆流吃胃藥無效? 「這問題」恐讓你都白吃了 最新!國人10大死因糖尿病居第5位 糖友營養補充選對了嗎? 缺血性腦中風不分季節如未爆彈 炎炎夏日怎麼預防?
-
2020-07-06 科別.心臟血管
一生氣就覺得心臟「嗶啵跳」? 醫師曝恐怖後果
40多歲黃太太是家庭主婦,從半年前開始,常感到胸悶不舒服,尤其小孩上國小之後,每次看到小孩考試成績不好,又不聽話,一生氣就覺得「心肝嗶啵跳」,看遍各科也找不出原因,甚至以為是自己太焦慮因而求診精神科,但經過治療,心悸胸悶狀況也未緩解,輾轉至心臟內科檢查,確定是「心室早期收縮」,也就是心律不整引起。萬芳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莊再庚表示,一般來說,如果是在靜止而非運動或情緒激動的狀態下,基本上是感覺不到自己心臟在跳動,不過,心律不整的種類很多「心室早期收縮」就屬於心臟的心室裡有不正常的放電點,有時會覺得心臟過快而感到心悸,有時又因為不正常的心跳先搶拍,因此打出來的血液量比正常來得少,會有心跳空虛感。傳統治療大多以服藥控制為主,但對有些病人而言治療效果有限,且如「心室早期收縮」發作頻率高達10,000次/日以上,或心跳頻率超過全天總心跳的1/10,合併出現胸悶、心悸等臨床症狀,則建議使用「3D立體定位熱射頻燒灼術」治療。莊再庚說明,3D立體定位熱射頻燒灼術是先以3D立體圖建構出病人的心臟腔室,準確找出導致心律不整的放電點,將不正常的放電點燒掉,解決心頭大患;且電燒手術傷口小恢復期快,手術第二天就能出院,在術後三個月內回診確認無礙,此後再也不須用藥治療。心室早期收縮的病人最常反應自己的心跳有時跳很快,有時卻突然漏半拍,有些人則是會有胸悶、心悸、暈眩等症狀,莊再庚提醒,由於病徵不明顯因此容易被忽視,但長時間的心室早期收縮可能會造成心臟衰竭,嚴重可能會猝死,因此若是有相關症狀,還是盡早就醫治療,以免發生憾事。 延伸閱讀: 天氣太熱真的會「傷心」! 身體出現8狀況都是心臟病前兆 心血管疾病最無情! 力行4件事遠離台灣人二號殺手
-
2020-07-04 科別.皮膚
紫外線超毒!陽光曝曬皮膚3部位最易長出癌
73歲林先生,約1個月前注意到頸部皮膚突起一個腫塊,最近快速變大,2週內就長到2倍大,且周邊紅癢,就醫檢查發現,腫塊表皮有角質層增生,無壓痛感,經切除後病理化驗證實為惡性角化棘皮瘤。書田診所整形美容科主任醫師黃季怡表示,角化棘皮瘤又稱皮脂軟疣或假癌性軟疣,是一種快速生長的腫瘤,發生在毛囊角化上皮的增生性病變,部分角化棘皮瘤可能有惡性變化;且好發於中老年男性,常出現在皮膚曝曬陽光的部位,如臉部、脖子、手臂等,發生原因可能是長期紫外線照射、人類乳突病毒感染,或是毛囊的細胞變異分化而來。外觀有何特點?黃季怡說,外觀是單一圓形的突起腫塊,中央明顯凹陷,有些類似火山口狀;在凹陷位置充滿角質鱗屑,外緣則是平滑且充血泛紅的皮膚。此外,通常伴隨搔癢不適,同時生長非常快速,可能短時間內變大;由於角化棘皮瘤在外觀與鱗狀上皮細胞癌、基底細胞癌、日光角化症、脂漏性角化症相似,須以病理切片鑑別診斷。治療方面,部分角化棘皮瘤會自行結痂脫落,未自行脫落的會先以冷凍或電燒灼治療,反覆在同一位置發生者,會建議手術切除並做病理切片,有時可能需要輔助性局部放射線治療。平時養成防曬的習慣,避免皮膚接觸過多紫外線有助於預防角化棘皮瘤的發生。黃季怡提醒,身上出現不明的腫塊時應儘早就醫,特別是腫塊在短時間變大千萬不可輕忽,角化棘皮瘤的生長非常快速,多數為良性皮膚腫瘤,但如懷疑有惡性變化應切片檢驗,積極治療。延伸閱讀: 別再說蚊子愛叮酸性體質! 4特徵才是蚊子的最愛 高溫真的會熱死人! 教你5個網友都在用的消暑法
-
2020-07-03 癌症.肝癌
晚期肝癌又轉移 質子合併免疫治療新希望
大於5公分的晚期肝癌腫瘤可能遇治療瓶頸,長庚醫院臨床發現,質子治療有助控制腫瘤。如果已轉移,搭配免疫治療也有助提升存活期,但如果腫瘤小,開刀和電燒仍是首選。長庚醫院今天舉行記者會分享質子暨放射治療中心治療成果,60多歲林先生2年多前體重一下子掉8公斤,加上腹漲、食慾變很差,經家人苦勸終於就醫檢查,竟是晚期肝癌,腫瘤已大到13公分。晴天霹靂的林先生接受化學栓塞治療,病況仍惡化甚至轉移,轉到林口長庚醫院。為提高治療效果及存活率,接受質子放射治療縮小肝臟腫瘤,且接受免疫治療,共同消滅殘存癌細胞,經8個月治療,腫瘤完全消失。質子暨放射治療中心主任張東杰表示,肝癌居台灣癌症死因第2名、男性癌症死因第1名,估計國內每年約1.1萬名肝癌病患,50歲左右最常見,主要是B型或C型肝炎。張東杰說,原發肝癌主要治療方式以手術、電燒為首選,但如果肝功能不佳、年齡太大、腫瘤位置不佳或有血管被侵犯,不宜手術;腫瘤如果大於5公分、位置靠近血管,也不宜電燒。雖然肝臟移植是好方法,但肝臟來源非常有限。林口長庚醫院公元2015年底開始使用質子治療,從接受質子治療的600多名肝癌病患成功經驗發現,質子有非常精準的特性,病患治療後2年內肝癌局部控制率達94%;對較棘手、大於5公分的肝癌腫瘤控制率也可達93%。不過,張東杰表示,如果腫瘤很大,可能有較嚴重皮膚及腸胃道副作用。早期曾有2名病人因副作用需住院手術,近期因經驗累積,已未見嚴重副作用發生。張東杰說,質子治療對腫瘤第4期、較大腫瘤、肝功能差及年紀較大等不能進行其他治療的病人有好處,但如果病人肝功能非常差、腹水很多且一直反覆發生則不宜,須醫師審慎評估;如果腫瘤小於5公分,仍建議以開刀和電燒為首選。據臨床經驗,張東杰表示,晚期肝癌但沒轉移者,接受質子治療後有超過5成存活期都長達數年;有1/3到1/2患者接受質子治療一段時間後,仍可能在其他肝部位或其他器官長出新腫瘤。如果肝癌已轉移,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侯明模表示,以目前臨床試驗結果顯示,晚期肝癌病患單獨使用免疫藥物PD-1抑制劑,約15%病患會有很明顯的腫瘤縮小,甚至消失,如果再搭配標靶藥或它種免疫藥物合併治療,能讓3成病患腫瘤得到良好控制。侯明模說,這樣的治療成果其實比以往有長足進步,但為找出能繼續提升療效的方法,林口長庚醫院追溯近3年接受免疫治療且合併質子放射治療肝癌患者共25人發現,不論療效或存活率都大幅上升,疾病控制率可達8成,且不增加治療副作用。
-
2020-06-30 科別.皮膚
脖子小腫塊莫輕忽 小心癌上身
夏天陽光熾熱,不做好防曬,小心長出角化棘皮瘤,更可能演變成癌上身。今年73歲的林先生,約一個月前注意到頸部皮膚凸起了一個腫塊,雖然沒有壓痛感,但兩周內就快速長成兩倍大,約1.5公分大小,且周圍紅癢。就醫檢查發現竟然是惡性角化棘皮瘤,所幸切除乾淨後已經痊癒。書田診所整形美容科主任醫師黃季怡表示,角化棘皮瘤又稱皮脂軟疣或假癌性軟疣,是一種快速生長的腫瘤,為發生在毛囊角化上皮的增生性病變。角化棘皮瘤外觀是單一圓形的突起腫塊,中央有明顯凹陷,有些類似火山口的形狀;凹陷位置充滿角質鱗屑,外緣則平滑且充血泛紅的皮膚。雖然沒有壓痛感,但因為生長快速,短時間內變大,因此常伴隨搔癢不適。黃季怡說,角化棘皮瘤的發生原因可能是長期紫外線照射、人類乳突病毒感染或毛囊細胞變異分化而來。尤其和紫外線照射有關,通常出現在皮膚曝曬陽光的部位,如臉、脖子、手臂,發生機率約千分之一。角化棘皮瘤好發於六十歲以上的男性,男女比約2比1,黃季怡表示,可能與男性長期曝曬且未做好防曬有關。而約8%的患者會反覆發生,1%的病患可能會走向惡性腫瘤。由於角化棘皮瘤的外觀和鱗狀上皮細胞癌、基底細胞癌、日光角化症以及脂漏性角化症很像,因此必須以病例切片來做鑑別診斷。治療方面,黃季怡表示,大部份良性的角化棘皮瘤在四到六個月內會自行萎縮並脫落,若是沒有自行脫落則會先以冷凍或電燒灼治療;反覆在同一位置發生或較大的腫塊,則建議以手術切除並做病理切片,過大的話則要做輔助性的放射線治療。黃季怡提醒,如果身上出現不明腫塊時應儘早就醫,尤其當腫塊在短時間內快速變大時要特別注意,但更重要的是,平時應養成防曬習慣,避免皮膚接觸過多紫外線,預防角化棘皮瘤的發生。
-
2020-06-16 科別.泌尿腎臟
男童包皮結構異常 微創包皮槍手術5分鐘解決問題
13歲陳姓男童的包皮無法順利自然推開,龜頭翻不出來而清洗不易,出現包皮反覆發炎且開始有纖維化的情況,龜頭處紅腫疼痛,有時還流出膿水。童綜合醫院泌尿科呂謹亨醫師診斷後,確定男童有結構性異常的包莖問題,控制感染後,採取新式微創包皮槍環切術,全身麻醉後,手術約5分鐘左右就結束,相較與傳統方式減少了至少半個小時的全身性麻醉藥使用。術後就回家休養。童綜合醫院泌尿科呂謹亨醫師表示,剛出生的男嬰幾乎都會有包莖的現象,包皮內層和龜頭粘合無法分離,隨著年齡增長,包皮就會慢慢往後退。依臨床研究,一歲男孩約有50%左右持續有包莖現象,成長到16歲左右,無包皮過長或開口狹窄包莖的男孩都可以將包皮往後退而出整個龜頭。呂謹亨醫師指出,包皮的主要功能可以保護龜頭,若出生時就割包皮,裸露的龜頭有時會受刺激而變紅腫,特別是尿道開口黏膜處最容易受到傷害,甚至引起潰瘍,日後造成尿道口狹窄,嬰幼兒的包皮垢與成人不同,在還沒暴露出來時是無菌的,像潤滑劑一樣協助包皮與龜頭的分離,不須刻意用力剝開沖洗。如果不是基於宗教理由,目前醫界並不建議出生嬰兒割包皮。呂謹亨醫師表示,只有在幾種情況下才須於兒童期施行包皮手術,一是出現包皮炎或龜頭炎,但必先處理發炎,等急性期過後才能手術,二是包皮的開口過小,當便溺時包皮會出現球狀膨起,尿液解完後仍會慢慢滴出,此時手術可以減少泌尿道感染機會,三是當包皮回縮到龜頭溝後方嵌頓,卡得太緊而無法拉回到原來的位置,陰莖有可能因而充血,形成一個腫環,很容易造成潰瘍,此時要在麻醉下立刻將包皮復位,並等消腫後早期割除,四是包皮反覆紅腫、疼痛,是因便溺後殘餘的尿積在包皮內,宜將包皮退出清洗,保持清潔,等青春期之後再進行包皮環狀切割術即可,只有經常發炎才需進行手術切除。呂謹亨醫師指出,幼童或是成人,目前大多使用微創包皮槍環切術,手術時間縮短至5分鐘左右,出血很少且只剩輕微疼痛,縫合處採用如釘書機方式快速地一次性完成,因此非常平整,縫合釘約10天後會陸續自動脫落,無須返院拆線,照護方便,相較之下,傳統割包皮手術需花費30分鐘至1小時以上時間,內層與外層分開環狀切除,電燒止血後再縫合,可能對陰莖表淺神經造成熱傷害,加上傷口需一針一針的縫合,至少都超過12針以上,刀口長,手術耗時也容易疼痛,縫合處不如包皮槍平整,術後容易出血且傷口較難照護,癒合時間較久,需術後多次換藥。
-
2020-06-12 癌症.卵巢.子宮
女星發現子宮頸病變 醫:非罹癌籲女性可做抹片等檢測
成年女性須留意子宮頸癌外,癌前病變也得留意。女星林真亦在臉書發文表示,日前去做人生第一次的抹片檢查,就確診「cin3子宮原位癌」,說當下非常錯愕,彷彿人生跑馬燈就在眼前揮手。但她也說算很幸運、在第零期時就發現,並做了手術,謝謝大家關心與幫助。婦產科醫師表示,子宮頸癌第0期,跟cin3仍有差異,建議30歲以上女性可透過定期子宮頸抹片、HPV病毒檢驗、甲基化基因檢測等方式檢驗。林真亦在臉書並勉勵自己「還有夢要實現,重度癌前病變還不算最糟,往好處想幸好趁早發現,趕快治療好就好。」粉絲也紛紛獻上祝福,希望能早日康復。雙和醫院副院長、婦產部主任賴鴻政表示,子宮頸癌為女性重要癌症疾病之一,其分期可分為第0期、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及第四期;而近年因子宮頸抹片篩檢觀念普及,現大部分子宮頸癌都是早期發現,手術即可治癒。賴鴻政說,子宮頸癌第0期,又稱為原位癌,跟cin3雖相關但仍有差異;上述個案的第CIN3,稱為子宮頸表皮內癌病變,分為1到3級,第3級屬子宮頸癌前高惡度病變。他將子宮頸以一顆木瓜來比喻,0期癌是木瓜的外皮細胞整個壞掉,但沒壞進肉裡面;而cin3則是木瓜整層皮約三分之二細胞壞掉,但仍有一部分細胞是好的。賴鴻政說,據臨床上經驗,cin3約有七成會進展成0期癌,而感染HPV人類乳突病毒,也有機率進展0期癌,再惡化成子宮頸癌,應請教婦癌科醫師即早處理。若為cin1,七成以上會自己好,應不需處理;cin2則不到5%會進展成cin3,建議回診追蹤觀察即可。若為cin3,現行會以椎狀切除術,在子宮頸以電燒或刀切方式切除病灶,但切的深淺會因病灶大小、位置不同,或考慮女性考量未來是否生育而定。術後1、2周須注意延遲性出血外,患者每三個月應回診追蹤,以便後續診斷與治療。
-
2020-05-29 科別.泌尿腎臟
5慢性病注意! 常腰痛、右腹痛未就醫,恐洗腎一輩子
62歲王先生長期患有高血壓,偶爾會心悸,某天右下腹部突然劇烈疼痛,趕往急診就醫,經腹部電腦斷層影像檢查,確診為右側腎動脈梗塞,也就是俗稱的「腎臟中風」。在服用抗凝血藥物住院觀察,待病情穩定後,轉介至心臟科安排心律不整電燒,所幸及時搶救,王先生的腎臟功能未受損,門診追蹤恢復狀況也十分良好。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陳虹志表示,因為腹部內臟較多,且造成右側腹痛的常見原因十分多元,包括膽囊炎、急性腎臟炎、大腸憩室炎、胰臟炎或胃十二指腸潰瘍等,而腎動脈梗塞發生的機率較低,約1%至2%,往往需要透過血管攝影或電腦斷層才能確診,故腎動脈梗塞通常很難在第一時間診斷與治療。腎動脈梗塞在臨床上不易診斷,但通常好發於年長、長期患有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心律不整與糖尿病族群,有些人會出現持續性腰痛或下背痛、血壓突然飆高等症狀,但多數患者都不自覺;一旦沒有及時治療或預防再發生,往往會造成慢性腎臟病,長期下來造成末期腎病,提高洗腎的機率。陳虹志提醒,對一般人而言,若是腎臟超音波影像出現邊緣不規則,或缺損情形、腎功能惡化速度較快,反覆腰痛排除一般細菌感染情形,又有年長、心血管疾病、心律不整等危險因子時,建議都需由醫師進行評估、治療與預防。 延伸閱讀: 外食鹽份易過量! 家醫科醫師教你簡單算有無超標 天熱泌尿道易發炎! 4NG衛生習慣超多人都在做
-
2020-05-20 科別.心臟血管
心律不整問題大 中國醫以零輻射3D導管導治療6歲男童
一名6歲男童因為心悸數度住進加護病房,雖然規律使用口服藥物快一年,但有時候還是會有心悸的情況發生。經多方評估用藥效果與無輻射心導管手術後,家長決定接受「零輻射3D導管導航系統心導管心房中隔穿刺術」及「導管消融術」治療。並因手術成功,男童終於可以盡情奔跑,不必再受心悸之苦。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心臟科醫師莊傑貿指出,男童罹患的是「心房頻脈」,屬於心室上心搏過速的一種,每1千至3千人中約有1人有此病症。心房頻脈分為陣發性與持續性兩種,陣發性表現為心悸、頭暈,而持續性則常有心臟衰竭、致死之虞。3D導管導航系統是利用磁場或電阻的原理協助定位心導管在體內的位置,醫師先在病患身體胸腹與背部貼上數張3D定位貼片,再以3D繪圖導管描繪出心臟的結構。最後再使用不同訊號的導航地圖協助定位病灶,紀錄於3D心臟結構上,在可能病灶的位置給予能量,以進行冷凍消融或射頻消融,如此可以清楚定位治療過的位置,不做無效位置的反覆治療,增加治療的成功率。傳統X光導航的心導管手術雖然也可以用來治療此症,但X光機每次發射總量約為5000到6000次胸部X光檢查的放射劑量,病童因此會接受大量輻射線照射,使得副作用較多。使用「3D導管導航系統」來進行治療時,病童不會受到任何輻射線照射,減少罹患癌症的機率。莊傑貿3年前開始使用「3D導管導航系統」取代傳統X光透視,已成功完成超過50例極低輻射,以及超過40例完全零輻射心律不整手術,有效減少病患因輻射線暴露而罹患癌症的機率;尤其針對孕婦、癌症患者、年輕女性及小於18歲的病童格外有幫助。莊傑貿醫師目前治療過最小的案例為4歲,在無輻射導管電燒後,已經完全根治其心律不整,病童不用再服藥。莊傑貿醫師亦已完成「無輻射心房顫動電燒」及「無輻射心房中隔穿刺」的台灣醫療紀錄。
-
2020-05-17 科別.消化系統
痔瘡要不要開刀?醫師告訴你選擇用藥或切除治療時機
痔瘡讓許多人聞之色變,痛起來也讓人難以忍受,但因發生在私密部位,更難的是向醫師啟齒。不過一旦決定治療,就得依嚴重程度跟醫師討論合適的治療方式。大腸直腸外科醫師表示,民眾有痔瘡時,若只是微疼痛、少量出血等,症狀屬較輕微,可透過藥膏、藥物、塞劑等方式改善;若已明顯凸出、脫垂、甚至塞不回去時,屬嚴重情況,就須透過手術方式治療。臺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表示,痔瘡分類上分為內痔和外痔,一般來說以肛門口內1公分處的齒狀線為界,齒狀線以內的稱為內痔區,齒狀線以外則是外痔區,如果內外都發生,則是混合痔。正常情況下,痔瘡並不會流血或感到疼痛,但像是久坐、久站、飲食西化等因素,會導致肛門內的靜脈曲張、肉墊充血腫大而成為痔瘡。一至三級 可用藥物保守治療糠榮誠說,痔瘡臨床上依嚴重程度約分為四級。第一、二級患者肛門偶有不適、出血症狀,或如廁用力時,覺得有肛門有異物感,此階段尚不嚴重,多可直接在門診處理;但到了第三級,則為肛門組織明顯凸出、腫脹,必須用手才能推回;第四級,患者的痔瘡可能已過度腫脹、脫垂,或明顯露出在肛門外推不回去時,應透過手術方式治療。而在現行痔瘡治療上,若症狀輕微或疼痛、流血及癢感不嚴重,可採保守治療,如多喝水,並多攝取蔬菜、水果等纖維含量高的食物,也可使用軟便劑讓大便比較順暢,不再刺激痔瘡。另外,也有藥膏、塞劑等選擇,來對病灶處局部消炎止痛。也可透過口服消炎藥物消除腫脹、減輕發炎反應,患者用藥約一周後,內外痔症狀便有緩解,且好處是不需住院。傳統電燒術有明顯疼痛感,住院、癒合時間長,健保給付。而到三、四級需手術時,則有傳統電燒術及痔瘡環狀切除術等選擇。糠榮誠說,電燒手術是將第三、四級痔瘡或內外混合痔一併做楔狀切除,再將傷口以縫線縫合,需局部麻醉。雖不會傷及括約肌,但術後會有較明顯疼痛感,醫師會給予止痛藥來止痛。不過患者須住院至少三、四天,忍受疼痛及不便外,一周後需回診,檢視疼痛感、傷口是否仍有出血情形,且需一個月傷口才會完全癒合。環狀切除術痛感低、恢復快,較能根治,需自費。痔瘡環狀切除術是一個較新的技術。糠榮誠說,此技術為透過特殊器械,於痔瘡上約1.5公分處進行環型的直腸黏膜及黏膜下的血管切除,可使痔瘡萎縮、並使脫垂的情形一併改善,尤其是用在內痔切除,較有根治的效果。而該手術標榜為「無痛手術」,術後僅少數患者有極輕微的疼痛感,且基本上一天後就能出院,排便也無障礙,傷口約一周就癒合,患者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恢復生活作息。糠榮誠說,此手術各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都很純熟,只是目前健保尚未給付,仍需自費。其他手術微創、雷射須自費,效果不如環狀切除。而在痔瘡的其他手術治療方式上,另有微創、雷射手術,但糠榮誠說,兩者也需自費,且術後效果沒那麼好,疼痛感及癒合時間均比環狀切除術更長,故較不建議。糠榮誠說,痔瘡的症狀多樣,嚴重程度也不一,若民眾決定以手術治療,但本身腎、肝功能不佳或有嚴重貧血情形,應與醫師討論後,再決定適合的治療方式。痔瘡的分類1. 內痔第一度:痔核膨出在肛管內。第二度:痔核可自行縮回,發生在解大便時。第三度:痔核需用手推回,嚴重一點的,只要一用力或過度疲勞就會發生。第四度:痔核脫出是永久性的,會主訴有直腸飽脹感。2. 外痔痔瘡的治療1.保守療法預防便祕:無刺激性的輕瀉劑、高纖維食物、每天早餐後再喝杯冷開水,可促進腸蠕動、養成定時排便習慣。局部用藥、溫熱療法:溫水坐浴,每天1~2次,每次10~15分鐘。2.橡皮圈痔結紮術(門診治療,免住院開刀)適用範圍:第二、三級中度內痔。特點:簡單、迅速、方便,為目前效果好且常用的治療方式之一,門診即可當天處置,不影響上班。3.電刀切除術(枯痔療法,門診治療)適用範圍:第一、二級中度內痔及輕度外痔。特點:簡單、迅速、方便、效果好,門診即可當天處置,不影響上班(需局部麻醉)。4.住院手術治療適用範圍:第三、四級痔瘡(內痔)及中度、重度外痔。5.痔瘡血栓切除術多針對急性發作的痔瘡患者,有暫時的效果。6.注射治療注射化學藥劑讓痔瘡纖維化並變小,容易造成感染。只對輕微的內痔有效,而輕微的內痔只要保養即可,不用治療。7.冷凍治療容易造成肛門組織深度壞死。30年前醫學中心已放棄用冷凍治療。坊間常有痔瘡診所標榜用雷射及冷凍治療來吸引病人,而且收費昂貴,病人常得不償失。資料來源╱郵政醫院外科部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洪樹玉
-
2020-04-3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心跳快時別忘了量體溫 有可能是發燒引起!
我還是總醫師的時候,有一次接到電話,說長輩的心跳快到140-150,吃了兩次平常有效的臨時用藥都不見效,心跳還是持續那麼快。她是個陣發性上心室頻脈(PSVT)的病人,在心房心室之間多了條傳導神經,這條神經呢,偶爾就會漏電,產生迴路,讓心跳加倍,讓原來每分鐘80下的心跳突然跳到160,這種迴路只要一被打斷,就能立刻回復正常,這種疾病通常只要電燒就能根治,但她始終不想處理。發作時除了藥物以外,還可以使用按摩頸動脈竇、喉嚨憋氣肚子用力的伐氏操作(Valsalva Maneuver)、喝冰水……這些方法,這些動作都會刺激副交感神經(也叫迷走神經、煞車神經),有時也能打斷迴路,讓心跳恢復正常。到了長輩的家中,沒想到以往有效的方法這次卻完全沒用,心跳還是維持在140-150下。就在我非常沮喪,打算把她轉急診時,突然想到一件事,剛剛在做治療時,她的皮膚好像很燙,那時並沒有想太多,但說不定這就是個線索?請她量了一下體溫,才恍然大悟,發現剛剛被之前的成功誤導,走錯了方向。人的體溫每升高一度,心跳就會增加20下,也就是說37度時心跳大約80下,到了38度心跳就會變100,39度120,40度140,有時當心跳上升幅度不如預期,該快而不快時,就要懷疑像沙門桿菌、黴漿菌、膿瘍、革藍氏陰性敗血症……這些疾病了。她燒到了40度,這時心跳預期應該會跳到140,也就是說這次也許不是以往的陣發性上心室頻脈發作,而是發燒引起的竇性頻脈。這兩者在醫院中非常好區分,做個心電圖馬上就有答案,但那時不像現在有特別的器材可以在家中做心電圖,在沒有器材輔助下,我該如何鑑別診斷呢?我想了一下,請病人吃顆普拿疼,利用這種藥止痛外的退燒效果來區分,果然病人藥吃下去沒多久體溫就下降,心跳也慢了下來,我鬆了一口氣,因為這樣就證明了的確是發燒引起的竇性頻脈。在多年的行醫過程中,後來也遇過不少竇性頻脈的病人,有的是合併手熱流汗突眼的甲亢,也有許多是貧血、焦慮、藥物……這些疾病所引起的竇性頻脈,但印象最深刻的,不是這些。有次有個新病人的心跳跳到了每分鐘130-150下,做了心電圖,是竇性頻脈,我試著找出心跳快的原因「有怕冷怕熱嗎?手會抖嗎?有發燒嗎?體重有變化嗎?大便會黑嗎?月經量大嗎?有服用什麼藥物嗎?……」沒想到病人給了我一個意想不到的答案。「我每次看醫生時,心跳都會這樣。」「那妳看恐怖片時會這樣嗎?」「不會啊,再怎麼恐怖的片子都沒問題。」「所以對妳來說,醫生比恐怖片可怕囉?」「欸……嘿嘿嘿,也是啦。」竇性頻脈是一種相對良性的心律,運動時每個人都會,屬於正常的生理反應,但除此之外,也常在甲亢、貧血、發燒、脫水、焦慮、某些藥物、自律神經失調……等狀況下發生,但在教科書上我從沒看到誘發因子還包括了醫師(當然白袍高血壓時心跳也會快,但還沒見過這麼誇張的。)這篇文章的目的只是想提醒大家,在這個新冠肺炎流行的季節,當發現自己的心跳變快時,別忘了量一下體溫,有時心跳變快,是不自覺的發燒所引起的呢!
-
2020-04-24 性愛.性病防治
預防菜花,戴保險套有效嗎?泌尿科醫師:利多於弊
文:侯鎮邦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長庚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尖型濕疣,一種由人類乳突病毒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染感引起的皮膚及黏膜病變,其病灶外觀像群簇的花椰菜,名間俗稱菜花。人類乳突病毒有許多亞型,其中最為人熟知的HPV 16.18跟子宮頸癌的形成息息相關,而HPV 6.11則跟菜花的產生較為相關,其實HPV有超過一百種亞型,其中也不止HPV 6.11會造成菜花,目前已知跟菜花相關的亞型超過30種。菜花高危險群為何?什麼樣的人屬於菜花高危險群呢?由於菜花屬於性行為傳染疾病,想當然爾,不安全的性行為、過度活躍的性生活、過多不同的性伴侶等都是相關危險因子;此外年輕族群尤以20-40歲者亦屬於高危險族群。菜花潛伏期約2-3個月,初期幾乎沒有什麼症狀,多半不痛不癢,但疣狀物會越來越多,且會增大,之後引起的症狀以癢、不適感、出血和異味為主。菜花的傳染主要跟性行為相關,病灶接觸到粘膜便有可能造成該處感染,換句話說,口腔區域的感染可能跟口交相關;陰道以及龜頭陰莖的病灶可能跟一般的性行為接觸有關;肛門區域的感染可能跟肛交相關。值得一提的是,民間常聽到泡溫泉接觸到疑似不乾淨的石頭或是溫泉水而感染菜花,真得有可能嗎?當然我們不能把話說死,確實有那樣的機率,但菜花的感染還是與病灶的直接接觸較有相關性,且人類乳突病毒多半感染黏膜為主,皮膚較厚處較難穿透,鮮少會有菜花病灶。菜花的治療與預防方式:治療方面可以選擇局部塗抹藥膏達到腐蝕燒灼效果,或是雷射燒灼除去病灶,或是在麻醉的狀況下進開刀房電燒除去病灶,一般來說病灶除去後塗抹藥膏數禮拜便會痊癒,然而菜花復發率高,建議追蹤數個月甚至半年,以排除復發的可能。俗話說預防勝於治療,那菜花有什麼預防方式呢?最實際的就是安全性行為、注重個人衛生習慣、有保護的性行為如戴保險套,不過保險套對於菜花的預防還是帶有質疑的,確實它能阻斷一部分的接觸,但對於預防菜花這個議題,學界對於保險套能否有效降低菜花發生機率仍然持有保守態度。預防的精髓在於不要造成太多無效醫療,雖然我們無法明確證明戴保險套一定能降低菜花罹病率,但這樣的作為仍是利多於弊,除了可能降低懷孕率以及不適感外,沒有實際的壞處。因此在預防菜花上,保險套的使用確實仍為一個可行的方式。健康為首,有異狀應盡快尋求專業協助:此外施打子宮頸疫苗也是可選擇的預防方式,市面上的子宮頸疫苗目前有三種,分別為嘉喜4 (Gardasil 4)、嘉喜9 (Gardasil 9)以及保蓓 (Cervarix)。保蓓為HPV 16.18的保護性疫苗,主要用處在於預防子宮頸癌,嘉喜4比起保蓓多了HPV 6,11的保護力,除了子宮頸癌預防外亦具有菜花預防效果;嘉喜9則是近年剛上市的新型子宮頸疫苗,它提供了HPV 6,11,16,18,31,33,45,52,58的保護力,除了增加子宮頸癌保護率外同時也有菜花預防效果,因此不論男女,施打嘉喜子宮頸疫苗皆為有效的菜花預防方式。最後提醒大家,雖然傳統東方社會對於性行為傳染病較為保守,好像得到該病即等同於自身不潔或是過度縱慾,家人親屬的輿論確實要顧,然而自己的健康才是最該放在首要考量的,如果發現有類似症狀或是生殖道出現異常疣狀物,即應尋求醫療協助,讓專業的醫師評估,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時機。【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侯鎮邦醫師】罹患「菜花」的高危險群為何?小心不安全性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