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5 科別.眼部
搜尋
雷射手術
共找到
73
筆 文章
-
-
2020-12-09 科別.心臟血管
下肢靜脈曲張勿輕忽 併發症有致命性靜脈血栓
52歲鄭姓男子患有下肢靜脈曲張已多年,2年前曾在診所接受硬化劑治療,但數個月後又復發。一周前他突覺右腿下部有紅腫、熱、痛現象,因止痛藥治療無效到醫院就診,發現下肢重度靜脈逆流併表淺靜脈血栓,緊急進行微創靜脈內雷射燒蝕及血栓切除手術,術後右腿腫痛很快消除,隔天順利出院。75歲吳姓婦人雙腿熱紅水腫已困擾近一年,因醫院檢查顯示心臟及腎臟功能正常,持續在感染科接受抗生素治療,但情況並未改善反發生全身藥疹,檢查發現雙腿下部已有脂皮硬化、發炎指數稍高,但白血球數正常外,雙下肢有重度靜脈逆流。經安排微創靜脈內雷射燒蝕手術後,雙下肢熱紅水腫明顯改善,不需服用抗生素及消炎藥。衛福部嘉義醫院心臟外科兼靜脈曲張特診醫師林老生說,下肢靜脈曲張俗稱浮腳筋,病因是靜脈內瓣膜閉合不全,以致站立時下肢靜脈逆流及靜脈高血壓,臨床上表徵及症狀每位病人雖皆不盡相同,但久站或久坐後雙腿沉重、腫脹痠痛、瘙癢、半夜抽筋卻是常見的共同症狀。明顯的浮腳筋目視即可診斷,但肥胖少運動的年長者如上述吳阿嬤,則要借助靜脈超音波、靜脈血流檢查才能正確診斷靜脈逆流嚴重度及可能的靜脈血栓,併發症包括常被誤診為淋巴水腫的下肢非感染性蜂窩性組織炎、自發性靜脈瘤破裂大出血、難癒性腿部潰瘍以及致命性的靜脈血栓。林老生說,坊間的硬化劑注射除了短暫不確定的美容效果,不但無法根治,且隱藏過敏、色素沉著、及靜脈血栓的風險。有百年歷史的傳統靜脈剝除手術,因傷口大又多、出血量較多、術後疼痛度和感染風險也較大;根據他過去施行1500多例微創靜脈內雷射燒蝕手術的經驗,此手術不但可根除下肢靜脈逆流,病人滿意度也高達95%。林醫師指出,下肢靜脈曲張是下肢靜脈逆流及靜脈高血壓的產物,不只是美觀問題,且會影響全身血液循環。輕者腿部腫脹、蜂窩性組織炎、大出血、難癒性潰瘍、及心臟回流缺血胸悶,重者靜脈血栓造成致命肺栓塞;微創靜脈內雷射手術則治癒率高、併發症風險低。
-
2020-11-12 科別.泌尿腎臟
割包皮有助增進性能力?泌尿科醫告訴你該不該割包皮
文章授權刊登/NOW健康 編輯部 撰文/NOW健康 楊芷晴 責任編輯/Mei 圖片設計/Kato網傳割除包皮有助於增進性能力?對於這樣的迷思,泌尿科醫師解釋,男性包皮在人體生理上具有保護龜頭的作用,避免龜頭常與內褲等外物摩擦造成傷害,與陰莖勃起的刺激無關。勃起能力主要是血管、神經及視覺吸引等一連串的因素引起,因此,包皮割除與否並不會影響性能力。至於該不該割包皮,主要還是以個人因素為考量。耕莘醫院外科部主任廖俊厚表示,若包皮比較長,但平時能夠推開來清洗,且不影響性生活,就不一定需要割包皮;反之,若包皮緊黏住龜頭形成包莖狀態,很難推開清洗,容易藏汙納垢、經常出現反覆發炎感染,或是妨礙性生活時,為了健康因素考量,多半會建議割除包皮。 至於新生兒是否需割除包皮也常是被討論的議題,除了宗教因素進行的割禮之外,廖俊厚指出,目前醫學並無證據顯示男寶寶出生後割包皮的好處,通常年紀小因包皮推不開無法清潔時,會先採用塗抹藥膏治療,若完全包莖、甚至影響到排尿的方便性,或造成反覆發炎感染,就會建議青春期前進行割除,否則一般會建議觀察到青春期再來考慮是否割除包皮。臨床上曾收治1名20多歲的年輕人,因為包皮龜頭反覆發炎就診多次,治療效果不佳,抽血檢驗發現糖化血色素超標,除了將包皮割除降低感染率,也建議應控制血糖,預防糖尿病併發症;另外,急診上也遇到1名13、14歲的青少年,對性事懵懂,洗澡時自行推開勃起後卡住,導致龜頭充血腫大,緊急就醫後施以包皮割除手術,才解決一場虛驚。包皮割除手術可分為傳統切除、雷射切割及包皮槍手術,傳統切除以剪刀割除多餘包皮,手工縫合需10幾20針,出血多,術後復原慢,傷口照護第1周需特別留意不能碰水;雷射手術比傳統切除的出血量要少,但仍需透過手工縫合。廖俊厚說明,包皮割除算是簡單安全的手術,但割得是否漂亮平整或割不到位、需不需要割第2次、抑或是割太短引發勃起疼痛等後遺症,都與醫師經驗技術密切相關。新一代包皮槍吻合器根據不同的陰莖大小,可套入同步進行適當切割與止血,不須手工縫線,縫合處採用如釘書機方式快速地一次性完成,傷口平整,出血量極少且疼痛度低,切除過程僅約5分鐘,且包皮槍為1次性使用後拋棄、安全衛生。術後2至3天就可以碰水,金屬釘約2周內即可脫落,第1個月避免性生活和劇烈運動,有助傷口良好癒合。廖俊厚提醒,割除包皮前應先進行評估,並尋求經驗豐富的醫師執行,若因為本身過胖導致陰莖回縮的患者,透過割除包皮只是治標不治本,建議先減重才是正確的方法。
-
2020-10-10 科別.婦科
她新婚不久發現「卵巢畸胎瘤」恐不孕 醫師這樣說
30歲陳小姐才新婚不久,健康檢查時意外發現,卵巢畸胎瘤及骨盆內膜異位,醫師建議立即手術,以免影響生育能力,但她擔心傳統電燒手術可能「通殺」,危及卵巢功能,甚至提早更年期,而猶豫是否接受手術。三軍總醫院婦產部婦瘤科主任王毓淇指出,傳統腹腔鏡手術均以電燒來切割組織,效果不錯,但卵巢組織極為精緻,表面布滿卵子,電燒時,常毀損卵巢正常組織,影響「生」機。「年輕女性接受卵巢手術,首重卵巢組織的保留。」王毓淇補充說明,如果負責生育的卵巢損傷了,造成不可逆的傷害,這將是無可彌補的遺憾。為此,三總引進二氧化碳雷射光纖,透過二氧化碳氣體介質產生能量光束,來切割病兆,並予以融蝕與汽化,切割深度約0.1mm,對深度組織傷害小,且減少手術的出血。王毓淇說,二氧化碳雷射手術就像是高科技的武器,操作擊發之前,先以光點標示,加上強而有力的脈衝功能,讓醫師更能精準地切割,將對正常組織的傷害降至最低。王毓淇指出,雷射切割已將廣泛用於體外手術,例如,痔瘡、菜花,但幾乎很少運用在腹腔手術,原因在於必須配合特殊的雷射管線,才能讓雷射精準切割病灶。以陳小姐為例,罹患卵巢畸胎瘤、骨盆內膜異位,經由特殊雷熱管線,讓雷射光以點狀方式來切割病灶,一點一點地融蝕與汽化,得以盡量保留卵巢組織,不致影響日後做人計畫。
-
2020-09-28 科別.心臟血管
醫病天地/腿部有「藍色蜘蛛網」 靜脈曲張害的
羅姓婦人經營早餐店,前陣子經常感覺到小腿痠麻腫脹,容易腳痠疲累,不太能久站,有時還會抽筋,大腿和小腿有明顯血管突起的「藍色蜘蛛網」紋路,到醫院檢查,才發現是靜脈曲張造成。聯新國際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蕭鎮源表示,靜脈曲張俗稱「浮腳筋」,不只影響美觀,也是一種慢性且持續進展的靜脈血管退化疾病。靜脈曲張可分為遺傳因素以及後天長時間下肢靜脈承受壓力、腹部壓力增加等,例如肥胖、懷孕、經常便秘、常舉重物、久站等。蕭鎮源指出,靜脈曲張女性較男性多約3至4倍,過去常見於中老年人,近年來有年輕化趨勢,除了早餐店員工,其他像漁工、搬運工、廚師、教師、空姐、櫃姐、護理人員也都是好發族群。靜脈曲張初期並不明顯,僅皮膚表層的微血管擴張,外觀出現細微蜘蛛絲網狀紋路;後期有下肢皮膚癢、水腫、腿部痠痛、容易抽筋、腿部沉重感等症狀,嚴重會產生皮膚色素沉積、潰瘍、破裂出血、血塊引發血栓靜脈炎。預防靜脈曲張,可以穿著彈性襪,避免久站久坐與搬重物,適度運動,適時把腳抬高,以物理原理促進靜脈血液回流、減輕腹壓。在治療方式方面,輕度的靜脈曲張以保養和觀察為主,嚴重靜脈曲張,需由醫師以超音波評估後,以外科靜脈剝除或血管內雷射手術等治療。
-
2020-09-11 科別.婦科
同卵雙胞胎驚見「無心怪胎」 長庚射頻燒灼術助減胎
隨人工生殖的發達,懷上雙胞胎的機率愈來愈高,懷上雙胞胎時,其中一胎出了問題,恐成為棘手的問題,台北長庚醫院產科主任蕭勝文今年已收治5位懷有「單絨毛膜雙胞胎」的產婦,其中皆有一例異常,若不及時處理異常胎兒將影響另外一名寶寶,團隊運用「射頻燒灼術」執行胎內治療,終止異常胎兒的血流,保住另一名健康寶寶。27歲的呂姓女子,去年順利懷上第二胎,且是同卵雙胞胎,全家喜迎雙胞胎時,卻在懷孕第13周發現胎兒異常,其中一個為無心怪胎,經轉介至台北長庚治療,在孕期第17周時,採「射頻燒灼術」保住另一胎;另一位黃姓女子同樣懷上同卵雙胞胎,16周產檢時,發現其中一個胎兒生長遲緩合併水腫,在22周時接受「射頻燒灼術」減胎,保住另外一名胎兒。台北長庚醫院婦產科主任洪泰和表示,雙胞胎分為同卵雙胞胎和異卵雙胞胎,同卵雙胞胎是由單一卵子先受精,再分裂為2個胚胎;同卵雙胞胎依受精卵分裂的時間點差異,可能出現1個或2個胎盤,當兩個胎兒各自有自己的胎盤時稱作雙絨毛膜雙胞胎,當2個胎兒共用1個胎盤時,就稱為單絨毛膜雙胞胎。根據統計,單絨毛膜雙胞胎的發生率約千分之三,較容易產生孕期併發症,包括:雙胞胎輸血症候群、選擇性胎兒生長遲緩和無心怪胎,指沒有心臟的構造僅有下半身軀體的畸型。洪泰和指出,雙胞胎輸血症候群需接受胎兒內視鏡雷射手術治療;但選擇性胎兒生長遲緩和無心怪胎,因和健康的胎兒共用胎盤且有血管相通,若不及早介入進行醫療處置,血液會不斷輸給異常胎兒,導致健康胎兒水腫、貧血,甚至胎死腹中。蕭勝文表示,保住雙胞胎中的健康胎兒,減胎是必要措施,目前國際上使用的減胎方式,以「胎兒內視鏡雙極電燒」和「射頻燒灼術」為主。射頻燒灼術目前被廣泛應用於治療小型肝腫瘤,是藉由超高頻振動產生的熱能,在不破壞正常肝細胞的情況下消滅癌細胞。蕭勝文說,台北長庚將此技術新應用於單絨毛膜雙胞胎的減胎手術,經超音波指引下,以射頻燒灼阻斷異常胎兒的血流供給,達成減胎目的,也是目前國際上對單絨毛雙胞胎減胎的趨勢。蕭勝文表示,胎兒內視鏡管徑較粗為0.35公分,射頻燒灼針直徑僅0.14公分,因此術後產生破水危險的比例相對低很多;目前收治5例個案皆成功減胎,手術時間在17到23周之間,健康胎兒存活率達到8成,出生周數落在28到38周,治療成果與其他國家相當。
-
2020-07-02 科別.泌尿腎臟
少喝水腎結石發作 新式軟式輸尿管鏡手術清石更仔細
67歲蔡姓男子多年一直有腎結石問題,多次到醫院施行體外震波碎石,效果不佳,最近因腹部劇痛急診,才發現腎結石長滿3公分,占據3分之1腎臟,經嘉義長庚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黃國財評估,建議接受新式軟式輸尿管鏡,搭配特殊吸石清導管技術及高能量雷射手術治療,術後隔天出院,一周後回診,腎功能回復正常,解決困擾多年腎結石問題。黃國財說,蔡姓患者因為輸尿管結石塞住,輸尿管更造成急性的腎臟損傷,腎結石多半無特別感覺,除非掉落輸尿管,才會產生疼痛,因此多數人不引以為意,也難以警覺到腎結石可能演變成「鹿角狀」結石,造成腎衰竭及反覆泌尿道感染的風險。過去針對鹿角結石,僅能採用經皮穿腎臟造廔取石手術,但術後有傷口且出血量大,術後仍有機會感染。軟式輸尿管鏡手術雖無傷口,卻也有一定機會術後感染,若能搭配特殊吸石清導管,降低手術時腎臟腔內壓力,能有效降低術後敗血症的機會。黃醫師指出,軟式輸尿管鏡有點類似胃鏡大腸鏡,只是更加精細,可提供清晰影像及270度隨意轉彎,再搭配高能量雷射,甚至能清除過去經皮穿腎取石術所無法清乾淨的石頭。他曾遇到過去體外震波一直無法解決的腎結石,經內視鏡才發現是腎結石大部分被腎臟包覆,術中經由雷射腎盂切開術,再經由雷射碎石,也能完全清除乾淨。結石成分多為草酸鈣及磷酸鈣,有結石體質的病人5年復發率約50%,黃國財醒民眾,須經飲食控制,減少大魚大肉,避免太鹹飲食,多攝取檸檬及柑橘類水果,每天保持飲水量至少2000CC,尤其正值夏季高溫,流汗量大幅增加,水分攝取更重要,更重要的是須定期回診追蹤,避免結石造成日後腎臟功能受損。
-
2020-06-23 橘世代.健康橘
「老爸們」停看聽,攝護腺肥大一定要手術嗎?
「晚上最常去的地方叫做廁所,枕邊人都抱怨了」、「尿意一來急如燃眉,不快跑還真憋不住」,「攝護腺肥大」是銀髮族男性最常見的排尿礙障,年紀越大發生率越高,這些問題是「老爸們」習以為常但卻又難以啟齒的煩惱,也是男人刻骨銘心的哀愁。衛生福利部金門醫院泌尿外科主任翁文慶表示,「攝護腺肥大」目前以保守治療為主,甲型阻斷劑(α-blocker)、5α還原酶抑制劑(5α reductase inhibitor)和抗膽鹼製劑(Anticholinergic)等三大類藥物療效都頗受好評。「攝護腺肥大」本身屬慢性疾病,建議需長期服藥以免症狀復發。病友在接受治療時最好多和醫師討論,避免溝通上的誤會而中斷藥物。翁文慶也提醒,日常飲食最好營養均衡,多攝取蔬菜、水果,增加蔬果攝取量,中年男性應該多攝取含有膳食纖維、鋅、硒、茄紅素、大豆異黃酮的食物,如南瓜、牡蠣、番茄、豆製品等等;此外,也可以選擇雞肉、魚肉、海鮮、黃豆等食物,取代紅肉類,有助於保養攝護腺,預防攝護腺疾病翁文慶提到,手術屬侵入性療法,當發生尿滯留、反覆性血尿、反覆性泌尿道感染、膀胱結石及尿路阻塞引起腎水腫時,表示攝護腺肥大的病況已經相當嚴重,不儘早手術恐引起更複雜的併發症。另外當藥物治療出現副作用、療效不佳或不想長期服藥也可以考慮手術治療,需與醫師詳細討論。翁文慶說,一般診間,常會遇到老人家擔心自己年事已高、怕風險拒絕手術,或住院照顧問題影響到兒女家庭和工作而猶豫,有些則是耳聞手術會出現後遺症而排斥,甚至「雷射手術耗費十餘萬」的新聞都可能讓長輩擔心花費過高而放棄。誤解或道聽塗說往往會錯失手術治療的黃金時機。 他指出,目前攝護腺內視鏡手術技術已相當完善,整體效果良好、風險也很低,是手術治療時的首選方式。具多重內科疾病或高齡之風險族群,可經內視鏡手術來解決排尿障礙問題,但仍需由醫師仔細評估手術的可行性及風險。近年新興的雷射手術優點甚多(出血量少、併發症少、恢復快等),對於高風險族群來說,是值得信賴的治療方式;對於高齡長輩來說,更是可以讓自己及家人心安的手術方式。【熟齡健康精選延伸↘↘↘】。40+要注意腎功能! 五字訣「自檢是否有腎臟病徵兆」。當「每月好朋友」不再光臨!50+女男都要修的1堂課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6-21 科別.泌尿腎臟
健康醫點靈/攝護腺肥大 新興手術恢復快
攝護腺肥大是銀髮族男性最常見的排尿礙障,年紀越大發生率越高,是「老爸們」習以為常但卻又難以啟齒的煩惱,也是難以言喻的哀愁。衛生福利部金門醫院泌尿外科主任翁文慶表示,「攝護腺肥大」屬慢性疾病,目前以保守治療為主,建議需長期服藥以免症狀復發,甲型阻斷劑、5α還原酶抑制劑和抗膽鹼製劑3大類藥物療效都頗受好評。翁文慶也提醒,日常飲食最好營養均衡,多攝取蔬菜、水果等蔬果,中年男性建議多攝取含有膳食纖維、鋅、硒、茄紅素、大豆異黃酮的食物,如南瓜、牡蠣、番茄、豆製品等等;也可以選擇雞肉、魚肉、海鮮、黃豆等食物,取代紅肉類,有助於保養攝護腺,預防疾病。當藥物治療出現副作用、療效不佳或不想長期服藥,也可以考慮手術治療,但誤解或道聽塗說往往會錯失手術治療的黃金時機。他說,手術屬侵入性療法,當發生尿滯留、反覆性血尿、反覆性泌尿道感染、膀胱結石或尿路阻塞引起腎水腫時,顯示攝護腺肥大的病況已經相當嚴重,不盡早手術恐引起更複雜的併發症。翁文慶說,目前攝護腺內視鏡手術技術已相當完善,效果好、風險低。多重內科疾病或高齡風險族群,可透過內視鏡手術解決排尿障礙問題,近年新興的雷射手術出血、併發症都少,而且恢復快,可讓自己及家人安心。
-
2020-06-21 科別.心臟血管
別以為靜脈曲張只是外觀不佳 醫警告恐增血栓風險
防疫期間,在家工作,久坐又沒運動,不少患者因久坐腳麻求診,發現竟出現靜脈曲張。台北長庚靜脈曲張特別門診醫師張學倫表示,靜脈曲張患者僅半數出現症狀,多數民眾認為靜脈曲張僅導致外觀不佳,偶爾腳痠,但研究顯示,比起一般人,靜脈曲張患者發生血栓機率,高出五倍,甚至吾出現肺栓塞。長庚醫院進行大規模研究,運用健保資料庫,在2001年到2013年,針對21萬名靜脈曲張患者,瞭解後續出現其他疾病的機率,發現與一般人相比,靜脈曲張患者多出5.3倍機率出現深層靜脈栓塞、肺阻塞則是1.73倍、周邊動脈疾病為1.72倍。張學倫說,靜脈曲張就像是高血壓,平常不會有症狀,但症狀出現後,後續併發疾病可能致命。靜脈曲張通常與體質、年齡有關,若後天生活習慣不佳,如久站、久坐,都可能誘發靜脈曲張。靜脈曲張治療,通常建議穿著醫療級彈性襪或是改變生活習慣,減少久坐、久站,搭配抬腿讓血液回流,避免靜脈曲張惡化。不過有些年紀大的患者,手的力氣不足,沒辦法自行穿彈性襪,反而讓靜脈曲張更加嚴重。88歲的王姓伯伯是獨居榮民,因為嚴重靜脈曲張就醫,醫師告知目前有靜脈曲張的微創雷射治療,不過術後需穿一個月的彈性襪,王伯伯一聽到彈性襪就對手術卻步,他自知沒力氣穿脫,也沒人可以幫他。張學倫說,有部分靜脈曲張患者對於穿彈性襪有困難,除了要有力氣,加上只有晚上睡覺不需要穿,其餘時間都要穿著,有些人皮膚敏感,可能因此過敏,導致術後效果不佳。對於穿不住或無法穿彈性襪的靜脈曲張患者,目前可選擇靜脈膠手術,原理與其他手術相同,破壞體內已無法使用的靜脈,再讓淤積在下肢的血液順利回流心臟。靜脈膠與微創雷射手術相比,效果相同,但前者價格不菲,好處是不用穿彈性襪,後者價格較低,但需要穿彈性襪,張學倫說,患者可經醫師評估後選擇。
-
2020-05-17 科別.消化系統
健保大數據/痔瘡手術人數 基層院所大勝醫學中心
痔瘡到底需不需要治療,應該開刀嗎?健保資料庫顯示,108年因痔瘡就醫患者多達39萬餘人,其中以第三級痔瘡最多,第四級最少。痔瘡手術不限於醫學中心,基層院所、地區醫院、區域醫院都能執行。健保大數據發現,108年醫學中心痔瘡手術執行件數不到五千件,低於其他層級,更遠不及基層診所的4萬多件。痔瘡是不少人的夢魘,有人因痔瘡如坐針氈,有人因此排便非常痛苦。痔瘡到底何時需要治療,該選擇何種方式治療?書田診所大腸直腸肛門科主任胡煒明直言,除非出血或痛到影響生活,否則沒有必要開刀。第四級女多於男 與懷孕、忍痛有關健保署統計,診斷為痔瘡的患者,近三年以第三級最多,其次為第二級、第一級、第四級。不論是哪一個級別的痔瘡,患者年齡都集中在50歲到59歲,並未因不同級別而有差異。在性別分布上,整體來看是男性多於女性,但第四級痔瘡患者女多於男。換句話說,女性一旦有了痔瘡,嚴重度都比男性來得高。胡煒明認為,這與女性較會忍痛,且加上懷孕是痔瘡的危險因子,讓不少女性產後埋下痔瘡的因子,長期忍痛又沒有調整生活作息等,等到受不了才就醫,往往痔瘡已非常嚴重。小病不擠大醫院 基層診所病患最多健保也顯示,民眾因痔瘡求診的醫療院所,108年門診治療痔瘡案件數有10萬1350件,以西醫基層診所件數最多,多達4萬2840件,第二名是地區醫院2萬7597件,第三為區域醫院2萬6630件,最後才是醫學中心,僅有4283件。若以整體排名,地區醫院層級的郵政醫院居首,同屬地區醫院的耕莘醫院排名第三,沒有任何一家醫學中心排行在前20名以內。健保署支付標準科視察楊秀文分析,民眾認為痔瘡是小病,不會貿然擠大醫院,大多就近求診。案件數特別突出的地區醫院或西醫基層診所,推估是有以治療痔瘡為專長的醫師,吸引患者求診。切除術、結紮術 使用最多分析門診手術方式,傳統的痔瘡切除術為5874件;結紮術為8萬9095件,以郵政醫院最多;注射治療件數為1967件,以耕莘醫院最多;冷凍治療50件,各家醫院執行件數都是個位數。胡煒明說明,痔瘡切除術包含環狀切除術、傳統內外痔切除術以及雷射手術,適合第三級以上患者,部分第一級出血嚴重的患者,則適用雷射手術;結紮術僅針對內痔患者,最適合第一級患者,但第一級患者通常並不需要動手術。血栓切除術多針對急性發作的痔瘡患者,有暫時的效果;注射治療透過化學藥劑讓痔瘡纖維化並變小,同樣也只有暫時效果;至於冷凍治療,因為副作用多,臨床上已經很少使用。住院治療患者 以第四級最多分析住院治療痔瘡的患者,總件數為1萬9293件,以右昌聯合醫院最多,其次為雙和醫院,再者為林口長庚醫院。若以手術方式再細分,以痔瘡切除術住診件數1萬9191件,右昌醫院最多,有723件;結紮術住診僅有90件,林新醫院作8件居冠;血栓切除術僅12件,大千醫院有3件最多。住院治療痔瘡的平均天數為2.37天,楊秀文分析,住院的痔瘡患者大多病情較嚴重,進一步分析住院治療患者接受痔瘡切除術,確實以第四級痔瘡最多,達5750件,其次為第三級4963件,再者為第二級239件、第一級16件。門診切除患者 以第三級最多若分析門診接受痔瘡切除術,以第三級痔瘡最多,1368件,其次為第四級1284件,第二級為288件,第一級為95件。楊秀文表示,痔瘡切除術仍以重症為主。至於痔瘡「要不要動刀」?胡煒明建議,影響生活才建議動刀,而準備接受手術者,建議徵詢第二意見,別貿然動刀,開刀仍有一定風險。
-
2020-05-17 科別.消化系統
痔瘡要不要開刀?醫師告訴你選擇用藥或切除治療時機
痔瘡讓許多人聞之色變,痛起來也讓人難以忍受,但因發生在私密部位,更難的是向醫師啟齒。不過一旦決定治療,就得依嚴重程度跟醫師討論合適的治療方式。大腸直腸外科醫師表示,民眾有痔瘡時,若只是微疼痛、少量出血等,症狀屬較輕微,可透過藥膏、藥物、塞劑等方式改善;若已明顯凸出、脫垂、甚至塞不回去時,屬嚴重情況,就須透過手術方式治療。臺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表示,痔瘡分類上分為內痔和外痔,一般來說以肛門口內1公分處的齒狀線為界,齒狀線以內的稱為內痔區,齒狀線以外則是外痔區,如果內外都發生,則是混合痔。正常情況下,痔瘡並不會流血或感到疼痛,但像是久坐、久站、飲食西化等因素,會導致肛門內的靜脈曲張、肉墊充血腫大而成為痔瘡。一至三級 可用藥物保守治療糠榮誠說,痔瘡臨床上依嚴重程度約分為四級。第一、二級患者肛門偶有不適、出血症狀,或如廁用力時,覺得有肛門有異物感,此階段尚不嚴重,多可直接在門診處理;但到了第三級,則為肛門組織明顯凸出、腫脹,必須用手才能推回;第四級,患者的痔瘡可能已過度腫脹、脫垂,或明顯露出在肛門外推不回去時,應透過手術方式治療。而在現行痔瘡治療上,若症狀輕微或疼痛、流血及癢感不嚴重,可採保守治療,如多喝水,並多攝取蔬菜、水果等纖維含量高的食物,也可使用軟便劑讓大便比較順暢,不再刺激痔瘡。另外,也有藥膏、塞劑等選擇,來對病灶處局部消炎止痛。也可透過口服消炎藥物消除腫脹、減輕發炎反應,患者用藥約一周後,內外痔症狀便有緩解,且好處是不需住院。傳統電燒術有明顯疼痛感,住院、癒合時間長,健保給付。而到三、四級需手術時,則有傳統電燒術及痔瘡環狀切除術等選擇。糠榮誠說,電燒手術是將第三、四級痔瘡或內外混合痔一併做楔狀切除,再將傷口以縫線縫合,需局部麻醉。雖不會傷及括約肌,但術後會有較明顯疼痛感,醫師會給予止痛藥來止痛。不過患者須住院至少三、四天,忍受疼痛及不便外,一周後需回診,檢視疼痛感、傷口是否仍有出血情形,且需一個月傷口才會完全癒合。環狀切除術痛感低、恢復快,較能根治,需自費。痔瘡環狀切除術是一個較新的技術。糠榮誠說,此技術為透過特殊器械,於痔瘡上約1.5公分處進行環型的直腸黏膜及黏膜下的血管切除,可使痔瘡萎縮、並使脫垂的情形一併改善,尤其是用在內痔切除,較有根治的效果。而該手術標榜為「無痛手術」,術後僅少數患者有極輕微的疼痛感,且基本上一天後就能出院,排便也無障礙,傷口約一周就癒合,患者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恢復生活作息。糠榮誠說,此手術各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都很純熟,只是目前健保尚未給付,仍需自費。其他手術微創、雷射須自費,效果不如環狀切除。而在痔瘡的其他手術治療方式上,另有微創、雷射手術,但糠榮誠說,兩者也需自費,且術後效果沒那麼好,疼痛感及癒合時間均比環狀切除術更長,故較不建議。糠榮誠說,痔瘡的症狀多樣,嚴重程度也不一,若民眾決定以手術治療,但本身腎、肝功能不佳或有嚴重貧血情形,應與醫師討論後,再決定適合的治療方式。痔瘡的分類1. 內痔第一度:痔核膨出在肛管內。第二度:痔核可自行縮回,發生在解大便時。第三度:痔核需用手推回,嚴重一點的,只要一用力或過度疲勞就會發生。第四度:痔核脫出是永久性的,會主訴有直腸飽脹感。2. 外痔痔瘡的治療1.保守療法預防便祕:無刺激性的輕瀉劑、高纖維食物、每天早餐後再喝杯冷開水,可促進腸蠕動、養成定時排便習慣。局部用藥、溫熱療法:溫水坐浴,每天1~2次,每次10~15分鐘。2.橡皮圈痔結紮術(門診治療,免住院開刀)適用範圍:第二、三級中度內痔。特點:簡單、迅速、方便,為目前效果好且常用的治療方式之一,門診即可當天處置,不影響上班。3.電刀切除術(枯痔療法,門診治療)適用範圍:第一、二級中度內痔及輕度外痔。特點:簡單、迅速、方便、效果好,門診即可當天處置,不影響上班(需局部麻醉)。4.住院手術治療適用範圍:第三、四級痔瘡(內痔)及中度、重度外痔。5.痔瘡血栓切除術多針對急性發作的痔瘡患者,有暫時的效果。6.注射治療注射化學藥劑讓痔瘡纖維化並變小,容易造成感染。只對輕微的內痔有效,而輕微的內痔只要保養即可,不用治療。7.冷凍治療容易造成肛門組織深度壞死。30年前醫學中心已放棄用冷凍治療。坊間常有痔瘡診所標榜用雷射及冷凍治療來吸引病人,而且收費昂貴,病人常得不償失。資料來源╱郵政醫院外科部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洪樹玉
-
2020-05-16 科別.心臟血管
靜脈曲張炎熱夏季更易發生或變嚴重 醫籲儘早就醫
夏日炎熱的天氣造成許多人雙腿腫脹、麻木,有些人病情更加嚴重,或是腳踝色素沈澱越來越黑、下肢搔癢更明顯甚至時常半夜抽筋而痛到無法入眠,「這些情形有可能是靜脈曲張所造成的」。奇美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許向平表示,一般人體的血液經靜脈系統輸送回心臟,血管內的靜脈瓣膜會確保血流方向而不至血液有回流或淤積發生,造成循環不順暢,但當靜脈瓣膜因為下肢靜脈壓力過高而使得功能缺損時,血液就有可能會有逆流及發炎,若不保養或治療,更會造成血管鼓脹變形,進而形成較嚴重的靜脈曲張。許向平指出,靜脈曲張不僅影響到日常生活作息,外觀上也易造成病人心理負擔,例如因為不敢展露腿部減少穿短褲短裙,「尤其身處亞熱帶的台灣,更是大大的增加了病人的困擾」。通常靜脈曲張醫界認為與遺傳、肥胖、抽菸、缺乏運動、久坐久站有關,這樣的人約有5層可能發生,較容易發生在女性(男女比例約為1:4),症狀視嚴重程度共可分為6級,病人通常在症狀較輕微時多以忍耐而不願看診,待病程進展至較嚴重時才就醫治療。許向平舉最近治療的個案表示,56歲林太太因長期下肢漲痛至門診就醫,他用下肢超音波檢查發現,林太太的大隱靜脈血管有嚴重血液逆流的情況,經新型微創雷射手術治療後,不適症狀就明顯改善。
共
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