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9 癌症.抗癌新知
搜尋
陳昇
共找到
9
筆 文章
-
-
2022-10-27 焦點.元氣新聞
候選人楊植斗拜票摔倒後腦著地,驚悚影片曝光! 醫:腦部撞擊可能腦出血,一周內留意這些症狀
選戰倒數,國民黨台北市議員候選人楊植斗今早(26日)於街口拜票,從講台要下來時不慎後仰摔倒,後腦著地。前台北市議員羅智強在其臉書發文寫道,楊植斗「頭到現在都還在暈」。楊植斗也透過團隊表示,現在有點頭暈不舒服休息中,公開行程跟採訪都先暫停。書田診所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黃婷毓曾接受《聯合報》訪問表示,腦部在遭受撞擊後,輕微者會出現頭暈、走路不穩、耳鳴等症狀,大多都會隨著時間逐漸好轉,但部分腦部受到嚴重撞擊者,腦部會出血,有的患者甚至會喪失意識。另也有部分患者出現延遲性的腦出血,所謂延遲性腦出血,不見得撞擊後當下就覺得不舒服,因此,撞擊後仍需要仔細觀察,是否有噁心、嘔吐、手腳無力等現象,若腦部出血,患者容易喪失意識,甚至會昏迷。屏東縣寶建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崔智也曾受訪提醒,腦部外傷可能會有腦出血的情況發生,腦出血分急性、慢性、延遲性,延遲性出血通常在一周內出現症狀,遭撞擊當下可能以為傷勢無礙,2、3天後才有挫傷情況出現,包括頭暈、想吐、頭痛等。若腦出血範圍大就要透過手術減壓,否則恐危及生命。跌倒、摔傷後出現腦部傷害的例子不時耳聞,2020年時就曾發生玉山金控科技長陳昇瑋跌倒撞到頭部,後來腦出血辭世。「超人」男主角克里斯多夫·李維,則是騎馬時摔傷導致高頸位受傷,頸部以下完全癱瘓。醫師提醒,腦部受到撞擊建議應立即就醫檢查,若沒有其他外傷與腦部出血,也須定期回診,保持生活作息正常,多休息、睡眠充足,避免劇烈運動。
-
2021-09-25 養生.人生智慧
62歲陳昇收起張狂找到人生準頭! 罹癌後談論生死,不忘告別摯愛
40歲,是人生第二個青春期、是邁向「橘世代」要轉大人的關鍵時期,但也是許多人最迷惘與困惑的生命階段。《橘世代》邀請各領域名人,回望40歲的自己是如何度過人生第二個青春期,走向豐收的人生下半場。陳昇縱橫歌壇33年,以平實歌詞與簡單旋律打造雋永的「昇式情歌」,如「最後一次溫柔」、「恨情歌」、「鼓聲若響」等,而在「新寶島康樂隊」演出時,本土語言的快歌混合異國曲風,讓他好像變了個人,宛如醉後胡言亂語般人來瘋;才華洋溢、言行狂放不羈是旁人對他的刻板印象,也是鐵粉對他著迷之處,陳昇回首自己的人生,直言:「40歲以前,我是個混球!」幕後走向幕前 自認四十最惑出身彰化溪州的陳昇,小時候的志願是畫家,出道前做過修車、電梯維修、美術設計等工作,曾三度投考唱片公司未錄取,直到1982年開始從事幕後製作,擔任劉家昌助理,而後出任齊秦、楊林等唱片製作人,累積經驗後嘗試音樂創作,1988年才推出首張專輯「擁擠的樂園」,30歲正式出道,起跑點似乎晚了點,也因此在面對人生「第二個青春期」40歲時,他認為自己完全沒有「轉大人」,甚至對那時的記憶模糊,「我好像不是很喜歡40歲的自己,什麼四十而不惑,千萬不要相信這句話,四十是最惑的。」【延伸閱讀 陳昇:人生是自己的!不管多困難或曲折,自己走過一遭並從中修正腳步才是王道】凡事太過鋒利 不愛當年自己陳昇認為自己的40歲包含著不可一世與大頭症,「40歲的時候,經濟能力、力道氣度、酒量、言語的鋒利啊,什麼東西都是在尖峰上,真的不是很喜歡那個樣子的我」,反而是50歲時才清楚自己是怎麼回事,就如同李宗盛的「山丘」唱的心境般,「40歲的自己,有什麼就直接做,比較會『他媽的!豁出去了!』」這句話很久沒講了,40歲時卻老是在講這句話,但生命不是只有豁出去而已,冥冥之中自己不知道準頭了,人生準頭有點走鐘」。經歷暴力事件 找回陽光心態2002年陳昇在夜店遭鄰桌客人砸傷頭部,不僅讓他動了開顱手術,也留下右手無力、麻痺的後遺症,醫生曾告訴他開過腦的人70%都會變得負面思考,「我還有後半人生,選那30%的陽光吧」,心態也因而轉為正面。出院後他看好友孫大偉、倪重華熱中鐵人三項,也開始練習鐵人三項,迷上騎單車、游泳,也養成每日游泳、每周騎車的運動習慣。罹癌談論生死 不忘告別摯愛62歲的他,去年罹患口腔癌,開刀治療恢復良好,罹癌後不避諱談論生死,除了手術前曾託付弟弟將他骨灰撒綠島海裡,後來也考慮葬到北海道函館有著花園與美麗夕陽的華人公墓;他在術後13天寫了篇長信,託樂團成員阿文轉發群組告知病情,讓新寶島康樂隊老搭檔阿Van只能隔空操碎心,直言想扁他;談到如果人生只剩一天想做什麼?陳昇說:「當然馬上跑去跟至親、摯愛說一說,這次交給阿Van的信,就是跟大家說『謝謝你們,我這生滿酷的』。」
-
2021-09-25 養生.人生智慧
陳昇:人生是自己的!不管多困難或曲折,自己走過一遭並從中修正腳步才是王道
揮灑青春 走過一遭才學乖「40歲左右很張狂的情況下,真的會走一個怪怪的路」,去了不該去的地方,認識不該認識的人,也因為發生暴力事件後,讓陳昇轉念迎向光明,他從不會告訴或教導別人人生該怎麼走、該如何改變,曾有一些很睿智的長者跟他說:「『我們都知道(會出事),就你自己不知道』,但也沒辦法把我勸回來,因為路要自己走過一回才會學乖。」陳昇把40歲買的Infiniti的QX4跑車留到現在,前後修了23年,就是為了以車印證自己,「當時開這麼屌的車,我如果不把它留著對照自己,開什麼名車也沒有意義;把老車留著是照鏡子,因為你的時間愈來愈少,做事要愈來愈精準,不是靠一口氣去賭命」,而他人生貴人就是麗風錄音室老闆徐崇憲、滾石董事長段鍾沂和滾石總經理段鍾潭,「10年前的我和10年後的我,他們就盯著我看,我也會盯著他們的反應,去思考妥不妥當」。問到他40歲時的座右銘?陳昇打趣:「40歲沒有座右銘,都靠睪固酮素做事,我很強、就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樣衝啊,哪需要什麼座右銘,現在更不需要座右銘,前方就在那,一不小心就會到盡頭,只能好好滑。」人生是自己的,不管多困難、曲折或荒唐,最真實的還是自己走過一遭,並從中修正腳步才是王道。赤子有夢 拒讓自己走下坡陳昇熱愛單車、游泳,甚至曾有想開帆船環遊世界的夢想,心態年輕、充滿活力,談到何時覺得自己老了?他說:「從50歲以後,酒量變得很糟,60歲以後有次寫歌,看到手上有斑了。」【延伸閱讀 62歲陳昇收起張狂找到人生準頭!罹癌後談論生死,不忘告別摯愛】他談到2006年的作品「去年在北海道」,描述與阿公、爸爸、小叔、兒子等7名男人同遊北海道,還把阿公、爸爸拉去拍「魚說」專輯中「緋聞」MV,「我現在看我的手,就是當年我爸爸的手,60歲開始出現斑,寫作盯著自己的手,這東西是不可逆、必須面對的,要生氣嗎?要悲傷嗎?」,他打趣很多人會問他「如果可以回到過去,想做什麼改變?」他說:「我現在只要把剩下的,用經驗過好一點就好了,我絕對不要再回到過去的荒唐歲月。」陳昇這次在新寶島康樂隊推出新專輯「剪剪花」,找來當兵時的軍樂隊同袍一起演奏,當年42名隊員走了6名,也讓他驚覺要重新把老戰友集合起來,不然會懷憂喪志,「很多人50歲以後就一路走下坡,但人生不是這樣,我們還要去哪裡、幹什麼事。」看著隊友因中風、手指不靈光,卻仍精神抖擻完成錄製,陳昇感動落淚,發願要帶著老隊友去檀香山、鹿兒島,與當地樂隊交流,「這就是台灣精神!有些東西不做,這輩子就做不了。」
-
2021-03-06 癌症.頭頸癌
你是口腔癌高危險群嗎? 口腔癌前病變黏膜異常愛注意
引發口腔癌3大危險因子為檳榔、吸菸、喝酒,早期發現並治療,5年存活率達8成。高風險族群應定期篩檢,平日也可在刷牙時照鏡子自我檢查,如發現異常應盡速就醫。62歲歌手陳昇在臉書貼文中提及「口腔有腫瘤,已立即做手術處理」,因而取消跨年演唱會,消息一出,令歌迷意外,也引發民眾對口腔健康的關注。口腔腫瘤型態多樣,分為良性與惡性,其中最令人聞之色變的就是口腔癌,位居2017年10大癌症第5位、男性癌症第4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口腔醫學科主任周怡江表示,口腔癌是發生在口腔的惡性腫瘤總稱,9成屬於鱗狀上皮細胞癌,3大危險因子為檳榔、吸菸、喝酒,當中又以檳榔的致癌性最強,檳榔子為國際認定的第1類致癌物,加上嚼食的動作,化學性及機械性刺激,增加細胞癌變機率。從癌登統計也可看出,口腔癌男女發生比例約為9比1,與嚼檳榔人口多數為男性有關。研究顯示,嚼檳榔導致口腔癌的發生率為一般人的28倍;如果合併抽菸,將增加為89倍;若再加上喝酒,罹癌風險上升至123倍。民眾可利用每天刷牙時照鏡子,自我檢查有無口腔癌臨床症狀「破斑硬突腫」:▸破:口腔黏膜是否光滑柔軟,完整無破洞。如果口腔黏膜潰瘍超過2周未癒合,應就醫檢查。▸斑:口腔黏膜顏色是否正常。正常為均勻的粉紅色,若出現白斑、紅斑,要特別當心。▸硬:嘴巴開合有無困難,舌頭是否活動自如。▸突:口腔黏膜表面有無不規則突起。▸腫:臉或頸部有無腫塊或兩側不對稱。上述情形是基本原則,也有例外。周怡江說明,曾有病人責怪是拔牙造成的口腔癌,其實是本來牙齦就長腫瘤而不知情,齒槽骨被癌細胞侵襲,造成牙齒動搖,或甚至把牙齒推開移位,以為是單純牙周病,但拔牙後傷口卻遲遲無法癒合,就是因為腫瘤細胞持續生長所致。如果發現口腔出現異常情形,應盡速就醫。雖然台北市口腔癌發生率與死亡率比其它縣市低,但如有癌前病變,仍要積極處理不能輕忽,視需要須做切片檢查細胞型態,決定治療方式,這階段治療也不會影響臉部外觀。口腔癌前病變黏膜異常可能情形如下:▸白斑:口腔黏膜上可能會出現白色斑塊或斑狀。▸紅斑:口腔黏膜上呈現的紅色斑塊,合併有組織退變的現象,癌化機率高。▸口腔黏膜下纖維化:口腔黏膜下組織層呈現疤痕慢性增加現象,纖維組織增加造成張口受限,口腔黏膜活性減低進食時易受食物刺激並產生潰瘍。▸口腔扁平苔癬:口腔黏膜出現交錯角質化條紋、斑塊等變化,癌化機率較低。▸疣狀增生:口腔黏膜表面整體呈現乳突狀或疣狀的突起。口腔癌分4期,若能早期發現並治療,0至1期的5年存活率有8成,若3、4期才治療,5年存活率降低到5成、3成。治療方式以手術切除為主,第3期視病情輔以放射線及化學治療,第4期就需手術以及放射線、化學治療。周怡江提到,有些病人會嘗試吃偏方或草藥,反而耽誤治療時機,千萬不可輕信。口腔癌病人通常是靠勞力養家的中年男性,為家中經濟支柱,一旦倒下會造成家庭重大損失。周怡江提醒高風險族群須定期檢查,可降低口腔癌26%死亡風險。健保已補助30歲以上有菸檳(含已戒檳)行為的民眾(原住民為18歲以上),每2年1次免費口腔黏膜檢查。★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1-03-06 癌症.頭頸癌
陳昇爆患口腔癌 醫警示:嘴破逾2周未癒已響起罹癌警訊
藝人陳昇自爆去年被診斷口腔癌初期,經過手術治療後狀況穩定,後續觀察癌細胞未擴散,現在每個月固定回診。他回憶,確診當下,難過到不知所措,打電話給結縭逾35年的太太,道出生病的事情,一想到沒辦法陪伴她到最後,內心滿滿的感傷。醫師表示,想要避免口腔癌,最好的方式就是戒菸酒,不嚼食檳榔,每天觀察自己的口腔,若嘴破超過二周以上沒癒合,當心就是口腔癌初期的徵兆。北榮耳鼻喉頭頸醫學部喉頭頸科主治醫師朱本元表示,九成以上的口腔癌患者,都有抽菸、喝酒、嚼檳榔的習慣,口腔癌一般好發於男性,主要是有抽菸、喝酒、嚼檳榔習慣以男性族群為主,女性較少。臨床觀察口腔癌患者的男女,大約是十比一,近年因抽菸喝酒嚼檳榔習慣年輕化,患者也有年輕化的趨勢,從原本的40到50歲之間才會發生,現在30歲左右的患者也不占少數。朱本元表示,口腔癌初期最常以「嘴破」表現,一般感冒、熬夜或是咬破口腔,大約一周內就會癒合,但口腔癌導致的嘴破通常是超過二週以上都不會自然癒合,且因為傷口持續在口腔中發炎,也常常會有口臭。口腔癌的嘴破,與一般嘴破的不同之處,若是壓傷口會感覺傷口下有硬塊,一旦發現此情形,幾乎八九不離十為口腔癌初期。口腔癌造成口腔的傷口,可以發生舌頭上下、口腔上顎、口腔兩側。建議民眾可以每天在刷牙時,查看嘴巴內外是否有破口,幫助早期診斷發現。朱本元表示,除了抽菸、喝酒、嚼檳榔為高危險群以外,有些口腔癌的患者是因為「磨牙」導致,特別是裝假牙的長者,因為假牙的不適合,咀嚼不斷摩擦口腔,導致口腔長期發炎,進而導致癌變。除了嘴破以外,口腔內若是出現白斑或是紅斑,也是症狀之一。另外有些患者則是口腔沒有潰瘍,但是頸部卻有不明的腫塊,也可能是癌細胞已經轉移至頸部,這類大多已經是第三期的口腔癌患者。朱本元表示,口腔癌很容易早期被發現,臨床上大約有五成的患者是早期患者,但其餘五成的患者,常常是已經有症狀,但卻自認「不會這麼倒霉」不願進一步就診,反而延宕最佳的就醫時間。他強調口腔癌早期治療,有八到九成不會再復發,晚期治療的復發比例相對高。依照衛福部108年死因統計分析,口腔癌的死亡年齡中位數為60歲,與國人平均餘命80.9歲相比,整整少了20年壽命。朱本元表示,目前國健署也提供30歲以上,長期有菸酒、嚼檳榔習慣者,每2年可以免費做一次口腔癌篩檢,呼籲高危險群應該要定期檢查才能避免癌症上身。破斑硬突腫,提早發現口腔癌「破」:口腔黏膜破皮超過兩週未癒合「斑」:口腔黏膜出現不明的紅斑、白斑「硬」:口腔黏膜逐漸變硬、緊,最終嘴巴張不開「突」:口腔黏膜表面不規則突起(乳突狀或疣狀突起)「腫」:臉或頸部出現腫塊或兩側不對稱資料來源:衛福部國健署 製表/陳雨鑫
-
2021-03-05 新聞.元氣新聞
陳昇證實罹口腔癌 不捨35年髮妻「和夫人還有約定」
陳昇去年底例行身體健康檢查發現口腔癌原發性初期,旋即入院接受開刀治療,術後恢復良好,今晚將於台北河岸留言西門紅樓展演館舉辦春酒演唱會,他坦言「稍微會大舌頭,舌頭5分之一還是麻的」。他透露在國泰醫院確診後,站在仁愛路上不知如何打電話給家人,心中滿是抱歉,「好像沒辦法活到跟夫人想活到的那時候」,而夫人只是淡定要他先回家,之後便開家庭會議一起正面面對接下來的治療。從確診至開刀完出院近2個月的時間,他都處於不清楚未來會怎樣,「那段時間比較不愉快」,但他也啟動阿Q機制,在病房看著陽明山的第一公墓,就跟弟弟說「我跟你講喔,我要丟在海裡,不要土裡或花葬」,弟弟也天兵回「我才小你2歲,說不定是你丟我」。陳昇談到這次生病心境沒有像2002年的暴力事件那樣不安與惶恐,當時他頭部重創動了開顱手術取出頭顱內血塊,期間頭蓋骨在腹中直至腦壓降下,才動刀將頭蓋骨放回頭上,「那時候兒子考上成功高中,我跟他說『麻煩你,不要讓別人推我進手術房』,其實是我想跟他告別,沒把握面對這事」,而這次則是他坐在輪椅,讓弟弟推進手術房,「醫院規定一定要坐輪椅進去,我就沒那麼嚴重,因為我弟弟長得跟我很像,我還跟他說『不然我推你,你幫我進去開』」,在笑虧中面對治療,但要開刀不忘叮囑醫生「你要把我治療好,我和我夫人還有約定」,不捨結婚35年髮妻,未來除了每個月回診,每2年就要做一次大健檢。上月35歲獨子娶媳婦,升格新手公公的他想抱孫,但也不好將過去長輩給自己壓力的前車之鑑投諸兒子,只能用rocker的方式,提醒兒子「不是只是讓你爽,該做的事還是要做,這麼不合作,我就去你家把你的套子都搓破」,已做好騎單車帶孫子遊山玩水,或幫孫女穿芭比娃娃衣服的準備。而他下月計畫在苗栗公關山上民宿斥資百萬打造錄音室,與團員集中營式創作,計畫6月有望推出新作。而今晚開唱是否邀了主治醫生來看,他笑說醫生有次不好意思跟他說「我不是你的歌迷,我喜歡A-Lin」,讓陳昇無奈笑說:「我現在為了要取悅我的醫生,要想辦法接近A-Lin,、跟A-Lin示好。」
-
2020-04-14 科別.腦部.神經
高血壓為腦出血危險族群 腦動脈瘤難預防
玉山金控科技長陳昇瑋腦出血辭世,新竹馬偕紀念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許彥偉說,自發性腦出血大宗為高血壓性腦出血與動脈瘤破裂,後者致死率相對高,無明顯徵兆,較難預防。許彥偉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腦出血分為外部撞擊導致與自發性,自發性出血依出血原因可分成高血壓性腦出血、動脈瘤破裂與動靜脈畸形等,前兩者較大宗。「腦動脈瘤猶如顱內不定時炸彈」,許彥偉說,腦出血患者約7到8成是高血壓族群,通常能透過血壓控制減少腦出血機率,但腦動脈瘤出血患者,往往沒明顯徵兆,較難預防。據新竹馬偕紀念醫院神經外科醫師郭岱宗提供新聞資料,腦動脈瘤破裂前,病患幾乎不會有任何症狀,一旦破裂就易造成蜘蛛網膜下腔出血,約1/5病患尚未到院就離世,1個月內死亡率甚至達5成。郭岱宗說,雖有些腦動脈瘤破裂送醫患者,經問診時會發現平時偶爾有間歇性頭痛,但病患狀況不同,大部分為無預警情況下昏倒而緊急送醫。台北市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錢政平提供新聞資料表示,腦動脈瘤通常沒症狀,100人裡有1到2人潛藏腦動脈瘤而不自知,許多人是健康檢查時發現,或動脈瘤太大引起梗塞性中風、類似腫瘤壓迫性效應,更嚴重是破裂出血後才檢查出有動脈瘤。錢政平表示,腦動脈瘤好發45歲以上成人,與抽菸、喝酒、作息不正常、壓力與血壓不規則控制有關,腦動脈瘤破裂時機難預測,唯有安排定期健康檢查及早發現。
-
2020-04-14 科別.腦部.神經
溜直排輪跌倒撞到頭部 44歲金控科技長腦出血驟逝
44歲玉山金控科技長陳昇瑋驚傳腦出血辭世。陳昇瑋是在上月3月29日開車載女兒出門溜直排輪,期間跌倒撞到頭部,但當下並無發現異狀,開車返家途中才突然身體不適昏迷,經送醫搶救多日仍不幸辭世。士林地檢署司法相驗,發現陳的頭部受有外傷,判定是意外身亡根據中央社報導,新竹馬偕紀念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許彥偉表示,腦出血分為外部撞擊導致與自發性,自發性出血依出血原因可分成高血壓性腦出血、動脈瘤破裂與動靜脈畸形等,前兩者較大宗。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錢政平表示,腦出血是腦中血管破裂出血的症狀,腦出血的前兆有高血壓、頭痛或暈眩或無明顯症狀等。發作時會伴隨突來的劇烈頭痛或可能意識不清、四肢癱瘓或半身麻痺的情形。嚴重的話,可能發生呼吸困難或死亡。「腦中風」長期以來一直是國人主要的致命殺手。這是一種急症,主要是因腦部血流受阻,導致無法供應腦部氧氣的需求,腦部組織受到傷害,而發生腦神經缺損症狀、出現腦功能障礙。也就是腦部血管因阻塞而缺血或因破裂而出血,造成腦細胞受損,出現語言、意識、肢體的神經功能障礙時,就稱為腦中風。腦中風分為「缺血性腦中風」(腦梗塞)及「出血性腦中風」(腦出血或腦溢血)兩種。台灣人以缺血性腦中風(腦梗塞)發生的人數較多,約為出血性腦中風的五倍,當天冷、季節交替之際,65歲以上老年人容易發生中風。缺血性腦中風是因為血液凝塊堵塞腦部血管所造成,約占中風人數的70%至80%。出血性腦中風是因為供應腦部的血液破裂所造成,約占中風人數的20%至30%;其中,蜘蛛網膜下腔出血約占5%,主要是腦血管動脈瘤破裂造成的出血,一旦破裂,甚至造成大出血,可能就會陷入昏迷,致死率極高。出血性腦中風與缺血性腦中風發生的症狀是一樣的,都會有腦壓上升、頭痛、噁心、嘔吐、癲癇等症狀出現。如果突然身體一側肢體麻木、顏面神經麻痺、走路不穩、複視、手腳無力、嘔吐等症狀出現,就要小心可能「中風」了。應把握中風後的救命「黃金3小時」,緊急送醫院急診檢查治療。★腦中風症狀絕大多數腦中風都是急性發作,發作前並沒有太多的症狀,因此認識腦中風的警訊相當重要。.嘴歪眼斜.一側或兩側肢體無力、麻木.意識模糊甚至昏迷.言語不清、溝通困難,有口難言或答非所問.感覺異常.吞嚥困難、流口水.突然眩暈、嘔吐、劇烈頭痛.步態不穩、運動失調.大小便失禁.視力模糊、複視、視野缺損.抽搐.精神上的改變:情緒冷漠、躁動不安、記憶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