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2 橘世代.健康橘
搜尋
鉀離子
共找到
243
筆 文章
-
-
2020-06-08 養生.聰明飲食
吃了就能增肌減脂?醫師破解高蛋白迷思
「最近大家都在講肌少症的事情。」王太太對著妹妹說,兩人已是年齡50+的姐妹花。妹妹說:「我本來想去健身房運動,不過這一波疫情來了之後,也就不敢去報名了。」「聽說多吃蛋白質就會長肌肉?還是我們要多吃點肉?」「要吃那個蛋白粉啦,我有個朋友在賣,說很有用!」你也聽過這樣的說法嗎?也以為只要吃了蛋白質或蛋白粉,肌肉就會跑出來嗎?請繼續看下去。吃了蛋白質就會長肌肉?大家都想「增肌減脂」,在減重的路途中,若能多長些肌肉,才能拉高基礎代謝率,多燃燒點熱量,達到減脂目的。那蛋白質吃多一點,就自動會長出肌肉嗎?並不是這樣的。 蛋白質很重要,原因在於胺基酸與肌肉、韌帶、關節、骨頭、指甲、頭髮、抗體、酵素等的合成都有關係。當我們吃進多一點蛋白質,身體會擁有比較多的胺基酸原物料,但身體可以拿去做頭髮、做抗體、修復組織,並不會直線跑去做出多一點的肌肉。(有這些症狀,小心缺乏蛋白質!)想要長肌肉,還是需要額外的肌力訓練。在鍛鍊肌肉及肌肉修復的過程中,才能增加肌肉質量。沒有肌力訓練,肌肉不會有獲取胺基酸原物料的需求,無法形成更大的肌肉。並不是只要多吃蛋白質,身體就自動會長肌肉出來。記住,增長肌肉的要件是運動。那喝蛋白飲品應該就會長肌肉?過去蛋白粉是健身者的愛,但這股風潮逐漸吹向普羅大眾,許多直銷公司也賣起了高蛋白補充品。因此有人想知道,如果像上一題所說,食用雞肉、牛肉這些蛋白質不能直接讓人長肌肉,那如果吃的是蛋白質營養補充品呢?廣告上都寫著身體很好吸收蛋白粉這些補給品,圖片也都是練的猛猛的俊男美女,會不會對增長肌肉有點用處?你可能已經猜到了我們要說的結論了:如果你有在做肌力訓練,喝乳清蛋白會幫忙長肌肉。如果你沒在做肌力訓練,喝乳清蛋白也不會長肌肉。因此,重點還是有沒有持續地訓練。如果你想要避免未來罹患上肌少症,務必從飲食調整,並加上肌力訓練運動,不是一直靠多吃蛋白質或喝蛋白質補充品,就會直接長出肌肉。再次強調,增長肌肉的要件是運動。高蛋白是不是才能減重?很多人會採取高蛋白、低碳水的方式來控制體重。當攝取的碳水化合物減少後,可以迫使身體燃燒脂肪來補足熱量。而且飲食中蛋白質的比例提高時,可以增加飽足感,(想想看你上次晚餐吃牛排時是不是一路飽到隔天,完全不想吃消夜呢)而降低了食用者的飲食量,整體攝取的熱量下降。所以確實高蛋白低碳水的方式是可以降低體重的。不過,不要為了講求超級低碳,而放棄了蔬菜、水果、全穀類,那會很難獲取到足夠的礦物質、纖維、及抗氧化劑,讓鈣離子、鉀離子、鎂離子是不足的。而且當大家刻意減少碳水化合物且吃很多蛋白質時,常常意味著同時吃進太多飽和脂肪,甚至也常常是更多的鹽分(尤其是各種像香腸、火腿、培根這類的加工肉品)!反而提高血中膽固醇濃度,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想要高蛋白時,同樣要注意食物選擇!如果有實行上的困難,可以先請教營養師或醫師,了解正確的高蛋白減重方式。 目前短期(六個月)內嘗試高蛋白飲食應該是還算安全,但長期來說會不會帶來身體其他的危害,還無法確立。但通常超過六個月以上時,高蛋白飲食帶來的減重效益就大幅降低。你蛋白質一定沒吃夠,要靠蛋白粉?過去只有持續健身,想練肌肉的人才會注意蛋白質攝取量,但最近大家常常會聽到要多吃蛋白質的說法,也延伸出了「平常人一定都吃太少蛋白質,要靠補充品才夠」的說法。不過根據美國針對介於19到30歲之間的年輕人的營養研究,發現其實每人每天平均攝取了100g的蛋白質,這樣並不算少。目前沒看到台灣人的數據,但就算我們通常飲食習慣沒有那麼美國派「American style」,也不需要到每個人都得買蛋白粉補充品來吃的程度。 蛋白粉是很簡單輕鬆的補充品,剛運動完就能補上一杯,而且身體也很好吸收。另外,現在也出現了不少高蛋白的隨手點心,讓大家嘴饞時來個高蛋白解饞。但這些補充品的問題就是會有食品添加物與賦形劑,例如高蛋白棒裡會用上讓食物變得穩定、增稠的食品添加物「鹿角菜膠」,有些研究認為此品會引起體內發炎反應、影響礦物質吸收、腸道損傷。在情況允許下,天然食物較無食品添加物,還是比較好的蛋白質來源。(蛋白質這樣吃!這樣算!一次圖表攻略)而且身體需要各種不同的胺基酸,盡量從各類食物中攝取才有機會得到不同的胺基酸,同時也能吸收到其他的營養素。因此不要把這些蛋白粉補給品當成主要的,甚至唯一的蛋白質來源。最好盡量從不同來源,像是魚類、奶類、豆類、白肉等補充蛋白質。另外,身體並不會貯存蛋白質,如果短期內攝取太多蛋白質,仍會加重腎臟的負擔,增加體內氨氣ammonia的累積。假如你在飲食調整、控制之後,體重真的已經下降了,記得也要同時調整蛋白質的攝取量。原文:
-
2020-06-04 養生.營養食譜
吃當季/預防大腸癌就靠火龍果 紅肉、白肉哪個好?
養生很重要的就是要「吃當季」,但當季該吃什麼?元氣網「吃當季」為您整理當季盛產的蔬果,介紹當下適合吃的蔬菜水果,其營養價值、食用注意事項,及最實用的食譜等。火龍果最常見的有白肉及紅肉2種,營養價值高,含維生素C、B2及菸鹼酸等,還有礦物質鉀、鈣、鎂、鋅、鐵等。且富含水分及膳食纖維,能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排泄、預防便秘,有助預防大腸癌及痔瘡。但不要以為火龍果熱量低,吃太多可要當心糖份攝取過量,更重要的是要注意鉀含量,腎臟病不宜多吃。【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出處/2011-08-21/聯合報「元氣周報養生DIY」】火龍果有哪些營養?火龍果含維生素C、B2及菸鹼酸等,還有礦物質鉀、鈣、鎂、鋅、鐵等。火龍果的鎂含量豐富,每100公克含31毫克,堪稱新鮮水果中第一名。是等重柑橘的3倍,甚至是葡萄、水梨的6倍。鎂是構成牙齒及骨骼的成分,與鈉、鉀、鈣共同維持心臟、肌肉及神經等正常功能,有安定神經功效,幫助心情平穩。鋅含量多,是火龍果另一特色,只比柑橘略少一點,在新鮮水果中排名第二。別以為火龍果水分多,86%都是水分,但它的膳食纖維含量卻很豐富,每100公克含有1. 7公克。纖維質能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排泄、預防便秘,有助預防大腸癌及痔瘡。火龍果被傳是減肥聖品,吃火龍果真能減肥?火龍果裡86%都是水分,在等重的情況下,火龍果的體積相對大,視覺上會覺得份量比較多。它所含的纖維質能讓胃有飽足感,減少食物攝取,適量攝取能達到減肥的目的。話雖如此,一份重量120公克的火龍果,熱量仍有60大卡,與一般水果差不了多少。且因火龍果的甜度相對低,打汁後,有人覺「清淡」喝不慣,加入果糖或優酪乳,反而喝進更多熱量。紅肉比白肉火龍果更營養?國內有研究發現,火龍果裡含植物化合物甜菜,具有抗氧化功效,還能延遲壞膽固醇氧化速度,減緩對上皮細胞傷害。以甜菜含量、效力來說,紅肉火龍果略勝白肉一籌,但民眾千萬不要迷信,以為紅、黑色食物比較「補」,就猛吃紅肉火龍果。事實上,除了甜菜,花青素、類黃酮素等植物化合物,都有抗氧化功效,要想抗氧化、防癌,建議採「彩虹飲食」法,吃不同顏色的蔬果。甜菜為水溶性含氮色素,下肚後可能讓「便便」染紅,有人可能誤以為是痔瘡出血。這是天然植物色素進入人體後的正常現象,不必擔憂。吃火龍果能降血糖?火龍果內鋅含量高,堪稱新鮮水果中的佼佼者,只比柑橘少一些。鋅為體內胰島素及多種酵素的成分之一,坊間相傳,火龍果有降血糖功效,可能是它富含鋅的緣故。吃火龍果能不能降血糖,還須科學研究證實。但火龍果含纖維質,能延緩糖分吸收,讓體內血糖不致上升太快,對糖尿病患的病情穩定有幫助,不過,只要有糖分下肚,血糖值就會上升,可別拿火龍果當偏方吃。糖尿病患應依照建議,每日食用兩份水果。一份火龍果為120公克,若民眾不知如何拿捏分量,大約是容量240cc杯子的半杯,或一個拳頭的大小。哪些病患吃火龍果要特別節制?火龍果不算高鉀水果,每100公克鉀含量約為190毫克,對於須限鉀的腎臟病患,可視血液中的鉀濃度,並在營養師建議下,酌量食用無妨,只要控制好一天總鉀攝取量即可。一旦體內鉀離子過高,可能出現抽搐。諮詢署立八里療養院營養師葉香蘭(編註:文中受訪者職稱或有變更,敬請包涵)
共
9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