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0 科別.婦科
搜尋
達文西
共找到
121
筆 文章
-
-
2021-03-15 醫聲.數位健康
健保給付/楊志良:想要「好好說再見」 不能只靠健保
現代醫學突飛猛進,新科技及藥物不斷的創新研發,例如抗排斥藥物及基因配對,使得器官移植成功率大為增加;達文西手臂的微創手術、遠距醫療及AI技術,甚至可達到越洋開刀,精準到完整的切除病灶而不傷及正常組織。基因檢測 客製化精準醫療醫師不再只是檢視整個系統、器官、組織,而是可審視細胞內某個染色體的某段基因,甚至基因內某幾個分子。基因檢測甚至修補,可用以客製精準醫療,同樣是乳癌患者,依型態決定是全切除或局部摘除,或給予不同的藥物。免疫療法可透過各種方式,增強、活化患者免疫系統,殺死癌細胞。在影像醫學上,X光是百年前的老科技了,CT、 MRI、PET直把人體層層穿透,呈現在醫師面前。新藥物有效治癒以往的絕症,一如C肝的新藥,幾乎可以把患者100%治癒。健康平均餘命 台灣後段班台灣對於新藥、新科技引進不遺餘力,醫療科技水準被認為是全球第三,亞洲第一,然而以最重要的健康指標「平均餘命」,在40個先進國家中,台灣只落在26位;如果進一步比較「健康的平均餘命」,台灣名次更在後段班。國衛院研究顯示,台灣平均餘命延長,但失能的平均餘命擴張了,原因是只著重微觀的疾病醫學,忽略宏觀的健康照護。病友們一再強調及爭取,能夠獲得先進醫療延長壽命,社會整體卻忽略了如何讓大家不進入罹患疾病及衰弱的狀態。影響健康 逾7成社會因素多項研究顯示,影響人類健康因素,醫藥占10到15% ,遺傳也僅是如此,7成以上是「社會決定因素(Social Determinants)。哈佛大學一項對哈佛學生及同年齡波士頓青年的追蹤研究,延續70年,歷經4位主持人,發現影響健康及幸福的因素,是家庭及社會人際互動。另有多項研究顯示,相互扶持多的社區,和有機會就要占你便宜的社區,居民健康有很大差距。進一步探討,因兩地居民腎上腺素分泌程度不同,不安全社區的民眾常處於高度緊張狀態,三高、癌症、精神疾病及暴力死亡明顯較高,至於社區飲水、排水、空氣、噪音,均影響民眾健康。世衛組織一再倡議,政治人物需負責建立健康都市。自覺可活多久 影響生活型態更有趣的是一項對中老年人的研究發現,在控制其他生理因素後,預測存活年數的最佳預測因子,居然是「自己覺得還可以活多久」,因為這會影響他的生活型態,如運動、均衡飲食、解除不良生活習慣、經常研究如何健康長壽等。健康固然是個人責任,更是社會責任。如果你生在美國,在川普治理下,罹患新冠肺炎及死亡的機率,遠大於參加一次大戰、二次大戰及越戰。生在敘利亞和伊拉克的人,或在抗日戰爭、國共戰爭,一直到文革年代的人們,罹患疾病及死亡機率,就比1950後生活在台灣的人不知高出多少。更高的層次如地球暖化、海洋汙染、物種的加速滅絕,更廣泛的影響全人類的健康,健康長壽,絕不僅是醫學的發展,或某一項治療的突破而已。有醫保沒健保 應整體興革台灣有亞洲最先進的「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及「病人自主權利法」,讓病人有權選擇不再延長無意義的痛苦生命,此有待健康照護體系的強力推動。台灣只有「醫保」而沒有「健保」,應從事整體的興革,讓國人健康快樂直到好好說再見。
-
2021-03-11 癌症.攝護腺癌
微創手術切除攝護腺癌 94歲退休飛行員術後正常生活
94歲馮姓阿公因為受到頻尿及常有急尿感卻又尿不乾淨的狀況困擾,到童綜合醫院尋求泌尿科治療,經醫師呂謹亨看診並進行相關檢查後,發現患者攝護腺肥大且PSA(攝護腺特異性抗原)篩檢指數高達10ng/ml,再進行後續切片檢查,確診是罹患攝護腺癌,經達文西微創手術切除攝護腺癌後,阿公已恢復正常生活。因患者已年屆9旬,經過電腦斷層、骨骼掃描、核磁共振、心肺功能及相關全面且仔細的檢查後,確認腫瘤為第二期,並未轉移,可以靠手術切除治癒;且患者心肺功能及整體狀況完好,可接受手術,依國際攝護腺癌治療準則,醫師呂謹亨向患者詳細說明了可選擇的治療方式,及各種方式的效果及風險,包括保守治療、賀爾蒙藥物治療、放射治療及手術治療。一般高齡患者,心肺功能經評估後不一定適合手術,但個案年輕是國軍飛行員,身體非常硬朗,精榊體力好,平時都騎機車趴趴走,患者個性積極,充滿軍人勇往直前的精神,在充分了解治療方式後,希望能將腫瘤切除乾淨,以絕後患;而且也知道呂謹亨醫師身兼中華民國泌尿腫瘤關懷協會秘書長,手術經驗豐富,因此選擇進行達文西攝護腺根除手術。童綜合醫院泌尿科醫師呂謹亨指出,達文西攝護腺根除手術是微創手術,僅需切開0.5公分到1公分的小傷口,醫師會利用精密的機械手臂,透過這些微小孔洞伸進體內,在3D立體放大的螢幕下,精準地將腫瘤切除後再將膀胱與尿道重新接合,大幅減少了術中的出血量,因為傷口小,所以個案僅住院一周即出院返家休養;後來回診追蹤檢查,進行兩次術後PSA篩檢,指數都小於0.0008ng/ml,是儀器能測出的最小值,而且可以正常排尿,沒有出現尿失禁等現象,恢復正常生活。
-
2021-02-20 醫聲.院長講堂
院長講堂/連年舉辦國際論壇 陳自諒「別人視為葵花寶典,對我來說,醫術就是要傳承。」
「Patient first,Patient care」,是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院長陳自諒的口頭禪。他以這句話勉勵醫護人員,務必時時刻刻將病人放在心上,妥善照顧,建立「病人優先」文化。同仁表現優異就讚美表揚在管理上,陳自諒「充分授權」,認為領導人應該是激勵屬下的老師,而不是控制員工的主管,尊重部屬建議和創意,互相溝通,「催生創意,容許犯錯的空間,但不能再犯第二次。」他更講求效率,開會重點應是「解決問題」,因此當同仁在「鋪梗」報告,他會打斷直問「你要表達的是什麼?你的建議是什麼?講重點。」「醫護行政同仁是醫院最大的資產,因為他們努力堅守崗位,中醫大新竹附醫才能得到鄉親肯定,持續守護健康。」陳自諒認為,只要同仁表現優異,他都會公開讚美,連續兩年舉辦最佳醫護行政人員表揚,肯定同仁,激勵士氣,凝聚共識。連年辦大腸直腸國際論壇陳自諒是國內傑出的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在他領軍下,團隊以3D腹腔鏡微創手術成功保肛高達9成5,傷口小,病患恢復快。自2010年起,他連續11年舉辦國際大腸直腸外科論壇,鼓勵實習醫師免費參加,同時邀請國際知名專家參與,透過連線直播微創手術,讓世界看見台灣日益精進的醫療技術。「別人視為葵花寶典或獨家祕方,對我來說,醫術就是要傳承。」這是陳自諒的大器。「唯有新進的醫療設備,才能治療病患。」陳自諒於是在兩年間,陸續成立癌症中心、腦中風中心、心血管中心、健檢中心、生殖醫學中心、血友病中心,且通過中度急救責任醫院,守護鄉親健康。以國際醫學中心為目標他期許以國際醫學中心為目標,深耕在地醫療,目前已引進「正子電腦斷層攝影」,可早期診斷和疾病追蹤,「放射治療設備直線加速器」則提供便利的放射治療服務,也購置了8K-HD全景寶石電腦斷層(GE Revolution CT)。未來規劃引進達文西機器手臂,建置微創手術中心、乳房健康照護中心、急重症中心、婦幼中心、早期療育中心,以及眼科的黃斑部治療中心、乾眼症治療中心。陳自諒小檔案年齡:56歲專長:腹腔鏡微創大腸直腸手術、肛門良性疾患手術、無痛大腸鏡檢查現職: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院長學歷: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畢業、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碩士經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微創手術中心主任、外科部部主任、國際醫療中心副院長給病人的一句話尊重醫療人員,參與醫療,醫病共享。
-
2021-02-18 科別.泌尿腎臟
退休族腰痠血尿動不了好崩潰 術後享受「好動」人生
70歲陳先生平日喜好爬山運動、打桌球,原本以為退休後可以好好享受退休人生,沒想到10多年前因輸尿管結石手術取出,飽受腰痛之苦,人生變黑白,即便裝雙J管二年多,但每3、4個月換一次,且走不到300公尺就血尿、腰痛,後經接受機械手臂口腔黏膜輸尿管重建手術,拔除雙J管,如今已可以走3公里,開心爬山、運動,享受退休人生。台中榮總泌尿外科醫師陳正哲說,輸尿管狹窄可分為先天性與後天性,其中後天性輸尿管狹窄的發生率在1%至24%不等,常見原因為骨盆腔、後腹腔手術或是輸尿管內視鏡手術後造成的併發症。陳正哲說明,輸尿管狹窄會造成腰部或是腹部疼痛,血尿,及腎功能受損。輸尿管狹窄的時間越久,腎功能損傷的程度也會越嚴重,甚至可能會導致腎衰竭。手術目的在於緩解症狀,保留或改善腎功能。陳先生說,他在10年前因輸尿管結石,並接受輸尿管鏡取石手術,但術後左後腰疼痛嚴重,在2018年就醫發現左腎嚴重水腫,輸尿管狹窄,放置一條雙J導管,但三個月後,輸尿管狹窄處仍無明顯改善,只能定期回診換雙J導管。陳先生指出,由於雙J導管滑動可能會造成血尿,泌尿道發炎,腰部及膀胱的不適感,連走幾步路都會血尿,不敢從事運動,複診時,心情低落。陳正哲說,去年初,他前往美國天普大學醫院進修,跟隨美國達文西泌尿道重建手術的大師Daniel Eun學習半年,去年8月回台,陳先生在8月底接受達文西口腔黏膜輸尿管重建手術,即陳先生輸尿管狹窄約2公分,從口腔黏膜取一塊皮瓣修補重建。
-
2021-02-14 科別.婦科
「13個子宮內膜癌因子」年輕女性要注意! 太胖、愛吃炸物快戒
50多歲的李太太是子宮內膜癌病人,在接受子宮內膜癌手術後,開始出現下肢淋巴水腫,剛開始大腿有些輕微浮腫,休息後也無法消除,後來症狀加重,左邊腳掌至大腿的整個浮腫,直徑大小都約莫右邊正常下肢的近兩倍左右。不僅造成外觀的嚴重改變,也影響到活動、手臂或腿部的皮膚變得粗厚與乾燥,並隨時伴隨癢的症狀,造成生活上的不適,這就是非常典型的子宮內膜癌淋巴廓清術後產生的併發症。子宮內膜癌 13個危險因子要注意子宮內膜癌是臺灣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8年統計資料顯示,子宮體癌(子宮體癌細分為子宮內膜癌和惡性子宮肉瘤,而超過九成的子宮體癌都屬於子宮內膜癌)列居為國人十大癌症發生人數的第十名,且發生率有上升的趨勢。奇美醫學中心婦產部主治醫師林俊宏表示,子宮內膜癌危險因子,包含肥胖、高熱量高油飲食、賀爾蒙因素,如:不曾懷孕、初經早或停經晚、更年期服用雌激素,或是老化、缺乏運動、第2型糖尿病、近親或自身有子宮體癌或大腸癌家族史、乳癌或卵巢癌、子宮內膜增生、曾接受骨盆腔放射治療等。治療子宮內膜癌 易釀下肢水腫後遺症針對子宮內膜癌治療,多是以傳統開腹式手術、微創手術-腹腔鏡或達文西為主,儘管腫瘤僅限於子宮內,但在沒有生育的考量下,醫師一般會建議切除子宮、卵巢、輸卵管、骨盆腔、主動脈淋巴腺等,再依照病理化驗的結果確立病人的癌症期數,以準確預後和確定適當的治療方法。不過,許多子宮內膜癌病人在依照標準治療法接受全面淋巴結廓清術後,恐有淋巴水腫、下肢淋巴無法回流導致腫脹、手術時間較長、神經受損、增加術中出血量、術後形成淋巴囊腫壓迫或感染、疼痛等潛在的副作用問題;而2008、2009年發表的大型跨國隨機分配研究顯示,針對早期子宮內膜癌病人,淋巴結廓清術可能在治療上沒有太大的益處,若過度清除淋巴結,對病人後期的生活品質可能會有極大的影響。前哨淋巴結造影 減少後遺症、癌症復發機會林俊宏說,淋巴系統是腫瘤細胞轉移的途徑之一,前哨淋巴結是與腫瘤連接的前端淋巴結,當病人發生癌細胞轉移到淋巴結時,前哨淋巴結常是主要轉移處。而前哨淋巴結造影方法就是將造影劑注入腫瘤周遭組織,醫師可以精準的切除該前哨淋巴結,不必將所有淋巴結都移除;在歐美的研究發現,初期子宮內膜癌手術使用前哨淋巴結造影方式,可以減少下肢水腫的後遺症,也不會有較高的癌症復發率。此外,前哨淋巴結造影術已用於其他類型的癌症,約莫40年前,前哨淋巴結的觀念就被提出,主要運用於體表惡性腫瘤,後來才廣泛應用在乳癌上。近年來,也開始被應用在婦癌手術。不僅減少後遺症、不影響癌症復發率,因為取出的淋巴結較少、較精準,手術副作用也明顯降低,且減少手術出血量。林俊宏提醒,透過定期的子宮頸抹片篩檢和對於不正常陰道出血提高警覺,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有效增加存活率。延伸閱讀: ·常經痛、經血多小心是子宮內膜異位症! 「6大症狀」只要有月經就可能出現 ·停經、無性行為就不會得子宮頸癌? 國健署揭「女性宿命」
-
2021-01-14 癌症.攝護腺癌
攝護腺癌可以不治療? 醫師分析「低度風險攝護腺癌」的治療選擇
攝護腺癌為台灣男性第五大癌症,每年有五千多名新診斷的病人。近年來由於廣泛地抽血檢查攝護腺特異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PSA)指數,較多低度風險的攝護腺癌(腫瘤分化較良好且侷限在攝護腺內)被診斷出來。低度風險攝護腺癌通常疾病進展慢且無症狀,若採取觀察,經10年以上的追蹤,僅約5%的病人會死於此癌症。根除性治療對腫瘤的控制率高,可降低疾病惡化或遠端轉移的風險;但可能會造成一些副作用,對病人的生活品質造成影響。近年來,國際的治療指引有提倡「主動追蹤」,等到腫瘤有進展時再做根除治療,如此可延後副作用的發生。詳細的介紹如下: 攝護腺根除手術先將攝護腺完整切除並清除骨盆腔淋巴結,再將膀胱及尿道吻合,可得到完整的病理分期。手術前需評估身體狀況,如心肺功能、慢性病、麻醉風險等。手術可能引起的併發症包括短期或長期尿失禁及性功能障礙等。目前主流為達文西機器手臂輔助攝護腺根除手術(需自費),對憋尿及男性功能有較好的保留。體外放射治療從體外以高能量X光進行多角度照射以消滅腫瘤細胞。放射治療不用住院,但療程較長,需4-8週、每週治療5次、每次治療時間約10-20分鐘。急性副作用包括頻尿、解尿疼痛、腹瀉等,大多可用藥物改善症狀並於治療後緩解。少部分病人會有慢性副作用,如放射性膀胱炎、直腸炎、尿道狹窄等。主動追蹤適用在較低風險的攝護腺癌,目的是避免治療導致的副作用影響病人的生活品質。主動追蹤並不同於「完全不治療」,而是採定期的追蹤(肛門指診、抽血指數、影像檢查、定期再次切片等),等到確認腫瘤有惡化時再做根除治療,因此可以延後相關副作用出現的時間;若腫瘤持續穩定無進展,則病人可免除治療的過程及副作用(追蹤10年結果,約一半病人仍持續追蹤,不用接受到根除性治療) ;然而,接受該做法的病人會面臨腫瘤進展惡化的風險,可能造成心理壓力。低度風險攝護腺癌治療方法之比較表 綜合以上,低度風險攝護腺癌的病人可選擇根除性治療或主動追蹤,需要與泌尿科及腫瘤科醫師充分溝通,以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療法。若病人體能狀態不佳且預期餘命小於10年,也可考慮觀察。
-
2021-01-08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身歷其境才真的體會病人苦痛…當泌尿科名醫成了攝護腺癌患
回想這三個月,從自我檢查,確診攝護腺癌,到住院手術。讓我覺得好像經歷了一場奇幻的旅程。不論是心裡上和身體上的感受,都是我這一生永難忘懷,這也是我人生之一場美麗的意外。這一次的攝護腺癌,其實是我自己診斷出來的。因為長期使用波斯卡治療掉頭髮,我也定期的檢查自己的攝護腺特殊抗原指數(PSA)的變化。沒想到在今年PSA稍微上升,引起我的注意。隨後檢查游離性攝護腺特殊抗原指數,竟然小於百分之十。我在隨後的連續兩個月,檢查PSA都發現指數略為上升,因此立即做了核磁共振(MRI),並且找到病灶。在九月三日經直腸切片檢查確診,雖然病理報告是個低惡性度的攝護腺癌,但考慮到未來自己工作,還有生活秩序的安排,不能讓一個癌症一直存在我的身體裡面,讓我無法有明確的生活中心和方向。所以我決定開刀,將它拿掉。十月十日,我接受了達文西機器手臂攝護腺癌根治手術。主刀醫師歐宴泉從台中特地前來幫我進行手術。科內的同仁以及我的學生廖俊厚、蔡曜州等人,也都在旁為我加油打氣。其實在這之前,有些醫師朋友建議我,不妨考慮放射線治療,或是只要定期追蹤,等到有一天需要手術時再來做。但是身為外科醫師的我,卻很難下決心不將它移除。因為一個癌細胞在身體裡面,究竟它侵犯程度有多深,是否有其它更加惡性度的癌細胞存在裡面,尚不得而知。以我的個性,是沒有辦法忍受這種不確定的事情。十月九日從台中和台北來的醫師們都聚集到花蓮。我們晚上一起在傑米料理用餐。老闆傑米是我們家的好朋友,他精心幫我們製作了精美的無菜單料理,並且讓大家在他的餐廳裡面包場言歡,十足像個手術前的派對一樣,開心的氣氛讓手術前應有的擔心與焦慮消失無踪。十月十日上午,醫院的護理部同仁們一早就來關心。我最親愛的太太,孩子家穎,女兒姿廷一起送我到手術房。在手術房裡,麻醉科醫師黃顯哲與陸翔寧兩位醫師,幫我插管麻醉,從頭到尾全程幫我麻醉監控。在歐宴泉醫師靈活的手指撥弄之間,如行雲流水般使用機械手臂在我的腹腔內廻旋切割。就在很短的時間裡,完美地將我的攝護腺拿得非常乾淨,並且保留了必要的神經血管。在現場看刀的人都說技術真棒,十分精準流暢,正是大師示範,讓手術房裡面其他的泌尿科醫師也上了一堂課。直到手術縫完最後一針,歐醫師離開達文西手術台,宣告手術成功,圍觀的醫師們無不擊掌稱讚。歐醫師犧牲假日,從台中飛越千里來到花蓮,幫我進行這個手術,其實是相當辛苦的。但他說,幫老朋友開刀是他最大的榮幸,這份無價的情誼,更令人感動。手術第一天,身體復原的很快。傷口稍有不適,麻醉退了之後,尿液轉黃,隨即排氣,並且可以下床稍微活動。手術後第二天,窗外花蓮的大山,因為大雨過後水氣濃,竟然出現美麗的彩虹。映照著初升的亮麗陽光。似乎在告訴著我們,這個手術完全成功,而我將會有一個美好健康的身體。手術後第三天,病理報告證實這是個3加4分的攝護腺癌。有點侵犯到攝護腺被膜。出院之後,如果PSA還不能降至最低,應該還要再接受放射線治療,來確保癌細胞完全治癒。不過手術的邊緣是乾淨,而且沒有淋巴腺轉移。當初決定要做手術還是正確的選擇。歐醫師能把攝護腺周圍的組織清得乾淨更是重要。過去我們在照顧接受攝護腺癌手術的病人,總是會問他們,有沒有問題?身體有沒有疼痛不舒服?其實這是因為我們不懂病人身體的感受。現在自己當了病人,才知道那種微妙的感覺,不是當醫師的人所能體會的。因為攝護腺是位於直腸的上方,平常從肛門指診就摸得到。因此攝護腺手術全部拿掉,這一部分的直腸一定會有因為組織剝離和燒灼後產生的發炎。那種老是覺得有大便在肛門上面的感覺,不是痛,也不是壓力,而是一種脹的感覺。尤其是當要排氣前,會陰部的膨脹感更是沉重。導尿管帶來的不舒服,反而不是很重要。因為它放在尿道裡面,雖然會有一些想要解小便的感覺,可是只要多喝水,淡化尿液的濃度,這種感覺就會漸漸改善。有時候服用膀胱放鬆的藥物也有幫助。腹腔鏡造成的傷口疼痛,平常沒有感覺,只有在咳嗽及打噴嚏的時候,才會有劇痛感。總之,以達文西腹腔鏡手術做攝護腺根除手術並不痛苦,手術後的復原也是很快。這一次的生病開刀,對我的人生啟發很大,也可以說是在我行醫生涯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在確診得到攝護腺癌之前,我正好把我下一本書「與苦難同行」裡面的醫病故事寫完。我在寫的時候,雖然講到病人的苦痛,好像我真的能夠體會一般。現在我身歷其境,遭受到打針、住院,進開刀房、接受麻醉、手術、以及術後種種痛苦的考驗,我才能夠真正體會到,原來生病的苦痛是多麼的痛苦。對於我所描寫的醫生與病人之間那些苦難相連、生命共同體的故事,到現在才真正有新的體會。我心裡想,如果能重來一次,我應該會對於那些我所照顧過的病人更好才是。開刀的時候會更加細心,傷口更小。唯有醫生親切的問候,護理人員溫柔的照顧,才能讓病人心靈和身體的苦痛減輕一些。在癌症手術之後,確實會讓人認真地思考未來。因為當你變成一個癌症的患者,未來按照標準流程去做治療,究竟治療的結果如何?癌細胞是否會轉變成為抗藥性?這些都不得而知。想太多也沒有用,重要的就是把自己乖乖的當成一個病人,找一個可靠的主治醫師,讓他來治療你。我則盡量想些讓自己快樂的事情,做些想做還沒做的事情,多把自己的時間留給家人。雖然已經開完刀了,可是有時候還是會覺得不那麼真實。然而,它卻已經是個事實,無可逃避,只能面對。我不知道未來還有多少年可以做事?不管是五年、十年、或是更長,應該要趕緊擬定計劃,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好、做滿。生病之後,反而會對人生態度更加積極。想要把這剩下的一段人生旅程精彩的走完。醫學辭典/攝護腺癌攝護腺癌是男性特有的癌症,攝護腺癌位居國人癌症十大死因第六位,每年新增5千多名攝護腺癌患者。早期攝護腺癌的10年存活率將近95%,甚至有很高治癒機率。早期攝護腺癌多半沒症狀「無感」,多數患者都是因腫瘤侵犯尿道、膀胱頸,出現解尿不順、尿液難以排空的不適感,才有警覺。早期攝護腺癌治療以手術為主,「根除性攝護腺切除術」的治癒率高達9成以上,尿失禁也低於2%,年輕患者可保留神經血管叢,維持原有性功能。郭漢崇小檔案現職:●花蓮慈濟醫院泌尿部主任●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副執行長年齡:66歲學歷:台大醫學院醫學系專長:●婦女泌尿學●尿路動力學●臨床醫學●泌尿生理學經歷:●台大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台大醫學院副教授●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理事長●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理事長
-
2020-12-21 癌症.攝護腺癌
預防攝護腺癌 男逾50歲應做PSA檢測
●男性排尿量變小、夜尿,攝護腺抗原指數(PSA)超過4ng/mL,恐罹患攝護腺癌●攝護腺癌位居國人癌症死因第六名,台灣患者診斷時高度惡性和晚期比率高●治療以放射治療、手術治療和積極監測為主62歲王先生因排尿量變小、夜尿就醫,經檢查發現,不只是攝護腺肥大引起排尿障礙,攝護腺抗原指數(PSA)高達8.2ng/mL,懷疑是攝護腺惡性病灶,進一步做切片檢查,確診為第二期局部性攝護腺惡性腫瘤,癌細胞沒有造成遠處骨骼或淋巴結轉移。台灣每年逾4千人攝護腺癌詳細討論後,王先生選擇接受達文西機械手臂攝護腺切除手術,術後傷口復原良好,飲食正常,排尿功能也慢慢恢復,已回到工作崗位。術後追踨PSA指數持續降低至小於0.1ng/mL,並無復發情形,只要每三個月定期追蹤PSA指數即可。根據衛福部107年統計,國人十大癌症死亡率,攝護腺癌排名第六,成為男性常見的泌尿道癌症。近年台灣攝護腺癌發生率急遽上升,每年逾4千人新診斷為攝護腺癌,相對於西方國家,我國男性有較多高度惡性和晚期的攝護腺癌,死亡率亦明顯高於西方國家。手術、放射治療影響性功能國衛院攝護腺癌臨床治療指引建議,男性大於50歲應定期接受PSA檢測,有高風險家族史者應更早於40歲。目前PSA指數訂在4ng/mL,當數值超過時,就要懷疑是否有攝護腺癌。針對局部攝護腺癌治療,以放射治療、手術治療和積極監測為主。根據「新英格蘭期刊」攝護腺癌10年追踨報告:手術治療和放射治療在復發率和死亡率上較低;進一步比較放射和手術治療初期6個月來看,患者接受放射治療出現較多腸胃炎、血便、頻尿、夜尿等症狀,手術治療則可能造成早期排尿失禁,但隨著時間延長,排尿功能慢慢進步;手術或放射治療都對性功能帶來負面影響。若有復發 多採荷爾蒙治療長期來說,放射治療著重於是否引發放射性膀胱炎和直腸炎帶來的血尿及血便。手術治療則是著重排尿和性功能的恢復。整體而言,治療後帶來生活品質影響和焦慮程度差不多,但值得注意的是,手術治療後如果病理報告為切口邊緣陽性(positive surgical margins)或有較高期別的腫瘤侵犯,可根據當時病人的排尿情況,給予術後輔助性放射治療或者荷爾蒙的治療。接受放射治療後的病人,如果追蹤有癌症復發現象,一般多會採用輔助性的荷爾蒙治療。達文西手術出血少、傷口小攝護腺手術治療進展迅速,相較於傳統的手術,機械手臂造成出血較少、傷口較小,術後短期排尿及性功能有較佳的恢復。目前使用機械手臂仍需自費,但健保分別對攝護腺切除手術與部分腎臟切除手術,給予手術費補助,整體醫療費用較過去少,減輕不少負擔。
-
2020-12-13 癌症.攝護腺癌
台中榮總攝護腺癌病友會 婦人問:丈夫能重振雄風?
衛生福利部統計,攝護腺癌位已攀升10大癌症發生率第4名,死亡率位居第6名。台中榮總上午舉辦攝護腺癌病友活動,一早上就有2百餘人參加,病友們相互打氣,交換術後經驗,還有女子當場詢問丈夫術後使能否再重振雄風的問題,醫師都一一的答覆。泌尿科醫師陳卷書指出,攝護腺癌好發於50歲以上,且是較沉默疾病,通常早期沒有症狀,部分的人會有尿急、排尿困難、尿流較小及較細、斷斷續續解尿不乾淨感覺,也或有頻尿、夜尿、血尿或腰背部疼痛、骨折、脊椎神經症狀等。一般民眾因為沒有定期攝護腺篩檢習慣,發現有上述症狀常認為是攝護腺肥大或老化症狀而不以為意,當出現更嚴重症狀檢查時,往往已確診為中後期攝護腺癌。他說,一般若50歲以上、沒有家族史,應該每1至2年進行PSA(攝護腺特異抗原指數)檢查,但若有家族史,則應在45歲以上即進行每年1次的檢查。若是指數達到4以上,應該警覺就醫,但即使是4以下,若指數有逐年上升情形,也應進一步接受檢查。陳卷書說,若是發現有攝護腺癌,為免其有顯微性擴散,會先進行全身性的荷爾蒙癌症治療,接著再進行手術切除。一般而言,為了徹底清除癌細胞,手術時也許會傷及括約肌,導致術後會有漏尿情形;若情況輕微,復健可以恢復正常,若實在太嚴重則需以人工括約肌改善。另也有人關心術後是否影響性功能,這得視個案有無切除雙側的性相關神經血管叢,若是沒有切除,或僅是些微傷及,經過術後休養恢復,搭配使用些壯陽藥物,應都不會影響性生活。但若罹癌情況嚴重,而必須切除雙側的性相關神經血管叢,就會影響性能力。一名65歲病友分享,他5、6年前因小便不順而持續至診所拿藥控制,去年發現 PSA從31到8月檢查高至39,到台中榮總先行荷爾蒙治療半年後,今年進行達文西攝護腺癌根治性手術治療,病理報告是第3期,術後46天完全不漏尿,現在每3個月追蹤一次,抽血值PSA
-
2020-11-30 名人.黃達夫
黃達夫/無效醫療不但浪費 也可能傷害病人
台灣健保實施25年,如今又再度出現財務危機。事實上,過去30、40年來,全球醫療先進國家都面臨醫療費用不斷上漲的問題。然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各國醫療支出中約20%至50%花費在無效醫療,顯然,沒有把錢用在刀口上。這不但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更不幸的,還可能造成病人的傷害。有些治療沒經嚴謹科學驗證美國約有15%參與老人醫療保險,有個根據這個人口所做的研究,發現約25%的老人接受無效醫療,費用估計介於600億到2550億台幣,是一筆極大的花費,如果,將它擴大到全人口,數目更是驚人。因此,關心醫療品質及醫療經濟的專家學者,不斷地推動實證醫學。因為,現代醫學經過上百年傳承,很多治療方法或處置,是早先累積下來的。所以,有不少觀念與做法,沒有經過嚴謹的科學驗證。保險公司懷疑質子治療價值直到今天,真正經過對照組臨床試驗,證實有效,才被放行的醫療產品,其實只有新藥。至於醫療器材的認可,則只是證明其安全性而已。到底,這些器材被拿來怎麼用,沒有嚴格的規範。譬如,達文西手術儀器的應用,就是等到它危害了癌症病人,美國FDA才發出警告。其他像質子治療,也是等到很多病人接受治療後,因為費用太高,保險公司開始懷疑它的價值,才回頭做對照組臨床試驗,結果發現,質子治療與傳統放射線治療成效相當,但價格卻貴很多。魚油可防心臟病遭到否定去年美國奧立岡大學醫學中心的學者發表了一篇研究報告,他們分析了過去15年,發表在3大權威醫學期刊包括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刺胳針(LANCET)以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nal of Medicine)總共3000個對照組臨床試驗,重新審視,在醫療現場被廣泛接受、行之有年的各種大大小小的觀念、治療法與外科處置。結果,發現其中396個是無效的,英語稱「Medical Reversal(醫療逆轉)」。比較小的,如過去認為魚油可以預防心臟病。但經過12500人的對照組臨床試驗後,否定了先前的觀念。另如,睪固酮(Testosterone)的補充並不能增進老年人的記憶。比較大的,如美國每年約46萬人因膝蓋半月板撕裂或中度以上關節炎而開刀。研究發現6個月復健與開刀結果沒有兩樣。醫療新法都應對照臨床試驗作者的結論是,與其亡羊補牢,等到執行多年,浪費了很多醫療資源,甚至造成了病人的傷害,才回頭修正錯誤。未來,任何醫療的新作為,都應經過嚴謹的對照組臨床試驗,證實有益於病人以後,才納入醫療給付。則不但能減少很多醫療資源的浪費,更重要的是,預防造成對病人的傷害。(作者黃達夫為和信醫院院長)
-
2020-11-21 醫聲.院長講堂
院長講堂/邱仲慶不追求自費用藥,用「善終」取代無效醫療
走進奇美醫院院長室,迎面一幅醒目書法作品:「但願人百病莫生」。讓人疑惑如果大家都不生病,那醫院怎麼開?集團創辦人許文龍當年接手「逢甲醫院」,創立奇美醫院,就宣示不以賺錢為目的。「幸福醫院」員工離職少今年奇美醫療體系在總院長邱仲慶帶領下,盈餘一半分給員工,年終獎金平均有望3個月以上。今年疫情患者第二季少一成,醫師收入減少,還主動為醫師加薪,同行稱為「幸福醫院」。全國醫學中心護理師去年平均離職率8.97%,奇美只有3.23%。邱仲慶說,護理師工作辛苦,因福利環境與文化感受到尊重,才待得下來。他們的用心也獲得國家醫療品質金獎肯定,年資20、30年很常見,甚至服務到屆齡退休。目前奇美有2493床,正職員工達6234人。「我是邊做邊學,奇美急重症醫療能量高於其他醫院,已是領頭羊,更採智慧AI系統輔助預測特定重症,患者能更快診斷搶救。」邱仲慶說。自費就醫比率不到兩成「醫者要有同理心,希望自己、家人如何被對待,就該那樣對待患者,自己不想要的醫療,就不要鼓勵病人採用。」邱仲慶不希望醫師追求病患自費用藥、檢驗,不少醫院以「提成」促使醫師鼓勵病患選擇自費,但在奇美病患選擇自費,醫師收入不會增加,因此奇美自費就醫比率不到兩成。奇美創院後三分之一盈餘投資設施,每部上億元的「達文西手臂」時因病患須自費,但貧困患者負擔不起,許文龍立即慨捐一億元基金補助。許文龍為患者拉小提琴眼見患者常因家屬堅持,離世前歷經長期痛苦,邱仲慶呼籲重視「無效醫療」問題,主張一旦藥石罔效,「善終」應是首要,不應讓臨終病患再受苦。奇美推廣「病人自主」多年,一直很難推,但是近年民眾接受已明顯增加,臥床插管維生件數正持續減少。民國97年開闢「奇恩」安寧病房,很多癌末病患無力負擔要募款贊助,許文龍也率先捐5百萬元、還為患者演奏小提琴,感動許多人至今每年都捐款;奇美也提供兩人床不收健保差額,希望患者在最後階段能有最好照護、有尊嚴離開。對員工「找對不找錯」現行健保制度、大環境衝擊醫院經營,院長壓力大。但他以「找對不找錯,找答案不找責任」精神對待員工,壓力不轉嫁員工,員工說,「沒想到在醫院工作也能有幸福感,更安心,也更願用心照顧病患。」邱仲慶小檔案年齡:66歲專長:神經外科疾病診治,醫院經營現職:奇美醫學中心院長;台北醫大、輔大兼任教授;國防醫大臨床教授學歷:台大醫學院醫學系畢業、美國UCLA神經外科研究員經歷:台大醫院外科住院醫師、成大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奇美醫院副院長等職興趣:游泳、健走、騎單車、閱讀給病人的一句話規律運動,保持愉快心情,對醫護也要有同理心。
-
2020-11-08 癌症.攝護腺癌
與攝護腺肥大相似!攝護腺癌確診逾3成已晚期 醫師教你預防之道
民眾常見迷思?所有攝護腺癌都一樣? 近年來,國內攝護腺癌發生率快速上升,2017年新增約5200位患者,與以往相比發生率大幅提升,儼然成為國人男性癌症中的隱藏殺手。雖然與其他癌症相比沒有那麼可怕,新北市立聯合醫院泌尿科翁竹浩醫師指出攝護腺癌未經妥善治療容易有致命危險,提醒不能因此疏忽。尤其早期攝護腺癌症狀不明顯,台灣民眾約33%確診時已是第4期。若不能及早發現,將大幅提升死亡風險。 翁竹浩醫師說明攝護腺癌除了1到4期的標準分期,還要以風險高低來區分,包含術前PSA數值、格里森分數、癌症侵犯範圍,有無遠端器官轉移,都是影響攝護腺癌預後的重要因素。翁竹浩也表示風險高不代表就是晚期,晚期通常是已經有轉移,而轉移性攝護腺可能產生骨頭、器官等遠處轉移,危險性更不可輕忽。 高風險攝護腺癌有分早晚期嗎?治療方式有差別? 翁竹浩醫師說明,一般而言低風險的攝護腺癌,在初期來說,有一種比較少見的治療方式為「積極監測」。由於攝護腺癌非常早期時,惡化速度較緩慢,可以先不進行積極治療,惟病人仍須定期回診追蹤,一旦攝護腺癌腫瘤開始出現變化,就需要及時介入控制病情。若攝護腺癌初診斷即屬中風險,可考慮接受達文西手術。擔心手術風險者,也可以選擇放射線治療合併短期荷爾蒙治療。至於診斷為高風險的攝護腺癌,則以放射線治療搭配長期荷爾蒙治療為主。 此外,轉移性攝護腺癌,即診斷就發現遠端器官轉移,傳統以荷爾蒙治療為主。翁竹浩醫師說明,轉移性攝護腺癌根據格里森分數高低、是否有多處骨轉移、內臟轉移等指標,可分為高風險與低風險。當判斷為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時,預後情形較不佳,現在可與荷爾蒙治療搭配新一代口服荷爾蒙藥,實驗證明能延長整體存活率,合併使用4.5年,相較傳統治療可增加1.5年存活時間。另有少部分患者在治療後快速惡化,癌細胞逐漸轉變為「去勢抗性攝護腺癌」,這時化療就會扮演重要角色,可能與荷爾蒙治療同時使用。 男性要注意攝護腺癌的預防之道? 翁竹浩醫師呼籲,超過55歲的男性,當有泌尿道症狀出現,就應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要詳細檢查,目前攝護腺癌的預防主要以PSA(抽血)檢測、肛門指診、超音波為主,有攝護腺癌家族病史,則應提早到50歲開始每年定期檢查。由於攝護腺癌症狀與攝護腺肥大相似,會出現小便不順、頻尿、尿急、夜尿,甚至有漏尿情況,若年齡已到,建議定期檢測PSA評估風險,若太高可進一步討論是否需要切片檢查。 攝護腺特異性抗原(PSA)是風險衡量標準,不是判斷癌症的依據。國內目前標準為4ng/ml,4以上代表罹癌風險高,需要切片檢查,而PSA標準又會因攝護腺大小、年齡發生變動。醫師表示面對攝護腺癌,除了定期檢查,還要積極治療,並定期回診追蹤,才是正確治療對策。 《延伸閱讀》 .攝護腺癌也有惡性高低之分?不治療可能失明腦轉移?黃一勝醫師:癌細胞會自給自足 .攝護腺癌骨轉移「像被老鼠啃過」!及早使用合併療法改善存活 .骨頭痛排尿困難當心「高惡性」攝護腺癌!治療攝護腺癌也要「超前部署」健保給付新福音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0-09-18 癌症.抗癌新知
血尿快就醫 泌尿道腫瘤早期發現根治率高
惡性腫瘤(癌症)長年佔據國人十大死因第一位,舉凡肺癌、大腸癌、口腔癌都經常被媒體報導,不過,有一種癌症不能忽視,一旦出現症狀,同樣也是接近末期,那就是泌尿道腫瘤,彰濱秀傳醫院泌尿科醫師楊哲瑞表示,泌尿道腫瘤早期發現完成治療,復發機率低,除了患者要積極接受治療外,也要搭配改變生活習慣,比如戒菸、改變飲食,或者避免服用來源不明的中藥等。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2019年十大癌症死亡率當中,攝護腺癌就排名在第六位,楊哲瑞表示,泌尿道腫瘤常見有三類,除了前述的攝護腺癌之外,還有腎臟癌、泌尿道上皮癌,其中,泌尿道上皮癌包含膀胱癌、腎盂癌,以及輸尿管癌,臨床上又以膀胱癌佔比最多。不同部位的泌尿道腫瘤,成因也不相同,以攝護腺癌為例,通常被認為和飲食的精緻化,以及年齡有關;腎臟癌則較沒有明確的危險因子;泌尿道上皮癌在近幾年國內外相關研究中,較明確與抽菸與誤食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有關,另外,長期暴露在重金屬環境下,發病率也比較高。楊哲瑞指出,泌尿道腫瘤早期發現,透過手術容易根治,復發率也低,只是一旦末期確診、癌細胞轉移,通常存活率就剩不到一年。以三種常見的泌尿道腫瘤確診情況來分析,泌尿道上皮癌由於早期就會有血尿症狀,最容易提早被診斷出來,至於腎臟癌和攝護腺癌,通常都是癌細胞轉移出去,出現其他症狀,患者到院後才確診,其中,腎臟癌最常見的是肺部轉移,或局部腫瘤太大,出現腰痛:攝護腺癌則是骨轉移,導致骨頭疼痛,兩者確診後,癌末的預後狀況通常都不佳。目前秀傳醫院針對泌尿道腫瘤,採取不同的治療方式,楊哲瑞強調,若有機會開刀根除,都會建議開刀,過去傳統的開刀方式是從肚子開洞,把器官拿掉,傷口較大,現在則多半採用腹腔鏡、達文西機器手臂完成微創手術,這也是世界趨勢。至於放射線治療,通常是作為輔助角色,比如腫瘤很大,不容易開刀時,會先用放療將腫瘤縮小,但放療的缺點是比較無法根治。楊哲瑞建議,有癌症家族史的民眾,應更積極的進行癌症篩檢,此外,若出現解尿不順,或者血尿的情形,要盡快就醫,由醫師進行專業評估及治療。至於生活習慣方面,戒菸相當重要,因為這和泌尿道上皮癌的關聯性高,工作環境上也應避免經常接觸重金屬汙染,假使不得已必須長年暴露在重金屬環境,也建議要比一般民眾更定期做健檢;飲食方面則是減少攝取高油、高鹽的食物,並少吃油炸過的紅肉和加工食品,最重要的是避免食用來路不明的中藥,以免內含馬兜鈴酸,同樣有可能造成泌尿道上皮癌。
-
2020-09-15 科別.消化系統
16歲紙片少年吃不胖 竟罹罕見上腸繫膜動脈症候群
16歲楊姓少年日前突然上腹部絞痛、呼吸困難、噁心及拉肚子,從凌晨開始嘔吐超過5次,至童綜合醫院就醫檢查後,確診罹患上腸繫膜動脈症候群,因十二指腸遭上腸繫膜動脈夾住,造成腸阻塞嚴重,緊急進行手術,住院一周即出院返家。童綜合醫院小兒外科主任郭敏勇表示,楊姓少年身高172公分,但體重僅有45公斤,因過瘦體內缺乏脂肪堆積,導致原本撐開主動脈與上腸繫膜動脈之間夾角處的脂肪消失或過少,造成從中經過的十二指腸遭主動脈與上腸繫膜動脈夾住,當食物無法從胃進入腸道,形成腸阻塞,也促使胃與十二指腸嚴重擴張,出現腹痛、腹脹、嘔吐與食慾不佳等症狀,嚴重時則會造成膽汁嘔吐、體重驟降、營養不良、電解質異常或腸壁壞死等。郭敏勇說,上腸繫膜動脈症候群並不常見,罹患機率約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三,且以女性多於男性,但較少於成年前作出診斷。楊姓少年因腸阻塞情形嚴重,採用達文西機械手臂進行手術,手術將十二指腸阻塞的前段處打開,直接與空腸做吻合,使其食物能直接從胃部進入腸道,讓營養正常吸收。郭敏勇呼籲,若孩子飯後出現腹脹、腹痛或伴隨噁心情況,應儘早尋求專業醫師的診視與檢查,早期治療,以避免合併症或營養不良影響發育成長。
-
2020-09-12 新聞.科普好健康
達文西機器手臂 讓口腔、咽喉癌也能「病從口出」
所謂「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國人十大癌症死因排行榜中,排名第五就是惡名昭彰的頭頸癌,包括口腔、口咽、下咽、喉部等上呼吸消化道的黏膜,都會因為長期抽菸、酗酒、嚼食檳榔等習慣而產生癌化;近年更發現多元化的性生活,人類乳突瘤病毒也會感染上述部位,導致咽喉癌發生,因此上呼吸消化道的癌症,可說是「病從口入」最貼切的體現。口腔及咽喉癌嚴重要氣切口腔及咽喉掌管身體重要的功能,和生活品質息息相關。人們張開嘴巴就可看到口腔,不管空氣或是食物都可經由此進入身體,口腔最深處的扁桃腺及懸壅垂稱為口咽,從這裡呼吸消化道轉折90度向下並開始分流,位在頸部前方的管道是喉部及氣管,只允許空氣進入;位在其後方的通道則是下咽和食道,主供食物通過,這些構造主宰我們呼吸、發聲及吞嚥三大功能。如果罹患口腔及咽喉癌,導致功能受損,輕則講話口齒不清、嗓音沙啞、吞食時易嗆咳;重則呼吸困難、無法言語或無法吞嚥,需仰賴氣切管呼吸或胃管灌食維生。傳統治療易引起併發症當原發部位的上呼吸消化道癌拖延到了晚期,病人往往都已有一定程度的功能受損。早期的癌症,如口腔癌可經由目視將腫瘤經嘴巴移除,傷害較小;但早期咽、喉癌因無法直接經口目視,傳統開放性手術需由頸部皮膚切入,而為了切除早期腫瘤,往往會傷害正常肌肉、神經及黏膜的功能。後來醫界開始使用放射線治療咽喉癌,但使用輻射線廣泛照射上呼吸消化道屬於焦土政策,雖然腫瘤可能因此消失,但正常組織所受到的傷害也不可忽視。長期追蹤後,諸如口乾舌燥、肌肉纖維化等不可逆的長期併發症,也會讓生活品質逐漸惡化。因此如何用侵襲性小的手術方式將腫瘤經口取出,是早期咽喉癌的治療新趨勢。早期「以管窺天」危險性高最早的經口手術,是使用像鐵管狀的喉內視鏡將呼吸消化道撐直,再用很細長的器械或雷射光束經由狹窄鐵管將黏膜上的腫瘤切下。最理想的適應症是聲帶上的微小癌症,因為切割範圍較小,表面平整且流血較少,手術較不困難。然而其他解剖部位如口咽(扁桃腺、舌根部)、下咽、聲帶以上的喉部等,因為解剖構造複雜且較多死角,血液循環豐富易出血,使用上述「以管窺天」的方式手術,不但視野不良,手術區域狹隘,技術上困難且危險性高。1999年美國發明了達文西機器手臂手術系統,近年也應用到經口手術上幫助醫師經口「探囊取物(腫瘤)」。手術時使用特殊張口器把患者嘴巴張開,中間的手臂伸入3D立體內視鏡,有30度內視鏡可讓視角更大,方便觀看直視時看不到的咽喉死角。在內視鏡兩側各有一隻由機器手臂控制,前端可彎曲旋轉的器械,宛如手術醫師的眼睛和靈活的手腕都延伸到了病人口裡,在體內進行腫瘤切割的手術(圖一)。牙關緊閉病人無法使用藉由這套系統,主刀醫師在遠端操控台操縱手臂,另一位助手還可在病患身旁使用傳統筆直內視鏡器械伸入口內協助手術,比起單人操作的內視鏡手術更有效率(圖二)。但並非所有口腔或咽喉癌患者都適用,例如牙關緊閉的病人便無法使用此手術方式。台中榮總目前已有上百位患者使用這項技術治療上呼吸消化道的癌症,不管是存活率或功能保留都有卓越的表現。雖然患者不幸「病從口入」,藉由達文西機器手臂,也能叫癌症「病從口出」。
-
2020-08-16 科別.泌尿腎臟
男人「長壽癌」如何揪出? 定期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71歲許姓男患者,10年前開始出現頻尿、夜尿、急尿與尿不乾淨的情況,經診斷為攝護腺肥大,開始定期至泌尿科門診就醫,在治療追蹤過程中發現,體內血清攝護腺特定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持續緩慢升高,但肛門指診卻無發現硬塊,因此在北部醫院進行直腸超音波攝護腺切片,雖然2次結果都是良性,但在第2次切片後,因為感染而高燒不退,還引發敗血性休克,在加護病房住了1周,所以對經直腸超音波攝護腺切片出現陰影。指診無硬塊 不代表沒癌症這2年移居中部,今年到童綜合醫院進行定期檢查時,卻又發現PSA指數不斷上升,指數已上升到8.9ng/ml(正常值0至4ng/ml),童綜合醫院泌尿科呂謹亨醫師說明,因指數上升速度快,每年PSA上升超過0.75ng/ml,且肛門指診摸不到硬塊不代表沒有癌症,建議進行切片檢查,但患者拒絕並告知疑慮。後來經由呂謹亨醫師解釋說明,除經直腸超音波攝護腺切片以外,醫院已引進多參數磁振造影融合超音波影像定位攝護腺切片(Transperineal TRUS/mpMRI fusion prostate biopsy),可以針對MRI影像懷疑腫瘤的位置做精準切片,且切片是經由會陰部而不是直腸,所以大大降低術後感染機率。經醫病間溝通後,患者同意進行多參數磁振造影融合超音波影像定位攝護腺切片檢查。切片過程發現患者腫瘤位置在攝護腺前方偏頂端處,是傳統經直腸攝護腺切片較難取樣的地方,剛好藉由新式的定位儀器,精準切到腫瘤組織,切下來的病理報告確診罹患初期攝護腺癌;後經達文西攝護腺切除手術,成功完整切除攝護腺腫瘤,並保留神經,維持了正常的解尿及性功能。MRI影像診斷 提升至9成呂謹亨醫師表示,傳統攝護腺癌病理診斷,是使用經直腸超音波做12針隨機切片,不一定能切到腫瘤的位置,診斷率約僅3成,尤其是腫瘤如果在較難切片的位置,如個案是在攝護腺的前端或頂部,就難以診斷。傳統式切片因直腸有許多腸內菌,易由切片的路徑感染攝護腺,也可能有術後直腸出血、發燒甚至感染性敗血症的風險。因此為避免併發症發生風險,攝護腺診斷方式不斷改善,目前除了傳統經直腸攝護腺切片,也可選擇新式多參數磁振造影融合超音波影像經會陰攝護腺切片,這種新式的切片診斷方式,針對MRI影像腫瘤位置精準切片,診斷率大幅提高到9成左右,且克服傳統切片方式無法取樣的位置限制。此外,因為經會陰而非經直腸切片,所以避免傳統切片可能出現的併發症風險。有攝護腺癌家族史 建議40歲開始接受檢查童綜合醫院泌尿科權威歐宴泉副院長指出,攝護腺癌因大多好發於高齡男性,又名「長壽癌」、「富貴病」,事實上,攝護腺癌是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疾病,但若是拖到晚期才處理,會對病人及家庭造成莫大的負擔。因此目前大於50歲的男性,都建議接受攝護腺癌篩檢,包含肛門指診及攝護腺指數PSA抽血檢查,而有相關癌症家族史或有下泌尿道症狀的患者,建議40歲起就開始接受相關檢查。如果攝護腺指數PSA大於正常值或是肛門指診摸到硬塊,就需再進行攝護腺切片來取得腫瘤病理組織。
-
2020-07-29 癌症.攝護腺癌
攝護腺癌檢查 新式攝護腺切片精準更安全
71歲許姓男患者多年前開始出現頻尿、夜尿、急尿與尿不乾淨的情況,經診斷為攝護腺肥大,開始定期至泌尿科門診就醫,治療追蹤過程中發現,體內血清攝護腺特定抗原 持續緩慢升高,但肛門指診沒有發現硬塊,在北部醫院進行直腸超音波攝護腺切片,雖然兩次結果都是良性,但在第二次切片後,因為感染而高燒不退,還引發敗血性休克,在加護病房住了一週,他對經直腸超音波攝護腺切片出現陰影;後來到童綜合醫院就醫,以新式攝護腺切片精準更安全,降低感染機率。童醫院泌尿科醫師呂謹亨說明,患者指數上升速度快,每年PSA 上升超過0.75 ng/ml,且肛門指診摸不到硬塊不代表沒有癌症,建議對方進行切片檢查,但患者拒絕並告知疑慮,呂謹亨解釋說明,除經直腸超音波攝護腺切片以外,童綜合醫院目前新引進多參數磁振造影融合超音波影像定位攝護腺切片,可以針對MRI影像懷疑腫瘤的位置做精準切片,且切片是經由會陰部而不是直腸,所以大大降低術後感染機率。經醫病間溝通後,患者同意進行多參數磁振造影融合超音波影像定位攝護腺切片檢查。切片過程發現患者腫瘤位置在攝護腺前方偏頂端處,是傳統經直腸攝護腺切片較難取樣的地方,剛好藉由新式的定位儀器,精準切到腫瘤組織,切下來的病理報告確診罹患初期攝護腺癌;後經達文西攝護腺切除手術,成功完整切除攝護腺腫瘤,並保留神經,維持了正常的解尿及性功能。呂謹亨表示,傳統攝護腺癌病理診斷,是使用經直腸超音波做12針隨機切片,不一定能切到腫瘤的位置,診斷率約僅三成,尤其是腫瘤如果在較難切片的位置,如個案是在攝護腺的前端或頂部,就難以診斷;傳統式切片因直腸有許多腸內菌,易由切片的路徑感染攝護腺,也可能有術後直腸出血、發燒甚至感染性敗血症的風險。為避免併發症發生風險,攝護腺診斷方式不斷改善,目前除了傳統經直腸攝護腺切片,也可選擇新式多參數磁振造影融合超音波影像經會陰攝護腺切片;這種新式的切片診斷方式,針對MRI影像腫瘤位置精準切片,診斷率大幅提高到九成左右,且克服傳統切片方式無法取樣的位置限制。此外,因為經會陰而非經直腸切片,所以避免傳統切片可能出現的併發症風險。
-
2020-07-19 科別.新陳代謝
健保大數據/甲狀腺疾病治療 4大醫療院所
台大醫院傳統手術占九成 有給付、切除效率佳台大醫院去年甲狀腺癌手術人數居全國之冠,台大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陳坤源,就是專精於甲狀腺外科。陳坤源表示,甲狀腺癌手術要全身麻醉,台大執行的傳統手術占九成,雖會在頸部留下疤痕,但手術比較有效率,雙側全切只要兩小時,手術費也有健保給付,如果使用特殊器械,才需要自費五到六萬。陳坤源表示,如果在意美觀,也有傷口更小的經口內視鏡甲狀腺手術和達文西機器人手術,不過因為手術時間要四、五個小時且花費更高,僅少數人使用。無論選擇何種手術,甲狀腺手術的頸部傷口癒合快,只要貼好美容膠帶,通常隔天就能碰水。術後一周也鼓勵病人多動,幫助頸部活動度維持正常、減少傷口沾黏。陳坤源表示,醫學中心外科分工較細,像內分泌外科處理的範圍就包括甲狀腺、副甲狀腺、腎上腺、胰臟。目前台大醫院共有三位一般外科醫師專門做甲狀腺手術。另外,台大醫院有內外科合作的傳統,內外科都有專精甲狀腺疾病的醫師。針對病情較複雜的病人,會先到內科徹底檢查,內科醫師確定開刀對病人有幫助,再轉外科;外科開完刀後,病人還需要長期追蹤,這方面也是內外科一起做。陳坤源表示,甲狀腺癌病人都會擔心復發,不過甲狀腺癌比較特別的一點是,若術後復發淋巴結轉移,趕快把復發的地方拿掉,大部分病人還能活非常久。林口長庚醫院從檢查到判讀 由新陳代謝科醫師執行根據健保署統計,108年診斷出最多甲狀腺結節的醫院為林口長庚。林口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劉鳳炫分析,應與醫院執行超音波、穿刺細胞學檢查,到最後報告判讀都由新陳代謝科醫師執行有關。他也說,有部分甲狀腺結節求診的患者,在他院健檢發現後,改至林口長庚尋求第二意見,多因認為醫學中心儀器較完備。甲狀腺結節是良性或惡性,一般會透過患者陳述,依據生長的速度、吞嚥、聲音變化、結節硬度、是否固定來做初步判斷。以最惡性的甲狀腺未分化癌而言,生長速度快,一個月內就會腫大,腫塊硬度較硬且較為固定,不會感到疼痛。劉鳳炫說,多發性的甲狀腺結節多屬良性;若是單側的甲狀腺結節又符合上述狀況,多為癌症。不過有些又硬又會痛的甲狀腺結節,很可能是亞急性甲狀腺炎,該疾病可透過服藥改善,屬於病毒性感染,透過超音波可以確認。甲狀腺結節的診斷,以超音波、穿刺細胞學檢查為主,劉鳳炫說,林口長庚執行頸部超音波、穿刺都是由醫師執行,對於後續的治療也能及時告知患者,讓患者安心。傳統甲狀腺手術會在頸部開一道傷口,近年內科引進消融術,針的大小約在10mm以下,傷口小且門診即可手術,不過此為自費手術,仍須由醫師評估後才能執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三公分以上結節 建議開刀積極治療健保大數據分析,108年甲狀腺結節患者治療人數,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高居全國區域醫院之冠。北市聯醫仁愛院區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任楊文萍表示,女性患者占了七、八成,但因近年做健檢的人變多,或因一親等有家族史而檢查,男性患者人數較過去多。楊文萍說,到門診的甲狀結節、甲狀腺癌患者大致有三種,一是自己發現或別人告知甲狀腺腫大,其次是健檢發現異常,第三種就是其他醫療院所轉診來的患者。衛福部106年癌症登記報告,十大癌症發生人數,甲狀腺癌排名第七,女性甲狀腺癌更高居第四。楊文萍說,甲狀腺結節若為惡性,須手術治療;而良性結節依臨床治療指引,若直徑(含)超過三公分建議開刀,除避免未來細胞突變風險,由於脖子空間有限,結節過大恐壓迫氣管或食道,需積極治療。不過若是「毒性甲狀腺結節」,除了細胞增生,還會分泌過多甲狀腺素,出現手抖、心悸、體重減輕等症狀,若藥物治療後仍發作,手術和放射性同位素碘131通常是首選治療方法。楊文萍說,第一次發現甲狀腺結節,若直徑逾一公分,經檢查為良性,建議三個月後追蹤第一次,評估形狀、是否變大,若無惡性變化,半年後追蹤一次,後續定期一年追蹤一次即可。遠東聯合診所名醫駐診 有疑慮 當場做檢查這家診所很厲害,一年收治六千多名甲狀腺結節患者,排名全國第八,收治人數多於國內多數醫學中心、區域醫院。關鍵原因為該診所主治醫師為台大醫學院內科名譽教授張天鈞。健保大數據顯示,遠東聯合診所儘管規模不大,但108年共收治6311名甲狀腺結節患者,該診所內科專任主治醫師張天鈞說,「祕訣在於快、專業、用好藥。」雖然張天鈞在台大醫院仍有門診,但以老病友為主,新病人幾乎掛不上號。他在遠東診所開診後,許多患者慕名而來,仍舊滿號。張天鈞指出,在大醫院看診,病人通常無法在當天完成相關檢查,必須醫師開出檢查單據等待數日或一兩周,才能接受檢查。相較之下,遠東診所機動性較強,只要有需要、有疑慮,當場就可以執行超音波,甚至穿刺檢查,相當有效率,大幅降低等待時間。再者,診所用藥比照醫學中心等級,以原廠藥為主,讓病友安心。張天鈞強調,女性與老年為甲狀腺疾病高風險族群,女性如果出現月經不規則、懷孕容易流產、胎兒畸型,甚至不孕等問題,務必到院檢查甲狀腺功能。至於老年人的甲狀腺疾病,因症狀不典型,例如皮膚變皺、頭髮稀疏、常打瞌睡等,幾乎都是老人病,以致大部分患者無法即時就醫。醫師常以「足踝肌腱反射測試」,確認到底是老化或是甲狀腺機能低下。如發現老人家精神與體力變差,應至內科接受甲狀腺低下檢查。
-
2020-07-02 橘世代.好學橘
生命別全耗在工作上!記住「重要的事情只占20%」
被封為「最理想退休生活典範」的前嘉裕西服總經理江育誠說:「人生像是一道數學題,必須把退休當作是重大志業經營,不只該提早十年規畫,還要以一萬小時法則來刻意練習。」我一直鼓勵大家退休要提早做準備,最常遇到的一個反應就是沒時間,大部分上班族因為工作與家庭兩頭燒,對於興趣的經營常常心有餘而力不足。許多人很好奇,我怎麼會有多餘時間又畫畫又修鐘,還有時間幫昆蟲攝影。退休前,我曾經同時身兼四份工作,嘉裕西服總經理、臺文針織副總、吳舜文新聞獎助基金會祕書長以及裕隆籃球隊協理,這種身兼多職的情形長達數十年。其中,裕隆職業籃球隊的領隊工作甚至讓我幾乎周休零日,因為每個周末我都要帶隊到各縣市參加比賽。另外,我還有紡織公會理事等三個頭銜,加起來總共七份工作,我希望藉此鼓勵讀者,如果我做得到,相信大家也可以。為了兼顧工作與熱愛的興趣,讓我更重視效率與方法。以開會為例,這可說是每位上班族的日常,記得我擔任總經理室主任時,每次開經營會議的各部門報告,都得由總經理室統整後印出來,每一個部門送來的報告都是厚厚一本,至少四十頁起跳,大家都以為報告越厚代表工作越認真,有更多在老闆面前表現的機會,卻沒考慮到效率問題,因此會議常常開到三更半夜,甚至得挑燈夜戰。簡報要控制在一張A4紙內我的觀念卻是只要超過二十分鐘以上的會議,就是沒效率,另一個討厭冗長會議的人,就是我的前老闆嚴凱泰先生,他比我更痛恨沒效率這件事,任何報告只要三句話都還沒講到重點,他就會開始不耐煩。當時我是裕隆最年輕的經理人,不到四十歲,天不怕地不怕的我,立刻請祕書發一份公文:「即日起,各部門的會議報告一律只印前二頁,資料若有疏漏,請自行負責。」可想而知引來不少「你算老幾啊?」的反彈聲音,我依舊強硬堅持立場:「一份簡報如果連一張A4紙都無法表達,那也不值得報告了。」從此以後,四十頁的報告就此絕跡,終結馬拉松式的冗長會議。每次開會時,前十分鐘我就可以知道整場會議的結論會是如何,同事常覺得奇怪:「怎麼有辦法那麼快就知道結論?」我的祕訣就是永遠只抓重點,要快速抓到重點,則必須有強大的邏輯歸納能力。我的邏輯歸納能力並非與生俱來,記得當兵時有一位同僚罵我說:「你邏輯很差。」那時候我還是個呆頭呆腦的高中生,連「邏輯」二字都不知道,但現在的我卻完全是靠邏輯而活。我的邏輯能力突然開竅,是在就讀臺北工專時期,我記得有兩門學科機構學與應用力學,共有九百題的理論計算題,沒有同學會真的去把那九百題搞懂,但是我卻跟瘋子一樣,把每一題都拆解得滾瓜爛熟,我會在腦海裡思考,為什麼是這樣、為什麼不是那樣,透過這種方式逐漸鍛鍊邏輯能力。重點是成果而非工時在四十幾歲時,我也曾經跟大部分上班族一樣,身上工作越做越多,喜歡挑戰的我,越困難的工作我越喜歡,我發現每個問題就像一隻猴子背在身上,每天回家,都有三四十隻猴子跟著我回家,弄得自己常常三更半夜睡不著覺,那一刻我突然警醒地告訴自己,不能再背著猴子回家。因此我花了兩年時間,訓練自己如何把猴子都分配出去,徹底執行「分層負責、充分授權」。此外,我深信八○/二○法則,最重要的事情只占百分之二十,因此不必浪費時間在不重要的事情上面。我擔任嘉裕西服總經理時,永遠只抓重點與結果,剩下的就是充分授權。我永遠不會去管員工幾點下班,加班從來不會列入我的考核標準,因此員工都很喜歡我。我從不問:「還加班啊?」我總是說:「怎麼還不走啊?」退休前,我學畫的雙橋畫室離嘉裕西服很近,每當六點一到,我總是第一個下班,並不是因為要趕去上繪畫課,而是因為以前當下屬時主管沒走,我也不好意思先走,自己當總經理以後,就不想讓部屬為難。其實六點下班,畫室根本還沒開門,我常得站在畫室門口等上快一個小時。我知道臺灣大部分的企業都很習慣加班,但我剛好是例外的那一個,幸運的是,我的老闆觀念跟我一樣,只要事情做好就好,你不來也沒關係。他打電話給我,如果我還在家裡,他都不會說:「你還沒上班?」這是我們的管理與做事風格,我們只在乎重點。我深深覺得人絕不應該淪為只是工作的機器,因此我常鼓勵外派到大陸的員工一定要發展一兩種興趣,也要求公司一定要給他們最好的電視與房間設備,無論工作或是興趣都是為了豐富生命而存在,如果生命窮到只剩下工作,對生命與工作而言都是雙輸。步入知天命之年後,我給自己的最大禮物,就是重新拾起畫筆,繪畫對我而言,已經不僅僅是興趣,而是一個關於美的夢想,我要留下關於美的紀錄在人世間,就像達文西留下最美麗的<蒙娜麗莎>。本文摘自《退休練習曲:迎接第二次黃金青春的人生提案》,今周刊 2020/05/07出版【精選延伸閱讀↘↘↘】。想好好規劃退休生活?你可以試試的3條路。一輩子都在做喜歡的事 劉兆玄最愛孫悟空的灑脫 立即加入橘世代 50歲後的你想要怎麼樣的人生?還在煩惱退休、健康、生活嗎?加入「橘世代」找出屬於自己的老後生活,從現在開始為你自己的人生而活!>>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6-28 科別.心臟血管
經常頭暈、胸悶、喘不過氣?醫師:當心二尖瓣逆流,盛行率比想像中高
我們的心臟瓣膜具有類似門扉的功能,可以在心臟搏動過程中適時打開、關閉,以維持血流的方向。當心臟瓣膜無法完全打開時,就會造成「狹窄」,阻礙血流通過;當心臟瓣膜無法完全關閉時,就會形成「逆流」。臺北榮民總醫院的李慶威醫師表示,二尖瓣是位於左心房與左心室之間的瓣膜,當二尖瓣無法於心室收縮時完全閉合,便會出現「二尖瓣逆流」。「二尖瓣逆流」的病因分成兩大類,一類是原發性或是退化性,意思是二尖瓣損壞,簡單來說就是門壞掉了;另一類稱做功能性或是續發性,意思是心臟瓣膜本身沒有問題,但是因為心臟擴大,造成門框變大,使得瓣膜閉合時,仍有部分空隙,導致血液逆流。 二尖瓣逆流在中老年人較為常見,其盛行率比想像中還要來的高,75歲以上的民眾,可能約10%有二尖瓣逆流,只是有很多患者並不曉得自己有這樣的問題。二尖瓣逆流警訊要留意李慶威醫師指出,左心室收縮時,血液應該往前送進主動脈,若血液逆流回左心房,將導致許多問題。患者可能經常感到頭暈、胸悶、喘不過氣。當血液鬱積於肺臟,會造成肺水腫、肺積水,較容易喘、運動耐受力差。患者可能無法平躺,需要坐起來呼吸,而被稱為「端坐呼吸」。另外,血液也會鬱積在下肢、肝臟、腎臟等處,導致下肢水腫,甚至形成腹水。根據研究,重度二尖瓣膜逆流患者,如果只接受藥物治療,大概5年便有一半的患者因為心臟衰竭或各式各樣的併發症而死亡;即便沒有因疾病死亡,因心衰竭住院的機率也有9成。李慶威醫師強調,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對二尖瓣膜逆流很重要,拖得愈久,心臟功能愈差,治療風險也愈來愈高。到最後即使將瓣膜修補好,心臟功能恐怕也無法恢復。該如何診斷二尖瓣膜逆流?李慶威醫師說明道,有蠻多患者一開始都是聽診發現的,他們可能因為感冒、高血壓到基層診所就診,醫師聽診時發現有心雜音,而建議患者轉診到醫院進一步檢查。醫師會安排心臟超音波,心臟超音波可以確定二尖瓣膜逆流的嚴重度,分辨屬於退化性、還是功能性二尖瓣膜逆流。需要做治療時,接下來可能安排「經食道心臟超音波」,把超音波探頭放入食道,經由食道來觀察心臟。因為從胸前作心臟超音波,會遇到乳房、肺臟等,可能擋到一些視野。透過經食道心臟超音波,能夠把二尖瓣的結構看得更清楚,幫助醫師擬定治療計畫。二尖瓣膜逆流有哪些治療方式? 李慶威醫師解釋道,針對退化性、原發性二尖瓣膜逆流,瓣膜已經壞掉,屬於物理性的問題,藥物無法改善。功能性、續發性二尖瓣膜逆流,是因為心臟擴大、門框變形,所以要先用藥物治療,減輕心臟負擔,改善心臟功能,看心臟是否會縮小一點,也許瓣膜逆流就會改善。根據研究,續發性二尖瓣膜逆流,在積極藥物治療三個月後,大概有一半的患者會從重度逆流變成輕度逆流,而不需要動手術去修理瓣膜。當藥物治療沒有辦法改善的時候,就跟退化性二尖瓣膜逆流一樣,需要做手術矯正。 目前的手術矯正,可以採用開心手術,修補瓣膜或置換瓣膜,也可以使用導管瓣膜修補。開心手術是從正中把胸骨切開,接上體外循環機後讓心臟停下來,然後打開心臟修補瓣膜或置換人工瓣膜。這種做法的好處就是視野最清楚,外科醫師可以在心臟停止跳動的狀態下進行,治療效果最好,手術的歷史也最悠久。如果還有其他心臟瓣膜或冠狀動脈的問題,可以一併處理。然而在心臟功能不好的患者,施行手術、體外循環的風險較高。隨著微創手術的發展,部分開心手術也可以用達文西機器手臂來執行,好處是不需正中切開,有助改善術後疼痛,疤痕也會比較小。近年來發展出利用導管做二尖瓣夾合術,它最大的好處就是不鋸胸骨、也不停止心臟,病人的疼痛較少、恢復較快。什麼是二尖瓣夾合術?李慶威醫師道,二尖瓣夾合術是模仿外科的術式,二尖瓣膜為兩片對合的瓣膜,如果有一側脫垂,外科醫師其中一種修補的術式是開刀進去把脫垂的瓣膜跟好的瓣膜對縫,縫起來之後,就能改善二尖瓣膜逆流,後來根據這樣的原理研發出二尖瓣夾合術的器械。導管會從肢體的血管進入,延伸到心臟,調整好位置後用夾子把兩側瓣膜夾起來。因為不用鋸開胸骨、不用接體外循環機、不用打開心臟,患者恢復比較快,可能第二天就可以下床,適合年紀很大、心臟功能很差、手術風險很高的患者。二尖瓣逆流的治療選擇然而導管瓣膜修補跟傳統開心手術比起來,出現瓣膜逆流復發的機會可能稍微高一些。臨床上有時候會遇到較年輕二尖瓣逆流的患者,他們看了報導就想選擇二尖瓣夾合術,認為可以不用開心臟,但是我們都會鼓勵他,導管瓣膜修補比不上外科醫師的手術修補,若能打開心臟修補好瓣膜,患者的存活曲線跟一般人差不多,而且復發的比率大約3%以下。若做導管瓣膜修補,五年追蹤以來的復發率約10到15%。所以對較年輕、狀況較好的病人,醫師會鼓勵接受開心手術,至於老年人、狀況較差的患者,可能較適合導管瓣膜修補。 李慶威醫師回憶道,曾經遇過一個78歲的伯伯,他開過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因為重度二尖瓣膜逆流,喘得很厲害,轉診過來的時候狀況非常差,已經插管也需要洗腎。我們先替他安裝主動脈急救幫浦,後來也上了葉克膜。年紀很大、心臟功能很差、伴隨多重器官衰竭、還靠葉克膜維生,手術風險極高,外科不建議手術,本來我們也告知家屬可以考慮安寧療護,不過家屬希望能夠試試看。在裝上葉克膜兩、三天後,狀況稍微有穩住,人也清醒的狀態之下,我們趕緊替他執行二尖瓣夾合術,過程相當順利。七天之後拔掉葉克膜,兩個禮拜後拔管。老伯伯又回復到他原來的生活,到現在已經3年多了。「每個案例,都能感受到家屬對病患的愛與關懷,相當有感觸。」李慶威醫師道,「台北榮總在2016年1月做了第一例,到現在也陸續有些研究發表,治療成果跟國外做出來的結果很類似。透過這些治療經驗,我們愈能回答患者的問題,為何要作治療?預期達到那些成效?以及可能的復發率。」二尖瓣逆流患者日常保養重點李慶威醫師提醒道, 日常生活中,要好好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因子,例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因為若發生心肌梗塞,二尖瓣膜逆流的狀況可能惡化。二尖瓣膜逆流的患者要先確定自己的逆流的程度,是輕度、中度,還是重度。作過詳細的檢查後,醫師便能給予適當的治療建議。 中度二尖瓣膜逆流,要定期在心臟科門診追蹤,定期做心臟超音波檢查。重度二尖瓣膜逆流,一定要積極配合藥物控制,若藥物無法改善,便需要跟醫師詳細討論治療策略!原文:
-
2020-06-23 癌症.大腸直腸癌
大腸癌免摘「菊花」 高醫首所達文西手術中心提升技術
高醫今天成立全台首所「大腸直腸外科達文西手術觀摩看刀中心」,大腸直腸癌已連續12年蟬聯國人癌症發生率榜首,很多人一聽到大腸直腸癌就擔心要做人工肛門而害怕治療。為了保住病人的肛門及自尊,高醫引進達文西機械手臂直腸切除術,從400多例達文西手術成果分析,5年存活率為86.1%,肛門保留率更高達 96.3%,大大提升病人的生活品質與滿意度。達文西手術緣起於美國國防與太空項目之一,預設能以遠距方式治療戰場上的士兵,或是讓醫師能遠端治療太空人。高雄從2013年引進達文西機械手醫微創手術,大腸直腸外科已施行超過410例,並獲國際原廠認證,成立全台首所大腸直腸外科達文西手術「觀摩看刀」中心,將可協助國內外醫師前來學習達文西機械手臂的操作竅門。高醫大腸直腸外科醫師王照元表示,直腸癌因病灶臨近肛門,骨盆腔又相當狹小,使得無手腕轉彎的腹腔鏡器械無法有效切除,有些患者甚至必須切除肛門。而達文西手術由於其精細,可在狹小空間內如靈蛇般遊走,可在盡量保留肛門情況下,切除病灶,並做淋巴結廓清,降低局部復發風險。高雄柯先生因長時間解便不順,就醫發現肛門口有顆10公分的腫瘤,醫師評估若開刀切除的話,勢必要做永久性人工肛門。為了保留原有肛門的完整及病人的自尊,王照元先採取標靶藥物治療,3年後腫瘤縮小至約5.4公分,再施行達文西機械手臂直腸切除術,成功保留了病人的「菊花」。柯先生今天特別來謝謝高醫團隊,「讓我身上不用多了一個永久性肛門。」高醫院長侯明鋒表示,達文西機械手臂微創手術是目前全球最先進的機器人輔助微創手術系統,醫院要成立達文西手大腸直腸手術觀摩看刀中心,至少要累計300例手術的經驗,也需要能有相當完整的醫療教學團隊,才能接受原廠的認證,高醫是國內第一家符合此資格的醫院,未來將協助國內外醫師團隊深化進階教育,造福更多的病患。王照元說,達文西手術具有傷口小、失血少、恢復快及高比率的肛門保留率等優點;其3D高解析度、10倍光學放大視覺,以及比人類手腕旋轉和彎曲動作更加靈巧的機器手臂,在狹小的骨盆腔中手術仍能運轉自如。高醫400多例達文西手術成果分析,5年存活率為86.1%,肛門保留率更高達 96.3%,大大提升病人的生活品質與滿意度。未來希望透過手術觀摩看刀中心成立,讓國內醫師不必出國,就能在高醫學習觀摩,也可吸引其他國家醫師前來探索研究,提升台灣醫療在世界的能見度。
-
2020-06-04 癌症.攝護腺癌
全身骨疼竟罹晚期攝護腺癌 醫籲50歲以上男性做PSA檢測
一名57歲男性上個月因骨頭疼痛難忍到骨科就診,經抽血檢驗發現他的攝護腺特定抗原指數(PSA)達正常值150倍以上,又經骨骼X光攝影及全身性核子影像掃描發現,他有多發性惡性腫瘤骨頭轉移現象,導致全身骨頭痠痛,於是轉介至泌尿科進一步診斷,確定他罹患第四期攝護腺癌合併骨轉移。患者說從農曆過年後,他就開始有解尿不順的情形,但因為正逢新冠肺炎大流行,遲遲不敢到醫院就醫,一直到5月疫情趨緩,他才鼓起勇氣到醫院看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部主任黃志平幫患者做肛門指診,發現他的攝護腺比一般人硬且表面不規則,加上PSA指數超標,骨骼掃描發現有骨頭轉移,幾乎可以確診是第四期攝護腺癌合併骨轉移。後來又為患者進行經直腸超音波指引下之攝護腺切片手術以確定診斷,患者並接受全身性抗雄性素及抑制骨轉移之藥物治療。數周後,患者的PSA指數才明顯下降,全身骨頭疼痛也得到緩解。黃志平說,以攝護腺癌為例,除非癌病已經造成尿路阻塞才會產生解尿不順暢、頻尿、急尿等問題,或到了後期癌細胞轉移到骨頭造成骨頭疼痛時才去就醫。原本有機會用微創手術,如達文西機器手臂輔助或腹腔鏡手術來根除癌病,卻常常錯過黃金治療時期。他說,攝護腺癌發生率在男性癌病中排名第5位,每年約有數千位新診斷病患,其中約有3分之1病患診斷時都已經是晚期攝護腺癌。黃志平呼籲,50歲以上、80歲以下的男性,若從未檢測過PSA指數,可至泌尿科就診抽血檢驗,以早期發現、早期接受攝護腺根除手術或局部放射線治療。
-
2020-05-12 癌症.其他癌症
腎臟癌早期很少讓人感到不舒服 6常見症狀要注意
根據癌症登記年報,在2014年時,腎惡性腫瘤發生率排名於男性為第14位,女性為第17位;腎臟癌死亡率的排行於男性則為第14位,女性為第16位。一年中台灣初次診斷為腎臟癌的患者約有1400人左右。要討論腎臟癌,還是得先來看看腎臟在哪裡。腎臟是一對如豆子型狀的器官,大小約莫拳頭一般,分別位在脊柱的左右兩邊,腰部附近,因此台語稱為「腰子」。順帶一提,腎臟上方有一團小的腺體,我們稱為腎上腺。腎臟是人體內重要器官,能過濾血液、移除多餘的水分、廢物、鹽分,因而製造出尿液排出體外,同時也能調控血壓和製造紅血球生成素。雖然我們有一對腎臟,但萬一只剩下一顆腎臟時,常常也是可以存活的狀況,所以你才會聽到有人能去「捐腎」或「賣腎」,也就是大部分時候一顆腎臟也行得通。然而萬一兩側腎臟都失能,則會帶來大麻煩,關於這部分,就請看「急性腎衰竭」及「慢性腎衰竭」兩篇文章介紹了解。腎臟癌多數是「腎細胞癌」,無論在男性或女性個案都佔了九成以上,我們以下的介紹就以腎細胞癌為主。腎臟癌早期很少會讓人感到不舒服,通常都是等到癌症愈長愈大時才會出現症狀。常見的症狀如下:● 血尿:尿液顏色可能變成深咖啡色、血色、或淡粉紅色。但出現血尿並不是就一定罹患癌症了,血尿的原因還很多,請看「血尿原因很多種,小心檢查莫輕忽」這篇懶人包。● 總是無法改善的單側腰部與背部疼痛● 發現腰部單側有腫塊 ● 胃口不佳與疲憊● 莫名發燒,找不到感染源● 貧血與腳踝腫脹罹患腎臟癌的危險因子:● 年紀大:腎臟癌患者通常超過四十歲● 抽菸:抽菸者罹患腎臟癌的機會是不抽菸者的兩倍,且菸吸的愈多,罹患腎臟癌的機率就愈大。若曾抽菸但戒菸的話,罹腎臟癌機率會逐漸降低,但要戒了很多年才會與不抽菸者相當。● 體重過重:肥胖者的荷爾蒙分泌會有所改變,因而提高了腎臟癌的機率● 慢性腎衰竭及長期洗腎● 家族史:假如兄弟姊妹曾有腎臟癌的話,那罹患腎臟癌的機率就會比較高,這可能與基因遺傳和家人間共同生活環境都有關係。● 曾在工作中大量暴露有機溶劑、苯、石綿、鎘金屬、部份除草劑等化學物質會提高腎臟癌的機率。但由於腎臟位置比較深層,觸診並不容易發現腫塊,因此腎臟癌是個可以默默地生長,長到很大,卻不會帶來太多不舒服的癌症。然而,腎臟癌的發生機率不那麼高,因此目前研究顯示,在沒有症狀時定期篩檢沒有特別好處,並不建議沒有危險因子的人接受腎臟癌定期篩檢,除非是有特殊遺傳性疾病者及長期洗腎這些問題時,就可以與醫師討論是否要定期檢查。懷疑罹患腎臟癌後的檢查,以驗血、驗尿、影像檢查(包括電腦斷層、核磁共振、腎盂造影等)、與切片為主,醫師會判斷腎臟癌分期,決定治療方向。● 第一期 腫瘤在小於七公分以內,而且腫瘤範圍僅限於腎臟● 第二期,腫瘤大於七公分,但腫瘤範圍仍僅限於腎臟● 第三期,腫瘤侵犯超過腎臟,影響其他周邊血管、脂肪組織及淋巴結● 第四期,腫瘤侵犯周遭小腸、胰臟組織,或已轉移到骨頭、肝臟、肺臟等遠處器官除了腎臟癌分期以外,以下狀況也會讓醫師預測患者的預後較不好!● 抽血看到LDH數值高● 血鈣上升● 貧血● 從診斷到需要化療、標靶治療、免疫療法等全身性治療的時間不到一年● 腎臟癌轉移兩處以上手術通常是治療腎臟癌的第一步。不想開刀卻想治癒腎臟癌,幾乎可說是不可能的任務。手術時,醫師除了移除惡性腫瘤外,也會盡量維持腎臟功能。根除性腎臟切除是是最常做的手術方式,除了移除單側腎臟外,還會將腎上腺、附近的淋巴結、及周遭組織一併移除。現在這樣的切除手術可用直接開腹、腹腔鏡方式、或機器人手臂(達文西系統)等達到。假設腎臟癌已經侵犯到腎臟靜脈及下腔靜脈等大血管,就會提升手術的複雜程度。手術之後,患者就少掉一顆腎臟,大部分都還是能靠著剩下那顆腎臟過生活即可,不用洗腎。 另外,若腫瘤較小,還不到四公分時就被找到,且是單一腫瘤的腎臟癌,則可以考慮腎臟部分切除,不拿掉整個腎臟。但如果腎臟癌的位置在太靠近腎臟中間就不適合。手術無法清除癌組織時,可以考慮用冷凍或射頻燒灼等方式將腫瘤凍死或煮熟致死。手術前也可以考慮用動脈血管栓塞方式,減少癌細胞的血流養分供應,促使腫瘤縮小。腎臟癌的全身性療法包括了標靶治療、生物製劑、及化療。標靶治療能夠盡量針對腫瘤本身做破壞,而減少傷害其它身體組織。生物製劑的訴求是加強身體免疫系統的攻擊反抗能力。化學治療也有一定的幫助。雖然目前醫學並不完全清楚為什麼有些患者會罹患腎臟癌,但是「戒菸、維持適當體重、控制高血壓、減少暴露於有害化學物質之中」應該是能預防腎臟癌的幾個策略。原文:
-
2020-03-22 癌症.乳癌
林口長庚/自體乳房重建 達文西微創傷口小
乳癌治療 4大特色醫療院所乳癌最常見的治療方法以「手術」為主,約八到九成的患者會接受手術治療。依照各醫院層級區分,林口長庚醫院治療乳癌的手術量,在醫學中心排名第一。林口長庚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郭玟伶表示,根據院內統計,107年乳癌患者的新增案例約1260人,在院內確診患者占六成六,外院轉診者占二成四。郭玟伶表示,長庚乳癌治療團隊,不只專精於手術術式,更提供身心理全面照顧。乳癌對於女性而言,心理上的打擊不亞於身體病痛,常有患者責怪自己生病影響全家,更多的患者對於治療恐切除乳房感到恐懼。治療團隊會與心理諮商師合作,鼓勵患者走出疾病陰霾,透過團隊的專業訓練,包含影像判讀、藥理、腫瘤內科配合及整形外科的強大後援等,讓患者降低面對疾病的恐懼感。準備接受全乳切除手術的患者,後續乳房重建多會對外觀有所期待,傳統手術最擔心術後胸部大小不一、有缺陷等。2018年長庚成功運用微創達文西手術治療乳癌患者,合併自體乳房重建,切除後立即展開重建。郭玟伶表示,自體乳房重建較為自然,但傷口大恢復期長,也可能會出現皮瓣壞死等風險,採達文西手術能幫助醫師擴大視野,縮小傷口,目前此術式是長庚醫院的特色之一,至今已完成約30例。
-
2020-03-22 癌症.乳癌
全乳切除優於部分切除?研究:早期患者存活率相當
乳癌手術是治療局部腫瘤最重要的方式,手術過程能確定腫瘤型態與病理診斷,據此考慮後續的輔助治療選擇,不過女性往往憂心接受手術的同時,也失去了美麗性徵。專家表示,局部乳癌治療後的存活率高,且保留與全切手術後分別有機會透過整形與重建維持外形,因此患者應積極與主治醫師釐清病況,並討論最合適的治療方案。未轉移前 五年存活率高財團法人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台大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治醫師張金堅表示,乳癌患者接受治療的預後極佳,第O期乳癌的五年存活率約為九成九,第一期約為九成二,第二期約為八成九成,第三期約為七至八成。在惡性腫瘤仍未轉移之前,均能透過手術移除,再合併輔助療法來降低復發風險。乳癌手術依據切除範圍可概分為部分切除與全切除,衛福部健保署統計,國內去年度共有1萬4245人接受健保給付的乳癌手術,其中8122名(56%)患者接受部分切除術,又稱作乳房保留術,另6566名(44%)患者接受全乳切除術。全切或局部 依腫瘤特性而異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主任暨乳癌團隊召集人王文科表示,不少人誤認為全乳切除術較能有效根治乳癌,但其實這是迷思,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曾刊登追蹤患者20年的研究,研究發現早期乳癌患者接受全乳切除術或是部分切除術合併放療,兩者的存活率相當。因此患者應根據自身腫瘤特性選擇適當的治療方法。張金堅說,一般而言,當患者的腫瘤期別在很早期、腫瘤位於乳房中央或侵犯乳頭與皮膚、同側乳房不同區域有兩個以上的腫瘤、腫瘤大但自身乳房小、孕婦或患有結締組織疾病而難以進一步放療、帶有乳癌突變基因或有明顯家族史、曾局部切除但組織邊緣仍現癌變者,不適合保留手術,均建議接受全乳切除術。接受全乳切除的患者未必從此高枕無憂,視復發風險仍應考慮輔以放射線治療、化學藥物治療、標靶治療及荷爾蒙治療。兩種傳統手術 健保皆有給付王文科說,乳癌手術可依術式概分為傳統手術與微創手術。以全乳切除術為例,傳統全乳切除術以及傳統乳頭保留式切除術均有健保給付,前者會在胸前留下15-20公分的傷口,後者則是在胸前或乳房下緣留下約6-10公分傷口,相對美觀一些。但位於乳房的切口會影響局部血流供應,可能增加15%-20%的乳頭或皮膚缺血壞死機率。兩種微創手術 傷口小須自費O到二期的早期乳癌或預防性切除(帶有BRCA1/2突變基因)患者,還可考慮內視鏡乳頭保留式全乳切除術以及機械手臂乳頭保留式全乳切除。兩者均有術後傷口小、恢復快、感染風險低、疤痕可隱藏等優點,不過分別須自費約8萬元以及20多萬元。且相對於傳統全乳手術(不保留乳頭)會增加1%-2%的腫瘤在乳頭乳暈局部復發風險。早期的內視鏡手術須以腋窩及乳暈雙切口進行手術,增加乳頭或皮膚缺血壞死機率,而進階的單一切口內視鏡或達文西手術,因為能將切口隱藏於腋窩或胸壁外側附近、遠離乳房,使乳頭與乳房皮膚血流免受影響,進而讓其缺血壞死風險再降低。當性徵不在自費價格高 重建乳房者不到三成張金堅與王文科均表示,醫界鼓勵接受全乳切除的女性透過重建拾回女性性徵,找回自信與生活品質。乳房重建外觀的美觀和手術切口有很大關係,在不違背癌症治療原則與安全性下,保留乳房皮膚與乳頭完整的內視鏡或達文西乳房全切除合併立即性乳房重建,可達最佳「治癌兼護波」的效果,不過重建需自費約十幾萬元,因此目前僅不到三成患者選擇重建。另外,接受部分切除術的女性患者,如果其切除的乳房體積占率大於兩成,往往會導致乳房外觀攣縮變形或凹陷。此時可考慮乳房腫瘤整形術,在進行部分切除術的同時,運用整形外科技術以乳腺或自體組織皮瓣的轉位來填補切除後的乳房缺損、重塑乳房外形,這樣的整形外科技術是否收費、如何收費,則依各家醫院而定。
-
2020-03-18 養生.抗老養生
每日跑步持續30年會如何?名醫劉偉民:65歲體力還在走上坡
一句「6分鐘護一生」,自1996年起,成功帶動台灣婦女做子宮頸抹片檢查的風氣,當初和女明星一起推動這項觀念的專家——婦科名醫劉偉民,如今是亞洲執行達文西手術的紀錄保持人,但他自剖並非人生勝利組,還曾是一個被退學的輕狂少年,逆境挫折不斷,能挺過諸多難關的力量,除了不服輸的個性,還得力於一個習慣:天天早起運動。每天凌晨5點慢跑,體能逆向成長每天,清晨5點,劉偉民摸黑出門,前往附近的國中操場,跑著一圈又一圈。這不是心血來潮,而是多年的習慣了,別人賴床時他清醒,不分四季地勤勞鍛鍊。碰上寒流來襲,這樣不畏低溫的作息,看起來更像是苦行僧,但他說:「我每天出門的那一剎那,實際上是有點高興,知道自己在進步。」運動習慣也非一朝一夕養成。30年前,劉偉民在台北榮民總醫院任職,同樣有看不完的門診,卻發現體力大不如前,難不成是未老先衰?這一刺激下,他開始在宿舍周圍跑跑跑,搭配重訓和游泳,日復一日,鐵杵能磨成針,而他將自己磨成了鐵人。即使在美國哈佛大學研習期間,正逢深冬,波士頓連續4個月下雪,天寒地凍,也擋不住他外出跑步的決心,外國人開車經過,也忍不住搖下車窗,對他比出大拇指。「那是一股光榮的力量,等於是強迫自己,但卻不會覺得很痛苦。」他回憶。持之以恆跑到現在,體能不只沒有衰退,還有「逆向」的發展。他深刻體會流汗時的痛快感受,以前跑18圈,現在可跑20圈;剛開始跑28分鐘,現在連跑40分鐘,加上持續練肌力,「當你覺得自己在走上坡的時候,每一天都是很快樂的,運動帶給我太大的樂趣。」在他的養生菜單裡,跑步前先喝一大杯溫開水,每日攝取水果和蔬菜纖維質,早餐至少有牛奶,2顆蛋和精力湯。參加國際會議時,他也先選擇有健身房的旅館,坦言自己重視形象,尤其在外國人面前,維持好的體態,等於展現「自律」的一面,他堅定地說:「我覺得把自己變得跟大部分人都不一樣,才可以創造不一樣的東西。」曾是退學麻煩人物,3度重考進醫學院如此嚴以律己,卻非一路走在高峰,鮮為人知的是,劉偉民有段輕狂又挫敗的慘綠歲月。他來自左營的海軍眷村,就讀高雄中學時期,愛玩又不愛念書,考上逢甲大學土木系,卻不到一學期就發現志趣不合,決定要重考,於是,又考進中原大學化學系。只不過,大學生活仍然渾渾噩噩,一遇到死黨相約,不惜翹課跑到台北跳舞,到了大二,逃不過被退學的命運,只能先去服兵役。沒想到,軍旅生涯仍風波不斷,他自恃辯論比賽冠軍的機靈反應,無意間頂撞學長,遭到惡整被「關禁閉」,期間痛苦不堪,嘗到失去自由的滋味,反而砥礪自己重新出發的動力。退伍後,他表達再度重考的意願,父親已不抱期望,淡淡地說:「怎麼不去參加台北市職業訓練班,去修理摩托車或汽車,學一技之長?」他心中百感交集,卻無從反駁,只能死馬當活馬醫地苦讀。沒想到,這一次考上中山醫學院,跌破眾人眼鏡,底定他往後行醫的志向。年齡到了掉髮?就留光頭吧!爽快直面所有逆境劉偉民的身材結實,精神矍鑠,加上招牌光頭,有不少人形容他外表如「十八銅人」。不過,原本他極力想保住頭髮,各種生髮水和藥劑都嘗試過,卻依然失效,到後來只能戴上帽子,掙扎到某一天,忽然想通了——乾脆把剩下的頭髮全理光,「原本心中以為很大的缺陷,不需要再掩飾,心都亮起來了。」這也像他面臨逆境的態度,與其自我否定,不如直球對決。例如,他開始做達文西手術時,病例量一下子暴增,飽受內外夾攻,有小道消息說他「偷雞摸狗」,手術量也只是灌水。劉偉民並沒有憤慨地為自己反駁,而是把歷年來所有自己主刀的達文西手術,包括當中產生的併發症,例如腸子受損,輸尿管受傷等,寫成一篇SCI論文,投稿到國際期刊發表。「還沒有看哪家醫院敢寫出來。對抗負評,我把自己做得更好,愈來愈超越別人,那才是真正的反擊。」他充滿鬥志地說。面對一雙兒子,他則充分顯露出雙魚座的感性,「我有點感情用事,很容易眼眶泛紅。」他記得一幕分離的畫面。多年前,開車送小兒子到寄宿學校時,周遭環境如同荒山野嶺,分開前,父子倆的擁抱讓他久久難以忘懷。有一次發現小兒子主動捐出自己的薪水,請孤兒院的小朋友吃飯,又帶他們去買球鞋,也讓他暗自感動在心。不放棄學習,成為婦科達文西聖手面對手術,他則是全然的理性,曾有一次,幫自己的母親動手術,事後回想,執刀時和其他患者幾無分別:「完全沒有特別壓力,媽媽完全信任我就好了。」在他眼中,達文西手術的出現,成功突破過去的侷限,「千萬不要排斥新的嘗試,發現它這麼powerful (強大),我是深愛它的。」他比喻,如同在戰場上可以拿起衝鋒槍,遠超過步槍發揮的效果,讓手術趨近完美,「如果當初我因為做了很多成功的傳統手術,就排斥新東西,也會被淘汰。」劉偉民擔任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部長至今,每個月有超過百台以上的大手術,累積達文西手術已多達3,200台,創全亞洲紀錄。只是,他忍不住反問:「這麼多案例都是智慧,難道退休後就丟掉了嗎?」他從自動駕駛的電動車得到靈感,希望結合達文西和人工智慧,加上累積的技能知識,未來能開發出「手術導航」技術,讓更多年輕醫師學習時,可以少走些冤枉路。劉偉民也喜歡和年輕人交朋友,他說自己因為有自信,才能以「不藏私」的態度來分享,看待人事物也能保有欣賞的眼光。愛表演、善溝通,婆婆媽媽找他說心事婦科手術本就複雜,而他擅長「用別人聽懂的方式,去理解很深的學問」,常常在幽默的對話中,不知不覺化解患者及家屬高度不安的情緒。談起採訪前,才剛幫一位患者成功切除巨大的卵巢腫瘤,對方的妹妹事後看到他,邊道謝時眼淚直流,劉偉民安慰:「別擔心,都好了」,同時細微地察覺:「他們似乎也理解到外科醫師的辛苦。」他發現自己不容易怯場,「人愈多我講話愈有自信」,加上樂於溝通,不怕自嘲的特質,許多婆婆媽媽總在診間卸下心防,和他分享心事,「我會很調皮地和她們開玩笑,不管來的是名人還是市井小民,態度都一樣重要。」突破65歲刻板印象,給自己一個方向多數人到了65歲,已屆退休年齡,得面對從職場退位後的人生,重新培養興趣,或是拿到了敬老卡,開始接受「老」的事實,而對劉偉民來說,他就想打破這些別人認為「你應該……」的慣例。「年齡只是數字,最重要的是心態,要給自己有活下去,繼續努力的動力。」而他覺得自己很幸運,還能在工作中滿懷熱情地學習,若強迫自己去學畫畫,去旅遊,可能都不如現在的快樂。他強調:「一定要找到真心喜歡的事,給自己看到一個未來,人沒有方向,就沒意思。」他透露,在工作的時間外,多半只會在家裡吃飯,「一個人坐在餐廳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看起來太孤單了。」因而,對於劉偉民來說,生活不只是在各種光環之下,還包括和自己好好相處,這又是他的另一項學習了。原文:每日跑步持續30年會如何?名醫劉偉民:65歲體力還走上坡時,每天都會很快樂
-
2019-12-15 癌症.大腸直腸癌
大腸癌治療/台北榮總:每年約700例 九成用腹腔鏡切除
外科手術是大腸直腸癌最常見治療方式,台北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林春吉表示,大腸癌第一、二期的患者,手術治療的五年存活率約80%至90%,第三期則有60%至70%。北榮每年執行逾七百例大腸直腸癌手術,九成使用腹腔鏡切除腫瘤,部分轉移到肝臟者,也可接受腹腔鏡手術切除病灶。若曾開過刀發生沾黏、腫瘤太大,或腫瘤侵犯其他器官,則選擇傳統開腹手術,至於達文西手臂手術,治療大腸癌效益仍待評估。大腸直腸癌手術除了切除腫瘤附近的腸子,最重要的是要將該區域的淋巴結清除乾淨,尤其低位直腸癌,有時侯需清除骨盆腔側壁淋巴結,附近血管複雜,一不小心就可能大出血。另外,直腸癌因腫瘤在骨盆腔,範圍較為侷限,若患者較肥胖或為男性,手術更困難。林春吉表示,過去由腹部往骨盆腔進行手術,現也發展出經肛門全直腸繫膜切除(TaTME),可從肛門處低位往上進行,「就像雪山隧道兩邊打通」,較能掌握切除範圍。至於術後照護,林春吉說,大腸癌手術後大部份只需作息正常、均衡飲食,和一般人一樣正常生活。但術後需定期追蹤,前兩年每三個月、術後三至五年內每半年,之後每年追蹤,以早期發現異常,可盡早治療,避免復發惡化。
-
2019-12-15 癌症.大腸直腸癌
大腸癌三期也別放棄!開腹、腹腔鏡誰優?醫師這麼說
在大腸癌治療方面,除非發現時已是第四期,一般多以手術為首選。手術目的是切除腫瘤與鄰近的腸繫膜和淋巴結,並重建腸道的完整性。許多人問,該選擇腹腔鏡還是傳統開腹手術?達文西手臂手術可以開大腸癌嗎?醫師表示,應考量個別病情及醫師專長,成功率才有保障。零到一期 建議腹腔鏡切除病灶衛福部健保署統計,台灣每年約9000多人接受大腸直腸癌相關手術,其中腹腔鏡人數連年上升,民國103年有2493人,占所有手術人數26.7%;到了107年,增加為4557人,占率為47.5%。考量部分傳統手術也能以腹腔鏡執行,但以傳統手術合併腹腔鏡檢查來申報,實際上選擇腹腔鏡手術者可能再增千餘人。數據顯示,每兩位接受手術的大腸癌患者中,就有一位選擇腹腔鏡手術。彰化基督教醫院直腸外科主任張譽耀指出,透過腹腔鏡切除大腸腫瘤,幾乎已是大腸癌標準治療方式。林口長庚大腸直腸肛門外科主治醫師游正府表示,針對零期原位癌及第一期患者,腫瘤尚未穿透肌肉層,一般建議以腹腔鏡直接切除病灶。微創開不乾淨?研究指無此疑慮游正府表示,傳統手術有15到20公分的傷口,腹腔鏡將鏡頭與器械穿入患者體內,進行腫瘤切除,手術傷口小、疼痛減少。長庚經驗顯示,患者術後隔日便能下床,住院天數比傳統手術患者少一至三天,可盡速回歸正常生活。臨床研究也支持,傳統手術與微創手術能達到同樣效果,沒有「微創手術開不乾淨」的疑慮。游正府表示,相較於鄰近的日韓等國,台灣腹腔鏡手術執行數量仍有進步空間,但並非建議所有的大腸直腸癌手術都應以腹腔鏡執行。二到三期 是否開腹須評估他說,大腸癌第二期以上,惡性腫瘤已穿越腸壁、侵犯肌肉層,第三期則擴散至局部淋巴結,此時腫瘤型態更顯複雜,手術難度也高,究竟該選擇腹腔鏡或傳統開腹手術,應由主治醫師評估患者病情為原則,醫病雙方經討論達成共識。若腫瘤位置在直腸,且侵犯穿透肌肉層、進入周邊組織,或有一至三顆區域淋巴轉移,一般建議術前先進行化療與放射線同步治療。游正府解釋,直腸位於骨盆腔,手術時空間較侷限,若能先化療與放療縮小腫瘤,患者保留肛門機率較高,局部復發率也降低。四期患者 化療與標靶並行第四期患者的腫瘤細胞已轉移至遠端器官,不是手術可單一處理,此時建議進行雙化學藥物合併標靶藥物治療,約有一成五患者能存活五年以上,甚至長期存活。部分第四期患者腫瘤轉移至肝臟,若轉移部位能接受手術,此時未必需要合併標靶藥物治療。至於手術切除範圍,張譽耀指出,依腫瘤位置而有所不同。若腫瘤在盲腸、升結腸等,進行右側大腸切除術;若腫瘤位於左側橫結腸、降結腸等,則進行左側大腸切除術,原則上是將腫瘤及淋巴結等廓清切除後,再將腸道接合在一起。暫時性腸造口 防排泄物滲漏張譽耀指出,大腸癌手術切除腫瘤後,必須重新接合腸道,若患者營養不良或傷口難癒合,便可能影響腸道接合,此時就可能造成「滲漏」,這也是大腸癌手術最常見的合併症。張譽耀說,每次術前說明時,「滲漏」是他一定會向患者及家屬解釋的部分,一旦「滲漏」,腸道裡的排泄物流入腹腔,將汙染造成腹膜炎。此時便需要做一個暫時性腸造口,在腹部開口,讓排泄物直接排出,避免汙染腹腔。游正府表示,臨床九成五以上裝置腸造口的患者,術後三個月可順利將腸道重新接合、恢復肛門排便。僅少數直腸癌患者因腫瘤位置非常靠近肛門括約肌,或因術前化放療導致肛門肌肉組織纖維化,影響腸道接口癒合能力,才需裝置永久性腸造口。別放棄治療大腸癌預後良好 三期存活率仍高大腸癌是預後相對良好的癌症,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暨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邱瀚模表示,民國70年代,七成大腸癌患者發現時已是晚期,僅三成早期,近年篩檢普及,現在已反轉成約七成患者是早期,三成多是晚期。大腸癌治癒率高,除了第四期,其他期別的五年存活率都相當高,零到一期高達九成,第二、三期也有八成與六成五。
-
2019-12-15 癌症.大腸直腸癌
大腸癌腫瘤最可能發生在這位置!醫師教你怎麼選醫院
全台醫療院所於107年進行大腸癌相關手術量達9901件,以台北榮總663件最多,林口長庚594件次之,第三至第十名分別是高雄長庚464件、中國附醫440件、台大醫院422件、彰基醫院326件、台北馬偕310件、台中榮總580件、成大醫院253件及嘉基醫院217件。主治醫師多 因而衝高手術量大腸直腸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梁金銅指出,大腸癌相關手術量與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人數有關,醫師人數多,手術件數自然比其他醫院多。例如,過去一直以林口長庚醫院手術量最高,原因是林口長庚創院之初,不同於其他醫院將大腸癌手術依附於一般外科下,直接設立大腸直腸外科。梁金銅觀察,林口長庚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約12名,多年蟬聯單一機構全國之最。但近年台北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人數也增加,可能因此手術量後來居上。彰基與嘉基 排行進入前十名值得一提的是,過去大腸癌手術量多的前五名醫學中心,近年手術量有減少趨勢,近半數手術不是在醫學中心執行。這代表區域與地區醫院對大腸癌照顧有一定實力,例如彰化基督教醫院與嘉義基督教醫院的手術量,進入前十名。梁金銅研判,各醫院將大腸直腸外科從一般外科獨立後,培訓醫師做出口碑,證明中型醫院也能執行大腸癌手術,消弭民眾對大醫院、名醫的迷思。另一個原因可能是,約15%的大腸癌發現時已造成腸阻塞或大出血,必須緊急手術,民眾於是就近選擇離家近的醫院。腹腔鏡件數 應比實際申報多 至於手術方式,107年大腸癌手術健保申報件數中,以腹腔鏡手術申報數4596件最多,占所有手術46.4%;其次為傳統手術4126件,占41.7%;傳統手術合併腹腔鏡檢查申報數最少,一年僅占11.9%,共1179件。另外,上述統計不含達文西手臂手術申報件數。由於有愈來愈多的傳統手術也能以腹腔鏡執行,但以傳統手術合併腹腔鏡檢查來申報,因此實際上選擇腹腔鏡手術的人數應該更多,估計再增千餘人。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高雄附醫副院長王照元表示,在美國,腹腔鏡及達文西手術占所有大腸癌手術三至五成,微創傷口小、出血小、合併症低且復原快。梁金銅也說,透過腹腔鏡3D影像設備,比傳統手術用肉眼看得更清楚,約15年前,腹腔鏡手術已是大腸癌手術黃金準則。晚期患者 多集中台大治療在大腸癌治療中,除手術切除腫瘤外,化學治療及標靶藥物治療也是重要一環。107年全台醫院使用化療及標靶第一線、第二線治療大腸癌,人數最多醫院排名,以台大醫院1086人最多、第二名為1076人的林口長庚,第三名至第五名則分別為中國附醫、中榮及北榮,人數介於800至600人。梁金銅認為,台大醫院經常收治最晚期、最複雜癌症類型,部分患者無法接受手術,但癌症藥物發展進步,還是有接受治療的機會。過去研究發現,台大醫院治療的第四期患者存活時間較久,可能也因此讓台大使用化療及標靶藥物治療人數高於其他醫院。大腸直腸癌 腫瘤可能發生位置大腸直腸是消化道的末端,廣義的大腸包括結腸和末端的直腸。結腸依次又分段為盲腸、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等。大腸直腸癌腫瘤位置分布中,直腸及直腸與結腸交接處約占40%,乙狀結腸約占30%,其餘則常見降結腸等部位。腫瘤越往結腸裡面部位,症狀越不明顯,使患者發現大腸癌時,多已晚期。升結腸及盲腸腔徑大,癌瘤多為突出膨大或菜花狀,且糞便多為流體狀,其癌瘤常生長到很大,才因缺鐵性貧血、腹部脹氣、腹痛、體重減輕等症狀被發現。乙狀結腸、降結腸的腔管較細,尤其乙狀結腸為腸道最細部位,糞便至此較為成形,此處腫瘤常為浸潤緊縮型,易引起腸阻塞。直腸癌因接近肛門,較早就有明顯症狀,如血便、大便變細如筆狀、解便解不乾淨、習性改變如排便次數多等。人工肛門患者增 多為暫時性造口腸造口也是大腸癌患者可能的治療選擇之一,腸造口又稱「人工肛門」,是常使患者聞之色變的名詞。近日發現直腸癌復發的藝人余天二女兒余苑綺,傳出拒做人工肛門;因大腸癌離世的藝人豬哥亮生前也曾因擔憂人工肛門,一度拒絕治療。但比較105年至107年大腸癌腸造口手術人數,有增加趨勢,從2325人略升至2633人,但梁金銅和王照元都認為,數據上升與暫時性造口數增加有關。王照元說,隨著醫療進步,切除低位腸癌幾乎可保住肛門,但為避免腸道傷口汙染,仍須暫時接受保護性腸造口。一般約三個月,待腸道傷口癒合,恢復肛門排便後,即使可移除腸造口。王照元坦言,近年接受永久性造口幾乎是過去的一半,希望民眾勿因擔心造口,拖延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