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1 科別.骨科.復健
搜尋
運動量
共找到
492
筆 文章
-
-
2020-10-19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勿輕忽女性的心血管疾病
【編者按】「性別與醫學」在台灣的醫學教育已經逐漸受到重視,但本週卻是「醫病平台」首次以這主題刊登三篇文章。張博淵教授以其心臟科的專長提出醫學數據,呼籲醫界及社會大眾不容輕忽女性的心血管疾病有時會有「非典型」症狀,而延誤診斷。另外我們在此發表有關「代孕母立法」的兩種不同看法,一位在專業方面深受尊敬的藥師長年以本身是子宮發育不全的病人,挺身呼籲「代孕解禁」的推動;一位長期爭取婦女權益的意見領袖卻因擔心女性可能因代孕合法化而造成女性被物化、更深陷傳統文化的束縛。這種「科技不能解決的社會文化問題」惟有在社會大眾透過理性的對話,了解事實並屏除誤解,才能達到共識。根據衛生福利部2016年的統計,台灣女性在心臟病與腦血管疾病的死亡人數分居十大死因的第二位與第四位,估計每年約有一萬五千多名女性因此喪命,總死亡人數是婦女癌症(乳癌、子宮頸癌、子宮癌、卵巢癌等)的3到4倍。然而在社會大眾的印象之中,往往認為心血管疾病是男性的專屬,鮮少了解心血管疾病徵狀與用藥上的性別差異。長期關心婦女心血管疾病的NGO團體「台灣女人連線」曾有調查指出,全國只有約2成5的女性知道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會高於婦女癌症。即使在心臟病高居女性死因第一位的美國,婦女也始終認為婦女癌症是威脅她們健康的最大殺手,個中思維令人費解。不僅如此,知道更年期後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女性則不到半數。女性荷爾蒙有保護血管的內皮細胞作用,能使血管功能較為健康。50歲之前女性的三高發生率普遍低於同年齡男性,但更年期後,三高(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發生的比率卻大幅增長超越男性。在更年期後,少了荷爾蒙這項保護因子,罹患心血管風險便呈直線上升。平均來說女性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年齡比男性晚十年。從學理上來看,似乎更年期後的荷爾蒙補充能夠改善女性的健康,然而,補充女性荷爾蒙雖可改善更年期症狀,卻也有可能增加血栓的風險。除了靜脈血栓外,中風、心肌梗塞或心因性死亡的風險也會增加。因此,目前國際的治療指引並不建議常規補充女性荷爾蒙來「預防」心血管疾病。二十多年前,美國開始對其高居死因第一位的心血管疾病進行性別差異的分析,結果發現除了疾病的風險因子有性別差異之外,女性在心血管疾病的表現也與男性不盡相同。以心絞痛的表現來說,典型症狀是胸痛、冒冷汗、放射性疼痛,可是約有3至4成的女性患者是消化不良、頭暈、疲倦、背痛等「非典型」症狀。容易被忽略造成求診延遲,整體的處置比較會超過治療黃金期。此外,由於症狀不典型,女性接受心導管檢查的比率比男性低15%。也因為較少接受這類檢查,以致接受手術治療的比率更低,女性接受心導管治療或繞道手術的比率比男性低35%。女性在治療後發生局部缺血或因胸痛再次住院的比率高於男性。雖然醫界並非都一致認同這些差異的存在,但是醫學文獻提供許多活生生的數據卻是不爭的事實,美國心臟學會也正式將此性別差異寫入心臟病的治療指引(practice guideline)中。在疾病預後方面,過去國外統計急性心肌梗塞的在院死亡率,女性為16.7%較男性11.5%為高。此差異主要發生在較為年輕的族群,女性心肌梗塞的死亡率較男性高,一直要到74歲以上,男女死亡率才沒有顯著差異。進一步的分析指出,發生心肌梗塞的女性,除了平均年齡較高之外,罹患三高等心血管疾病相關危險因子的比例也較男性為高。因此,預防心血管疾病應從三高的防治及生活型態的改變做起。女性腰圍應維持在80公分以下,並定期測量血壓,平時應避免高油、高鹽的飲食,且不要吸菸,以降低心肌梗塞風險。若發生無法解釋原因的症狀,如無端消化不良、頭暈、疲倦等,也要想到會不會是心血管疾病的不典型症狀,建議應儘速就醫檢查。停經期的女性,每1~2年應檢查心臟血管相關的危險因子如血糖,血壓,血脂肪,有問題儘早處理,才能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除了心絞痛及心肌梗塞以外,有一些民眾比較不熟悉的疾病也存有性別的差異,如「肺動脈高壓」。肺動脈高壓是一種心臟、肺臟及血管系統嚴重的病變,發生率約每百萬人中有15 至50人,好發於36至50歲女性,女性發生率約為男性的4倍。初期症狀也極「不典型」,例如喘不過氣、咳嗽、咳血、手腳水腫、頭暈,患者常常誤以為是運動量不足,或是工作疲累,因此第一時間難被發現,常經過2至3年才能確診。若未經妥適治療,平均存活期不到3年,存活率甚至比大腸癌還低,故被稱為是「心臟的癌症」。由於女性的死亡率比比男性還高,進入中年的女性更要提高警覺!性別議題除有賴教育演講來宣導之外,長遠來看,政府及醫療單位更應針對心血管疾病之性別差異,擬定「女性健康」的政策,落實醫療體系及醫護同仁對性別差異的敏感度,更重要的是提高對女性心臟病及相關危險因子的重視及預防,才能真正照顧女性的健康。
-
2020-10-18 科別.骨科.復健
量身高、貼牆站 縮水駝背是骨質疏鬆症徵兆
沉默的疾病是健康大敵,「骨質疏鬆症」就是其一。許多人往往是在骨折之後才發現骨質早已疏鬆,而骨鬆帶來的共病更是可怕。骨科醫師表示,骨鬆已不再是只有年長者會發生的疾病,除了停經婦女是大宗,臨床上也有三、四十歲患者因骨鬆求診。骨質自出生後會隨著年紀而增加,約30歲左右達到最高峰,之後就往下走、每年約減少0.5%至1%。花蓮慈濟醫院骨科部主任吳文田表示,尤其女性在停經後因女性荷爾蒙急速降低,骨質流失更快速,更容易導致骨鬆發生。年長者、更年期婦女、有家族史等都是骨鬆的高風險族群,建議應從飲食、運動下手,及早「存骨本」。台灣60歲以上,每5人就有1人骨鬆,女性居多。他說,就臨床觀察上,台灣60歲以上的年長者中,約每5人就有1人骨質疏鬆,且女性骨鬆比例高,女男比約為4比1。一旦跌倒,常見骨折部位為髖部、脊椎及腕部,其中以脊椎骨折為最常見。若曾發生髖部骨折者,一年內死亡率逾兩成,可說是年長者健康的隱形殺手。而據國民健康署2015至2018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對50歲以上民眾量測骨質密度顯示,年紀愈大,骨質疏鬆症患者隨之增加,且也是女性比例高於男性。骨質疏鬆症的原因分為原發性與次發性。吳文田說,前者是無其他疾病或是藥物引起,主因包含年紀造成的腎功能退化、維他命D缺乏、鈣質的攝取少及活動減少等因素,造成骨頭流失大於生成,也包含停經後的婦女因荷爾蒙減少所引起;後者多因本身有疾病偏差導致,如三高、肝病、甲狀腺疾病、糖尿病等疾病,或服用藥物、類固醇等所造成的副作用。身高縮水、貼牆檢視,50歲後建議自費檢查。由於骨質流失時並不明顯,吳文田說,民眾可透過身高是否縮水、疼痛感來觀察。若50歲後身高縮水超過2公分,可能脊椎的骨質已經開始疏鬆造成嚴重駝背。另外,若常覺得背部疼痛,可在家中將腳跟、屁股以及肩膀貼牆自我檢測,若頭部與牆壁之間能塞進一顆拳頭,恐胸椎也已骨鬆變形。在檢查上,民眾可透過骨質密度(BMD)檢視是否有骨鬆問題,該檢查為自費,建議50歲後每兩年做一次檢查。但如具有危險因子的停經婦女、內分泌失調恐加速骨質流失者、已診斷為骨質疏鬆或骨質缺乏的病患,在接受治療過程中,亦建議兩年做一次骨質密度檢查,此類患者健保後續皆有追蹤給付。而骨鬆在治療上,除骨折嚴重者需開刀外,分為非藥物與藥物治療。非藥物治療就是改變生活型態包括飲食、運動、戒菸等方式,飲食上除多攝取鈣與維生素D,也能由保健食品補充;藥物治療上,分口服藥及針劑注射,療效差不多,但都需要長期治療。不過,吳文田說,許多年長患者用藥遵從性不佳,影響治療成效,故長期來說,針劑治療較能明顯改善骨密度,減少脊椎或髖部再次骨折的發生率。而據研究顯示,台灣髖骨骨折發生率是亞洲區第一名、全世界的第九名,且一旦發生骨折後,約50%患者將再發生第二次骨折,甚至有共病發生。吳文田說,骨鬆所導致的骨折會使生活品質下降,若長期臥床更可能導致肌少症,造成二次骨折甚至失能,脊椎與關節退化也會更明顯。確診骨鬆者,光補鈣不夠 ,須積極治療。吳文田曾收治一名近60歲的家庭主婦,因背部已疼痛到影響生活而就醫,檢查發現脊椎有兩處骨鬆性脊椎壓迫性骨折,先以臥床休息、背架保護、骨鬆藥物等保守治療六周,但未緩解,後以脊椎灌骨水泥手術(椎體成形術)治療而改善。吳文田說,要預防骨鬆,飲食攝取很重要。台灣人平時在鈣質、乳製品攝取不足、蔬菜量也吃得不夠,加上現在「宅」文化興起,民眾戶外出遊少、運動量不足等,熟齡者幾乎都有骨鬆危機。他建議無論男女,在30歲以前皆應該透過飲食、運動等,使骨質達到顛峰;30歲後應該積極保養,除以乳品類、豆製品攝取足夠的鈣質、蛋白質外,應增加肌力訓練、曬太陽等以增加維生素D;50歲後的熟齡民眾,更應定期檢查骨質密度。當然,市售部分保健食品也提供了維生素、鈣質等營養素,但吳文田說,那對一般民眾來說屬正常補充,對於已有骨鬆者來說,治療上的幫助是不夠的,仍需要積極配合藥物治療。
-
2020-10-17 新聞.長期照護
高齡門診最愛問:為何老人容易一跌再跌?
老年人最怕跌倒,一旦跌過一次,不但可能再次跌倒,嚴重者可能因此臥床、失能,甚至致死。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治醫師鄭丁靚表示,一旦跌倒,千萬別掉以輕心,跌倒是警訊,背後代表有更深層的問題,必須評估內在和外在因素,加以改善。王奶奶(化名)某天鼻青臉腫來到北榮高齡醫學門診,家屬原以為因奶奶剛住進安養機構,機構為避免奶奶不適應環境而失眠,開立了助眠藥物,才導致奶奶半夜起床上廁所時跌倒。但經過詢問,奶奶其實住進機構前就已跌倒過好幾次,只是當時在家裡,熟悉環境,她適時扶住家具,跌得並不嚴重,她也因此沒有告訴任何人。更進一步發現,奶奶因為頻尿,趕著上廁所,加上對環境不熟悉,跌得比以往都嚴重。後來,醫師開立改善頻尿的藥物,加上教導奶奶從床上起身及下床的安全姿勢,奶奶就不再跌倒了。鄭丁靚表示,老人跌倒可分為內在和外在因素。內在因素包括骨關節退化、肌肉流失造成腿腳沒力,又或是感官功能退化、本體對地面凹凸感覺下降等。外在因素則包括家中堆積雜物電線、小孩或寵物貿然衝出,或為了方便鞋子只是套上,並未確實穿好,都可能增加跌倒風險。另外,許多長者因為腿腳不便或曾經跌倒,而害怕跌倒,不敢上廁所,進而不敢多喝水,反因水分不夠導致姿勢性低血壓,更容易頭暈跌倒,造成惡性循環;也因為害怕跌倒不敢出外走踏,使得人際疏遠,加重認知功能退化。衛福部國健署統計,65歲以上老人,每六人就有一人過去一年曾跌傷,15%至20%有中重度身體損傷、5%有一處骨折、1%甚至出現嚴重的髖關節骨折;在髖關節骨折的患者中,近一半再也無法行走、五分之一在六個月內死亡。鄭丁靚說,跌倒雖高居65歲以上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第二位,但僅兩成會認真找出跌倒的原因,六成長者跌傷後未採取任何防跌措施。北榮高齡醫學中心若發現長者因跌倒而就診,會先了解長者過去是否曾經的跌倒,進行問診和評估,了解是否常在同一個地方或同一個時間跌倒,試著分析危險因子;接著進行實驗室或影像學檢查,進一步釐清可能的原因。最後,根據長者跌倒的嚴重性,評估是否需要住院,並安排健康促進方法,調整營養攝取,並讓肌肉關節再次活化。鄭丁靚表示,長輩防跌最重要的三招,包括增加運動量,鼓勵長者多活動、按照醫囑服藥,適時整合多重藥物,以及環境改善;尤其防跌設施,「不是有安裝就好,而是要安裝好」,以減少長輩跌倒的機率。
-
2020-10-12 科別.骨科.復健
醫病天地/毛巾擰不乾 小心是肌少症
現代人工作型態改變,許多民眾長期坐在辦公桌前,運動量不足,身體肌肉加速萎縮,因此患上「肌少症」,久而久之可能連站立都會變得辛苦、毛巾也擰不乾,復健師建議,只要有這些前兆就應該立刻就醫,以重量訓練來增加維持肌力,減緩肌肉老化問題,否則嚴重時,恐怕連行動能力都會失去。正常人在20至30歲時,身體肌力會達到最高峰,30歲後將以每年1%的速度逐年降低,40歲後會再加速,到了75歲時,每年會減少15%肌肉量。土城醫院復健師劉家豪表示,民眾只要有罐頭轉不開、站立需要靠手支撐桌面、無法在時間內走完紅綠燈等問題,可能就是肌少症前兆,要到醫院做DEXA檢測,即是用X光掃描人體,男生每平方公尺少於7公斤、女生每平方公尺少於5.4公斤就會被認定為肌少症患者。劉家豪指出,治療肌少症有數種方式,最簡單就是徒手肌力訓練,包括在家可做的仰臥起坐、伏地挺身、深蹲,也可至健身房以啞鈴、槓鈴、壺鈴等做張力訓練。若有些長者無法徒手做肌力訓練或使用健身器材時,可到醫院利用等速肌力訓練儀來做重量訓練,儀器會限制每次的速度、重量,還有專業復健師協助,安全性更高。劉家豪提醒,做重量訓練、阻力訓練時時絕對不要憋氣硬撐,否則血壓會瞬間上升,最嚴重恐致中風;他也強調,身體肌肉只要萎縮就無法復原,訓練、治療只能延緩萎縮速度,因此預防勝於治療,建議民眾每周要有3次超過30分鐘的運動,讓肌肉強度維持在良好狀態,減緩老化速度。
-
2020-10-12 科別.百病漫談
很多病症都在50歲後被發現!男性健檢指南告訴你必做哪些項目
惡名昭彰榜上有名 心肺檢查萬萬不可少2019年國人十大死因排行中就有四項與心血管相關,可見心血管健康是萬萬不容忽視的。最基本的檢測,如心臟超音波、頸動脈超音波、運動心電圖、動脈硬化儀等檢查皆須定期進行;若有進一步的異常,再運用高階的影像醫學作為輔助,如心臟動脈鈣化指數分析,可了解心肌梗塞的風險。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洪育忠醫師強調,肺癌則是另一大隱形殺手,位列十大癌症發生率排名第二位、死亡率第一位,且最新資料統計,台灣罹患肺癌者有一半以上都沒有抽菸,所以並不是抽菸者才要注意,加上空氣污染日漸惡化需嚴正重視,肺癌也不一定有明顯症狀,又進展較快,發現時可能已對治療反應比較差了,建議即早安排第一次的肺部電腦斷層,掌握健康。腸癌年輕化 逆流性食道炎居冠然而,腸癌年輕化現象已成趨勢。大腸癌是整體來說發生率最高的癌症,也是現代人的文明病,它的發生與愛吃油炸、速食、肉食,及運動量不足等生活型態有關,尤其男性大多喜歡吃紅肉,應酬、外食機會又多,且普遍較不愛吃蔬果,很容易使飲食不均衡、纖維質攝取不足。加上時常熬夜、壓力大,或有抽菸喝酒等習慣,更會使得腸道功能紊亂,增加腸癌罹患率。因此,洪育忠建議25歲開始,就可以作第一次的「大腸鏡檢查」,提早瞭解自身的健康狀況。此外,台灣逆流性食道炎盛行率居亞洲之冠,超過6成民眾無症狀感,透過檢查才驚覺自己有逆流性食道炎,讓食道被胃酸長期侵蝕,也是慢性咳嗽、胸痛、喉嚨不舒服的主因,因此也需多多留意。上廁所老是滴答答 泌尿系統問題不可漏40歲以上男性常見攝護腺肥大問題,夜裡頻尿、不易解尿、尿流速慢等,影響生活品質,還可能引起尿液滯留,併發腎臟發炎、腎功能衰竭等。洪育忠建議,攝護腺超音波、尿流速檢測、攝護腺腫瘤標記PSA等檢查,可瞭解攝護腺健康,也是篩檢男性泌尿系統最多人罹患的-攝護腺癌。另外,也可注意血液中的「鋅」含量,因其有助於維護男性攝護腺功能和生育力,也與活力相關。性荷爾蒙威力大 牽一髮動全身多數人不清楚,男性最頭痛的攝護腺疾病,其實和自身荷爾蒙代謝異常也有極大關聯。洪育忠指出,愛吃油炸物、肥胖者,會導致男性荷爾蒙在新陳代謝的轉化過程中轉為更活躍且具傷害性的二氫睪固酮DHT於體內堆積過多,易引發攝護腺肥大,且經常攝取高油脂食物罹患攝護腺癌症風險也可能會相對提高,必須留意。近年來也有發現男性荷爾蒙分泌提早減少的趨勢,有不少40歲、甚至30多歲的男性沒有顯著症狀,但檢查發現男性荷爾蒙失衡,長期下來容易影響事業表現,也影響情緒、精神及自信心、影響事業決策力,甚至影響與另一半的親密關係。洪育忠建議,男性朋友若想要建構完善的健康防禦力,可安排一套完整全身健檢,另可進一步安排功能性醫學檢查,如: 男性荷爾蒙、環境荷爾蒙、抗氧化營養檢測等,從代謝功能上找健康。   50歲以下年輕爸爸  50歲以上熟齡爸爸除左邊檢項還建議加下方檢項 心肺  心血管病變危險因子檢驗、 動脈硬化、靜止心電圖、 心頸超音波、頸動脈超音波、 肺部電腦斷層 64切心臟冠狀動脈電腦斷層攝影、腦血管磁振造影等高階影影像檢査、 肝膽腸胃 肝臟功能檢驗、胃鏡、大腸鏡、糞便潛血 泌尿 攝護腺超音波、自動尿流速檢測 攝護腺抗原腫瘤標記PSA 功能醫學 全套男性荷爾蒙併腎上腺皮質壓力分析檢測 延伸閱讀: 30後是女人健康分水嶺! 5大必做檢查一次搞懂 三餐亂吃很要命! 醫師忠告:40歲後這3飲食習慣一定要改
-
2020-10-11 新聞.杏林.診間
偏鄉醫師出頭天 林耕民獲選美國心臟學會院士
多年奉獻花蓮偏鄉的醫師林耕民,在資源匱乏環境中致力學術研究,屢次登上國際知名期刊,希望以一己之力促進偏鄉發展,9月更以全台最年輕之姿獲選美國心臟學會國際院士。今年43歲的林耕民出生花蓮,長大後隨父母到台北生活,擔任醫師後又重回故鄉花蓮深耕偏鄉10餘年,年紀輕輕的他,已是國軍花蓮總醫院內科部主任。回想起從醫這條路,除了家學淵源,更多的是「隨緣」。林耕民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說,他的父親是藥學系教授、媽媽是護理師,父母認為當醫師可以幫助別人,鼓勵他從醫,高中考大學時他聽從父母建議選了醫科,第一次考上南部大學的牙醫系,他心想在外地工作太花錢,為了不增加家裡負擔,再次重考考取國防醫學院醫學系。林耕民說,當了醫師,才發現在第一線和病人互動的感覺很好,透過幫助病人重拾健康,也帶給他莫大成就感,畢業後他決定回到熟悉的花蓮,到國軍花蓮總醫院擔任心臟科醫師。從都市的醫學中心到偏鄉醫院,讓他深深感受到偏鄉資源的匱乏及不便,他回憶,台北大醫院的門診總是很多人,一個門診經常得看超過100名患者,到了花蓮,「一個診有10個病人就算多了」,檢查設備更是陽春,但病人就像醫師的生命,當醫生卻沒有病人,彷彿失去存在價值。林耕民說,醫事人員流動率高是花蓮醫療面臨最大的問題,醫病關係必須花時間培養,患者才能漸漸建立起好的就醫習慣,但花蓮的醫事人員幾乎一年就換一輪,病人才剛剛熟悉一批醫師,沒過多久又換了一批新面孔,林耕民感嘆,不少原住民寧願花錢喝酒,也不願花錢看病。花蓮的醫療現況、社會問題不斷衝擊林耕民的內心,也讓他在心中暗下決定,希望以一己之力讓故鄉變得更好。既然沒有病人可看,林耕民轉而從學術角度著力,無奈花蓮受外界關注少、資源和設備也不夠,對於研究的投資自然也相當匱乏,在完全沒有資源的狀況下,他靠著網路大量閱讀國際頂尖雜誌、期刊,並加入各國專家討論、撰寫評論文章,要證明自己深耕偏鄉也能登上世界舞台,才有力量影響花蓮。民國102年,他在因緣際會下遠赴美國西北大學、流行病學研究重鎮就讀碩士,專攻心血管流行病學,專注於睡眠呼吸中止症等研究範疇,也促成一項睡眠呼吸中止症和心房顫動全球調查專案,在和各國專家合作研究的過程中,學習嚴謹的研究態度。回台後,他開始重新檢視自己的軍醫身分,心想若要同時貢獻花蓮和軍人,不妨從軍人的健康著手,透過「台灣東部職業軍人體適能研究計畫」發現東部軍人約6000多人、年齡層主要集中於18至40歲,軍人運動量大,身體看似健康,實際上有代謝症候群的比例高達20%,進一步研究發現,軍人可能因工作性質高壓、體能耗費高,飲食上比較沒有顧忌,高鹽、高油狀況較明顯,未來將持續透過了解軍人族群的健康問題,進而找出解決之道。行醫之餘,他致力本土及跨國研究,至今已發表148篇國際論文,多篇刊登在世界權威期刊,如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內科醫學年鑑(Annals ofInternal Medicine)等,同時他也擔任4本與心血管研究相關且具有世界指引的國際期刊編輯委員。默默深耕花蓮10多年的他,今年9月獲選「美國心臟學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國際院士,是美國心臟學會表彰和獎勵卓越、創新和持續貢獻的傑出會員的最高專業榮譽之一,全台獲此榮耀者僅不到10人,林耕民更是全台最年輕的院士。林耕民說,在花蓮從醫這些年,他漸漸獲得老病人的認可,建立起醫病關係,病人一句感謝、一句「醫師,我會永遠記得你」,都是他持續在故鄉付出的動力,如今他靠實力證明,即便身處偏鄉也能闖出一片天,除了提高民眾對他的信任,也希望將研究能量帶進花蓮,提升花東地區醫療資源及服務能量,盼各大醫院攜手努力,好好照顧10多萬名花蓮人,將花蓮打造成醫療模範縣市。
-
2020-10-09 養生.運動天地
重訓新手該怎麼選擇鍛鍊方法?專家教你依5大項判斷
【文、圖/摘自采實文化《健身新手重訓攻略》,作者荒川裕志】重訓項目的選擇方法每一塊肌肉都有多種項目可以運用重訓每一個項目都各有目標肌肉,換句話說,各處肌肉也都有相當豐富的鍛鍊方法(項目),施加負荷的姿勢、運動方式(動作的姿勢)、運用的器材等都不同。即使目標肌肉相同,各項目仍各有優缺點,所以選擇時建議理解各項目的特徵後,再選擇適合自己的類型。本章將選擇重訓項目時的基準分成五大項:「運動量」、「負荷流失的難易度」、「伸張狀態時的負荷」、「伸展效果」、「運動方式難易度」,並加以詳細解說,只要將這五項放在一起比較,就能夠看出各項目的特徵(※「居家執行難易度」是提供給自宅鍛鍊者的附加資訊)。重訓應著眼的重點隨著目標而異,例如:藉重訓減肥、藉高負荷促進肌肥大、藉適度負荷打造緊實身體等。唯有按照目標與體力等級選擇適當的項目,才能夠持之以恆並獲得確實的效果。重訓項目的選擇基準①運動量意指每一重訓動作所消耗的熱量這裡的「運動量」是指重訓時每反覆1次動作所消耗的熱量,可以當成是會運動到全身多少肌肉的指標。運動時消耗的熱量原則上與作功量(力×距離)呈等比。因此使用重量愈大的項目,或是在重量相同的情況下,移動距離愈長的項目消耗的熱量(運動量)就愈大。一般來說,會動到複數關節的多關節項目,作功量會比單關節項目還要大,運動量當然也比較大。同樣的道理,由於下半身聚集了許多體積大的肌肉,因此下半身項目的運動量也有比上半身大的傾向。運動量較大的項目,會強力刺激各種賀爾蒙的分泌,包括與肌肉發達相關的類型。缺點是容易感受到全身性的疲憊,也會因為喘不過氣等連精神上都備感煎熬。所以在設計重訓菜單時,也要顧及各項目間的均衡。重訓項目的選擇基準②負荷流失的難易度持續對肌肉施加負荷,以打造化學性壓力肌纖維在重訓動作中,從伸最長到縮最短之間,不見得整塊肌肉都會持續承受負荷。有些項目在運動的過程中,會有部分關節可動範圍是沒有承受負荷的。以深蹲來說就是起立時,以側平舉來說就是放下手臂時,會沒辦法對目標肌肉施加負荷。但是有些項目在關節可動範圍內,幾乎每一秒都會對目標肌肉施加負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繩索夾胸,這個項目從雙手將繩索拉到胸前的整個過程,都會持續對胸大肌施加一定程度以上的負荷。整組動作做完都很少負荷流失的話,就有助於產生p.14~17解說的肌肉化學性壓力──無氧代謝物的積蓄與低氧狀態。因為從生理學的角度來看,持續出力會使肌肉內部環境惡劣。因此想藉化學性壓力的刺激促進肌肉發達時,可以首重「負荷流失的難易度」。重訓項目的選擇基準③伸張狀態時的負荷對伸展的肌肉施加負荷,以引發肌肉損傷如前所述,重訓時未必在關節可動範圍內,都能夠對肌肉施加負荷。反過來說,這些琳瑯滿目的項目對目標肌肉施加的負荷強度,也會隨著動作變化而異。同樣的,各項目產生負荷巔峰的動作也各不相同,主要分成「肌纖維伸較長時承受最大負荷的項目」、「肌纖維較短時承受最大負荷的項目」與「中間型的項目」這三種。本書在分類時著眼於項目選擇基準中特別重要的「肌纖維較長(伸張狀態)時的相對負荷大小」。因為肌肉在伸長狀態下時發揮肌肉張力的話,就愈容易引發細微的損傷(Nosaka等,2000)。如p.16解說的「肌纖維產生些微損傷」,這是促進肌肥大的壓力之一,選擇能夠在目標肌肉伸展的狀態下施加強大負荷的項目,就能夠透過肌肉損傷帶來的壓力,促進肌肉發達。但是因為有肌肉損傷的關係,也會造成重訓隔天的肌肉疼痛。想避免這種煎熬後果的人,則應刻意避開會在肌肉伸展時賦予強大負荷的項目。負荷強負荷弱 重訓項目的選擇基準④伸展效果藉由重訓的負荷伸展肌肉重訓的基本目標是讓肌肉更發達的肌肥大,以及隨之而來的肌力強化。但是有部分的項目還具備「伸展效果」的附加價值。這裡的伸展效果是指靜態伸展動作的主要目的──提升身體柔軟度,也就是關節的可動範圍。或許重訓給人一種「身體會變硬」的感覺,但是有些項目與伸展操一樣能夠提升身體柔軟度。期望獲得明顯的伸展效果時,應選擇會大幅運動關節,且幾乎達到肌肉伸展到極限的狀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會強力伸展大腿後側膕繩肌的羅馬尼亞硬舉。靜態伸展運動主要是藉由拮抗肌(反方向作用的肌肉)的出力,伸展目標肌肉,但是重訓能夠藉自身體重、啞鈴重量與機械負荷等伸展肌肉。因此重訓帶來的伸展效率,比必須自行拉開肌肉的靜態伸展運動還要好。 重訓項目的選擇基準⑤運動方式難易度做起來簡單的項目,最適合重訓新手藉由重訓鍛鍊特定肌肉時,首要條件就是必須使用正確的運動方式,但是每個項目的「運動方式難易度」不同。完全使用機械的項目較其他項目簡單,因為機械都已經設定好手臂、雙腿與上半身的運動軌道,就算沒特別留意,運動方式也具備一定正確度。但是機械訓練也有許多注意事項,本書將會在介紹各項目時進一步說明。另一方面,使用阻力帶或繩索訓練器的項目、使用啞鈴或槓鈴的自由重量訓練項目等,在動作方面的自由度較高,所以難度比機械訓練還要高。尤其是站著執行的自由重量訓練,還要同時保持身體平衡,難度又更上一層樓。此外鍛鍊部位為肩胛骨、體幹或髖關節一帶時,較難注意目標肌肉與部位的動作,因此正確執行的困難度高於其他部位。重訓新手選擇能輕易學好的項目,目標肌肉才能夠產生明顯效果。此外這類項目較易維持穩定的姿勢,因此有助於安全挑戰肌肉極限。
-
2020-10-08 養生.運動天地
要增肌減脂還是延緩衰退?30、40、50歲男性健身,重點大不同!
● 20歲調整呼吸,沉澱靜下心● 30歲以增肌減脂為目標,有氧與無氧運動同時著手● 40歲每周維持三次運動習慣,朝向多面向運動● 50歲維持運動習慣外,得開始注重呼吸男性健身風氣漸盛,有人認為健身目的只要控制體重或練出肌肉線條,等同達到健身目標。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物理治療師賴庭筠表示,各年齡層男性身心狀態都不同,應以十年為一階段思考,20歲、30歲、40歲,健身的重點應該都不同。20歲:沉澱自我靜下心賴庭筠表示,20歲的男性年輕氣盛、血氣方剛,比較容易衝動行事,也常有注意力不集中,難以靜下心思考的時刻,此時運動應著重呼吸頻率,幫助沉澱自我。賴庭筠表示,20歲階段的男性,初期要調整呼吸,可以透過單一性的運動著手,像是臥推、仰臥起坐,選擇一種單一動作的運動,嘗試調整呼吸,每次吸氣、吐氣的頻率希望可達到一致,初期嘗試建議以3到5分鐘作為一組,依照自己的體力調整組數,後續再慢慢拉長每一組的時間。此舉能夠幫助穩定情緒,提升注意力,更有助於思考未來的發展。30歲:訓練身材不走樣30歲的男性多數要開始為工作打拚,也是邁入組織家庭的階段,工作、家庭會使該階段的男性更加忙碌,時間也顯得寶貴,同時也可能減少運動或健身的時間,使得體態會開始走樣,朝向肥胖等方向發展,連帶也可能增加疾病上身的風險。賴庭筠表示,30歲階段的男性,每周至少要維持一次的運動量,增肌減脂是該階段最重要的目標,建議有氧運動與無氧運動同時著手,讓自己的身材不要走樣,腰部、腹部、臀部的肌肉,應該在30歲左右開始建立,同時也幫助未來的肌力做準備。40歲:延緩衰退的速度步入40歲的男性身體開始進入到逐漸衰退的年紀,此階段的目標就是「延緩未來衰退的速度」,應該增加運動的頻率,每周至少維持三次運動的習慣,且應朝向多面向運動,如健身重訓同時也培養打網球的習慣。特別是該階段的男性,柔軟度、敏捷度都會大幅降低,柔軟度可以透過練習皮拉提斯、瑜伽、拉筋等放鬆運動維持,敏捷度則建議可以做快跑後立刻停止的變化運動訓練,又或是簡單的螃蟹走路,也能達到敏捷度訓練。50歲:更年期反璞歸真50歲以後男性,將面臨更年期,賴庭筠建議運動項目應該反璞歸真,除了維持40歲開始培養的運動習慣以外,也得開始注重呼吸,挺過男性更年期的不適感。
-
2020-10-03 橘世代.健康橘
跑步不再累又喘! 馬拉松治療師的「慢慢跑」秘訣
跑步看似門檻很低,只要換上運動鞋、舒服的衣服,就可以起跑了,但如果沒有做好暖身,注意跑步姿勢、速度等,容易造成運動傷害。您想享受一直跑下去的樂趣嗎?擁有物理治療師資格,擅長幫運動員優化跑步的「馬拉松治療師」林世奇與橘世代分享,一種跟走路差不多的跑步方式,俗稱「慢慢跑」,慢到可以用鼻子呼吸、心跳不會感到加速,也不容易累,仍能有效鍛鍊自己的心肺功能與肌耐力,適合初接觸慢跑的人。 「慢慢跑」是強度低、速度慢、步幅小的慢跑,藉由比跑步更小的步幅及能量消耗,讓跑者能跑更長時間,較不容易感到疲累、痠痛,來達到燃燒脂肪、改善心肺功能。林世奇分享起初接觸慢慢跑,是透過親友認識一位章旭輝老師,看他示範慢慢跑,深受吸引,這項運動很適合家庭主婦練習,培養運動習慣,進而擁有健康身體,也是一種預防勝於治療,因此他決定推廣慢慢跑。他觀察常做慢慢跑的族群,比起一般在健身房運動的年齡層還要高,他們隨年紀增長,體力下滑,以前輕鬆跑五公里,現在卻僅能跑五百公尺,倍感挫折,於是跑得更賣力,超出肌力負擔,造成運動傷害。慢慢跑便適合這群有傷在身,想恢復跑步的人,像林世奇86歲的姨婆,患有退化性關節炎,雙腿膝蓋都置換過人工關節,但她喜歡快走,偏偏膝蓋打直,容易傷膝,此時嘗試慢慢跑,動作中膝蓋微彎,讓肌肉支撐關節,保持彈性。由於慢慢跑跟走路一樣不容易累,但運動量更大,也不容易傷膝,非常適合熟齡族嘗試。慢慢跑步驟:1.膝微彎,保持彈性:讓肌肉去支撐保護我們的關節。2.頭頂天,身形正直:不駝背、不後仰,想像拉高時,全身核心自然用力。3.鼻吸吐,兩吸兩吐:初嘗試跑步喘不過氣,往往因為呼吸與腳步沒有搭配。透過鼻子吸吐,引導腳步速度。4.腳平落,輕盈無聲:將腳穩穩抬起、輕輕踩下,像貓咪一樣安靜向前,此時腿部肌肉保持控制力道,讓下肢衝擊變得最小。5.心不爭,不貪自在:原地練習甚至坐著,向前慢慢跑時,甚至能控制得比走路還慢。不在意跟身旁行人比速度,專心在自己身心,跟自己約定22天持續進行。 為何以22天為持續時間?林世奇說,這是培養規律訓練,尤其很多人想從慢跑進階到馬拉松,可以養成每周2次跑步習慣,每隔兩周增加1到5次,時間從20分拉長到70分鐘,若想有效燃燒脂肪,建議超過60分鐘,啟動身體後燃效應,增加基礎代謝率。他特別提醒跑者,注意跑前動態伸展和跑後靜態伸展,很多人跑完身體累了,或太在意跑步強度,忽略跑後伸展放鬆,長期導致肌肉失去彈性,影響關節行動,需要花更多時間修復,甚至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另外,安排間歇式的訓練菜單,例如每趟200至800公尺距離,中間安插1至3分鐘的休息時間,由教練量身打造課程,讓身體適應不同強度。馬拉松賽事上,林世奇建議,首次參加者選15公里以下的賽事,全馬不是一蹴可及,透過運動網站蒐集資料,瞭解過去活動評價,注意衣物保管、活動路線與沿途補給,讓跑步變得有趣又安全。更多精選延伸閱讀↘↘↘。【告別初老感01】核心無力老3歲!在家喚醒三大肌群。【告別初老感02】教練親授實用三動作 維持體態不顯老!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立即訂閱橘世代電子報》
-
2020-10-02 養生.聰明飲食
掌握六原則 不怕吃出月餅臉
佳節禮盒堆積如山,許多人陷入吃不完的月餅海。月餅的熱量高,吃下一顆雙黃廣式月餅相當吃下3碗飯,要跑步一小時以上才能消耗熱量。最怕不小心吃成月餅臉,營養師傳授六大招,不怕吃下太多「甜蜜的負擔」。一顆蛋黃酥 熱量如一碗飯 廣式、酥皮、冰皮月餅,月餅種類多樣化,國泰健康管理營養師羅心余表示,酥皮製程中需大量油脂,一顆比手掌心還小的蛋黃酥,熱量約有近一碗飯280大卡,值得注意的是,月餅內餡包蛋黃,鹹蛋黃含大量飽和脂肪,會增加高血壓及血脂風險。聯安診所營養師王貞云說,國人健康意識抬頭,不少商家推出減糖減油的月餅,甚至加入果乾或全榖雜糧製作,比一般月餅健康許多。至於糖尿病友是否能吃月餅?建議血糖較高者或糖尿病友,應盡量避免內餡為豆沙或棗泥等含糖量較高的月餅,一天吃不超過一個月餅,應景淺嘗即可。王貞云也提醒,月餅高糖高油,腸胃道需要更多的時間消化,腸胃道功能不佳者,除留意月餅攝取量,應充分咀嚼,同時避免搭配大量茶飲,否則會更不利於消化,盡量避免在運動前或睡前食用,以防消化不完全而引起胃食道逆流等症狀。輕鬆吃月餅 健康無負擔如何輕鬆吃月餅,健康無負擔?兩位營養師建議掌握六大原則。第一招:「選擇養生月餅」是輕鬆吃月餅的第一步。第二招:購買月餅時,先看熱量標示,冰皮月餅或蒸月餅是相對低卡的好選擇。第三招:若吃了月餅,建議午晚餐的飯麵主食量減半,並搭配低油烹調的菜色第四招:月餅分著吃,建議切成4至6等分,約50克月餅,與親友共同分享,熱量減低。第五招:吃月餅搭配飲料,建議喝無糖飲料,白開水是最好的選擇,無糖茶品能去油解膩,也可自製不加糖蔬果汁,不要濾渣,將蔬果中纖維喝下,平衡血糖上升速度。喜歡水果風味的人,可將喜歡的水果切片,加入白開水或無糖的汽泡水,就是一杯無負擔又可口的飲品。第六招:增加運動量,吃完月餅後,可快走30分鐘,有助於熱量消耗。
-
2020-10-02 養生.聰明飲食
家裡月餅禮盒堆積如山?營養師傳授六招不怕吃成月餅臉
中秋節到了,有人家裡禮盒堆積如山,陷入吃不完的月餅海。市面上五花八門的月餅熱量聽說都很高,吃下一顆月餅相當於吃下了3碗飯,要跑步1小時以上才能消耗掉這負擔。如果不想吃成月餅臉,營養師傳授六大招,吃月餅也可以很輕鬆,不怕邊吃邊怕吃下太多「甜蜜的負擔」。廣式、酥皮、冰皮月餅,月餅種類多樣化受民眾喜愛,國泰健康管理營養師羅心余表示,酥皮製程中需大量油脂,即使一顆比手掌心還小的蛋黃酥,熱量也有280大卡,接近一碗飯,更要值得注意的是,蛋黃內餡月餅中的鹹蛋黃,含大量飽和脂肪,增加高血壓及血脂風險,慢性病患者一定要注意。聯安診所營養師王貞云說,國人健康意識抬頭,不少商家推出減糖減油的月餅,甚至加入果乾或全榖雜糧來製作,比一般月餅來的健康許多,「選擇養生月餅」是輕鬆吃月餅的第一步;第二招是購買月餅時,可以先看熱量標示,冰皮月餅或蒸月餅是相對低卡的好選擇。因為1顆蛋黃酥就相當於是1碗飯熱量,所以輕鬆吃月餅第三招,就是記得若吃了月餅,建議午晚餐的飯麵主食量減半,並搭配低油烹調的菜色。第四招則是「月餅分著吃」,王貞云及羅心余都建議,月餅切成4至6等分,盡量選體積小、約50克月餅,與親友共同分享,熱量減低。吃月餅總想搭配一杯飲料,汽水、奶茶、果汁等,但隱藏的糖危機不容小覷。王貞云說,第五招就是「飲料選無糖」;羅心余建議,拋開含糖飲料,改無糖鮮奶茶,果汁看起來健康,其實含有大量精緻糖,可自製不加糖蔬果汁,不要濾渣,將蔬果中纖維喝下,平衡血糖上升速度。羅心余說,白開水是最好的選擇,無糖茶品也能去油解膩,喜歡水果風味的人,可將喜歡的水果切片,加入白開水或無糖的汽泡水,就是一杯無負擔又可口的飲品。第六招是「增加運動量」,王貞云建議,在吃完月餅後,可快走30分鐘有助於熱量消耗。許多糖尿病友都想知道能不能吃月餅,血糖較高者或糖尿病友,應盡量避免內餡為豆沙或棗泥等含糖量較高的月餅,一天吃不超過一個月餅的分量,應景淺嚐即可。王貞云也提醒,月餅高糖高油,腸胃道需要更多的時間消化,因此腸胃道功能不佳者,除留意月餅的攝取量,應充份咀嚼,同時避免搭配大量茶飲,否則會更不利於消化,且盡量避免在運動前或睡前食用,以防消化不完全而引起胃食道逆流等症狀。
-
2020-09-30 養生.聰明飲食
吃太快、太油容易脹氣 秋節聰明飲食4原則
每當中秋佳節,總是讓家人與朋友團圓相聚的好時光,相約外出一起大快朵頤。然而,在應景的月餅以及烤肉的雙重誘惑之下,常常在節日後出現腹部脹氣與體重直線上升。雙黃月餅熱量高達800卡 很多人愛吃月餅,但一顆不到巴掌大的蛋黃酥就有300大卡的熱量,人氣一直居高不下的廣式雙黃月餅熱量更高達800大卡。中秋節必吃的烤肉部分,牛小排薄薄一片加上烤肉醬,可能逼近200大卡,如果搭配國人最常見的吃法,夾在兩片吐司中的豬里肌和培根,吃完一份熱量就大約450大卡。吃太快、太油 腹部脹氣以一碗白飯300大卡為單位,一個開心的烤肉聚會過後,搭配飯後甜點中秋月餅,就等於吃下將近7到8碗飯的熱量。中秋節過後,許多人因腹部難解的脹氣到消化內科門診求診,往往都是因吃得太快及吃得太油膩造成腹部脹氣,尤其在享用大餐過後的甜品、喝高糖分的碳酸飲料後,嚴重者會導致胃食道逆流加劇發作。吃完就睡 小心胃食道逆流適當控制飲食可降低脹氣現象產生,但若發生腸胃不舒服症狀不可輕忽,應盡快就醫診斷及治療,才能快樂又健康地度過中秋佳節。如何避免脹氣?建議4點聰明的飲食原則:1月餅剝小瓣許多人會將月餅一次吃完一整顆,結果熱量飆升,建議可把月餅先切成小瓣狀,分次進食,搭配一些無糖的飲料,例如無糖紅茶與綠茶,順便欣賞藏在餅中的月亮(蛋黃)。吃不完的月餅,不要囤積,可以送給弱勢團體,讓中秋佳節的團圓氛圍傳遞出去。2減少使用烤肉醬可將有沾醬的食物用溫水沖洗過,就可以避開不需要的熱量,更能吃到食物的原味。3蔬菜的搭配喜歡台式漢堡夾法的朋友,可以選用一些生菜夾肉片的方式,也就是類似韓式燒肉的方法,不一定要夾吐司,熱量會減少1/3。4增加運動量出去郊外走走賞月,不是待在家中看電視上的月亮,增加熱量的消耗。尤其不可吃完烤肉就直接倒頭大睡,容易因腹腔壓力上升而導致胃食道逆流,半夜火燒心。
-
2020-09-13 養生.家庭婚姻
健康醫點靈/孩子靜不下心?先讓他動一動
「我的孩子很不專心,沒辦法靜下心來寫作業,是不是過動?」很多家長遇到調皮的孩子束手無策,常氣到抓狂,家長因擔心小孩過動到醫院求診的例子真不少。羅東博愛醫院職能治療師何姿儀表示,孩子無法靜下心來完成一件事,可能原因很多,多半是外在環境刺激太多,例如寫作業時有人看電視、書桌旁堆滿喜歡的玩具等,或孩子對手上的事沒興趣,也可能是作業複雜、玩具不夠吸引人。有些男孩運動量大,若運動量沒達到孩子所需,就給予靜態活動,很難維持專注。何姿儀建議,家長可在孩子要寫作業、閱讀等前,先安排一些運動,例如到公園吊單槓、做些需要出力氣的家事,或做比較耗體力的運動,如游泳、跑步、打球等,先滿足孩子的運動量,再靜下心寫作業就不會太困難。此外,家長也可嘗試減少外在環境刺激,例如把會干擾的電視、平板移開,或把書桌移到房間角落處,也可給孩子容易達成的目標,並逐漸增加難度,再給予獎勵。假設孩子平常只能專注5分鐘就開始分心,那就從增加到6分鐘開始,若達成就給獎勵,再逐漸增加時間長度,提升持續注意力。何姿儀說,透過遊戲最容易拉近親子關係,家長可利用撲克牌和孩子玩記憶翻牌、心臟病等簡單遊戲,除提升持續注意力,孩子的記憶力、反應力也會提升,加上不吝給予鼓勵,小孩不專心的情況就會慢慢改善。
-
2020-09-12 橘世代.健康橘
35年運動不間斷! 潘若迪:選擇讓自己快樂的運動
「來上我的課,死掉的身體細胞都會動起來」、「坐在輪椅上的人都會跳起來」58歲的潘若迪隨口都是笑話寶典,投入有氧舞蹈教學35年,常帶著台下學生舞動飆汗,不時迸出冷笑話,讓人噗哧一笑,這就是他的教學風格,生動活潑。「我要求學生不會跳沒關係,你要會叫,不會叫也要會笑」,潘若迪說,因為快樂是運動健身的最大好處,他只想讓每個人都能體會運動帶來的快樂。儘管年過半百,潘若迪卻擁有完美體態,不走健美先生路線,健身單純為了健康,他說「千萬別因為想健康才運動,應該持續運動才會健康」潘若迪說,常有人問他,該選什麼運動?他的回答是「依照每個人體能,選擇適合的運動,開始動起來就對了。」像他跳有氧舞蹈是增強心肺功能,心肺能力變好,行動自如,精神也好,他還特別加強「肌房四寶」,分別針對胸部、腹部、二頭肌、三角肌進行規律訓練,久了穿背心出門,或去海灘穿泳褲時,都能無意中展現好身材。氣胸開刀大塊肌消風 潘若迪卯足全力復健然而,潘若迪2011年罹患氣胸,人生一度停擺,當時他教完課回家,突然呼吸困難,就醫檢查發現是「自發性氣胸」。養病過程中,他整整掉了10公斤,他說「我脫掉衣服,看著鏡中的自己,胸部、腹肌不見了,不禁大哭,那大概是這輩子人生最低潮的一次!」不想被困在低潮,潘若迪卯足全力復健,早上四點半就去爬象山,還拿出彈力繩做負重訓練,訓練心肺,不到一個半月,氣胸問題逐漸改善。生病讓他更加體會健康的重要性,課堂上他希望帶入快樂的氛圍,讓學生愛上運動,所以把教室佈置成彷彿來到大自然中,把每堂課當綜藝節目,幽默風趣,逗得學生們覺得運動不中斷其實沒那麼困難,甚至有中風和憂鬱的學生因為來運動,病情好轉,他笑說這就是「境隨心轉則樂」的道理。潘若迪的快樂生活學 作息規律從中找樂趣跳有氧是潘若迪的工作重心,私下他的生活卻很規律,不菸不酒,早上7點多起床送女兒上學,再到健身房健身2小時,下午開始工作、上課和錄影,由於運動量大,吃得較多,一天6餐包含早、中、晚餐、點心、宵夜和睡前,沒有忌口,吃蔬果比吃肉多,水喝得也多,身體新陳代謝好,皮膚變得有彈性。舞動了三十多年,潘若迪有感隨著年紀增長,記憶力變差,但「我還是很熱衷我的舞蹈生活,舞步都還記得清楚」他笑說,自己天生樂觀,不會因為變老而變悲觀,反而靠運動排解生活上的不愉快,找到正能量的支持。採訪尾聲,問他會跳到什麼時候?35年來幾乎沒有在課堂上開過天窗的潘若迪說,「也許到了坐輪椅的時候,手如果還能動,我還是會上台跳!」更多精選延伸閱讀↘↘↘。潘若迪:世上最難懂又最孤獨的人就是父親。潘若迪:50+運動原則「可以慢,但不可以斷」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立即訂閱橘世代電子報》
-
2020-09-06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吃中藥調體質醫師:改變作息 就有效果
近年吹起養生風潮,愈來愈多民眾習慣看中醫調身體。但不肖中醫用禁藥害多人中毒事件,令養生族心驚。在中醫師眼中,多數人身體狀況都是工作環境、心理狀態等因素導致,調整生活型態就能有所改善,並非人人都要吃中藥調身體。長庚醫院中醫師郭順利表示,在看中醫調身體之前,應從調整生活型態做起,切記「健康是自己的」,別把藥當萬靈丹。根據他臨床觀察,到中醫求診希望調理身體的民眾,大多是因緊張焦慮、工作忙碌、久坐冷氣房、運動量不足,導致失眠、頭痛、慢性鼻炎、痛經、拉肚子、肩頸痠痛、一晒太陽就中暑等,其實這些問題可以藉由改變生活型態、配合飲食及運動、經絡按摩就能獲得改善,症狀仍嚴重才須服藥調養。不只如此,很多民眾常用錯誤的方式進補,例如吃荔枝容易上火的人,體質多半偏燥熱,若跟風吃黑芝麻、麻油、黑糖、薑茶、堅果等燥熱食物來養生,反而可能讓身體狀況更糟,這些不需要的成分對身體都是負擔,認識自己的體質才是養生最重要的第一課。(中央社)
-
2020-09-05 失智.大腦健康
大腦健康/不讓大腦提早老化 預防失智症飲食與睡眠是2大補帖
台灣2018年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約等於每7個人之中就有1位老年人。國家發展委員會今年8月發表「中華民國人口推估報告」顯示,2020年將開始進入死亡數超過出生數的「人口負成長時代」,預估2025年就會進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就有1位是長者。未來少子、高齡化的現象將更趨明顯。目前平均壽命雖達80.7歲,但健康餘命只有72.3歲,董氏基金會表示,國人晚年平均有8.4年深受臥床及身心疾病之苦,長命並不一定好命!50歲過後腦力下滑 嚴重可能變成失智症高齡人口會帶來健康危機及社會問題,50歲過後,隨著年紀增長,除了體力、肌力、骨質會逐漸流失外,大腦也會隨著年紀而逐漸萎縮、變小。台灣過去的調查發現,65歲以上人口中約有18.8%為輕度認知障礙患者,而失智症患者則有8%。失智症是緩慢進行、目前仍無法治癒的疾病,雖然致死率不高,但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增加家庭壓力和經濟負擔。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神經內科主任劉建良說明,年過50歲後,大腦約以每年0.2至0.3%的速率萎縮,60至91歲會加速至0.5%,腦容量變小會導致認知功能下降,如知覺動作、注意力、學習與記憶、執行功能(如反應、計畫)等。腦部持續萎縮、嚴重退化,有可能會增加未來罹患認知功能障礙及憂鬱症的風險,甚至會惡化成為失智症。過去亦有許多研究顯示,腦容量較大其認知能力也較佳,腦部也較健康。認知功能正常到失智症之間的時期稱為輕度認知障礙,可能是失智症的前驅期,流行病學研究顯示,社區中篩檢出輕度認知障礙的患者有1/3會在5年內發展成失智症。飲食品質不佳 大腦更容易早衰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許惠玉營養師引述2018年發表於《神經學Neurology》的研究指出,飲食中有較多的鈉、膽固醇、飽和及反式脂肪者,腦容量(腦灰質)較小;而飲食中有足夠蔬菜、水果、堅果、乳製品和魚及較少含糖飲料的老人,腦容量較大(包含總腦、腦灰質、腦白質及海馬迴)。許惠玉表示,不佳的飲食品質會促進氧化壓力並導致發炎,降低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而影響到腦神經元的正常功能,進而使大腦不健康,認知功能也較差。不佳的飲食例如:含糖飲料、油炸食物、加工紅肉、精製穀物、甜食等高糖、高脂肪、高升糖指數的食物。久坐不運動與肥胖 都是失智症高危險因子劉建良主任說明,飲食不均加上久坐、不運動,都容易造成不健康的體位,2020年由全球失智症專家組成的《刺胳針Lancet》委員會提到,肥胖是導致45至60歲中年罹患失智症的其中1項危險因子。也有其他研究指出,中年肥胖會提升未來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體型肥胖、特別是囤積腹部脂肪的人,其腦容量也較小。劉建良主任指出,研究推測是因為腹部、內臟脂肪較易產生發炎細胞因子、血脂也較高,且肥胖及腹部肥胖的人也較易罹患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這些疾病可能影響大腦神經疾病及血管性的腦萎縮,進而影響到大腦健康和認知功能。飲食吃不好 靠膠囊補充也沒效許惠玉營養師表示,越來越多研究顯示,良好飲食可以延緩大腦老化(包含萎縮、變小、不健康),對於情緒也都有正向的幫助!推究這些飲食含有較多對大腦健康有益的營養素,具有刺激神經、降低氧化壓力、調節發炎反應等功能,例如:蔬果中的植化素、葉酸;未精製全穀中的B群;魚類中的n-3脂肪酸。此外,多項研究也指出,大腦健康是受整體飲食內容影響,並非單一種食物或單一營養素,因此,營養素來源應要來自於食物而非膠囊、錠狀等補充劑,才能真正提升整體的飲食品質。許惠玉建議,每日在6大類食物中,應至少攝取15種食物(不含零食、糖果、飲料),多元攝取各類食物的同時也能補充到多種營養素,有益於大腦及身體健康。可結合地中海、得舒飲食的特色。吃好又睡好 大腦才凍齡劉建良表示,在日常生活增加運動量,除了可以預防肥胖、衰弱症和肌少症,對於腦部健康也有益處。根據2019年發表於《美國醫學期刊JAMA》的研究,每天輕度的身體活動(如走路、做家事)就有助延緩大腦退化;而每天運動1小時,持之以恆就能提高認知功能,特別是注意力、處理速度和執行力。睡眠與大腦的健康也息息相關!2018年發表於《睡眠藥物評論Sleep Medicine Reviews》的統合分析研究顯示,睡眠品質不佳、睡眠時間過多或過少、失眠等都會提高肥胖、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且認知功能也較差,進而提高失智症、阿茲海默症的罹患風險。還有多篇研究建議,最佳的睡眠長度為每晚7至8小時,睡得好的人較健康、體位較正常,認知功能也較佳。因此,劉建良建議銀髮族,平日早上可多出門、多活動、曬太陽,除了能增加活動量,並提升晚上的睡眠品質外,也能藉此增進社交,讓大腦更加靈活。50歲前超前部屬 所有年齡動起來多項研究均指出,飲食型態較佳、有運動的銀髮族,其腦容量較大、認知能力較佳;而體型肥胖(BMI≧30)、腹部脂肪較多者,其腦容量較小、罹患失智症機率較高;睡眠品質不佳(少於5小時或>10小時)也較易有較差的認知功能及憂鬱的風險。董氏基金會呼籲,國人必須提早在50歲衰退前超前部署、打好根基,透過吃動睡3要素,延緩大腦萎縮的速率,讓大腦凍齡!★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0-09-03 名人.施昇輝
施昇輝/增加肌耐力 一天走一萬步強度太低了
從電影看第三人生8:熟齡族健身 不是要變成《魔鬼終結者》的阿諾阿諾史瓦辛格在科幻電影經典《魔鬼終結者》的一開場,全身赤裸地從未來回到現在的時空,那一身完美的線條和肌肉,宛若米開朗基羅的雕像,真是羨煞所有的觀眾。他在演藝事業之外,也是全球最大健身連鎖店的創辦人。離我家不到100公尺的地方,就有一家他們的分店,但我從來都不認為我會踏進健身房,因為我都60歲了,有必要把自己練成阿諾那種肌肉猛男嗎?不只我這樣想,連在店外發傳單的員工也不想遞給我,因為我這種中年大叔怎麼看都不像是他們的目標客戶。我常聽人家說「要活,就要動」,又說「走路是最好的運動」,所以我幾年前就設定了每天要走一萬步的目標,然後以為這樣的運動量就足夠了,也就更不可能需要進健身房了。去年四五月的時候,我要舉起左臂突然變得很困難,就連穿POLO衫,或拿停車票卡,都痛得要死,想必是「五十肩」終於找上了我。針灸、打類固醇針都沒效,這時我擔任健身教練的女兒建議我可以上健身房,來改善這個帶來生活極不方便的病痛。我半信半疑,只想說去健身房做全身的運動,總比以往看別人做復健時只有局部運動有趣吧?我女兒其實並不是以治療我的五十肩,來做為她的目標。她就把我當作一般的學員來訓練,只是必須把我罹患五十肩列入她安排課程時的考慮。在上課的過程中,她同時也糾正了我之前對健身的錯誤印象與觀念。她說:「健身對熟齡族群來說,不是要讓你們變成肌肉猛男或神力女超人,而是要訓練肌力和肌耐力,讓你們不容易跌倒,或是跌倒了也不會太嚴重。」她還說:「一天走一萬步,強度太低,根本無法增加你們的肌力和肌耐力。」經過每周一次重訓、連續三個月之後,我發現左臂能舉起來的高度已經幾乎恢復到以往健康的狀況了。她說在這段期間,她只是讓我從全身的活動中,慢慢敢於使用我的左臂,不然很可能會因為愈怕痛就愈不用它了。五十肩得到具體改善後,我就認為重訓的目的已經達成,對於每周上課不只意興闌珊,甚至有種「能不去就不去」的逃避心態。一度還惹惱了女兒,她居然跟我說:「你不想上,就不要上了。」老爸被女兒罵,當場自然是很不高興,但想說在重訓這件事上,女兒是老師,老爸是學生,也就立刻釋懷了。被她這麼一罵,反而讓我堅定了繼續練重訓的決心。不過,我問她:「改善五十肩本來是我來做重訓的目的,現在它看來是好了,請問我下個階段,該以什麼做目標呢?」她說:「你以後的目標很簡單,就是『持續做下去』。」這個目標看來簡單,因為不是要改變我的身型,但又很難,因為這是毅力的考驗,而且非常抽象。上個月,參加大學同學會,一個以前是籃球健將的同學笑我做了一年多的重訓,哪有什麼改變?我也無法反駁,只好笑著說:「這樣才能鼓勵大家去做重訓,因為看來也不難。」但是心裡還是有些挫折。直到前幾天發生了一件事,才知道持續的重訓還是很有用。當天和老婆、兒子在外吃完飯,走回家時,一個很長的滑板從一個年輕人的腳下鬆開,直直朝著我右邊衝來。我一個箭步,從滑板上方一躍而過。老婆、兒子非常驚訝,說我怎麼可以這麼輕盈、靈活?隔天去健身房時,特別請教帥哥店長,這是做重訓的成效嗎?他說當然是啊!重訓對熟齡族群來說,不是在練肌肉,也不是要把自己變成阿諾史瓦辛格,讓大家看得到你的改變,而是在培養隨時隨地可以躲過意外的能力。
-
2020-09-03 橘世代.好學橘
靠藝術享退休!60歲救難英雄成石頭雕刻家
2020嘉義市石猴雕刻競賽成績日前揭曉,首獎得主是阿里山消防分隊退休小隊長鄭育興,他在山區服務超過25年,曾參與無數山難搜救、阿里山小火車出軌救援,直到10多年前發現,帶隊上山搜救後,回程體能居然跟不上年輕人,開始規劃退休方向,學習素描、油畫、石雕,10年前退休離開阿里山。嘉義市石猴雕刻競賽今年有62件參賽作品,鄭育興創作的「猴幸福」,以白色大理石雕刻大猴帶著數隻小猴打盹,如沐浴在陽光下恬靜自在,表現猴群內在心靈幸福,評審認為石猴造型豐碩圓滿、技巧純熟、剛柔交融,獲選為今年首獎,鄭謙稱「只是運氣好!」早期工作克難 小火車翻覆救援印象最深是血腥味60歲的鄭育興說,19歲就從警校畢業擔任消防員,前5年都在新竹服務,請調回嘉義他一直等不到職缺,最後調派阿里山分隊,原以為工作幾年就可調回平地,沒想到工作久了,習慣也喜歡山區生活,就這麼在阿里山服務近26年,一直到50歲退休。「早期消防很克難!」鄭育興表示,剛到阿里山報到那年,分隊才2名消防員,每次出任務打火、搜救,都要先開車到街上載義消一起出任務,之後才逐漸增加員額、隊員越來越多。鄭育興指出,山區突發性工作繁重,經常遇到登山客失蹤協尋,山難救援,印象最深就是2003年阿里山小火車翻覆意外,當時阿里山居民都到場幫忙,他進入掉落約5米深溪底的車廂救援,看車內遊客相互交疊、傷亡人數不計其數、哀鴻滿車廂,該事故共造成17人死亡、205人輕重傷。他說,當時不斷救援、搬運傷患,累到完全忘了時間,記得最後搬運死者遺體,進入香林醫療站時等待相驗時,醫療站內排滿屍體、滿室血腥味,那味道真的至今難忘。出任務返隊全身痠痛 開始規劃退休生涯鄭育興回憶說,14年前帶隊上山找失蹤登山客,數小時後找到傷者,返隊下山時1名原住民自告奮勇,背70多公斤山客下山,他身為領隊一路跟隨都覺得吃力,當下直覺年紀漸長、體力可能無法負荷山區任務,萌生退休想法。鄭育興笑著說,年輕就喜歡藝術、攝影、繪畫,常利用公餘到山裡拍猴子、畫猴子,對於猴子體態、動作、身形比例都有概念,退休前剛好嘉義市辦石猴藝術創作,啟發他雕刻創作想法,退休後更用心到社區大學學石雕。「找石頭運動量大!」鄭育興說明,石雕並非單純雕刻,還要到溪底找石頭、認識石材硬度、特色,因為每顆雕刻石材都重達40公斤以上,因此找石頭須結伴同行才搬得動,搬運石材成為休閒另一種樂趣。●退休生活有重心 時間過得飛快 必須提早做準備鄭育興說,不同石材呈現不同石雕細節,像嘉義赤蘭溪、八掌溪貝殼化石多,南投埔里鎮眉溪有黑膽石,透過觀察石材、規劃作品樣貌,雕刻過程因為切割噪音、打時粉塵,必須穿戴護目鏡、耳塞、專業口罩、防護衣等安全設備,整個人與外界隔離、全心全意創作,時間過得很快,經常工作到忘了吃飯,若不是擔心影響鄰居,可能會忘記疲累工作一整天。鄭育興認為,生活一定要有重心,年紀漸長、體能或許無法負荷原本的工作,但退休後仍要讓生活有重心、有短中期目標,設定目標雖然有點壓力,但就是生活一部分,可以讓自己生活更有重心。他也建議,退休生活應提早規畫,最好有動、有靜,而且一定要有朋友互動、交流,像他退休前就去社大上課、撿石頭、玩陶土,現在石雕之餘還要玩盆栽、種水果,自己掌握退休生活節奏,活得很健康、很快樂。延伸/24年前栽進「賞石領域」 退休當起石頭師傅傳承學子延伸/獨自面對寂靜-聾啞木雕師成「巷弄藝術家」 立即按讚 更多橘世代精彩內容不漏接!>>現在立即加入粉絲團
-
2020-09-02 癌症.大腸直腸癌
「安倍辭了、黑豹走了」 大腸疾病不能輕忽,出現4類症狀須警惕!
日本民族的執著聞名世界,能讓這個國家的首相2度請辭下台事情不多,但潰瘍性大腸炎做到了;瓦干達新國王“黑豹”擁有過人的智慧和領袖氣質,高超的格鬥技術,在“漫威”的宇宙漫畫世界裡威震四方,卻因大腸癌英年早逝…… 很多人不知道,看上去很普通的大腸疾病,確能輕鬆擊倒人類的健康。大腸,包括盲腸、結腸、直腸以及肛管,其作用是從腸道內剩餘的可消化物質中吸取水分與電解質,將剩餘的無用部分形成糞便,並作暫時儲存,以最終排出糞便為“終結使命”。所以很多時候,不論潰瘍性結腸炎還是結直腸腫瘤等,結直腸疾病都有著一些共同的初期臨床信號,需要引起警惕。信號1:便血許多人看到血會特別緊張,若是突然看到自己大便帶血,更是不知所措。不同疾病,便血常表現為不同的顏色,便血為鮮紅色時,時間稍久後可以凝固成血塊。這種便血基本上是在血液流出血管外很短時間內就經肛門隨糞便排出,或是便後直接流出。常見於痔瘡、肛裂、直腸息肉、低位直腸癌。當便血是暗紅色時,說明血液在腸腔內停留時間稍長。常見疾病為:潰瘍性結腸炎、結腸癌或高位直腸癌、結腸息肉病等。便血呈黑色或柏油樣,通常為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見的症狀之一。黑色糞便則是因為出血量較少且速度較慢,血液在腸內停留時間較長。信號2:便秘或腹瀉,排便習慣改變對腸道腫瘤來說,這常是最早出現的症狀,由於腫瘤對腸道的刺激或堵塞腸腔、浸潤腸管所致,就會表現為排便次數增多、腹瀉、“裡急後重感”等,對晚期腫瘤過大造成腸梗阻,在臨床上表現為腹脹、排便困難等容易誤認為便秘。潰瘍性結腸炎表現形式較多,但約70%的患者會出現腹瀉、便稀,其中血性腹瀉常為最早期症狀,色暗,常伴有腹痛、粘液膿血便、體重減輕、嘔吐等症狀。信號3:腹痛人們常說的“肚子痛”。常見病因包含腸胃炎、腸易激綜合症等。約10% 的人可能是因更緊急的原因引起,例如闌尾炎、腹主動脈瘤破裂、大腸憩室炎或異位妊娠。潰瘍性結腸炎80%左右的患者也會有腹痛症狀,且多以隱痛為主。疼痛部位多在左下腹,這是因為炎症大多發生在左半結腸或乙狀結腸。另有部分患者的疼痛部位常位於左上,右上或右下等部位,因這些部位是結腸彎曲部,且是生理性括約肌“閥門區”。大腸癌早期無症狀,或症狀不明顯,當腫瘤較大、腸腔縮窄,表現為糞柱變形、變細等不全性梗阻時會出現腹部隱痛,當腸道完全梗阻時,會出現劇烈腹痛。信號4:貧血、全身乏力或短時期內的消瘦由於腸道惡性腫瘤、慢性感染、潰瘍性結腸炎等一系列慢性病變導致消化吸收功能減弱或消耗增加超過了日常機體的合成,會引起營養不良,體重明顯下降。在臨床檢驗中表現為低蛋白血症,水電解質紊亂等指標異常。如何才能及時發現,如何才能「腸」治久安?1、健康生活方式可預防大腸疾病發生影響大腸疾病尤其大腸癌發生與發展的原因很多,世界衛生組織提出,30%-50%的癌症是可以通過改變生活方式來預防的。遠離煙草、接種疫苗以避免癌症相關性感染等公共衛生措施,均可預防癌症發生。絕大多數癌症是由於外界的危險因素與自身遺傳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而根據中國生理學會科普平台分享,人的精神情緒或心理因素與腫瘤發生與發展的關係。2、注重大腸疾病的早期發現規範體檢能早期發現癌症、潰瘍性大腸炎、腸道息肉等一系列病變。大腸道疾病的檢查最常用的是肛門指檢和腸鏡。肛門指檢是一種簡便易行卻非常重要的臨床檢查方法,它能區分痔、直腸息肉、直腸癌、肛裂、肛瘺等多種腸道多發病,雖然看似尷尬,但真管用!腸鏡檢查和組織黏膜切片是另一檢查大腸疾病尤其是腸癌、潰瘍性結腸炎的有力手段,部分腸癌患者可以通過抽血化驗腫瘤標誌物來進行初步判斷。由於早期大腸癌大多起病隱匿,通過CT、超聲等輔助檢查難以辨別,電子大腸鏡通過直觀地觀察腸黏膜,能精準全面地完成結腸檢查及內鏡下治療。有息肉病史、大腸癌家族史、潰瘍性結腸炎病史、癌相關標誌物檢測陽性、糞便隱血檢查陽性的高危人群,檢查時間則要提前10年,即從45歲開始每年必須堅持做指檢。35歲以上的喜吃海鮮雞鴨魚肉、且運動量少的人群,最好定期進行肛門指檢。值得一提的是,全麻下行腸鏡檢查不會帶來痛苦,不必因恐懼而拒做腸鏡。3、前往正規醫療機構進行診療隨著醫療技術進步,大量醫學證據證實,規範的大腸疾病診療措施是有效的,廣大患者應到正規醫療機構接受規範治療,不可迷信偏方而拒絕正規治療,以免延誤病情。4、樹立正確的健康觀民眾應形成正確的健康觀,消除對發炎性腸道疾病及癌症的錯誤認知,對大腸疾病伴隨症狀的恥辱感。應鼓勵有便血、排便習慣改變的患者就診,不排斥肛門指檢、腸鏡等一系列檢查,對已確診腸癌的患者能積極支持、理解和幫助,使其獲得及時規範的診療、康復保健、心理支持和姑息治療,從而改善生存質量,提高生存率。作者:秦駿(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胃腸外科副主任醫師)(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08-29 養生.健康瘦身
努力減重還是瘦不下來!專家提醒,容易「越減越肥」的3個錯誤
常見一些人為了控制體重而運動,運動完飢腸轆轆又大吃大喝,反而愈減愈重,這是因為運動型態錯了才造成這樣的結果。張小姐和同事們參加了公司附近的健身課程,下班前匆匆吃了幾片蘇打餅乾止飢,上了兩小時的飛輪後,為了加強瘦身效果,下課後刻意忍住不吃,但餓了幾餐下來,總會放縱一天去大吃大喝,一個月下來,體重不減反增。國立體育大學競技與教練科學研究所副教授詹貴惠表示,會有以上的結果,是因為進食的方式不對、運動型態也不對所造成的。她解釋,由於運動是靠骨骼和骨骼肌的活動,所以運動後,血流會再分配,人體安靜時,血液是平均分布在各器官的,但運動後,血液會大量地流往骨骼肌,所以其他器官的血液會相對減少,這就是吃完飯不要馬上運動的原因,因為餐後有較多的血流會分布至胃腸等消化器官,若立即運動,會讓血液往骨骼肌集中,以致影響食物的消化。當運動強度愈高,持續時間愈久,骨骼肌所需血流量愈多,這樣的比例就會更明顯,如果只是短距離散步等強度不高的運動,血流再分配的情況就比較不明顯。所謂健身運動(exercise)是指有計畫的、結構式的、重複性的身體活動,其目的在改善或維持體適能。多數人多是為了健康的理由而從事運動,建議不要進行太激烈的運動,運動強度太高除了會使運動後有明顯的飢餓感,也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但是有些人常陷入「運動完好餓,而又大吃大喝」的惡性循環,看看你是否有以下的錯誤習慣?有效率的運動加飲食,才能讓減重事半功倍!錯誤1→運動完好餓中強度的運動型態對健康有益,且比較不會產生不適感,詹貴惠表示,如果運動後產生明顯的飢餓感,表示運動強度太高!醣類、脂質、蛋白質等3大營養素是主要的熱量來源,運動時,體內的有氧能量系統主要以醣類及脂質做為能量來源,兩者的比例會隨運動情況而有所不同,強度愈高時,醣類的利用率會隨之增高,因此,運動強度不要太高時,會用到較高比例的脂肪,也較不易有飢餓感。一般而言,健康體適能倡導「運動333」即每週至少運動3天(次),每次約30分鐘,每次心跳率約達每分鐘130次。另一方面而言,運動時間愈長,用到的脂肪比例會愈高。所以總結來說,如果從體重控制的角度出發,建議是採長時間、中強度的運動,會比較容易消耗掉體內脂肪,而且這樣的方式因為不會消耗過多的醣類,所以運動完不會那麼餓。所以,常見一些人為了控制體重而運動,運動完飢腸轆轆又大吃大喝,反而愈減愈重,詹貴惠提醒,這是因為運動型態錯了才造成這樣的結果。嚴格來說,減重跟減肥不一樣,減重其實很簡單,用烤箱、三溫暖等增加體溫,身體為了散熱會排出水分,就可以在短時間內達到減重的目的。但真的想瘦下來的人,應該是以消除體脂肪為目標,則應選擇長時間、中強度的運動,運動後也不會餓得必須飽餐一頓,才能達到體重控制的目標。根據研究,隨著運動強度的增加,所消耗掉的醣類比例是上升的,脂肪利用率是下降的;而隨運動持續增加,醣類利用的百分比是下降的,脂肪利用百分比則是上升的,可得到的結論是,強度不要太高、長時間持續的運動,是消耗比較多脂肪的有效方式。但是,何謂中強度的運動呢?詹貴惠表示,一般人只要遵守體適能333原則,即能符合中強度運動的標準。還有另一種談話測試(talk test)的自我判別方式,即運動後呈現「可說話但不能唱歌」的感覺即是,簡單的說就是有點喘又不會太喘,如果運動後上氣不接下氣,絕對是運動強度太高,再加上運動時間長,會產生飢餓感也不足為奇。當運動的型態對了,運動後不會很餓的狀態下,自然不會想再吃東西。詹貴惠說:「當人處於飢餓的狀態時,要節制飲食是很困難的,且節食兩、三頓後,有可能會因為代償的心理而突然大吃大喝,所以,比較實際的做法是用對的方法運動,自然不會餓到想飽餐一頓。」錯誤2→運動完馬上吃運動員希望藉訓練使體能與運動成績提升,所以,運動員在練習前、中、後都需要進食,以維持訓練的效果。但一般人運動多為了得到健康的體適能,健康體適能的要素包含心肺適能、肌力、肌耐力、柔軟度、身體組成,如果想要改善身體組成,使體態看起來更好,運動前最好不要進食,且希望運動時消耗的是脂肪,所以運動後也就不要再補充熱量了。但也別空腹運動,最好運動前1小時進食完畢,既可止住飢餓感,又不會影響消化,所攝取的食物最好選擇體積小、低脂、富含醣類的食物。而運動後至少半小時再進食比較理想,因為運動後,人體中的酵素活性會特別高,例如高強度運動會消耗較多肝醣,此時肝醣合成的活性變高,只要有醣類進入就會趕快合成,所以,運動員運動後應盡快進食,趁著吸收好的時候迅速恢復體力,但一般人如果是為了擁有理想的體態,那就不要馬上進食,以免食物被身體太快吸收。但也有學者認為,因為運動時是使用活動肌,所以,運動完補給的營養會回歸給肌肉使用,並不會增加脂肪,不過,從整個熱量攝取的角度來看,還是有增加體重的可能。錯誤3→運動後大吃大喝至於運動後吃哪種食物較好,則要視個人運動型態而定,多數運動都使用醣類做為能量來源,尤其是高強度運動,所以會感覺特別餓,這時身體的吸收也是特別快的,由此可見,運動後身體是需要醣類來補充能量,對醣類的吸收也會比較快。食物的補充方面,如果從營養成分考量,詹貴惠建議,可以從低熱量且有飽足感的食物選擇,如蒟蒻、寒天等食物。此外,也可以選擇相對熱量低的食物,例如70公克香蕉可提供60大卡熱量,115公克青龍蘋果也可提供60大卡熱量,所以從提供同樣熱量來看,選擇蘋果可以吃比較多、較有飽足感。再舉一例解釋,30公克雞胸肉可提供55大卡,100公克白海參也可提供55大卡熱量,而100公克牛番茄卻只有25大卡的熱量,所以這3種食物相較之下,牛番茄會是最好的選擇。在水分補給方面,許多人習慣在運動時飲用運動飲料,運動飲料是可以提供人體電解質的含糖飲料,為了維持運動中的能量需求,其適宜的醣類含量為6%~8%,以運動時汗液流失的程度來看,當運動持續時間達1小時以上且流汗量多時,才適合補充運動飲料,否則,一小時以下的運動量補充水分就已足夠。運動飲料主要是提供競技運動員運動中水分、電解質及醣類補充的方便有效之產品。專長於營養領域的詹貴惠表示,要控制體重、維持姣好的體態,還是從好的飲食習慣著手最實際,一邊控制飲食,一方面輔以運動消耗多餘熱量,會是比較輕鬆的方式。文章出處/本文摘自《常春月刊》363期 ★本文經《常春月刊》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0-08-22 科別.新陳代謝
不愛吃甜卻得糖尿病 是吃甜食引起的嗎?
前陣子門診來了一位30歲左右的男性病人,他帶著公司的體檢報告,一臉垂頭喪氣的走進來診間,問我說他被診斷出糖尿病,該怎麼辦?他還跟我強調公司為了他的健康著想,希望他儘快將血糖控制到正常,他很擔心沒控制好連工作都可能不保,讓他覺得非常鬱悶,好像從天堂掉到地獄似的。他是一名業務員,過去的生活作息就是每天早出晚歸,三餐無法定時定量,因工作的關係下班後需要應酬已經是家常便飯的事,回到家裡體力透支,運動就真的免談了。這不僅是他的生活方式,相信很多在拼事業的年輕人應該都跟他差不多。近幾年來年輕的糖尿病人有增加的趨勢,這現象確實值得擔憂及提高警覺。不吃愛甜食怎麼會得糖尿病呢?很多病人在剛被診斷糖尿病時,常會問我說是否因為吃太多糖而得糖尿病,也有人說他不吃愛甜食怎麼會得到這病?其實,現代人飲食精緻化,活動量跟以前的人比較起來變少,因此肥胖人口日益增加。肥胖又是糖尿病的危險因子,所以糖尿病人自然也越來越多,尤其亞太地區的糖尿病人數更是成長得非常快。一個國家的國民平均所得成長快是好事,但是糖尿病人口成長就不是這麼回事了。很多人經常吃山珍海味,大家都競相在社群網站放著讓人垂涎欲滴的照片,比看誰吃得比較多、吃得比較好,抱著別人已經吃了我也要吃的「怕輸」心態來一較高下。出門的話,不是騎機車就是開車代步,走幾步路就覺得很喘。然而,診斷為糖尿病之後,被要求飲食必須嚴格控制而不能隨心所欲的大吃大喝,心情變得很鬱悶,有些甚至很賭氣的跟我說飲食控制剝奪了他人生的樂趣,乾脆放棄治療算了等氣話,聽了我心中滿是無奈。了解糖尿病發生的原因糖尿病發生的原因非常複雜,例如:家族遺傳、運動量少、暴飲暴食等都是常見的原因。這疾病早期有沒有什麼症狀可以讓人警覺呢?一個人生病了身體不舒服才會去看醫生,大家熟知的糖尿病症狀包括:多吃、多喝、多尿、體重減輕、疲倦等,當病人有這些症狀來門診就醫時通常血糖已經很高,甚至有時候拿血糖機都驗不出來,我說「血糖破表」了。話說回來,沒事不會去看醫生,糖尿病可惡的地方是它在疾病的早期身體不會不舒服,就像我這位病人是因公司的體檢才被確診。我也遇到有病人即使被檢驗出來是糖尿病,還一口咬定是先前醫院的檢驗數據錯誤,因為他們就是不相信沒有症狀怎麼會是糖尿病。「控糖秘方」5步驟,好好照護你的血糖這位病人跟其他大部分初診斷糖尿病一樣,非常的無助、憤怒、不甘心,我得先安撫他的情緒,再將一些成功控糖的案例跟他分享,讓他不要因為被診斷糖尿病而傷心欲絕,畢竟他還很年輕,一時之間無法接受是必然的。接著,我就告訴他「控糖秘方」,希望他可以跟我好好的配合治療。所謂的「控糖秘方」說就是....1.嘴巴管好(少吃)2.手腳都動起來(多動)3.按時吃藥4.定期驗血糖5.飲食記錄此外,我也將他轉介到我們的糖尿病衛教室,讓衛教師及營養師一起參與他的血糖照護。更重要的一點,我吩咐他千萬不要相信任何號稱可以根治糖尿病的偏方,因為這糖尿病到目前為止只能控制還無法真正被根治。看著他落寞的走出我的診間,希望下次約診時他可以信心滿滿的走進來。血糖控制好保健康一個月過去了,他再度回到我的門診,我發現他體型稍微瘦了且皮膚也變得比較黑一些,但是臉上卻充滿自信,他將血糖及飲食記錄拿來給我看,我發現他的血糖真的改善很多。他很認真的將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分類,製作了一個大大的圖表給我看,他將吃了之後血糖上升較少的食物歸類為「安全食物」而吃了會讓血糖飆升的歸類為「地雷食物」,看到他的食物分類方式,不禁讓我佩服他的創意及用心。除了飲食控制,他也按照我建議的按時服藥及定時運動,他發現這「控糖秘方」還真的很管用,我為他對血糖控制的用心感到滿意。接下來他必須面對的挑戰是如何持之恆了,我相信他跟我們的糖尿病治療團隊好好配合一定可以做得到的。國健署提供免費項目國健署有提供40歲以上未滿65歲民眾每三年1次、55歲以上原住民、罹患小兒麻痺且年在35歲以上者、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成人健康檢查,內容包括身體檢查、血液生化檢查、腎功能檢查及健康諮詢等項目。為了讓像糖尿病這種慢性疾病可以早日被診斷並及早治療,本院有提供這項健康檢查服務,請大家善加利用喔。
-
2020-08-14 科別.腦部.神經
阿茲海默症可防,這19條建議請細讀!
近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鬱金泰教授團隊聯合該領域國內外知名學者組成的專家組,在國際權威期刊發表了全球首個阿茲海默症循證預防國際指南,引發業內外的高度關注,不僅國內媒體廣泛跟進,多家國外媒體也做了大篇幅報導。究其原因,阿茲海默症已成為人類健康的主要威脅之一,且全球尚無特效療法能阻止或逆轉病情的進展。那麼,這份全球首個阿茲海默症循證預防指南到底提出了哪些生活上可採納的建議?為什麼提出這些建議?鬱金泰臨床團隊集合相關專家的建議,對這版預防指南進行了解讀,主要用來回答:第一,推薦了什麼(What);第二,為什麼推薦(Why);第三,怎樣實施(How )。阿茲海默症,俗稱「老年癡呆」,隨著老齡化進程加速,患病群體會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流行病學研究表明,阿茲海默症是可以預防的,有效控制危險因素、合理利用保護因素可以顯著降低阿茲海默症的發病率和患病率。遺憾的是,尚無針對這一嚴重威脅人類健康腦重大疾病的國際循證醫學證據來指導臨床實踐。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的臨床研究團隊聯合國內外知名學者,制定了全球首個阿茲海默症循證預防國際指南,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於國際頂尖雜誌《英國醫學雜誌》子刊。研究人員根據循證醫學標準,最終形成瞭如下建議,希望對廣大讀者有所提示。1.體重管理推薦理由:65歲以下人群應維持正常體重指數(BMI),通過合理均衡體育鍛煉、熱量攝入及正規行為計劃,以期使BMI達到並保持在18.5-24.9公斤/平方米範圍內(比如,一個人身高1.6米,體重50公斤,那麼其BMI指數是50/1.6的平方=19.53,即在推薦範圍內);65歲以上人群則不宜太瘦,65歲以上人群若出現體重減輕趨勢,應密切監測其認知功能狀態。原因分析:中年超重和肥胖患者體內脂肪代謝產物可能造成腦Aβ沉積增多,還會引起高血壓等慢性疾病,使阿茲海默症風險增高約64%。老年體重下降可能是腦內病理沉積的阿茲海默症臨床前期表現,體重變化更小的老年人,阿茲海默症的風險降低約40%。措施建議:65歲以下超重和肥胖人群通過科學合理的飲食和運動將BMI控制在30以下,65歲以上人群增加優質蛋白攝入,保持BMI大於27,有可能降低阿茲海默症發病風險。同時,老年人應定期監測體重、體脂率等指標,若出現較大波動,密切關注認知功能改變。2.體育鍛煉推薦理由:每個人尤其是65歲以上者,均應堅持定期體育鍛煉。原因分析:體育鍛煉能通過改善平衡、減少跌倒次數等提高老年人認知功能,也可促進神經再生、減少腦內Aβ沉積,長期堅持有氧運動還可以增加海馬體積。措施建議:特定範圍(0-2000 kcal/週或0-45 MET-h/週)內的體育鍛煉對阿茲海默症預防有益處,運動量每增加500 kcal/週或10 MET-h/週,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將降低約10%。建議中老年人多進行有氧運動,根據體檢結果及自身勞動能力,選擇合適的鍛煉方法,安排合理的運動強度。3.認知活動推薦理由:多從事刺激性腦力活動。原因分析:認知刺激活動能使癡呆發病風險降低50%,即使在有癡呆遺傳易感性的個體中也是如此。認知刺激活動參與得越多,腦儲備越高,癡呆風險越低。措施建議:多參與認知刺激活動,如閱讀、下棋、學習新技術、玩腦認知訓練遊戲等,不僅能有效預防癡呆,還可以提高總體生活質量和社會參與度。4.煙草推薦理由:不要吸煙,也要避免接觸環境中的煙草煙霧,對吸煙人群應向其提供諮詢服務、尼古丁替代治療及其他藥物治療來配合行為計劃或正規戒菸計劃。原因分析:煙草中含有神經毒素,可直接損傷神經元,造成認知功能下降,使阿茲海默症患病風險增加約40%。規範的戒菸管理與治療,可使阿茲海默症新發病例顯著降低。二手煙也增加患病風險。措施建議:對未吸煙人群,不要吸煙,要避免接觸環境中的二手煙。對吸煙人群,應鼓勵其戒菸,主動向醫務人員諮詢尋求幫助,制訂正規戒菸計劃。對有頑固煙癮者,可使用尼古丁替代治療及其他藥物治療來幫助其戒斷。5.睡眠推薦理由:保證充足良好的睡眠,出現睡眠障礙時要諮詢醫生或及時治療。原因分析:睡眠障礙會導致大腦無法有效清除腦內有毒代謝廢物(如Aβ和tau蛋白),使阿茲海默症患病風險增加約70%。睡眠時間與阿茲海默症呈U型關係,夜間睡眠不足(10小時)均可增加阿茲海默症發生風險;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失眠、日間功能障礙(如白天經常犯困)、在床時間過多等也會增加阿茲海默症發生風險。措施建議:保持日間精力充沛和適當的夜間睡眠時長(不少於4小時,不超過10小時),保證良好睡眠質量,積極治療失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等睡眠障礙疾病。6.糖尿病推薦理由: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罹患糖尿病,對糖尿病患者應密切監測其認知功能減退情況。原因分析:糖尿病患者外周胰島素抵抗狀態會造成腦內胰島素含量減少,干擾Aβ清除,使阿茲海默症患病風險增加約70%。即使未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胰島素水平異常也會增加癡呆風險,其中空腹血糖水平大於7.75mmol/L時,癡呆風險增加20%,規範的降糖治療有可能降低癡呆的發病風險。措施建議:早期篩查血糖異常的人群,對其進行生活方式乾預,積極預防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應遵醫囑服藥,將各項指標控制在正常範圍內,同時應密切監測其認知功能的改變。7.腦血管疾病推薦理由: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用藥,維持腦血管系統良好狀態,避免罹患動脈粥樣硬化、腦低灌注或其他腦血管疾病;對卒中患者,尤其是腦微出血患者,應密切監測其認知功能改變,並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保護其認知功能。原因分析:腦血管疾病會造成腦內低灌注,引起神經元缺血損傷,使阿茲海默症患病風險增加40%,其中腦微出血可使阿茲海默症患病風險增加70%。措施建議:中老年易感人群應通過藥物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控制好腦血管病危險因素,如吸煙、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腦血管病患者要積極防治。8.頭部外傷推薦理由:保護頭部,避免外傷。原因分析:65歲以後的頭部外傷會使阿茲海默症發病風險增加35%,且發生次數越多、損傷程度越重,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就越大。頭部外傷可直接損傷腦結構,還可通過氧化應激途徑介導腦損傷。措施建議:建議中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盡量避免跌倒和頭部撞擊,盡量避免危險性場景,如接觸類運動等,在高危情境下盡可能採取佩戴頭盔等保護措施。9.衰弱推薦理由:晚年保持健康強壯的體魄;對於越來越衰弱的人群,應密切監測其認知功能狀態。原因分析:衰弱是指由各種因素引起的與年齡相關的機體儲備和功能的下降,可造成機體對內外應激的反應能力下降,有可能引起阿茲海默症相關的蛋白沉積等,使阿茲海默症患病風險增加約39%。措施建議:75歲以上老年人應從飲食中充分攝取蛋白質、維生素以及多種礦物質,有規律進行有氧運動,定期檢查身體活動量和認知機能,預防感染,遵醫囑服藥。10.高血壓推薦理由:65歲以下人群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罹患高血壓。原因分析:中年時期(≤65歲)患有高血壓,阿茲海默症的發生風險增加38%。中年收縮壓/舒張壓分別超過130/90mmHg時,癡呆的風險顯著上升。高血壓可以導致動脈硬化、慢性腦灌注不足和微循環障礙,誘導阿茲海默症相關的病理改變。措施建議:對中年血壓正常人群,建議定期監測血壓,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戒菸限酒、減少鈉鹽攝入),避免情緒激動,積極預防高血壓。高血壓病人,按照醫生建議血壓控制水平,避免血壓波動過大。11.直立性低血壓推薦理由:對於直立性低血壓患者,應密切監測其認知功能狀態。原因分析:直立性低血壓表現為站立後收縮壓較平臥位時下降20mmHg或舒張壓下降10mmHg。患有直立性低血壓的老年人,阿茲海默症發生風險增加18%。體位性的血壓下降可以導致短暫的腦灌注不足,進而導致微循環障礙,誘發阿茲海默症的病理髮生。措施建議:直立性低血壓患者要積極尋找和去除導致直立性低血壓產生和惡化的原因,如藥物作用、脫水、感染和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增加鹽和液體攝入,加用腹帶和壓力襪等措施幫助改善血壓。必要時,可使用短效升壓藥替代治療。12.抑鬱推薦理由: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對已有抑鬱症狀的患者,密切監測其認知功能狀態。原因分析:抑鬱是阿茲海默症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抑鬱可通過影響阿茲海默症病理、激素、神經生長因子、海馬體積等,使阿茲海默症患病風險增加約23%。措施建議:學會自我調節、合理傾訴來排解消極情緒和負性思維,建立積極的心理應對方法。抑鬱患者要積極求醫,可嘗試用正念冥想、有氧運動、心理治療等結合抗抑鬱藥物治療。13.心房顫動推薦理由:維持心血管系統的良好狀態,房顫患者需用藥物治療。原因分析:房顫可以導緻小動脈低灌注和毛細血管高壓狀態,引起腦灌注不足,使阿茲海默症的發病風險增加63%。以華法林為主的抗凝治療可以使癡呆風險降低29%。措施建議:房顫患者要積極地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凝藥物治療,而對於藥物有效性以及安全性的選擇上,應當遵照醫囑執行,可以適當選擇新型口服抗凝藥。14.精神緊張推薦理由:放鬆心情,平時避免過度緊張。原因分析:精神緊張會引起體內激素水平升高,誘發腦內炎症、增加Aβ和tau蛋白沉積,導致海馬結構和功能損害,使阿茲海默症患病風險增加約56%。措施建議:保持積極向上、樂觀的心態。精神或軀體高度緊張或出現明顯焦慮症狀時,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自我調適、放鬆訓練、冥想訓練、認知行為治療、音樂療法、物理或藥物治療。15.教育推薦理由:早年應盡可能多地接受教育。原因分析:在30歲以前接受更高的學校教育能使阿茲海默症發病風險降低51%,受教育的年限每增加1年,阿茲海默症患病風險降低7%。提高教育水平可能通過改善個人生活方式、社會經濟水平、增加認知儲備等減少癡呆的風險。措施建議:建議在30歲以前接受更高水平的學校教育(>6-15年),至少接受中學教育,以預防和減少晚年癡呆的發生。終身教育也被證明能夠預防癡呆。16.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推薦理由:定期檢測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對於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應用維生素B和/或葉酸治療,同時密切監測其認知功能狀態。原因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13 mmol/L)可介導血管損傷,導致腦組織缺血,並通過促進Aβ和tau蛋白沉積,使阿茲海默症患病風險增加67%。措施建議: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患者,可通過服用維生素B和/或葉酸治療,將同型半胱氨酸控制在5-15 mmol/L範圍內。17.維生素C推薦理由:飲食攝入或額外補充維生素C可能會有幫助。原因分析:維生素C作為一種抗氧化劑,可以對抗氧化應激損傷導致的阿茲海默症神經退行性改變。額外補充維生素C可以顯著降低16%的阿茲海默症風險發生。措施建議:建議中老年人多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18.雌激素替代療法推薦理由:對絕經後婦女,不建議應用雌激素替代療法預防阿茲海默症。原因分析:綜合多項研究,雌激素替代療法並不能降低阿茲海默症風險,反而可能會加劇阿茲海默症進展,特別是療程超過10年者,因此不推薦。19.乙醯膽鹼酯酶抑制劑推薦理由:對於認知損害的患者,不建議應用乙醯膽鹼酯酶抑制劑預防阿茲海默症。原因分析:乙醯膽鹼酯酶抑制劑雖然可以改善阿茲海默症的臨床症狀,但是12項臨床研究匯總結果發現,乙醯膽鹼酯酶抑制劑並不能降低阿茲海默症的發生風險,因此不推薦。專家組還對其他的阿茲海默症風險因素做了評價,包括社會關係、飲食模式(如地中海飲食、DASH飲食、MIND飲食等)、魚類攝入、非甾體類抗炎藥、骨質疏鬆症、心力衰竭、心肌梗塞、飲酒、飲茶、喝咖啡、殺蟲劑暴露、飲水中含矽過量等。雖然這些因素目前證據級別不夠高,並未作出推薦,但將來隨著阿茲海默症相關危險因素和預防臨床研究不斷進展,指南推薦的相關內容和級別還會不斷變化。(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08-13 科別.呼吸胸腔
運動會喘很正常? 不見得!4種人都需要心肺復健
心肺復健不只適用心肺疾病的患者!台灣心肺復健醫學會常務理事、台北榮民總醫院復健部周正亮主任表示,心肺復健服務對象非常廣泛,不論是正常人或是疾病的人都適用,只需前往復健科進行「運動心肺功能測試」,就能得到一張適合自己的運動處方。周正亮鼓勵所有民眾都要積極活動,維持良好的運動習慣不僅可以提升日常生活品質,還能降低疾病的惡化與復發。 心肺復健是什麽? 個別化的運動處方周正亮表示,心肺復健主要是針對個人的狀況以及運動危險因子做一個詳細的評估,根據個別化評估的結果,提出一個適當的運動處方及活動的建議量。個人在安全活動範圍下,提升健康體適能和增加心肺的耐力,同時改善心肺疾病相關的危險因子。心肺復健不見得能改善所有的心肺疾病,卻可以提升生活品質,降低疾病惡化風險。心肺復健適用於誰?適用族群不分年齡心肺復健服務對象非常廣泛,不論正常人或疾病的人皆適用。周正亮指出,一般人多以為心肺復健只限於心肺疾病的患者,這是錯誤的觀念,廣義來說,心肺復健可以適用於正常人,只要通過心肺復健的介入和評估,一般民眾也能得知自己的健康體適能和適宜的運動活動量;若是心肺復健的病人,則可以在疾病的限制下找出合理的運動處方,得到安全且有效的運動訓練。針對常見心肺復健的族群,周正亮歸類以下幾類:1、健康正常人:依照個人活動量,提出合理的評估和健康體適能。周正亮說明,不少人認為喘一定是心臟問題,如果活動中出現喘的感覺,不一定皆由心臟引起,有些則是肺臟或周邊血液循環不足,比如貧血、血氧功能不足,跑步就會喘,甚至是心理因素引起的假喘,一定要經過客觀的臨床測試,釐清造成喘的原因。2、兒童心臟病:兒童心臟疾病不開刀的情況下,不代表完全不能動,建議藉由心肺復健的評估和訓練,依據個別狀況予以適當的運動量及合理安全的生活指導。周主任提到,不少兒童因為心臟病的緣故,從小只能待在一旁不能與同學一起參與運動體能的互動,可能會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3、心肺疾病者:心肌梗塞、心衰竭、心臟手術、心臟節律器、人工心臟、慢性肺阻塞疾病、氣喘、器官移植後等,心肺開完刀患者,可以藉由心肺復健提升活動耐受力。4、呼吸無力者:從精神上的呼吸無力到需要呼吸器力量的介入,都需要心肺復健來改善生活品質。比如漸凍人,高位頸脊髓損傷到後來需要呼吸器協助,復健團隊也會教導病人如何正確的咳痰以減輕疼痛。 心肺復健好處多 維持最佳生活品質 周正亮表示,心肺復健好處多,不僅能增加健康體適能、增加肌耐力、提升生活品質,還能改善血脂肪過高、血醣過高、血壓變化太大等問題。周正亮強調,運動就是良藥,而且不分年齡,鼓勵民眾不論生病與否都要積極活動,才能終身得到運動的好處。 (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心臟衰竭要運動? 別懷疑!想養心真的該動 肺阻塞症喘不過氣? 這項運動要常做
-
2020-08-09 寵物.寵物疾病
88國際貓咪節 寵物不好「瘦」 減重用四招
8月8日是國際貓咪日,家有貓咪的飼主是不是準備用豐盛的罐頭、零食大肆慶祝一番,但準備開趴之前,先確認貓咪是否有過胖問題吧。美國寵物食品協會(PFI)8月份針對68位台灣獸醫師進行寵物肥胖臨床觀察調查,發現超過7成獸醫師門診中,四成以上的貓咪過於肥胖。獸醫師同時提醒,肥胖問題不只是發生在運動量較低的貓,養狗的飼主也別掉以輕心。美國寵物食品協會顧問獸醫師、楊動物醫院院長楊靜宇表示,多數的寵物飼主是在貓狗罹患相關疾病就醫時,才意識到寵物肥胖問題,屆時寵物早已承受因肥胖帶來的健康壓力。楊靜宇建議,寵物要成功減重,除了飼主應該要有對肥胖的認知,更要從觀察、飲食、紀錄、運動等四招下手,幫助毛小孩擁有健康的體態。寵物也有三高 全台近6成貓狗過胖楊靜宇表示,過胖寵物容易有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等三高問題,其中以高血壓與高血糖居多,因此導致罹患新陳代謝症候群的脂肪肝、糖尿病發生機率。其中臨床發現肥胖貓罹患糖尿病的機率比正常體態的貓高出4倍;高血壓也容易引起寵物心肺、腎臟功能問題。此外,寵物體重增加會加速退化性關節炎的發生,接下來寵物會因疼痛而活動力下降;寵物攝取過多高脂肪飲食,也容易引發胰臟炎等問題。觀察、飲食、紀錄、運動可減肥圓滾滾的毛小孩,讓許多飼主誤以為胖胖的很可愛,卻造成寵物健康莫大的負擔。楊靜宇表示,寵物肥胖的主因可歸類於不當的寵物飲食、飼主不清楚寵物每天應攝取的熱量、運動量不足、絕育。其中以不當飲食影響最多,包含飼料選用觀念錯誤、選用不適合符合寵物年齡層的飼料、沒有熱量概念而餵食過多、以及提供過多的零食。他提醒飼主應建立正確的寵物肥胖認知,適度保持寵物的體重,才是對毛小孩健康負責的態度,從觀察、飲食、紀錄、運動等四招下手,在不知不覺中就能幫助寵物減肥,向肥胖說再見。第一招:仔細觀察飼主可以根據小動物獸醫學會(WSAVA)的體態評分系統(Body condition score, BCS),透過垂直觀察寵物身軀進行判斷。其1-4分為過瘦,透過肉眼可明顯看到肋骨;5分為理想體態,手指輕壓可以感受到肋骨;6-9分則表示過胖,手指輕壓觸摸感受不到肋骨,在此範圍的寵物需要進行減重行動。此外,針對品種狗通常會有一個正常體重的平均值,飼主能夠以此評估體重。第二招:正確飲食1.熱量計算是寵物減重最重要指標:飼主應確實計算每次餵食寵物的正確熱量,更可利用「體重(kg) X 30+70大卡」公式計算寵物每日所需最低卡路里量(RER),確保攝取適當熱量,再依據貓狗的活動量以「1~2 X RER」公式計算每日熱量需求,檢視過去餵食的份量並調整熱量攝取。此外,飼主可參考商業飼料包裝上餵食量建議及卡路里,換算每日需餵食份量。2.定時定量:飼主能夠定時定量地餵食,能夠培養寵物固定進食的時間與熱量的攝取,此外飼主要避免餵食過多的零食與拒絕人類餐桌食物,同時挑選經PFI推薦飼料才能提供寵物全面且均衡的營養。第三招:確實紀錄建議飼主養成每周定期幫寵物進行體重測量,確實記錄寵物的體重變化,透過觀察飼料餵食的份量與體重間的變化,檢視寵物的減肥狀況。第四招:嘗試運動除了戶外運動外,建議飼主可以依據寵物的習慣,採取對寵物不同的運動方式,包含游泳或是增加寵物室內的運動量。此外,由於夏季天氣炎熱,選擇戶外運動的飼主應該在清晨6點至7點或是晚上9點後,降低寵物在過熱的天氣下運動,避免增加中暑風險。至於很少外出的貓咪,則建議飼主每天撥出20分鐘和貓咪玩耍互動,不僅能夠幫助貓咪運動,還能增進彼此感情。
-
2020-08-08 養生.抗老養生
台大醫院新任院長吳明賢的養生祕訣/平日八字養生 假日「相反休假法」
台大醫院新任院長吳明賢,現年56歲,被問到個人養生祕訣,他的回答簡單有力:「養身在動,養心在靜。」這是他在上班日的養生心法;至於假日,則是採取「相反休假法」,讓身心真正休息。「養身必先養心」,吳明賢說,若能做到身體在動、飯好好吃、心靜得下來、好好睡覺、保持心情愉快,人就不太會生病。但現代生活步調緊湊、3C產品發達,人心很難靜下來,運動量也不夠。睡不夠、心不靜,長期下來,健康勢必出問題。養心在靜,行醫30多年,吳明賢每天一大早開晨會,一看診就是一整天,還要查房,大量消耗心力。他早睡早起,保持好精神和體力。偶爾覺得心煩時,他便專心讀書,就不會胡思亂想,心就靜下來。吳明賢每天走路上下班,醫院工作也需要頻繁走動,日行萬步是家常便飯。升任院長後,開始有專車接送,讓他走路量變少,他計畫下班後要額外再去走一走,這是養身在動。即使吳明賢每天走很多路,他深知「勞動」和「運動」不同,只要周末沒有會議,必定與兩三同學好友爬郊山。吳明賢說,爬山時也不能胡思亂想,腦袋真正放空,以免危險,其實任何運動都會有這個效果,所以人在運動後會格外愉快舒暢,這是勞動所不能達到的。「研究證實,上班族生活靜態,休息時若繼續呼呼大睡,往往會愈睡愈累。」吳明賢提醒,最好休假時做一點和上班時相反的事,所以他一直採取「相反休假法」。由於平常耗腦力、身體沒有什機會活動,吳明賢會利用休假時讓身體動一動,頭腦則放空。然而,如果平常是做勞動流汗體力活的人,建議休假時可從事靜態活動。吳明賢小檔案 年齡:56歲專長:一般內科學、腸胃學、分子生物學、醫學教育、流行病學現職:台大醫院院長、台灣消化系醫學會理事長、台灣內科醫學會秘書長給病人的一句話生病想盡快痊癒,除了要有好的醫療,心態也很重要,很多研究證實,正面樂觀面對病情,並與醫療團隊合作,才可得到最好的療效和恢復。
-
2020-08-07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中藥養生非人人需要 看中醫前先試調整生活型態
不肖中醫用禁藥害多人中毒,令養生族心驚。在中醫師眼中,多數身體狀況都是緊張焦慮、久坐、運動不足導致,調整生活型態、飲食、運動就能有所改善,非人人都要吃中藥調身體。前台中市議長張宏年一家4口吃自費中藥調養身體,卻鉛中毒送醫,他的兒子、市議員張彥彤將全家服用的中藥粉提供台中市衛生局檢驗,複驗結果,藥包中鉛、汞含量都超標,受害者持續攀升。開立處方的是盛唐中醫診所醫師呂世明,他疑將禁用中藥材硃砂入藥,釀成整起中毒事件。硃砂是一種天然礦物,必須經過特殊的炮製手法去除雜質、降低毒性才能作為中藥使用,早年用於鎮靜、安神,但因炮製不完全而中毒事件頻傳,衛福部94年起逐步禁止硃砂用於中藥。中醫師使用禁藥害人中毒消息一出,重創中醫界形象。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緊急發布聲明稿譴責該醫師使用禁藥的行為,並宣布將解除呂世明在公會的所有職務,強調科學中藥及其他合法中藥材均無任何問題,盼挽回民眾信任。長庚醫院中醫師郭順利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很多過去古籍上遇到的問題,如今都有很多其他解決方法,卻有少數醫師迷信古方,違法添加禁藥成份,讓中醫界長久以來的努力付之一炬,甚至每當民眾自己買的來路不明的中藥被發現違規摻西藥,也通通算到中醫界頭上,卻忽略多數違法摻西藥的中藥都不是出自中醫師之手。近年台灣吹起養生風潮,愈來愈多民眾習慣看中醫調身體,中毒事件發生後,讓民眾擔心養生不成還吃出問題。郭順利說,民眾若要自保,除了應選擇合格的中醫醫療院所,也可選擇有做相關檢驗的科學中藥,盡量避免在國外、夜市購買來路不明的中藥材,更重要的是,在看中醫調身體之前,應從調整生活型態做起,切記「健康是自己的」,別把藥當萬靈丹。根據他臨床觀察,到中醫求診希望調理身體的民眾,大多是因緊張焦慮、工作忙碌、久坐冷氣房、運動量不足,導致失眠、頭痛、慢性鼻炎、痛經、拉肚子、肩頸痠痛、一曬太陽就中暑等,其實這些問題可以藉由改變生活型態、配合飲食及運動、經絡按摩就能獲得改善,症狀仍嚴重才須服藥調養。不只如此,很多民眾常用錯誤的方式進補,例如吃荔枝容易上火的人,體質多半偏燥熱,若跟風吃黑芝麻、麻油、黑糖、薑茶、堅果等燥熱食物來養生,反而可能讓身體狀況更糟,這些不需要的成分對身體都是負擔,認識自己的體質才是養生最重要的第一課。
-
2020-08-07 養生.抗老養生
立秋吃芝麻、蜂蜜調養秋燥 注意「多事之秋」易傷風感冒
立秋氣候將由熱轉涼、「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應特別注意「養護收藏」保養原則, 調養秋燥症狀、預防小感冒,也要注意情緒放鬆、小心憂鬱。今年立秋在8月7日,表示秋天將近,但近日烈陽、酷暑不減,多數人沒想到涼爽舒適的秋天已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師申一中表示,立秋是邁入秋涼的先聲,但在初秋時,盛夏餘炎未消、秋陽肆虐,還會有好一陣子濕熱天氣,也就是所謂「秋老虎」。養生:「多事之秋」,易傷風感冒夏轉秋後,自然界的陽氣漸收,陰氣漸長,氣候也由熱轉寒,即「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師申一中提醒,雖然初秋濕熱,但中秋後雨水漸少、天氣乾燥,通常是白天熱、入夜涼,身體有不適症狀,很容易傷風感冒、舊病也容易復發,即所謂的「多事之秋」。因此秋季養生要適應自然環境的變化,注意保養內守之陰氣,以「養護收藏」為原則調養身心,申一中解釋,「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秋為轉換時期、進入冬寒,應養精蓄銳、以應付來年春夏生長發育時期。秋為「金」當令,而「金秋之時,燥氣當令」,此時燥邪之氣易侵犯人體、傷津耗液,而產生眼乾、眼澀、口渴、口乾、鼻燥、皮膚乾燥等症狀,也就是所謂的秋燥證,秋季飲食應以「潤其燥」為原則。飲食:芝麻、蜂蜜滋陰潤燥 瓜果少吃免傷脾胃陽氣許多食物具有滋陰潤燥的功能,例如芝麻、蓮藕、蜂蜜、梨、柑桔、柿子、枇杷、杏仁等,也可以選擇「適辛多酸」,「酸」味能收能澀,有健脾生津、收斂固澀的作用,如山楂、烏梅。有「辛」味能散能行,具有宣開發散、行氣活血的作用,如一般所謂的五辛─蔥、薑、蒜、韭、辣椒,以及胡椒、酒類等。直到秋天、夏天瓜果還是多產,雖然有生津潤燥功效,但申一中提醒,瓜果性味偏寒涼,還是要少吃為妙,以免損傷脾胃陽氣。秋風葉落,也容易引起心中淒滄之感,特別是有憂鬱傾向者,隨著氣候轉涼而傷感、情緒不穩,申一中建議可透過靜坐、冥想、散步放鬆心情、安神定志;而秋高氣爽時節,也非常適合運動鍛鍊,隨著天氣漸涼,也可適當增加運動量,但全身出汗後,不要急於脫掉衣物,以避免感冒,也可登山遊覽,一來訓練心肺功能,也可藉由登高遠眺,拋開憂愁! 潤燥養生料理:百合銀耳蓮子粥材料:百合20克、銀耳40克、蓮子15克、粳米80克、冰糖適量。作法:將銀耳洗淨、用清水發脹後,先煮蓮子,再放入百合、銀耳、粳米煮沸後,加入冰糖即成。功效:百合性味甘微苦平,潤肺止咳、清心安神;銀耳性味甘淡平,具潤肺生津、提神養胃等功效,可改善乾咳或咳嗽痰中帶血。蓮子性味甘澀平,可養心安神、健脾止瀉。粳米性味甘平,功能補中益氣、健脾益胃、止煩止渴。【記者劉惠敏報導;資料提供/中醫師申一中,出處/2009年聯合報】(編註:文中受訪者職稱或有變更,敬請包涵)
-
2020-08-06 科別.新陳代謝
長效型胰島素 避免夜間低血糖
低血糖被視為糖尿病中的「隱形殺手」,特別是夜間低血糖,白天糖友可感受到低血糖帶來的不適感,及時應變,但睡夢中悄悄發生的低血糖,卻會慢慢傷害腦部,甚至缺氧窒息。不過,第二代長效型胰島素問世後,夜間低血糖的發生率大幅降低。周書澤診所院長周書澤表示,糖尿病的患者不只擔心高血糖,低血糖也可能造成不可逆或致命的影響。低血糖是指血糖值低於70mg/dL以下,輕微低血糖的症狀如發抖、心悸、視線模糊、冒冷汗、頭暈頭痛等,嚴重者則會出現意識不清,甚至昏迷,若是出現在夜間,沒有及時發現,恐因此致命。常見造成夜間低血糖的三大原因,包括餐食沒有定時定量、運動量過大,或是胰島素沒有適時的調整等。周書澤說,「錯誤飲食」引起的低血糖最為常見,糖友為了控制血糖必須嚴格控制飲食,但飲食控管要重視「均衡」而不是「不吃」,每餐都要「定時定量」,然而現代人生活忙碌,常會忘記吃飯或是感冒生病未定時飲食,就可能引發夜間低血糖。周書澤指出,隨著醫學的進步,研發出長效型胰島素,一天僅需施打一劑,夜間低血糖的發生率大幅降低。近年第二代長效型胰島素問世,作用的時間比第一代更長,藥物濃度更為穩定也使血糖更平穩,更能避免夜間低血糖的發生。也有許多糖友分享自身的經驗,使用第二代胰島素後,的確能更穩定控制血糖。周書澤認為,預防低血糖,必須要先瞭解發生的原因,再對症下藥。若是因為忘記吃飯導致的低血糖,建議可以補充15克的糖水或是1瓶養樂多,可及時矯治低血糖危機。15分鐘後量測血糖,血糖值達到100mg/dL,就能避免低血糖的發生。他強調,糖友在使用胰島素時,必須與醫師及衛教團隊密切評估溝通,大部分糖友都適用長效型胰島素,可以讓血糖的控制更好。很多研究已證實,胰島素可以讓胰臟細胞功能恢復、胰臟細胞再生。但絕對不要等到發生了許多併發症,尤其是腎功能嚴重受損的時候才勉強施打胰島素。
-
2020-08-03 新聞.健康知識+
最好的休息之道其實是去運動!神經科學家告訴你原因
【文、圖/摘自商周出版《休息的藝術》,作者克勞蒂亞‧哈蒙德】累極而憩?步行有各式各樣的好處,但是每當談到放鬆休息時,仍然存在似是而非的論述,亦即真正的休息肯定是指停下來,但步行完全是一股前進的動力。因此這種矛盾便引發一道廣義的問題:當我們談論所謂的休息,究竟是試圖讓心靈安頓或身體喊停?無論是生理或心理哪一方極度疲乏,能否因此讓另一方得以解脫休息?還是說,真正的休息之道就是身心安頓取得平衡?史帝夫.福勒(Steve Fowler)現在是一名詩人,但以前曾是格鬥選手。你見到他的第一眼只會覺得他溫文有禮,絕對猜不到他以前的職業。不過他的體型依舊健美、強壯。如今,他不再向對手揮拳,只重擊健身房的沙包,一拳又一拳,直到自己手腳發軟為止。他甚至還拍過幾支「真人演出累到掛」影片,全片只見他拳打腳踢幾個小時,毫不停歇直到顯然累癱為止。不過他堅稱,這就是他實現休息的手段。他告訴我,他三不五時就會整個人煩躁難安,因此劇烈運動直至氣力放盡、讓自己不再躁動,就是他達到休息狀態最快捷徑。之後,他不僅創作詩歌時會變得更有創造力,還很確定自己變得更和善。他的說明也讓我抓住問題的核心,亦即為何極度勞累竟然可以全然放鬆:他發現,這種做法正是最直接的「脫胎換骨」之道。福勒描述的活動所需要的運動量當然遠大於步行,不過他不是唯一抱持這種看法的人。除了三八%受試者選擇步行當作休息之道,另外一六%選擇其他類型的運動,還有八%說即使是跑步也能使身體放鬆。跑步的定義肯定與休息背道而馳:站而不坐;動而不站;急促呼吸而非慢慢吐納;不讓肌肉放鬆,反而操練它們。但是許多人認定跑步就是休息,甚至覺得它是通往身心安頓的必經之路。且容我離題一下,稍後再回頭討論步行,因為我很想知道我們是否可以從跑者身上學到一些道理。「右腿跨越左腿,然後換左腿跨越右腿,再換右腿跨越左腿」,某位只要有空就化身業餘跑者的資深主管曾經告訴我,倘若你不斷默念這句口訣,就可以一公里接一公里地跑下去,遠遠超出自己所想像的距離。他強調,只要你雙腳不停歇,沒有什麼事情擋得住你。當他參加撒哈拉沙漠馬拉松(Marathon Des Sables)賽事,跑在北非國家摩洛哥境內岩石密布的土丘地表時,就是用這句話激勵自己。這場馬拉松聽起來只是標準的四十二公里全馬,事實上總共得一次跑完六段全馬。那些半途而廢的魯蛇會被稱為「自棄者」,到了集合點都得戴上綠色臂章以利辨識。我猜想,儘管他們都會覺得有點丟臉,至少可能竊喜得到休息的機會,但他告訴我,才不是這麼一回事,那些人都傷心得要命。我假設,倘使你對任何事都會這樣生氣沮喪,那你可能就不是處於身心安頓的狀態。新近出爐的研究或可闡明為什麼極端運動會被視為放鬆之道。神經科學家發現,頂尖的長跑運動員大腦連結模式與更長時間久坐的族群大不相同。即使當這些跑者平躺在腦部掃描儀中處於休息狀態,什麼事也沒做,與工作記憶、執行功能領域相關的協調活動仍持續增加……大腦內部對話這種預設模式網路的活動則是遞減。這門領域的研究工作尚在初步階段,但與經驗豐富的定期冥想者大腦神經模式相互呼應。運動員參加耐力賽的頻率越高,這種反應越強,好似跑步對大腦會起冥想作用。身體的勞累會讓大腦休息,讓大腦內部的對話停歇下來,而且即使已經停止跑步,這種作用依舊持續下去。步行或許也會產生沒那麼極端的效應,斐德利克.葛霍稱其為「西方的冥想形式」。只不過,你還是會想知道,運動帶來的休息感和喊停的樂趣之間連結度究竟有多高。我定期跑步,雖然長途跑者未必會同意我稱它為跑步;儘管我沒辦法跑的時候會有點想念跑步,但跑步對我最棒的一點,可能是跑完回到家以後就只是找一種自己中意的方式休息個夠。打停也算是步行的諸多樂趣之一。盧梭就說:「我喜歡輕鬆自在地漫步,也喜歡隨時停下腳步。」如果你是獨自步行,甚至不需要和他人商量,你高興就可以中斷腳步,飽覽鄉間美景,同時徜徉在自身成就的溫暖榮耀中。你可能會在疾風中找到提供遮蔽的據點,或許就在一大塊露出地表的巨岩下方。你把果醬三明治塞在背包底層,不到最後關頭絕對不吃,現在它嚐起來美味無比。當你終於回到家裡,你可以好好休息個夠,某種程度來說,你全身上下的疲累其實感覺很甜美—不是那種長時間伏案辦公室後全身僵硬的疲累,也不是在健身房瘋狂操練後的腰痠背痛,單純就只是一種心滿意足的感覺,知道自己終於可以……徹底放鬆休息了。還有另一道問題,那就是專業運動者到底是享受第六段馬拉松過程中每一分、每一秒,或者他們之中其實多數人的心裡一直吶喊快點結束?找出答案的唯一方式,是直接問本人,並期望聽到誠實的答案。有一組研究團隊真的找上一群馬拉松運動員做實驗。首先,這批跑者都先接受訓練,針對自己的想法提出一份跑步評論。整道過程大致如下。試想一下,我要求你念出二十隻動物名稱,然後完整敘述你的思維過程。試試看,滿好玩的,而且也很有趣。我的答案是:狗、貓、鼠,要不要來幾隻大型動物? 獅子、老虎、大象、鯨魚、海豚、小鯨;當我們潛入水中,會看到海豹、海象;再來幾隻小型的野生動物好了,狐狸、短尾鼬、獾、兔子、野兔、鹿;這樣湊到二十隻了嗎? 還沒,我得再多想幾隻,那不然就海狸、水獺好了;一定還有一些非洲動物我一時還沒想到,像是美洲豹、印度豹、獅子。這樣有二十隻了嗎? 可能有。我想到猴子了。還有一些漏掉的,黑猩猩、大猩猩、狐猴。這樣大概就差不多達標了。我來回想一下野生動物的電影好了,看會不會得到一些靈感,飛蛙、鱷魚、短吻鱷、蛇。現在肯定集滿二十隻了。再來一個,蜥蜴。糟糕,現在欲罷不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