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8 新聞.健康知識+
搜尋
運動醫學
共找到
219
筆 文章
-
-
2020-12-03 新聞.元氣新聞
台灣醫療科技展 聯新國際醫療智慧醫療8大主題受矚目
台灣醫療科技展今天至6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登場,桃園市聯新國際醫院表示,集團「以智慧醫療為基礎的無圍牆醫院」主題參展,將智慧病房搬到會場,搭配全新的專業服務機器人,展現聯新國際醫療集團跨足智慧醫療的實力與企圖心,現場吸引多人詢問。聯新國際醫療「智慧醫療實驗室」執行長許詩典表示,推動智慧醫療的重要關鍵,不只是儀器設備的科技化,還要將醫護專業的軟實力,以及流程系統與制度,做最佳化的整合。藉由數位科技運用,突破時間空間限制,將病人與家屬需求、醫師診察治療、護理照護關懷三方面,做有效率和效果的串接整合,來達到「以人為中心」的全人醫療服務。聯新國際醫院指出,台灣醫療科技展為國內第6大國際會展,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在延燒,台灣的醫療科技展受矚目。聯新國際醫院長期布局全球,強調跨境醫療服務無國界,這次特別推出「以智慧醫療為基礎的無圍牆醫院」,展出智慧病房、無圍牆ICU、高端睡眠科技中心、神經醫學取栓、運動醫學安全動、聯新營養健康吃、集團境外醫療、學術專利成果8大主題,展現聯新國際醫院成立25年成果,也擘畫邁向智慧科技醫療的藍圖規劃。聯新國際醫療集團推動數位轉型,在2019年成立「智慧醫療實驗室」,將智慧科技導入醫療服務,進行跨界跨領域的結合,提供社區居民高品質、高效率的醫療照護。這次參展攤位規模排名前5大,8大特色主題之一「智慧病房」,實境展出智慧病床、床邊照護、緊急求呼等系統,連結護理站電子白板與醫護端手機APP,以行動化即時掌握病房資訊,幫助病人獲得完整照護。「無圍牆的加護中心」整合臨床資訊平台與重症照護服務,提升ICU主治醫師照護效率與品質,可支援跨單位、科別、院區與跨跨國的遠距諮詢服務。另外,「高端睡眠科技中心」依據病人的睡眠呼吸障礙與慢性病狀況,從睡眠問題篩檢、診斷、治療、追蹤照護,建置一條龍的整合照護服務,提供最佳治療建議。聯新國際醫療還安排8個場次的「醫師聊健康」演講,由醫師與營養師於每天上午11點、下午2點與民眾座談交流,分享健康資訊與QA問答。更多聯新國際醫療集團參展資訊可以查閱網站https://landseed.weebly.com
-
2020-11-16 癌症.抗癌新知
罹癌8成在50歲以後!研究證實8種癌都能靠一件事降風險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調查,菸、酒、不健康飲食、缺乏身體活動及肥胖等都是誘發癌症的主要危險因子,且至少有1/3的癌症是可以預防。多數人都知道運動對健康帶來的好處很多,其中很重要的好處即是降低20%罹患癌症的風險,每天規律的運動30分鐘就可降低罹患大腸癌、乳癌和子宮內膜癌的風險,運動甚至是某些癌症的抗癌處方。預防勝於治療  後天危險因素可避免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表示,許多癌症的先天危險因素,如老化、性別、基因目前是無法改變,但後天的危險因素如不健康的生活型態、缺乏運動、肥胖是可以靠你我去改變,特別是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顯得格外重要。運動可以抗老還能預防癌症 研究證實可降低這8種癌隨著年齡的增加,癌症發生率也會隨著攀升,癌症是老化的疾病,國民健康署106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罹癌的人有82%發生在50歲以後,為增強自我免疫力,運動是抗老防癌第一道防線。美國運動醫學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2018年的統合研究指出,運動如爬山、有氧活動(快走、慢跑、競走、滑冰、游泳、騎自行車、打太極拳、跳舞、跳繩)、重量訓練(舉重)等休閒活動可降低12%-28%罹癌風險,目前已有強力證據證實透過運動可有效對抗的癌症分別為食道癌、大腸癌、腎臟癌、膀胱癌、胃癌、乳癌及子宮內膜癌,中度的證據則為肺癌。運動時出現這些症狀 應立即停止、嚴重快就醫此外,歐洲大型規模研究(European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into Cancer and Nutrition, EPIC)發現有規律運動可降低20%罹患大腸癌及乳癌的風險。因為當身體在運動時,呼吸頻率變快,吸氧量也會增多,讓體內氣體交換加速,並且大量流汗,提升身體新陳代謝,降低癌症的發生或復發,同時引起大腦產生讓身體愉快的物質(如多巴胺),可消除憂慮和煩惱,抑制不好的情緒,鍛鍊自我意志,增強抗癌的決心和毅力,並可減少體脂肪,減少因肥胖帶來的罹癌機會,並可強化肌肉組織與功能,維持健康體重。王英偉提醒,在運動時仍須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確認運動期間是否有不正常情況出現,如頭暈、胸悶或胸痛、心悸或心律不整、呼吸困難等症狀發生,有可能是危險的警訊,應停止運動,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延伸閱讀: 蘿蔔腿怎麼瘦? 先分辨你是哪一種!2常見消除方式比一比 運動時腳是最容易受傷部位! 美國足踝外科醫師協會統整4大主因
-
2020-11-12 科別.骨科.復健
40歲熟女鬧坐骨神經痛 原來幼年練體操受傷惹禍
一位年近40歲的婦女近日右側坐骨神經劇痛,就醫查出腰椎陳舊性椎弓骨折,以致引起兩節腰椎向前滑脫,並出現神經壓迫症狀,追溯病史原來念小學時練體操曾受過傷,現在身體在「抗議」,後來經醫師以新式整脊復位技巧把滑脫的脊椎骨推回原位,才暫解困擾,不過醫師仍建議接受手術,才能治本。「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運動醫學科醫師郭文華表示,這名婦人年幼時練體操受過傷,她當時覺得只會背酸,不以為意,但近兩個月來右側坐骨神經從背部一路延伸到右腳腳底有放射性疼痛,復健理療仍無改善,他為患者做X光檢查,確認腰椎第四、五節間的椎弓陳舊性骨折,以致引起腰椎第四、五節與腰椎第五、薦椎第一節之間兩處腰椎滑脫。郭文華說,年輕時受的傷因腰部肌肉強大,能拉住椎骨不致滑脫,但隨著年紀漸長,肌肉力量大不如前,因此出現腰椎滑脫,引起神經壓迫而造成坐骨神經痛,且滑脫角度越大,神經壓迫越嚴重。郭文華以新式整脊復位技巧治療婦人,先教她3D呼吸運動,接著以提臀頓壓手法,將向前滑動的椎骨推回原位,解除神經擠壓狀態,讓她緩解疼痛,不過由於病根是椎弓骨折,只要劇烈活動就需小心椎骨再滑動,建議她接受手術內固定治療,且平日最好穿戴硬式背架保養,避免椎骨突然大幅滑動。
-
2020-11-11 科別.腦部.神經
懶得動就容易失智! 60歲後衰退快,不同狀態銀髮族該怎麼動?
60歲開始更是以每年0.5%速率萎縮,若腦部持續萎縮、嚴重退化有可能會增加未來罹患認知功能障礙及憂鬱症的風險,甚至會惡化成為失智症。 然而,越不動越容易虛弱,形成惡性循環,甚至提早讓失智症報到。但如何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虛弱、平時不動的銀髮族 延緩大腦退化有動就有效不同活動量的銀髮族有不同的建議。臺灣師範大學張育愷教授其2020年發表於Sports Medicine《運動醫學》整合了33份、平均年齡超過55歲的研究顯示,不管何種性別、運動強度,或運動時間,只要有動,都能增加大腦的執行功能;不過,相對於重複性的有氧運動或阻力運動,多面向運動型態,如太極拳、瑜珈等的效益更大。有趣的是,針對不常活動的銀髮族來說,運動對執行功能亦發現有更大的效益,亦即,即使是低強度的活動,對於平時不動的銀髮族,都能明顯改善大腦健康,能降低未來失智症發生。 一般活動的銀髮族 提升認知功能中等強度運動更有效張育愷指出,雖然長期、規律運動可以增強認知功能,但是美國北卡大學與臺灣師範大學2012年發表於Brain Research《大腦研究》的統合分析研究發現,只做一次的運動也有用,且無論是在運動過程中、運動之後立即測試認知功能,或是在運動之後一段時間才測試認知功能,都有顯著正向的影響。事實上,只要進行單次、持續進行20~30分鐘中等強度(指有點累、喘,心跳和呼吸較平時快)的運動,就能增加認知功能、增強大腦活化,沒有時間運動不再是藉口。在提升認知功能上,經常運動的人得到單次運動的效益可能更好!張育愷說明,其2015年刊登在Psychophysiology《心生理學》發現,雖然只有一次的健身運動同時對於體適能較高與較低的銀髮族都有好處,但體適能較好的銀髮族在單次運動後增進更高的認知功能幅度。 身體有活動 預防減緩未來失智症發生張育愷進一步說明,推測當身體有活動,就有助於增加大腦衍生滋養因子(BDNF)分泌,進而保護神經、促進神經生長及傳導、增加腦部血流、保護腦細胞等功能。老化過程中會使BDNF下降,進而使認知功能衰退,若進一步惡化更可能成為失智症,因此,增加BDNF有助於讓腦部活化,預防或減緩未來失智症的發生。在運動型態方面,有氧、肌力、平衡等運動,甚至多面向如太極拳的運動型態,都能明顯改善50歲以上中、老年人的認知功能;此外,也有助於提升心肺功能、肌耐力、預防跌倒等。 延伸閱讀: 空腹運動瘦比較快? 運動營養師用1實驗告訴你真相 肌少症都是太懶造成! 30歲後肌肉開始萎縮,補充8種食物不怕坐下站不起來
-
2020-11-07 科別.骨科.復健
避免肌少症 腎友3種運動不能少
慢性腎臟病(CKD)是指腎臟組織因疾病或其他原因遭受無法恢復的損壞,腎功能逐漸衰退,造成長期受損達3個月以上無法恢復原有功能。慢性腎臟病分為五個階段,當進入到第五階段,也就是末期腎衰竭時,就要考慮進行透析(洗腎)或腎臟移植的治療。預防惡化 先控制三高規律運動有益健康,但多數人不太了解運動對慢性腎臟病的重要性,有些病友甚至擔心安全而缺乏運動。但值得注意的是,三高(高血糖、高血壓以及高血脂)都是慢性腎臟疾病惡化的重要因子,且慢性腎臟病患者死於心血管疾病的比率非常高,因此危險因子的控制對病友是非常重要的。慢性腎臟病患者的身體活動量與其血糖、血壓、血脂控制有很大的相關性,且提高身體活動量可以使死亡率降低,並減緩腎功能惡化,也有助心肺適能和避免肌肉萎縮。還未到洗腎的患者,需限制蛋白質的攝取,避免影響腎功能。而開始洗腎後,則容易有蛋白質流失的情形,在營養攝取上建議要增加蛋白質攝取,每天每公斤體重應攝取1.2公克以上的蛋白質量。一方面因為蛋白質流失增加,另一方面因為攝取限制,因此慢性腎臟病患者會比一般人更容易得到肌少症,此時肌力訓練就顯得更重要了。慢性腎臟病的患者該如何運動呢?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會的建議,應包含有氧運動、阻力訓練和伸展運動。1.有氧運動:增加身體活動量、降低體重,減少心血管和腎臟疾病的風險因子。如腳踏車或走路,每周3-5天,中等強度的運動,即感覺有點喘,但仍可以講話的程度,每次持續20-60分鐘。如果無法持續長時間運動,可以每次運動3-5分鐘,反覆的運動與休息,累積到20-60分鐘。2.阻力訓練:避免肌肉萎縮並增加肌力,避免肌少症,提升日常活動的能力。運動方式如使用啞鈴等重訓器材、從椅子起身、爬樓梯、抬腿、深蹲、舉水瓶等。每周2-3天,最少做一個回合10-15次。大部分病人應可做多個回合。從事8-10種不同的運動,針對主要的大肌肉群做訓練。3.伸展操:每周2-3天,靜態伸展到有點緊繃,每次靜態伸展維持10-30秒,同一位置伸展總共伸展達60秒。不過如果有電解質異常 ,特別是低/高鉀血症、肺水腫、四肢水腫、胸悶、心悸、近期進行手術、心律不整、嚴重慢性阻塞性肺疾、血糖>300、血壓>180/110、感染、中心靜脈導管或動靜脈廔管/人工合成動靜脈血管功能不佳等情況,就建議患者先不要運動,與醫師討論過後再決定是否繼續運動。慢性腎臟病患者運動四點注意●過去3個月未曾規律運動或有心血管疾病者,運動前先和醫師討論。●無法長時間運動者,可分段累積運動時間。如運動3分鐘,休息3分鐘,運動與休息1:1。●循序漸進。先增加運動持續時間再提高運動強度,當持續時間可超過30分鐘後,再考量增加強度。●伴隨有其他慢性疾病者,為避免服用特定藥物而影響心律,不應以心跳作為運動強度依據,應以「運動自覺強度」為主要依據,每次運動達到「有點喘但還能講話」程度。
-
2020-11-04 慢病好日子.慢性腎臟病
慢病主題館【腎臟病】陳冠誠:洗腎完累得像蟲 3 招運動變活龍
慢性腎臟病(CKD)是指腎臟組織因疾病或其他原因遭受無法恢復的損壞,腎功能逐漸衰退,造成長期受損達3個月以上無法恢復原有功能。慢性腎臟病分為五個階段,當進入到第五階段,也就是末期腎衰竭時,就要考慮進行透析(洗腎)或腎臟移植的治療。 規律運動健康有益處,但多數人不太了解運動對慢性腎臟病的重要性,有些病友甚至擔心安全而缺乏運動。但值得注意的是,三高(高血糖、高血壓以及高血脂)都是慢性腎臟疾病惡化的重要因子,且慢性腎臟病患者死於心血管疾病的比率非常高,因此危險因子的控制對病友是非常重要的。慢性腎臟病患者的身體活動量與其血糖、血壓、血脂控制有很大的相關性,且提高身體活動量可以使死亡率降低並減緩腎功能惡化,也有助心肺適能和避免肌肉萎縮。 還未到洗腎的患者,需限制蛋白質的攝取,避免影響腎功能。而開始洗腎後,則容易有蛋白質流失的情形,在營養攝取上建議要增加蛋白質攝取,每天每公斤體重應攝取1.2公克以上的蛋白質量。一方面因為蛋白質流失增加,另一方面因為攝取限制,因此慢性腎臟病患者會比一般人更容易得到肌少症,此時肌力訓練就顯得更重要了。 慢性腎臟病的患者該如何運動呢?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會的建議,應包含有氧運動、阻力訓練和伸展運動。1.有氧運動:增加身體活動量、降低體重,減少心血管和腎臟疾病的風險因子。如腳踏車或走路,每周 3-5天,中等強度的運動,即感覺有點喘,但仍可以講話的程度,每次持續20-60分鐘。如果無法持續長時間運動,可以每次運動3-5分鐘,反覆的運動與休息,累積到20-60分鐘。 2.阻力訓練:避免肌肉萎縮並增加肌力,避免肌少症,提升日常活動的能力。運動方式如使用啞鈴等重訓器材、從椅子起身、爬樓梯、抬腿、深蹲、舉水瓶等。每周2-3天,最少做一個回合10-15次。大部分病人應可做多個回合。從事8-10種不同的運動針對主要的大肌肉群做訓練。3.伸展操:每周2-3天,靜態伸展到有點緊繃,每次靜態伸展維持10-30秒,同一位置伸展總共伸展達60秒。不過如果有電解質異常,特別是低/高鉀血症、肺水腫、四肢水腫、胸悶、心悸、近期進行手術、心律不整、嚴重慢性阻塞性肺疾、血糖>300、血壓>180/110、感染、中心靜脈導管或動靜脈廔管/人工合成動靜脈血管功能不佳等情況,就建議病患者先不要運動,與醫師討論過後再決定是否繼續運動。【慢病報你知】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十大死因中慢性病佔最多項目。罹患慢性病的日子該怎麼過?慢病好日子有營養、運動、用藥、照護、治療五大主題,以專欄或影音輕鬆呈現,每個月不定期寄送,提供最生活化又最專業的資訊給你。聯合報和你一起好好過日子! 🔔加入會員,訂閱電子報【非看不可】主題:腎友不要怕運動,專家撇步大公開! 時間:11月12日(四) 20:00-21:00平台:元氣網粉絲團來賓:中華民國復健醫學會理事毛琪瑛醫師、腎友Jimmy【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94愛你慣粉絲團
-
2020-11-04 失智.大腦健康
大腦健康/大腦退化恐增加失智風險?專家提醒:大腦凍齡,3行動很重要
人過50歲後,除了體力、肌力、骨質會逐漸流失外,「大腦」也會逐漸萎縮;60歲開始,更是以每年0.5%速率萎縮,持續萎縮可能會增加未來罹患認知功能障礙、憂鬱症,甚至惡化成為失智症的風險。 但許多人並未有所警覺,直到出現狀況,才意識到大腦健康的重要,可惜為時已晚!許多 研究顯示,年輕、中年時的生活型態會影響未來的大腦健康。不愛運動者到年老時,大腦的體積較小、認知功能較差,腦部結構健康也下滑。 久坐不動,大腦老得快 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發表於PLOS ONE期刊的研究結果,發現久坐與腦部內側顳葉厚度減少有關,而該區域為主要掌管海馬迴及記憶功能。推測久坐可能會減少腦神經新生、血管生成及神經突觸可塑性,並增加發炎反應,影響海馬迴健康。 而發表於JAMA Psychiatry《美國醫學會雜誌》期刊的研究,則針對3247位18~30歲成人追蹤25年,利用三種測試評估語言記憶力、執行能力、反應速度等認知功能後發現,相較於多運動少看電視的人,少運動且每天看電視超過3小時的人,日後認知功能較差的機率明顯高出一倍。 此外,美國波士頓大學於2015年的研究,針對1271名40歲成年人追蹤調查20年,結果經過腦部MRI和認知測驗後發現,不愛運動的人到60歲時,大腦的體積較小、測驗的結果也較差。 大腦健康,從年輕時超前部屬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由此可知,年輕時若養成久坐不動的習慣,會讓大腦的神經活化及血管生成變少、退化得更快,認知功能變差,影響到大腦結構。 因此,為了延緩大腦退化、提升腦力、延緩失智,需要超前部署。然而,值得關注的是國人的生活形態。根據國健署今年剛公布的調查,近5成國人的身體活動量未達國健署及WHO建議,且每日平均久坐高達近6小時。 預防大腦退化,運動多重要 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研究講座教授張育愷提到,美國波士頓大學2019年發表在JAMA《美國醫學會雜誌》的研究顯示,步行及輕度的身體活動(如做家事)就可以增加腦容量、延緩大腦退化的時間。 有動就有效,且對50歲以上、平時不動的人來說,效果更好!研究指出,在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中,只要每天步行超過7500步,與未達的人相比,大腦相當於延緩退化2.2年;每天多1小時的身體活動,也可以延緩退化1.4年。 他自己於2020年發表於Sports Medicine《運動醫學》的研究顯示,不管何種性別、運動強度或運動時間,都能增加大腦的執行功能。不過,相對於重複性的有氧運動或阻力運動,多面向運動型態的效益更大。 張育愷指出,雖然長期、規律運動可以增強認知功能,但據美國北卡大學與臺灣師範大學2012年發表於Brain Research《大腦研究》的統合分析研究發現,只做一次的運動也有用。且無論是在運動過程中、運動之後立即測試認知功能,或是在運動之後一段時間才測試認知功能,都有顯著正向的影響。 事實上,只要進行單次、持續進行20~30分鐘中等強度(指有點累、喘,心跳和呼吸較平時快)的運動,就能增加認知功能、增強大腦活化,讓沒有時間運動不再是藉口。 當身體有活動,就有助於增加大腦衍生滋養因子(BDNF)分泌,進而保護神經、促進神經生長及傳導、增加腦部血流、保護腦細胞等功能。老化過程中會使BDNF下降,進而使認知功能衰退,若進一步惡化更可能成為失智症,因此,增加BDNF有助於讓腦部活化,預防或減緩未來失智症的發生。 銀髮族怎麼動?將活動、運動、互動納入日常 許惠玉表示,許多銀髮族雖然退休後時間變多,但仍有不運動的原因,包含年紀大而身體狀況不佳;覺得退休就是要輕鬆過日子;沒有動力驅使,加上運動很累,不想這麼辛苦。 但越不運動就越容易虛弱,形成惡性循環,甚至提早讓失智症報到。但如何藉由運動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而針對不同狀況的銀髮族,是否有不同的運動建議。 張育愷說明,在運動型態方面,有氧、肌力、平衡等運動,甚至多面向如太極拳瑜珈等的運動型態,都能明顯改善50歲以上中、老年人的認知功能,此外,也有助於提升心肺功能、肌耐力、預防跌倒等。 針對許多有健康問題、虛弱、平時不動的銀髮族現階段仍無法運動的族群,許惠玉建議,透過「+10行動」,每天比現在多花費10分鐘活動身體,習慣後再循序漸進增加強度。 +10行動 1.保持忙碌、不久坐 2.利用樓梯上下樓 3.常做家事 4.看電視時可進行簡易運動和伸展 5.外出時增加走路、騎腳踏車機會 6.走路去比平常遠的超市購物 7.多利用附近的公園和運動設施 8.參加當地的運動社團 9.在休息日與家人朋友外出 10.行走時儘量邁開大步快速行走 許惠玉也提醒尚未邁入銀髮階段的人,因50歲過後大腦開始萎縮,需透過運動預防及延緩失智症的發生,越早開始、效果越好。而運動的另一項好處是能增加社交互動,除了讓運動更加有趣容易持續之外,互動對於大腦和情緒的改善都有幫助,也能增加自信心、滿足感。
-
2020-11-02 科別.骨科.復健
自己的腳麻自己救!骨科名醫朱家宏:一張表揪出6大潛藏疾病
每當病人帶著真摯的神情問我:「醫生,我腳會麻,是不是血路不通?」我只能微笑以對......,因為現代醫學上並沒有「血路不通」這個名詞,之所以會讓腳產生麻痺感,約可歸因為兩大問題:血管障礙或神經障礙。究竟,哪些問題會讓我們感到腳麻?「血管障礙」引起的血路不通◆糖尿病:在足踝專科的領域裡,因為血管問題造成腳麻症狀,最常見的就是糖尿病患者。因為糖尿病患者極容易在血糖控制不佳的情況下,就像是在沙漠中缺乏雨水一般,引發微血管病變,而有麻的感覺。糖尿病會促進血管的老化進而引起動脈硬化,脂肪混合著平滑細胞及鈣堆積在血管內壁,造成心血管疾病與周邊血管症狀如間歇跛行、足部潰瘍等疾病。為延後病況惡化,需積極控制血糖、治療高血脂、戒菸、飲食控制、多做足部運動來防止腳受傷。◆動脈硬化:雖然在臨床上,病人會因為三高問題(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引發動脈硬化阻塞到腳的機率很小,但「腳中風」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也有病例是因為創傷引發「急性動脈血管阻塞」,這時就必須在黃金八小時內設法將動脈血管疏通,一旦錯過,將使足部組織壞死,面臨截肢的痛苦。◆ 靜脈栓塞:最常見的是深部靜脈阻塞,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經濟艙症候群」,腿部因為長時間坐著無法伸曲,容易造成深度靜脈血栓,症狀輕者發生下肢水腫,重者則因為這些血栓塊會順著血流跑到肺部,阻塞肺部血管造成肺栓塞,引起呼吸困難,甚至中風或死亡。不過這類症狀的知覺較不一樣,比較屬於「腳脹」的感受,而不是「腳麻」。「神經障礙」引起的血路不通除了血管障礙引起腳麻的問題外,事實上,神經系統掌管人體的知覺,當然與此症狀有更緊密的相關性,從神經系統的角度來看,區分為兩種:◆中樞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由腦及脊髓組成,所以引發腳麻情況的病徵,最常見的包括「椎間盤突出」和「椎管狹窄症」兩種,一旦確認病人腳麻的起因是由中樞神經障礙引起時,我們都會將其轉介至脊椎外科,讓專業醫師對症治療。◆周邊神經系統這類神經障礙所呈現的狀況又大不相同:糖尿病足周邊神經病變:這種狀況是比較沒有辦法治癒的,屬於整體性的內科疾病,只能靠自己控制血糖、定期回診檢查。跗管症候群(Tarsal Tunnel Syndrome):這是屬於足踝專科的領域,許多人都對它認識不深,很容易被誤診為足底筋膜炎或蹠痛。我曾在網路上看過美國一位病人的經驗談,這位病人原本腳盤會痛、不舒服,看骨科醫生被診斷為足底筋膜炎,猛打類固醇,無效;另一位骨科醫師告訴他純粹是疲勞或發炎。這位老兄前後花了十個多月,才真正找到問題是「跗管症候群」,手術處理後痊癒,腳不再麻痛。看到這位老兄的分享,令我相當感慨:試想在醫療先進的美國,都必須花這麼長的時間才能找出真正病因,對症下藥,更不用說在台灣,大家對足踝的認識還處在渾沌不明的狀態,相信這類病人被誤診的比率會更高,一定有許多病人流浪許久,迄今都還不能診斷出正確的問題。所以我想針對這部份和各位多分享一些觀念。跗管症候群的原理,在於脛神經(tibia nerve)通過踝關節內側下方到腳的時候,有一個管狀通道常因為外傷腫脹、腫瘤壓迫或天生體質較窄小,而造成神經傳導受阻。這時候患者就會感到足部麻痛。關鍵是麻痛的位置,只會發生在腳底及腳盤內側等遠端神經分佈的地方,部位非常明確,不會有大腿、小腿都麻的情況產生。此外,只要輕輕敲擊內側踝關節下方、脛神經通過的地方,病患若有一種類似電流通過的感覺,產生麻痛、灼熱感,就可能是「跗管症候群」。整體而言,許多附管症候群的問題屬於原發性,找不到成因,但也有可能會因為受傷,造成跗管部位纖維化或腫脹;或是剛好在那裡長出痛風石被壓到;或是腱鞘囊腫剛好長在該部位壓迫到;或是因為足跟骨癒合症造成內後側突出,繼而壓到跗管;甚至因為扁平足......,必須深入探究其真正發生的原因。我要強調的是,跗管症候群是可以利用手術來對神經減壓治療的,主要關鍵在於能否正確診斷出問題,如果只是短期腫脹,有時不開刀亦可獲得良好改善。腳麻原因複雜,忠實描述最重要由於造成腳麻的原因很複雜,病人經常到處尋尋覓覓,在內科、神經科、復健科、骨科、國術館、中醫......之間流浪。希望這些因腳麻找尋醫師的病人,能先具備正確的觀念:「血路不通」不是個病名。因為每一種血路不通都有其不同的感覺,也都有不同的原因,病人應該要試著和醫師具體說明腳麻的型態與位置,因為專業醫師要透過病患的完整描述,才能夠比較精確地診斷。以下表格只是初步的分類,協助各位在檢視自己狀況時,可以更完整地陳述給醫師參考,下次看診時千萬不要再籠統地問醫師:「我這是血路不通嗎?」因為在這個看似簡單名詞的背後卻隱含著複雜的成因,大家只要能盡可能忠實完整描述,至於複雜的病症就交給專業醫師來做最後診斷。書籍介紹自書名:己的腳痛自己救:足踝專科名醫教你遠離痛風、凍甲、腳麻、拇趾外翻、腳踝扭傷、足底筋膜炎作者:朱家宏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8/12/25作者簡介/朱家宏▌為台灣少數專精足踝外科的醫師之一,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日本奈良醫科大學足踝關節外科進修,美國辛辛那提大學聖瑪麗醫院足踝外科進修。▌現任台中行健骨科診所院長、足踝醫學會常務理事。秀傳醫院、林新醫院兼任手術醫師。▌曾任台中榮總骨科主治醫師、彰化秀傳醫院足踝中心主任、東海大學講師。▌專長:足踝外科、創傷外科、下肢複雜骨折、關節重建、運動醫學。延伸閱讀: 少吃麵包,就是預防骨鬆第一步!害你發炎又流失肌肉,骨科醫師眼裡的3大NG飲食
-
2020-10-22 科別.骨科.復健
膝關節退化還能運動嗎?「護膝」、「傷膝」運動大公開
手機的通訊群組上總是瘋傳著各種保養膝關節的文章,有名醫說屈膝、壓腿、抬腿是保養膝關節的三大法門,有達人說他每天跪著滾膝蓋二十分鐘,滾一滾退化性關節炎都好了。明明知道運動戴護膝可以避免軟骨磨損,但為什麼又有人說護膝戴久了肌肉會萎縮?我的病人也常常問我:「為什麼現在關節退化的人那麼多?是不是活的越久,關節就越退化?」,「林醫師,你告訴我蹲、跪、坐矮板凳最傷膝蓋,但為什麼我的教練一直叫我練深蹲?」面對這麼多的資訊,你到底要信哪一個?關節為什麼會退化?大家都知道膝關節退化主要是因為軟骨磨損。軟骨的磨損越多,關節退化的程度就越嚴重。但事實上,軟骨的磨損是結果,其原因來自於我們長期錯誤的姿勢、身體的過度使用、曾經有的舊傷、關節本身的鬆弛,還有肌肉筋膜張力的異常。美國老人醫學期刊著名文章寫道:「如果期待膝關節可以像身體器官一樣的正常運作,就必須仰賴所有維繫其機械性穩定的組織,包含了韌帶、骨骼、半月軟骨、以及關節囊。而退化性關節炎最早出現的組織變化,就是出現在韌帶附著於骨頭的交界處。」後來研究也證實,韌帶受傷和鬆弛會導致膝關節的不穩定,也會造成關節附近肌肉的萎縮。不穩定的膝關節就像螺絲鬆掉的機器,不但會發出聲響還會一直磨損,如果再加上肌肉萎縮、肌力不足,關節就會一直退化下去。不是所有的運動都會傷關節事實不然,有些運動雖然傷膝,有些運動卻是護膝呢!讓我們看看下面的表格:「護膝」運動大公開 (正分表護膝,負分表傷膝) 運動可以刺激神經和肌肉,強化膝蓋部位的穩定性和協調性。如上表所列,針對大腿和核心肌群的訓練可以有最好的效果。全身性的運動也很好,只是沒有針對膝關節做特訓。全身性運動可以分為低衝擊性運動(例如瑜珈、游泳、健走)和高衝擊性運動(例如網球、快跑、籃球),衝擊性高的運動會傷膝,因為劇烈的跑跳會讓關節承受幾倍於體重的重量。如果肌力不足或是軟骨不夠強壯,膝關節會容易退化,關節不好的人如果要運動,應該先從低衝擊性的運動開始。不動會更慘「運動又累又傷膝蓋,那我乾脆不要運動好了!」如果你這樣想,那你就更慘了!平常來醫院打玻尿酸或是PRP的族群,絕大部分不是專業運動員,而是師奶或是周末運動員。師奶們從年輕開始就家庭、工作兩頭燒,睡眠不足更遑論找時間運動,更年期之後因為荷爾蒙關係骨骼關節退化速度加快,運動也只能走走公園或做做健康操,這樣的運動模式可以維持體能,但對肌力是沒有幫助的。日常生活的行動或許還可以,但等到要和朋友爬山或是和家人出國去玩,師奶們就會發現關節會痛會腫,只能靠打針來補救。「因為怕痛,所以不動。」或是「因為怕痛,所以一直戴護膝。」都是短多長空的錯誤觀念,不但無助於關節保健,反而讓關節更加脆弱。運動像吃飯,要配合個人喜好和多樣化用正確的方式運動加強肌力,是預防退化性關節炎的最好方式,對即使曾經接受關節置換的患者也是一樣。我有一位很敬重的網球球友,今年已經快八十歲,兩邊膝蓋都在幾年前換過人工關節。你相信嗎?他現在還可以每天打球,走路走得比我還快!他說:「活著就要動啊!我每天早上打打球,打完球就在公園走一走。我在家裡看電視的時候就拉拉筋、抬抬腿。這樣應該可以吧!我是不是一個好病人?」我總是豎著大拇指對他說:「你是一百分的超級模範生! 」我們吃飯會注重營養均衡,也要力求菜色變化,但我們卻習慣做同樣的運動,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有固定的運動習慣已經很棒,如果運動的內容可以多樣化,甚至順著身體狀況或是心情來調整,生活是不是會更有趣?如果我們的運動是根據身體檢查的結果,或是根據關節的退化程度量身訂做,運動是不是會更有效?想要這樣其實不難,你可以詢問復健科或運動醫學專業團隊,他們可以給你豐富、有趣,又有效的運動菜單。 關節退化是我們一定會面對的課題,即使現在沒有,以後遲早也會發生。運動不但不是關節退化的阻礙,反而可以是關節退化的良藥。開始運動、做對運動、做有效的運動、做強化的運動、做多樣化的運動,你的膝蓋可以越來越勇健!原文:
-
2020-10-21 科別.骨科.復健
腳痛其實該穿高跟鞋!?骨科名醫破解你一直搞錯的「6大腳痛迷思」
迷思一 氣墊鞋一定有益健康?當腳變形或有不穩定的狀況,比如腳往內傾斜或往外傾斜很嚴重,如同腰塌陷的人睡很軟的床,腰會塌陷得更厲害,腰就會更痛。鞋子也是一樣,如果腳已經內傾或外傾,當你穿更軟的鞋子時,就會內傾或外傾得更嚴重。高跟鞋一定對健康不利?有時候人人攻伐的東西不一定是壞的,而人人稱道的東西也不一定是好的,完全看情況而定。例如高跟鞋。應該大多數人都覺得高跟鞋對腳的健康不利吧!但有些患者因為後跟痛,被診斷出是後跟腱滑囊炎時,我會建議患者:短時間內先吃藥並穿有跟的鞋子。患者大多會很訝異地說,她們平常還故意穿平底鞋,都不敢穿高跟鞋,怎麼醫生給相反意見呢?因為有跟的鞋子可以暫時將壓力由後足轉移到前足,並改善跟腱與跟骨磨擦的角度,減輕症狀讓跟腱休息,反而是好的。另一方面,高跟鞋將體重的壓力由後足轉移到前足,對前足的毛病,例如拇趾外翻則相當不利。氣墊鞋是腳痛時的首選?由於廠商的強力推銷,甚至骨科醫師也推薦,氣墊鞋變成民眾腳痛時的第一選擇。其實這觀念並不一定是對的。一般的情況是:剛穿上氣墊鞋會覺得很舒服,就像躺上很軟的床一樣。但是,如果你的腳有壓力分布不均的情況時,太軟的鞋支撐性可能就不好,反而讓壓力愈大的地方愈往下沈,腳愈偏愈痛;就像背有毛病的人睡在軟床上,愈睡背愈痛一樣。當然,某些足部壓力不均的病人,會很訝異他花在氣墊鞋上的錢竟然沒有用,事實上的確如此,愈穿愈痛。但是對病人而言,甚至那也是某些骨科醫師對腳痛的建議。有些情況穿氣墊鞋的確不如穿支撐性好、夠結實而且讓腳趾有伸展空間的鞋子,才不會適得其反。當醫師那麼久,「有理說不清」的時候實在常見,有時真的很疲勞。希望民眾在碰到願意仔細說明的醫師時,能多有點耐心聽進去,而不是只想找到仙丹妙藥,這樣既中了那些「推銷員」的計,對健康也沒有幫助。迷思二 穿寬楦頭的鞋,腳就會比較舒服?未必。主要的問題在:◆鞋子如果不好看,你根本就不想穿它。◆楦頭寬,理論上可以讓腳趾頭比較好活動,可是有些鞋看似很寬,前面腳趾頭下探的空間卻不足,那也沒用。◆如果楦頭過寬,中足部固定不夠而滑動,會使人不自主地抓腳趾,反而容易造成肌腱疲勞及疼痛。迷思三 有空多踩健康步道可以養生?很多人特別相信足底按摩弄到痛對身體才好,在公園裡所謂的「健康步道」上,總可以見到一群人脫了鞋在上面猛踩,造成「台灣特有種足底筋膜炎」。其實正確的健康步道,是鋪上小型的圓形卵石,而且沒有用水泥敷著固定,絕非台灣所鋪的這種既尖又固著的石頭。如果是可以移動的卵石或砂礫,才能訓練腳趾運動,促進足部健康。迷思四 舊鞋比新鞋好穿?一般跑步運動鞋的壽命約八百公里,當鞋子磨損到一定程度,應該要換掉。磨損厲害的鞋,會令腳跟傾斜。為了珍惜舊鞋而繼續穿,腳跟就會更傾斜,可能造成問題。而運動鞋穿久變薄,它的吸震功能也會變差。其實人的適應性很高,有時讓腳自然一些,疼痛也就減輕了,如果真有問題,一定要請教醫生,就這麼簡單。迷思五 平日不運動,週末運動就夠了?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三、四十歲的中年人,年輕時可能是運動健將,但年紀大了之後,因為忙於求學、工作,便疏於運動、鍛鍊,突然有一天忙裡偷閒,便心思重溫舊夢,熊熊跑去從事激烈的競技型運動,如籃球、羽毛球......,忘記自己已經不是十幾、二十歲的少年郎,壓根沒有想到肌肉、肌腱彈力與質量都已經不能跟以前相比。結果在一次帥氣的上籃或殺球,不適當的使力或不平衡的落地後,造成跟腱暴力的拉扯,年輕時可能還可以負荷,但現在就......「啪嚓」一聲,跟腱斷裂了。國外稱呼這種現象為「週末運動員」,平常不運動,週末才心血來潮,拚命地運動。這現象提醒我們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人體的肌肉、肌腱如果要好好使用,一定要有持續的鍛鍊。此外,應常做些重量訓練,訓練肌耐力,否則平常運動量不足,肌肉不發達,卻突然做那些需要爆發力的運動,當然容易受傷。平常忙碌的現代人其實可以在家中做一些簡單的鍛鍊,如墊腳把重物舉起來,甚至跳跳舞,也是鍛鍊小腿肌肉很好的方式。此外須切記,運動前的熱身與柔軟體操必不可少。其實人的身體在過了二十五歲後就開始退化,不會再更好了,因此許多需要爆發力的頂尖運動員,二十五歲後也只好準備退休。雖然如此,還是可以靠著持續不斷的運動鍛鍊,讓身體退化得慢一點。然而畢竟年紀大了,運動是為了健康,而不是為了在美眉、兄弟面前搶面子,所以千萬不要自以為仍是當年勇而逞強。不同年紀及身體狀況,選擇不同的適當運動,才是常保健康之道。迷思六 鞋子會愈穿愈大,所以要買緊一點、小一點?如果你的腳還需要去適應鞋,表示這雙鞋子不適合你。以前鞋子的選擇性很少,所以就選比較漂亮的,然後再去適應。現在可選擇的太多了,鞋不合腳、穿了不舒服就不要買。書籍介紹書名:自己的腳痛自己救:足踝專科名醫教你遠離痛風、凍甲、腳麻、拇趾外翻、腳踝扭傷、足底筋膜炎作者:朱家宏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8/12/25作者簡介/朱家宏▌為台灣少數專精足踝外科的醫師之一,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日本奈良醫科大學足踝關節外科進修,美國辛辛那提大學聖瑪麗醫院足踝外科進修。▌現任台中行健骨科診所院長、足踝醫學會常務理事。秀傳醫院、林新醫院兼任手術醫師。▌曾任台中榮總骨科主治醫師、彰化秀傳醫院足踝中心主任、東海大學講師。▌專長:足踝外科、創傷外科、下肢複雜骨折、關節重建、運動醫學。延伸閱讀: 死後不舉行葬禮,不留骨灰、不要墳地,日本人選擇「零死」的比率正在增加
-
2020-10-06 科別.骨科.復健
五十歲肩痛就是五十肩?當心旋轉肌袖破裂
53歲的邱女士肩膀痠痛無力、無法自行穿脫上衣已好幾個月;就診時很疑惑的問:「醫師,真的五十歲就會五十肩嗎?」經過檢查,邱女士並非單純的五十肩,而是肩膀旋轉肌袖破裂,需手術治療及術後復健才能恢復功能。臨床上,肩關節旋轉肌袖破裂是中老年人很常見的肩關節問題,且年紀愈大,肩關節旋轉肌袖出現破裂的比率愈常見。肩關節過度使用造成關節旋轉肌袖是由四條旋轉肌腱組成,位於肩部三角肌之下,是肩膀的第二層肌肉群,連接到近端肱骨上。旋轉肌袖的功能,顧名思義,就是負責肩部的旋轉,包括前舉、外展、外轉及內轉等,都是由旋轉肌袖來拉動骨頭產生肩關節的活動。當肩關節過度使用,旋轉肌袖可能就會產生肌腱炎、磨損或斷裂。旋轉肌袖破裂如何診斷?醫師可藉由肩關節的理學檢查,評估旋轉肌袖肌力是否降低,及旋轉肌袖是否與肩峰骨頭有產生夾擊症候群;旋轉肌袖破裂的大小及範圍,可藉由超音波及核磁共振檢查來評估;另外,核磁共振也可用來評估肌袖斷裂後,肌袖回縮及肌肉萎縮的程度。退化是常見原因旋轉肌袖會破裂,退化是最常見的原因。當然肩部相關的急性受傷(如跌倒),或肩部突然拉扯,造成旋轉肌袖一個猛力收縮,導致旋轉肌袖扯裂;但許多旋轉肌袖破裂的患者並沒有明顯受傷,主要是肩部經年累月過度使用,如反覆的上舉動作,造成旋轉肌袖內部纖維退化,產生斷裂,好比一個繩索經過數十年使用,繩索纖維逐漸疲乏斷裂一樣;所以統計上,年紀愈大,肩關節旋轉肌袖破裂的比率就愈高。盡早手術恢復較好旋轉肌袖破裂的治療重點,在於減輕病人肩部疼痛及改善肩部無力;一般藥物或復健治療可減輕肩關節疼痛,但無法改善肩部無力的狀況;若經非手術的治療方式仍無法改善疼痛,或對肩部力量與功能要求較高的患者,特別是年輕或中年人,盡早接受手術修補破損,旋轉肌袖才能有機會恢復較好的肩關節功能。現在透過微創內視鏡手術,利用直徑不到0.5公分的內視鏡,只需要幾個不到一公分的傷口,就可將斷裂的旋轉肌袖看得一清二楚並縫合;比起傳統手術對正常組織的破壞較少,不會影響外層正常肌肉的功能,並可減少肩部的沾黏,術後疼痛感也較輕微,且術後傷口疤痕較小。在歐美日韓許多先進國家,肩關節鏡下的肩袖修補手術已相當普及。旋轉肌袖破裂時間久了,可能進展成範圍更大的破裂,也會產生肌袖回縮和肌肉萎縮,即使手術,旋轉肌袖也可能無法順利癒合。如果肩關節疼痛無力,建議盡早至專科醫師門診諮詢,以獲得正確診斷與適當治療。
-
2020-09-26 養生.運動天地
重訓導致漏尿?醫:適當訓練反而有助改善漏尿
熱愛運動的女性,若出現頻尿、下腹疼痛、性交疼痛等,甚至止痛藥也漸漸無效,連帶腰背都開始疼痛者,有可能是骨盆底肌失調。台灣運動醫學學會副秘書長復健科醫師林杏青表示,骨盆底肌受損,其實與先天結構異常,或是疾病、手術、生產、年紀大較有關聯,若在已經不是很健康的狀態下,用錯誤的方式從事運動,可能造成更嚴重的傷害。適當重量訓練 有助於改善漏尿目前的研究多數指出經醫師正確診斷後,一般常見、可以在家執行的凱格爾運動便可以訓練骨盆底肌,而「適當的重量訓練」對常見於生產、手術後或因高齡退化產生漏尿情形的婦女有幫助。林杏青醫師指出,有研究顯示依照美國運動醫學會對高齡族群重量訓練的運動處方,老年女性若因上述情形導致漏尿,「15RM」的重量訓練結合骨盆底肌訓練可改善。若有骨盆底肌協調不良、泌尿道出口鬆弛,可以藉由專業教練輔導進行訓練,或學習正確動作後再來運動,避免受傷。骨盆底肌協調不良 錯誤方式運動造成傷害大多數文獻中並未提及重量訓練本身會造成骨盆底肌僵硬或筋膜炎的說法,林杏青醫師說,「把漏尿問題怪罪給重訓本身」有點倒因為果。重訓中產生漏尿,應該是先天性的結構異常、或是疾病、手術、生產、年紀大無力,造成骨盆底肌的失能或是協調不良為主,在骨盆底肌已經出問題的情況下再進行錯誤方式的運動,將原本的問題放大,才導致更嚴重的症狀,此時一定要記得就醫,不要擅自吃止痛藥或是置之不理。學習正確訓練 才能避免運動傷害利用重量進行肌力訓練,要循序漸進不要迷信大重量才有效,課表的安排一定要針對個人狀況,建議尋求專業人士協助。林杏青醫師提醒,目前多數共識支持做重訓的過程中,應避免產生腹壓過高的動作,如重訓時閉氣和在肌力不足下用過高重量做訓練,會導致腹部、骨盆腔壓力過大而漏尿。「對的重訓」才對人體有幫助,任何運動都會有人亂做造成傷害,並不是重量訓練一定會有傷害。重量訓練對大多數人都有健康上的益處,如果過度擔心反而因噎廢食,甚至產生骨質疏鬆和肌少症。專業教練的能夠根據不同人的狀況提供適合的運動指導,讓有漏尿情形的民眾在經由醫師適當評估後,可以得到正確的訓練,不但對多數漏尿的病人有幫助,也對健康帶來其他正面的影響。資料來源:1.The pelvic floor and resistance exercises2.Effect of Weight Training with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in Elderly Women with Urinary Incontinence3.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 Sound Training Advice
-
2020-09-24 癌症.抗癌新知
每天規律運動30分鐘 可降低20%罹癌風險!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調查,菸、酒、不健康飲食、缺乏身體活動及肥胖等都是誘發癌症的主要危險因子,且至少有1/3的癌症是可以預防。多數人都知道運動對健康帶來的好處很多,其中很重要的好處即是降低20%罹患癌症的風險,每天規律的運動30分鐘就可降低罹患大腸癌、乳癌和子宮內膜癌的風險,運動甚至是某些癌症的抗癌處方。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表示「預防勝於治療」,許多癌症的先天危險因素,如老化、性別、基因目前是無法改變,但後天的危險因素如不健康的生活型態、缺乏運動、肥胖是可以靠你我去改變,特別是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顯得格外重要。運動不只可以抗老 還能預防癌症隨著年齡的增加,癌症發生率也會隨著攀升,癌症是老化的疾病,國民健康署106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罹癌的人有82%發生在50歲以後。為增強自我免疫力,運動是抗老防癌第一道防線。美國運動醫學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2018年的統合研究指出,運動如爬山、有氧活動(快走、慢跑、競走、滑冰、游泳、騎自行車、打太極拳、跳舞、跳繩)、重量訓練(舉重)等休閒活動可降低12%-28%罹癌風險,目前已有強力證據證實透過運動可有效對抗的癌症分別為食道癌、大腸癌、腎臟癌、膀胱癌、胃癌、乳癌及子宮內膜癌,中度的證據則為肺癌。此外,歐洲大型規模研究(European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into Cancer and Nutrition, EPIC)發現有規律運動可降低20%罹患大腸癌及乳癌的風險。因為當身體在運動時,呼吸頻率變快,吸氧量也會增多,讓體內氣體交換加速,並且大量流汗,提升身體新陳代謝,降低癌症的發生或復發,同時引起大腦產生讓身體愉快的物質(如多巴胺),可消除憂慮和煩惱,抑制不好的情緒,鍛鍊自我意志,增強抗癌的決心和毅力,並可減少體脂肪,減少因肥胖帶來的罹癌機會,並可強化肌肉組織與功能,維持健康體重。癌後人生 運動好處多癌症不同的治療方式,如手術、化療、放射線治療、標靶治療或免疫療法對身體有不同的影響,造成心臟、內分泌、腸胃道、免疫、代謝、神經、肺部、疲憊感、淋巴水腫及各種疼痛,運動可降低癌症治療前後的不適感,特別在降低疲憊感、焦慮與憂鬱感、強化身體機能、增進健康相關生活品質已有實證。透過每週3~5次30分鐘有氧或阻力訓練的中強度運動(有點喘但可聊天的程度)強化身體機能活化細胞,可顯著減少治療期間或治療後對身體的影響。如果太過虛弱無法長時間運動的患者,則可改為每次10分鐘,以少量多次為原則,建議每週累計運動總量能達到150分鐘以上。運動前健康評估不可少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提醒,癌症病人在運動時仍須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確認運動期間是否有不正常情況出現,如頭暈、胸悶或胸痛、心悸或心律不整、呼吸困難等症狀發生,有可能是危險的警訊,應停止運動。建議應與主治醫師或到復健科門診與醫師諮詢及討論,進行運動前的健康評估建議,依個人的狀況,設計個人的癌症運動處方,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原文:國民健康署
-
2020-09-20 科別.骨科.復健
腳痛時千萬別去按摩!這部位不好的人較易足底筋膜炎
你曾經腳底痛嗎?在台灣,不論男女,罹患足底筋膜炎的人數大約都是從30、40歲開始節節上升。就醫人數從106年的5萬6688人、107年5萬9657人,到108年的6萬970人,逐年上升,其中男性占43%、女性占57%。女性患者 暴增情況最明顯不過,男女性足底筋膜炎好發年齡相當不同。男性患者通常從30歲以上開始變多,30、40、50幾歲的患者都各有四、五千人;70歲以上人數驟減,80歲以上的患者不到五百人。女性患者則是從40幾歲開始暴增到六千多人,50幾歲患者近萬人達最高峰,60幾歲還有8千多人。女性患者人數與男性一樣,在70幾歲驟減,80歲以上只剩數百人。台大醫院骨科部手足外科主任陳沛裕表示,足底筋膜是由微細的纖維合成,如果經常超負荷,可能重複造成微小撕裂傷,慢性微受傷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症狀,所以會看到不同性別和年齡的發病人數有差異。腰不好的人 也是高危險群陳沛裕說,一般人聽到退化,會先聯想到骨關節等硬組織,但其實負擔重的軟組織也會退化發炎。足底筋膜在跟骨的附著點就是容易退化的部位,是典型的痛點。有發炎性關節炎疾病例如類風濕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紅斑性狼瘡、乾燥症的人,也會提高罹患足底筋膜炎的風險。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中心主任林頌凱表示,臨床上觀察到,腰不好的人也比較容易發生足底筋膜炎,因為核心力量比較差,走路或站立下肢代償較多,常見整個腿後側從上到下都緊繃,很多合併坐骨神經痛,小腿緊繃也是足底筋膜炎的危險因子。小腿緊繃 筋膜炎常見成因動晰物理治療所足醫專科物理治療師鄭融表示,不論足弓高或扁或正常,小腿緊繃是足底筋膜炎共通的、最常見的成因。人每走一步,足部都有三個輪軸要依序轉動,包括跟骨底部的弧形、足踝關節活動度、大腳趾關節,如果其中一個輪軸活動不夠或失能,另外兩個輪軸就要活動更大,壓力也會上升。小腿緊繃會減少足踝關節活動度,大腳趾及跟骨受壓更大,而這兩端剛好都是足底筋膜附著點,拉扯久了自然會發炎。長者少就醫 並不代表不痛健保資料中,足底筋膜炎的年長者人數較少,但不代表不會痛。鄭融指出,據統計,65歲以上長者足部疼痛比例高達八成,但是就醫比例沒那麼高,因為長者會有其他危及生命的醫療問題要優先處理,或早已習慣這種不適感。足底脂肪是重要的緩衝,正常成年人有大約14至21毫米的厚度,但隨著年齡漸長,這層脂肪墊會散掉變薄,增加足底壓迫,也會導致壓迫性的足底筋膜炎。健保資料顯示,足底筋膜炎就醫主要在基層診所,一年超過13萬件,但當中只有大約一萬多件申報照X光或超音波。治療上大部分只做物理治療(一年23萬多次),少數人接受局部類固醇注射,極少數人才嚴重到需要開刀減壓。腳痛時 千萬不要去按摩林頌凱表示,體外震波是目前足底筋膜炎治療最有效的療法之一,是非侵入性的治療,可惜目前沒有健保給付,根據實證,健保應該要考慮納入給付。陳沛裕說,體外震波是一種物理因子,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增加局部的生長因子,誘發足底筋膜自行修復,對於慢性長期疼痛的足底筋膜炎患者特別有用。林頌凱提醒,足底筋膜炎容易診斷,但不容易醫治,因為人天天走路,足底就天天受壓。因此除了靠醫師和治療師的幫忙,病人一定要學習認識自己的腳、找自己適合的鞋子,也要學習放鬆肌肉的技巧,切記不要在腳痛的時候去按摩或走健康步道,正痛的時候就要趕快就醫,在家也可以用溫水泡腳,輕輕按摩小腿。
-
2020-09-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籃球足球最難防疫 安心運動注意十件事
籃球、棒球、網球都是國人喜愛的運動,你知道在奧委會分類中,這三項運動的疫情風險分屬三種不同等級,有不同的防疫處置建議,民眾運動可以參考。例如在健身房獨立進行訓練,注意器材使用前後用酒精消毒,與人保持社交距離即可;但若在健身房上團體課,人數較多而難以保持社交距離,建議戴上口罩。台灣運動醫學醫學會最近舉行學術論壇,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科主治醫師吳易澄整理國際權威單位及頂尖期刊的最新建議,歸納專業選手及一般運動愛好者在運動前中後的注意事項。吳易澄指出,奧委會把不同運動項目的傳染風險分為三級,建議採取措施也不同。風險最高的第一級,主要是有密切接觸且缺乏保護性措施的運動,包括橄欖球、拳擊、柔道、空手道、跆拳道、摔角、籃球、足球等。奧委會建議,比賽前隔離14天且沒有任何症狀,或是比賽前至少兩套檢驗報告陰性的結果。風險次高的第二級,是部分密切接觸,但可採取保護性措施或避免措施的運動,例如棒球、排球、游泳接力、羽毛球、自行車、鐵人三項、擊劍、體操等。奧委會建議,要調整比賽方式,採取降低傳染風險的預防措施,例如戴口罩,如果在休息室會接觸到其他人,也要採取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等預防措施。風險較低的第三級,是大部分獨立進行的運動,例如高爾夫、游泳、個人划船、保齡球、網球、滑板、田徑等。奧委會建議,在當地政府及衛生單位的允許下,可考慮開放競賽。不過以台灣常見的馬拉松賽事為例,起跑點附近會比較擁擠,可能還是要戴上口罩,等到拉開距離才能拿下來。一般民眾運動也可以參考奧委會的風險評估原則,吳易澄舉例,在健身房運動時,如果是獨立進行訓練,那只要注意器材使用前後用酒精消毒,與人保持社交距離就可以了。但如果是在健身房上團體課,班上同學都是不特定人,人數較多而難以保持社交距離,建議最好還是戴上口罩。吳易澄表示,N95口罩病毒過濾率大於95%,研究發現,過期11年的病毒過濾率仍超過95%,尺寸不對的也有90%,但N95口罩令人呼吸困難,不適合運動時佩戴。綁帶式外科口罩病毒過濾率71.5%,低頭時過濾率略為下降,轉頭或抬頭時,過濾率增加。至於最常見的耳掛式外科口罩,病毒過濾率也有38.1%,雖然頭部上下看或左右轉動時,過濾率會下降10到15%,但防疫價值不容磨滅。吳易澄提醒大家,運動時如果不能維持社交距離,一定要記得戴起口罩防護。
-
2020-09-15 養生.運動天地
哪些運動最難防疫?專家教你分辨染病風險和注意事項
籃球、棒球、網球都是國人喜愛的運動,你知道在奧委會分類中,這三項運動的疫情風險分屬種重不同等級,有不同的防處建議,民眾運動也可以參考,例如在健身房獨立進行訓練,注意器材使用前後用酒精消毒,與人保持社交距離即可;但若在健身房上團體課,人數較多而難以保持社交距離,建議戴上口罩。台灣運動醫學醫學會最近舉行學術論壇,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科主治醫師吳易澄整理國際權威單位及頂尖期刊的最新建議,歸納專業選手及一般運動愛好者在運動前中後的注意事項。吳易澄指出,奧委會把不同運動項目的傳染風險分為三級,建議採取措施也不同。風險最高的第一級,主要是有密切接觸且缺乏保護性措施的運動,包括橄欖球、拳擊、柔道、空手道、跆拳道、摔角、籃球、足球等。奧委會建議,比賽前隔離14天且沒有任何症狀,或是比賽前至少兩套檢驗陰性的結果。風險次高的第二級,是部分密切接觸、但可採取保護性措施或避免措施的運動,例如棒球、排球、游泳接力、羽毛球、自行車、鐵人三項、擊劍、體操。奧委會建議要調整比賽方式,採取降低傳染風險的預防措施,例如戴口罩,如果在休息室會接觸到其他人,也要採取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等預防措施。風險較低的第三級,是大部分獨立進行的運動,例如高爾夫、游泳、個人划船、保齡球、網球、滑板、田徑。奧委會建議,在當地政府及衛生單位的允許下,可考慮開放競賽。不過以台灣常見的馬拉松賽事為例,起跑點附近會比較擁擠,可能還是會需要戴上口罩,等到拉開距離才能拿下來。一般民眾運動也可以參考這個風險評估原則,吳易澄舉例,在健身房運動時,如果是獨立進行訓練,那只要注意器材使用前後用酒精消毒,與人保持社交距離就可以了。但如果是在健身房上團體課,班上同學都是不特定人,人數較多而難以保持社交距離,建議最好還是戴上口罩。吳易澄表示,N95口罩過濾率大於95%,有研究發現,過期11年的N95過濾率仍超過95%,尺寸不對的也有90%,但N95口罩令人呼吸困難,不適合運動時配戴。綁帶式外科口罩過濾率71.5%,低頭時過濾率略為下降,轉頭或抬頭時,過濾率增加。至於最常見的耳掛式外科口罩,過濾率也有38.1%,雖然頭部上下看或左右轉動時,過濾率會下降10到15%,但防疫價值不容磨滅。吳易澄提醒大家,運動時如果不能維持社交距離,一定要記得盡量戴起口罩。●安心運動需要注意的十件事:・運動前:要確認身體狀況,例如量體溫、注意有無咳嗽喉嚨痛等症狀。保持清潔,落實濕洗手和乾洗手。保持1.5到2公尺社交距離。・運動中:使用自己的毛巾水壺,勿使用別人的物品。練習場地最好是室外場,換場時要清潔場地器材。採取小組練習,建議選手教練工作人員小於十人。減少非訓練人員進出。落實實名制登記。・運動後:要均衡飲食,增加免疫力,避免焦慮。使用漂白水消毒環境,搭配紫外線殺菌輻射。訂定周期化課表,安排訓練負荷與恢復階段。
-
2020-09-09 科別.骨科.復健
年紀大風險更大?先換左膝還右膝? 醫師解惑老年人「膝關節置換」的多種疑慮
張老先生今年82歲,半年前在本院做了左膝關節置換,7月初再次入院進行了另一側右膝關節置換,術後2周自行過來拆線,不再扶拐,老人對兩個膝關節置換後恢復的狀態非常滿意,現在膝痛消失,又能行動自如了,非常高興。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膝關節在使用過程中逐步磨損退變,當外界出現溫度、勞累等引起關節不適的誘因後,關節疼痛酸脹,最終形成膝關節骨關節炎,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膝關節炎。而對於這樣的患者,在保守治療無明顯好轉之後,我們常常通過全膝關節置換術解除嚴重關節炎引起的疼痛。不過很多患者對膝關節置換術存有一些疑慮。疑慮一:我適合換關節嗎?目前膝關節置換適用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膝關節病變導致的頑固性疼痛,且患者經過保守治療無效。一般來說,55歲以上,患有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及骨缺血壞死或腫瘤等病變所致的嚴重疼痛和(或)功能障礙的患者,都適合膝關節置換。對於膝關節不穩,或膝關節僵硬、畸形的患者,有部分也適合膝關節置換。主要適用於年齡較大且活動較少的患者,也適用於有嚴重功能障礙的年輕患者;偶爾適用於由於軟骨鈣化或假性痛風引起的嚴重疼痛,但無軟骨間隙消失的老年患者;特殊情況下適用於老年嚴重髕股關節炎患者。疑慮二:兩個膝蓋都疼,先換左膝還是右膝?對雙側膝關節炎症狀均較為明顯的患者,推薦先進行症狀相對較重的一側的全膝關節置換術。這樣不僅能有效解除患者疼痛,同時對下肢功能恢復也有更大的改善。患者不僅術後可以早期下地康復,而且對下一次進行的對側關節置換影響較小。疑慮三:年紀大了換膝關節是否風險更大?有一些年紀大的患者非常擔心因為年齡大了,換膝關節風險會更大。其實,年齡並不是膝關節置換術的限制,今年已經有兩位88歲的患者在本院進行了膝關節置換術。當然全膝關節置換有一些絕對的禁忌症:1.關節化膿性感染或其他部位未癒感染。2.伸膝功能不完整或嚴重功能不全。3.繼發於肌無力的反屈畸形。4.無痛、功能良好的融合膝關節。5.神經性關節炎。還有一些相對禁忌症包括:骨髓炎、骨質疏鬆、畸形、肥胖、無法麻醉等等。老年人進行全膝關節置換術有幾點注意事項:首先,由於老年人常常伴有多種基礎疾病,所以需做好良好的術前檢查及術前評估,在完善相應檢查並評估相應風險後再進行手術。其次,膝關節置換術後患者需要完善的術後護理、功能鍛煉、以及遠期康復。患者術後需墊高患側下肢,避免壓瘡,防止下肢靜脈栓塞或骨筋膜室綜合徵發生。通常術後第二天鼓勵患者進行踝關節、膝關節主動或被動活動,進行肌肉鍛煉,配合抗凝藥物改善下支循環血運。患者離院後需要繼續進行康復訓練,家屬也應了解相關訓練方式,同時應注意避免過度負重或過度活動導致的下肢腫脹。作者:程飈(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骨科行政副主任,運動醫學科主任)(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09-05 科別.骨科.復健
館長遭槍擊後,運動表現難恢復?復健科醫師分析真實狀況
網紅「館長」前幾日驚傳遭人槍擊,右手臂有1穿透傷、右大腿粉碎性骨折、右小腿腳踝也中彈,社會各界震驚也紛紛譴責暴力行為。而有網友擔憂,經常重訓的館長是否很難回到健身房?台灣運動醫學學會副秘書長暨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林杏青說明,何時可以「承重訓練」因牽涉到太多不同因素,很難有一致標準可以回答,但會先維持全身性活動以及心肺功能為主,再配合醫囑以及循序漸進的訓練計劃,還是可以重返榮光。子彈大小、速度、擊中部位 影響傷害嚴重程度子彈在穿透組織的時候會撞擊、穿透組織形成空腔、會形成撕裂傷和周圍組織的拉傷,造成的傷害,會隨著彈頭大小、截面積、子彈速度有所不同。林杏青醫師指出,子彈速度以每秒2000英尺為分水嶺,分為低能量槍傷和高能量槍傷,高速子彈穿透組織,引起的週邊組織結構傷害較小,但可能深入穿透內臟,相對而言低速子彈的能量被組織吸收,對局部破壞較大。擊中的位置如果較少重要血管和神經,引起的傷害較小,他說像是高能量槍傷,容易造成上臂大血管破裂及臂神經叢傷害,可能會引起後續手部活動的功能障礙。組織傷害之外 神經、傷口感染、肢體攣縮要注意不同的槍傷結果手術考量不同,林杏青醫師說,如低能量槍傷若沒有引起上臂骨折明顯位移,可能考慮較保守的治療;但若槍傷傷及肩關節關節面,則要考慮子彈中的重金屬(例如鉛)是否會滲入關節被吸收,必須要清除乾淨,並清理關節面的子彈碎片;如果肩關節極度粉碎,則可能要做人工關節置換。另外,槍傷之後也可能引起後續的傷口感染、神經傷害、臥床太久使軟組織內形成硬骨的異位性骨化、骨癒合失敗、因長期固定引起的肢體攣縮等併發症。粉碎性骨折恢復較慢 以全身活動量及心肺功能為主從國外的文獻經驗看來,上肢的槍傷骨癒合從一個半月到五個月都有,而下肢則是從二到十二個月,林杏青醫師分享,何時可以「承重訓練」因為牽涉到太多因素,很難有一致標準。如果只有單純肌肉傷害,恢復的速度必然比骨折更快,而單純的骨折則比粉碎性骨折或伴隨神經傷害更快;下肢骨折因為需要承重,恢復訓練上也需比上肢更謹慎。初期復建以控制組織水腫、恢復關節活動度避免孿縮、維持全身活動量和心肺功能為主,待受傷組織結構追蹤影像開始穩定,以逐漸承重的方式漸進,等到肌力、肌耐力慢慢建立之後,訓練敏捷及協調性,最後才能繼續訓練專項運動訓練表現。
-
2020-09-02 科別.骨科.復健
健康保衛站/關節唇破裂 微創手術復原快
許多人跌倒後髖部會隱隱作痛,有人不以為意、越來越痛,每次身體前彎例如要穿襪穿鞋或走樓梯上樓,髖部深層就痛,找骨科及復健科常被當作單純肌肉拉傷,一直治不好。奇美醫學中心骨科部運動醫學主治醫師林敬為指出,這有可能是髖關節關節唇破裂。林敬為表示,髖關節常因外傷、運動傷害以及關節先天結構異常,如股骨髖臼撞擊症候群等原因造成損傷而疼痛;其中關節唇破裂比率不低,文獻統計約22%,找專業運動醫學醫師診治,及早找出真正病因早治療,關節唇破裂以關節鏡手術修補關節唇效果好,配合復健治療,疼痛症狀多會消失,能盡快恢復健康。過去醫學對髖關節關節唇破裂理解不多,受傷機轉及相關症狀並不清楚,因此常被認為是肌腱炎等其他疾病。另因髖關節位於身體深層,過去要處理髖關節唇損傷,需大範圍關節切開手術才能處理,但是傷口大復原慢,併發症多,效果不佳。林敬為說,近來醫學進步,手術技巧提升、醫療儀器發展,髖關節內視鏡微創手術引進台灣,可藉2到4個約1公分小傷口,置入內視鏡手術器械,完成髖關節唇清創及修補的手術,大大減少髖關節附近組織傷害,因傷口小、復原快,病人滿意度高。再配合後續復健治療,病人可以早日回到過去的健康生活狀態。
-
2020-08-26 科別.骨科.復健
重訓越早做越好,延緩關節老化 骨科醫師教你「強化膝關節8運動」
預防膝關節疼痛的發生,平時應多強化膝蓋的肌力,維持膝蓋適當的活動度,尤其要常做強化膝關節運動,可減少膝蓋受傷。膝蓋的組成,除了骨頭、韌帶外,還有很重要的肌肉及肌腱,也就是因為肌肉的一拉一縮動作,人因此可以行走、跑、跳、彎、蹲。 只有富有彈性而強健的肌肉,才可以讓人的膝蓋不易拉傷或裂傷,同時保護骨骼,進而保護關節。膝蓋肌力訓練,強化肌肉力量「強化膝關節是避免膝關節提早老化最好的保健良方。」新光骨科運動醫學中心主任韓偉說,人在行走、跑、跳時,都會撞擊到軟骨,長期撞擊下軟骨會逐漸磨損。以走路為例,若膝蓋軟骨承受90%力量、肌肉10%力量,把膝蓋肌肉練壯一點,就可以減輕軟骨負擔、延緩軟骨退化,建議可多做膝蓋肌肉的重力訓練,以減少軟骨壓力、延長它的使用年限,膝蓋就不會太早罹患退化性關節炎。膝蓋的肌力訓練分為耐力和重力兩種,經過強化的耐力或重力訓練,可讓人在各種動作執行時,膝蓋有足夠的力量來承受。而有氧運動(如慢跑、游泳)就是一種肌耐力訓練,重量訓練即是重力訓練,都是保健膝蓋最好的運動。伸展運動是把肌肉拉鬆,讓肌肉可以拉長、更有彈性;重力訓練則能讓肌肉變粗、變大。韓偉指出,人的膝蓋之所以會受傷,就是沒有承受重力的肌肉,因此,加強膝蓋的重力訓練比伸展運動更為重要。如果把肌肉練粗、 練有力,就不容易受傷如拉傷、撕裂傷等,而強壯的肌肉就好似厚實的彈簧,可以保護骨骼及膝關節。重訓越早做越好,延緩關節老化持續的重訓越早做越好,韓偉表示,隨著年齡增長,膝關節遲早都會老化,骨質疏鬆就是骨頭的老化,肌肉萎縮則是肌肉的老化。事實上,人只要過了50歲,肌肉量每年會減少1%,到80歲時則已少了30%,如果50歲以後才做重訓的話,最多只能維持既有的肌肉量,肌肉卻不會變大。為防止膝關節受傷,最重要的是正確運動,但如果運動不當,症狀可能加重或持續。因此,所有運動應依以下原則進行:輕度伸展運動,適合在肌肉、肌腱熱敷後進行;做簡易的強化運動,要由最輕重量的負重物開始;做增進耐力運動,重量和頻率都要逐漸增加,如果在做運動時感覺到疼痛,就要立刻停止,受傷後,需要馬上進行短期的復原休息,減緩急性發炎的症狀。要強化膝關節,肌肉訓練一定要慢慢增加。韓偉指出,人的膝蓋大腿前後各有一 個肌肉,小腿後面有一個肌肉,所以,在伸展運動及重量訓練上,應該加強訓練大腿前面的股四頭肌、大腿後面的膕繩肌,以及訓練腳後跟與後小腿的肌肉,以提升肌肉關節組織整合性與力量,強化肌力,才可以吸收撞擊力、防止關節受傷。8大伸展運動+重量訓練,好膝力!想要膝關節健康,可以常做強化膝關節運動,包括伸展運動及重量訓練,韓偉推薦8個居家簡單隨時都可做的運動。文章出處/本文摘自《常春月刊》392期 資料及圖片提供/三采文化《跑、跳、走到100歲! 骨科名醫韓偉私房關節養護術》★本文經《常春月刊》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0-07-27 科別.骨科.復健
健保不核刪 電療熱敷大行其道
全國上百萬人頸痛背痛,其中八成五接受電療、熱療、牽引等物理治療,這在國外卻被認為「無效或僅能暫時緩解疼痛」,至於被證實有療效的徒手治療、運動治療等物理治療等少之又少,平均每一千名痠痛就醫人次中,只有二次曾經接受物理治療評估。醫師認為這與健保給付制度有關。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科主任、復健科醫師林頌凱表示,隨著人口老化,健保復健給付金額持續增加,一直是健保核刪重點目標,而熱敷等簡單治療是最不容易被刪項目。一名臨床物理治療師透露,做兩項熱敷、電療等簡單治療,請一名治療師就能同時服務七、八名患者,時間人力成本低,病人數量又多,又不易被核刪,醫院、醫師也樂得讓病人持續回診、做治療。美日澳等國治療痠痛以徒手治療和運動治療為主,但我國健保審核委員卻普遍認為,患者應是「夠嚴重的診斷」才需要徒手治療,因此,只要抽審抽到,通常就是核刪。台灣復健醫學會發言人、三軍總醫院復健醫學部主任陳良城說,一旦被核刪,還要「放大回推」,總申報點數可能被核減十萬點,所以醫療院所都很謹慎,有評估卻沒申報也是常有的事。長榮大學醫務管理學系副教授王劼表示,健保應給予實證支持的治療項目更多給付,而物理治療師提供居家訓練的衛教也應納入給付。對此,健保署醫務管理組組長李純馥表示,給付只要調整一點點,影響就很大,因此調整既有給付,也需要進行醫療科技評估。目前健保署在這方面的經費很少,需要再爭取預算,才能根據實證資料,重新檢討物理治療給付。
-
2020-07-27 科別.骨科.復健
痠痛復健 治標不治本
久坐不動,低頭緊盯螢幕,這使得台灣已成痠痛王國,平均每廿人就有一人背痛、頸痛。健保資料顯示,去年因肩頸背痠痛就醫人數高達一百○三點六萬人,一年就醫五百五十七點四萬人次,其中八成五接受傳統電療、熱療、牽引等物理治療,為此,健保就支付四十六點九億元。不過,國外相關醫學文獻證實,電療、熱療、牽引等物理治療,治療效果等於零、無效,或是僅能暫時緩解疼痛的項目,看診一次,可做六次復健,等於只是「做心酸的」,這也讓許多復健場所成中老年人社交場所。林先生就是典型「復健做心酸」個案,他在一年半前某次重訓後,下背不適,至地區醫院求診,X光檢查正常,又做了核磁共振,結果疑似椎間盤突出。為此,他每周回診做三次電療,熱敷、腰椎牽引、紅外線,三個月後,又至復健專科診所接著三個月電療,熱敷、腰椎牽引,治療半年期間,暫停所有運動,但背痛依舊。最後林先生求助醫學中心骨科,醫師建議開刀,他擔心後遺症,未簽下手術同意書,最後在朋友介紹下,至物理治療所自費做詳細評估,治療師認為,問題在於薦髂關節,徒手治療三次,症狀明顯改善,治療一年後恢復七、八成,可騎飛輪運動。想起前半年那段復健治療,不免懷疑走了冤枉路。長榮大學醫務管理學系副教授王劼去年九月在《物理治療》期刊發表兩篇研究,分析二○一一年健保資料,當時頸痛或背痛病人大都只接受簡單熱敷、電擊等物理治療,明顯與各國實證指引建議相抵觸。王劼表示,各國醫學會與政府單位歸納實證研究,制定頸痛和背痛物理治療臨床指引,大多建議,運用徒手治療或運動治療。至於牽引、熱療、電療等國內常見復健治療,則被認為證據不足、不建議做,僅有少數指引建議,可在急性期暫時緩解症狀,例如自行在家熱敷。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科主任、復健科醫師林頌凱表示,電熱療及牽引具有舒緩緊繃、減少疼痛、減少神經壓迫程度等效果,但舒緩之餘,無法治本和預防。「別以為復健儀器治療無害,有健保就不做白不做。」陽明大學物理治療暨輔助科技學系教授王子娟說,愈來愈多實證顯示,電療熱敷等被動儀器治療對病人可能有潛在危害,「保持適當活動」更重要。痠痛患者以為痛就是發炎,所以應該少動,透過儀器就能消炎,以致出現「恐懼迴避(fear avoidance)」惡性循環,愈不敢動,愈來愈沒力氣、功能愈來愈差,恢復進程延緩,醫療支出增加,許多患者因復健無效而被建議開刀。
-
2020-06-08 科別.骨科.復健
天天躺沙發 小心背痛直不起腰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名56歲婦人鮮少出門在家當「沙發馬鈴薯」,卻引發下背痛,痛到直不起腰。經就醫接受復健及藥物治療後背痛幾近痊癒,然而過沒幾天又痛起來,再度就醫。原來她仍持續長時間躺在沙發上,才導致背痛捲土重來。以症狀來分類,該名婦人罹患了「非特異性下背痛」,也就是沒有明確病理組織變化且找不出明確病因的下背痛,在門診中超過八成的患者是因下背痛而就診。常見下背痛發生原因,則是扭傷或拉傷所導致。發生下背痛的危險因子,包括個人與生活因素,例如年齡、肥胖、抽菸、坐式生活、腰椎相關肌群效率不佳、過度運動、情緒壓力等造成;另一個則是病理因素,例如失能、椎間盤退化、脊椎病變、韌帶肥大等引起。若確診為下背痛後,在急性期可以輔以儀器復健,使用電療、熱療,搭配藥物治療,以減輕背痛不適。等到疼痛漸減,便是運動處方介入的時候。近年美國運動醫學會(ACSM)提倡「運動即良藥」的觀念。針對下背痛的患者,建議的運動為疼痛受到控制時,先從事低強度的活動,再漸增強度做訓練,且以正常執行日常生活活動為目標,可選擇走路或游泳為運動項目,並根據適當的運動處方,做有氧及阻力運動。然而,在新冠肺炎的威脅下,許多民眾待在家中少動,若再加上危險因子,就有可能引發下背痛,此時,居家的背部運動便扮演重要的角色。由於腰椎和薦椎連接,薦椎和骨盆相連接,因此訓練要納入腰椎、骨盆附近的肌群。要改善下背痛,不妨可以做以下3種復健運動:撐體仰背–訓練背肌1.趴在地面上,雙手手肘彎曲放在胸旁。2.吸飽氣後,以嘴巴吐氣且同時撐起上半身,注意出力的肌肉專注在背肌上,而非手或肩膀,向上撐起至手肘微彎為終點,眼睛直視前方,維持2秒,再慢慢回原位。3.以10下一組,總共做3組。留意:過程中,腰部疼痛要停止動作。深蹲–訓練大腿前後側肌群及臀肌1.軀幹直立站立且脊椎維持在正中位,雙腳與肩同寬,膝蓋微彎,腳尖微朝外,雙手前舉與地面平行。2.髖膝開始彎曲,身體開始向下,整段過程維持吸氣,直至大腿平行地面為動作終點,維持2秒,再慢慢回到站立姿勢。3.以10下一組,總共做3組。捲腹運動–訓練腹肌1.平躺在地面,雙膝彎曲約90度,雙手抱胸,吸飽氣。2.捲起上半身且緩慢吐氣,注意出力的肌肉是腹肌,要專注在腹肌的縮短,並且不要讓頸部過度出力代償,直至腹肌有強烈收縮感為動作終點,維持2秒,再慢慢回到原位。3.以10下一組,總共做3組。
-
2020-06-05 科別.骨科.復健
肩關節習慣性脫臼 讓她成為中醫、復健科雙執照醫師
肩關節不斷脫臼是什麼滋味?北市超越復健診所副院長凃俐雯大學時熱愛球類運動,但受到運動傷害後,只要高舉右手,肩關節就可能脫臼。為了繼續打球,她鑽研運動訓練,訓練全身不同肌群訓練,不但有人中醫師及復健專科雙執照,最高興的是協助受傷患者繼續自己喜愛的運動,以下是她的分享: 我讀長庚大學中醫系時,打球是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我幾乎什麼球都打,球場的挑戰和樂趣,沒有其他事情可以取代。大五那年,我和隊友、老師們風塵僕僕赴外縣市參加大專盃比賽,當我在最愛的網球場上高舉球拍,準備來一記強勁銳利的發球時,右肩卻突如其來一陣可怕的劇痛。這是我的右肩關節第一次脫臼,肩關節凹一個洞,手臂好像失去支點,而且非常非常痛。我整個人嚇呆了,隊友和老師立刻衝上來,幫忙稍微將肩膀復位、扶我去場邊休息。我不願提早離開,用看的也想要把比賽看完,等到比賽結束,我才回長庚醫院看骨科。當時骨科醫師為我做了核磁共振檢查,發現關節有些受損,醫師說受損程度「介於可開刀和不開刀之間」。當時我想,畢竟自己不是職業運動員,怕開刀後反而關節沾粘,就選擇不動手術。漸漸的,肩膀不痛了,我就繼續回去打網球和排球。沒多久發生第二次脫臼,這次是在排球殺球時,和網球發球一樣,是右手臂高舉的動作。大五到大六這兩年打球期間,我的右肩關節就這麼一次又一次脫臼。次數多了,也沒那麼痛,甚至脫臼發生前,自己就可以準確預測,「又來了」。我太愛打網球,無法停止繼續練習,但關節愈來愈「鬆」,動作沒安全感和不穩定、每年都要脫臼個一兩次,實在不勝其擾。看了一陣子骨科,我改看復健科,醫師建議我做物理治療和運動訓練,強化肩關節穩定度。這一治療下去,竟點燃我對運動訓練的強烈興趣。我開始自己查資料、看書,根據知識去改變發球動作來避免脫臼,加強肩膀旋轉肌和背肌的力量和穩定度,愈研究愈覺得,實在是太有趣了。一開始每周抓兩天來做肩膀和背部的肌力訓練,愈練愈有興趣,我開始安排全身不同肌群訓練。大約過了半年,我可以明顯感覺動作控制改善,回去參加團體比賽也沒有問題。醫學系畢業選科時,我很明確地只考慮「中醫針灸傷科」或「復健科」,後來下定決心,成為兼有中醫師和復健專科雙執照的醫師,到現在我仍然打網球、健身、跑步、游泳,肩膀也沒有再脫臼。這段受傷復健的經驗,成為我日後幫助病人很重要的養分。因為我知道有很多熱愛運動的人,受傷之後雖然會害怕,但因為太愛運動、放不下,所以盡力想要克服、繼續運動。對於他們來說,非常關鍵的問題,就是希望醫師告訴自己「能不能運動?什麼時候可以做到什麼程度?」而站在醫師立場,建議病人最好不要動是最安全的。因為這段經驗,我知道只解釋病理診斷和預後,卻不能告知功能上的診斷和期望,令熱愛運動的人非常難過。所以我鼓勵患者抓個半年或更久一些的復健期,有耐心好好接受動作訓練、學習動作控制,復原之後,運動生命或許會更長久。我也會善用動作測試,幫助他們了解需要幫助的地方在哪裡、評估自己有無進步。坊間運動風氣興盛,有一種追求大重量、大肌肉的風氣,但如果只是練健康,肌肉並不需要練到那麼大,重量也不需要堆疊到那麼高。現在診間有很多不分年輕或年長者,都是健身後受傷來看診,他們前六周的訓練靠著神經肌肉的適應而做到了一定程度的重量,但六周後,肌肉還來不及長,重量又加上去,就出現了肌肉拉傷、椎間盤磨損、髖關節唇破裂等傷害。我現在去學校教課,都會跟學生說,當你們未來成為體適能教練,千萬不要叫學生去跟人家比重量,畢竟平衡的體適能包括肌力、肌耐力、柔軟度、心肺功能四大面向,缺一不可。如果只追求大肌群的肌力卻忽視深層核心力量,又不重視肌耐力、柔軟度和心肺功能,一定會出現運動傷害。●凃俐雯小檔案現職:超越復健診所 副院長年齡:42歲學歷:長庚中醫系,中西醫雙主修專長:運動醫學興趣:網球,跑步,游泳,羽球,健身經歷:台灣運動醫學專科醫師台北市立大學講師亞洲足球協會醫療官職棒中信兄弟隊醫療顧問台北達欣工程籃球隊隊醫華國三太子盃國際男子職業網球賽總大會醫師海碩盃WTA國際女子職業網球賽總大會醫師聯邦杯網球賽台灣代表隊隊醫力康復健科診所院長林口長庚醫院復健科總醫師林口長庚醫院針灸科住院醫師
-
2020-06-05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打球習慣性脫臼 復健才知肌力訓練
我讀長庚大學中醫系時,打球是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幾乎什麼球都打,球場的挑戰和樂趣,沒有其他事情可以取代。大五那年參加大專盃比賽,當我在最愛的網球場上高舉球拍,準備來一記強勁銳利的發球時,右肩卻突如其來一陣可怕的劇痛。怕關節沾黏 選擇不動手術這是我右肩關節第一次脫臼,肩關節凹一個洞,手臂好像失去支點,且非常痛。我整個人嚇呆了,隊友和老師立刻衝上來,稍微將肩膀復位,扶我去場邊休息。等到比賽結束,我才回長庚醫院看骨科。當時做了核磁共振檢查,發現關節有些受損,受損程度「介於可開刀和不開刀之間」。我怕開刀後反而關節沾黏,就選擇不動手術。漸漸地,肩膀不痛了,就繼續回到球場打網球、排球等球類。沒多久發生第二次脫臼,這次是排球殺球時,又是右手臂高舉的動作。大五到大六這兩年打球期間,我的右肩關節就這麼一次又一次脫臼,次數多了,也沒那麼痛,甚至脫臼發生前,自己就可以準確預測,「又來了」。每年脫臼一兩次 不勝其擾我太愛打網球,無法停止繼續練習,但關節愈來愈「鬆」,每年都要脫臼個一兩次,實在不勝其擾。看了一陣子骨科,我改看復健科,醫師建議做物理治療和運動訓練,強化肩關節穩定度。這一治療下去,竟點燃我對運動訓練的強烈興趣,開始查資料、看書,根據知識改變發球動作來避免脫臼,加強肩膀旋轉肌和背肌的力量與穩定度,愈研究愈覺得,實在是太有趣了。最初每周兩天做肩膀和背部的肌力訓練,愈練愈有興趣,我開始安排全身不同肌群訓練,半年後,明顯感覺動作控制改善了,回去參加團體比賽也沒有問題。復健經驗 成幫助病人養分醫學系畢業選科時,我很明確地只考慮「中醫針灸傷科」或「復健科」,後來下定決心,成為兼有中醫師和復健專科雙執照的醫師,到現在我仍然打網球、健身、跑步、游泳,肩膀沒有再脫臼。這段受傷復健的經驗,成為我日後幫助病人很重要的養分。因為很多熱愛運動的人,受傷之後雖然會害怕,但因為太愛運動、放不下,所以盡力想要克服、繼續運動。對於他們來說,非常關鍵的問題,就是希望醫師告訴自己「能不能運動?什麼時候可以做到什麼程度?」鼓勵患者 有耐心動作訓練我知道只解釋病理診斷和預後,卻不能告知功能上的診斷和期望,會令熱愛運動的人非常難過。所以,我鼓勵患者應有半年或更久的復健期,有耐心好好地接受動作訓練、學習動作控制,復原之後,運動生命或許會更長久。我也會善用動作測試,幫助他們了解需要幫助的地方在哪裡、評估自己有無進步。坊間運動風氣興盛,有人追求大重量、大肌肉,但如果只是練健康,肌肉並不需要練到那麼大,重量也不需要堆疊到那麼高。現在很多人都是因健身受傷來看診,他們前六周的訓練靠著神經肌肉的適應而做到了一定程度的重量,但六周後,肌肉還來不及長,重量又加上去,就出現了肌肉拉傷、椎間盤磨損、髖關節唇破裂等傷害。追求大肌群 出現運動傷害我現在去學校教課,都會跟學生說,你們未來成為體適能教練後,千萬不要叫學生去跟人家比重量,畢竟平衡的體適能包括肌力、肌耐力、柔軟度、心肺功能四大面向,缺一不可。如果只追求大肌群的肌力卻忽視深層核心力量,又不重視肌耐力、柔軟度和心肺功能,一定會出現運動傷害。凃俐雯小檔案現職:北市超越復健診所副院長學歷:長庚大學中醫系中西醫雙主修專長:運動醫學興趣:網球、跑步、游泳、羽球、健身經歷:台灣運動醫學專科醫師台北市立大學講師亞洲足球協會醫療官職棒中信兄弟隊醫療顧問台北達欣工程籃球隊隊醫華國三太子盃國際男子職業網球賽總大會醫師海碩盃WTA國際女子職業網球賽總大會醫師聯邦杯網球賽台灣代表隊隊醫力康復健科診所院長林口長庚醫院復健科總醫師林口長庚醫院針灸科住院醫師
-
2020-05-18 橘世代.健康橘
跑步到底傷不傷膝蓋?可以靠保健食品改善嗎?
有人過60歲以後為自己寫下世界6大馬拉松完賽紀錄,一些路跑社團60多歲的會員全馬可以跑出4小時上下,甚至3小時半大有人在,讓比他們年輕10多歲,已經出現膝蓋關節炎症狀,力不從心的會員羨慕,希望藉重保健食品找回雄風。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中心醫師吳易澄指出,跑步是不是傷膝蓋一直都有兩派爭論,一派認為跑步會造成膝蓋磨損和傷害,加速膝蓋退化;另一派認為跑步對膝蓋周邊的肌肉有強化、整體保護的效果,國內外這方面研究越來越多,而且偏向適當的路跑訓練不會造成膝蓋退化,且能延緩退化的時間。醫師表示,其實如果能先做好體重控制和搭配適度的運動,不會影響下肢關節炎患者從事路跑運動,如果有過重又疼痛的人,可以考慮先選擇其他適合的運動,同時減重、控制飲食,如果體重和關節炎都得到良好的控制,即使很多中度到高強度的運動,都是未來可以選擇的。吳易澄醫師表示,市面退化性關節炎保健食品種類多,簡單分可以從關節成分補充、抑制發炎兩大類區分,第一大類補充關節成分的保健食品比較熟知的是軟骨基質和關節液的主要成分之一葡萄糖胺。早期的研究認為葡萄糖胺可以改善退化性關節炎疼痛,不過最近這幾年呈現兩派說法,門診也顯示有些人服用後有效,有些就不顯著。美國骨科醫學會認為葡萄糖胺效果不明顯,關節炎患者不需花錢服用,可是歐洲的相關學會認為,硫酸鹽類的葡萄糖胺還是有效果,可以減少疼痛和改善功能。目前醫療專家的共識認為症狀輕微,可以考慮服用三至六個月葡萄糖胺,看是否有改善,如果是中、重度關節炎就比較不建議對這類保健食品期待太高另一大類是維他命E、植物固醇、薑黃素的保健食品,吳易澄強調,無論哪一種保健食品都不應該取代原本的治療方式,因為吃了再多保健食品卻沒有適當的治療、運動、體重控制,都無法減緩退化性關節炎的症狀進展。【健康精選延伸閱讀↘↘↘】。「步伐跨對方法」500步,換來3000步的健康。疫情後的我們,是否能具備當初的心肺能力?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5-02 養生.運動天地
高血壓、糖尿病…媽媽有疾 運動要特別注意!
●大噸位媽媽 先改變飲食 再搭配運動瘦身「羅馬不是一天造成,體重也不是一天生成。」衛福部桃園醫院復健部主任李偉強說,隨著年齡,新陳代謝變慢,大噸位媽媽身材走樣。建議選擇自己喜歡的有氧運動,每周三次、每次30分鐘,心跳每分鐘130下,快走、爬樓梯,是不錯的運動。面對不容易自律的天性,可以請健身教練陪著運動。有慢性病者,建議到有附設健身中心的醫院,接受客制化的燃脂健身課程。李偉中提醒大噸位媽媽,不要當家裡的剩菜剩飯「終結者」,減少甜食,特別提防手搖杯,只要一杯,所含的熱量可能相當於一餐的量。運動後藉由深綠青菜及各種顏色的蔬果,雞蛋、優酪乳等優質蛋白質增加飽足感,取代過多的澱粉攝取。●關節炎媽媽 腫脹疼痛時 至少休息一到兩周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中心醫師吳易澄表示,膝蓋或下肢關節的壓力,在躺下時趨近於零,站起來走路時是體重的1到2倍,上下坡是3到4倍,跑步是4倍以上。隨著運動強度增加,關節負擔的壓力也會增加。體重和退化性關節炎有很大的關係,建議身體質量指數(BMI)超過25的時候要減重,可以搭配飲食和適合的運動。體重較重又有關節炎的媽媽運動時,如果發生腫脹、疼痛,要適度休息一到兩周,並避免會造成疼痛的動作,一到兩周後如果症狀未改善、甚至更嚴重,就要尋求專業醫師的建議。關節發炎時運動,可能讓疼痛更嚴重,伴隨膝蓋積水和韌帶發炎、慢性關節病變等問題,使退化性關節炎更嚴重。如果本來就少運動,或年紀較大肌力不足,或有結構方面的問題,如骨盆前傾,長期下來會造成下背痛和其他部位疼痛,都可以請醫師評估如何改善。●中風過的媽媽 運動復健 先請醫師專業評估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黃玉晴指出,大家都知道運動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加肌肉關節骨骼強度、促進腦內啡分泌等好處。但對中風患者來說,因為不同障礙類型及程度,往往讓簡單的運動變困難。尤其肢體運動功能缺損的病人,更容易因缺乏中風後的運動復健,衍生關節硬化及肌肉萎縮,所以中風過的病人,除了吃藥及控制中風危險因子,運動的處方很重要。一般而言,中風後的復健型態,隨病患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而有不同。在急性期住院期間,運動目標會訂在預防失能、促進肢體的知覺、動作的平衡及協調性,運動處方會以維持重複性的肢體動作,及提升休息時的心跳率為主。●高血壓媽媽 服用藥物 留意熱衰歇、血壓驟降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中心醫師周佳儀強調,高血壓媽媽首先要注意有沒有心臟、中風病史,有的話建議先諮詢專業醫師。如果只是一般高壓血問題,當收縮壓大於200、舒張壓大於100時,建議先別運動。而在血壓正常的情況下,依然要注意運動中,收縮壓和舒張壓要在220、105以下。如果有使用乙型交感神經受體阻斷劑(β-Blocker) 、利尿劑等藥物,會影響體溫調節,特別注意在較熱的環境運動時,容易造成熱衰歇,要注意通風和水分攝取,熱瑜伽就屬這類運動。另外,如果媽媽有服用甲型熱離子交感神受體阻斷劑(α Blocker)、鈣離子阻斷劑(CCB)等心血擴張藥物,運動時可能發生血壓突然下降的問題,嚴重可能昏倒,要格外注意。●糖尿病媽媽 避開藥效尖峰期 留意低血糖症狀周佳儀表示,糖尿病媽媽運動時,要注意能量消耗多,可能出現低血糖症狀。像運動中突然全身顫抖、走路不穩、不正常發汗、冒冷汗、焦慮、手指麻、視覺糢糊、思緒鈍,可能都是低血糖症狀,要立刻停止運動,補充糖分。糖尿病患者有定時服藥時間,要知道藥物最尖峰的時效,因為那時候血糖最低,要避免運動。如果真要做長時間、長距離的運動像馬拉松,一定要有人陪伴,以防出現低血糖。另外,糖尿病患者身體水分代謝比較快,要注意補充水分。如果已經有視網膜病變、剝離,建議避免高強度運動,例如羽毛球等急煞、跳躍多的運動,會增加危害健康風險。
-
2020-03-1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運動反而降低身體免疫力?林頌凱醫師揭關鍵真相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繼戈貝爾、米契爾等兩名爵士球員,活塞中鋒伍德也也確診感染COVID-19(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成為第3名染病的NBA球員,許多人質疑,籃球選手天天運動,身體好得很,免疫力應該也優於一般人,怎麼還會染病?「過度運動,反而降低免疫力。」聯新運動醫學中心主任林頌凱說,激烈運動後,腎上線皮質醇分泌過高,導致身體內分泌的調節混亂,同時降低免疫力,分泌時間持續越長,免疫力降得越多。許多運動醫學研究都證實了這個論點,1990年,美國加州洛馬林達大學公共衛生學院1項研究分析參加普通馬拉松(42.2 km)或是超級馬拉松(90 km)的選手,1,828人在參賽前,沒有呼吸道感染症狀;比賽之後,236人於1週內出現呼吸道感染。研究發現,運動時間、運動強度跟呼吸道感染機率有其關連性,在沒有運動的狀況下,呼吸道感染機率為平均值;而輕度運動到中度運動時,感染機率下降;如果為劇烈運動,感染風險反而會大幅提升。後續研究發現,劇烈運動之後,負責抵抗外來感染的T細胞和NK細胞功能明顯下降。研判劇烈運動時,身體分泌大量的「壓力荷爾蒙」,腎上腺素發揮作用,讓免疫力短暫上升、完成運動;不過,腎上腺也會分泌壓力荷爾蒙皮質醇,以便快速產生能量,皮質醇就會讓免疫力下降。如何感受到過度運動呢?林頌凱指出,如果運動時,又累、又喘,體能下降,表現不如平常,就表示運動過量,必須調整運動時間及項目,以免適得其反。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林頌凱建議,運動時,最好不要在密閉空間,少去健身房,建議在學校操場、運動公園等空曠環境,多喝水,隨身攜帶毛巾,用來擦汗,不要用手觸摸口眼鼻等部位。(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平衡免疫力比強化更重要! 從8個平時就能做到的習慣養成 別被免疫力拖垮! 捍衛健康三餐「主食」你吃對了嗎?
-
2020-03-0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提升對抗新冠肺炎免疫力 復健科醫師教3種運動在家做
新冠肺炎疫情升溫,衛福部嘉義縣朴子醫院復健科羅嘉元醫師提醒民眾,預防感染除養成勤洗手,戴口罩習慣,少觸摸眼口鼻,增加抵抗力要有均衡飲食、充足的睡眠,以及適當運動,許多民眾怕 出門群聚感染,他提供三種在家也能夠做的運動。羅嘉元指出,近年越來越多研究指,有規律的中等強度運動可提高人體免疫力,避免傳染性疾病感染,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會 (ACSM)指引,對一般族群運動建議,包括藉有氧運動促進心肺能力。包括:健走、慢跑、騎單車、舞蹈及游泳等;抗阻力運動可以增加肌力,包括:重訓、深蹲、卷腹、腿推舉等;柔軟度運動以伸展運動為主來增加關節的活動度。羅嘉元提供三種在家也能夠做的運動,提升免疫力:「手腳交叉運動」,在安全空間,呈站姿,雙上臂前舉至水平做反覆交叉運動,同時雙腿做來回前後交叉運動,慢慢提高速度至可以說話但有點喘強度,即為中等強度運動。「深蹲運動」:呈站姿,雙手自然下垂,慢慢彎曲膝蓋蹲下至手指快碰觸地面時再慢慢站起,接著慢慢打開雙臂直到雙手在頭頂上方互相碰觸後再慢慢放下,重複數次。「貓式伸展」:呈跪姿,雙手張開與肩同寬,手掌置於肩膀正下方,腹部稍微用力收縮並向前慢慢伸展背部肌肉,使下巴及胸口盡可能靠近地面,臀部盡可能翹起,持續約30秒,重複數次。羅嘉元提醒運動時要注意運動場所是否通風,盡量避免在人多且空氣不流通地方運動,運動流汗時,務必使用乾淨毛巾擦汗,取代用手擦汗;運動出汗後也要做好保暖,留意水分的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