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1 科別.泌尿腎臟
搜尋
輸尿管結石
共找到
38
筆 文章
-
-
2020-07-17 科別.骨科.復健
腰酸背痛都找不出原因,那得先掛這一科
可別再以為只有骨鬆才會引起腰酸背痛,平時姿勢不良、久坐不動、骨盆發炎、腎結石、椎間盤突出等,都是引發腰酸背痛的原因之一。曉鈴是一名朝9晚5的公務人員,平常上班總是待在電腦桌前辦公,某日發現腰部莫名的酸痛,她聽聞腰酸背痛可能是因為骨質疏鬆引起的,便補充鈣質,但3個月之後,腰酸的情況仍然存在。求助家醫科醫師後,才得知原來是因為長期久坐不動,導致脊椎附近的核心肌群無力,無法提供有效的支持力,依照醫師建議加強訓練腰部的核心肌群,目前腰酸情況已經大幅改善。根據統計指出,80%的人一生中至少會有一次嚴重的腰酸背痛經驗,到底自己的腰酸背痛原因為何,國泰綜合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葉姿辰表示,造成腰酸背痛原因非常多元,其中70~80%的腰痛與脊椎脫離不了關係,諸如運動拉傷、脊椎附近肌肉支持力不夠、椎間盤突出、僵直性脊椎炎、骨質疏鬆、骨盆發炎、腎結石,甚至癌症轉移等,都可能造成程度不等的腰酸背痛。 釐清病因,看對科別以下是腰酸背痛的常見原因,根據痛楚位置與程度,以釐清下背痛的原因,看對科別: ●腰椎退化性關節炎較常見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族群,症狀通常是清晨起床時腰背部酸痛僵硬,起床活動後症狀可以緩解,原因在於椎間盤的老化,同時刺激脊椎負荷而產生骨刺;脊椎關節週圍的韌帶也可能因長期關節炎纖維化,而壓迫到週圍神經,造成坐骨神經痛,疼痛位置多從腰背開始,甚至可能延伸到下肢,引起下肢麻木、酸痛感。就醫科別→骨科、神經外科、復健科 ●缺乏運動,脊椎支持力不夠特別容易發生在缺乏運動的族群上,尤其是久坐辦公室的上班族,因長時間的坐姿,上半身從肩膀、胸椎到腰椎,都是呈現前傾彎曲的動作,造成腰椎較大的壓力;若再加上缺乏運動,腰背核心肌肉群虛弱無力,無法撐起下背部,因而時常有背部緊繃、腰酸的困擾。就醫科別→骨科、復健科 ●運動傷害引起肌肉發炎肌肉拉傷是造成年輕人下背痛的主因之一,好發於運動者以及需負重職業的人居多。由於運動不當、工作需要搬運重物等,造成脊椎週圍的韌帶與肌肉負荷過大,引起急性的扭挫傷;或是長時間、重複性的工作,導致肌肉、韌帶慢性疲勞損傷,誘發脊椎週圍肌肉痙攣。就醫科別→骨科、復健科 ●椎間盤突出「啊!好像閃到腰了!」要小心,閃到腰很有可能就是椎間盤突出的主要元兇。在下背痛的患者中,椎間盤突出占很大的比例,造成的原因多半是長時間的姿勢不良、彎腰久坐或搬重物所引起,導致椎間盤無法承受過大壓力,而向外擠壓突出,嚴重可能壓迫到神經,造成坐骨神經痛或是下肢酸痛麻痺。就醫科別→骨科、神經外科、復健科 ●骨質疏鬆骨質疏鬆造成的壓迫性骨折,是停經後女性發生下背痛的主要原因,因為停經後女性荷爾蒙會減少,進而影響骨質快速流失。而骨質疏鬆引起的壓迫性骨折,通常發生在腰薦椎或是股骨兩側,形成對稱性的劇痛。若是沒有適當治療,常會形成慢性背部疼痛、駝背,甚至喪失行動能力,嚴重的話,還可能因長期臥床引起併發症而死亡。就醫科別→骨科、婦產科 ●輸尿管結石或腎結石比較容易發生在男性身上,當輸尿管結石或腎結石時,腹股溝疼痛會慢慢轉移到背部,這種痛不像是一般的下背酸痛,而是會一陣陣類似痙攣的痛,同時也會合併產生頻尿、血尿的情況,建議進一步到泌尿科做檢查。就醫科別→泌尿科 ●女性骨盆腔發炎女性骨盆腔發炎是指內生殖器官(子宮卵巢)及週圍的結締組織、骨盆腔腹膜發生發炎時的統稱。常見於有頻繁性生活的女性,初期的疼痛位置在下腹部,會隱隱作痛,有點類似月經來的壓迫痛,同時會合併有分泌物的產生,嚴重的話,疼痛會蔓延到背後,引起下背痛,建議到婦產科治療。就醫科別→婦產科 ●僵直性脊椎炎主要發生在40歲以下的男性,常見症狀是早上起床會覺得僵硬,活動一下會獲得舒緩。目前推測病因與免疫系統及感染有關,導致自體免疫系統的攻擊,讓脊椎週圍軟組織鈣化、骨質增生,引起下背疼痛,目前治療方式是使用生物製劑抑制發炎。就醫科別→風濕免疫科 醫師評估後,對症治療一旦發生下背痛的時候,建議先到醫院檢查請醫師評估,才可對症下藥,以免錯過黃金治療期。如果是因為外力、姿勢或運動所造成的下背痛,目前主要的治療方式如下:藥物治療:包含消炎藥、止痛藥、肌肉鬆弛劑等,對於鎮痛、鬆弛肌肉的功效良好。物理治療:比如按摩、熱敷、超音波、電療、腰部牽引等,讓受到壓迫的脊椎回歸到正常的位置,主要由復健科執行。注射治療:當藥物治療及物理治療都沒有辦法緩解症狀時,就建議使用注射治療。舉例來說,若是坐骨神經痛,醫師會在X光的幫助下,以一根長長的針,由患處注入適量的麻醉藥及消炎類固醇,發揮麻痺神經和抑制發炎的作用,7成以上的患者可延續數月有效。外科手術:當保守治療無效時(超過3個月),又診斷出病因,醫師則會建議考慮外科手術,將受損的椎間盤、脊椎等組織,依病因的不同開刀治療。 下背痛的預防葉姿辰說明,下背痛其實要預防勝於治療的,比如平常要有良好的姿勢、減少背負重物、不讓腰椎週圍背負過多壓力和養成運動習慣等,都可以避免下背痛的產生,若想要預防下背痛問題,請跟著做。 避免久坐:因為坐姿會使得脊椎承受比站立更大的壓力,建議坐1小時就應起身活動筋骨;若需久坐時,也建議以背墊支撐下背部,且坐姿要端正,不要彎腰駝背。 避免搬重物:搬重物會造成脊椎過大壓力,若因工作需要,建議舉物時應保持背部的挺直,物品盡量靠近身體,兩腿用力站直,分散重物的重量,因為彎腰提重物是腰部最吃力的動作,應盡量避免。 避免急速旋轉:當腰部肌肉支持性不夠時,若急速轉腰、彎腰、身體過度後仰等動作,都會造成腰部的傷害。 訓練腰部肌肉:當脊椎附近的核心肌肉群虛弱無力時,則無法提供脊椎有效的支持力。適當的運動可以改善及預防下背痛的症狀,建議平時應多做腰部運動,強健腰部核心肌肉,可擁有最天然的「護腰」。 避免長時間低頭:長時間低頭會造成頸椎的壓力,久而久之容易引起下背痛。補充維生素D及鈣質:若是因為骨鬆引起壓迫性骨折,除了適當運動外,建議可補充維生素D、鈣質,如:小魚干、蝦米、豆製品等,以預防女性荷爾蒙的流失。 TIPS:找不出原因的腰背痛,先掛家醫科像是癌細胞轉移、脊椎側彎,甚至是情緒問題、睡眠障礙等,都有可能引起下背痛的狀況。若原因不清,建議先至家醫科就診,找出病症再對症下藥。 【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385期】延伸閱讀: 久坐腰痠背痛靠腰墊撐? 3減痛重點一項都不能漏下背痛與脊椎有關! 7種疾病都可能出現腰痠背痛
-
2020-07-02 科別.泌尿腎臟
少喝水腎結石發作 新式軟式輸尿管鏡手術清石更仔細
67歲蔡姓男子多年一直有腎結石問題,多次到醫院施行體外震波碎石,效果不佳,最近因腹部劇痛急診,才發現腎結石長滿3公分,占據3分之1腎臟,經嘉義長庚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黃國財評估,建議接受新式軟式輸尿管鏡,搭配特殊吸石清導管技術及高能量雷射手術治療,術後隔天出院,一周後回診,腎功能回復正常,解決困擾多年腎結石問題。黃國財說,蔡姓患者因為輸尿管結石塞住,輸尿管更造成急性的腎臟損傷,腎結石多半無特別感覺,除非掉落輸尿管,才會產生疼痛,因此多數人不引以為意,也難以警覺到腎結石可能演變成「鹿角狀」結石,造成腎衰竭及反覆泌尿道感染的風險。過去針對鹿角結石,僅能採用經皮穿腎臟造廔取石手術,但術後有傷口且出血量大,術後仍有機會感染。軟式輸尿管鏡手術雖無傷口,卻也有一定機會術後感染,若能搭配特殊吸石清導管,降低手術時腎臟腔內壓力,能有效降低術後敗血症的機會。黃醫師指出,軟式輸尿管鏡有點類似胃鏡大腸鏡,只是更加精細,可提供清晰影像及270度隨意轉彎,再搭配高能量雷射,甚至能清除過去經皮穿腎取石術所無法清乾淨的石頭。他曾遇到過去體外震波一直無法解決的腎結石,經內視鏡才發現是腎結石大部分被腎臟包覆,術中經由雷射腎盂切開術,再經由雷射碎石,也能完全清除乾淨。結石成分多為草酸鈣及磷酸鈣,有結石體質的病人5年復發率約50%,黃國財醒民眾,須經飲食控制,減少大魚大肉,避免太鹹飲食,多攝取檸檬及柑橘類水果,每天保持飲水量至少2000CC,尤其正值夏季高溫,流汗量大幅增加,水分攝取更重要,更重要的是須定期回診追蹤,避免結石造成日後腎臟功能受損。
-
2020-06-27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肝不會喊疼 平時多留心
許金川(臺大醫學院名譽教授、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護士急急走進病房。「衣服拉起來,看看傷口!」病患乖乖的把衣服往上拉,露出肚皮。護士:「怎麼看不到傷口?」病人:「因為還沒開刀啊!」護士:「那你為什麼把衣服拉開?」病人:「因為配合妳命令演出啊!」護士氣沖沖的走出病房。對疾病的診斷而言,當然愈早診斷愈好,例如右下腹痛可能是腸胃炎,可能是輸尿管結石,可能是右下腹長了東西,也可能是盲腸炎發作的前驅。如果遲疑不做診斷,等到症狀明朗才處理,盲腸炎可能破了會變成腹膜炎;但如果只是腸胃炎卻當成盲腸炎而開下去,可能就白開了,因此,醫療診斷的及時處理,非常重要。但有些疾病在初期、中期都沒症狀,例如肝臟內部沒有痛覺神經,因此肝臟長了腫瘤,初期、中期都沒有什麼感覺的,等到有感覺,例如疼痛發生了或黃疸發生了,通常肝癌都很大了。因此,身體有症狀,一定要好好拿捏,了解背後意義,但如果沒有症狀,也不代表身體沒有問題存在,因此,人要與肉身長期和平共存,一定要保有正確的醫療知識,才能保有彩色的人生。●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好心肝會刊89期已出,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0-06-21 科別.泌尿腎臟
尿路結石治療 4大醫療院所
林口長庚醫院非不得已才動刀 震波碎石門診搞定健保資料顯示,泌尿道結石門診件數前20名醫療院所,林口長庚排名第一。林口長庚醫院泌尿科主任、台灣泌尿科醫學會常務理事謝明里表示,林口長庚的病患來源多是自行就醫、轉診次之,多數可採取保守療法,或門診震波碎石手術處理,所以門診量高,但手術量沒有非常高。加上患者遵從性高,治療後三個月到半年回診追蹤,也讓門診量相對高。謝明里表示,林口長庚醫師與設備陣容完整,大多數泌尿道結石患者初期僅需給予水分,小結石就能自行排出。尿酸過高患者,則採取藥物治療。保守性療法不適用時,採進階治療,腎結石小於2公分、輸尿管結石小於1公分,可使用體外震波碎石術,此為門診手術,無須住院。若腎結石大於2公分、輸尿管結石大於1公分,使用體外震波碎石術成功率低於五成,建議改採內視鏡手術。以輸尿管結石來說,可採輸尿管鏡手術,從膀胱經輸尿管,抵達結石處,以雷射擊碎結石。此外,體外震波碎石術失敗者、結石大於1公分且X光片不顯像,如尿酸結石者也適用。臨床最怕遇到鹿角結石患者,通常需採取經皮腎臟取石術,若還是無法處理,才會採取傳統開腹手術。通常結石患者治療後,五年內至少有半數可能復發,再度手術機率高,林口長庚近期發展軟式腎臟鏡,增加以內視鏡抵達結石的機會,避免開腹。亞東醫院抽菸、肥胖患者多 再忙都要起身排尿為何亞東醫院在收治泌尿道結石患者及手術數量能位居全國第二名、醫學中心第一?該院泌尿外科主任鍾旭東解釋,應與醫院位置有關,地處新北市板橋,鄰近土城、樹林,上班族及勞工族群眾多,這些都是潛在高風險族群,天熱時汗多、少喝水,就容易罹病。此外,亞東醫院泌尿科醫師眾多,處理泌尿道結石經驗豐富,醫療團隊想辦法節省診治流程,讓患者在最短時間緩解疼痛。鍾旭東觀察門診患者發現,泌尿道結石患者以男性居多,其中抽菸比率特別高,且大部分病友體型較為肥胖,容易合併代謝疾病,以致身體新陳代謝速度較慢,一旦腎臟排出雜質的速度比尿液生成還要快,堆積雜質,就會變成小結石。執醫十幾年,鍾旭東表示,光從病人神情就可以感受結石之苦。因自己體型胖胖,看診時久坐少動,也屬於泌尿道結石高風險族群,擔心有天也會嘗到苦頭,不敢大意。為此,鍾旭東要求自己,即使再忙,每三個小時都要起身尿一次。另在診間準備一壺茶,利用空檔多喝水。假日多跑步,如果真有小結石,也可順利排出體外。在飲食上則力求清淡,不可過鹹、過油,也少碰高膽固醇,盡量避免食用高普林食物,以及豆乾、豆腐等豆類加工品,吃火鍋時,絕對不喝湯底。新店耕莘醫院結石疼痛是好事 提醒盡速就醫處理「夏天是泌尿道結石好發季節。」新店耕莘泌尿外科主任廖俊厚指出,泌尿道結石復發機率相當高,只要有過痛徹心扉的感受,都不想再來一次。至於該醫院為何能夠吸引眾多患者就醫及手術?廖俊厚謙虛地說,應該是做出口碑。不過,就醫師立場來看,患者有多痛並不是診治重點,重點在於阻塞位置,以及是否能順利排除。如果結石卡在輸尿管,患者可能痛到打滾,無法排尿,但這問題還比較好解決;如果結石卡在腎臟,大部分患者只覺腰痠,身體略微發燒,因為痛感低,容易被忽略,一旦結石卡住時間過久,可能影響腎臟功能,出現棘手且不可逆的後遺症。從這個角度來看,泌尿道結石患者還是痛一點較好,因為疼痛會提醒趕緊就醫。反之腎結石拖久,腎臟功能受損,可能危及一輩子健康。廖俊厚說,「多喝水是最重要的預防之道。」維持尿尿頻率,結石的機率相對低很多。最怕的是,宅男宅女或緊盯電腦的上班族,因長時間坐著,少動、少喝水,幾乎不太上廁所,如果又常吃容易引發結石的食物,當然就是高風險族群。此外,泌尿道結石也與體質有關,很容易復發,建議定期回診,除了多喝水、注意飲食習慣之外,還應多運動,即使有小顆結石,也可能自行排出體外。台北書田診所結石引發尿路感染 男多尿道炎、女多膀胱炎依據健保署108年泌尿道結石門診件數統計,在診所治療者,台北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門診患者最多,108年有7402件;而在手術治療上,書田也有85件,包含膀胱鏡取石術的36件、輸尿管鏡取石術及碎石的49件,皆為基層診所第一,遙遙領先其他診所。對此,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院長、泌尿科主治醫師蔡培斌表示,書田診所從27年前創立時,就是以泌尿專科開始,泌尿科除了管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的病痛外,也管男性生殖系統的疾病。此外,腎上腺及後腹腔發生腫瘤,也屬於泌尿科的範疇。除了內視鏡、雷射碎石等設備完善,蔡培斌說,目前專任加特約醫師共20位,不輸地區醫院泌尿科醫師規模,可能也是患者信任書田的主因。蔡培斌表示,結石容易引起尿路感染,男女尿路感染好發症狀不同,男性為尿道炎、攝護腺發炎等,女性則較常見膀胱炎。他說,要解決結石疼痛,一般以補充水分,給予止痛劑、化石藥物等為主,並配合觀察治療。但要根本解決,還是得將結石取出或擊碎後讓其自行排出。書田因設備完善,體外震波碎石在門診就可處理,一般來說不需住院;若結石太大,則可以內視鏡碎石處理,多數患者只需觀察住院1至2天即可出院,相當方便,相信也是讓患者信賴、治療人數多的主因。
-
2020-06-21 科別.泌尿腎臟
發現結石怎麼辦?該選哪種手術處理?泌尿科醫師解析
泌尿道結石可能發生在腎臟、輸尿管、膀胱,依據結石的大小、所在位置的不同,處理的方式也各異。在台灣做最多的是就是體外震波碎石術,台大醫院泌尿部主任張宏江表示,因為這個方式最不痛、不用麻醉、半小時打完石頭就可以正常上班生活,所以民眾接受度最高。體外震波碎石術●限兩公分以下結石●做完可以馬上上班張宏江表示,體外震波碎石術用於第一線治療是有健保給付的,目前規定是兩公分以下的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若確定阻塞,都可以用。兩公分以下的結石,體外震波通常都可以擊碎,效果很好。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殷約翰表示,體外震波碎石術需要兩台儀器,一台X光機定位,將結石的位置固定在另一台震波儀反射鏡的焦距上,反射鏡把正負電極接觸時產生能量集中起來之後,從體外穿過病人皮膚、肌肉,直到將結石打碎。張宏江表示,體外震波碎石術只要差不多半小時,做完可以接著上班、正常生活,術後服用有助加速排出石頭的輸尿管放鬆劑、觀察血尿情形,並於一周後回診確認還有沒有殘餘的石頭。因為有的結石鬆軟,有的較硬,但也要震波打下去,才知道石頭硬度如何,如果一次打不碎,可以再打第二次。殷約翰表示,石頭打碎之後,大約八成人都能順利解尿出來,少數不順利的情況可能是解尿會痛、有血尿、發燒,或還有石頭解不出來,可用輸尿管鏡夾出來。●誰不適合?雖然體外震波碎石術好處很多,但不見得每個人都適合。殷約翰表示,大於兩公分的結石不容易打碎;有吃抗凝血劑、體質容易出血,會擔心震波造成出血;輸尿管結構先天異常等情況,打碎了石頭還是很容易卡住;輸尿管有發炎或水腫,結石會黏在管壁上面,打碎也排不出來。上述這些情況就不適合用體外震波碎石。另外,極度肥胖者脂肪層太厚,會影響能量穿透,懷孕婦女不能用X光定位,也不適用體外震波碎石。輸尿管鏡碎石及取石術●需全身或半身麻醉●術後有暫時性血尿殷約翰表示,用輸尿管鏡碎石和取石,需要全身或半身麻醉,所以通常病人要住院一天、術前禁食。輸尿管鏡是經由尿道、膀胱,到輸尿管中,透過雷射或氣壓的方式碎石再取出,沒有傷口也不會傷害組織。但如果石頭多或硬,阻塞了輸尿管,術後也需要一些時間消腫,有時候也需要放置引流管,術後三到五天內可能有暫時性的血尿。如果有攝護腺肥大,導致輸尿管管徑被壓縮者,內視鏡的管子會過不去,必須先解決攝護腺的問題再來做。張宏江表示,輸尿管鏡手術時間要看石頭大小、輸尿管管徑是否容易進去而定,如果輸尿管有扭曲或阻塞,就會比較久。通常0.5公分的石頭可以在30分鐘內做完;石頭較大者,兩小時內也要做完。張宏江表示,結石手術通常以兩小時為限,不希望花太久時間,因為輸尿管和結石都帶有細菌,手術過程中要一直用很大量的水沖洗,如果細菌隨著水跑到體內,很容易造成感染或敗血症,因此手術時間不宜太久。經皮腎造廔取石術●侵入性高、風險高至於腎臟結石,張宏江表示,因為不會痛,很容易長到兩公分以上,造成反覆腎炎或影響腎功能,才會發現。健保給付經皮腎造廔取石手術,要全身麻醉,因為侵入性較高,有出血、氣胸等風險,中型醫院以上比較會做。軟式輸尿管鏡●須自費約十萬元現在有軟式輸尿管鏡的新技術處理腎臟結石,因為管子前端能彎曲,搭配高能量雷射,可以擊碎腎臟不同角落的石頭。這個技術在台灣已經頗為普遍,但尚須自費,單次用的軟管要價十萬元左右,目前正在申請健保給付,結果還沒有定論。膀胱鏡取石術●類似輸尿管取石,技術更簡單如果結石在膀胱,狀況最單純。殷約翰表示,膀胱結石通常都是從腎臟掉出來,或是因為攝護腺肥大導致解尿解不乾淨,久了就會有膀胱結石。膀胱鏡取石的原理與輸尿管鏡相同,但是技術上比輸尿管鏡更簡單,因為膀胱內部空間大,可以很快找到石頭並且擊碎、取出。
-
2020-06-21 科別.泌尿腎臟
健身者吃高蛋白是結石高危險族群?醫師建議這麼做
泌尿道結石(尿路結石)是泌尿系統常見的疾病,腎臟製造尿液後,經由輸尿管到膀胱儲存,等到一定容量時再由尿道排空。由於腎臟具過濾血液中雜質、自動調節水量的功能,因此當水分不足,尿液中的結晶體濃縮、沉澱,便從腎臟的腎盞位置形成結石,隨著泌尿道到不同部位。因此不論腎結石或輸尿管結石,統稱為泌尿道結石。家族有病史 罹病機率高台北榮總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林志杰表示,當結石出現在腎臟,稱為腎結石;出現在輸尿管,稱為輸尿管結石;在膀胱稱為膀胱結石;最後掉在尿道,則稱為尿道結石。根據臨床經驗,尿路結石並沒有特別好發的年齡,林志杰說通常和遺傳基因有關,若是家族中有結石病史,下一代罹病機率較高。新光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何肇晏表示,雖然根據研究,結石的成因一半以上可能和基因、遺傳有關,但臨床上不一定會對每個患者做基因分析,一來所費不貲,對臨床治療上也沒有太大意義。高危險群 水分不足、高蛋白攝取結石和病人的生活習慣也有關,當喝水量不足、排尿太少,或是時常食用高蛋白者,也容易產生尿路結石。何肇晏說,身體若處於鹼性環境,較不容易產生結石,補充高蛋白雖然對於肌肉生成有幫助,但大量攝取蛋白質,身體容易呈現酸性環境,因此較易生成結石。且蛋白質吸收和分解的過程,也容易產生結石的離子,進而生成結晶。罹患結石的病患,蛋白質建議攝取量為每天、每公斤體重為一公克以下。他提醒,健身民眾若時常飲用高蛋白補充品,可能會導致結石,因此更需要多喝水。部分疾病 容易造成結石季節也可能與結石生成有關,通常夏天排汗量大,若加上水分喝得少,便容易引發結石。但林志杰認為,依據自己的臨床經驗,夏天來診的病人並沒有比較多。另外,有些疾病也可能使人容易形成結石,例如尿酸過高容易形成尿酸結石、副甲狀腺功能亢進,使尿液中鈣增加,也容易造成結石。而有發炎性腸疾病或曾做過腸繞道手術者,也容易形成草酸鈣結石。結石卡輸尿管 劇痛才發現通常出現在腎臟的結石,疼痛並不明顯,較難發現。但是腎結石可能因為結石摩擦腎臟,形成血尿、腰痠、發炎等。有些患者的腎盞長出多顆結石,沉澱、累積在一起,變成5至7公分大,滿滿的鹿角狀結石,影響腎臟功能。由於輸尿管是尿路中管徑最狹窄的部位,通常結石會卡在這裡,而容易被發現。掉到輸尿管後,可能會造成腎臟尿液無法排出,引起腎積水、腎水腫,腎臟腫脹後,會有些脹痛,或是卡在輸尿管造成輸尿管痙攣。病人因結石求診時,通常都是輸尿管結石。何肇晏說,輸尿管結石痛起來像是間歇性絞痛,常常有病人痛到在地上打滾,就算改變姿勢也無法改善。膀胱結石 多為攝護腺肥大者至於膀胱和尿道結石則相對少數,因為能夠通過輸尿管掉到膀胱位置的結石,顆粒都較小,可順利通過尿道排出。因此膀胱結石常發生在攝護腺肥大、排尿困難、尿液滯留的病患,結石掉到膀胱卻無法順利排出。尿道結石則更少見,先天結構異常,如尿道狹窄、男性尿道角度過大,才會造成。林志杰說,這類病人常常發生「尿不出來」或是小便到一半「卡住」的情形。四種結石成分 成因不同除了依據部位分類,根據結石成分,分類也有所不同。何肇晏表示,最常見的為「草酸鈣結石」,常見於發炎性腸疾病的病人,也可能因為基因、體質而造成;「磷酸鈣結石」則與病人對鈣的代謝異常有關,可能是吃太多鈣。許多人認為結石病人不應攝取過多鈣質,但何肇晏說,若因腸道疾病引發的草酸鈣結石,反而建議鈣質攝取量需到達每人每天1000至1200毫克的建議量,才能有足夠的鈣質將草酸結合,腎臟才不會過度吸收草酸而形成結晶。另外,「尿酸結石」主要發生在高尿酸者身上,且通常同時合併痛風。其特色是X光片不容易發現,需透過超音波或是電腦斷層診斷;「磷酸銨鎂結石」則往往和泌尿道的細菌感染有關。結石常復發 可做尿液代謝分析尿路結石治療後五年的復發率達50%,林志杰建議定期追蹤,最好一年檢驗一次。可透過驗尿檢查是否血尿或結晶、使用X光片或超音波判斷是否尿路各部位有結石生成。何肇晏說,若結石太常復發,建議可做尿液代謝分析,針對結石成因進行治療,並做飲食控制。他建議:1.一天喝水量最好在2500c.c.以上,讓尿量達到2000c.c.。2.多吃蔬果補充檸檬酸,可減少結石產生的機會。3.少吃高鹽重鹹,避免鈉鈣離子失衡,易造成含鈣類結石。4.有些患者因害怕青菜有草酸而不食用,建議可避免單位草酸過高的菠菜、莧菜等,但仍需補充蔬果,均衡飲食。
-
2020-06-21 科別.泌尿腎臟
健保大數據/結石患者就近治療 厝邊醫院門診居冠
108年泌尿道結石門診件數以區域醫院門診人數最多,達39萬1061件。前台北市衛生局長、亞洲泌尿醫學會秘書長邱文祥表示,區域醫院門診件數較多,與患者就醫行為有關,結石疼痛患者渴望就近、快速處理,區域醫院是好選擇。醫學中心就診 等候時間長邱文祥進一步說明,一般而言,泌尿道結石患者到大醫院處理結石,多需要排隊等候。他舉醫學中心為例,患者為了泌尿道結石檢查,可能就需等待一周,之後看報告、執行體外震波碎石術,都需要等一周,但泌尿道結石患者承受不了疼痛。反之,區域醫院看診人數較少,可最快時間確診、安排療程。邱文祥說,就他所知,區域醫院甚至可以做到當天確診泌尿道結石後,當天馬上做體外震波碎石術治療。再加上區域醫院多開設在人口密集、交通方便處,比醫學中心更方便、更快速治療,更符合泌尿道結石患者需求。主治醫師多寡 影響排名泌尿道結石門診件數前20大醫院,林口長庚第一、第二名為亞東醫院,第三名是區域醫院澄清中港。邱文祥認為,醫院規模可能影響排名,同時他也提出,主治醫師數量更是關鍵,醫院泌尿科醫師人數多,承接業務量自然比其他醫院更大,林口長庚才會成為門診數第一。門診件數前20名單不見基層診所,邱文祥說,台灣民眾醫療知識水準高,幾乎人人知道泌尿道結石可能需仰賴體外震波碎石治療,診所沒有相關設備,自然不是優先選項。一般而言,泌尿道結石患者多是先急診,如過於疼痛,可先在診所緩解疼痛,再轉到地區醫院或區域醫院處理。廣泛的泌尿道結石含腎結石、輸尿管結石及下泌尿道結石等。馬偕醫院泌尿科資深主治醫師林文州說,台灣腎結石、輸尿管結石比例遠多於下泌尿道結石。澄清中港 結石處置居首據健保大數據,108年泌尿道結石處置及手術方式件數中,治療處置第一名的為區域醫院澄清中港醫院、第二為醫學中心的亞東醫院、第三名則是同為區域醫院的耕莘醫院。林文州及邱文祥都認為,泌尿道結石治療,全台醫療院所療效差不多,澄清中港治療件數多,可能與其以治療結石作為號召與作業流程最便民有關。林文州進一步分析,臨床上常見泌尿道結石患者主動提出想盡快治療的要求,區域醫院相較醫學中心流程彈性,更能吸引想積極接受治療的患者,及原在醫學中心看診、但不願意排隊等待的患者,自然處置件數就會比其他層級醫療院所多。但也有不願具名的泌尿科醫師指出,不排除有部分執行件數,是一發現有結石,不論石頭大小都執行體外震波碎石。包含非常微小、可靠保守治療改善的結石,以及超過2公分的石頭,都先施以體外震波碎石術,無法順利排出時,再改做手術取石。急診或門診處理 各醫院模式不同進一步分析健保數據會發現,澄清中港是治療處置及手術件數最多醫療院所,但門診件數僅排名第三;林口長庚雖門診件數最多,但治療處置及手術件數僅排名第四。邱文祥認為,可能與各級醫療院所營運模式有關,大醫院習慣將急診的結石患者先止痛處理,完整治療則到門診執行。但區域醫院模式稍有不同,邱文祥說,有些中小型醫院在急診接到泌尿道結石患者,可能直接在急診給予病人體外震波碎石治療,所以沒有顯現於門診件數,「兩者模式沒有對錯,只是各級醫院營運模式不同。」治療方式 體外震波碎石最多健保署醫管組科長王玲玲表示,泌尿道結石處置方式以體外震波碎石術最多,澄清中港執行量最多;排名第二的輸尿管鏡取石術及碎石,由雙和醫院執行量奪第一。執行數量最少的是膀胱鏡取石術,全台醫院執行數量都不多,其中林口長庚件數排第一。邱文祥提醒,體外震波碎石術並非萬能,結石超過2公分無法單由震波碎石,建議改採經皮腎臟造廔術;若經濟無虞且有保險,也可考慮自費用逆行性腎臟內雷射碎石手術。台大醫院泌尿部主治醫師李苑如也提及,小於0.5公分的結石、無併發症者,可採保守治療,籲民眾選擇治療方式前,務必與醫師詳細討論。
共
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