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2 退休力.理財準備
搜尋
資產分配
共找到
12
筆 文章
-
-
2024-07-02 退休力.理財準備
避免遺產糾紛 4方法順利將資產傳承給繼承人
近年名人遺產紛爭常鬧上新聞版面,隨著超高齡社會的到來,退休後如何做好資產規畫,安頓家人並順利將資產傳承給下一代,成為人生的重要課題。CFP®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畫顧問劉兆安表示,每個人的退休生活方式不同,最關鍵是認識自身未來的生活型態,了解未來需求,並在需求的基礎上備妥資源,是確保退休生活無虞的關鍵。討論溝通 4種方式進行資產傳承劉兆安舉例,有位律師在退休後,兩個女兒皆在國外生活,透過多次家庭會議,與家人討論資產的分配問題,最終達成共識制定了詳細的資產分配計畫,確保每位家庭成員都了解並接受資產的分配方式,顯見提前準備資產分配和溝通的重要性,不僅確保資產的有效傳承,也維護了家庭和諧。面對高齡化及少子化的到來,身後財產更須要提早規畫,劉兆安提到,曾經有對約50歲的夫妻來諮詢,兩人在年輕時,積累了不少財富,但沒有子女,先生擔心在自己去世後,老婆平時較無理財的規畫,所以他透過理財規畫顧問進行有效資產管理,並以保險和信託確保老婆仍能擁有穩定的生活保障。許多長輩會擔心如何順利將資產傳承給繼承人,劉兆安建議,可以保險、信託、不動產和遺囑等4種方式進行傳承。保險是指定受益人的理想方式;信託可確保資產在特定條件下進行管理和分配;不動產需依個人情況評估其適用性;遺囑和意定監護,則是能提前計畫的傳承工具,以確保個人無法自行決定時,資產能按照自身意願進行分配和管理,提前預立醫囑,可確保醫療和財務方面依照個人意願進行。避免過度投資 導致虧損在資產傳承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投資風險、健康風險、政策變動和突發事件等挑戰。劉兆安提醒,退休人士應避免過度投資或不當投資,導致資金虧損,這不僅會影響他們的退休生活,也會為資產傳承帶來困難,例如退休後也可能面臨健康狀況不佳,需要大量的醫療費用,所以要記得準備預備金,以應對突發事件。有些長者因住在不適合的住宅裡,造成生活起居的不便,劉兆安建議,應提前找到適合未來居住的地方,像有電梯、方便進出、離醫院較近的住宅地點,已屆退休人士則應考慮以房養老、包租代管等方式來管理房產,並籌備相關需求資金,以確保晚年生活無憂。了解需求 確保生活無虞面對退休生活,最關鍵的準備工作,就是認識自己未來的生活型態。劉兆安強調,了解未來的需求,並在這些需求的基礎上準備資源,是確保退休生活無虞,最關鍵的一點。聯合報與「台灣理財規劃產業發展促進會(TFPA)」合作舉辦退休5力課程「財務安心系列—簡單打造專屬理財藍圖」。劉兆安將在「財富傳承篇─富足退休與資產傳承攻略」課程中說明如何根據財務狀況,制定合理的投資計畫,有效避免不必要的問題和風險;透過合理的資產傳承規畫,保障晚年生活,還能確保資產順利傳承給下一代,為家庭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財務安心系列—簡單打造專屬理財藍圖講師:CFP®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畫顧問譚鈞元時間:7月14日(日)下午2時至4時30分@「財富傳承篇」富足退休與資產傳承攻略講師:CFP®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畫顧問劉兆安(大錢先生)時間:7月28日(日)下午2時至4時30分地點: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273號4樓(暫定)洽詢:02-8692-5588轉5869報名連結:https://health.udn.com/service/index?%3Ftype=course&type=physical
-
2023-10-16 退休力.理財準備
被眾多投資人青睞的ETF是什麼?4步驟教你輕鬆選擇合適ETF
好友淑真目前任職於政府捐助的基金會,再過5年符合可以退休的條件,她就想離開工作25年的職場,好好過自己的第三人生。但是退休後,首先面對的就是每月金流問題。她工作多年,已有一筆儲蓄,希望能夠藉由穩定的投資標的創造固定現金流入,就如同上班時的薪水。淑真見面聊天時說:「點開網路新聞就看到0050、0056、00878、00919、00929....一堆數字,我知道這是在講ETF被動式的投資基金,但這麼多的數字真的讓人眼花撩亂,而且各理財達人們的說法都不同,不知道這麼多檔的ETF要買哪一檔?」事實上,有不少理財達人鼓勵用ETF存退休金,而且有每季、每月配息的ETF商品。所以透過ETF規劃退休金確實是目前的主流趨勢。那麼,到底什麼是ETF?又該怎麼選擇?ETF是什麼?為什麼被眾多投資人青睞?ETF是英文Exchange-Traded Fund的縮寫,意思是可以在交易所交易的基金。將此名稱拆成「指數」、「股票型」、「基金」三部分,更能清楚了解內涵。ETF是以基金架構投資一籃子證券,以追蹤指數表現,也就是將指數「證券化」,讓投資人以少量資金即可參與指數表現。 如前面所說,ETF是以基金架構投資一籃子的證券,可以達到分散投資風險的效果。買賣方式與股票相同,但證交稅僅1‰(賣方負擔),低於股票交易的3‰,而且若是買賣債券型的ETF,還免證交稅,僅需要負擔證券商手續費。另外,ETF標榜被動式管理,管理費用比傳統的證券投資信託基金低。交易方便,交易成本低,可分散投資風險,股價波動度不大,獲利穩定等,這些都是ETF成為投資主流的原因。截至今(2023)年9月底掛牌交易的ETF檔數已達240檔。但是當掛牌交易的標的有數百檔,而且還持續增加時,這似乎已經不是「被動式」投資,而是需要「主動式」選擇。該如何選擇ETF?4步驟教你輕鬆選擇依據臺灣證券交易所ETF專區資料,目前掛牌上市交易的ETF可概分以下幾類:1.國內成分證券ETF。2.國外成分證券ETF(含連結式ETF)。3.槓桿型及反向型ETF。4.原形期貨ETF。5.槓桿型及反向型期貨ETF。這麼多種類的ETF都適合做退休規劃的投資標的嗎?顯然不是。首先,退休族希望每個月能有穩定的現金流作生活支出,所以挑選時可以選擇有配息的ETF,但有配息的ETF也達137檔。第二步,目前配息方式分為:年配、半年配、季配、雙月配及月配,其中以季配最多。可依個人現金流的規劃,選擇配息的方式及時點。目前流行用三檔季配的ETF,但利用配息時點的差異,組合成月配的投資組合。例如00878是每年2、5、8、11月配息,0056是每年1、4、7、10月配息,00713是每年3、6、9,12月配息。三檔組合就可形成每月有現金流入。注意以上只是舉例,不代表建議投資這三檔標的。另外,每月配息固然感覺良好,但每次匯款會扣除10元手續費,長期下來也可累積成一筆投資資金。解決方式是該檔配息ETF的保管銀行與入帳銀行是同一家金融機構,就可免去10元手續費。第三步,配息(殖利率)高不是優先選擇,應該看是否能穩定配息。舉例來說,表1是00900與00878的配息狀況,00900(富邦特選高股息30)上市時就標榜高配息。吸引很多投資人買進,但股價波動度大,每次配息金額不穩定。與另一檔成立時間相近,季配息且配息日期相同,也是熱門高股息ETF 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相比,00878配息穩定度優於00900。但並不代表00900不宜投資,以配息的殖利率比較,00900是7.2%(以最近一月均價$12.5,最近四期配息合計0.897元計算),優於00878的5.56%(以最近一月均價$21,最近四期配息合計1.17元計算)。只是就退休族來說,若需求是要有「穩定」的現金流,配息穩定度的重要性就高於配息殖利率。第四步,注意股債ETF搭配。目前掛牌交易的240檔ETF,其中有80檔是屬於債券型ETF。前面有提到,若是買賣債券型的ETF,還免證交稅。配息型的債券ETF搭配成長型的股票ETF,可以將投資波動風險控制在一定範圍,同時享有穩定配息及資產增值的好處。至於股債分配比例最常見的是「100-目前的年齡=配置風險性資產比重」,假設淑真目前55歲,我會建議她投資資產分配是股票型ETF與債券型ETF比重為45:55,等到60歲從職場離開時,將債券型ETF比重調高至60%。以ETF做為退休規劃的投資標的,似乎已是全民共識,但隨著ETF種類多樣化,掛牌交易檔數增加,ETF已不是「被動式」投資,而是需要花時間做功課的「主動式」選擇。作者:劉憶娥經歷:大學講師、保經公司簽署人、信託公會副組長、科技公司管理部經理、證券公司承銷部經理專業證照:考試院稅務記帳士、人身及財產保險經紀人、人身及財產保險代理人考試及格、台灣及中國認證理財規劃顧問(CFP®)、美國管理會計師(CMA, CFM)、美國及台灣內部稽核師(CIA)、台灣證券投資分析人員(CSIA)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0-09-08 橘世代.好野橘
不用天天盯盤!施昇輝:選對最可以「安心」套牢的股票
這幾年來,樂活大叔施昇輝提出只買4支股,年賺18%的無腦(無惱)投資心法,不僅在台灣掀起一股ETF投資熱潮,更廣受小資族、所有被動投資人的喜愛。《只買4支股,年賺18%(全新加強版)》精選閱讀:沒有投資人喜歡套牢,但很殘酷的事實是「套牢是所有投資人的宿命」。我不相信有人每次買股票都能買在最低點,所以一定都有套牢的經驗。有時當然能解套還賺錢,有時則必須勇敢認賠停損,不讓套牢持續下去,因為這總比套牢 N 年的下場要好。我相信,一定有人買的股票從 1990 年股市最高點 12,682 點買進後,就一直套牢到現在,已經長達 30 年之久,但還在癡心妄想有一天會解套。其中一定還有很多人買的股票後來下市,這樣就永遠都無法解套了。唯一能避免套牢的做法,就是完全不買股票,當然連基金都不買了。這時,最安全的理財方法首推銀行定存,但它的利率卻遠低於通貨膨脹率,「帳面金額」雖然不變,但「實質購買力」則會逐年下降。這難道不是另外一種套牢?而且永遠不能解套,甚至負利率已經是可預見的趨勢,屆時存在裡面的錢就註定越來越少了。如果希望賺的比定存利息多一點點,或許會選擇去買儲蓄險。壽險顧問在賣你儲蓄險時,一定會給你看一張每一年度的投資淨值表,這時你會發現,必須到最後幾年,投資淨值才會轉為正數。換句話說,如果在還沒轉正數之前,你想解約變現,那就一定會賠錢了。這難道不也是套牢嗎?甚至比很多股票能解套的時間還長。儲蓄險持有到到期時,當然一定是賺錢,但在繳款期間,是不會有任何收益入帳的。另一種大家很愛買的保險就是投資型保單,但它可不一定保證賺錢喔!買投資型保單,其實和買基金的風險差不多,只是你若在保險期間往生,就有保險理賠可領,但是你都往生了,當然也不算賺到了!就算不做股票投資,其實也會面臨類似套牢的情形,那麼既然無法「逃避」,我們何不「擁抱」套牢?既然買股票一定會套牢,接下來的問題就剩下「應該套牢在什麼股票上?」第一個要避免套牢的股票,就是很可能會下市的股票。一旦下市,就不能再交易,這時連認賠的機會都沒有,當初投下去的金錢就此化為烏有。以前股票還有實體紙本,萬一真的下市了,至少還可以帶回家貼壁紙,但現在連這個機會都沒了,直接就在人間蒸發。有些股票縱然還沒下市,但股價已經腰斬再腰斬,甚至只剩下最高價的 10%或 1%,與下市真的也沒什麼差別了,例如宏達電(2498),你認為如果買在最高價1,300元,此生還有機會看到解套的一天嗎?第二個要避免套牢的股票,就是產業早已沒落、公司也欠缺市場競爭力的股票。下市的公司在股市中畢竟還是少數,但前述這種公司則是多如過江之鯽,你若不好好研究基本面,買到這種股票的機會真的很大。第三個要避免套牢的股票,就是公司規模太小。這類公司或許有幾年經營績效很好,但除非產業有很高的進入門檻,否則不容易持續保有競爭力。何時會步入衰退?你若只是一般投資人,其實很難有效掌握趨勢。很多投資人都相信自己不會那麼衰,一定不會買到上述三種公司的股票,但常常你的運氣就是這麼背,因為連很多基金經理人都會踩到這種地雷,你又沒有他們背後的研究團隊,怎麼可能避免得掉呢?要避免買到以上三類股票,有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直接在 0050 的 50 支成分股中來挑。這 50 支是台股市值(市值 = 股價 × 股數)前 50 名的股票,也就是說台灣最大的50家公司,當然就是即使套牢也不必擔心的股票。雖然宏達電也曾是 0050 的成分股,但它每半年會篩選一次,市值無法排在前 50 名的話,就會被剔除,所以宏達電現在已經不在 0050 的組合中了。如果你在宏達電還是 0050 的成分股時買了它,現在當然是嚴重套牢了,所以為避免發生這種情形,我的建議就是直接買0050,這樣就算套牢,應該還是可以高枕無憂。任何個股都有突發利空,但0050是50支股票的投資組合,就能發揮風險充分分散的效果。同時,它每年也都有穩定的配息,而且自2016年起,已經改成一年配息兩次。最後,我敢斬釘截鐵地說,0050 是台股中最可以「安心」套牢的股票。當然也有其他 ETF 同樣能安心套牢,例如 0056,它每年都有配息,而且規模已經大到絕對不可能下市。不過,如果你買的 ETF 每日成交量太少,甚至有可能造成資產規模漸漸縮小,還是要小心有下市的風險。 本文摘自《只買4支股,年賺18%(全新加強版)》,商業周刊 2020/03/05 出版來聽聽樂活大叔究竟是如何做到「買後不理的傻瓜投資術」更多理財精選延伸閱讀|。專家:想存一桶金,先想想10個「有必要買嗎」?。投資別低估自己!股市只有「贏家」,沒有「專家」 立即加入橘世代 50歲後的你想要怎麼樣的人生?還在煩惱退休、健康、生活嗎?加入「橘世代」找出屬於自己的老後生活,從現在開始為你自己的人生而活!>>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7-17 橘世代.好野橘
夫妻理財有方法/建立「公共財務」,不再為錢傷感情!
許多夫妻用錢觀念不同,如何理財?CFP國際認證理財規劃顧問許郁氛認為,不論要各自理財或共同帳戶,首要前提是要有共識。共同生活裡,彼此價值觀不同,若沒先達成共識容易起爭執。例如,有一方習慣借貸來做事情,另一方希望用現金過生活,沒有共識的情況下,借貸問題很容易成為家庭關係破裂的引爆點,也會造成家庭理財上的阻力。如何兼顧「個人財務」與「共同承擔」?有了共識之後,如何兼顧個人自由與家庭共同承擔?建議將「個別財務」與「公共財務」分開,各自有空間可以自由運用金錢,但決定重大事項時,彼此也可以充分溝通。1.設置個人零用金:可以在家庭共同報表中,設置個人零用金,方便家庭成員小額支出,也不會互相干涉零用金的使用方式。2.設置共同帳戶:家庭成員每月各自提撥公基金到家計帳戶,支付家裡共同費用,例如水電瓦斯或保險費等。而如果牽涉到重大理財計劃,像是退休金、買車或購屋等,家庭成員也可以一起規劃。3.隨時修正:儘管商議好了家庭財務,不同階段還是要能適時微調和修正。例如,夫妻年齡上若有差距,可能會面臨一方已經退休,一方還在工作的狀況,這時有必要重新調整彼此的負擔方式。許郁氛提醒,家庭裡各自立場和方式不同,溝通協調、隨時修正,才是長遠之道。 如何善用帳戶 管理家庭短中長期目標?共同帳戶的好處是,可以共同檢視帳戶使用狀況,避免某一方管理不當;而且還可進一步開立「子帳戶」管理家庭理財目標的達成,例如買車計畫、旅遊計畫,透過不同子帳戶的任務不同,來進行不同投資工具的管理與扣款。 1. 專款專戶:可以在共同帳戶裡開立「子帳戶」,不同子帳戶分別具有不同理財目標。家庭成員約定好每月各自匯多少錢進入「共同帳戶」後,再依不同比例分到「子帳戶」。2. 設定投資目標:為每一筆子帳戶設置「計劃名稱」,根據計畫的短中長期目標,選擇不同的「投資工具」,來達到這個戶頭的效益。3. 檢視投資效益:定期透過資產負債表檢視該目標是否有穩定成長,或是否達成進度。例如A帳戶是購車計畫,需要一筆頭期款,可選擇一年內可看到獲利的投資商品,並在一年後檢視目標是否達成。 許郁氛提醒,由於不同階段理財目標可以不同屬性的投資工具來應用,家庭成員討論出共識後,可以尋找理財顧問做商議,以及後續投資組合的規劃。【更多理財大小事↘↘↘】。能保值的「傳家宅」怎麼選?專家提3點要注意。總是談錢傷感情?專家教你如何保障財產又不傷夫妻情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 【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7-17 養生.家庭婚姻
唯一房產過戶給兒子後,老父親的結局是這樣...律師:即使是親生子女也不要挑戰人性
「不想計畫,你就是『被計畫』。人的一生在乎尊嚴,可是等到你無法選擇、也無法安排時,此時,還有尊嚴可言嗎?」吳挺絹律師經手許多家庭財產訴訟案件,而後更是積極倡導法律知識給熟齡族群,為的就是辛苦一生的你,不要再最後的重要關頭─「功虧一簣」。「大約在十年前我實習時,89歲的老奶奶在女兒的攙扶下進來,她的訴訟對象是她的四個兒子。人生第一次進法院,卻是家人間對薄公堂,我心裡想,身為一位母親,她的心情一定很複雜與難過吧!一般人對於法律訴訟與流程已經感到很困擾,何況是高齡的奶奶,被自己四個親生兒子告上法院。」 吳挺絹投入高齡者的法律諮詢,是感同身受,以及「看不過去」。 「父母的錢,就是我的錢!」你的兒女是這個想法嗎? 為什麼家人間為了父母財產一事會鬧得不歡而散,甚至是互相控告再所不惜。吳挺絹再次說:「不要挑戰人性。」 「像是前面說的故事,兒子們是在91歲的爸爸進出加護病房、插管臥床後,了解到爸爸可能不久於世,為了避免遺產稅,而商討出一連串的爭產計畫,老奶奶只是其中的一個棋子,兒子們哄騙她簽下贈與房子的契約,當其他姐妹察覺有異、不讓過戶時,兒子就將自己的母親,告上法庭!我們可以進一步討論的是,為什麼兒子們會覺得父母的財產都是自己的?而且都沒有姐妹的份?或是沒有考量父母養老、治病需要的費用?」「我們可以捫心自問,是不是也經常給予兒女觀念:『我們的財產未來都是你(孩子)的。』而讓子孫們把父母的財產,當成了自己未來會拿到的遺產。於是爭產,變成了要拿到『屬於自己的財產』。」 講來令人心寒,華人社會講究孝道,可是一提到利益財產,卻是一毛都不能少。更何況已經先認定:父母的財產是我的。計劃趕不上變化,白紙黑字更勝口頭承諾 「討論遺產糾紛,大家身邊應該都有不少例子,過往親友家人間的恩怨糾葛,隨著利益衝突更加白熱化,許多人竟就在告別式上因為遺產吵成一團。但遺憾的是,如果你都還在世,子女們就急著想要你的財產,辛苦了一輩子,想來更情何以堪吧!」 吳挺絹律師在各地不斷推廣演講,請大家善用法律來保護自己,而不要過於重視「口頭承諾」,尤其是事關資產分配,一定要白紙黑字具名清楚。最重要的是,不要讓別人來幫你計畫,年過50之後,你的退休理財,就需要包括財產分配。 「我再舉個故事,有一位父親將自己唯一的房產過戶到兒子名下,父子間說好,父親可以一直住在這個房子,這是屬於兩人間的默契。」可是計劃趕不上變化,這次是第三者來挑戰。 當這個兒子娶妻後,妻子想換小間一點的房子兩人一起住就好,且換屋後也有一筆現金「小賺一筆」,而原本以為可以安住到老的父親,此時就被下了「逐客令」。房子,道義上是父親購買;但法律上,房子掛的就是兒子的名字。 這個父親想請兒子遵守讓他住到老的承諾,你們猜,這個兒子會選擇父親還是妻子呢? 「不願遷出的父親,最後發現自己的衣物都被推放在大樓的門口,因為房子已經交屋給新屋主了。百般難過、百般不願意,他也只能老年之後『重新開始』,重新租屋、重新找工作。」 無奈嗎?不管訴訟的結果如何,過程中都已經是傷害。但殘酷的現實是這些高齡長輩,幾乎都是敗訴,財產要不回來,原因就在於「舉證不足」。 「你的情緒、情感、心結,都不會是法官衡量的標準,法律需要的是有效力的文件,而不是『一句交代』,關於法律問題一定要詢問專業的律師,千萬不要道聽塗說。」 「家人間情感的千千結,人性的複雜與世事的無常,都不是我們可以預料的,我們只能在更早年,在我們身體健康時、不受限制時,就為自己與晚輩做好安排,不要讓給晚輩的禮物變成了導火線,更不要因此落得老無所歸、老無所養。」 吳挺絹律師的溫馨提醒:1. 「遺願」沒有法律上效力,不能強制要求其他繼承人配合履行,「遺囑」才是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建議立遺囑前,先找律師討論。2. 「借名登記」處理財產,都要簽署「書面借名登記契約」!事先與律師討論,要達成規劃目的,法律上達成目的同時保障自己的方式。 ●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結婚38年,他們感情竟比年輕時更好!退休培養共同興趣,夫妻不吵架、第二人生更快樂.退休,是生命最精華樂章!江育誠:只要做對2件事,黃金人生會更加豐富、精彩.為什麼法國女人,總是如此優雅、不費力?忠於自己,無論幾歲都能美麗自信
-
2020-07-11 橘世代.好野橘
小康之家 財產也要規畫 免留爭產遺憾
許多理財專家及律師建議,財產處理是每個人終究得面對的課題,也因為如此,生前規畫格外重要,否則一旦發生變故,家族之間的感情往往因爭產被撕裂。但若只是小康之家,財產不過就是1棟房子加上平日辛苦攢下的一些積蓄,或是投資的股票,林林總總加起來,還不到繳納遺產稅的最低門檻,也需要規畫嗎?戶頭領2萬 兒媳告偽造文書解答這個問題前,先看看發生在新北市的這個實例。一名林姓男子因為車禍意外往生,他生前在銀行有個戶頭,裡面的存款只有2萬多元。公婆缺生活費,媳婦很貼心,在丈夫過世1周後,把丈夫的存摺和印鑑交給公公,要公公到銀行把錢領出來用,但交代戶頭裡要留1塊錢作為除戶用。老先生領款後在帳戶裡留下10塊錢,把存摺和印鑑交還媳婦去辦除戶。沒想到事後媳婦因為丈夫有筆房產是和大伯共同持分,在辦繼承時和大伯鬧得不太愉快,因此遷怒婆家,4年後向新北地院提告,指公公未經全體繼承人同意就擅自提領,涉嫌偽造文書,媳婦還聲稱,當初辦理遺產申報時,不知丈夫名下還有這個帳戶。老先生開庭時,對這件「天外飛來的官司」一再喊冤,表示自己只有2次拿兒子存摺前往提款,1次是在兒子生前領了10萬元,1次是兒子往生後。老先生還說,媳婦交代留1塊錢就好,當時太太還問原因,領到的2萬多元,媳婦說留給家裡當生活費。法院傳喚老先生的妻子和長子作證,2人均稱提款確實是媳婦授意;法官並從媳婦申報所得稅的資料查出,前3年報稅都有這個帳戶的利息所得,對媳婦不知有此帳戶的說法存疑,判決老先生無罪。法界人士指出,其實像林姓男子這樣的案例時有所聞,家族間互控侵占、偽造文書算是「輕度症狀」,更嚴重的還有親人相殘的情況。繼承人反目 糾紛常常不在錢一般小康家庭若沒有處理好遺產問題 ,家庭成員間一樣會為繼承問題撕破臉,因為糾紛的起因常常不在於「錢」,而在於是否公平的「感覺」。儘管家無恆產,但受到「 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心理因素影響,仍可能為了區區小錢,挑起新仇舊恨,加劇彼此間的誤解猜忌。法界人士指出, 許多遺產糾紛案件,源自於繼承人對自己及其他繼承人為這個家的「付出」質量,認知頗有差距。到底什麼叫公平?在繼承人們心中若難以解開這個結,結果往往就是爭產訴訟。有對兄妹的父親過世多年,哥哥旅居國外,妹妹在台與母親同住,3年前母親往生,在分配遺產時,妹妹堅持多年來照顧母親,付出的遠比哥哥多,因此母親生前曾贈與哥哥100萬元,也要算進遺產均分,兄妹反目,妹妹一狀告進法院。法院判決妹妹敗訴,但兄妹之情已難回到從前。法界人士指出,真實人生裡有太多的例子,建議即使並非豪門巨富,仍需要及早規畫,因為生活裡充滿各種不確定因素和意外,而財產處理是每個人終究得面對的課題,畢竟沒有人樂見因爭產撕裂家族間的感情。【延伸閱讀↘↘↘】。「害怕被詐騙、被啃老?」 付點管理費,為退休預做準備。長榮百億爭產背後更重要的事 預立遺 囑三大重點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 【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6-24 橘世代.好野橘
專家:想存一桶金,先想想10個「有必要買嗎」?
知名詩人瘂弦最負盛名的一首詩《如歌的行板》是這樣開場的:溫柔之必要,肯定之必要,一點點酒和木樨花之必要,正正經經看一名女子走過之必要……………不能再繼續寫下去了,怕你以為看錯了文章。詩是浪漫的,但人生是現實的。詩人認為什麼都「必要」,但理財作家如我,卻要嚴正呼籲年輕人,有很多事情真的必要嗎?如果你看完全文,也認同這些事情其實「不必要」,你就能存下第一桶金,開始來進行投資理財了。第一、你有必要買車嗎?如果你在大台北地區,也就是所謂的「天龍國」工作或生活,捷運、公車、Ubike如此方便,真的不必買車。一輛汽車的總價約略就是在大台北地區買房頭期款的一半,離自有房屋的夢想已經很近了。如果你一開始就自暴自棄買不起房,所以就去買車犒賞自己,結果買了之後,還有三、五天加一次油、每個月的停車位租金、每年的燃料稅和牌照稅、還有定期保養和不定期擦撞違規等著你去付,買一輛車真的是錢坑,只是讓你一年有大約20天免受颳風淋雨之苦而已。如果你不是天龍國民,大眾交通工具沒那麼方便,也可以買機車代步啊!不買車,或許你就可以直接付清買房的頭期款了。第二、你有必要上網吃到飽嗎?你真的非要時時刻刻上網看影片、上臉書、動不動就在Line上面傳貼圖、傳影片嗎?還是因為你常常要去排一、兩個鐘頭的隊伍吃美食,非要上網打發時間不可?我1個月只有 1.5G的流量,而且每個月我幾乎用不到1G ,也完全沒有損及我的生活品質啊!第三、你有必要買蘋果手機嗎?拿出來是很炫,也表示你是一位有品味的人,但別的手機拿出來會很丟臉嗎?我就是用華碩(ASUS)手機,比iPhone便宜太多,但一樣很好用啊!第四、你有必要常常去吃媒體報導的美食嗎?這些美食動輒要花至少三、五百元、排隊至少也要一、兩小時,它的美味真比100元一餐高出三、五倍嗎?肯定沒有,那麼顯然就是一種虛榮而已。一個月頂多藉朋友同事聚餐吃一、兩次就好了,而且把它當做「樂」的花費,而非「食」的花費,這樣你只好少看一、兩場電影來彌補了。第五、你有必要常常和同事一起團購嗎?除了生活必需品之外,別因為便宜買了很多其實並不需要的東西,特別是那些零食。第六、你有必要抽菸嗎?大家都知道,抽菸對身體健康絕非好事,菸又那麼貴,真的是毫無好處。你只能透過抽菸來紓壓嗎?當你知道一個月要花那麼多錢在抽菸上,你的生活壓力肯定更大。第七、你有必要每天喝一杯咖啡嗎?很多人每天早上都要去小7買一杯咖啡,但吃早餐不能配辦公室的熱開水嗎?你可能會說,小7已經比星巴克便宜那麼多了,連這也要省嗎?每天不喝星巴克,一個月可以省三、四千元,不喝小7,至少也可以省1千元喔。第八、你有必要在便利商店買日用品嗎?我幾乎不在便利超商買東西,只在那裡繳各種費用,因為便利超商的價格真是很不親民,它的「便利」,是來自半夜也可以買到東西,還有只買一根香蕉也可以,因此你就必須付出較高的代價。有一次,我父親住院,我去醫院附設的小7買衛生紙,一包居然要36元!這個價錢在大賣場至少可以買3包。此外,也別拿集點卡。拿了集點卡,你就很容易為了達成集點的目標,然後去做一些無謂的消費。即便是住家附近的商店,我都不拿集點卡,更遑論偶爾才去一次的商店或餐廳。同樣的道理,碰到「第二件XX折」或「買兩件可抽獎」的促銷方法,除非有必要,我絕不會買第二件,因為第二件一定是多餘的。第九、你有必要一次加值很多錢嗎?便利超商的加值卡和悠遊卡的發行,減少了現代人帶零錢出門或找零的麻煩,確實帶給大家很大的方便,但請記住一次不要加值太多錢,一來錢多就容易花,二來萬一搞丟,損失就大了。第十、你有必要天天在外面約會嗎?這個階段一般來說都是男女熱戀時期,約會當然是生活中的大事。只要在外約會,吃喝玩樂都要花錢,怎麼存得了錢呢?我經常邀請子女的另一半來家裡,看電視、聊天、吃東西,一來可以更了解他們交往的對象,二來這樣他們就不必出去花錢了。如果你和男女朋友都住外面,除非有特殊節日,否則就盡量回家約會吧!如果你們是以結婚為目標在交往的話,其實也可以考慮早點成家吧!因為兩個人的花費常常不到一個人花費的兩倍,但兩個人一起存錢一定比較快。我建議年輕人每個月要以存7,000元為最基本的目標。切記,所有的儲蓄真的都是從最不起眼的地方開始做起。以上十點,你都發覺沒必要時,你一定存得到7,000元。本文摘自《只買4支股,年賺18%(全新加強版)》,商業週刊 2020/03/05 出版【關於更多理財大小事↘↘↘】。其實沒有那麼愛「它」!簡單四招與「衝動購物」說再見。理財要簡單才更能持續!3個步驟簡單存錢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 【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6-06 橘世代.好野橘
「害怕被詐騙、被啃老?」 付點管理費,為退休預做準備
緃橫港澳的賭王何鴻燊以98歲高齡,5月26日逝世於香港,生前是富比士富豪榜年年榜上有名的他,生前多數家產都已交由專業人士成立信託基金,四房妻小都由信託基金支領生活費。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同樣在生前就把龐大財產,在海外設立信託基金。「信託不是富豪貴族的專屬服務。」報章雜誌上見眾多名人使用信託管理財產,避免有心人士覬覦財產或子女將繼承的大筆遺產揮霍殆盡。恩典法律事務所律師周依潔建議,一般民眾名下有300萬資產即可信託,長期規畫保障老年生活。信託公會秘書長呂蕙容指出,信託有很多種類,如小資族理財信託可能是定期定額買基金,定期扣3千、5千、1萬都有。安養信託不是有錢人專利 「300萬資產就可信託」安養信託則以照顧晚年為目的,各銀行設定的門檻不一,有銀行限制最低30萬,也有銀行完全沒設金額門檻,不過,由於還要花管理費,錢太少的話沒意義,沒多久錢就沒了,一般比較有經濟規模大概300萬。近來常見針對未成年子女的「遺囑信託」,由委託人訂立遺囑,在遺囑中述明將一部或全部財產成立信託,委由受託人在其死亡後依遺囑內容執行信託相關事宜,以完成遺產分配並照顧繼承人(受益人)。周依潔說,曾經有一個單親媽媽上門,擔心萬一自己出意外,未成年子女的監護權會歸前夫所有,她不知道前夫是否會好好管理財產、並用在照顧子女?律師她建議可用遺囑信託,事先規畫財產妥適運用。信託可分為自益或他益,看受益人是自己或他人。「安養信託」就是為退休生活預先做財富準備。周依潔說,這類信託是預防年老時可能面臨失智、無法生活自理等情況時,由銀行按時撥用生活費及醫療費,不用擔心錢被詐騙。防被子女啃老爭產另一方面,安養信託也可防止被子女「啃老」。周依潔曾遇過一個案件,年邁的老婦人原本名下有房,平時與兒媳同住。兒子表明想投資做生意,婦人於是「大房換小房」,只為提供兒子資金,豈料,生意失敗,最後連小房都為了兒子出售,全家改租房子過活。辛苦一輩子的婦人原以為早年打拚存下的資產可安享天年,沒想到,老來還得用早年辛苦存下來的財產養子孫。兒子因負債累累,沒多餘財力照顧老母親,還向已分居獨自在外的妹妹請求分擔老母生活費。妹妹不服氣,兄妹倆還為此對簿公堂。周依潔表示,如果老婦人事先做好信託規畫,不動產信託就不在自己名下,就不會讓兒子不斷處分,可待老年時「專款專用」,子女也不得任意動用財產。因此,並非要身價上億的富豪才需要信託,端看目的性。當事人可向律師述說自身情況,視需求建議採取「信託」、「遺囑」等不同種類規畫方式。簡單來講,「安養信託」通常受託人是銀行,因為較具專業、穩健且無利害關係,委託人付費給銀行,對方提供長期、未來性規劃。管理年費0.2~0.5%信託管理年費大約是信託財產的0.2~0.5%。律師可協助聯繫平時與事務所有業務往來的銀行,或是請當事人自行尋找信任的銀行,釐清銀行信託方案。選定之後,視委託內容適用銀行制式契約範本,或由律師「量身打造」契約。信託契約很彈性,可支付費用修約,另可約定不得終止。若無特別約定,自益的委託人可隨時終止契約,部分銀行會收取解約金;他益的話,須委託人及受益人共同終止。安養信託的委託人身故後,若沒特別約定,信託的財產會變成遺產,由繼承人繼承。。延伸閱讀/保障老後生活 「安養信託」關鍵5QA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好 野 橘 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需求出發,成立社團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6-06 橘世代.好野橘
英國王室黛妃的「願望信」 珠寶留給兒媳
從容老後系列4英國黛安娜王妃即是在生前就做好財產信託,當威廉、哈利王子年滿一定歲數才可自由處分遺產,特別的是加了一封「願望信」,表明要把所有的珠寶平分給兩名未來兒媳。所謂的「願望信」,通常是長輩規畫財產未來給子女使用的想法或條件。例如,希望小孩完成學業到大學,信託契約條文每年支付教育費用至大學畢業,把期待化成信託契約條款,由受託人執行。如有人希望小孩未來能結婚,就寫如果結婚就給他100萬,拿結婚證書跟受託人請求給付100萬,或是請求創業金等等。信託公會秘書長呂蕙容指出,長輩對晚輩的未來可能有各種期待或想法,有些可透過信託達成,但有些不能透過信託達成。如希望信託的錢供應至孩子大學畢業,但小孩要不要念大學,受託人無從管教,只能付錢提供大學學費。實務上,願望信比較會出現在類似「遺囑」中,歐美國家因為發展較久遠,提供服務較多彈性,有些家族會在處理資產信託時,加入願望信這類內容。【延伸閱讀↘↘↘】。小孩突然想出國念書!專家經驗談:3步備好教育金。別再說「幫你存起來」從小訓練親子理財3階段! 立即按讚 更多橘世代精彩內容不漏接!>>現在立即加入粉絲團
-
2020-05-23 橘世代.健康橘
律師教你3招 守護失智長輩財務
失智症病友在病症初期,並非毫無辨識能力,但思考容易紊亂,常常成為不法分子的目標,而且詐騙金額高、舉證難,嚴重者甚至失去畢生積蓄,鄭嘉欣建議,一旦發現家中長輩失智,可以透過以下3種方法,預防詐騙或財產侵奪。1.「預告登記」,預防不動產遭不法轉移:失智症長者常遭有心人士利用,用不動產權狀前往地政機關設定抵押,或向銀行、私人借貸。辦理「預告登記」後,地政機關會通知家屬,可避免不動產遭到不肖人士乾坤大挪移。預告登記/需由土地的登記名義人(失智長輩)出具同意書,向地政機關申請於土地登記簿上作成限制登記,讓土地登記名義人不得隨意處分該土地。2.「金融註記」,預防身分遭到盜用的不當辦卡、不當刷卡:失智症患者身分常遭冒用、盜用,去開設帳戶、申辦信用卡及信用貸款等,導致債務從天而降。「金融註記」完成後,若有他人想冒名申請,金融機關應負擔審核拒絕責任。金融註記/子女可陪同長輩、攜帶失智診斷證明、身心障礙手冊等文件,到「金融聯合徵信中心」辦理註記。3.「監護宣告或輔助宣告」,靠法律與監護人守護財產:「監護宣告」與「輔助宣告」是法律提供精神障礙者或心智缺陷者的保護機制。聲請後,失智患者處理財產的行為,例如借貸、作保、贈與、不動產買賣、遺贈等等,都需經過監護人同意才能行使。監護宣告/用於完全喪失判斷能力者,輔助宣告/雖未完全喪失判斷能力,但已顯著低落者。備妥喪失判斷能力證明文件,以書面向受監護人戶籍地的法院聲請。【延伸閱讀↘↘↘】。配偶贈與、房產移轉...Loss4大遺產節稅關鍵,導致財產縮水了!。避免稅留子孫 2大步驟規畫資產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 【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5-20 橘世代.好野橘
別等「有錢」才理財!三個決心致富的黃金心法
我相信你已經意識到投資理財的重要了,但是大家也明白「知道」跟「做到」的距離,其實還是很遠。我們到底該如何讓自己動起來,下定決心地去執行投資理財這件事情呢?我在第一節就要跟你分享三個方向,幫助你下定決心開始理財! 1.你是為誰而戰?為何而戰?你想要財富自由,你想要開始投資理財,是為什麼呢?有可能是為了想提供家人更好的生活,也可能是為了想完成自己的某些夢想。每一個人的原因都不一樣,你一定要靜下心來問問自己,到底你是為了什麼而理財?以我自己為例,我就是為了兩個字——「自由」。我希望我可以得到全方位的自由,無論是思想上的、時間上的,還是人生的自由。最重要的,是我想自由地成為我想要的自己。而以上這些自由,都必須要有財富自由來支撐,這就是我的動力來源。現在換你問問自己:你為什麼想要財富自由?你為什麼覺得投資理財很重要?2.你的生活夠痛苦嗎?你面臨的財務挑戰夠大嗎?你的痛苦值達到臨界點了嗎?有研究指出,讓人下定決心開始改變的動力並不是追求美好,反而是逃離痛苦。如果你今天沒有動力改變,變得想要開始投資理財,表示你的生活還不夠痛苦。這時候,你就必須找出一個讓自己很痛苦的點。以我自己為例,我很不喜歡「沒辦法做選擇」。對於那些因為自己沒有經濟能力而被勉強做的選擇。比如搭飛機因為有經濟壓力,所以必須搭經濟艙;或有些人喜歡的工作薪資不高,所以要勉強自己去做一些給薪更好、但自己不那麼喜歡的工作。這樣的狀態讓我非常痛苦,所以我有非常大的動力去投資理財、建構自己的被動收入。仔細去看很多成功的故事,很多都會描述他們以前有多痛苦,導致現在有多成功,這是經過心理實證的。當你今天很痛苦時,為了不再過那樣的生活,你會逼自己一定要做出改變。很多人現在為什麼沒辦法下定決心呢?就是因為你還不夠痛苦。雖然你每天抱怨你的生活沒有特別好,但是你的生活其實也不差,沒有痛苦到讓你想要改變。有時候只是我們習慣了這樣的痛苦,只要你把它挖出來面對,你就可以讓自己下定決心去改變。3.讓自己天天被打擊問問自己是否有重大的衝擊,或是被刺激的頻率高嗎?你應該聽過一些故事,某些人在人生中遇到一個重大的衝擊,讓他突然間完全變了一個人。當你沒有重大衝擊時,你該怎麼去刺激自己呢?這就要提到我剛剛問你的第二個問題,你在生活中被刺激的頻率高不高呢?大家都知道一個道理,就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當你看到身邊的人財富自由,每天過得很開心,可以自由安排自己時間的時候,你多多少少都會被影響。「我也很想要那樣的生活」「我也想要開那樣的車」「我也想要住那樣的房子」。當你一直被刺激時,就會更有動力地去完成自己的夢想,或是去完成他們都能辦到的事情(也可以說是一種,「別人可以辦到的,我也可以」的競爭心態)。很多人所處的生活圈太過安逸,沒辦法刺激到自己。這時我只能建議你上上網,去看一些你羨慕的人或是偶像,看他們現在過著什麼樣的生活。或是像當時的我,去報名很多財商課程,逼迫自己換一個交友圈。我因此認識了很多投資理財的前輩,常常也會告訴我,他們又投資了一間房子!或是有人美股賺了多少%等,都是刺激自己很好的方式。本文摘自《打造富腦袋!從零累積被動收入:月收翻倍的財富攻略》,如何出版社 2019/12/01 出版【精選理財延伸閱讀↘↘↘】。死薪水也能變有錢!找對投資工具退休存千萬。小資理財/聽過二八法則嗎?適合上班族的ETF投資術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 【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