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4 退休力.理財準備
搜尋
財務自由
共找到
23
筆 文章
-
-
2024-08-16 退休力.理財準備
已達近9成目標!她用3種最「無聊」的理財方法提早實現財務自由
實現財富獨立、提早退休是不少人的夢想,但願為此付出時間、精力與金錢者少之又少。40歲的軟體工程師博蘭德(Lauren Boland)與伴侶卻認真實踐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Retire Early),她在接受內幕(Insider)新聞訪問時表示,他們的退休帳戶「已達到近9成的目標」,由於經濟不景氣,多了些波折;不過她有信心,可在幾年內完全達標。當被問到用什麼方法來實踐FIRE時,博蘭德說他們用的是「無聊的方法」。她說,她知道這不是個令人滿意的答案,但這是事實,多數達成FIRE的人都有項超強能力,就是耐心。博蘭德分享了她「無聊 」理財策略的兩個關鍵原則,並提醒應避免的陷阱:3個「無聊方法」實現財務自由1. 盡可能降低生活成本博蘭德表示,要為退休計畫存到足夠的錢,第一步就是在有工作時盡可能降低生活成本。她說,他們盡量將住房、汽車與食品支出控制在相當低的水準,從不超出能力範圍。她強調,保持低廉的住房成本尤其重要,儘管這在當前可能是很大的挑戰。共同居住有助於降低成本,例如與家人分擔費用,或有長期可靠的室友;有些提倡「共居」者甚至與伴侶以外的人一起購置房產。疫情後的遠距工作熱潮,也為部分人提供了生活在花費較低地區的機會。2. 設定每月儲蓄金額並堅持下去削減生活費後,下一步就很簡單:儲蓄。博蘭德說,如果訂下每月儲蓄計畫、要存多少金額,接下來就是保持耐心並持續下去,便能達成目標。許多財務專家及善於理財者常談到複利的力量,亦即開始投入100元,並獲得 10%報酬率,第二年就有110元,到了第二年底,由於本金增加,加上穩定的報酬率,這筆錢就會變成121元。3. 避免過度另類投資博蘭德指出,有件適得其反的事就是期望快速看到成果,以及尋求快速致富。她說,應對那些承諾在短時間內獲得高報酬但卻不太可靠的另類投資提高警覺。雖然她也有些另類投資,包括一點加密貨幣,但她說不該「陷得太深」,因為可能損失慘重;一旦市場出現大崩盤,可能損失全部或大部分的退休儲蓄。
-
2024-08-01 焦點.元氣新聞
公務員鐵飯碗早破了!網推心目中的真鐵飯碗是「它」,沒有也別放棄,5方法創造自己的鐵飯碗,實現財務自由
對許多老一輩而言,公務員就是鐵飯碗,覺得到政府公家機關上班,薪水穩定,可以安穩的過一輩子。但對現代年輕人而言,軍公教工作量與薪水成反比,要做的事多但薪水卻相對較少,且死薪水不能財富自由,因此並不認同公務員等同鐵飯碗。對此元氣網在臉書粉絲專頁,詢問網友們心目中的鐵飯碗工作是什麼?你心目中的「鐵飯碗」工作是什麼?每個人對「鐵飯碗」的定義不盡相同!現在人認為鐵飯碗不一定等於公務員,也有可能是其他的職業。網友留言最多人回答「投對胎」,當有錢人家的富二代就有鐵飯碗;其次是各種職業:「當老闆」、「寫Al程式的人才是金飯碗,科技人員是銀飯碗。現在沒什麼鐵飯碗,鐵都生鏽了」、「公務員」、「財政部國稅局、戶政事務所、內政部警政機關」、「科技工程師」、「包租公收房租」、「嫁入豪門當少奶奶」、「當總統」、「當官」、「郵局人員」、「自營生意」、「加入國軍」、「居服員」、「軍公教相關工作」。也有網友對鐵飯碗有不同見解。「平安健康能正常生活」、「出生就是豪門才是鐵飯碗,排富前幾名那種」、「現在鐵飯碗就是加入民進黨」、「會投胎當富二代,有一個有錢老爸」、「現在沒有鐵飯碗了,隨時都會被砸破」、「富三代,因二代要被一代管制」、「身體健康沒病痛」、「躺平,夢裡發財什麼都有」。不管你的工作是不是鐵飯碗,存錢理財5方法看完以上網友們對鐵飯碗的看法,你的工作屬於網友們認定的鐵飯碗嗎?無論你是否擁有鐵飯碗工作,平日做好存錢和理財規劃,是每個人都該關注的重要課題,元氣網整理「5招存錢理財法」幫助你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財務:1.制定預算計劃每月初制定一個詳細的預算,列出所有收入和支出。這樣可以幫助你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避免不必要的花費。2.保持儲蓄和投資習慣定期將一部分收入存入儲蓄帳戶,養成儲蓄的習慣。可以考慮投資股票、基金、債券等,以獲得較高的回報。3.減少不必要的支出減少購買奢侈品和不必要的娛樂開支,控制消費慾望。購買日常用品時,貨比三家,選擇性價比高的商品。4.建立緊急救難基金建立應急基金,至少儲蓄3到6個月生活費用,以應對突發事件,如生病、失業。5.隨時學習及更新理財知識不斷學習和提升自己的理財知識,了解不同的投資工具和策略,避免被騙或做出錯誤的投資決策。可以參加理財課程、閱讀相關書籍或尋求專業理財顧問的建議。這些方法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財務,實現財務自由。無論你從事何種工作,良好的理財習慣都是成功的關鍵。延伸閱讀:.台積電套利秘密?理財曝巴菲特如何在市場價差中賺取無風險收益.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房子?專家傳授內行人買房5大要領.男人、房子哪個可靠?吳淡如給要買房的女性的4個人生建議
-
2024-04-25 退休力.理財準備
「新退休年齡」曝光!專家籲:理財晚鳥投資有「三不」
醫療愈來愈進步,人類的壽命逐年增加,長壽拉高了退休總費用,根據BBC報導,60多歲退休像是一個夢想,新退休年齡可能是75歲。台灣理財規劃產業發展促進會理事長景肇梅說,想存夠退休金一定要提早開始準備,國人理財觀念不足,但如果晚了也要穩扎穩打,掌握「不急、不怕、不貪」原則,不貪圖明牌受到詐騙。退休金的準備是一門學問,要準備足夠的數字才能衣食無虞,所謂「足夠」有一定的邏輯和計算方法。呼應外媒報導的「75歲是新的65歲」,景肇梅認為,主要是錢沒有存夠,因為社會福利的減縮、醫療照顧費用、生活成本增加,許多人無法在65歲準時退休,只能把時間往後延。景肇梅表示,台灣是科技島,商品的壽命短,若遇到寒冬可能一次裁撤整個部門,中年後再就業困難。除了保持職場競爭力,更要及早規劃自己退休後所需的金額、靠理財來準備退休金。財務準備,愈早開始愈好,才不會到了接近退休年齡還要為錢煩憂。退休有三大支柱:政府保險制度、職業退休金、個人儲蓄與投資,景肇梅認為,國人太依賴政府保險制度及職業退休金,反而忽略了通膨風險、醫療照護費用,存款可能會隨著時間慢慢縮水。退休三大支柱1.政府保險制度:軍人保險、勞工保險、公教人員保險、國民年金2.職業退休金:軍公教退撫制度、勞工退休金新制、勞工退休金舊制、私校人員退撫儲金制度3.個人儲蓄與投資:退休理財、購買商業保險想要替退休生活做準備,退休金要多少才夠?景肇梅說,在國外已經風行多年的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概念,意思是「財務獨立,提早退休」,透過投資、創業方式來增加收入和資產。年支出除以4%(等於25倍)就是一個人要退休前,應該準備的退休金數字。4%法則,是要存到每年花費的25倍,假設一年花4000,000元,25倍就是要存10,000,000元,就能達到財務自由。如果你不知道、不計算每年要花多少,也就沒有應該存多少才夠用的目標。景肇梅強調,養成做預算和做帳的習慣;FIRE就是要鼓勵大家早點存夠錢、早點退休,退休不是什麼事都不做,而是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根據退休基金協會統計,國人43.5歲才開始啟動退休理財,愈晚準備退休金,每月要存的金額愈高;雖然晚了,但用對投資方式也能完成退休理財目標。景肇梅給理財晚鳥的財務建議:投資要不急、不怕、不貪,做好財務規劃後,按部就班完成,定期檢視投資組合。早退休6大缺點民眾平均壽命延長,但又希望早點退休,景肇梅提醒,早退休有六大缺點,即使存到了退休金,也要避免讓錢縮水不夠用。1.低估長壽的風險:父母及自己的壽命變長,花費也變多。2.低估醫療費用高漲:活愈久、醫療照顧費用開銷愈大,除非都不生病。3.高估退休金的價值以及社會福利:為避免破產,社會保險給付都會做修改。4.低估通膨的風險:全球通膨高漲,存在銀行的退休金也被通膨吃掉。5.沒有財務支出計劃:隨便花用,當錢愈來愈少,就相信詐騙。6.留意養老要防兒:幫子女付頭期款,卻讓退金生活過得窘迫。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2-02 退休力.活躍好學
2023退休力論壇/生活好無聊,以後可能會無聊而死!朱仲翔醫師:滿足6大心理需求超重要
一位35歲的男性,很早就財務自由,也達到人生目標,因此選擇退休,雖然買了跑車、到處旅遊,還體驗許多好吃、好玩經驗,卻感覺生活很無聊,只好向精神科醫師朱仲翔求助,這位男性說,自己的生活「好無聊,以後可能會無聊而死!」朱仲翔指出,人有六大心理需求,而這名男性有些心理需求未被滿足,所以才出現這樣的困擾。朱仲翔在聯合報、元氣網舉辦的「2023退休力論壇-以防萬一,活到一百歲」論壇中指出,每個人都有「安全感」、「新鮮感」、「重要性」、「連結感」、「成長」與「貢獻」等六大心理需求,像上述男性經過諮詢後,決定從「貢獻」著手,改造自己的退休生活,這名男性選擇去偏鄉學校服務當地學童,看到當地學童展開燦爛笑容,他的生活又重新活了起來,也就不再無聊、無趣。另外,還有一名50多歲就退休的男性,因為失眠問題求助朱仲翔,他問診後發現,這名男性因為生活無趣而每天用手機追劇,直到三更半夜,然後睡到自然醒,等到睡醒,已是下午時光,由於作息不正常,自然產生睡眠困擾。朱仲翔醫師研判,這名男性的生活已缺乏「新鮮感」,所以勸他想想:「有沒有年輕時想做,卻一直沒機會做的事情?」後來這名男性決定好好培養興趣,讓生活重新擁有新鮮感與不同樂趣。朱仲翔也提醒,退休後,一個人若要有安全感,面對生活,就必須要可以預期、可以掌握,而健康是安全感重要基礎,有些長輩認為,「退休就代表老了」,或者因為害怕病痛干擾而不敢嘗試新事物,也因為怕拖累別人而不敢跟團旅行,這些都是因為缺乏安全感導致,如果趁早養成運動習慣、保養身體健康,心裡就會比較有安全感,也比較可以嘗試新事物。在講座中,朱仲翔希望所有人都可以「了解自己的需求,並找到新方法滿足需求」,且自己的生活,可以自己安排,人生才能重新找到新的定位、方向,退休生活也就可以更加多采多姿、充滿樂趣。
-
2023-03-22 退休力.理財準備
上班像坐牢,資深老鳥曝人生真相!陳重銘傳授從打工族到財富自由的「投資理財心法」
存股高手陳重銘、知名作家吳淡如在新書《人生實用商學院:培養理財的富腦袋》提到,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前兩句講的是基因,龍只能生出龍,鳳也不會生出雞來,最後一句講的是傳承,因為老鼠爸爸只會打洞,所以老鼠的兒子也只能跟著打洞。如果老鼠的爸爸會飛天,那麼老鼠兒子也會像老鷹般飛翔了。可是老鼠沒有翅膀,要如何飛翔呢?陳重銘表示,我出生在50 多年前的鄉下,我的阿公種田,爸爸在菜市場賣米,從小沒有人教我飛翔,我只能跟著大家一起用功讀書,那個時代因為小孩多但是學校少,升學的壓力很大,考不到90 分就等著挨板子。等到我一路過關斬將,研究所畢業後,我茫然了,不知下一步要幹嘛?於是又跟著同學一樣到企業求職。發現上班就像坐牢,資深老鳥告訴我人生的真相記得剛上班的第一個禮拜過得非常痛苦,以前讀研究所時儘管經常忙到晚上,但是累了可以趴在桌子上充電,或是到游泳池運動清醒一下。但是上班時主管跟同仁的眼睛全盯著我,完全沒有了自由,有時候眼皮重到支撐不住時,只能躲到廁所坐在馬桶上面瞇個10分鐘。一位資深老鳥看到我這般適應不良,就問了我一個問題:「你讀了那麼多的書,究竟是為了什麼?」我當場愣住講不出話來,老鳥跟我說:「還不是要工作賺錢養家」,然後他又給我補了一刀,說他上班十多年的感覺就像是在「坐牢」。然後聽他述說因為不會巴結長官,懷才不遇而無法加薪跟升官,每天要辛苦加班到深夜,才可以賺到微薄的收入來養家活口,說到激動處還聲淚俱下,對於剛出社會的我,著實是一場震撼教育。當鐵飯碗成為枷鎖,學會飛翔的人如何放手當時我認清現實後只能乖乖坐牢,然後祈禱一切順利,25 年後刑滿出獄。我從民國83 年開始工作,前後換過六個工作,後來在公立學校捧了18 年的鐵飯碗,民國108 年我遞出了辭呈,結束了25 年的職場生涯,我終於出獄了!如果可以飛翔,我相信沒有人想要趴在地上,畢竟頭頂的天空是無窮大,重點是你要有一對翅膀。我上班了25 年,只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靠著勞力賺取家庭的溫飽;但是我不斷的學習投資理財,幫自己裝上一副翅膀後,我可以開除工作,讓自己飛向更寬廣的天空。如何透過投資實現選擇的自由人生辛苦一輩子的目的在哪裡呢?一開始我覺得是「自由」這兩個字,很多人打拚一輩子到65 歲退休後,終於可以睡到自然醒,自由自在地遊山玩水。但是,65 歲後年紀大了、體力衰退,甚至有不少人開始受到病痛的侵襲,也無法自由自在地過日子。如果自由來得太慢,能夠算是自由嗎?我終於了解自由的另一層意義是「選擇」,在我存股票達到財務自由之後,我可以選擇開除教書這個鐵飯碗,不用再為五斗米而折腰,我有能力選擇自己想要過的生活,這就是自由。我在學校教了23年的書,看過不少望子成龍的家長,我也跟許多的家長一樣,三個孩子都送到安親班學才藝跟補習功課,希望可以贏在起跑點上。但是我心裡有數,不是每一個孩子都可以考上名校,也不是每一個名校畢業的都找得到好工作,就算將來的薪水待遇很不錯,也很可能是賣肝賣命換來的。我們的孩子辛苦讀了那麼多書,最後也只是要去社會上坐牢嗎?富腦袋,讓知識成為財富自由的翅膀萬一孩子的聰明不夠呢?萬一孩子不夠努力呢?萬一孩子懷才不遇呢?萬一孩子將來被家庭跟房貸壓得喘不過氣來呢?我在孩子小時候也很擔心,一直思考要如何才能逆轉勝?最後想到的還是幫他們裝上一副「投資理財」的翅膀,從小幫他們存股票,長大後股利就會支撐著他們的未來,孩子的人生會多了一個選擇,不必再為五斗米折腰。知識才是決定你未來人生的重要推手,學校只會教你好好讀書,然後到社會上工作跟坐牢,到時候你後悔也來不及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趁現在好好學習投資理財的知識,不僅可以幫你裝上一副翱翔的翅膀,更可以讓你選擇未來的人生,才是真的贏在起跑點上。本文節錄:《人生實用商學院:培養理財的富腦袋》一書
-
2023-02-03 退休力.理財準備
存夠了錢就能及早退休,享受人生? 專家教你如何財務獨立提早退休
有次在「履歷優化與個人品牌重塑」課堂上我問一位學員:「妳心目中理想的工作是什麼?」 同學回答:「我沒有特別想做的工作耶,只要能讓我存夠錢,早點退休就好了!」接著我問她,多少錢才算夠呢?她回答:「至少要1000萬吧!嗯,不對,可能要1500萬才夠……」 努力工作,抑制消費,存下一筆大錢,然後透過投資每年領取收益當生活費,就可以及早退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應該是許多上班族的終極人生計畫吧!相同的概念在美國甚至還興起了一個運動,簡稱「FIRE」,是「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財務獨立,提早退休)的縮寫。搜尋這個關鍵字你會找到許多書籍與部落格,宣揚相關的理念與實踐經驗。 老實說,我以前也有一樣的嚮往。但這幾年來隨著觀察周圍的退休者,加上自己的感悟,我越來越覺得「財務獨立,提早退休」這個概念並不如想像那麼美好。除了執行上非常困難外,就算真能存夠目標金額,迎接我們的未必是環遊世界或閒雲野鶴般的悠閒,取而代之的很可能是生活的貧乏、自信低落與生存恐懼。至少,我個人在多年前就已經把這個念頭從我腦袋清空,轉向另一種「終生工作」的價值觀! 要如何財務獨立,提早退休?可能有些讀友對FIRE概念不太熟,我用最簡略的方法說明一下: 假設小李夫妻30歲,年收入100萬,基本年開支50萬,存下50萬。他們希望盡快累積1000萬退休金,並透過投資賺取每年5%的利息,就可支付生活所需的50萬元,再也不需要工作!照原本每年存50萬的進度共需要20年,依照FIRE的及早退休理念要提升「儲蓄比」,許多FIRE信奉者會逼自己存下超過70%的錢,小李的case就是一年存70萬,這樣達標時間就縮短為14.3年,也就是說如果小李夫婦如果確實執行FIRE,就能在45歲之前達成財務自由,接下來不必為錢而工作,每年還有50萬可以花用,很美,不是嗎? 說到這裡,我想對財務稍有概念的讀友們應該已經發現,這裡面有幾個假設數值,可能有過度樂觀的嫌疑!這些樂觀有可能導致整套方法變得窒礙難行。 1.首先是5%的年投資報酬:小李夫妻45歲退休後如果活到85歲,等於接下來40年這1000萬都要持續提供穩定報酬5%,有在投資的朋友都知道這非常不容易。再考慮每年2%~3%通貨膨脹,要維持一定購買力時,5%的報酬得提升到7~8%才行。就算真能找到這麼好的投資標的,也不可能每年剛好都是5%報酬,萬一正要退休時遇上經濟蕭條或時局變動,報酬剩下1~2%(甚至負報酬,本金被侵蝕),「又老又窮」的日子就要來臨! 2.其次,小李夫妻一開始花一半存一半的理財紀律,在這個低薪時代已經很不容易達成,何況要提升到70%的儲蓄率!年輕時我們成家立業,正是錢花得最兇的時候:房子、車子還有孩子,都是大筆支出,硬要存下高比例的收入真的需要過極度節儉的生活。吃喝玩樂省一點還不打緊,花費在教育與人際上的錢,其實都是人生重要的「投資」,講得現實一點,都是未來「賺更多錢」的契機。這些錢都省下了,斬斷了開源的機會,就只能更拚命節流,不啻是一種惡性循環。 延伸閱讀:別夢想一夜致富!投資不要跟單!專家告訴你金融投資的12個原則 我們換個狀況:假設小李夫婦每年賺300萬,固定開支100萬(每年存200萬)呢?15年後他們45歲,預計可以存下3000萬的退休基金。只要找到一個每年領取3.33%收益的投資標的(例如美國公債),就可以享用每年100萬的生活費用,這樣FIRE突然變得可行多了是不是?其實「薪資收入」正是整件事情的關鍵!我看了一些報導,成功實踐中壯年退休,有閒錢環遊世界的人,幾乎都是高薪白領或是創業家,沒這個優勢,要享受FIRE的好處,還真是相當不容易! 以上是財務分析的部分,畢竟我不是專家,就只能點到為止!這篇文章我更想談的,其實是兩個心理層面的因素,它們的重要性可能跟財務方面不相上下,甚至更高! 提早退休的兩個心理層面的因素一、 「錢」只是工作的好處之一,不是全部。放棄工作同事也拋棄許多珍貴的「人生必需品」人有一個毛病:看不到的就以為不存在。工作除了金錢,還會帶給我們成就感、人際關係、以及個人成長所需要的新刺激。上面這段話很多人嘴巴上不會反對,但內心覺得又是「心靈雞湯」來著!畢竟成就感什麼的,不如銀行存款來得真切。直到有天真正離開工作崗位,爽了幾個月之後,才發現迎來的是一陣空虛落寞!我身邊就有幾個朋友,他們存夠了一筆錢開心退休,逍遙了沒多久又重新回到職場,原因就是想找回生活中失去的養分。 補充一點,我尤其不建議男性過早退休。男生是特別需要成就感跟尊嚴的生物,太早退休又沒有好好規劃生活來滿足上述兩個需求,閒賦在家的退休男人常常是家人的災難,他們會持續跟身邊的人索取必要的成就感跟尊嚴。 有句諺語說:「別把嬰兒跟洗澡水一起倒了!」(Don't throw the baby out with the bathwater)如果工作讓我們不開心,我們應該思考的是「什麼樣的工作會讓我們開心」,而不是一股腦把「工作」從我們的人生中完全倒掉。參加過「尋找天賦與熱情的系統化做法」講座的人一定記得我的親身經歷:我曾經也是個以及早退休為目標的上班族,常常在日記裡寫著要45歲退休的目標,但逐漸找到自己熱愛的工作,「退休」這件事情的誘因就逐漸淡去了!就像是歐普拉說的:「如果你從事的工作就是自己熱愛的事,那麼賺到的薪水其實都算是『額外』的好處,可以的話,為什麼不一輩子享受這樣的工作呢?」 二、當人們感受到財務的焦慮時,往往不是因為資產的「存量」不夠,而是其「增量」下滑!學生時代,皮夾裡有個千把塊就覺得自己很有錢,可以買少年快報兼請同學吃鍋燒意麵了!但上班之後,好不容易存了10萬塊卻還是憂心忡忡,覺得自己沒房沒車,要怎麼樣才能娶女友進門?(更慘的是還沒女友!)人對財務的焦慮,顯然不是來自當下的帳戶餘額,而在於對「未來財務狀況」的評估。就算一個人明明戶頭裡有幾百幾千萬,但當他「覺得自己錢越來越少」時,仍然會帶來很大的焦慮。你看看身邊退休的長輩就知道了,很多人年紀大了,沒有賺錢的能力,就算存款很多,也都會把錢看得比以前更重,因為每多活一天,錢就會減少一些,這是一種倒數計時的焦慮感! 就算我們真能在中壯年存了大筆退休金,提早退休並且每年領取固定收益當作生活費,我認為並不能算是真正的財務自由,反而會產生一種新的財務焦慮!我們會擔心萬一明年投資收益不好怎麼辦?萬一物價上漲怎麼辦?萬一臨時出現大筆開支怎麼辦?明明有大筆存款在帳戶裡,卻仍要承受這種焦慮,我稱作「富人的窮困感」,真的非常划不來! 但如果樂在工作,並且持續工作到老年,除了能獲得工作帶來的諸多好處之外,由於財務上持續有進帳,自然不會有「吃老本」的焦慮感。因為有持續收入,還能偶爾奢侈一下,不必嚴格遵守每年花費上限,這樣的「閒錢」才能帶來真正的快樂,就像學生時代的少年快報一樣! 延伸閱讀:你有選擇困難症嗎?專家授獨立思考術,做出理性選擇10大原則 我認為執行FIRE計畫(財務獨立,提早退休)有幾個先決條件,必須同時遵守,才可能達成目標。首先你與伴侶屬於高薪族群、都擁有強大的消費自制力、願意維持數十年極簡生活、同時家庭份子單純(無年邁父母與子女)極少意外開支,這任何一條都很不容易。而且更慘的是,當你終於成功達標,存了上千萬退休金後,還不能太高興,因為退休之後,你得更嚴謹地控制支出,一直到離開這個世界為止。這……這實在是太違反人性了! 那麼解法到底是什麼?這問題我想了不只10年,直到今天為止,我的結論跟歐普拉女士一樣,唯一解就是「做自己有熱情的工作」。在財務層面上,擁有持續的收入就不用擔心吃老本,搭配妥善的理財計畫,生活只會越來越好,存量甚至增量都會提升!在心理層面上,除了可以享受工作帶來的多元好處,也能開心地發揮閒錢帶來的好處,這會更接近所謂的「財富自由」!
-
2022-12-20 活動.精彩回顧
精彩回顧 /三層保障 六大重點 理財專家施光訓教你老後財務獨立
「一個人的海嘯」襲來,現在正值中壯年的你,未來該如何部署幸福老後?多位專家在「高齡友善PLUS 幸福台灣無限」」座談會中都指向「財務獨立自主」是因應獨居老後的重中之重。對於老,中信金融管理學院校長施光訓回想,前陣子參加高中同學會的場景記憶猶新,想像路人若都是同學,那麼他就不覺得自己特別老,這代表老和不老是相對的概念。但情況若是相對的,就必須有健全的財務和完善的社會保障,才能享有高齡友善與幸福老後。施光訓表示,自己最理想的老後是「財務自由」,最大的資源可能是不動產。台灣長者多數繼承來自父母的房產,而現今的高房價對年齡較高的長者或許相對是有利的。可以利用第一層以房養老,輔以第二層信託等財務工具,再加上第三層保險規畫,共三層保障確保老後的財務獨立自主。老後財務規劃怎麼做?元氣網彙整施光訓的專家觀點,掌握六大重點逐步落實:一、50歲之後理財是求保障未來,適度的保險規劃有必要,最好找大型、安全的機構。「50歲之前理財是為了改善生活,50歲以後理財則是要保障未來」,施光訓說,隨年齡增長,勞動收入可能下降,必須創造被動式或保證性的收入,因此不容差錯。以個人來說,適度的保險規畫有其必要,民眾最重要的要找到穩健的理財管理者。雖然近期因全球利率上調,短期金融資產價格大幅波動,很多保險公司面臨生存的危機,大環境也確實越來越辛苦,但保險、理財相關產業,大者恆大是國內外不變的趨勢。二、越年輕投保越有利,保險價格或保障內容也會相對較充沛。三、保險有順序。依序是意外險、癌症醫療險、壽險、長照險。過去民眾投保長照險的成本較高,現在保險公司有提供附加方式的長照險種,可以多做比較參考。四、安養信託可協助理財紀律。安養信託的問題是並非每個人手上都有很多現金去做信託。但安養信託也是一種確保理財紀律的管道,管理費約是千分之二到七,每個月管理費約500元左右,費用較低。五、莫過度盼望股息養老,或是基金養老,要審慎規畫。以股息養老來說,股票波動,影響心情,且有後續風險;基金養老則有附加費用率,如投資的是海外基金,有可能還沒賺到錢,就要付出相當費用在附加費用率上。六、以房養老需提防限制條件,年齡和屋齡是否在規定範圍內:以房養老比較有機會的仍是台北市的房子,平均可核貸額度約七、八百萬,換算下來每一年約30萬,是否足夠維持老後開銷,需要思考。另外,以房養老若申請人65歲以上,以承作年限30年為上限,申請人如95歲仍然健在,此時房子抵押給銀行,高齡者在無收入的狀況下,需面臨贖回房屋的經濟壓力,對申請人不利。施光訓笑著說,他給自己的幸福老後期許是追求「身心靈」,身心健康之外,靈是「靈活」,是從他父親身上得到的體會。他說,父親現在八十多歲,因是刑警退休,自覺體力過人,在他七十幾歲那年,隔壁遭小偷,父親還想幫忙抓捕小偷,最近父親也開始感嘆越來越不靈活,心情沮喪。可見靈活與身心是有牽動的,追求身心健康及靈活,也是他給大家幸福老後的建議。高齡友善PLUS 幸福台灣無限 線上直播●時間:2022年12月20日10:30●粉絲團:元氣網●活動網址:https://reurl.cc/oZXvb3
-
2022-12-09 醫聲.高齡社會
高齡友善調查:最在意醫療 居住安全
二○二六年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聯合報健康事業部透過網路調查一○六五份有效問卷,民眾在高齡友善社會中,最在意「高齡友善醫療」及「安全居住環境」,但台灣逾六百萬宅無裝設電梯,住二樓即宛若偏鄉,形成「老人下不來,醫療照顧資源上不去」的窘境。專家呼籲,政府應補助老宅裝設電梯,制定長照政策應以「通用設計」,讓所有族群適用。4成8不滿意 提出8大痛點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台灣人壽七日舉行「高齡友善PLUS 幸福台灣無限」座談會,包括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吳希文、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中信金融管理學院校長施光訓、國衛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執行長許志成、政大地政系退休教授張金鶚及聯合報副總編輯洪淑惠等,跨世代討論找出解方。調查民眾對整體高齡友善程度,不滿意比率達四成八、覺得滿意低於三成。分析 「高齡不友善」有八項痛點,如爬樓梯導致膝蓋不適,影響出門意願占九成一、住戶對都更或裝電梯意見不一占九成一、長者補助占二成九、就醫交通接送占二成三、照顧服務占二成二、長照服務不足需自行負擔看護費占九成二、門檻高申請照護不易占九成一、經濟條件未達低收難申請補助負擔大占九成五。全民最大共識是希望政府「補助及整合老舊公寓安裝電梯」,使長者方便出門。林萬億表示,全國五十五歲以上住高樓層且無電梯住宅逾七成三,政府推動電梯裝設補助方案,但大多縣市無法因應龐大需求,推動艱困。行政院啟動「因應超高齡社會對策方案」,挹注一千兩百億元,十五個部會加入,盼與各界一起解決。吳希文表示,中央預計明年投入長照預算六四九億元,評估高齡人口增加,盼推動一對多照顧,持續推行一國中學區一日照,住宿機構朝公共化、平價等推展,也期許導入專業人員,預防延緩個案失能。長照不分類別 應有宜居觀點陳亮恭認為,政府應進入社區了解長者、家庭需求,目前廣推高齡友善評鑑醫院、縣市,但設計出的制度與實際使用需求有很大落差。社區長者樣態多元,政府應導入「宜居」觀點,以長照來看,不應再以友善長者、婦幼等類別畫分,而是以「通用設計」概念,才能讓更多族群適用。新冠疫情時,視訊診療廣泛運用,陳亮恭表示,現在正與衛福部、健保署討論,如何將居家診療、視訊診療服務常態化,思考未來行動自如的長者,若慢性病控制穩定,透過視訊診療即可看診、領藥,免去舟車勞頓,增加醫療照護可近性。孤寂影響身心 恐引發慢性病許志成表示,全台約五十一萬名高齡獨居者,再加上年輕族群約三百萬名獨居者,獨居並非壞事,但孤寂感將影響身心健康,引發慢性病,增加憂鬱。英國、日本已設置「孤寂大臣」,以國家高度解決國人孤寂問題,呼籲台灣提供足夠資源,使民眾「走出社會互動」。洪淑惠表示,近年觀察長者對老後安排,特別著重風格及自由,每個人對退休想像不同,但不約而同都想自由過生活,包括財務自由,且現在的長者也不忌諱談論死亡,也愈加喜愛都會養老,因此到宅照護、醫療服務及數位能力等須隨之相伴。
-
2022-09-13 退休力.理財準備
高收入=富有嗎?專家:想財富自由要追求的是淨資產成長率
家庭總收入高並不等於對財務管控與金錢的掌握度高,還須考慮支出與負債,唯有家庭淨資產高,並能隨時間不斷累積成長,才更有機會達到心靈上的自由。許多人以為追求更高的收入就能讓自己富有,媒體也經常以年收入多少來論斷名人的身價,但事實上,一個人的收入多寡並不能反應他真實的財務狀況,賺多少錢雖然重要,但不是重點。我從來不會以總收入多寡去衡量一個人的資產狀態,收入高的人多穿戴名牌、開名車、住豪宅,過著富裕且舒適的生活,但其車貸、房貸占總收入的支出比例並不亞於一般人。月收入十萬的人會考慮購買四十萬的二手車;但月收入二十三萬的人則有極高的機會看上兩百萬的進口車。除了車之外,在買房、旅遊等決策上,月收入高的人也會傾向選擇品質較高的商品,以比例計算來看,收入高的家庭平均各項支出比更高,且令人最擔憂的是,此一族群對財務的控管反而較鬆散,因為下個月就會有金額不小的現金入帳,危機感低。因此,擁有高收入,但低資產淨值族群著實不少,意即萬一財務控管不當,缺口的金額會比較難彌補,更容易陷入難以挽救的財務危機,瞬間壓垮一家人。高收入≠高資產.淨資產增加更重要我們經常聽聞某一個紅極一時、每場演出收入都破百萬的藝人,在過氣之後,很快就陷入財務危機,這正是因為他們收入太高,很有自信地花錢,卻沒有有效地管理金錢,現金收入銳減,但固定開銷(房貸、車貸、生活開銷)極大,每個月花費百萬元,若又缺乏相關財務知識,無法及時停損,那麼可能在幾個月內,就將存款花光了。反觀年收入僅八十萬的家庭,會更加小心謹慎地做出自己的財務規畫,並清楚自己於食衣住行等生活上的開銷比例,並透過財務管控與投資累積資產,雖然無法購入豪宅、開名車,卻因為負擔較小,即便是財務管理失控,缺口金額相對小,有更高的可能不被錢綁架,淨資產增加較快,達到財務自由的目標也較容易完成,比起收入高的族群,更能夠達到心靈自由。其實,高收入並不等於高資產,我們都誤會了家庭財務管理的方向,身為一個家庭財務的主理人,更應該重視的是家庭淨資產與資產成長幅度,並非僅是盲目地追求收入增加,除了收入,更應該注意淨資產的增加。追求淨資產成長率已經開始理財的朋友,可以開始追求下一個數字:淨資產成長率。我們所要追求的就不只是淨資產增加,只要每個月沒有超支,照理來說,錢會越來越多,差異在於每個月是多存了五十元,還是多了五萬元,這時,我們可以開始關注資產成長幅度,資產累積的速度是否有越來越快。至於累積速度的快慢與資產如何配置有極大關聯,若淨值自用與活存的比例高,那麼,家庭資產成長速度會很緩慢;若投資的比例高或主動收入成長快速,總淨值雖然可能隨著投資績效而浮動,但成長也會比較快。在財務有管控的情況下,理應維持合理的成長率,可以設定每個月、每一季,甚至每一年都和過去一年該時期的財務狀況做比較,如此一來,就會知道自己累積資產的速度有無增加。這裡提供計算公式:淨資產成長率={(本期金額÷前期金額)-1}×100%。充實理財知識.掌握家庭財務提升生活品質收入高,確實擁有的資源多、靈活性更高,能創造出更多資產的優勢,不過,前提是要先理財並規劃財務用途,否則可能會不小心製造出未來不可控的財務危機。家庭理財的議題廣泛,並非僅是投資股票、購買ETF與不動產,還與夫妻雙方家庭本身的財務狀況,以及家庭成員對未來的期待有關,如何使用錢比如何賺錢更重要,若想要減少對未來的焦慮感,就必須清楚現況,否則會不斷陷入無所知的恐慌中。建議個人充實理財知識,就有機會幫助整個家族於生活品質提升,家中只要有一人懂得理財,就有機會經由調整收支、整理資源、動態的調整資金運用,讓家庭財務得到掌握,並能有效分配在當下的生活與未來的目標上,資產上升的同時,生活與心靈品質能同時上升,還能為自己愛的家人規劃出低負擔的未來!※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2-05-19 養生.人生智慧
退休族一旦退下來要做什麼?活到老,學到老,玩到老, 工作到老!
一個人的職業不該只是賺錢的事,而是老天帶你來這個世界該做的事。—梵谷,畫家 聯合報研究調查將所謂「退休力」分成三部分:財務、健康、心靈社會,三者比重一樣大,複雜程度卻不同,最複雜的心靈社會再被細分為社會連結,活躍好學,自在獨立等三項目,本堂課的主題:職志,和這三個項目息息相關,同樣也是十堂課中最複雜的一堂。 「職志」這門課是最被台灣退休族忽視的一門本書中說「職志」這門課是最被台灣退休族忽視的一門,這點在聯合報調查中完全反映,自我評量「心靈社會」的分數隨年齡上移一路下滑,年輕人大都覺得這方面做得還不錯,一旦離開職場,原來由工作主導的生活形態一夕改變,個人成長和社會連結尤其受影響。 其實並不是年輕人這方面能力強,而是因為上班族每天出外工作,不得不經常接觸不同人事物,退休後要維持活躍、成長、獨立,必須自動自發從事勞心勞力事務,許多年長者因為缺乏動力,沒事寧願待在家裡看電視,心靈和社會需求自然難以得到滿足。 【延伸閱讀:45歲退休你準備好了?進入人生下半場你需要改變的是「心態」,對自己負責!】退休族一旦退下來要做什麼?我問過不少準退休族一旦退下來要做什麼?能給出明確答案的不多,多數人認為只要有錢有閒,有何困難可言?即使現在不清楚,船到橋頭自然直。但事實是,除非有準備,船是不會自動變直的,不信看看生活四周,多的是財務和健康狀態不差的退休族,生活內容卻乏善可陳。 有些人退休後的計劃是做義工,既有意義又可保持和社會連結,結果卻大多虎頭蛇尾,原因是有組織的地方就有「江湖」,過去在職場工作碰上不順不爽,為了生計必須忍受,現在做好事還要看人臉色,不如歸去,能夠長期堅持的人不是沒有,畢竟少數。 更大挑戰還是看待金錢的態度,亞洲社會「凡事向錢看」早已是一種約定俗成價值觀,在這種內化價值驅動下,人們思維繞著錢打轉,心態經常處在算計模式中,總想賺盡所有能賺的錢,省盡所有能省的錢。 這種價值觀促使人們年輕時努力工作、吃苦耐勞,是人生上半場一大利多,進入下半場卻明顯弊大於利,因為一旦缺少經濟誘因,許多退休族做什麼事都提不起勁,以至明明愛音樂的人不玩樂器,喜歡藝術的人不碰畫筆,卻寧願為一點小利小惠,浪費半天時間排長龍等待。 含飴弄孫是福氣的表現?還有些人退休打算將時間精力用在帶孫輩上,含飴弄孫是傳統社會福氣表現,但時代不同了,先不說現在出生率低,即使有意願也可能無孫可帶,更重要的是,現代人壽命長,以前孫子帶一帶直接上天堂,現在把孫子帶到成人自己還有幾十年可活,難道要等著帶曾孫? 近年流行的FIRE,中文翻譯是「財務獨立,提早退休」,這兩句話是有先後順序的,許多人認為提早退休的目的是財務自由,其實那只是手段,真正目的是自由自在從事愛做、會做,有意義的職志,也就是走上馬斯洛需求層次中最終的自我實現道路,任何其他目的都是假象。 人生下半場做自己愛做的工作換句話說,FIRE追求的不是不工作,而是選擇工作內容、方式,時間的自由,人只要活著就要工作,否則缺乏成長學習的生命很快萎縮凋零。多數人的人生上半場不得不為五斗米折腰,進入下半場最大意義在於可以做自己愛做的工作,無需凡事從金錢角度出發。 不從金錢角度出發不代表不能賺錢,不管是年輕FIRE族,或銀髮退休族,做有興趣的工作經常會有收入。 過去幾年常有人在我的文章留言,大意是「表面說退休,其實只是換成出書,演講等方式繼續工作賺錢而已」,我從不反駁,因為嚴格說他們並沒有錯,我的確是在四十五歲從一個賣油郎轉變成偽文青,差別在於,他們把工作和賺錢劃等號,我將工作當成自我實現手段,有錢沒錢都照做。 來到世間走一遭,不活到盡興要幹嘛?有人說人過中年不要要求太多,能做到財務不窮困,健康沒大病,生活不無聊就很棒了,我同意第一點,第二點部分同意,因為可以更積極些,第三點則完全不同意,既然來到世間走一遭,不活到盡興要幹嘛?盡興不是榮華富貴,也不是長命百歲,是活到老,學到老;玩到老,工作到老!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45歲退休,你準備好了?》
-
2022-03-07 養生.人生智慧
42歲就退休!理財顧問吳家揚:財富自由並非毫無節制的揮霍
編按:許多人嚮往「財務自由」(FIRE)的人生,但具體來說該如何達成?理財顧問吳家揚過去從事科技業,因為善於理財,在42歲時就達到目標提早退休。他認為財務自由的前提是需要了解自己的資產收支狀況,因此他提出「人生五張表」的理財法則,合理設定財務目標、量入為出,更切忌盲目投資。近年來「被動收入」以及「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財務獨立、提早退休)是理財話題中的熱門關鍵字,不工作也能支撐自己想過的生活,儼然是許多人嚮往的人生理想目標。今年52歲的吳家揚,就在42歲時透過理財達成財務自由的目標,果斷退休,成為令人羨慕的「無業遊民」。吳家揚說,他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你憑什麼在42歲就退休?」對此他說:其實理財說穿了,就是把「收入」、「支出」和「資產」放在一輩子的時間作分配,只要能達到平衡,就算是成功了。沒錢萬萬不能 做足功課把握投資機會許多理財達人都很早就開始累積對於金錢和理財的敏感度,吳家揚的父母從事小本生意經營,有時候手頭緊得找人周轉,他就經常被媽媽帶著到處借錢。「那時候我大概才念幼稚園或小學,但已經可以感受到沒有錢的痛苦,要看人臉色的人情冷暖,所以我很早就下定決心:一定要有錢、也絕對不跟人借錢。」他從念高中時就開始進場股市投資、上研究所之後,投資獲利就讓他可以賺自己的學費,不再和家裡拿錢。出社會之後,吳家揚進入科技產業工作,但年過30後,他自覺在工作上遇到一些瓶頸,累積財富的速度也不夠快。雖然他當時的薪水跟多數上班族比起來已經算是不錯,但要達到「財富自由」的目標,還有一段距離;一方面科技產業變化迅速,他也不確定,自己會不會哪天就沒工作?後來他跳槽到一家未上市的新創科技公司,當大部分同事只敢小額認股,他則把握這個機會大量投入資金,因此得到相當可觀的投資獲利,讓他提早實現財富自由的目標。但吳家揚也提醒:他的例子不一定適用於所有人。「如果不是有長年投資的經驗,加上對公司有一定了解,當時公司的母集團是營運很穩健的五百大企業,過去的上市記錄足夠可靠,我也不敢貿然投入,重點在於當機會來的時候,是不是能把握住。」股市獲利入袋為安 善用房地產、保險等穩健型投資標的為什麼敢在42歲就退休?吳家揚說,當時他的計算方式很單純,以每個月花3萬塊、再活60年來算,他手上的資金已經足夠支應這個數字。「當時的通膨還不嚴重,但為求保險,我還是在賣出股票結算之後,多工作了5年,讓資金更充裕。」吳家揚認為,在盤點自身的財務管理狀況時,首先必須要設定合理的目標,例如每個月給自己多少可花用的預算,或是希望在幾歲退休。接著根據這個目標,檢視目前所有的資產是否足夠,如果不夠的話,就需要透過投資來增加,或是重新調整目標。其次是保持一定的儲蓄比率,「很多人可能說我在科技業收入高比較好存錢,但我從第一份工作年薪不到50萬,到最後要離開職場時,每個月的支出都保持不超過薪水的50%。」愈是收入有限時,管控支出就更顯得重要。此外,吳家揚並沒有繼續將大部分的資金留在股市,而是選擇獲利出場,轉而投資在報酬率相對穩健的房地產和保險。「很多人會忽略保險這塊,但我認為風險管理也是理財很重要的一環。」一般保險分為投資型和保障型兩種,在40歲到50歲左右的階段,若自己是家中主要的經濟來源,那麼保險是為了保障自己和家人不會因為突然的變故而陷入財務危機,到了50歲後,家庭責任慢慢減低,那麼就可以提高投資型保險的比例,例如年金險或是儲蓄險,增加自己的退休金。善用5張表自我管理 讓財務狀況一目瞭然那麼,該如何盤點自己的財務狀況進而做出規劃?吳家揚提出「人生五張表」的管理法則,「從財報可以看出一家企業是否經營妥善,放在個人理財身上也是一樣的道理。」「人生五張表」共有以下五項:1. 日常支出表:支出管理了解自己平常把錢花在那裡,是理財的基本功。現在坊間有很多記帳軟體和APP,每天花幾分鐘將支出分門別類記錄,長期下來就可以看出自己的消費習慣。記帳不會讓自己變有錢,但是一個審視支出,可以知道從哪裡下手省錢的好工具。2. 投資交易表:損益管理這張表可以幫助自己瞭解目前投資的盈虧情形,建議每個月(或每季)紀錄一次。3. 現金流量表:財務管理這個表會列出平常主要的金流項目,包括常用帳戶餘額、投資現值(股票、基金、投資型保單等)等收入及資產,以及日常家用、信用卡、保費或大筆開銷等支出項目。以上項目每個月結算紀錄一次,一頁有12個月份的資料,藉此可以粗略預估未來的資金進出狀況,若有持續入不敷出的情形,便可以即早有所反應。4. 保險內容表:風險管理很多人買了保險,卻不清楚自己到底買了什麼內容。透過保險內容表,將自己每次購買的保險內容(包括保費、保障範圍和期限等項目,可以先做大致的總表,也可以針對個別保險內容詳細記錄)定期檢視整理。這張表除了可以看出自己目前保了那些險種,是否還有缺少或需要加碼補充的部分,萬一有理賠需求時,也可以馬上掌握自己可以獲得那些保障。5. 生活記錄表:時間管理生活記錄表有點像是簡易版的日記,大略記錄自己每天做了些什麼,特別是對於退休族群來說,可以更有效地運用時間,而不會虛度人生。透過以上五種表格的定期整理,就有助於了解自己的財務體質,進而找出需要加強或是需要調整的部分。財務自由不等於無節制花錢 而是當時間的大戶很多人也好奇,在離開職場,可以完全自由運用時間後,吳家揚又是如何度過「財富自由」的人生下半場?「大家好像覺得所謂財富自由就是從此可以毫無節制的揮霍,其實並非如此。確切來說,應該是經過計算和分配,可以長期維持在損益平衡、或是小有盈餘的財務狀態。比如說若有一筆保費或是股票的收益入帳,我也可能要把他分配在2、3年作運用。」在42歲退休告別上班族生活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家人一起到泰國清邁long stay 3個月,享受「當時間的大戶」。「以前在職場工作時,是用時間換取金錢,所以要不斷追求效率、要做得更快、更好;現在我可以完全掌控自己的時間,即使一樣是出國旅行,感覺也完全不同。」吳家揚說,所謂的財務自由其實就是擁有時間的自由,這也是他覺得真正富有的事。在感受生活之餘,他也從事專欄寫作和出版、演講,並持續進修取得金融證照,和更多人分享他的理財觀。「只要收入大於支出,賺多賺少是其次,人生要留下什麼足跡才是重點。」除了保持終身學習或是擁有興趣的生活動力,吳家揚也提供5個關於理財與生活的法則建議:1. 減少不必要的消費2. 投資自己、強迫儲蓄3. 學習辨識投資機會4. 養成記錄人生和財務大小事的習慣5. 過簡單低慾望的生活「退休和年紀無關,而是和心態及財富有關。」無論是財務投資或是人生規劃,量力而為,保持學習的熱情,人生就能更豐富多彩!原文:42歲就財富自由退休!理財顧問吳家揚:善用五張表,重新做時間的主人
-
2021-10-28 養生.人生智慧
我的投資失敗經驗值得大家借鏡! 專家告訴你不可不知的資產配置觀念
貪念蒙蔽雙眼,我失敗了 說到資產配置,一定要跟你們分享我失敗的投資經驗,這個故事發生在我15歲時(國中三年級)。當時的我剛開始接觸投資,完全沒有人教,只能靠著一些書籍跟網路自學,導致我在投資路上走了不少冤枉路。 那一年,我很嚮往每年都領著大量股利和股息的日子,於是我上網找了台灣股票的殖利率排行(每股股息〔現金股利〕÷每股股價×100),之後選定了台端(3432)和大億金茂(8107)當作投資標的。 當時我被高到不合理的殖利率蒙蔽了雙眼,在沒有好好認識那兩間公司的狀況下,就輕易地把所有的資產丟進去。台端更在宣布了當年的高殖利率之後,連續好幾天漲停板,因此我更加確定我選到了一支好股票,但好景不常,印象中當初過了除權息日沒多久,台端的股票陷入了無止境的下跌,使我的資產基本上處於被腰斬的狀態,雖然後來的確領到了不少的股利,但是價差和股利總和起來,我的資產仍舊蒸發掉25%。 可笑的是,當時見到闕又上老師後,他還問我投資了哪些股票?我很開心地給他看了我的證券帳號,一直到非常久以後,我才認賠出場,將資產轉移到真正能替我賺錢的地方。 我的失敗經驗,值得大家借鏡 我犯不少錯,以下列出來給各位參考,希望各位可以當作前車之鑑,避免跟我犯同樣的錯誤。1.投資了不熟悉的公司 我自首!在我看了殖利率排行榜之前,我根本沒有聽過台端這間公司,並且沒有在決定投資前好好看過這間公司的基本面資料。在這裡我要澄清,我並不是說台端不好,而是想告訴大家,千萬不要隨隨便便投資一間你根本不了解的公司。 2.不願意認賠出清 承認投資失敗看似簡單,實際上卻是萬般困難,畢竟要承認自己的缺點和失敗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實不相瞞,由於我始終相信我手上的股票總有那麼一天會回到高點,所以我每天癡癡地等著那一天的到來。 話說當時會有不停損的想法,主要是因為巴菲特曾經講過一句話:「不能承受股價下跌50%的人,就不應該炒股!」(Unable to bear's shares fell 50% of the people should not have to fry.) 於是,我憑著這個信念,在接下來的一年裡繼續抱著這支不會成長的股票,而放棄其他更好的投資機會,上了高中後我經過了許久的掙扎和考慮,才決定正式地和這支股票「分手」。 3.超級糟糕的資產配置 終於要講到本章的重點了!我想不管有沒有學過投資,應該多多少少都聽過「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這句話,而這句話本身要表達的其實就是分散風險的重要性。 在這次的例子裡,由於我把所有的資產全部放在同一間公司,造成了極大的風險;換句話說,當這間公司如果在營運上出現了任何問題,我完完全全沒有能力去抵抗我所面臨的風險。 因此,我們需要學會如何資產配置,使我們可以在報酬和風險之間取得最佳的平衡。如何打造屬於自己的資產配置 首先我想說,每個人都該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資產配置。 為什麼不能直接抄別人的投資配置?原因很簡單,因為每個人所適合的投資方式跟願意承受的風險都不同。 比方說今天有一位80歲的阿嬤跟一位18歲的少女接受了一樣的理財教育,並都決定投資台灣市場,但她們的資產配置很可能就會不一樣。 年紀長的投資者對「穩定」的需求一定比較高,畢竟她已經沒什麼體力去創造主動收入,所以在阿嬤的資產配置裡,一定是以現金、債券跟台灣50(0050)占大部分。 而18歲的少女因為有大量的精力去創造主動收入,而且人生還很長,就算投資失敗也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所以在少女的投資組合裡就可以放比較多的個股,甚至拿一小部分出來做槓桿,這樣都是合理的。 當然,年齡只是影響資產配置的其中一個因素而已,真正會影響到資產配置的原因可說是不勝枚舉,在各位配置自己的資產之前,希望大家都要知道自己的風險承受度到底有多大、可以承受的波動性究竟有多大。如果想要簡單認清楚自己的風險承受度,那只要問問看自己,平常是屬於愛冒險的人還是保守一點的人。至於,現金占例要放多少,平民投資界流行一種簡單的方法,那就是幾歲就放大概多少百分比。例如:我今年20歲,我就放20%的現金,讓另外80%去參與市場運作。這道理很簡單,正如本章一開始所言,年紀越年輕的人風險承受度就越高,畢竟就算輸光了,還是可以靠工作賺錢。但是,如果你很年輕卻不喜歡冒險,當然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提升現金部位來避險,像我就喜歡讓我的現金占25%,當然大家可以不必學我,找到自己舒服的配置方式才是最重要的。總之,在打造專屬的資產配置前,決定好現金部位是必須要做的。 決定好現金比例後,第二步就是決定投資標的物。 如果是投資新手的話,我一般會建議先從定期定額ETF開始,關於這個部分,我在第6章有詳細的解說,如果忘記了可以翻回去複習一下。如果有特別感興趣的個股想要投資,當然也可以放入自己的投資列表中,不過我真心希望各位投資的個股不是聽明牌來的,畢竟投資絕對不能隨便。從台股市場轉戰美股市場如果想要投資個股,我還是推薦選擇美股,當然如果對台灣市場很熟悉的話,也可以直接忽略我的這段話。要是有人說我是美股擁護者才會推薦美股的話,我完全不會否認,所以,我要在這邊分享我為什麼從台股市場轉戰美股市場: 1.資本額 台灣公司值多少錢?美國公司又值多少錢?我想這兩者之間的差距大家心裡都有個底,當然在這之間多多少少會有一些例外,像是台積電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大部分」的情況下,在美國上市的一流公司資本額都非常龐大。 如果資本額過小,大部分的股票就容易聚集在少數的股東身上,這會造成大股東會有一定的能力去操作股價,而台灣市場就時常發生操作股價的事情,這種行為就是俗稱的「炒作股票」。 另外,在內線交易的世界裡,菜鳥投資人的眼光和實力完全不管用,因為股票市場不再依靠自然法則運行,而我也相信,炒作股票和內線交易是造成台灣散戶很容易虧錢的一個主要原因。 2.品牌價值 台灣最具知名度的股票有哪些?看到這個問題的當下,很多投資人的腦袋中無非是出現大立光、台積電、中鋼等等。 但是仔細想想,這些股票當中,究竟有多少支是享譽國際的大品牌? 在台灣,實力最堅強的那幾支股票,大多都是幫國外代工,也不是說代工不好,畢竟台積電在晶圓片的市場也是做到了全世界第一。 但我的意思是,看看國外的大公司,例如Google、Microsoft等等,他們是負責創新跟發明的,甚至可以說是引領全世界風潮、創造新未來,個個都擁有台灣公司無法企及的國際影響力。 這時候如果我們讓資金跟著這些世界級的公司一起成長,那將會成為非常令人開心的事。 3.熟悉度 人們總說要投資自己熟悉的公司,但台股充斥著許多新手投資人不認識的公司,若是沒有好好研究,根本不知道那間公司的特質與未來發展。 在美股的世界裡,有很多我們很熟悉的品牌,甚至說那些公司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例如可口可樂(KO)、星巴克(SBUX)還有NIKE(NKE),都是大家熟到不行的公司,所以如果對台股比較沒研究的話,不妨可以試試看美國的股票! 再次強調,買入美股只是我個人推薦,如果投資外國股票讓你沒有安全感,那台股還是一個好的選擇。 至於個股如何挑選,接下來我來跟大家分享一招——懶人選股法。※本文摘新自然主義《如果終極目標是財務自由,不如一開始就學投資賺錢!!:致富思維X實戰方法》
-
2021-10-16 養生.人生智慧
如果終極目標是財務自由,不如一開始就學投資!新手該怎麼做?專家教你「用對方法」
新手投資該怎麼做? 「投資股票的風險很高!」我想這句話應該早就深深烙印在所有人的腦袋中了吧! 但如果這個時候告訴你,其實世界上有項投資工具只要通過正確操作,賺錢的機率基本上是逼近100%。 聽到這裡你可能會非常排斥,畢竟搞理財的人們一聽到「必勝投資法」、「教你如何快速致富」這些字眼都會保持一定的警戒心,尤其我又在這邊跟你說,有這麼一種不會輸的投資,說實在的真的很像詐騙。但是請你保持耐心,聽我娓娓道來,我相信完整讀完本章以後,你就會了解為什麼這套投資方式不會輸了! 什麼是ETF(股票型指數基金)? ETF的全名Exchange Traded Fund又稱「股票型指數基金」,簡單來說,就是將指數「證券化」。至於,有哪些知名的指數呢? 在台灣,大家最耳熟能詳的莫過於加權股價指數,美股方面則是有標普500、那斯達克指數和道瓊工業指數。而平常在新聞中,常聽到今天台股漲了多少,美股跌了多少等等,其實這些資訊就是在描述指數的漲跌。 ETF則是為了投資人方便分散投資風險,就此誕生。換句話說,ETF像是一個大籃子,而這一個籃子裡面就包含許多種的股票,所以投資人可以用較少的本金來買入多種的股票。就內容來說,非常像基金,但ETF卻是以股票的形式在市場上出現。在台灣,最出名的ETF非台灣50(0050)莫屬,在這支ETF裡面有大約有49%的台灣的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4%的聯發科(2454)和4%的鴻海(2317)等等。而既然這支ETF叫做台灣50,很明顯可以知道這支ETF裡面是由50間的台灣優質上市公司所構成;而美國最知名的ETF則是標普500,標普500一樣也可以從名稱得知,這支ETF是由美國500支優質的公司所組成。 為什麼好的ETF能讓你的投資更安全? ETF最廣為人知的好處就是:分散風險。要做到分散風險的必要條件,就是要做好資產配置。要是資本額不夠的話,就沒辦法投資太多不同的標的物,導致只能投資少數類型的股票,並且提高風險;而ETF的出現剛好可以讓投資人用小額的金錢投資這個大型的標的物,讓投資人不用承擔不必要的風險。 我常常形容標普500像是赤壁大戰中的曹操水軍,因為標普500把最優秀的標的通通綁在一起,像極了當年的「連環船」,而且特性非常相似。 比如說水軍會遇到大風大浪,而標普500會遇到金融海嘯,但是因為標的物的數量非常龐大,所以這支ETF非常穩固,不會因為一點市場的小狀況就產生震盪,跟連環船一樣沉。 對於新手投資人來說,這個工具堪稱完美,這時有人可能想問:「當年的連環船不是用火燒一燒就沒了嗎?標普500會不會出現一樣的狀況?」 的確,在遭遇世紀級的超級股災時,標普500也會受到不小的打擊,但儘管如此,我們仍有辦法找到解套的辦法,所以不用擔心虧錢的狀況會產生。 除了對的工具,也要用對方法:定期定額 在認識了許多工具之後,你是否已經對投資產生了渴望呢?如果有,恭喜你向被動投資踏出第一步!接下來就要分享一個操作的小技巧:定期定額,至於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很簡單,因為不管買入的標的物有多麼優質,只要價格是買在高點,就是一個不好的投資;相對的,如果在夠低的價位買入了不好的標的物,其實也可以當作一筆成功的投資。 因此,我們要學習如何買在低點,但問題是,股市每天上上下下,沒有人可以真正地預言未來(說精準一點的話,是無法預測極短期的走勢);也就是說,我們永遠無法得知現在的價位在歷史上處於什麼樣的位置,所以採用定期定額的方式,將會是非常穩健的。 我來分析一下,定期定額會為我們的投資帶來什麼影響? 首先,由於我們設定的投資標的是0050或是S&P500(標普500),所以我們可以很大膽地推論,如果把時間線往後拉個幾十年,現在一定是歷史上的低點。 就拿S&P500來當例子,自從1981年開始,S&P500的股價就是一路上漲,翻了8.5倍左右,但在這一路上,也不是一帆風順,S&P500總共出現過3次大幅下跌,分別是2000年、2008年、2020年。 也就是說,除了歷史上的大股災外,S&P500基本上就是一路漲,所以在美國經濟持續發展的情況下,S&P500的未來走勢是可以預測的。在這種情況下,使用定期定額就是最聰明的,如果不幸遇到了股災或熊市1,可以一路順勢往下買,用最優惠的價格買入最好的標的物;如果遇上牛市2,則可以一路往上買,跟著行情一起獲利。 此外,現在的銀行APP都可以設定定期定額,非常方便,基本上只要設定一次,銀行就會幫你執行,假如遇到了什麼狀況,想要執行賣出或是加大購買力道,都可以很輕鬆地做調整。而且,由於我們的目標是靠著定期定額在歷史的時間線上買在低點,所以下單後也不用每天盯盤。如果跌了,那很好,因為那代表下次可以用更便宜的價格買入;如果漲了,那就賺錢。 換句話說,不論發生什麼事,都值得慶祝,所以可以很放心地投資,不用怕因為市場的震盪而影響到日常的心情。※本文摘新自然主義《如果終極目標是財務自由,不如一開始就學投資賺錢!!:致富思維X實戰方法》 載入中…
-
2021-10-14 養生.人生智慧
存款多寡跟努力程度真的成正比嗎?專家教你如何離財務自由越來越近
「連睡覺也在賺錢」是學習投資的重要目標 在疫情肆虐全球的同時,大規模的失業潮與經濟崩跌也日日夜夜地折磨著人們,導致許多人因為疫情必須被迫放無薪假。也就是說,在存款不夠支撐生活的情況下,人們必須想辦法讓每一分錢都發揮最大的效益。 不過,有個議題值得大家思考,那就是存款多寡跟努力程度真的成正比嗎?很明顯,答案是否。不知道大家在打工或工作有沒有遇過很無能的主管或老闆,明明就整天出一張嘴,卻賺著比我們多的錢。我想這就是學校最大的盲點,學校老師總是告訴大家:「要好好讀書,考上好大學,然後找一個好工作。」 不過,現實世界可不是這麼運作的,在辦公室加班加到半夜的那個人,往往都不是最有錢的那個人。 如何離財務自由越來越接近?那麼,我們到底少了什麼,或著說,究竟要擁有什麼,才可以離財務自由越來越接近?答案就是「被動收入」。 如果說學習投資要有目標,那就是「連睡覺也在賺錢」,因為富人往往可以在理財方面取得成功,就是因為被動收入。 被動收入之所以重要,就是因為如果我們遇上沒有工作的狀況,還可以有收入進來。因此,我們都需要它。被動收入還有一個優點,就是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去關注。其中,投資股票、債券、收房租等等,都是被動收入的一種。 雖然一開始要懂得設定投資標的什麼的,不過他們並不會因為停止工作或失業就停止賺錢,不論這個世界上發生了什麼,這些資產都會持續性地為我們帶來收入。換個更實際的情境,如果有一天我們都老了,需要退休,也可以繼續依靠被動收入來賺錢,或是在被動收入是主動收入的兩倍或以上時,也可以直接離職、不再工作,因為這樣就已經達成財務自由的條件了,可以在很年輕就退休,直接去完成自己的夢想,這聽起來難道不吸引人嗎? 你會選擇先賺錢?還是先做自己喜歡的事? 在東方社會中,大家總是希望自己的小孩可以好好讀書,接著到一流的大學就讀,這無非就是希望小孩可以在未來進入好的公司工作,並取得一份看起來還算不錯的工作,然後拿到足夠的薪水養活自己。但問題是,這樣真的對小孩最好嗎?之前我在一場演講中聽到一組有趣的研究,在研究中的大學追蹤了1,500位商學院的學生,並且給他們2個選項: 選項1.「先賺錢,再做自己喜歡的事。」 選項2.「只要做自己喜歡的事,賺錢不是難事。」 結果選了第1個選項的占了83%,第二個則是17%。 過了20年後,這些商學院的學生出現了101位富翁,不過狀況跟大家想的可能不太一樣,因為在這101位的學生當中,總共有100位在當年選了第2個選項,而選擇第1個選項的中學生當中,只有少少的一位成功成為了富翁。 就結果來說,成功變成有錢人的同學其實沒有把專注力放在「賺錢」身上,而是往自己有興趣,並且真正熱愛的長處去發展。看看富比士上的世界級富豪就可以了解,他們從來不是為了賺錢而賺錢(巴菲特除外,因為他的興趣就是享受賺錢的過程),而是將自己的專長推到世界巔峰,至於賺錢呢,真的就只是隨之而來而已。 其實,我一開始會研究投資也是覺得很有趣,因為這個世界上居然有不用工作就可以拿錢的好康。在股海的舞台出道後,我真的很享受靠股票賺錢的快感,遇到虧錢時我也常常會思考到底哪裡出了問題,也因此我這一路上總是不斷地精進自己的知識與技術。 甚至,到了這一、兩年,我發現我已經有一定的知識量可以去跟別人分享股票的大小事,結果也喜歡上幫助別人的感覺。 畢竟這世界上有太多人因為金錢而受苦,所以我希望可以盡可能地跟身邊的人分享投資的美好。因此,寫這本書也是希望可以幫助到想投資卻不知道如何下手的人們!※本文摘新自然主義《如果終極目標是財務自由,不如一開始就學投資賺錢!!:致富思維X實戰方法》
-
2020-07-19 橘世代.好野橘
超實用!五招懶人理財法,找出最適合你的理財方式
「賺得多,花得更多」是許多家庭理財上的一大痛點。理財方法百百種,不知道哪個最適合自己?CFP國際認證理財規劃顧問許郁氛提供5種不同的記帳工具或理財方法,建議可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長期執行並且保持彈性調整的空間,唯有符合自己的生活價值觀,才是可長可久的理財模式。1、善用數位工具記帳 (1)用手機記帳APP,可提供多元記帳方式,包括掃描發票、拍照或語音。(2)用第三方支付APP或信用卡消費,提供彙整報表的功能,等於記帳在上面。(3)透過數位工具可快速地進一步生成分析報表,將消費分類成食衣住行等不同項目。2、搞懂「消費、浪費、投資」 就能管好錢包由日本理財規劃專家橫山光昭提出,他認為想存錢並非努力避免浪費,反而應該適度地浪費、積極對自身投資,才是正確的理財方法。做法上,首先要能夠分別出每一筆支出,是屬於「消費」、「浪費」或「投資」;接著,只需要管理這三大項目的支出比率,就能夠輕鬆理財。橫山光昭建議,這三項分別佔總支出的「理想比率」分別是:消費70%、浪費5%、投資25%。但個人可依照本身價值觀去調整這份收支計畫,例如重視生活樂趣多一點的人,可能在「浪費」的比率上會高一點。而且某些消費也是一種對自己的投資,例如安排聚餐可能建立社會人脈,但如果幾個月下來發現這項開銷的效益不大,就要檢視是否過度浪費。如何判斷一筆支出是屬於「消費」或「浪費」?在這方法裡,是以個人「價值觀」做為判斷的原則,因此透過這個方式可以建立符合自己真實需求的收支計畫,並隨時檢視自己的花錢習慣,就能把錢花在真正需要的地方。3、懶人理財法: 做好「預算制」 省了一筆一筆記錄的麻煩先設定出每月的支出預算,所有花費都依照預算做調整。通常家庭裡會有一些固定開銷,例如買菜錢一天多少,有些人會從預算裡面去想辦法節省,例如盡量去傳統市場購買,或有些食物可以自己做。若剛好這個月開銷高過預算,超過的金額就要思考是否挪到下個月,或是想辦法調整其他支出項目。許郁氛指出,預算制的好處是不用一筆一筆紀錄支出,只需要思考如何在預算內達到最好的效益,因此是懶得記帳的懶人理財方法。4、分戶理財法:帳戶分類,讓你更輕鬆每個月的發薪日,就將固定金額轉到另一個「理財帳戶」,分別不同用途。「薪資帳戶」支應每月的生活支出,包括吃喝玩樂、交通等;「理財帳戶」則固定扣款支出,包括水電、手機、租屋或房貸、保險和稅務等。用一個帳戶去固定扣款,好處是不用等到繳錢時才來準備,財務規劃安排上更有餘裕;並且用一年的帳戶明細表來看,就可以預估下一年要提撥多少金額到理財帳戶,先做好預算規劃。5、六個罐子理財法由哈福.艾克所提出的理財方法,他將收入分成6個罐子(也就是帳戶),每個罐子設定一個比率,6個罐子加起來是100%:(1)「財務自由」帳戶:透過理財賺取被動收入(2)「教育」帳戶:投資自己的學習成長(3)「生活必需」帳戶:生活必須花費(4)「玩樂」帳戶:享受生活(5)「支出用長期儲蓄」帳戶:需要儲蓄一段時間才能實現的事,例如買車、購屋或出國旅遊(6)「贈與」帳戶:公益或幫助他人最後這個方法結合「分戶法」與「預算制」概念,透過6項規劃可以去預期自己的生活、管理自己的財務,重視家庭生活品質的人,可能會拉高「支出用長期儲蓄帳戶」的比率,相對要降低其他項目比率,理財的同時也在規劃自己想要的生活模式。【更多投資理財精選延伸↘↘↘】。「我能不能提早退休呢?」 先評估有沒有6項條件。專家:想存一桶金,先想想10個「有必要買嗎」?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 【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6-15 橘世代.好野橘
認清投資目的,別讓自己成為「金錢遊戲的輸家」
有句老話說:「若沒有目標,去哪裡都一樣。」也可以進一步說:「若是目標不對,再多努力都是枉然。」投資理財亦是如此。沒有認清投資理財的目的,會讓自己掉入困境。有人將投資理財視為一場與旁人競爭的金錢遊戲,大家在比較財富的累積。通常參與遊戲的絕大多數為輸家,因為人比人,氣死人。也有人誤以為理財就是為了滿足無底的欲望,要賺更多的錢,而掉入賺錢與消費的旋渦中。賺錢是為了消費,而為了更多的消費必須要賺更多的金錢。這種人沒多久就變成了金錢的奴隸,再多錢也不能滿足。在我們過去受的教育裡,很少碰觸到金錢和理財方面。大多數人的認知是,若要有錢,除了含著金湯匙或中樂透,努力工作、拚命賺錢好像是唯一的途徑。記得剛畢業回母校教書時,在老師的大辦公室裡,我的鄰座是一位英文老師,他個性非常好,也很喜歡哈拉,但他總是來去匆匆,沒有機會和他好好聊天。有一次因為月考監考,讓我有機會問他為何總是神龍見首不見尾。他小聲地告訴我,他在外面還有兼課,連學校的課加起來每週72小時。天!拚經濟需要這麼拚嗎?他指著另外一位數學老師,84小時!那時,還沒有一例一休。到美國讀書的第二個寒假,我回台北。某天,有機會回學校探望那些老師,英文老師看到我激動地告訴我,他現在的課少很多了。我離開台北的第二個暑假,台北市南陽街有老師過世,可能是過勞。消息傳來讓許多名師心生警惕而減授鐘點,開始注意自己的養生和保健了。傳統的賺錢觀念就是所謂的增加主動收入,不外乎就是多找一份工作、加長工作時間。但每天就只有24小時,扣掉休息時間所剩的有限。犧牲睡眠與家人相處的寶貴光陰去換取財務上的報酬,畢竟不是長久之計。也有人建議可以增加個人價值,提高自己每小時的報酬。這除了要努力學習和花時間去累績經驗才有機會,而且要獲得市場認同才行。否則我可以將我的演講鐘點費定為每小時20,000元,但結局是有行無市,沒有任何邀約。1985年,我回國時,公家單位給的演講費是一小時1,600元。早期還將演講費當成執行業務所得,與稿費相同有一定的免稅額。三十年過去了,還是每小時1,600元,唯一變的是放進個人所得裡,沒有免稅額了。最近,演講費提高到2,000元了。結論是,對絕大多數人而言,要靠主動收入來獲得財務自由難度非常高,無疑是緣木求魚。因此,若能增加被動收入,讓錢滾錢,是我們另外一個選項。讓錢替我們工作,而不是我們在替錢賣命。存款領利息和民間互助會,算是最傳統的被動收入。遺憾的是,最近存款的利率低到幾乎忘了它的存在。民間互助會倒會時有耳聞,連校園裡也常有同事倒會被扣薪水。利率過低和風險太高,都不是理想的被動收入。在選擇和時間有限的情況下,能找到好公司,讓一流的人才來替我們賺錢,我們每年都能夠有穩定的被動收入,同時能與公司一起成長,應該算是目前比較穩當的投資理財方法。【投資理財精選延伸閱讀↘↘↘】。「定存」好還是「儲蓄險」優?表格整理比一比。要存股、不要遊戲機 小學兒子比老爸更愛投資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 【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5-18 橘世代.好野橘
國外都在「FIRE運動」!極簡理財讓生活不為工作而活
對有意義且快樂人生的探索,早已不是新鮮事。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Socrates)告訴我們,快樂的祕訣不在於追尋更多事物,而是要發展懂得安貧樂道的能力。孔子更曾言:「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Aristotle)則說「幸福取決於我們自己」,而不是取決於我們穿戴的手錶品牌,也不是我們曾經遊歷過多少國家。就連現代研究也這樣表示:「親密關係更能使人終生快樂,超乎金錢名利」。我很肯定,這些都是老生常談了。假如我說「坐擁豪宅,不一定讓人快樂」,你最有可能點點頭,不假思索隨即贊同。然而,我們仍有許多人,不斷陷入超時工作與過度消費的循環裡,達到即時性的滿足感,而非尋求更深層持久的心滿意足。對此,我也很有罪惡感:我的妻子泰勒與我犧牲心境上的平和、相處時間、親子時刻、有意義的關係,就只為了更加勤奮工作,花錢支付更多事物。我們知道有比豪華轎車與美味大餐更幸福快樂的事,但卻還不足以讓我們停止追求。然後,在我33 歲之際,有人向我介紹一個非常吸引人的現象,簡稱「FIRE」,也就是「財務自主,提早退休」(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運動。FIRE 社群人數日益增長,他們來自各行各業,收入等級各不相同,致力於過著積極節省和低成本投資的人生,以求掌控自己的財務,買回自己最珍貴的資源,也就是時間。終極目標是要達到「FIRE」,這是一種擁有充足被動收入的狀態,不須工作即可支付生活開銷。許多達到FIRE 的人依舊出於熱忱,在自身領域繼續貢獻心力,但有許多其他人不再工作,轉而環遊世界、投身非營利組織、追尋創意企畫,或僅僅只是簡單過活。事實上,儘管這項運動名稱是「提早退休」,我發現FIRE社群的人經常不會採用「退休」這個字眼及其意涵。「財務自主」是要享有自由與彈性,追尋自己真正的使命感,不論賺錢與否。FIRE不是指在沙灘上暢飲雞尾酒享受餘生,卻是要腳踏實地度過寶貴歲月,做些事情,而非坐在辦公桌前暗自數著每分每秒流逝,心不在焉,直到5點下班為止。在本書寫作過程中,我了解到FIRE正是日常職務「苦差事」的一帖解毒劑。或許你熱愛自己的工作,也或許你討厭自己的工作。不論是哪種情況,很多人都跟你一樣:有半數美國人不滿意自己的工作。不管你對自己工作的感覺如何,你可能覺得自己毫無選擇,只得繼續工作下去,這我也頗有同感。另一方面,假如能夠獲得財務自由,你隨時可以離職;即使你的工作很有成就感,倘若有朝一日可以想做就做,或許你根本想都不想,就願意離開原本的圈子。如果必須仰賴薪資過活,你人生某些方面很可能就必須讓步;但若辭職不幹,意味著要面臨財務上的不穩定。不過,要是你可以不靠薪水過活,又會如何?屆時你會選擇做什麼事? FIRE終究提供了這樣的自由。聽起來真是不錯,對吧?所以,要怎樣才可達到這般無憂無慮的生活?很簡單,只要少花錢、多存錢、投資差額即可。通往FIRE的康莊大道即是:將50%到70%的收入存下來,把這些存款投資於低手續費的股票指數型基金,在大約十年後就能退休。當然,實際數目因人而異,但是在整本書裡,我已提供關鍵方程式和FIRE公式,你可以把自己的數字套入其中,判定FIRE 是否是你的合宜路徑。追根究柢,「少花錢」才是至關緊要,也是這項方程式最難的一部分。FIRE社群發展出一種有創意又迥異以往的巧妙生活方式,深深席捲人心,縱使我並未刻意在自身生活裡一一實行每項作法,也覺得讓人印象深刻。這是因為FIRE很有彈性,你務必親身一試;購物之前,如果可以,請先三思而行。常見的FIRE實務包括:與室友同住、搬到較便宜的區域、在家烹煮三餐、付現購買二手車、家裡只需要一部車(或甚至不開車)、大宗購買雜貨、樽節預算或「砍掉」旅行計畫,以及放棄購買奢侈品,譬如精品皮包、皮鞋、手錶、電子產品、珠寶、家具等。較為極端的FIRE 實行者可能住在露營車或旅行拖車裡,自己栽培作物來吃,然後乾脆多年不購物;在零下溫度的氣候裡,騎著腳踏車去工作;或者,甚至離開祖國,追尋較低成本的生活方式。我在2017年發現FIRE,當時的我肯定不會做出這樣的選擇。花費300美元吃一頓晚餐、與友人搭機飛往美國拉斯維加斯,參加週末高爾夫球之旅或租用全新車型,對那時的我來講根本不算什麼。但若說我只是著迷這些做出極端生活方式選擇的人,可就太過輕描淡寫了。這樣的生活需要什麼樣的全心投入?放棄中產階級生活的「正常」牢籠,感覺又是如何?況且,倘若我已經比日常生活的一般人更有管道取得這麼多奢華和經歷,為何我不覺得更加快樂?或更有甚者,為何他們看似如此快樂?本文摘自《賺錢,更賺自由的FIRE理財族:低薪、負債、零存款、打工族……也能達到財務自由,享受人生》,采實文化 2020/04/30 出版【更多精選理財延伸閱讀↘↘↘】。小資理財/聽過二八法則嗎?適合上班族的ETF投資術。存錢不等於養錢 挑對基金 母親節紅包錢滾錢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 【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5-08 橘世代.好野橘
死薪水也能變有錢!找對投資工具退休存千萬
許多領死薪水的上班族,對未來不抱期望,只貪圖生活中的小確幸。其實,只要每天存下120元,善用投資工具的複利威力,30年後就有機會累積到5千多萬元。台灣人認真工作,同時也很會存錢,根據統計,2019年台灣的存款總額高達台幣40兆元,可是現在定存的利率只有1%多,大額存款的利息更是少得可憐,難道除了把錢放在銀行之外,就沒有其他的去處嗎?2019年11月4日,台股市值站上33.896兆元的新高,2019年上市櫃公司總計配息1.43兆元,換算出來的殖利率為4.22%,是定存的4倍。台灣人為何寧可把40兆元放在銀行,就是不願意買進股票呢? 台積電員工辛勤工作 外資輕鬆拿走2千多億元台灣股市最近幾年,每年都發放超過1兆元的股利,外資很聰明地看上了這隻「金雞母」,每年從台灣股市提款幾千億元。以下拿台積電(2330)為例,說明一下勤勞節儉的台灣人,如何在幫外資打工。 台積電是台灣最賺錢的企業,2018年全年獲利高達3,511億元,公司賺了這麼多的錢,就會在2019年發放股利回饋給股東。 首先要說明,台積電自從2019年起改成「每季配息」,2019年第1季的股利在2019年9月19日發放,第2季的股利則是在12月19日發放。加上2018年全年的股利在2019年6月24日發放,台積電的投資人在2019年會領到3次股利,如表中所示。儘管台積電是本土的企業,或許台灣人只喜歡工作賺錢和存錢,不喜歡投資股票,台灣人只持有台積電20%的股權,亦即有高達80%的股權握在外資的手上。因此在2019年,外資就從台積電提款了2,593億元。 寫到這裡,我實在是有一點點的感慨,台灣人從小學到碩士班畢業,要整整耗費18年的青春在讀書。全台灣最頂尖大學的畢業生,才有機會到台積電上班,而且科技業的工作也不輕鬆,經常需要爆肝加班! 外資沒有在台積電上過一天班,更不需要爆肝,只是持有台積電的股票,就這樣輕輕鬆鬆領走了2,593億元,台灣人你為何不生氣?為何不學習外資買進台積電的股票呢? 記得我在年輕時想要投資股票,長輩們紛紛告誡「買股票就是在賭博」,要我認真工作,然後把錢存在銀行,或是去買房子,就是不准我買股票。或許長輩們經歷過12,000點跌到2,000點的慘況,但那是過去式,以前的定存利率超過7%,房價也很便宜。現在的定存利率只有1%多,把錢放定存,只會方便有錢人從銀行借錢做投資。而且逐年攀升的房價,更要耗費年輕人20年、30年的青春來繳房貸,真的划算嗎?本文摘自《上班族的ETF賺錢術:打敗死薪水 提前財務自由》,金尉出版 2020/02/27 出版【更多理財精選延伸閱讀↘↘↘】。存錢不等於養錢 挑對基金 母親節紅包錢滾錢。投資與理財關係你清楚嗎?第一步先搞懂「理財目標」。先掌握投資配置「3關鍵」提早退休比你想像更容易!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5-07 橘世代.好野橘
小資理財/聽過二八法則嗎?適合上班族的ETF投資術
二八法則又稱為20/80法則、帕列托法則,由19世紀的經濟學家帕列托(Vilfredo Pareto)所創,他觀察英國人的財富和收益模式,得出一個結論:「社會上20%的人,擁有80%的社會財富。」二八法則提出之後,學者們陸續發現,不單財富是如此,我們週遭很多情況都符合二八法則,下面用幾個簡單易懂的例子來解釋。以超商為例,真正熱銷的只有少數商品,例如飲料、零食,但是這20%的熱銷商品就貢獻了總營收的80%,剩下的80%產品只貢獻20%的營收,例如報紙、雜誌、文具,但是顧客上門買報紙時,會順手帶走一瓶飲料或一包零食。再來就是一般人在下班或放假時,通常會把80%的時間投入娛樂,像是上網追劇、玩手遊,只會把20%的精力用於閱讀和學習。 二八法則其實也很殘忍地發生在上班族和股市投資人身上,大多數上班族要用80%的時間來工作賺錢,只剩下20%的時間留給自己和家人;但是專心存股票當股東,卻只要用20%的時間研究股票,剩下的80%時間都可以用來遊山玩水、享受人生。 上班族用80%的時間辛苦工作、幫公司賺錢,公司的盈餘最後仍是到了股東身上。如果你想要賺錢,一定要找一個聰明的方法,而ETF就是一項非常適合上班族的投資工具。上班族的投資利器 輕鬆搞懂ETFETF的本質是基金,卻可以當成股票在股市中交易,而且手續費和管理費比一般基金低,證交稅也只有股票的三分之一(0.1%)。此外,2017~2026年這10年間,債券ETF是停徵證交稅。不過,也因為大家習慣把ETF當成股票,常用個股的角度來看待它,因此產生一些似是而非的煩惱,像是ETF下是會不會血本無歸、交易量不大會不會賣不掉、大家一窩蜂買進會不會漲停……以下為大家一一說明。ETF價格最終會往價值靠攏一般將基金規模想像成股票的股本,其實是不對的。一家公司的股本基本上是固定的,僅能透過減資或增資程序才能變動,但是基金規模卻可以變大或縮小。 以一家股本小的公司為例,如果公司股票都集中在大股東和法人手上,市場上流通的籌碼就很少,一旦公司突然發生重大的利多消息,投資人蜂擁買進,可是僧多粥少、非人人都買得到,股價就有可能連拉漲停板。如果是投資人都搶著買進某檔ETF呢?首先造勢商會將手中的股票供給到市場中,一旦造市商的股票庫存不夠,就會向基金公司購買,基金公司只要持續發行受益單位(也就是股票)即可市場上不可能買不到,如此一來基金規模就會不斷放大。所以,買盤持續湧入只會讓基金規模變大,幾乎不可能把股價拉到漲停板,長期下來,ETF的股價會貼近淨值。資產存放保管銀行 投資人有保障但是,如果ETF得規模無法持續變大,反而逆向縮減呢?由於基金公司需要負擔經理人、研究員、行銷、業務人員的薪水(來源當然是每年的經理費),一旦基金的規模不夠大,就有可能賠錢。 2018年12月19日,元大韓國KOSPI200證券投資信託基金(00667)終止上市,這檔ETF的經理費0.5%,如果以平均淨資產價值1億元計算,基金公司每年收到的經理費只有50萬元,根本不夠負擔上述人員的薪水,還不如讓這支基金下市,以減少虧損。 那麼,基金下市後,持有這支基金的投資人會遭受損失嗎?其實不會,因為基金資產仍然存在保管銀行裡,將來清算後會全部還給投資人,這是投資ETF的優點。 但如果是個別公司倒閉的話,投資人就會血本無歸,例如2016年底復興航空經營出現問題時,我曾花10萬元買進100張復興航空的股票,想要賭賭看公司破產清算後可以拿回多少錢,最後經台灣士林地方法院裁定宣告破產,我的10萬元也從此泡湯。 簡單來說,如果是公司破產倒閉,資產賠光,股東當然拿不回半毛錢;如果基金只是因為規模不夠大,收到的經理費太少而下市,並非操作不當把資產賠光,投資人不會有損失。本文摘自《上班族的ETF賺錢術:打敗死薪水 提前財務自由》,金尉出版 2020/02/27 出版【精選理財延伸閱讀↘↘↘】。存錢不等於養錢 挑對基金 母親節紅包錢滾錢。投資與理財關係你清楚嗎?第一步先搞懂「理財目標」。先掌握投資配置「3關鍵」提早退休比你想像更容易!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2-19 橘世代.好野橘
退役基金操盤手自白:「存錢比投資更重要!」
俗話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在報章媒體的宣傳下,好像在這年代不投資理財就落伍了!筆名為上流哥的退役基金經理人李憲彥卻提出另一番見解,操盤公募基金9年以來的心得,現在最想提醒投資人的是「存錢比理財更重要!」。股齡19年的上流哥,去年離開基金經理人的位置,現在出書、演講開始為自己工作,早在2012年以前就已財務自由的他,目前資產已經超過2000萬。在股票市場身經百戰的他,為什麼到頭來強調「存錢」才是理財的重點呢?存不了錢就無法「錢滾錢」多數人認為理財就該以錢滾錢、以小搏大,利用槓桿將小錢放大,達成資產翻倍的目標。對此,上流哥透露,他觀察周遭的親友,理財計畫不順利的原因,多半是因為「口袋破洞」造成。加上,錢滾錢的重點在於本金要夠力,才能達到有感的效果,因此存錢當然很重要。「在奢華狂潮的衝擊下,很多人都消費過度,所以存不到錢。」上流哥分享,他能這麼早達成財務自由,存錢有道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他透露,以前家附近有2家豆漿店,但他都會走到比較遠的那一家,因為豆漿每杯只要5元,他會一次買3杯分3次喝;而且身價千萬的他,到現在都沒有買過一台車,省功一流。退休族重壓股票 疫情吞噬退休金很多人羨慕上流哥透過存錢加投資,年紀輕輕就能夠財富自由,但他其實對未來的經濟環境抱持悲觀的想法。上流哥表示,目前美股和台股都來到歷史高點的水位,未來15年要再創新高的難度只會愈來愈高,風險變高、投報率變低,將會是常態。尤其退休族在理財時,更應該以非常保守的態度操作。上流哥分享,最近一位60歲的讀者向他求救,本來計畫3到5年內退休,手中資產有400萬,有200萬是現金,另外200萬放在股票,而且其中100萬還重壓在某檔投資在大陸的影視股。最近遇到新冠肺炎 (武漢肺炎) 的衝擊,娛樂事業一落千丈,股價重挫3成,讓這位讀者眼睜睜看著退休金快速流失,焦急的坐立難安。上流哥對此也無奈地說,這樣的案例實在難解,現在股價在低點要砍也不是,未來也不排除會持續下挫,只能用時間去等待股價回穩。最終他建議這位讀者延後退休的時間,才能為退休帶來更多保障;保守的他也提醒,假設60歲規劃退休,最好能準備好未來25年的生活費和應急費用,才是比較保險的作法。【延伸/你所不知道的理財保險指南↘↘↘】。人人都適合買「儲蓄險」?這三種人先別買!。別再只買儲蓄險!2020理財新計畫 一步驟放大退休金。退休到底要準備多少錢?超詳細算法一次讓你看個夠!。保險業務不願說的秘密 長照險、失能險怎麼買? 社群理財平台正夯! 【好野橘招募中】想退休還能年年出國玩?!50歲以後的理財首重退休規劃,好野橘社團網羅最適合熟齡族的投資心法,提供理財計畫、經濟趨勢,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歡迎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19-12-04 橘世代.好野橘
成真咖啡廳王國雄 退休準備的5大心法
前王品副董事長、現為成真咖啡廳創辦人的王國雄,人生下半場啟動的公益創業,如今已在全台遍地開花,10家「成真咖啡」散落在熱鬧的台中審計新村、台北最熱門的百貨SOGO、新光三越等熱門商圈。對於準備退休、預備退休,或是已經退休的人,該如何好好選修這門「退休學」。過來人王國雄有著獨到心法。退休準備5大心法●第一、找到嗜好找到一個嗜好,這個嗜好是你在年輕時就已培養出來,比方說喜歡攝影,喜歡閱讀,喜歡音樂,這個嗜好要培養。有些人沒有嗜好,日常只有工作,所以拿掉工作後生活就變成空白,培養嗜好能讓你在退休後有一個領域可以專注。●第二、養成運動習慣第二要養成一個好的運動習慣。不管你是喜歡慢跑還是快走,或喜歡做瑜伽都沒關係,趁還年輕四、五十歲,養成運動習慣。因為像慢跑,你退休後才開始練跑就不行,筋骨和膝蓋會承受不了,要趁年輕時慢慢養成體力。●第三、提早財務規劃第三就是財務的自由,要早一點去規劃自己的財務自由度,退休後才不用再去煩惱這些財務上的問題。●第四、維繫友誼一定要有好朋友,也許是年輕的那些死黨,可能是你同學,可能是鄰居,反正你跟他聊得很投機,甚至出去旅遊可以約一約一起去,退休後要保持這樣的好夥伴。●最後、找到付出方法其實不少人都像我一樣想投入公益。退休族群想要做義工的還滿多。如果你整天守在家裡,或整天在公園走路,都不是辦法。健康當然要顧,再找到一個有意義的事去付出,偶爾再加上旅遊,這樣生活起來會覺得人生很美好。如果生活有了健康加旅遊,但缺乏「付出」這塊,還是少了龍根!不管你是做義工或做分享,還是你想創一個社會企業,或加入一個公益團體,這些方式都很好。付出會讓你覺得有存在感。財務自由了,退休了,有時間了,就要安排。有好的安排,一樣可以過得非常開心、健康,而且你自己越開心、越自信,想跟你在一起的人就越多,不論是你同輩還是年輕輩,他們都會想跟你一起。。推薦:【專訪】退休隔天就創業!王國雄:預備退休不難,難在堅定
-
2019-11-21 橘世代.好野橘
退休到底應該要存多少錢才夠?讓首席分析師算給你看
你的自由數字是多少? 要存多少錢才夠? 如果我們決定提早退休,到底應該要存多少錢才夠?很多人會擔心如果退休不賺錢之後,萬一錢花完了該怎麼辦? 在媒體上常看到一些奇怪的數字,多數人只是憑感覺就隨便給個數字,但是我認為要細算才安全,畢竟我是分析師出身。我在2016 年巴克萊銀行結束亞洲業務後就想退休,但當時也怕萬一不上班了,手上的錢是否夠花一輩子?所以用當分析師的精神,在退休的3年中仔細研究了一番,在本文跟大家分享。基本上,財務自由的定義是,你的「被動非工資收入」,也就是不用靠上班賺的錢,如投資回報、股票股利、債券利息、房租收入等這些每天坐在家裡就自動產生的收入,可以跟你的花費一樣時,你就達到財務自由,不用再上班,可以退休了。在這裡有幾個算法介紹給大家,第一個就是看你的存款率。假設大部分的人平均25 歲開始上班、65 歲退休,在這賺錢的40 年裡,一個簡單的粗算法,就是如果前20 年可以存50%(表示你的全部花費預算,包括一般的投資、所得稅和退休存款,只需要50%),那後20 年就不用上班了,因為有前20 年沒用到的50%,可以在後20 年來用。而且前20 年存的錢,如果有適當的投資,一定比後20 年多(甚至如果你的工作有加薪),因為安全的年平均回報可以達到7%。一個簡單的例子,假設你的平均年薪是台幣100 萬元,如果前20 年每年只花50 萬元,那存下來的錢,也可以讓你後20 年不上班每年花50 萬元。美國的財務自由大師錢鬍子先生(Mr. Money Mustache),就細算了一個表,他假設,你每年存的錢拿去投資,可以每年獲得通貨膨脹後5% 的投資報酬率(這其實是個很保守而容易達到的長期平均),然後如果全部投資總額的4% 可以滿足你每年的預算花費(以下會解釋4% 法則),那你就可以退休了。這是個很容易在Excel 算出的數學問題,你會發現,如果薪水存10% 要51 年才能退休,存20% 要37 年, 存30% 要28 年, 存40% 要22 年, 存50% 要17 年,而如果能存60%,大約12.5 年就可以退休了(請參考表1)。因為早年存下來的錢可以投資,然後錢滾錢, 愈早存錢愈好,時間是站在你那一邊的。一個更精準的算法是美國的Trinity Study,也就是所謂的4%法則。簡單說,如果你全部投資存款的4% 可以維持你一年的開銷,那你就有資格退休了。因為如果把全部投資的50% 到70% 放在股市,其他的放進債市,這樣長期平均年回報率可以達到通貨膨脹前的7% 左右(錢鬍子先生的假設是通貨膨脹後5%,所以很相似),然後拿出4% 做為全年開支,另外3% 應對通貨膨脹繼續增加資產,這樣你一年花4% 應該可以花一輩子,而且每年的花費還可以按通貨膨脹的比率往上調,以維持不變的生活品質。後來美國一位財務專家韋斯.莫斯(Wes Moss),拿1929 年到2010 年實際股市及債市的數字來驗證,結果發現在這82 個退休年份裡(假設每一年的一月一日都有一個人退休),有58 個人(全部人的70%)的錢可以花超過50 年,而其他的24 個人(全部人的30%),雖然錢會花完,但是最倒楣的那個人,錢還是可以撐個29 年。如果真的怕錢可能會花完,可以多存一點, 每年只花3.0% 到3.5%,就保證一定沒問題,一路花到掛。本文摘自《財務自由的人生》,大塊文化 2019/10/25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