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3 該看哪科.婦產科
搜尋
豆包
共找到
36
筆 文章
-
-
2021-01-10 養生.營養食譜
銷魂豆包料理 關鍵在醬汁
好友吃素,一起用餐時,豆包總是我的首選;我周末常為家人做菜,長輩叮嚀,一定要有一道除了青菜之外的素食,我腦海浮現的仍是豆包。豆包分生豆包和油炸豆包,我選前者,因為自己油炸比較安心。買回來後,放些許油,半煎半炸至兩面微微焦黃,豆香四溢,這步驟也有定型之效。豆包算是百搭食材,大家耳熟能詳的菜餚像麻婆豆腐、梅乾扣肉、糖醋排骨、三杯雞……只要把食材改為豆包,就變成另一道創意料理。而醬汁是靈魂,醬汁的好與壞影響最後的口感,只要把醬汁做好,外酥內嫩的豆包像海綿吸收飽滿湯汁,好吃入味。梅乾肉燒豆包食材:松阪肉1塊(約250克,三層肉亦可)、梅乾菜1捆(約20克)、生豆包2塊(約150克)、紅蔥油1大匙、大蒜3個、辣椒1根、香菜少許作法:1. 梅乾菜以冷水泡軟,略微抓洗。倒掉土色的水,去除藏在裡面的沙子,至少泡洗三次,擠乾水分,切段(約2公分)備用。2. 取一不沾鍋,倒入1大匙油,放入攤平的豆包,煎至兩面微焦,取出,順紋(不易鬆散)切成寬約2公分的長條形,備用。3. 鍋內加入1小匙沙拉油,爆香蒜末,放入梅乾菜炒乾炒香,取出備用。4. 原鍋放入切成適口大小的松阪肉,煎至焦黃,加入1大匙醬油、蠔油、紅蔥油和1小匙冰糖與2碗水拌炒,蓋鍋以中小火煮約10分鐘。5. 放入作法3的梅乾菜,拌炒均勻,裝到一容器,移到電鍋蒸,外鍋放2碗水。6. 取出蒸熟的梅乾肉,用盤子扣住梅干肉,倒出湯汁到炒鍋,放入作法2的豆包,開中小火,讓豆包浸泡在湯汁內,時間約10分鐘。7. 轉中火,加入辣椒和所有食材一起拌炒。盛盤,撒上香菜點綴。麻婆豆包食材:絞肉200克、生豆包3塊(約200克)、蔥3支、辣椒1根、蒜頭3個、薑1小塊(約20克)醬料:辣豆辦醬2大匙、辣油1大匙、醬油膏1大匙、醬油1小匙、雞粉1小匙前置作業:1. 蔥切成蔥花,蔥白與蔥綠分開。蒜頭和薑切碎、辣椒切丁。2. 取一不沾鍋,倒入1大匙油,放入攤平的豆包,煎至兩面微焦,取出,切適口大小,備用。作法:1. 熱油鍋,加1小匙油,放入絞肉拌炒至五分熟。2. 絞肉帶油質,以煎出的油爆香蔥白、蒜末、薑末、辣椒丁。加入辛香料的這一步驟一定要用中小火炒香,激發濃郁香氣,炒出來的味道才好吃。3. 加入醬料(辣油除外)和1碗水(吃飯用碗)煮開。4. 放入豆包,以中小火讓豆包充分吸收湯汁,時間約10分鐘。5. 撒上蔥綠,盛盤。6. 最後淋上1大匙辣油。豆包泡麵捲食材:豆包4塊(約280克)、維力炸醬麵1包、綠花椰菜適量、四季豆少許、胡蘿蔔半根、蛋1個、番茄半個、香菜少許作法:1. 維力炸醬麵煮熟,拌勻醬料,待涼。2. 將豆包攤開,鍋內放少許油,將兩面煎至焦黃,取出備用。3. 綠花椰菜、四季豆、紅蘿蔔放入水中煮熟,鍋內放少許鹽和雞粉,使之入味。4. 四季豆和胡蘿蔔切成與豆包同寬的長度。5. 攤開作法2的豆包,撒些鹽和白胡椒粉,鋪上作法1的維力炸醬麵、四季豆和胡蘿蔔,捲起來,中間切成兩塊。6. 放入盤中圍成圓圈,切刀面(較整齊)朝外,中間放綠花椰菜。7. 煮一鍋水,放入維力炸醬麵的調理包,加番茄丁和少許鹽,煮滾後,打一顆蛋,拌勻,淋在豆包泡麵捲上,撒些香菜點綴。
-
2020-12-31 新聞.長期照護
家有牙口不好的銀髮族 營養師傳授飲食小撇步
家中是否有長輩牙口不好,無法咀嚼日常三餐,只能進食流質食物如白粥?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院營養師林暐庭提醒,此情形長期下來會導致營養不均、體重減輕,嚴重者會出現肌少症或免疫力不足容易生病,她也精心推薦3道美味健康菜餚。林暐庭舉例,有位金阿姨在門診看診時,因牙齒不太好、常牙痛,因此都沒有吃好,因而體重減輕,常感到沒體力,衛教中心護理師經由院方跨團隊整合機制,才將金陵阿姨轉至營養科門診治療。林暐庭說,長輩往往到了一定年紀後,牙齒不如以前那麼好了,咀嚼、吞嚥就會出現問題,如牙縫明顯變大,導致吃東西容易塞牙縫,有些甚至需要依靠假牙才能有辦法咀嚼、吞嚥,長期下來可能為了方便,會吃醃漬醬菜替代一餐,但這會延伸出營養不均衡的狀況。「其實利用簡單的烹調的小巧思就能克服這些問題」,林暐庭解釋,食物可分成蛋白質、蔬菜類,這2個類別往往是年長者最常缺乏的食物,蛋白質部分可挑新鮮豆製品,如豆腐、豆包、魚肉、瘦肉和雞蛋等;可以幫助長輩們營養變好;蔬菜可選擇葉菜類或夏天常見的瓜類。有無容易烹調的健康菜餚?林暐庭分享3道菜餚,「紅燒豆腐」非常適合老人家,豆腐可用板豆腐或嫩豆腐,豆腐本身是植物性,膽固醇比較低,而烹調方式是用煮的,吃了也比較不會有負擔。林暐庭說,「樹子蒸魚」可選擇鱈魚或鮭魚,富含omega-3脂肪酸可以幫助降血脂,對預防心血管疾病相當有效,且魚肉比較不會有塞牙縫的問題。最後一道「香拌紅鳳菜」,林暐庭表示,紅鳳菜的部分可以挑選比較嫩的葉子部分,菜莖可在烹調前細切成1公分大小,能助咀嚼,紅鳳菜用中小火拌油水悶炒,延長烹調的時間就會變得非常軟嫩。
-
2020-11-21 新聞.食安拉警報
豆類製品常用「雙氧水」漂白、防腐! 吃了含雙氧水食物會怎麼樣?
豆乾、干絲、豆腐,這些都是餐廳常見的開胃小菜,不過,毒物科醫師提醒,如果豆製品顏色過白、過於鮮豔,就可能是添加「過氧化氫」(俗稱雙氧水),濃度如果太高,還可能引發毒性傷害,即使是低濃度汙染,吃太多也可能引發噁心頭痛。 「過氧化氫」為殺菌劑 現在已被禁用台北榮總臨床毒物科主任楊振昌表示,「過氧化氫」為殺菌劑,可以讓豆製品、魚漿製品的賣相好一點,10幾20年前使用比率較高,現在已被禁用,但部分不肖業者仍是「偷吃步」。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公布最新市售豆製品、豆漿專案抽驗結果,工作人員在傳統市場、超市、餐飲店等抽驗89件豆製品,檢驗結果4件不符規定,均屬於干絲,整體不合格率4.5%。販售4項不合格干絲產品的商家分別為:小龍飲食美味坊(台北市松山區光復南路13巷31號1樓)、三年九班豆工廠(士東市場39號攤位)、康迎鼎(台北市信義區松壽路20號2樓)、禾善素食自助餐店(台北市中山區農安街239號)。現行法規標準為不得檢出此成分,上述違規豆製品均因過氧化氫檢驗結果為陽性,已令販售場所下架違規產品,並循線找到2家餐廳的上游供貨業者,開罰新台幣3萬元。 干絲產品不合格率最高 主因賣項不佳整體來說,干絲產品不合格率最高,達36.4%,在11件干絲產品中就有4件違規,其他包含23件豆腐產品、31件豆漿產品、13件豆干產品及11件豆類製品(1件豆包、6件豆皮及4件豆花)皆符合規定。為何干絲產品違規率較高?楊振昌表示,豆漿、豆腐等豆製品較不用擔心色澤問題,但干絲如果賣相不好,顏色偏黃,甚至有一點褐黑色,就會賣相不佳。 食品中不得殘留過氧化氫 過量可能會引起頭痛、嘔吐台北市政府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長陳怡婷則指出,過氧化氫可做為食品殺菌劑,具有漂白、防腐效果等用途,常使用於魚肉煉製品(魚丸、魚板、甜不辣及花枝丸)及豆類製品(豆腐、豆干、干絲、麵腸)等加工過程。依據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用量標準規定,食品中不得殘留過氧化氫,同時亦規定,過氧化氫不得使用於麵粉及其製品。因食用過量可能會引起頭痛、嘔吐等症狀。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乾香菇要洗嗎? 烹煮前這3動作沒做好,小心吃進農藥 月經來喝紅豆湯補血? 都吃錯了!這些食物才是真的補
-
2020-11-17 新聞.食安拉警報
知名商家干絲含雙氧水 多吃恐頭痛嘔吐
豆漿、豆腐、豆乾,許多人喜歡吃豆製品,不過,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執行市售豆製品、豆漿專案抽驗計畫,抽驗89件,其中四件不合格,均為干絲(豆乾製品),被驗出過氧化氫,其中包括信義區知名影城排隊餐飲名店「康迎鼎」。台北市衛生局表示,這次篩檢以干絲產品不合格率最高,抽驗11件就有四件含有過氧化氫,不合格率最高,達36.4%,至於豆腐、豆漿、豆乾、豆包、豆皮及豆花等產品,則全數合格。北市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科長陳怡婷說,過氧化氫(H2O2)俗稱雙氧水,可做為食品殺菌劑,具有漂白、防腐效果等用途,常使用於魚肉製品(魚丸、魚板、甜不辣及花枝丸)及豆類製品(豆腐、豆干、干絲、麵腸)加工過程。陳怡婷指出,依規定食品中不得殘留過氧化氫,而過氧化氫不得使用於麵粉及其製品。如果食用過量,可能引起頭痛、嘔吐等症狀。台北榮總臨床毒物科主任楊振昌表示,過氧化氫不可以添加在食物裡,但為了讓食品賣相好、白一點,幾十年前就有人用在豆製品、魚漿製品,現在還是有些業者「偷吃步」,影響商譽。楊振昌建議,挑選豆製品、魚漿製品時,避免選擇色澤過白、鮮豔等產品,如果發現產品飄出刺鼻味,那更不能買。如果是高濃度過氧化氫,可能引發毒性傷害,如果低濃度,也可能造成惡心頭痛。由於豆干及豆腐類製品在常溫環境時容易腐敗,不肖業者可能添加過量防腐劑,陳怡婷提醒民眾,除了仔細看色澤,還應留意販賣場所的儲存環境,豆製品應冷藏保存於7℃以下,如果直接放在戶外,且無低溫控制,難以維持品質。
-
2020-10-07 養生.聰明飲食
痛風患者千萬別碰大豆製品?營養師:該少吃的是這些東西
「營養師,我有痛風,豆腐、豆干、豆包、豆漿這些大豆產品,我都不能吃,對吧?」在門診,遇到痛風的患者,只要一聽到「豆製品」這3個字,似乎就像老鼠看到貓一樣的恐懼,但是,豆製品真的是痛風患者的宿敵嗎?痛風是指尿酸鹽晶體沉積在組織(關節、骨骼、軟骨、肌腱等)所造成的各種症狀,血中尿酸高是痛風的可能誘因。尿酸是由嘌呤(我們俗稱的普林)代謝所產生,然而普林存在於動物或植物體中的細胞內,所以嚴格來說普林在生物體無所不在。研究發現,體內尿酸約70~80%來自於身體代謝生成,會受到性別、年齡、種族和基因等這些不可變的因素影響;20~30%則是來自於飲食,如:飲用酒精性飲料、果糖或蔗糖含量高的蘇打水和果汁等;或是其他因素,如:肥胖、疾病、利尿劑的使用而導致尿酸排泄減少或是生成過多。雖然,基因遺傳代謝決定了體內大部分尿酸生成,但近10年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吃太多富含普林的食物和血中尿酸高低具有一定的相關性,所以經常攝取高普林可能會有較高痛風發作的風險,痛風發作起來,總是令人感到痛不欲生,所以我們必須要有好的策略來降低痛風發作。除了藥物治療之外,生活型態、飲食習慣改變都是可以達到有效控制血中尿酸的方式。過去,人們被教導痛風患者,豆製品是禁忌,近幾年,陸續有研究告訴我們,痛風患者對於大豆食品的恐懼觀念要修正了!1998年日本一篇研究指出,吃豆腐會微幅增加血漿中的尿酸濃度,但是同時也增加了尿酸清除率和尿酸排泄率。根據研究結果顯示,對於尿酸清除率> 6.0 mL / min(正常下限)的痛風患者而言,豆腐是痛風患者優質蛋白質的來源。2011年亞洲營養相關期刊彙整5個相關的研究,結果跟1998年日本研究結果相似,攝取黃豆製品後血中尿酸會微幅增加,但跟痛風發作並無相關。另外根據台灣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顯示,黃豆製品攝取頻率跟尿酸呈現負相關,而且另外常被痛風患者列為禁忌食物的蕈、菇,也在此次結果分析發現香菇攝取頻率也跟尿酸濃度呈現負相關,最後作者也根據研究結果建議國人,應減少內臟攝取,但可增加蔬果(胡蘿蔔、蕈菇)、黃豆製品、海藻等食物攝取,以避免尿酸濃度增加。豆製品另一個常被列為禁忌的重點則是在於,普羅大眾認為「黃豆製品=高普林食物」,2014年一個研究利用科學方式分析食物中普林含量(以下皆為每百公克食物,所含的普林量),分析結果發現豆漿為22毫克、豆腐為20毫克、毛豆為47.9毫克、新鮮香菇為24.4毫克、豬肝為284.8毫克、豬腎為195毫克、豬里脊肉為119.7毫克,當然數字對一般民眾根本沒用,我們應該要知道的是,高尿酸血症患者或是痛風患者,每天到底可以吃多少普林?依日本治療高尿酸血症建議普林攝取每天限制約400毫克。所以對於高尿酸血症患者,食物中所含的普林量越少越好了。根據台灣痛風與高尿酸血症2016年診治指引中指出,飲食控制只能使血尿酸下降約 1.0 mg/dL左右,無法將血尿酸值降低至6.0 mg/dL,因此若要把血尿酸值降下來,可能須依醫囑服用降尿酸藥物並配合低普林飲食控制。另外,生活型態的改變也是控制血尿酸值的一個好方法,建議高尿酸血症或是痛風的患者可以遵循以下方式,或許可避免急性痛風發作,讓我們的生活保有一個極佳的生活品質!一、維持標準的體重(BMI維持在18.5 kg/m2~24 kg/m2)及腰圍(男性
共
2
頁